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道路工程 教学大纲

道路工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道路工程是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道路建设与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道路工程项目提供基础知识和技巧。
课程目标1. 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2. 掌握道路设计和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道路工程中常见的材料和设备。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内容第一章:道路工程概述1.1 道路工程的定义和范围1.2 道路工程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1.3 道路工程的相关法规和标准第二章:道路设计原理2.1 道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2 道路设计的数据调查和分析2.3 道路纵、横断面设计原则2.4 道路排水设计2.5 道路标志和标线设计第三章:道路施工技术3.1 道路施工的基本概念和流程3.2 道路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3.3 道路基础施工技术3.4 道路面层施工技术3.5 道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第四章:道路维修与养护4.1 道路维修的基本方法和原则4.2 道路养护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4.3 道路维修与养护的技术要点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道路工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参与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3. 讨论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能力,共同解决问题。
教材与参考书目- 主教材:《道路工程教程》- 参考书目:1.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2. 《道路工程设计导则》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
2. 课堂测试:通过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全部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作业要求1. 课后作业:根据课程要求完成理论练和设计实践任务。
2. 实验报告:完成实验内容后,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授课进度安排以上是《道路工程教学大纲》的简要内容安排,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工程项目做好准备。
道路课程设计大纲

道路课程设计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道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了解道路建设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a.了解道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b.掌握道路的组成及其功能。
c.熟悉道路建设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d.理解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原理。
2.技能目标:a.能够分析道路工程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b.能够根据地形、交通需求等因素,设计简单的道路工程。
c.能够运用道路工程相关软件,进行道路设计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b.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c.培养学生关注交通安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道路建设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以及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原理。
具体安排如下:1.道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介绍道路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以及各类道路的特点和应用。
2.道路的组成及其功能:讲解道路结构的各部分组成,包括路面、路基、排水设施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要求。
3.道路建设的技术要求和标准:阐述道路建设的技术标准,包括路面等级、路基压实度、排水设施设计等。
4.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原理:介绍道路工程的设计流程,包括路线选择、路基设计、路面设计等,以及道路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讲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组成、技术要求等知识点。
2.讨论法:学生针对道路工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道路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道路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和技巧。
4.实验法:安排道路工程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道路工程基础》等教材,用于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道路工程技术教学大纲

# 道路工程技术教学大纲1.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道路工程技术•课程代码: ENG302•学时: 60学时•学分: 3学分•先修课程:土木工程基础2. 课程介绍道路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在道路建设与维护方面的技术能力。
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和施工技术。
3. 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理解道路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 掌握道路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流程; - 熟悉道路工程中常用的工程材料和设备,并学会选择、使用和维护; - 能够进行简单的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编制;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
4.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道路工程概述:道路工程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 道路工程材料:沥青、混凝土、路基材料等; - 道路设计:道路几何设计、路基设计、排水设计等; - 道路施工技术:路基施工、路面施工、路肩施工等; - 道路养护与维修:道路养护管理、日常维修、大修与更新等;- 道路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
5.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道路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和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作业与实验:布置课后作业和实验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 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 平时表现(3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 实验报告(20%):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 - 期中考试(20%):针对理论知识进行笔试; - 期末考试(30%):综合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7. 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道路工程技术教程•参考书目:–《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道路工程材料与测试》–《道路工程项目管理》8. 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学习资源: - 教学平台:课程PPT、教学视频等资料将在教学平台上提供; - 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中有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目; - 互联网:可通过搜索引擎和学术网站获取相关研究论文和资料。
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道路工程材料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 Material in Roadway 课程编号:021030270适用专业:交通工程学时数:32 学分数:2课程性质:选修应开课学期:4执笔者:张亚伟审核人:朱成明批准人:定稿日期:2010.7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道路工程材料》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道路、桥梁和排水工程建筑用材料性能的一门学科,它既是学习专业课的必备基础知识,又是一门应用技术。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桥梁、道路、排水工程常用材料的品种、技术性能、技术标准与检验方法。
了解材料组成结构与技术性质之间的关系,学习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从而达到能够正确选择、级配、检验和应用各种常用建筑材料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桥梁、道路、排水工程常用材料的品种、技术性能、技术标准与检验方法。
了解材料组成结构与技术性质之间的关系,学习本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从而达到能够正确选择、级配、检验和应用各种常用建筑材料的目的。
以下分章阐述。
绪论(2学时)知识要点:本章主要介绍建筑材料的性质、检验方法、常用的技术标准。
目标要求: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对专业课学习的指导性。
采用课堂教学,2学时。
第一章砂石材料(6学时)知识要点:本章主要介绍砂石材料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图解法设计矿质混合料的组成。
其中难点在于级配理论、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和级配调整。
目标要求:掌握石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路用石料技术分级的依据和技术标准。
掌握集料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化学性质。
理解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掌握级配曲线范围的绘制方法。
掌握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熟练掌握图解法)。
采用课堂教学,6学时。
《道路工程》课程大纲

《道路工程》课程大纲课程代码CV312课程名称中文名:道路工程英文名:Road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读类别选修学分 2 学时32 开课学期第5学期开课单位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测量学、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建筑材料、土木工程制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1.凌天清主编,道路工程(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ISBN:9787114086472参考书目:1.徐家钰,王凤丽,杜海明编著,道路工程(第三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8,ISBN:97875608594392.孙家驷主编,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8,ISBN:97871140961673.杨少伟等编著,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ISBN:97871140775934.吴瑞麟沈建武编著,城市道路设计(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7,ISBN:97871140925725.刘建坤,曾巧玲,侯永峰等主编,路基工程(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1,ISBN:97871121574576.黄晓明主编,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8,ISBN:97871141148787.韦璐,扈惠敏主编,路基路面工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4,ISBN:97873071263678.交通运输部公路局、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14),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9一课程简介《道路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
本课程内容可概括为路线、路基、路面三大部分,着重介绍道路工程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施工技术及材料要求,以及道路排水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

《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字:课程编号:021030080总学时及其分配:32学时,授课学时:24,实验学时:8,线上学时0。
实践周数:无。
学分数:2学分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任课学院、系部:能源学院、交通工程系一、课程简介《道路建筑材料》是道桥工程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砂石材料的技术性质和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石灰、水泥和沥青的生产工艺、组成、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和组成设计,钢材的分类、技术性质和桥梁建筑用钢等基本内容,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
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目标:1、了解道路和桥梁建筑中常用的材料(如:石灰、水泥和沥青)的产源和生产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合理的选用、保管及运输;2、了解各种材料的技术性质和检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改善途径;3、掌握各种材料内部组成结构和其技术性能之间的关系;4、熟练掌握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方法,水泥混凝土的组成设计方法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一)绪论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⑴介绍的本课程的研究的内容和任务;⑵建筑材料在路桥工程中的作用及应具备的性质;⑶道路建筑材料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⑷道路建筑材料质量的变异与控制。
教学要求⑴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建筑材料在路桥工程中的作用及应具备的性质;⑵道路建筑材料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⑶道路建筑材料质量的变异与控制。
重点、难点:材料的性质与检验方法。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学生明确该课程的基本知识,了解该课程基本框架。
(二)砂石材料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⑴石料的技术性质和要求;⑵粗集料的技术性质;⑶细集料的技术性质;⑷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和级配范围曲线。
教学要求:⑴了解石料、粗集料和细集料的技术性质;⑵掌握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和级配范围曲线的绘制;⑶熟练应用数解法和图解法进行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道路工程技术教学大纲

《道路工程技术》教学大纲总学时数:90学分:5适用专业: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开放专科)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道路工程技术》课程包括道路路线设计和路基路面工程两部分。
本课程是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课。
课程的学习任务是使学生了解道路的发展与城市道路网络的概况;熟悉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线型设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了解路基路面设计的基本原理,熟悉主要设计指标的概念;掌握路基路面材料要求、施工工艺、施工要点、质量评定与管理方法,从而具有从事市政道路建设管理工作必备的专业基本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要求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道路网结构形式、道路发展新动态、道路设计文件的组成;2.熟悉道路设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会计算道路基本线型要素与主要结构强度指标;3.了解道路施工图的形成过程,能依据现行相关规范与标准正确识读与绘制道路施工图;4.熟悉路基路面结构特点及材料组成,能根据要求较合理的选配材料;5.熟悉路基路面施工程序、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施工放样等准备工作;6.掌握路基路面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能承担施工现场的组织与技术管理工作;7.了解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参与市政道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教学按以下3个层次进行要求:1.了解:要求对有关教学内容有一般的了解。
2.熟悉:要求熟悉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
3.掌握:对于今后实际工作中需要应用的重要内容,要求熟练掌握。
这些内容,不仅要深入理解,还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基础》、《建筑力学》、《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工程地质》等,相配合的课程有《地基基础》、《市政工程机械》、《市政工程检测实训》。
道路工程教学大纲

道路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总学时:16理论学时:16实验(上机)学时:0学分:6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属该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道路工程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道路工程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熟悉我国道路设计的规范与标准,掌握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有关技术指标对实际道路进行设计的主要方法;最终具备道路设计的基本技能和相关知识。
二、课程学时分配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1.教学内容(1)道路功能、分类和道路运输的特点;国内外道路运输的发展概况。
2.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道路交通分类与分级难点:道路组成3.课程教学要求本章节主要介绍了以下几部分内容:①五大交通运输系统:轨道交通运输系统;道路交通运输系统;水路交通运输系统;航空交通运输系统;管道交通运输系统。
②道路的分类和分级:道路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两大类,其中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③道路的组成:道路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线形工程结构物,路线、结构物(或构造物)及沿线附属设施组成。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基本掌握交通系统的五大组成部分,以及道路的基本结构组成。
(2)第三章道路交通流特性(共4学时)1.教学内容机动车车行道、非机动车车道、人行道的参数及其标准,路肩、分车带、路缘石、边沟与路拱设计及其标准,道路横断面布置等;道路横断面设计标准及具体设计方法。
2.重点与难点重点:交通流概念难点:通行能力分析过程3.课程教学要求本章节主要介绍了①交通流的三个基本参数:速度-指车辆在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交通量—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横断面的车辆数和行人数、交通密度—交通密度又称为车流密度,它是指在某一瞬间,单位道路长度内的车辆数,单位为“辆/(Km.车道)”。
道路工程 教学大纲

道路工程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20911Z10课程名称:道路工程/Road Engineering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0/2.5 (含6实验学时)先修课程:土力学,材料力学适用专业:土木工程、铁道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教材[1] 凌天清道路工程(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教学参考书:[1] 严作人,陈雨人,张宏超.道路工程(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2] 徐家钰,程家驹道路工程.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3] 秦建平道路工程(第三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是面向土木工程(非道路工程方向)、铁道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力学等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道路工程基本概念、交通工程初步知识、道路工程几何设计基本方法、路基路面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施工方法、道路建筑材料、道路病害处理,使学生对道路工程各个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具备从事道路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道路工程的分级及设计依据,了解道路的平面设计要素,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规定横断面的组成及布置、平曲线的加宽、超高方法道路交叉设计的意义,形式和适用场合;道路交通设施的原则、功能及分类。
路基工程的特点、路基水温及影响因素、路基土的分类及路基工作区范围;一般路基设计主要内容及要点;了解路基稳定性设计理论和方法;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地基处理、路基压实,掌握路面结构的功能、特点和基本要求,路面结构的基本构造、类型及等级划分;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破坏状态与设计标准,沥青路面结构厚度的计算;水泥混凝土路面及结构组合设计,不同路面的施工方法,了解道路排水的方法和各种设施。
能力:通过讲解、讨论,能理解道路的功能、道路几何设计的原则和要求,道路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道路工程的施工方法,具备从事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的能力素质:构建道路工程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体系,通过课程中的分析讨论辩论,培养分析能力,建立从方案到应用、实践结合理论的思维模式,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通过课外导学的模式,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对道路工程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了解,对道路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了解。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适用专业: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开设学期:第3学期教学时数:64学时总学分数:4学分1.前言1.1课程的性质“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是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其目标是在掌握道路工程的基本知识、实践技能的基础上,结合施工执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要求,科学地总结当前道路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培养学生道路施工和组织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规程、标准的能力,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和施工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岩土工程”、“工程测量”、“道路工程制图”、“道路建筑材料”、“公路勘测设计”等课程。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公路工程管理”、“公路工程造价”、“公路工程监理”等课程。
1.2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与企业合作,把握“基于公路施工过程的系统化设计”的原则,进行以公路施工项目为导向,道路各项施工任务为驱动的课程系统化设计。
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以企业调研为基础,确定工作任务,明确课程目标,制定课程设计的标准,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导向系统化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模块和学习单元,采用综合考核评价课程实施效果。
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
通过多家企业的调研,对道路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道路施工的工作任务,明确培养学生道路施工能力的目标,制定“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课程设计标准,规范课程设计。
以培养学生道路施工能力为主线,贯穿课程的始终。
以道路工程施工项目为导向,将施工项目分解为:施工前准备、路基土石方施工、路基排水工程施工、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施工、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沥青路面施工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等七个教学模块。
各教学模块依照认知顺序,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要求,系统化设计。
各学习单元依托课堂、工地、实训中心,采用工学交替、顶岗综合实习、实训操作的方式,进行实施教学,到达能力培养目标。
课程考核采用过程与终结、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性评价。
道路工程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道路工程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道路工程实训课程是为了提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技能和知识而设计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熟练掌握道路施工和养护的各项技术,为将来从事道路工程领域的工作做好铺垫。
二、课程目标
1. 建立学生对道路工程的实践操作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使学生熟悉道路施工和养护的工序和规范;
4. 掌握常用的道路施工和养护设备的使用方法;
5. 提高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1. 道路工程施工实训
(1) 基础操作训练:包括操作工具、基础测量和布线等操作技术的训练;
(2) 道路基础处理:包括土方开挖、填方与压实等基础工程的施工训练;
(3) 道路基层施工:包括路面基层处理、坑槽填补等工程的操作训练;
(4) 道路面层施工:包括沥青路面施工、混凝土路面浇筑等工程的操作训练;
(5) 道路养护技术:包括路面修补、路面清洗和标线涂刷等养护技术的训练。
2. 实验室实训
(1) 土壤力学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室的土壤力学实验,了解土壤的性质和特征,为道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 材料测试实验:学生学习和掌握常用的道路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方法,如沥青和混凝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道路工程
学时与学分:2.5/40
先修课程:《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地质》等适应专业: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卓越工程师班)
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严作人,陈雨人,姚祖康主编.道路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8
参考书目:
1 徐家钰,程家驹编著.道路工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
2 张雨化主编.道路勘测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
3 邓学钧编著.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5
4 陈洪仁主编.道路交叉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道路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道路工程的有关设计和施工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有关道路工程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道路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道路工程的有关基本概念、道路的分类分级、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施工与
养护管理等基本内容;
2.初步掌握道路线形设计和路基路面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道路工程的初
步设计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重点*难点△
1.绪论
道路交通运输系统,*道路的分类与分级,*道路的组成,我国道路建设概况。
2.道路交通流特性及通行能力
道路车辆类型,*设计车速,*△交通量、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3. 道路规划
道路规划的目的意义和步骤,规划的基本要求、基本形式和主要方法,交通规划的调查与分析,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4. 道路的几何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行车视距,*△道路线形几何设计质量评价,
5. 道路交叉设计
交叉口通行特点,交叉口分类,*平面交叉设计,*立体交叉设计
6. 道路结构设计
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路基横断面形式,路面的结构层次,*一般路基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7. 道路排水设计
地表排水,地下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8. 道路工程施工
*△路基土石方施工,*底基层和基层施工,*沥青面层施工,*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9. 道路交通安全及环保设施
护栏、隔离及防眩设施,*标志和标线,通信与照明,绿化工程与声屏障。
10. 道路设施管理
设施管理系统,*道路使用性能评价,道路使用性能预估。
四、实验要求
无
五、课程学时分配
六、考核方式
建议开卷考试。
大纲制订人:周建普大纲审核人:
大纲批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