端子设计教材

合集下载

连接器设计手册

连接器设计手册
由於連接器的housing結構特點基本上都是,薄肉(最小的小於0.2mm),多pin孔, 細長結構,同時因應IT行業的產品更新換代快,競爭激烈,所以材料的選擇必 需遵循一下的原則:
1.
2. 3. 4. 5. 6.
流動性好,可成型肉厚較薄的產品(如LCP,PPS,NAYLON類)
高強度,抗沖擊性, 耐高溫(SMT焊接制程的需要) 優異的電氣性能(高絕緣電阻,低的介電常數) 冷卻速度快(縮短成型周期,提高效率,節約成本) 在滿足性能的狀況下,盡量選用價格便宜的材料
2
连接器的特性
•高速傳輸(High speed transmission)
•散熱(Heat dissipation)
•電磁波/高頻測試(EMI/RFI) •噪音(Acoustics)
•電力分配(Power distribution)
•結構(Mechanical design) •外觀(Product styling & Cosmetics) •環保(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Recycling)
工作內容
顧客需求調查
概念設計
機構草圖
依選用方案座詳細分 析決定細部尺寸
細部設計
組合圖 零件圖 零件表 製程規劃 安排製程進度 組裝與試驗成品
加工製造
完成
5
第一章. 塑膠零件設計
6
2-1.塑膠零件結構設計----壁厚(Thickness)設計
設計原則: 1.壁厚均勻 2.盡可能小的肉厚 3.受力處和合膠線處要有足夠的厚度,保證 一定的強度(圖示) 合膠線 受力面 肉厚過渡部份
R Cf Ie Rk
(Cf, Rk, Ie取值見附頁)
主體肉厚: T

端子正向力设计

端子正向力设计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绿色环保设计
加强端子正向力设计的环保意识,采 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产品对环境 的影响。
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
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端子正向力设计的创新力度,推 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和 应用。
实现端子正向力设计的数字化与智能 化融合,提高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
06 结论
设计成果总结
适宜性原则
正向力的设计应与端子的使用环境和条件相适 应,满足实际需求。
稳定性原则
正向力应保持稳定,以确保端子连接的可靠性 和稳定性。
安全性原则
正向力不应过大或过小,以免对端子造成损伤 或影响其正常工作。
03
端子正向力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
总结词:明确目标 总结词:收集信息 总结词:评估与确定
详细描述:需求分析是端子正向力设计的第一步,主要 目的是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包括产品性能、可靠性、 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
1 2
3
电气性能
正向力的大小和均匀性影响端子的接触电阻,过小的正向力 可能导致接触不良,增大电阻,影响电流传输。
机械性能
正向力能够防止端子在受到外部应力时发生松动或位移,提 高机械稳定性。
产品寿命
正向力的合理设计可以延长端子的使用寿命,减少因连接部 分松动或损坏而导致的维修和更换。
正向力设计的基本原则
案例二:某汽车连接器端子正向力设计
总结词
满足高电流、高电压需求
详细描述
某汽车连接器端子正向力设计时,充分考虑汽车行业对连接器的特殊要求,满足高电流、高电压的需求,确保连 接器在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
案例三:某医疗器械端子正向力设计
总结词
严格遵循医疗标准,确保安全可靠

EPLAN第8章 端子

EPLAN第8章 端子

图8 - 1 9 “生成功能”对话框
(11)端子排-XD7 被创建并带有10 个未放置端子,如图8-20 所示。
图8 - 2 0 端子导航器中的未放置端子
(12)打开页“=GB1+A1&EFS1/2”,按“Ctrl”键单击端子导航器中的端子-XD7:1 至-XD7:5,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 单中选择“放置”命令,或直接拖拉至图8-21 所示位置。
(4)单击端子导航器中-XD2,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端子编号”命令,弹出“给端子编号”对话框,如图 8-23 所示,起始值输入“101”,注意PE 和N 端子也要编号,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查看端子导航器-XD2 端子排的变化。
图8 - 2 3 “给端子编号”对话框
8.3.1 空端子的使用
(2)为此端子排生成端子图表和连接图表指定特殊的表格。默认情况下,项目报表生成的设置是项目的设置,这是一个全 局设置。每次生成端子图表和连接图表都会按项目设置中的表格模板生成。如果在此指定端子图表、连接图表,生成报表就会 忽略项目设置,按此处的设置生成报表。
8.1.3 主端子
端子属性“主端子”复选框被选中,表明此端子是主端子,如图8-7 所示。与设备概念中有主功能一样,端子也可以被赋予主 端子。
图8 - 1 5 端子功能定义
(7)在接下来的“属性(元件):端子”对话框中,如图8-16 所示,输入或检查端子排完整设备标识符,名称中输入“N”,单 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图8 - 1 6 “属性(元件):端子”对话框
(8)未放置端子“N”被建立在导航器中,如图8-17 所示,导航器中端子“N”前面有未放置图标显示。
图8 - 2 单侧图形线和两侧图形线的端子

连接器端子插件机的设计

连接器端子插件机的设计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2.接插件产品介绍 (2)2.1产品分析 (2)2.2 接插件的产品要求 (2)3.插针机的设计要求 (1)3.1 插针机的产能要求 (1)3.2 插针机的品质要求 (1)3.3 插针机的效益分析 (1)4.插针机的设计 (1)4.1 前言 (1)4.2 插针机的动作流程 (2)4.3 送端机构设计 (3)4.4插针机构的设计 (5)4.5 折弯机构的设计计算 (8)5.插针机器气动系统的设计 (13)5.1,气动系统的总体规划 (13)5.2,气动系统的工作程序 (13)6.插针机器电气系统的设计 (14)6.1电气系统回路的设计 (14)6.2 I/O 分配及外部接线图 (14)6.3 控制程序设计。

(15)结论 (19)致 (20)参考文献 (21)摘要电子接插件在电子信息产业的用量非常大,是电子产品的各个子系统和板间连接的关键性部件。

由于制造技术门槛不高,国外有许多厂商投入生产。

因此利润急剧下降,加上珠三角地区人力成本的上升,如何降低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是各个生产制造厂家必须面对的课题和目标。

本文介绍了一款连接器端子插件机的设计。

包括了插针机结构设计,各个动作的实现,各部分的功能,以及各个部分的设计计算。

同时介绍了自动插针机的气动动流程的生产制造流程,包括打,电镀及插针制造流程。

详细介绍插针机的机械结构,气动元件的选型,电气元件的选择以及PLC动作程序。

关键词:接插件, 设计, 流程,动作,气缸。

AbstractElectronic connectors in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the amount is very large, the various subsystems of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board the ke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mponents. A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reshold is not high, there are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manufacturers in production. Therefore, a sharp decline in profits, coupled with rising labor costs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how to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produc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each manufacturer must face the issues and objectives.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lug connector terminal machine design. Including the pin structure desig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ch action, the function of each part and each part of the design calculations. Also introduced the automatic pin machin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ir moving process, including the hit, electroplating, and pin manufacturing process. Pin details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the selection of pneumatic components, electrical components and PLC move selection process.Keywords: connectors, design, process, action, cylinder1.绪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国外及港,澳,台商来大陆投资设厂。

Press-fit端子鱼眼孔设计介绍

Press-fit端子鱼眼孔设计介绍

應用注 意事項
1. 其他條件不變, 僅厚度變化使得Normal force 線性增減, 導致插拔力線性增減.(隻適於差異較小的case.)
2. 其他條件不變, 僅PCB孔徑變化, 可對中分割偏移填補 對端子修改.(見下頁)
3. 其他條件不變, 變化內孔寬度, 可調整插拔力的大小. 4. 須考慮倒圓及厚度變化所帶來的幹涉量變化. 5. 材料厚度增加, 或產品結構改變時, 須考慮產品本身承受
主要特征: 1. 內外魚眼形成兩個簡支樑. 2. 外魚眼四棱角增加Coin結構, 防止插入過程中划傷
PCB孔銅鉑層.
設計要點: 1. 因端子開始壓入時與PCB間的沖擊, 設計中應避免
開始時的幹涉過大.防止因插入力過大而造成的端 子折斷, 挫曲等問題. 2. 可通過調整兩個簡單支樑寬度厚度, 以改變與PCB 間的幹涉力. 3. 設計時需注意魚眼內孔下緣位置, 請參考下頁.
Page:3
(一) Press-fit端子簡介
1.1 幾種常見的press-fit端子結構
FCI’s PATENTED “H” shape pin
附件介紹了一些其他形態的press-fit端子設計及專利.
Page:4
(一) Press-fit端子簡介
1.2 幾種常見的press-fit端子優劣對比
PCB孔銅鉑層.
設計要點: 1.為增加端子保持力, 在允許范圍內盡量增大端子與
PCB孔間干涉量. 2.可通過調整兩個簡單支樑寬度厚度, 以改變與PCB
間的幹涉力. 3.設計上一般使壓入深度低于內魚眼上緣. 若壓入深
度高于內魚眼上緣, 則要避免硬干涉產生.請參考 下頁.
Page:15
(四) 魚眼孔形狀分析
設計不良 保持力區與孔幹涉不足 Normal Force不足

press fit design guide line压接设计指南

press fit design guide line压接设计指南

* Maximum hardness of copper layer is 150 Knoop Notes: Recommended annular ring diameter is hole diameter plus 0.51
Page:6
Press-fit端子簡介 (一) Press-fit端子簡介
原設計
較好的設計
Page:17
(五) Summary 五
Items: Key Issue Reason Lead in不足 1 端子無法放入 PCB PCB尺寸超規 端子正位度超規 插入時力量過大 端子強不足 2 跨pin 塑膠強度不足 PCB孔徑偏小 3 4 5 6 壓入不到位 壓入後歪pin 插入力過大 保持力不足 魚眼位置設計不當 端子對稱度不足 端子各部分與孔幹涉量 設計不良 保持力區與孔幹涉不足 Normal Force不足 7 阻值偏高 力量過大, PCB孔破裂 優化塑膠結構 依業界規范 保証魚眼中心處於PCB內 增加尺寸管控 減小第一波峰峰值, 使插入曲線平穩上升 增加保持力區域幹涉體積 優化端子各部分與孔幹涉量 優化端子各部分與孔幹涉量 PCB孔徑依業界規范設計 N/A Page 6 Page 14 Page 14 Page 11, 12, 13, 15, 16 Page 15, 16 Page 11, 12, 13, 15, 16 Page 6, 11, 12, 13, 15, 16 增加lead in 依業界規范 公差分析 端子各部分與孔幹涉量設計不良 增加根部寬度 BKM Page 11 Page 6 N/A Page 11, 12, 13, 15, 16 Page 17 參考條件
3 2
A
Coin
A 1
SECTION A-A

冠簧端子规格书

冠簧端子规格书

冠簧端子规格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冠簧端子是一种常用于电子产品连接的电连接器,它具有结构简单,接触可靠,耐高温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在实际生产制造中,为了更好地使用冠簧端子,需要了解其规格参数,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针对冠簧端子的规格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引言二、冠簧端子的结构冠簧端子由外壳、引脚和弹簧构成。

外壳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用于保护内部结构。

引脚是连接器的导电部分,通常由铜或钢等材料制成,具有很强的导电性能。

弹簧是连接器的核心部分,用于实现连接器的电气连接,通常由弹簧钢制成,有很好的弹性,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三、冠簧端子的规格参数1. 导电性能:冠簧端子的导电性能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它直接影响到连接器的通电性能。

通常来说,冠簧端子的导电性能应符合相关的国际标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阻燃性能:冠簧端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高温等影响,因此阻燃性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

好的冠簧端子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能够在遇到高温时不容易起火或变形。

3. 温度范围:冠簧端子的温度范围决定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

通常来说,冠簧端子的工作温度范围应在-40°C至+125°C之间,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使用。

4. 耐压性能:冠簧端子的耐压性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连接器在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

好的冠簧端子应具有很好的耐压性能,能够在高压环境下正常工作。

5. 安装方式:冠簧端子的安装方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关系到产品的使用便捷性和效率。

通常来说,冠簧端子的安装方式应简单方便,能够适应不同的产品设计需求。

四、冠簧端子的应用领域冠簧端子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

它们在电子产品的制造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为产品的连接提供了方便和可靠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冠簧端子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电子设备的连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press fit 设计-压接设计

press fit 设计-压接设计

“H” Section
easily control the T.P of tail
Difficult to manufacture
Page:5
(一)Press-fit端子简介 )Press-fit端子简介
2.PCB规格说明
Plated-Through Hole Diameter Drilled Hole Diameter Plating Thickness Plated-Through Hole Diameter Copper* (D-0.11) ± 0.025 D>0.70mm 0.81-0.86 (D-0.075) ± 0.025 D<0.70mm 0.735~0.785 0.025Min 0.015max 0.635~0.735 0.025Min 0.025Min 0.015max 0.015max 0.65-0.80 D±0.05 ± 0.025Min Tin-Lead 0.015max D±0.075 ±
Page:14
(四)鱼眼孔形状分析 保持力区
基本功能: 基本功能: 端子与PCB产生干涉,插入力出现第二波峰. 端子压入完畢,提供保持力.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1.内外鱼眼形成两个简支梁. 2.外鱼眼四棱角增加Coin结構,防止插入过程中划伤 PCB孔铜铂层. 设计要点: 设计要点: 1.为增加端子保持力,在允许范围内尽量增大端子与 PCB孔间干涉量. 2.可通过调整两个简单支梁宽度厚度,以改变与PCB 间的干涉力. 3.设计上一般使压入深度低于内鱼眼上緣.若压入深 度高于内鱼眼上緣,则要避免硬干涉产生.请参考 下页.
Page:18
(五) Summary
Press-fit结构
功能区
区域功能说明 提供端子本身强度,防止插入时挫曲

连接器设计基础讲解

连接器设计基础讲解
e尺寸要设计合适
PIN太长 顶到端子
PIN太短 接触性差
此角度为 设计重点
PIN针
插入PIN针 后,喇叭口 要求平行与 PIN针完全 接触。
e、其他类型:
单面接触有外框 单面接触
双面接触
环型接触
B 、挂钩基本形状有以下几种: a:背部刺破式:
A尺寸控制端子脱落;
B尺寸控制端子在 Housing内的窜动。 (一般窜动为0.15 ~ 0.25mm左右较合适)
DIP型 Wafer 主体PIN孔的设计 :
a>b尺寸,可减小PIN针之间的相互累积 挤压力,PIN针较容易插入。
主体加倒角
PIN加倒角
*尽量设计PIN针从主体底部插入,如从主 体内腔插入会增加组装的难度。
PIN针需打内K:
产品过炉时,溶胶会进入 PIN的K内,从而增加PIN 的固止力。
PIN针打内K可增强产品过炉后的退PIN力。
此处尽量避免尖角,防止刮破胶体保持力变小; 尽量做水 平,保持 力可增大;
此处做成异型或增加加强筋,增强保持力。
b:挂钩悬空式: 悬空
注:此种结构挂钩拉力较小,一般不采用。
c:挂钩为产品成型框口部份:
注:此种挂钩拉力大小,一般与塑胶相关较大。
d:挂钩为翅膀式:
挡片---防止 弹片不反弹。
二、Housing的设计: 1 、相关匹配尺寸: A、端子与Housing匹配; B、 Housing与Wafer匹配。
C
•正常情况下C小于15度时,产品能顺利对插(如 配合间隙太大,对插时PIN针可能会顶死,无法 正常对插) 。
Housing与Wafer匹配原则: *空Housing与Wafer对插无干涉(无力量); *Housing的PIN孔与Wafer的PIN针能对应; *防呆部位能对应。

接线端子的冲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接线端子的冲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接线端子的冲压工艺与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1章绪论 (3)1.1 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3)1.2 冲压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4)1.3 模具发展的现状 (8)第2章工艺分析及冲压方案分析 (10)2.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 (10)2.1.1 冲裁部分的工艺性分析 (10)2.1.2 弯曲部分的工艺性分析 (10)2.1.3 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11)2.1.4 冲裁件的材料 (11)2.1.5 工艺方案确定 (11)第3章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2)3.1 模具类型 (12)3.2 操作与定位方式 (12)3.3 卸料与出件方式 (12)3.4 模架类型及精度 (12)第4章冲压模具工艺与模具设计计算 (13)4.1 排样 (13)4.2 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14)4.2.1 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 (14)4.2.2 弯曲模尺寸计算 (18)4.3 冲压力的计算 (19)4.3.1 冲裁力的计算 (19)4.3.2 弯曲力的计算 (21)4.4 压力中心的计算 (21)第5章模具主要零件设计及标准的选用 (23)5.1 卸料板 (23)5.2 导料板 (25)5.3 凸模结构设计 (26)5.4 垫板结构设计 (27)5.5 导正销 (27)5.6 凹模结构设计 (28)5.7 模架选择 (29)5.8 小导柱、销导套选取 (30)5.9 压力机的选择 (31)5.10 模柄的选择 (32)5.11 侧刃 (32)总结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6)附录 (37)附录1:英文文献及翻译 (37)附录2:毕业设计任务书 (69)附录:3:开题报告 (73)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级进模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冲压模具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具有重要的技术进步意义和经济价值。

基于冲裁和弯曲的同时进行,在与单工位模、复合模及多工位级进模想比较后,这里选用多工位级进模。

press fit 设计-压接设计知识讲解

press fit 设计-压接设计知识讲解
Compliant Pin(Press Fit Tech)之主要发展目的有二: (1)组装简单:不经Soldering制程即可,使连接器与PCB有紧密之结合以传导电气讯号. (2)可置换性:若此连接器损坏,可直接自PCB移除,更换另一个新的连接器即可。
针对以上两点要求, (1)CompliantPin于插入PTH后必需与PTH有紧密之结合,两者间的接触阻抗必需够低
2
3
4
5. 端子拔出時,保持力迅速到达峰值,随即迅速减小. 6. 端子继续拔除,过渡区和插入区此时已完全形變,与PCB间的干涉力几乎为零.
Page:8
(三)鱼眼孔功能区的划分
依据插拔力曲線,将鱼眼结构划分为5个功能區,各功能区的位置,名稱,及功能如下 表所示.
Press-fit结构 功能区 区域功能说明入力曲线
插入力第二波峰
Force: kgf
0
预插
位移(mm)
开始干涉
插入力减小 压入到位
鱼眼孔端子插拔力曲线图
保持力曲线 拔出力最大值
Page:7
(二)鱼眼孔插拔过程分析
1. 端子预放入PCB. 端子尖端进入PCB孔,尚未产生变形. 2. 端子开始压入,鱼眼开始变形,压入过程出现第一波峰 3. 端子继续压入,鱼眼形變压合, 变形量减小,插入力略有减小. 4. 端子继续下压,鱼眼形變压合变形,压入力曲线出现第二波峰.
D>0.70mm D<0.70mm
(D-0.11) ±0.025 0.81-0.86
(D-0.075) ±0.025 0.735~0.785
0.025Min 0.025Min 0.025Min 0.025Min
0.015max 0.015max 0.015max 0.015max

端子设计

端子设计

端子设计的良窳成為连接器品质及可靠度的重要关键。本文将说明连接器端子之功能、需求及设计流程。并且运用应力分析,提出合理的修改方向、以减少实验次数并缩短设计週期,使端子性能可以达到所须之电器特性。关键字:连接器、端子、端子弹片
1. 前言
连接器(connector)被广泛的使用於电子装置中、电脑及其週边设备领域中。典型的连接器端子(contact)包括接触之弹片部分、端子本体、端子与绝缘塑胶(housing)、连接的卡笋部分及与母板焊接的接脚部分。由於电脑及其週边设备趋向於微小化的需求,以及笔记型电脑或较小的桌上型电脑於市场上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為了达到小型化目标,以减少使用空间,必须发展出更小之连结器,并且需要具有更為贴近母板之低背设计,成為目前连接器开发之主要趋势与需求。
电子连接器之端子设计(精品)
摘要
电子连接器為一种电子机械装置,广泛使用於电子设备中,并且应用於电脑及其週边设备中。
此装置提供一可分离的连接方式,於两电子线路间无讯号失真及能量损失的情形下,进行稳定且长时间的讯号传输。
接合面的型态、接触阻抗、摩擦耐久性。
2. 连接器之设计
2.1设计目标:
连接器的设计目标应符合所需的功能性、结构完整性及材料特性。
在功能性方面:需达到功率及讯号之传导功能。其重要特
性包括:
(4)接触应力:
应维持接触面能够有效导电
在维持连接器结构完整性方面,需考虑弯矩应力、接触力及接触应力。弯矩应力:应避免发生材料永久变形或疲劳与应力鬆弛而造成永久变形,且弯矩应力必须低於降服强度。接触应力:需避免造成接触面之过度磨耗。
材料特性方面:
金属材料需考虑其导电性、疲劳性、耐磨耗性、可电镀性。塑胶材料需考虑其耐热性、吸湿性、流动性。

端子设计与分析

端子设计与分析

•端子设计概述•端子结构与设计要素•端子材料选择与性能分析•端子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端子连接方式与可靠性评估•端子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01定义与分类定义生产工艺性要求和降低成本。

环境适应性要求机械性能要求设计原则电气性能要求能。

设计原则与要求小型化高性能•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选择制造工艺成本控制高精度、高质量的制造工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同时,如何降低制造成本是一个重要问题。

03020102接触形式证良好的电气连接。

接触压力高导电性能。

接触电阻接触部分设计固定方式根据使用环境和振动要求,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如螺钉固定、卡扣固定等。

固定强度确保端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稳定的固定状态,不产生松动或脱落。

热稳定性考虑端子在长时间通电或高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防止因热膨胀导致接触不良或固定失效。

绝缘材料绝缘强度。

绝缘厚度当导致绝缘失效。

绝缘配合03铝合金不锈钢耐腐蚀性强,机械强度高,但导电性能相对较差。

铜合金常用材料介绍及特点等。

机械性能要求环境因素相应的材料。

材料选择依据与建议1 2 3导电性能机械强度耐腐蚀性材料性能对端子影响分析04材料准备加工成型表面处理组装与连接制造工艺流程简介01020304选择符合要求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进行预处理和切割。

通过冲压、压铸、注塑等工艺将材料加工成端子的基本形状。

对端子表面进行清洗、去毛刺、电镀等处理,以提高其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

将端子与其他零部件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电气连接系统。

03时间控制产品质量。

01温度控制或性能下降。

02压力控制端子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方法外观检测尺寸检测导电性能检测耐腐蚀性检测质量检测标准及实施方法通过万用表等测试设备,检测端子的电阻、接触电阻等导电性能指标是否合格。

将端子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模拟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腐蚀情况,评估其耐腐蚀性能。

05连接方式分类及特点压接连接焊接连接刺破连接端子结构中,提高连接的耐久性。

端子折弯机构认识及设计应用

端子折弯机构认识及设计应用
上折弯模仁2
此模座为“Z”形折 弯,直接通过上下 模合模成形,同时 折弯两道端子,并 安装于裁切机上进 行在线折弯裁切
详图见下页
四、现有端子折弯治具介绍
MEDIA BAYA607折弯模座详图:
两道端子折弯模式 相同,上模仁和下 模仁均分为两部分, 以便于对折弯尺寸 进行调节。
折弯模仁1,保証 第 一个折弯点处端 子 角度,此处在折 弯 时需调节与下模 仁 间隙为端子料厚, 否则会压伤端子或 折弯点尺寸跑掉
1. “L”形端子直接折弯: A. 直接成形:
端子直接折弯
端子压入Housing后折弯
三、治具段端子折弯方式 B. 预成形+矫正:
矫正块
预成形块
三、治具段端子折弯方式
2. “Z”形端子直接折弯: “Z”形折弯目前均为一次性直接成形:
一道折弯
两道折弯
四、现有端子折弯治具介绍
1.DOCKING 120P REC.CONN.端子折弯治具介绍:
B. 端子压入Housing后折弯
二、治具段端子折弯种类
2、“Z”形折弯 所谓“Z”形折弯,即将端子由直线状态折弯
成“Z”形状,一般为两个90度折弯,相当于两 个“L”形折弯,此类情况折弯在治具上实现时 目前只有一种情况:
端子直接折弯:
三、治具段端子折弯方式
端子的折弯方式根据折弯种类会不同,除 此之外针对同一种治具机构的选择上也不同:
端子折弯机构 认识及设计应用
一、概述
目录
二、治具段端子折弯种类
1、DOCKING 120P REC.CONN.折弯治具介绍 2、BTB 0.8P R/A CONN.折弯模座介绍 3、MEDIA BAYA607折弯模座介绍 4、QV 26PIN CONN.折弯模座介绍

EPLAN端子讲解

EPLAN端子讲解
浏览符号库,选择想要放置的端子符号,单 击“确认”按钮,使端子符号系附在鼠标指针上, 将端子符号放在图纸上。这是典型的符号放置方 法。
图10-15 端子符号选择
10.3 端子编辑
在端子排导航器中,选择欲编辑的端 子排,单击右键选择“编辑”,弹出“编 辑端子排”对话框。
图10-26所示“编辑端子排”对话框中 提供了许多编辑端子的功能,例如,端子 的排序、编号、重新命名、移动、添加端 子排附件和删除等操作。
对于单侧图形线,默认下有图形线 侧表示对内连接,没有图形线侧表示对 外连接。
而对两侧图形线的端子,视觉上无 法进行区分,如图10-5所示。
图10-5 单侧图形线和两侧图形线的端子
这种对内对外的连接定义是由符号 的默认逻辑定义的。
图10-6所示的是单侧图形线端子逻 辑。
图10-7所示的是两侧图形线端子逻 辑。
表10-1 功能的数据模型
功能
符号+逻辑
功能定义:类别,组,定义 +
DT
属性
主/辅功能
=
特殊功能
根据功能的数据模型,我们可以定 义端子排和端子的数据模型,如表10-2 和表10-3所示。
表10-2
符号+逻辑
端子排的数据模型
功能
电气工程:端子排定义,端子排定义,端子排定义
+
=
X1
功能文本:端子排示例
➢ 方法二:通过在端子导航器中单击右键 选择“生成端子排定义”来完成。图102中端子导航器中X1下面的图标是导航器 中的端子排表示。
图10-2 导航器中端子排定义
图10-3所示的是端子排属性对话框, 关于端子排定义给电气设计带来的好处 将在本章的后续章节进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內容Contents
端子Contact
第一節:(端子的材料)Section 1:Material for Contact
1.端子的材料Material for Contact
2.成分的性能Performance of Ingredient
3.材料特性及延伸Material Properties and Creep
第二節:(電鍍)Section 2:Plating
1.電鍍Plating
2.電鍍與觸點壓力Plating and Contact Force
3.不同材質的關系和電場腐蝕Connect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Corrosion
by Electric field
第三節:(端子設計)Section 3:Contact Design
1.布置和反作用力Displacement and reaction force
2.觸點壓力分析Analysis of contact force
3.應力消除和Bauschinger 效應Stress relief and Bauschinger Effect
第四節:(典型問題)Section 4:Typical Problems
1.焊縫Solder crack
2.接觸腐蝕Fretting Corrosion
3.毛刺Whisker
4.電鍍偏移Electro migration
端子材質Material for Contact
材質和特性Material and Characteristic
成分的性能Performance of Ingredient
電鍍Plating
1.電溶電鍍
2.化學電鍍Chemical Plating
電鍍的功能(作用)Performance of Plating
1.防止氧化(生鏽、腐蝕)--接觸面性能好Prevent oxidation(rust and
corrosion)-good performance of contact force
2.改善接觸面穩定性Stablization of contact surface
電鍍和接觸面強度Plating and contact force
不同材質的混合和電場腐蝕The conjunct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corrosion by electric field
焊縫Solder crack
1.溫度變化Temp. change
20℃-100℃-20℃-50℃-20℃
2.焊接揚氏模數(Young’s modulus)
3.壽命預估公式Life estimation model
4.Manson-Coffin公式model
5.減少焊縫的接頭設計Connector Design against solder crack
A〃對於端子,低楊氏模數和低屈服力的材質好About contact, low Young’s modulus and low yield strength material is better.
B〃端子長度長些好About contact length, long is better.
C〃端子尺寸(厚度和寬度),小些好About contact dimension(thickness and width), small is better
D〃接頭長度,短些好About connector length, short is better
接觸磨損Fretting corrosion
1.已知事實Known facts
A〃在所有賤金屬(非貴金屬)上都可能發生接觸磨損It is possible to occur in all base metal(not precious metal)
B〃觸點壓力越大越好些It is better that contact force is strong
C〃潤滑油會減小磨損It would decrease by lubricating oil
D〃當摩擦系數為2um時將發生磨損It is enough to occur the corrosion by amplitude of only 2 um
E〃直接原因是自身在空氣中的氧化The direct reason of it is oxygen itself of the
air.
2.降低接觸磨損的端子設計Contact Design against fretting corrosion
A〃採用貴金屬電鍍Use precious metal plating
B〃採取措施,將端子固定Use the means that both contacts are fixed
C〃用潤滑油Use lubricating oil
殘余應力隨時間的變化(預應力為0.8,測試溫度為433K)Remaining stress versus time Initial stress 0.8 and test temperature 433K
殘余應力隨時間的變化(測試時間為100小時,預應力為0.8)Remaining stress versus temperature . Tested for 100 hours with an initial stress of 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