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修订稿
2024年建筑垃圾处置方案(3篇)
![2024年建筑垃圾处置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d6da4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3.png)
2024年建筑垃圾处置方案____年建筑垃圾处置方案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建筑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垃圾的产量也随之增加。
建筑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有效解决____年建筑垃圾处理问题,提出以下方案。
二、分类处理1. 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如媒体宣传、社区教育等,向公众普及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知识,提升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对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视程度。
2. 垃圾分类站点在居民区或重点地区设置垃圾分类站点,提供分类投放设施和指导工作人员,方便市民将建筑垃圾按类别投放。
3. 建筑垃圾分类标准制定建筑垃圾分类标准,将建筑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等几类,明确不同类别的处理方式和渠道。
4. 建筑垃圾收运公司鼓励和支持建设专业的建筑垃圾收运公司,提供专业的设备和人员,统一收集和运输建筑垃圾,确保分类准确和安全处理。
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1. 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基地在城市的郊区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基地,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类、破碎、筛选和清洁等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2. 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将回收的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利用,生产再生骨料、再生砖等建材,供应给建筑行业使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建筑业的环境影响。
3. 推动建筑垃圾能源化利用通过采用高温焚烧技术,将无法回收和再生利用的建筑垃圾转化为能源,例如生产热水或发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可再生能源。
四、加强监管与执法1. 增加执法力度加大监管力度,增加执法人员,加强对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的执法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强化制度执行力。
2. 提升监管水平提升监管部门的技术水平和执法能力,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的监管机制,实现对整个处理过程的全程监控和管理。
3. 建立奖惩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对于分类投放、再生利用等环保行为进行奖励,对于违反规定、阻碍建筑垃圾分类处理的行为进行处罚,形成法规约束机制。
建筑垃圾削减和资源再利用方案及执行措施
![建筑垃圾削减和资源再利用方案及执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ad37a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2.png)
建筑垃圾削减和资源再利用方案及执行措施1. 简介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建筑垃圾产生问题。
建筑垃圾的处理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同时有效的资源再利用也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套建筑垃圾削减和资源再利用的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执行措施,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方案内容2.1 建筑垃圾削减- 强化设计的可持续性:在设计阶段引入绿色建筑概念,优化建筑结构、材料选用,减少材料浪费。
- 推行节约施工模式:合理组织施工过程,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损耗和浪费。
-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落实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
2.2 资源再利用- 建设建筑垃圾再生处理厂:投资建设专门的建筑垃圾再生处理厂,通过技术手段将建筑垃圾进行分离、处理和再利用,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 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与相关产业合作,研发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新型建材产品,推动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3. 执行措施3.1 立法政策支持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建筑垃圾削减和资源再利用的要求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积极参与。
3.2 培训和宣传开展建筑垃圾削减和资源再利用的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建筑垃圾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3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削减和资源再利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监管,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执行效果的评估。
4. 结论本方案提出了一套建筑垃圾削减和资源再利用的方案,并制定相应的执行措施。
通过加强建筑垃圾削减和资源再利用的工作,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建筑垃圾削减和资源再利用方案及执行措施的简要说明,具体执行细节和实施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具体制定。
*。
建筑垃圾减量和资源化的技术方案
![建筑垃圾减量和资源化的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8330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0.png)
建筑垃圾减量和资源化的技术方案建筑垃圾是城市生活中产生的一种重要无用废弃物。
相信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遇到垃圾分类,因为垃圾分类有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并降低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然而,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因为它的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
建筑垃圾的减量和资源化处理成为当前环保领域的重点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建筑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处理的技术方案。
1. 技术方案一: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建筑垃圾的分类很重要,因为不同种类的建筑垃圾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城市管理者应该鼓励居民将建筑垃圾按照材料类别分类收集。
常见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砖块、石头、沙子、泥土、木材、玻璃、塑料、隔热材料和金属等。
分类收集后的建筑垃圾,可以用于综合利用。
比如,利用钢筋混凝土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可以制作再生钢材、再生混凝土等。
砖块和石头可以破碎后再次利用。
沙子和泥土可以用于道路堆填、绿化和造景。
木材可以制作成太阳能墙板、木质碳吸附墙板等。
玻璃可以制作成新型玻璃制品,如玻璃钢、人造大理石等。
塑料可以制作成矿渣搅拌料、骨料等。
隔热材料可以用于吸声、保温和隔热材料。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可以有效降低使用新材料的耗费,带来可持续利益。
2. 技术方案二: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指采用机械、振动、筛分、筛选、分级等方式对建筑垃圾进行分选、分类、破碎等处理技术。
这些物理处理技术的作用,在于将大块建筑垃圾进行分选、分类、削减尺寸,然后可以用于回收和再生利用。
振动筛分技术可以实现钢筋混凝土、砖块、石头等建筑垃圾的分选。
通过振动屏幕和筛孔大小的匹配选出不同大小的石头、砖块,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机械破碎技术可以将建设产生的大块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砖块等废弃物粉碎成规格适中的骨料,增加资源利用价值。
3. 技术方案三: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将微生物、菌株等以自然方式进行处理、分解、催化,能有效切断有机物质的分子结构,加速土壤成分转化,使之成为高质量的沙土材料或肥料。
建筑垃圾专项处置方案
![建筑垃圾专项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552d2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9.png)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严重污染环境。
为加强建筑垃圾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特制定本专项处置方案。
二、处置原则1. 绿色环保: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2. 综合治理:将建筑垃圾的产生、运输、处置、资源化利用等环节纳入统一管理。
3. 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规范建筑垃圾处置行为。
4.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筑垃圾处置,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处置目标1. 降低建筑垃圾产生量: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手段,降低建筑垃圾产生量。
2. 提高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3. 减少环境污染:有效控制建筑垃圾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四、处置措施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1)制定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2)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同配合。
2. 优化建筑垃圾产生环节(1)推广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新型建筑模式,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筑垃圾的源头控制,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3. 加强建筑垃圾运输管理(1)规范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要求车辆密闭、清洁、标识清晰。
(2)建立建筑垃圾运输许可制度,严格控制运输路线和时间。
4. 完善建筑垃圾处置设施(1)建设一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提高资源化利用率。
(2)完善建筑垃圾填埋场、临时堆放场等处置设施,确保设施规范、安全、环保。
5. 强化执法监管(1)加大对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置等环节的执法检查力度。
(2)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处置建筑垃圾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6. 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建筑垃圾管理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
(2)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筑垃圾管理的良好氛围。
五、实施步骤1. 制定建筑垃圾专项处置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
2024年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范文(三篇)
![2024年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649e9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1.png)
2024年建筑垃圾处理方案范文____年建筑垃圾处理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建筑活动带来的建筑垃圾问题也日益突出,给城市环境和资源利用带来了严重挑战。
如何高效处理建筑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状分析1. 建筑垃圾数量庞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活动不断增加,建筑垃圾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10亿吨以上,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2. 建筑垃圾处理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和焚烧的方式,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利用率较低,无法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建议与措施1. 规范建筑垃圾分类:建立健全建筑垃圾分类体系,根据垃圾的不同属性,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包括可回收物、有害物、湿垃圾等分类,将其分别送往相应的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和利用。
2. 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新技术,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
例如,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砖、再生混凝土等建材,替代传统材料使用,并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市场化发展。
3. 建立建筑垃圾处理中心:在城市规划中加大建筑垃圾处理中心的建设力度,实现建筑垃圾就近处理。
建筑垃圾处理中心应配备完备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 加强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例如,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给予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其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5. 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理过程的监管和执法,确保建筑垃圾得到合理处理和利用。
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6.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公开展示建筑垃圾处理和利用的成果,鼓励公众参与到建筑垃圾处理中来。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085af458fb770bf68a5512.png)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案西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八里庄路50号项目部目录一、建筑概况 (3)二、编制依据 (3)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3)四、建筑垃圾减量的管理措施 (4)五、建筑垃圾清运 (4)六、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5)七、建筑垃圾资源化 (6)一、建筑概况1、地理位置拟建的工程是市成华区八里庄路50号项目农贸市场,位于市成华区八里庄路50号,北临八里庄路,交通十分便利。
2、工程基本概况成华区八里庄路50号项目农贸市场工程本次施工建筑面积约16778.95㎡,地下三层、地上四层。
16778.95平米,建筑高度H=23.20米,±0.000以上四层,为多层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类别为丙类。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3、《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4、《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通告》5、《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6、《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7、《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场容卫生标准》8、《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垃圾渣土管理的规定》9、《危险废物名录》10、《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11、《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20%。
四、建筑垃圾减量的管理措施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
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在施工现场上的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及处置专项整治方案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及处置专项整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6b67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d.png)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及处置专项整治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建筑垃圾的不合理处置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保护环境,我们制定了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及处置专项整治方案,以实现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循环利用。
一、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方案1. 建立建筑垃圾收集体系:设立建筑垃圾收集站点,对建筑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并建立建筑垃圾管理平台,方便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申请并使用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
2. 推广建筑垃圾分类投放:加强对建筑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和企业进行建筑垃圾的分类投放。
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促使各单位和个人养成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
3. 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投资兴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厂,对收集到的建筑垃圾进行深度处理和再利用,将大部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如砖头、砂土等。
二、建筑垃圾处置方案1. 持续加大建筑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更新旧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
建设综合利用的建筑垃圾处理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置的监管,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建筑垃圾处置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 鼓励建筑垃圾处置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
通过推广示范项目和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建筑垃圾处置效率和质量。
三、建筑垃圾利用与处置专项整治方案实施机制1. 加强跨部门协调合作:成立专门的建筑垃圾处理工作组,由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加强沟通和协调,制定实施方案,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解决问题。
2. 优化政策环境: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和处置工作。
3.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和处置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建筑垃圾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
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实施方案
![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9e3d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5.png)
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实施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垃圾数量逐年增长,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如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综合处置方案迫在眉睫。
目标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完善的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实施方案,旨在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和排放,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实现建筑垃圾零排放和循环利用,推动城市环保事业的发展。
实施措施1.加强建筑垃圾分类(1)建筑垃圾分类工作要重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分类质量。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建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2.建立建筑垃圾回收站(1)在城市规划中设置建筑垃圾回收站的选址和布局。
(2)建立建筑垃圾回收站点,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3.推广加工利用(1)探索建筑垃圾加工成粉状物资并应用于城市建设,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2)完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流程,降低加工利用成本,提高资源回收率。
4.加强监管执法(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理、处置等行为。
(2)增加执法力度,强化对建筑垃圾产生单位的监管与处罚力度。
实施效果通过上述措施,可实现以下预期效果:1.建筑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推进,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2.建筑垃圾回收站普及率达到80%以上,有效改善城市环境。
3.实现建筑垃圾零排放和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侵害。
4.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结论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实施方案的有效推进,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多方参与,共同协力完成。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城市环保事业的发展,实现建筑垃圾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计划与措施
![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计划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021dd2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5.png)
一、建筑垃圾减排措施1、建筑施工节能减排总体规划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强管理、强化全员节能意识,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完善节能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工程污染物排放量,力争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实现工程长期节能目标,确保工程施工持续高效开展。
2、建筑施工节能减排措施2.1工作内容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高能效设备,推行应用示范工程。
本工程节能减排工作包括以下内容:⑴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⑵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
⑶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⑷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⑸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2.2环境保护措施⑴扬尘控制①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
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
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②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③结构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
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采取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④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地面硬化、围挡、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⑤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11f70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1.png)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拆除、改造等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砖瓦混凝土、木材、铁钢、玻璃、装修废料等。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是一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旨在降低建筑行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从减少垃圾产生、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循环经济等几个方面,提出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
首先,在减少建筑垃圾产生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降低建筑材料浪费;采用节约型施工技术,避免反复颠倒使用材料;在选材过程中注重选择环保材料,降低废弃物产生;推行装修垃圾产生最低标准管理,限制装修材料的种类和使用量;鼓励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建筑构件,延长建筑物寿命等。
其次,在垃圾分类与回收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完善的建筑垃圾分类体系,将不同类型的垃圾进行分类;加强建筑垃圾回收网络建设,增加回收站点的数量,并与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区域相连;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引进先进的破碎与分离技术,对建筑垃圾进行再加工处理,生产再生骨料、再生砖等;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建筑垃圾回收,给予经济和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回收率。
再次,在利用循环经济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产业链,形成从破碎、分离、再加工到再利用的完整流程;推广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应用,用于工程填充、道路基层、建筑材料等领域;鼓励建筑垃圾再生砖等新型建材的研发和应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和技术要求;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提高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非常重要的是,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处置的意识。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处置的重要性,鼓励公众亲身参与,提高垃圾分类和回收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需要从减少垃圾产生、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循环经济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公众参与,将建筑垃圾减少到最低限度,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建筑垃圾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建筑垃圾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12494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b.png)
建筑垃圾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建筑垃圾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这个大事儿!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呀。
你想想看,每天城市里都有那么多的建筑工程在进行,那得产生多少建筑垃圾啊,堆起来都像小山一样了!这就像家里不收拾,垃圾都快堆成灾了,那哪能行呢?所以咱得赶紧行动起来治理呀!
比如说,我们可以把那些废弃的砖块、混凝土啥的收集起来,这些可都是宝贝啊!就像变魔术一样,经过加工处理,就能变成有用的建筑材料呢,这多神奇呀!这不就相当于把垃圾变成金子嘛!比如可以用它们来铺马路呀,多好!
对于建筑垃圾的治理,大家都得重视起来呀!这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呀!要是每个人都乱丢建筑垃圾,那我们的城市不就成了一个大垃圾场啦?那还咋住人呢!我们得像爱护自己家一样爱护我们的城市呀!
然后呢,关于资源化利用这一块,我们可以多搞一些创新的办法呀。
比如说鼓励企业研发新的技术,让建筑垃圾的利用效率更高。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建筑垃圾都能被很好地利用起来,那我们的城市该有多干净、多环保呀!
我觉得吧,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绝对是势在必行的,大家都要积极参与进来。
我们不能再让建筑垃圾成为城市的负担,而是要把它变成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城市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4746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e.png)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为了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本工程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1、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重复施工和误工,减少垃圾产生。
2、使用可再生资源,如可回收再利用的钢筋和木材,减少资源浪费和垃圾产生。
3、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预制构件和混凝土泵送技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垃圾产生。
4、加强现场管理,对施工垃圾进行分类和处理,严格控制垃圾的产生和扩散。
五、建筑垃圾清运本工程将采用专业的建筑垃圾清运公司进行清运,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时间进行清运,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在施工结束后,本工程将进行全面的收尾工作,包括清理施工现场、清除垃圾和废弃物、恢复周边环境等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整洁和安全。
七、建筑垃圾资源化本工程将积极推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如利用废弃混凝土制成再生骨料、利用废弃钢筋制成钢筋混凝土等,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本工程将积极探索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为了减少建筑施工质量原因导致的返工,降低建筑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量,需要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做好每个施工环节,以提高施工质量,有效减少垃圾产生。
2、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可以通过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得到大幅减少。
例如,注意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材料的清理和回收再利用,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和节约费用。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
4、建筑垃圾清运需要先进行分类,包括剩余混凝土、建筑碎料、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建筑垃圾堆放区应符合相关要求,包括堆放时的苫盖、高度和四周排水沟的设置等。
建筑垃圾运输单位需要经过核准并满足相关要求,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圾。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cd01c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a.png)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为加强和规范建筑垃圾管理,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效解决建筑垃圾环境污染等问题,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等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抓手,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原则,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方式,着力解决建筑垃圾突出问题,有效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深入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力争在2023年基础上增加到20个百分点以上。
到2023年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25%;到2024年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到2025年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5%。
三、工作重点规范建筑垃圾排放、运输、消纳利用处置行为,严格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深化源头减量,推进末端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建筑垃圾违规行为。
(—)完善顶层设计1.修订法规政策。
立足建筑垃圾管理实际,出台《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职责,严格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明确源头减量、分类收集、贮存、排放、运输、消纳利用全过程处置要求,推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和应用,持续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完成编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排放工作指引》,以末端处置为导向对建筑垃圾进行细化分类,实行分类收集、分类存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实现精准有效管理,为建筑垃圾处置与利用形成源头制度保障。
2.编制专项规划。
推进《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贯彻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建筑垃圾产生、处置需求,编制《建筑垃圾消纳及综合利用专项规划》,适时将建筑垃圾处置场所及具备提升条件的拆旧垃圾、工程泥浆、装修垃圾等社会小型处理厂纳入规划,持续完善处置设施布局。
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计划与措施
![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计划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4604d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a.png)
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计划与措施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料,不仅占据大量土地,还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计划与措施。
一、减少建筑垃圾产生的计划与措施:1.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施工行为进行处罚,确保建筑垃圾不乱堆放、乱倾倒。
2.鼓励绿色建筑设计:推广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鼓励使用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减少浪费,并提高建筑的资源利用率。
3.促进现场分类处理:建筑现场垃圾应在源头进行分类,设置分类垃圾桶,并统一颜色和标识牌,使工人方便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便于后期处理和资源回收。
4.推广新型建筑技术: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例如模块化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等,通过工厂化生产,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
5.加强施工过程监管:全面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通过加强对施工进度、进场材料以及施工质量的监测和控制,减少无效施工和不合格材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计划与措施:1.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完善建筑垃圾分类投放、转运、处理和利用的体系,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市场机制,促进建筑垃圾产生与利用之间的有效衔接。
2.加强建废资源回收利用: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物和废料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和分类利用,生产再生骨料、再生砖块、再生沥青等建筑材料,以及制作路基、填方和道路边坡等。
3.推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探索建筑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等技术,使建筑垃圾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建立建筑垃圾再制造系统:建筑垃圾中的一些材料可以通过再制造的方式进行处理,例如旧金属可以回收熔炼再制成新的钢材,旧木材可以加工成木质颗粒板等。
5.鼓励建筑垃圾回收产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建筑垃圾回收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标准化管理,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方案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a5d9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e.png)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方案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是指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的一种环境保护工作。
建筑垃圾是指建筑工程施工、拆迁和修建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混凝土碎石、砖块、瓦片、混凝土墩、木材等。
由于建筑垃圾产生量大、种类多、含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不加处理会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因此,进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首先,建立建筑垃圾分类体系。
建筑废弃物的种类繁多,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再利用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垃圾分类体系,将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资源回收和再利用。
其次,建立建筑垃圾回收体系。
针对不同种类的建筑垃圾,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回收方式。
比如,可以对可以回收的建筑垃圾进行再利用,生产新的建筑材料;对无法直接回收的建筑垃圾可以进行再加工,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材料或者能源;对含有有害物质的建筑垃圾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三,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研发。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作,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提高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率。
比如,可以研发高效的建筑垃圾分拣设备,提高建筑垃圾分类的精确程度;开发新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提高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价值;推广使用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
第四,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配套的政策法规来引导和推动。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相关规定的贯彻执行。
最后,加强宣传和教育。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改变对建筑垃圾的传统观念和处理方式,推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的发展模式。
2024年建筑垃圾处置方案(3篇)
![2024年建筑垃圾处置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3662d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5.png)
2024年建筑垃圾处置方案介绍: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建筑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然而,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处理问题也愈发突出。
为了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将提出一项2024年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一、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和减量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减量是有效解决建筑垃圾问题的关键。
建筑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建议在建筑工地设置分类收集储存点,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将垃圾进行分类。
同时,加大对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力度,推广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建筑垃圾还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技术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或城市绿化。
二、建立全面的建筑垃圾处理体系建立全面的建筑垃圾处理体系是推进建筑垃圾处理的关键。
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等环节的制度和政策,实现全链条的管理。
政府应加大对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处理能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同时,加强对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合规运营,减少不合理处理和倾倒行为的发生。
三、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建筑垃圾中,很多材料仍然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鼓励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奖励政策,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和产品。
同时,建议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的评估和审批机制,确保其环保性和经济性。
四、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公众教育和宣传是改变人们对建筑垃圾处理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建筑垃圾处理的认知和意识。
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宣传栏等途径,宣传建筑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好处,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到建筑垃圾处理中来。
结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处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本文提出的2024年建筑垃圾处置方案旨在加强建筑垃圾分类和减量、建立全面的建筑垃圾处理体系、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
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计划与措施
![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计划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d9e65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9.png)
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计划与措施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混凝土、砖瓦、木材、金属等材料。
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计划与措施,旨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垃圾减排计划与措施:1.制定建筑垃圾管理制度:建立建筑垃圾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确保建筑垃圾减排的有效实施。
2.推行绿色建筑理念:鼓励和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通过节能、环保的设计和施工方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3.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宣传:加强对建筑从业人员和公众的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对建筑垃圾减排意识的认知,推动建筑垃圾减排的积极参与和行动。
4.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技术研究:加大对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和创新力度,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进步和应用。
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计划与措施:1.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建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站点,配备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实现建筑垃圾的有效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2.完善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建立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加强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提高建筑垃圾资源的回收率。
3.推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通过技术手段将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利用,将废弃的混凝土制成再生骨料用于建筑材料的制造,将废旧木材进行制粉和复合处理用于板材等新材料的生产。
4.增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激励措施:制定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
三、建筑垃圾减排和资源化利用的效益:1.节约自然资源:通过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新材料的生产需求。
2.减少环境污染:建筑垃圾经过资源化利用处理后,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高环境质量。
3.创造经济效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可以创造经济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为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计划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798d39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e.png)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计划
一、工程概况
Xx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3、《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
4、《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通告》
5、《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6、《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20%。
四、建筑垃圾减量的管理措施
1.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垃圾减量的问题;
2.优先选择环保型建筑材料,如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和环保型建材;3.严格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避免浪费;
4.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垃圾的分类和储存;
5.采用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如资源化利用和危险废物处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建筑垃圾减排及资源化处置方案重庆西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八里庄路50号项目部目录一、建筑概况?1、地理位置?拟建的工程是成都市成华区八里庄路50号项目农贸市场,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八里庄路50号,北临八里庄路,交通十分便利。
?2、工程基本概况?成华区八里庄路50号项目农贸市场工程本次施工建筑面积约㎡,地下三层、地上四层。
平方米,建筑高度H=米,±以上四层,为多层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类别为丙类。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3、《危险废物储存、污染控制标准》?4、《城乡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通告》5、《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6、《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7、《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场容卫生标准》?8、《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垃圾渣土管理的规定》?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0、《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11、《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20%。
四、建筑垃圾减量的管理措施?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
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
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
?五、建筑垃圾清运?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人进行清运处理。
且分类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苫盖,避免雨淋和减少扬尘。
?(2)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至少保证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临时贮存能力,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3)建筑垃圾堆放区地坪标高应高于周围场地不小于15cm,堆放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满足场地雨水导排要求。
?(4)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
?2、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1)运输车辆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2)运输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3)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
?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圾。
具体要求如下:?(1)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运输路线,应由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会同交通管理部门规定;?(3)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核准的处理地点后,应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送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查验。
?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货车。
?六、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1、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平整地面尽量恢复原有地貌,以达到与周边自然环境相协调,减少或消除对周边景观的视觉污染。
?2、清运场地设备。
施工结束应及时撤离施工机械,对拆除的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处理;?3、清理场地表层。
施工场地的废弃物,特别是垃圾、废弃土等,不得就地倾倒或堆放,应及时清运弃于当地允许的地点。
?4、将建筑垃圾清运后,对施工现场应进行一次清理,尽量恢复原有地貌。
?5、施工现场清理完成后,应有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方可。
七、建筑垃圾资源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以建筑垃圾为原料,经工业加工形成再生产品,使其重新应用于建设工程的行为。
目前主要为再生骨料、再生砖、再生无机混合料、再生骨料混凝土及砂浆制品等。
1、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建筑垃圾是在建筑施工、维修管理、设施更新、建筑物拆除和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等各个环节中产生的。
所以,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控制,需要从施工计划、设计方案到建筑拆除等各个环节做起。
主要方法有:(1)优化建筑设计,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2)使用绿色建材,提倡构件标准化,减少建材生产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3)优化拆除方案,提倡源头分类,提高废旧构筑物的再生利用率;(4)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减少建筑施工垃圾的产生;(5)加强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新技术开发,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量。
2、废木材,木屑的资源化主要措施有:废旧木材作为新木材重新使用----从建筑物拆卸下来的废旧木材。
这些木材的利用等级一般需做适当降低;废木料用于生产黏土-木料-水泥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这种混凝土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等优点,因而可以作特殊的绝热材料使用;经防腐处理后木材的资源化----经实验研究表明,经防腐剂处理的木材的服务年限可延长5倍以上,经硼酸盐处理的废木材可作为堆肥原料,经CCA防腐处理的废木材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物质,所以不能作为燃料使用,但研究表明,经CCA处理的废木材可生产木料-水泥复合材料,而且其性能优于不经CCA处理的废木材生产出的复合材料。
3、废旧建筑混凝土的资源化将废弃混凝土块经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部分和全部替代天然骨料配制成新的混凝土作为再生混凝土。
目前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废旧建筑混凝土作粗骨料拌制再生混凝土,废旧建筑混凝土作细骨料拌制再生混凝土,废旧建筑混凝土作粗骨料应用于喷射混凝土,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改性,废旧建筑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高强度废旧混凝土粗骨料拌制高强度再生混凝土,用废旧建筑混凝土骨料和粉煤灰生产无普通水泥的混凝土。
4、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的资源化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目前的应用主要有: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作骨料拌制路面混凝土,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作路面基层材料,废旧道路水泥混凝土弃块可当石,做维修和加固挡土墙的作用。
5、废旧特种混凝土的资源化我国特种水泥应用量较少,废旧特种水泥混凝土也就更少。
但由于高铝水泥及硫铝水泥成分上的特性,也就有较特殊的利用价值。
废旧高铝水泥混凝土不适合作新高铝水泥的混合材,但可利用技术途径使其再生:可做再生耐火骨料、再生高铝矾土,再生混凝土膨胀剂。
废旧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中的水化产物可促使新水泥水化形成新钙矾石,可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提高其强度。
6、剩余混凝土的资源化和剩余水的回用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供应的混凝土会多余下来,特别是当工程结尾时,此种现象很难避免。
通常,我国现行对剩余混凝土和剩余水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利用剩余混凝土直接拌制再生混凝土;剩余水的处理现只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还有待技术的再一步发展;沉淀水泥浆直接用于拌制混凝土。
7、废旧混凝土砂(渣)的资源化混凝土工厂淤渣(或废旧混凝土砂)+水淬矿渣+石膏生产再生水泥,废弃混凝土做生产水泥的部分原料生产再生水泥。
再生混凝土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但制造再生水泥的能量消耗要大于使用天然骨料,所以,要在现有条件下推广使用再生水泥,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保障。
8、废旧砖瓦的资源化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经长期使用后的废旧红砖与青砖矿物成分十分相似,但含量不同。
碎砖块可生产混凝土砌块,废砖瓦可替代骨料配制再生轻骨料混凝土,破碎废砖瓦块可做粗骨料生产耐热混凝土,废弃砖瓦还可作免烧砌筑水泥的原料、水泥的混合材和制作再生烧砖瓦。
9、废旧屋面材料的资源化有资料表明,屋面废料中有36%的沥青,22%的坚硬碎石和8%的矿物和纤维。
回收的沥青屋面废料可用作生产填补路面坑洞的冷拌材料;在热拌沥青中使用再生的沥青屋面废料掺合物的有点有:沥青屋面废料含有纤维素材料有助于减轻混合物的重轴载形成的车辙和推挤(高温路面变形)和反射裂缝,屋面材料中的沥青含量高有助于减轻混合物的温缩裂缝(低温路面变形),屋面材料的高沥青含量易引起沥青胶泥的氧化有助于延缓混合物的老化。
10、建筑垃圾微粉的资源化建筑垃圾微粉,一般是指在建筑工地或者建筑垃圾处理中心生产的粒径小于5mm的微小粉末,也有将建筑垃圾微粉定义为粒径小于0.15mm的微小粉末。
目前,有关建筑垃圾微粉资源化的研究较少,除了单独将废旧混凝土微粉做细骨料拌制再生混凝土外,主要有将建筑垃圾微粉用于生产硅酸钙砌块和用作生活垃圾填埋厂的日覆盖材料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