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

合集下载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2012-01课改探微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已成为其应有之义。

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进师生关系,才能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角色;转换一、角色理论与教师角色1.角色理论角色概念源于戏剧,是指戏剧舞台上的特殊人物。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Mead)在1934年首次把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领域。

他认为:“角色就是在社会或某一群体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并按照相应的行为模式行动的一类人”。

1936年,美国人类学家林顿(Arlington)在其著作《人的研究》中正式使用了“社会角色”这一概念,他把个体在社会体系中必须履行的权利和义务的总体称为个人的“角色”。

如果说林顿定义的角色涉及的是惯例性角色的话,那么社会心理学家扎宾(T.R. Sarbin)则把角色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角色”,这两种界定之间是互补的。

中国恢复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后,国内学者也对这一概念的界定做出了探讨。

比较全面的是周运清在《新编社会学大纲》一书中提出:社会学意义上的角色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

2.教师角色自英国学者威尔逊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教师的角色:一种社会学分析》后,教师的角色冲突便逐渐成为研究者的关注对象。

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Biddle)将教师角色分成三种概念:教师角色是对教师的期望,教师角色是教师行为,教师角色是教师的社会地位,这三种认识相辅相成,代表了教师角色复杂性的一面。

参照以上观点,本文采用马和民等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一书的观点:教师角色就是指处于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二、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就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二位一体的模式。

1.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在传统的课程观下,教师是知识的“代言人”,注重对现成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新课程下教师教学行为在三个方面的重要转变:(1)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2) 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转变;(3) 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向动态的研究者转变。

一、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辩证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条件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它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应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重点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研究学生,“以学论教”。

研究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间的关系,保证教学内容能适应并顺利地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二是研究学习策略,实现有效的知识建构,通过研究学生认知策略和自我监控能力,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三是研究合作交往,实现交往互动。

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意向,研究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交会互动的机制。

实现教师角色与行为转变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交往的学习环境:一是设置问题情境。

在情境中制造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解决“认知不平衡”,进而不断改善、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且在认知发展的同时,获得轻松、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二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师生共创共生、合作交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外部学习环境,支持、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促进新意义的生成。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角色转变教学观念一、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新课程作为我国根底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在给教师的进展带来了重要机遇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全新挑战,反思与重塑教师的自我角色,已成为我们教师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教师角色转变的三个方面(一)由单纯的学问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飞跃与突破就是要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为伙伴、朋友关系。

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公平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

使用鼓励、赏识的语言,让每一个孩子感到“我能行。

”课堂上,努力转变居高临下的指令性口语习惯,常常使用“你有什么发觉”、“信任你能说的更好”、“你的想法真奇异”、“谁有不同意见”、“到现在为止你读得最好”、“你能超过教师吗?”鼓舞、关爱、求异、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在极具亲和力的公平气氛中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念。

教学时,积极融入到学生中,特殊是智力进展缓慢的学生,要舍身处地的感受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热忱,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自主学习的力量。

概括来说,教师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帮忙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到达目标的最正确途径;(二)教导学习策略,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展多元智能;(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四)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特殊是给学生供应“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五)注意培育学生的自律力量,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六)和学生一道查找真理,并且能够成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由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教育教学的讨论者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根本构成,假如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活动中或者是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

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它同时也是自己人生价值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点滴表达。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拥有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及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1、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

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教师中心”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项度的灌输。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的主题性是这次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而学生主题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长期以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

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

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经验出发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实践也不是仅仅去“做”,也要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都需要研究。

实践者的活动固然是一种实践,“专家”的活动同样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实践。

在两类不同的实践中,既有思考也有行动。

想和做代表了认知的两个途径——并导致了不同种类的认知。

对实践的研究在于发展思考的途径,而实践则致力与理论研究不能顾及的领域。

“专家”的传统角色日渐消亡,正在转化更加谦虚地顾问角色,与实践者一起进行反思与行动。

“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和理论提出后,很多学者认为,教师应该作为反思性实践者。

因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而这种反躬自省对于教师发展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反思,通过反思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变化一是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教师即促进者,要求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在以促进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和健康发展,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育本质上应该是民主的,只有民主的教育,才会有个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惟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有个性潜能的释放。

所以,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是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

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更是教师创新的源泉。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把教育科研作为自己的"加油站"不断给自己充电,通过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具有高效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较少地致力知识的灌输,花更多地时间去研究学习者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引导者以及具有各种能力和富有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放弃严格控制,让学生舒展天性,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因为,创新的意念和行为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要重新认识和思考自己的角色。

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探究者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等。

[关键词] 新课程课程改革教师角色全面实施新课程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学生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知识的促进者、智慧的启迪者、情感建构者、心灵的塑造者、健康向上的激励者。

作为当代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必须以丰富的创造性和敏锐进取的改革精神,为培养新型的优秀人才去实践、大胆探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一、教师是文化知识的新型传承者教学中的基本矛盾是知之与不知,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知之完善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正确解决是解决教学的基石。

在解决这对矛盾中,教师无疑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接受者的角色,即使作为传授者,古今的含义也有区别。

古代教师的传授,多以讲、诵、问、答为主.古代的私塾就是典型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无论是家庭教师还是私塾先生都只是“照本宣读式"的讲授书本上的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那时的教学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比较单调、机械,然而现代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除讲究教学的科学性外,还必须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所谓科学性,即教师必须保证教学内容是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这是和时代发展相吻合的。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掌握科学技术的各色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育。

因此,教学的科学性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提出:“教师应该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

然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领域.传统教师的文化形象随着时代发展受到严峻挑战:首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迅速增长并不断老化,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教师要不断的“充电".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自觉地、主动地改革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

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变《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明确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互动。

”因此,新课程把教学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研究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形成最佳的课堂结构模式。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消极的解释者和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的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教学中再也不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而是十分注重书本知识向生活的回归。

因此,教学不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中。

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和谐、健康发展。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

新课程不断地促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不断地促进教师以尊贵者、训导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出现了这样的新变化;(1)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2)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4)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5)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6)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则被称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定位【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2.从管理者到服务者3.从独奏者到伴奏者4.从知识者到学习者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1.教学设计者2.课堂组织者3.知识传授者4.学生发展指导者四、结论正文【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其定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传授者到引导者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从管理者到服务者教师要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与帮助。

3.从独奏者到伴奏者教师要放弃“独奏者”的角色,不再将课堂视为自己的舞台,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伴奏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4.从知识者到学习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而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者。

教师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与学生共同成长。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定位】1.教学设计者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设计具有挑战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2.课堂组织者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知识传授者教师要准确、生动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4.学生发展指导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结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定位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5篇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5篇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5篇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进步,教育本身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将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们一直在学习的过程中,但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做一名合格教师,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考题。

一、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能力。

基本的专业知识及教育教学能力,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必要条件。

要有充分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正规还不失独特的教学方法。

教育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但又不要成为教条的奴隶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教学中,具有自己的特点及风格,教育教学工作能从容不迫,就像高山流水般自然流畅,给学生艺术般的体验。

这就要求老师要“学无止境”,要终身与书为伴,跟着时代的节拍,走在时代前沿,给学生永不枯竭的新知识。

除了博学多才外,还要讲究教学方法。

让学生学会是教师必须做到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讲教和教法尤其重要。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话语,新颖的授课方式,化繁琐为简单、死板为生动的能力,必将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易掌握。

这将是我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

二、教师除具备基本教育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合乎时代节拍的素质:1、端正的工作态度。

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最重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②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2、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

第三要树立正确学生观。

第四要树立正确的教师的行为观。

第五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3、良好的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变化

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变化

谈新课改下教师角色的变化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反映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正走在时代的前列,指引着全体教师努力培养出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新课改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标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是广大教师所普遍面临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作为知识传授者--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变化。

一、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

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

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新课程提倡,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的社会现象以及新鲜事、新难点、新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及争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新课改中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坚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新课程带给我们且要求我们做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二、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的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摘要:新课程的实施,无疑会引发教师角色的一系列历史性转变。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因此,教师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各个层面做出战略性调适,保持与新世纪新课程的同步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转变一、教育观念的更新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

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

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的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

我们知道,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的旁观。

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的非同寻常之处就在于充分调动教师作为课程主体的积极性而予以全方位和主动地介入,其中包括对新课程的研究、开发、设计和实施等一系列创新活动。

其一,教师要自觉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

其二,教师对课程的创新性实施。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自身首先是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而对课程做出再度调适。

三、师生地位的平等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不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自居,其职能将变“知识施予”为“教育交往”,以矫正“教程”与“学程”相分离甚至相对峙的应试倾向。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集锦6篇)下面是本店铺收集的《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和角色的转变》的学习心得(集锦6篇)以供参考。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

(3)关注人文精神的塑造
2.反思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 1)三种常用的教学方式 演绎模式:复习--讲解--巩固--深入
归纳模式:举例--观察--发现规律--应用
探究模式:问题引发--激趣--讨论探索--总结
2)五种常见的教学现象: 教室鸦雀无声,学生就是在注意听讲吗?
什么都叫学生说,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吗?
(建构)
(应用)
遇到新的问题,用自己的检索方式、经验 和线索,去提取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2)领会范例教学的思想
教学内容在结构上采用了德国
海姆佩尔(Heimpel)的范例教 学思想.
“整体框架、局部深入、过程探究.”
(3)把握课程标准的特点 1)课程标准用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清 晰的行为动词对学习结果进行描述。 而大纲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和要求。 2)规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1)关注学生的发展
从我国课程发展的定位来看: 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学生发展本位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情感养成
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 时 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 程.
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 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 来越有同情心、自尊心和责 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教学技能
教育理论与个人实践经验的整合 对学生的塑造能力
非专业化
可被替代
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职业
专业化 不可替代 知识的促进者
二.那些角色和行为应该转变 1.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有哪些?行为有哪些?
传统教师角色:
(1)强调社会责任,忽视教师的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 (2)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 (3)强调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忽视教师促进学 生成长的专业意识. (4)强调教师劳动的传递性,忽视教与学的创造性.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行为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行为的变化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

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作为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事实。

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已基本上不适应了,或者说是远远不够了。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教师必须确立自己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角色,建构者、组织者、开发者和创造者角色,设计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角色,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以及参与者、决策者和管理者角色等多元整合的教师角色,并能尽快适应它。

这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

它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前提。

一、作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政治者、法律者和伦理者的角色。

新课程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的形成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前提之下进行的。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

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

表现为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生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等。

受到主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地位、教育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具体的、历史的。

”在新课程目标下的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并加强政治思想的教育,提高民主法律意识和崇高的道德观念、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克服盲目的教师权威和无视法律的行为。

反之,教师忽视政治思想和法律意识就谈不上德育教育和人格素质的提升,导致体罚学生的现象,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爱国之心,无视国家法律,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低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观察
在批改过程中,我观察到常常有学生问: 这种表达对吗?这里需要扣分吗? 学生一方面认真寻找自己和别人的错误; 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自己批改错了, 而不好意思。 也确实出现了因批改不当,学生找老师 当裁判的情况。
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澄清了一些单词 或短语使用上的困惑。 有时,在学生的争论中又出现了新的翻 译问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学生批改完后,我要进行检查。对少数 批改不规范的学生再单独进行辅导,对 学生在翻译中出现的有创意的表达我会 进行鼓励。
1.
2.
3.
导入行为方式二: 一名男生站在讲台上,充当robot(教师课前 已与该生交代过游戏内容)。 教师告诉其他学生: Here is an advanced robot. Please give instructions to it in English. Let’s see if it can act out what you will say. 游戏开始。当学生发出requests时,robot听从 指令,做出相应动作;当学生发出commands 时,robot纹丝不动;教师将学生发出的指令 写在黑板上。
1.
2.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亲身体验和 归纳总结,学会区分commands和 requests。 3.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重视学 生之间的合作。 4.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 变。
关于复习宾语补足语导入行为方 式的讨论
导入行为方式一: 这位教师利用大屏幕上的文字解释什么 是宾语补足语,哪些语言形式可以充当 宾语补足语。 5分钟的导入成了学生的催眠曲,学生听 得昏昏欲睡。
Planning
为了加强daily report的教学效果,计划利 用牛津教材“贴近生活、涉及面广、图 文并茂、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四个方 面进行改进: 演讲内容 演讲形式 反馈方式 准备时间
Action and observation (演讲内容)
1)自选话题:时间限定高一入学第一个月,学生 自由选择话题,以适应初中到高中的变化。 2)规定话题:(1)笼统话题,在教材每一章的教 学过程中,把该章的主题,如Food and health 作为演讲内容;(2)具体话题,期末复习阶 段,根据复习进度,为每章规定2~3个话题, 供学生选择。 3)看图说话:把教材中的插图作为演讲素材,采 用两种形式:(1)无任何限制,学生自由发 挥(2)给出第一句话,学生按照此思路发挥。
总结
教师: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成为学生发展 的促进者和教学问题的研究者
学生:
由被动变为主动 由浅层思维到深层思维 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发展学习能力,学会 学习 由个别学习发展为合作学习
Daily Report
的行动研究案例
Initial reflection
发现了问题: 学生对daily report不热情,具体表现为别的 同学演讲时,他们心不在焉;自己演讲时,就 死记硬背事先准备的材料,敷衍了事。 教师调查原因: 之所以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从初中就做 daily report,到了高中还是这种形式,对他们 失去了吸引力。
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 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 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 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 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 堂气氛;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承认自己的过失 和错误
Action research phases
1. 2. 3. 4.
Initial reflection Planning Action & Observation ion
汉译英作业批改方式
的行动研究案例
一、初步反思 (Initial Reflection) )
1.
2.
3.
教师苦恼——教师天天批改、天天 教师天天批改、 教师苦恼 教师天天批改 纠错、学生还是错; 纠错、学生还是错; 学生着急上火——学生天天订正、 学生天天订正、 学生着急上火 学生天天订正 天天抄写还是错。 天天抄写还是错。 教师的辛苦工作没有带来相应的收 获。
教师成为研究者
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 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提出 改进意见。
教学经验的价值
1. 2.
经验有助于教师理解教育理论。 经验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出现的一些问 题。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找出解决 这些问题的方法。
What is action research?

It refers to teacher-initiated small-scale classroom investigation which seeks to increase th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o bring about change in classroom practice.
再反思
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批改,他们大脑中积累了 许多“正确的”或“错误的”语言素材,在后 面的句子汉译英作业中,他们会自觉、主动地 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避免错误的表达方式。 学生,尤其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的句子汉译 英水平有显著提高,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都对 这种批改方式持欢迎的态度。
教师访谈 了解批改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1. 2. 3. 4.
5.
通过反思, 发现问题, 引出第二轮行动研究。 通过反思 , 发现问题 , 引出第二轮行动研究 。 这样的变化使教师用于批改的时间相对减少; 这样的变化使教师用于批改的时间相对减少 ; 一部分学生的翻译悟性有较大的提高; 一部分学生的翻译悟性有较大的提高; 一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没有能力自己订正; 一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没有能力自己订正 ; 一部分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 一部分学习态度不积极的学生 , 懒得自己订 因此,他们抄写的句子依然错误很多。 正,因此,他们抄写的句子依然错误很多。 这样, 这样 , 这些学生的句子汉译英的水平几乎没 有提高。 有提高。
4. 教师终止游戏,并提问:
Why did the robot move sometimes but not at other times? 评析: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我们发现后一种导 入方式有以下几点可取之处: 教师创设了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活动的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这 样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极高,想出 了各种指令,并争先恐后地向robot发出指 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4. 学生改错后,教师简单归纳宾语补足 语的用法以及近几年高考考点。
评析:
1.
2.
3.
4.
这种导入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宾语 补足语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铺 垫。 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逐步形成自主 学习的能力。 改错也是一种反思自我学习过程和学习效 果的有效方式。 符合学生渴望了解自己的教师,特别是自 己喜欢的教师的校外生活的心理需求,在 无形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计划(Planning) 计划( )
由于这种句子汉译英的批改方式没有带 来显著的教学效果,我计划在批改方式 上和讲评方式上都做一些改变。 在批改方式上,我准备用符号代替逐一 改正; 在讲评方式上,我准备集体订正和个别 辅导相结合。
1.
2.
三、行动与观察 (Action and Observation) )
体现不同理念的
语法教学导入行为方式的 讨论
关于commands和requests 导入行为方式的讨论
教学内容:NSEFC Book 1 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中的语法部分 commands and requests 导入行为方式一: 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了8个句子: 让学生将上述句子分成commands和 requests两类。 导入语法学习。
再计划
由于这种批改、讲评方式没有为全体、 或大多数学生带来显著教学效果,我计 划在批改方式和讲评方式上再做进一步 改变。
采用教师指导 – 学生自评 – 生生互评 – 教 师查阅的方式。
再行动
首先,对学生如何批改进行指导和说明。 然后,学生4人一组,小组长按照批改要 求,组织小组成员批改翻译作业,学生 可以先自批,再相互批改,人人都要参 与批改。 最后在作业本上签上批改人的姓名。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 ——行动研究案例分析
吕良环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lhlv@
教育的理想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 ——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 富贵的还是贫贱的, 聪慧的还是笨拙的;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 ——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 生理的还是心理的, 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在三个方面的转变:
1.
2. 3.
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条件下 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成为研究者。
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
知识传授者依然是新课程中的角色,但 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 教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 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 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 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
导入行为方式二:
另一位教师采用改错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教学。 在大屏幕上呈现他儿子的照片(约12岁), 并提问:Could you guess who the boy is? 在学生猜出答案后,教师说:I taught my son some simple English. Yesterday he made up some sentences. But to my disappointment, none of the sentences are correct. Could you point out what’s wrong with the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