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误诊误治案例和解析
《伤寒论》《金匮要略》背诵条文
《伤寒论》《⾦匮要略》背诵条⽂《伤寒论》背诵篇太阳病辩证纲要【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本证【4】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发,阴弱者,汗⾃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鸣⼲呕者,桂枝汤主之。
【5】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6】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桂枝汤主之。
【7】太阳病,项背强⼏⼏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8】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汤主之。
【9】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佳。
【1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其⼈恶风,⼩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汤主之。
【1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汤主之。
【12】发汗后,⾝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姜各⼀两⼈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疼发热,⾝疼腰痛,⾻节疼痛,恶风⽆汗⽽喘者,⿇黄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15】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下利,葛根汤主之。
【16】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17】太阳中风,脉浮紧,恶寒发热,⾝疼痛,不汗出⽽烦躁者,⼤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瞤,此为逆也。
【18】伤寒脉浮缓,⾝不疼但重,乍有轻时,⽆少阴证者,⼤青龙汤发之。
【19】伤寒表不解,⼼下有⽔⽓,⼲呕,发热⽽咳,或渴,或利,或噎,或⼩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青龙汤主之。
【20】伤寒,⼼下有⽔⽓,咳⽽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青龙汤主之。
【21】太阳病,发汗后,⼤汗出,胃中⼲,烦躁不得眠,欲得饮⽔者,少少与饮之,令胃⽓和则愈。
若脉浮,⼩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三则经方名家医案解读(附思维导图)
三则经方名家医案解读(附思维导图)江湖名,中医道,中医的江湖愿你我砥砺前行、前言深入解读三则经方名家医案,附思维导图,深入浅出,满满研读下来,犹如穿针引线,愿您读后有所收获!腰腿酸痛案(一)【原文】迟某,男,50岁。
其病为腰酸,两足酸痛,恶寒怕冷,行路则觉两腿发沉。
切其脉沉缓无力,视其舌硕大,苔则白滑。
【研读】从医案中看出,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腰腿酸痛,并伴有恶寒怕冷、两腿发沉。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涉及腰腿痛、恶寒的有太阳病证及少阴病证。
太阳病证的腰腿痛、恶寒以脉浮为主,少阴病证的腰腿痛、恶寒以脉沉为主,结合患者脉象来看,患者为脉沉缓无力,说明此腰腿痛、恶寒与太阳无关,属病在少阴。
病在少阴的腰腿疼痛、两腿发沉有两种方证:1.真武汤证。
《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汤方: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2.甘姜苓术汤证。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
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汤方: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以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以上这两个方证各有各的特点:真武汤证为病在少阴肾气不足,水邪泛滥,其特点为腹痛、小便不利、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其治疗以温补肾气,利水为主;甘姜苓术汤证为病在少阴肾气为外来的冷湿之气所伤,为肾着之病,还没有伤到少阴肾脏本身,其特点为腰以下冷痛、身体重、腹重、小便自利、饮食如故,其治疗为健脾气以祛冷湿。
结合患者舌硕大、苔白滑、无小便不利、无下利的症状特点,患者的腰腿痛、两腿发沉应为肾着之病,为甘姜苓术汤证。
《伤寒论》几个问题的探讨
《伤寒论》几个问题的探讨对《伤寒论》一书几个问题的探讨一、《伤寒论》是一部什么书《伤寒论》为后汉人张仲景著。
它是同疾病作斗争的产物,反映了我国医学在后汉时期的光辉成就。
《伤寒论》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因当时被兵火破坏,已残缺不全。
后经晋人王叔和整理,到宋朝“至平”中,校正医书时,先将《伤寒论》十卷颁行于世。
从此一书分为二书,一名《伤寒论》,一名《金匮要略》。
《伤寒论》问世以来,深受广大医家推崇,为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由于《伤寒论》在医学上的科学成就,被奉为中医学必读之书。
但是,对此书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
如有人把《伤寒论》当做治外感的专书,还说:“外感学仲景,内伤法东垣。
”我认为《伤寒论》不是专治外感,而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书。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起见,从以下几点进行叙述。
张仲景在原序中,很自负地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从这两句话,可以体会张仲景著书目的在于广治诸病,并不只治一个外感病。
方有执能体会书中的精神,他在《伤寒论条辨》写出:“论也者,仲景自道也,盖谓愤伤寒之不明,戚宗族之非命,论病以辨明伤寒,非谓伤寒之一病也。
”方氏把“论病”高于伤寒之上,则与“原序”的精神互相契合,认识了《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书,不落于专治外感的偏见,无疑是正确的。
或有人问:如果伤寒同杂病未分前的《伤寒杂病论》,说是辨证论治的书,还可令人接受。
如今两书已分,只剩下《伤寒论》了,还强调它有“杂病”的辨证论治内容,这样说是很难理解的。
对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答。
首先从六经分证来说,《伤寒论》的六经分证是广义的,包括杂病在内。
试看六经分证的提纲,只提“太阳之为病”……“厥阴之为病”,其中并不提“伤寒”二字,这就看出,六经分证是广义的,包括了杂病。
举例来说:属于杂病范围的宿食和中寒的吐泻,在《伤寒论》的阳明、太阳两经中,无法可以分出它只是外感而不是杂病。
所以,伤寒一过了太阳经,其中就包括了杂病的内容,这也是临证的事实。
三则医案,学习名老中医如何处理“误诊”
三则医案,学习名老中医如何处理“误诊”I导读:在临床工作中,患者的病情纷繁复杂、变化万千,面对一些复杂情况,医生很难做到首次即能做出正确的诊断,若发生误诊,我们要仔细审查、反复判断。
大家可以通过以下三则医案学习近代名老中医如何处理误诊。
建立深度阅读(友谊)关系原判断错误,需反复判断作者/鲁兆麟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面对着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病情,很难做到首次即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因而误诊也是难于避免的。
这种误诊,可能是医者本人的诊断错误,也可能是其他医者的错误诊断,为了进一步正确认识病情,必须进行再次诊断,才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这在思维中表现为原判断错误,经反复判断,纠正错误判断,从而达到正确判断的过程。
近代名老中医,在临床思维中能正确面对本人或别人的误诊,运用一次判断和反复判断相结合的辨证思维形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一、胡希恕治哮喘•案例康某,男,36岁,1964年4月29日初诊:三年前因食青辣椒而发哮喘,久治不效,冬夏皆作,始终未离氨茶碱,半年来久服中药补脾益肾之剂,证反有增无减。
近日哮喘发作,昼轻夜重,倚息不得卧。
伴胸闷腹满,口干便秘,心悸眠差,苔薄白,脉沉缓。
治疗: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柴胡12g、半夏12g、黄芩10g、生姜10g、枳实10g、炙草6g、白芍10g、大枣4枚、大黄6g、桂枝10g、桃仁10g、茯苓10g药服二剂,诸症减轻,三剂后大便通畅,哮喘未作,停用氨茶碱等。
但仍有口干,原方再进三剂遂愈。
经两年半随访未复发。
(《胡希恕老中医应用大柴胡汤验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4期)•解析•哮喘之病主在于肺而关乎肾,这是临床所常见,且病已3年,久病多虚,故前医从补肺补肾入手予以治疗。
但由于辨证不当,故治疗罔效。
其症状有增无减,不断加重,则说明运用补法治疗不仅无益于病,反而有害。
胡老通过前人治疗过程及其病情变化,吸取教训,首先肯定此证绝非虚证。
再结合其胸腹胀满、心中悸烦、口干、大便秘结等,诊断为少阳阳明并病。
正确解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正确解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展开全文北宋时,太宗诏令“翰林医官院,各具家传经验方以献”。
荆南节度使高继冲,将家藏的《伤寒论》编录进上,最初被收载于《太平圣惠方》中;治平二年,校正医书局林亿辈以高继冲本为基础校修了《伤寒论》;治平三年,又校修了《伤寒论》的表里本《金匮玉函经》;根据王洙在蠹简中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又将中、下两卷校修为《金匮要略》并署名汉·张机。
宋本《伤寒论》早已失传,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版本《伤寒论》,多是明·赵开美本的校本或再校本;与金·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对比,只有个别字辞不同,所以基本上都再现宋本《伤寒论》的原貌。
但自从北宋朝廷将《伤寒论》刊行以后,儒医们就开始用《内经》的理论进行解释;历经宋元、明清,随着注解人数的增多逐渐形成了辨证论治派、重订错简派、维护旧论派、五运六气派与近代的中西汇通派。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伤寒论》的专著我国不下1600种,日本汉方学者也有300多种;而打开仲景之门的三阴三阳六病理论,至今已涌现出了四十多种学说。
尽管他们各有其道,但在临床应用《伤寒论》方时,主要还是靠背诵条文,至今也不得要领!有位人类学家的话,也许为我们打开仲景之门指明了方向:(若)“懂得了起源,就洞察了本质”。
一、汉唐之际的医经家与经方家根据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记载:西汉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侍医李国柱校方技,将医书校为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其中医经家是通过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用针石汤火等外治法治疗疾病;经方家则是根据中草药的性味与所主症状,用积累的经验方证治疗疾病。
魏·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也说:“夫医道之所兴,其来久矣”。
“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
“上古神农,始尝草木而知百药”;“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
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
大国医经典医案赏析
大国医经典医案集结了我国古代医学大师的精华,其中蕴含了宝贵的医学经验,将中医经典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可谓是一部中医宝典。
以下将针对一些典型的医案进行赏析,希望对读者学习中医有所启发和帮助。
首先是《伤寒论》中的一个经典案例:张仲景以“外感之疾,必先形成表里之分”为指导思想,通过调理表里,治愈了徐某的病情。
徐某患有寒热交替的症状,体温不稳,口干舌燥,脉象虚弱。
张仲景应用荆防败毒散和银翘散清热解毒,加上苏叶、桂枝、陈皮、甘草等药调理气血,使徐某的病情得以痊愈。
其次是《金匮要略》中的一例胃寒胃痛:患者胃痛不适,望之面色苍白。
钟嵘认为该患者胃寒较强,以草果、附子为主要药物,配以甘草,调和人体气血,调理胃部,疏通气血畅通。
再次是《伤寒论》中的一则口吐黄绿泡沫案例。
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症状,主治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选用不同的中药配方。
据此,张仲景分表里清窍汤和温里化痰汤。
该患者的病情最终得到了稳定。
以上这些经典案例都是比较典型的病症,主治医师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和综合运用中医理论,有效地治疗了患者疾病,令人钦佩和感叹。
细数这些中医经典案例,我们不仅能学到这些医案的治疗方法,更能深刻理解中医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
我们需要认真学习这些经典案例,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医学原理,不断探讨和总结中医治疗各种病症的经验和方法。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将能够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更加熟练和娴熟地运用中医理论,向着中医大师的高度迈进。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同名方剂义理辨析
《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同名方剂义理辨析
王自勇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学报》
【年(卷),期】1997(012)004
【摘要】作者通过对《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同名方剂的对比分析,认为它们的作用、适应证等同中有异,或外感内伤交互立论,或异病同方扩大应用,或民主治互为补充。
这些都具有相当的临床意义,并为研究仲景辨证思想方法和经方新用开辟了新途径。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王自勇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26
【相关文献】
1.《金匮要略》与《伤寒论讲义》中几组方剂的比较 [J], 耿静
2.《伤寒论》大柴胡汤与《金匮要略》大柴胡汤辨析 [J], 金永祜
3.《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中寒热药物量次分析 [J], 周应福
4.《伤寒论》98条辨析质疑——兼与《伤寒论选读》编著者商榷 [J], 李金田
5.《伤寒论》同药异量方剂辨析 [J], 孙大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药统计及相关研究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药统计及相关研究
吴翠珍;张宗圣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6(020)002
【摘要】《伤寒论》载药90种,《金匮要略》载药195种,除去除方用药3种,实际为192种。
两书重复用药76种。
,张仲景原《伤寒杂病论》实际用药206例,其中149味《本经》有记载。
《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48首,除去除方23首,实际为225首。
【总页数】4页(P125-128)
【作者】吴翠珍;张宗圣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
【相关文献】
1.基于数据库技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方药数量解析研究 [J], 孙燕;李宇航;郭明章
2.《伤寒论》治"悸"方药统计 [J], 陈榕榕; 黄飞翔
3.《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药服用频次、服用量初探 [J], 刘统治;王晶;刘庄约;胡志丹;陈丹丹;李董男;赵军
4.《伤寒论》治呕方药统计 [J], 邹旭峰;雎世聪;黄振;郁保生
5.《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药群体计数分析 [J], 张永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曹氏误判小柴胡汤为汗剂析
冯世纶
0123 年 40 月 01 日 星期五
责任编辑 王 韬 版面制作 于 婧 王志英 校对 李 娜
!"#$% $&'( )* +,%-#+#)$%. !"#$&(& /&-#!#$&
曹氏误判小柴胡汤为汗剂析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几年前 ! 笔者有幸参加一个关 于 曹 颖甫先生的学术研讨会 ! 初闻曹颖甫先 生称 * 小柴胡汤是发汗剂 ,! 很感奇怪 & 后拜读其 - 伤寒发微 ( 始知是其以 - 内 经 ( 释 - 伤寒 ( 之故 & 近反复读 - 伤寒 论 ( 有关瞑眩的论述 ! 联想到曹氏提出 小柴胡汤是发汗剂 ! 始悟其误断的主要 原因 &
原因之二 误判柴胡解表
读 -伤 寒 发 微 (可 知 !使 曹 氏 认 为 小 柴胡汤是发汗剂的另一原因 ! 是对药物 的 认 识 远 离 了 - 神 农 本 草 经 (! 而 受 到 后 世影响 + 如对柴胡的认识 !- 神农本草经 ( 谓 )6 味苦 ! 平 + 主治心腹 ! 去肠胃中结气 . 饮食积聚 . 寒热邪气 . 推陈致新 +, 可见是 一疏气行滞的解热药 ! 而有治胸胁苦满 的特能 + 而曹氏以 - 内经 ( 理论推衍其作 用 谓 )6 柴胡出土者为柴 ! 在土中如蒜状者 为胡 ! 其性升发 ! 能引内陷之邪而出表 22 太 阳 之 气 ! 营 卫 俱 弱 ! 不 能 作 汗 ! 必 籍 柴 胡 升 发 之 力 ! 然 后 得 从 外 解 +, 认 为 用柴胡主在解表 ! 因谓 6 至若方之所以用 柴胡者 ! 柴胡发表寒也 ,.6 无论太阳伤寒 由水分内陷者 ! 当从汗解 ,+ 由于认为柴胡发表 ! 小柴胡汤发汗 ! 对 - 伤寒论 ( 条文的解读就产生了一系列 错误 + 如对 *"! 条 )6 伤寒十三日不解 ! 胸 胁 满 而 呕 !日 晡 所 发 潮 热 !已 而 微 利 !此 本 柴 胡 汤 证 !下 之 而 不 得 利 !今 反 利 者 ! 知 医 以 丸 药 下 之 !此 非 其 治 也 +潮 热 者 ! 实也 ! 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 ! 后以柴胡 加芒硝主之 +, 这里的外 ! 少阳在阳明的外面 ! 是指 阳明之外 ! 实指少阳病位 ! 非指太阳之 表 +本 条 的 主 旨 是 !少 阳 阳 明 合 病 !先 和 解少阳 ! 后兼攻里 + 曹氏因囿于柴胡解表 ! 故认为 6 夫所 谓解外者 ! 与上欲解外者用桂枝汤本同 一例 + 桂枝汤解外曰发汗 ! 柴胡汤之解 外 ! 独非发汗乎 0, 如果按照曹氏的推理 ! 既然小柴胡汤治同桂枝汤 ! 那么本条为 什么用小柴胡汤而不用桂枝汤呢 0 很显 然 !本 条 是 少 阳 阳 明 合 病 !治 不 能 发 汗 ! 曹氏认为先发汗解表 ! 致使对少阳病的 概念 . 治则全含糊不清了 + 可知曹氏认为小柴胡汤是发汗剂! 主要原因是起于误读 ! 混淆发汗与汗出 的概念 ! 即把瞑眩的汗出视为发汗 ! 由于 其误读 ! 造成许多条文理解错误 ! 如在注 解 - 伤 寒 论 ( 第 *"* 条 时 ! 认 为 6 少 阳 无 正 病 ! 故 方 治 绝 少 ,! 致 终 不 能 认 识 半 表 半 里证 . 少阳病及六经实质 + 笔 者 的 三 姨 !!" 岁 ! 频 频 喷 嚏 ! 常数 十 分 钟 不 止 ! 甚 是 苦 恼 " 早 晨 与 傍晚 为 甚 ! 中 午 少 闻 ! 天 气 暖 和 时 亦 少 "平 时 六 脉 俱 沉 !舌 淡 红 薄 白 苔 ! 不发热 ! 其他均无异常 " 从生活习惯思! 她长时间用冷 水洗 衣 服 ! 水 寒 之 邪 从 拇 指 之 端 # 少 商穴 $ 循 肺 经 逆 行 袭 肺 % 而 肺 主 一 身 之气 ! 肺 宣 降 不 利 ! 故 喷 嚏 频 频 &' 伤 寒 论 () * 少 阴 病 ! 始 得 之 ! 反 发 热 脉 沉 者 ! 麻 黄 细 辛 附 子 汤 主 之 +, 笔 者 因其脉沉! 故用小青龙汤合麻黄细 辛附子汤 ! 服 # 剂后症状丝毫未轻 & 笔者不明所以! 数日后读郑钦 安 - 医理真传 (! 如获至宝 & 郑 氏 曰 )* 外 感 之 清 涕 . 忿 嚏 与 真气 不 足 之 清 涕 . 忿 嚏 不 同 & 外 感 之 清涕.忿嚏!则必现发烧.头疼.身 痛 .畏 寒 .鼻 塞 之 情 形 %真 气 不 足 之 清 涕 .忿 嚏 !绝 无 丝 毫 外 感 之 情 状 ! 况又 服 解 散 药 不 愈 ! 更 为 明 甚 & 法 宜 大补 先 天 之 阳 ! 先 天 之 阳 足 ! 则 心 肺 之阳 自 足 ! 心 肺 之 阳 足 ! 则 上 焦 之 津 液 必 不 致 外 越 也 &, 遂 遵 郑 氏 之 论 处 方& 方 药 ) 炮 附 子 $% 克 ! 干 姜 &% 克 ! 炙 甘 草 '( 克 ! 桂 枝 $% 克 &( 剂 ! 水 煎 服 ! 大 火 煮 开 后 ! 再 用 小 火 煮 !( 分 钟 /因 药 味 较 少 ! 故 炮 附 子 没 有 先 煎 ! 采用同时长久煎煮之法 ! 下同 $& 嘱用陈艾煎水加少许食盐泡 脚 !坚 持 每 晚 一 次 &内 服 外 洗 后 喷 嚏 频率 明 显 减 少 & 因 嫌 煎 煮 中 药 麻 烦 ! 大概 半 月 许 未 服 药 & 后 天 气 渐 凉 ! 又 觉全 身 冷 渗 ! 遂 来 求 方 医 治 ! 仍 见 六 脉俱伏 & 处 方 ) 炮 附 子 $% 克 ! 干 姜 $% 克 ! 炙 甘 草 $% 克 ! 桂 枝 $% 克 ! 吴 茱 萸 )" 克 &*+ 剂 ! 水 煎 服 ! 大 火 煮 开 后 ! 再 用 小 火 煮 !( 分 钟& *" 剂 未 服 完 ! 喷 嚏 已 基 本 消 失 & 冬 至 过 后 ! 天 气 愈 发 寒 冷 ! 但喷嚏未发 & 按 此 方 乃 四 逆 汤 加 味 而 成 !五 脏 六 腑 之 阳 皆 能 温 通 " 炮附子补肾之阳 ! 干姜补肺 # 脾之阳 ! 桂枝补心之阳 ! 吴 茱 萸 补肝之阳 ' 肝为刚脏 ! 故剂量最小 (! 炙甘草 ) 伏火 *' 见 $ 医 理 真传 %(" 本 案 无 表 证 !脉 沉 伏 !若 无 喷 嚏 之 症 !选 用 四 逆 汤 毫 不 犹豫 & 但以喷嚏为主症 ! 则易迷惑 ! 因喷嚏多见于外感 风 寒 ! 一里 ' 脉 ( 一表 ' 证 (! 实难决断 " 分析首次诊治无效有二因 + 一是脉沉但不发 热 ! 麻 黄 细 辛附子汤证委实不存在 & 二是处方中有麻黄之发散 真 阳 ! 白 芍 # 五 味 子 之 阴 药 阻 阳 ! 且 姜 附 剂 量 较 小 ' 均 为 *" 克 (! 尽 管 方中也含有四逆汤之组成 ! 但整体上有违八纲辨证 " 经治此案 ! 笔者对郑氏之论又多感悟 + 见 于 外 感 风 寒 者 !喷 嚏 是 人 体 抗 邪 的 一 种 自 卫 反 应 !喷 嚏 过 后 !肺 气 暂 时 获 得 宣 通 !故 鼻 塞 诸 症 可 缓 解 !人 也 能 舒 服 一 点 "想 打 喷 嚏 而打不出来才是最难受的 " 而两次之间有时间间隔 ! 故 不 会 太频 ! 且脉必浮 " 见于真阳不足者 ! 喷嚏频频 ! 一个接 一 个 无 间断 ! 苦恼无比 " 山 东 中 医 药 大 学 姜 建 国 教 授 主 张 用 )常 变 观 *研 究 $伤 寒 论 %" 笔 者 此 处 借 用 之 认 为 ! 外 感 风 寒 之 喷 嚏 多 见 ! 属 常 & 真 阳 不 足 之 喷 嚏 少 见 !属 变 !故 被 称 为 )郑 火 神 *之 钦 安 !也 要用发散药之效与不效来鉴别 " 姚文轩
伤寒论肠鸣下利【《伤寒论》误下后下利“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之我见】
伤寒论肠鸣下利【《伤寒论》误下后下利“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之我见】伤寒论肠鸣下利【《伤寒论》误下后下利“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之我见】关键词误下下利下焦气化小便不利伤寒论《伤寒论》第159条云:“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1]这里明确提出的“利其小便”,一般认为即是“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起源之一。
但是该文的最后一句只言明其法,未言明其方,由此后世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和方药各有说法,莫衷一是。
笔者仅翻阅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伤寒论教材,说法也不尽一致。
《伤寒论讲义》(七版教材)是这样解释的:“方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方后,若下利不止,又兼有小便不利者,当属脾之转输功能失职,清浊不分,水湿偏渗于大肠所致。
如此宜急开支河,分利其小便,使水湿偏渗于膀胱,则大便自实而利自止……可用五苓散之类。
”[1]而另一本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伤寒学》则认为:“当以赤石脂禹余粮汤……若利仍不止,又见小便不利者,是下焦气化失职,清浊不分,水湿偏渗于大肠,治当利小便而实大便,使水湿去而止泻……当以五苓散之类。
”[2]《伤寒论选读》(六版教材)讲到“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之说是有条件的,适用于一般腹泻,最适宜于脾虚湿泻”,但是也未提及方药[3];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和七版教材的观点基本一致,即认为是脾之运化失职导致的水湿偏渗于大肠而成泄泻,但是均并未言明方药[4]。
从以上教材来看,均赞成159条所言是水湿偏渗于大肠而成的泄泻,但对于水湿偏渗于大肠的原因,则有较大的分歧。
多数认为是脾之转输功能失职所致,也有认为是下焦气化失职造成的。
笔者比较赞成熊曼琪老师的观点[2]:即“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的病因病机应该是下焦气化失职,清浊不分,水湿偏渗于大肠而致的下利不止。
理由如下。
1 从全条文来分析对159条所主的病因病机,不能孤立地来分析,应从整个条文入手。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35
[
4]匡萃璋«金匮 要 略 »阴 阳 毒 病 证 探 析 [
J]
江西中医学院学
报,
2007,
19(
2):
3
G
5
[
5]付滨,王宝娟,高常柏“阴阳毒”考略[
J]
天津中医药,
2007,
24(
2):
130
G
132
(收稿日期:
2019
G
10
G
09)
« 伤寒论 » 上热下寒证 5 首经方浅析
的治法调换.«
医宗金鉴»
对此也有异议,
认为可能是在传抄
阴阳毒在东汉时期究竟属于何病,已不可考,也无法用现
过程中存在错讹,
笔者比较赞同传抄错讹之说.
代病名与之相套,临床运用时应尽量做到谨守病机,辨证
正如前文所述,阳毒和阴毒的区别主要在于有无表
论治,凡是血分有热的病证均可选用升麻鳖甲汤.如果
证,而唐代以前治疗表证多用麻黄、桂枝,因此,可以推测
参考文献
[
1]王振国 敦 煌 曲 子 词 中 的 “咏 伤 寒 ”词 [
J]
中 医 文 献 杂 志,
1995(
2):
5
G
7
[
2]宋耀鸿 阴阳 毒 病 证 治 之 浅 见 [
J]
四 川 中 医,
2001,
19(
5):
10
G
11
[
3]尤在 泾 金 匮 要 略 心 典 [M ]
北 京: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王一迪 ,唐尊昊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热并见恶寒的辨治规律研究
211 邪热 十肺 , 气不 利 , .. 肺 不能周 行 于表 , 而见 恶寒 《 伤寒 》 1 9 第 0 条“ 伤寒 发热 , 啬啬 恶寒 , 大渴 欲饮水 , 其腹 必满 , 白汗 小 , 小便利 , 其
行 , 外 失 温 , 见 恶 寒 。其 治 则 是 : 除 局 部疮 痈 , 营卫 之 气 卫 故 消 使
△ 通 信 作 者
2 13 阳热 内盛 , 津外 泄 , 出 肌 疏 , 见 恶 寒 《 寒 》 1 9 ._ 迫 汗 而 伤 第 6 条 “ 寒 , 大热 , 伤 无 口燥 渴 , 烦 . 微 恶 寒 者 , 虎 加 人 参 汤 主 心 背 白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1 0 1年 l O月 第 2 0卷 第 1 0期 J T M. c. 0 1 V 1 2 , .0 E C O t2 1 , o. 0 No1
复恶寒 。 脉迟 紧者 , 未成 , 下之 , 其 脓 可 当有血 。 洪数者 , 已成 , 脉 脓 不
要 略》 以下 简称 《 匮》 里 热并 见 恶 寒 的 情况 , 图探 讨 其 病 机 ( 金 ) 试
和 治则 治 法 , 以期 有益 于 中医对 急性 热 病 的辨 治 。
笔 者 通 过 仔 细 研 读 《 寒 》 《 匮 》 文 发 现 , 中 , 热并 伤 、金 原 其 里
以知 此为肺痈 ? 当有 脓血 , 吐之则死 , 脉 何类 ?师 日 : 口脉微 而 其 寸
1 本 研 究 的意 义
从 《 寒论 》 以下 简称 《 寒》 太 阳病 的提纲 “ 阳之 为病 , 伤 ( 伤 ) 太 脉 浮 , 项强 痛而 恶寒 ” 知 , 寒是 太 阳病 的主要 症状 ; 头 可 恶 而从 太 阳病
的 主治方剂麻 黄汤 、 桂枝 汤等来 看 , 辛温 解表是 太阳病 的主要治 法 。
《伤寒论》所涉及的疾病述略
《伤寒论》所涉及的疾病述略王宏凯【摘要】Treatment system of ShangHanLun is very comprehensive,which expanded aroun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yphoid fever. The author ZhongJing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iagnosis in his book. The diseases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involved in ShangHanLun could been explained by the modem medical theory,so we don' t only emphasiz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ometimes the disease differentiation rule is more objective,more accurate and easy to operate,only by establish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diagnosis,are more targeted to a more accurate application by the parties.%张仲景十分重视疾病的诊断,因此<伤寒论>的诊治体系非常完备,完全是围绕伤寒病的诊治展开,书中所记载的疾病以及病理状态完全可以用现代医学的理论解释,不能一味强调辨证论治.当然有时候辨病论治更客观、更准确、更容易操作,只有建立在疾病诊断上的辨证论治,才更有针对性,才能更准确的应用经方.【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1(024)001【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伤寒论》;外感热病;内科杂症【作者】王宏凯【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祈福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广州,51149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2.2关于伤寒的广义与狭义之分,以及《伤寒论》一书中伤寒的含义存在较多争议。
《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中真武汤证救误探析
15g 后下。
7剂。
三诊:大便1~2日1次,排便费力,量少质黏,肛门灼热,舌胖偏红,苔薄白黄,脉沉细滑。
处方:附片15g 先煎45分钟,干姜10g,炙甘草20g,党参10g,砂仁10g 后下。
7剂。
四诊、五诊:患者诉大便稍成行,但仍黏滞不畅。
以四逆加人参汤为基础方,附子用量从15g 逐渐增至30g。
六诊:大便转成形,质不黏,排便通畅,日1次,神疲乏力缓解。
继上方加减调理后,诸症明显改善。
按:本案患者初诊时可见乏力、周身困重、大便黏滞、排便费力、舌苔厚腻、脉象无力,似乎是气虚兼有湿热,但予以补气化湿治疗后面色通红,行走欠稳,似饮酒致醉之态,出现虚阳上越的表现。
患者其本应为阳虚,元阳败竭于下,火不归元,而且火性趋于炎上,补中益气汤中黄芪、柴胡、升麻之属,升发阳气,虚阳上越,虚火扰窍,故出现头晕、面赤之状。
阳虚证也可兼见湿象。
肾为先天之本,脏腑功能的发挥均赖于肾阳的温煦和推动作用。
肾阳虚衰,肠腑失煦,传导不及,则排便艰涩;阳虚水湿不化,故伴见湿象;湿阻气机,可出现黄腻苔,这也是本案误为湿热的主要原因。
患者脉象沉细无力,且一直未出现阳虚证该有的形寒怕冷、四肢不温等表现,而是乏力贯穿始终,辨为阳虚秘。
在治疗初始,患者乏力、大便黏滞等情况持续不得缓解,随附子剂量增至30g,如此大剂量地使用温燥药物后,便秘、乏力的情况才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人慢性便秘的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J]. 2017,36(4):371-381.[2]皮持衡.肾主气化的概念及其临床应用[J]. 中医药学刊, 2002,10(5):562-563.[3]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763.[4]郑钦安.医理真传[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8:18.[5]李宝金,宗文汇,李桃花,等.重用生白术组方防治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 2009, 28(11):899-903.(收稿日期:2019-01-23)编辑:万崇毅南昌 330004)或者本是真武汤证而误投它药两类,究其原因,是医者对病机8例真武汤证救误医案,从它病逆治有利于医者更深刻地掌握真武汤的适应证以及排一编”,涵盖了《伤寒论》中的112首经方,为后人研究经方的运用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异同
《伤寒论》和《⾦匮要略》的异同
《伤寒论》和《⾦匮要略》虽同出⼀⼈⼿笔,⼆书所论却有异同,但不同之处是主要的。
从内容看,《伤寒论》以论外感伤寒为主,虽然其中也有杂病,但多属外感误治引起的内伤病变。
“⾦匮”以论内伤杂病为主,然其中也有外感病,这说明外感与内伤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即外感亦造成内伤,内伤亦易招致外感。
从辨证⽅法看,《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匮”则以脏腑经络辨证特别是脏腑辨证为主;就疾病的传变看,由于伤寒是感邪为患,故变化较多;内伤多是⾃⾝脏腑功能失调致病,故传变较少。
就治疗⽅法看,伤寒治疗是以祛邪为主,祛邪亦即安正;内伤治疗则以扶正为主,扶正亦即祛邪。
就⽤药看,伤寒侧重祛邪,故未⽤黄芪,当归也少⽤;内伤以扶正为主,故补药如归芪之类多⽤。
外感寒邪每易伤阳⽽致虚脱⽣变,故《伤寒论》中附⼦多⽣⽤,取其回阳救逆;内伤多阳虚,故“⾦匮”中附⼦多炮⽤,取其扶阳⽌痛。
尽管如此,两书亦有相同之处,如病在阳明胃者,多属实证热证;病在太阴脾者,多属虚证寒证。
例如“⾦匮”的《腹满寒疝宿病篇》及《黄疸病篇》所论述的病机与《伤寒论》的《阳明篇》、《太阴篇》却有相同之处,其治疗⽅法与⽅剂,也可通⽤。
另外,“⾦匮”和《伤寒论》相同的条⽂有43条,(按原本重复57条),相同的⽅剂有44⾸,且两书之⽅剂都具有药味少,配合严谨和疗效⾼的特点,也说明⼆者联系密切,如将两者结合研究,⾃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学习《伤寒论》和“⾦匮”的⽅法之⼀。
《伤寒杂病论》不得眠的辨治
《伤寒杂病论》不得眠的辨治不得眠,是指入睡困难、睡后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入睡,以致睡眠时间缩短、甚至彻底不能入睡的病症。
而于仲景所论之不得眠诸证甚详。
兹将其临床辨治分类如次:1 热扰心神不得眠各种原因引起内热壅盛或阴虚火旺,扰乱心主,神魂不安则不得眠,治宜据证而论。
1.1 热扰胸膈伤寒表证误治或阳明热证误下,致热邪留扰胸膈,心神不安而不得眠。
症见虚烦不得眠,心烦懊侬,伴见口渴欲饮、身热汗出、舌红脉数等热象。
治宜清宣郁热,宁心安神,方用栀子豉汤。
1.2 阴虚水热互结素体阴亏,或邪热伤阴,且水津代谢失常,致水湿之邪与邪热相结,阴虚失养,饮邪冲逆,热邪扰动,皆可致心神不宁而不得眠。
《伤寒论》319条曰:“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其证既有阴虚内热之象,如潮热面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来细数等;且伴饮邪内蓄之征,如下利呕咳,小便不利,甚或面浮肢肿等。
其证虚实相兼,且病在下焦,与前证大相径庭。
治宜清热育阴利水,方用猪苓汤。
1.3 阴虚火旺肾阴亏虚,无以上济,则心火独亢;或邪热内炽,灼耗真阴,此皆阴虚火旺之由也。
阴虚不能濡养,火亢自乱心神,则烦躁而不得眠。
《伤寒论》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其证与猪苓汤证相较,虚火之象更为明显,故见潮热颧红,目眩耳鸣,舌质红绛,脉细数等;但无小便不利,面浮身肿等饮邪内停之征。
治宜清热泻火,养阴安神,方用黄连阿胶汤。
到于心肺阴虚内热之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病属百合病,其证较黄连阿胶汤证略为轻浅,治以百合地黄汤。
1.4 阳明腑实阳邪内盛,与燥屎相结成实,腑气不通,浊热上扰,故烦乱不眠。
《伤寒论》242条曰:“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其证与热扰胸膈不得眠区别在于,前证为无形邪热留扰胸膈,本证为有形之邪与无形邪热相结成实,故应兼见腹满硬痛,大便秘结。
治宜攻下热实,方用大承气汤。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甘草泻心汤异同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甘草泻心汤异同
谭颖;袁世清;杨智豪;陈佩欣;王海龙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22(42)4
【摘要】《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所记载的甘草泻心汤药物组成不完全相同:《伤寒论》所载甘草泻心汤中的甘草为炙甘草,是否载有人参尚不明确;《金匮要略》所载甘草泻心汤中的甘草为生甘草,方中明确载有人参。
从原文出发,《伤寒论》甘
草泻心汤证为脾胃虚弱、痞利俱盛,用炙甘草补中和胃,且方中当有人参。
《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证为中焦湿热内蕴成毒,重用生甘草泻热解毒。
二者虽有不同,但方
药相通,均可用于中焦虚实寒热错杂、升降失调的多种病证,偏虚者宜用炙甘草,偏热者宜用生甘草,虚与热难分伯仲者,可兼用之。
实证可为痰饮湿浊或饮食停聚,或已化热或未化热,临床当结合脉诊随证治之。
【总页数】3页(P495-497)
【作者】谭颖;袁世清;杨智豪;陈佩欣;王海龙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2
【相关文献】
1.《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现版药典未收录药名考证
2.《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烦疼之病机及其证治研究
3.“辛开苦降法”在《伤寒论》、《金匮要略》、
《温病学》中的运用4.《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临床应用举隅5.谈心衰病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证治溯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误诊误治案例和解析学院:二临专业:针灸推拿五年制课程:中医误诊误治辨析姓名:沈楚楚学号:053014115完成时间:2015.5.1摘要目的:研究误诊误治案例,减少实践失误方法:选择应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方造成的误诊误治案例结果:通过案例了解到不同性质症候的异同和辨别方法结论:病症的相似或人为因素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我们需提高辨别病症的能力关键词:【伤寒论】、【金匮要略】、误诊误治、分析、解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千百年来流传的经典中医著作。
医师常常喜欢运用其中的良方,但是实际临床操作中由于辨病的失误,常有误诊误治的事情发生。
一剂汤剂中哪怕是一味药的失误增减也可能带来极大的祸端。
案例分析与解析(一)【伤寒论】选例案1 腹痛误治吴xx,男,13岁,1978年5月10日就诊。
患者因腹痛,在当地用驱蛔药无效,后来省城求医。
治疗20多天后,拟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改用链霉素抗结核治疗无效。
后考虑慢性阑尾炎,用青霉素治疗亦无效。
后转中医治疗。
询其腹痛隐隐,时而绕脐腹痛,时而膝下两侧不适,大便不畅,2-3天一行,便软不硬,食纳量少,脸色淡而少华,舌苔薄白而润,脉弦缓有力。
因其前期治疗均未有效,病势不急,痛不消失,无任何阳性特征,仍属肝脾不和,姑拟四逆散加味试治。
处方:柴胡5g,枳壳9g,白芍9g,炙甘草5g,山药12g,扁豆10g,广木香3g,神曲10g。
嘱服2剂,2剂后,腹痛已罢。
再服两剂后一切良好。
[1]腹痛:腹痛泛指胃脘以下,耻骨以上范围内的部位疼痛而言。
包括大腹、小腹、少腹、脐腹。
[2]病因病机:引起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七情六淫、饮食失节、气机郁滞、血脉瘀阻及湿阻、虫积、食积等因素。
[2]诊断要点:从疼痛部位看,痛在大腹多属脾胃,痛在脐腹多属大小肠,痛在脐下正中多属膀胱,痛在脐下两侧多余肝肾经有关:从病邪辨,腹痛不外乎寒、热、虚、实之类。
寒痛,遇寒更甚,得热稍缓,形寒怯冷,口不渴、舌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热痛,时热时止,口渴,小便赤,大便秘结或下利,舌苔。
黄,脉洪数;虚痛,痛势绵绵喜按;实痛,胀满攻痛拒按;气滞痛,攻痛无定痛;血瘀痛,刺痛而固定不移;另有湿滞腹痛、食积腹痛、虫积腹痛等。
[2]【误案分析】本案几经周折,仍只能以腹痛待查,此病机仍为肝脾不和,气机阻滞。
四逆散中的柴胡、枳壳有升有降,芍药、甘草缓急中和,加入山药、扁豆以健脾,木香、神曲,以顺气和胃,使之肝脾得调,胃气得顺,故可获效。
[1]案2自汗符xx,女,68岁,1997年初诊。
病者自汗半月余。
询其病史,因感冒服板蓝根、感冒灵等中西医成药甚多,继之汗出不止,全身汗出如洗,怕冷畏风,穿着甚多,卧床覆被以热水袋敷之,则身暖汗出较少。
起床进食,饮水后汗又出。
精神疲惫,饮食尚可,二便正常,睡眠安静,脉缓而弱,舌淡润。
处方:生黄芪15g,防风10g,白术10g,白芍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
服5剂后,患者告知,服一剂,汗出缓解,但服2、3剂后,汗出如前,且有增无减。
患者证与第一诊方相似,并用麻黄根之类无效,遂用桂枝加附自汤:桂枝10g,制附片10g,白芍10g,生姜3片,大枣3枚,炙甘草5g,嘱文火久煎,分3次服用。
9月26日告谓,汗出止,身体舒适,痊愈。
[1]自汗: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
指发热汗出,亦称自汗出。
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
清醒时不因劳动而常自出汗。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
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4]病因病机: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等引起,可见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
[4]诊断要点: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燥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证治汇补》卷三)。
又肺虚、伤寒、温病、柔痉、霍乱等多种病证亦有自汗[4]【误案分析】本案自汗原由服辛凉解表药过剂,酿成汗出伤阳,故动则汗出,得温则减。
前医用桂枝汤加玉屏散、麻黄根之属,这是从益气解表,调和营卫出发,但是只考虑这两个方面还是从表论治,因为桂枝汤调和营卫,属表虚自汗,玉屏散益气解表,寓有疏风外出之机,故而无效。
【伤寒论】:“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的经旨,可见患者除无“小便难”,其他阳虚之症俱全,前医忽视了阳虚于里的病机。
[1]而桂枝附子汤温经散寒,祛风除湿,[3]有效解决自汗之症。
故而医道难,毫厘不可差。
(二)【金匮要略】选例案1温疟之误治例证:谭某,男,31岁。
患温疟,发热时为恶寒,继发头痛面赤、身疼、呕吐,持续8小时之久,然后大汗自出,高热始退,口渴喜冷饮,小便赤短,舌红无苔,脉弦大而数。
前医曾用清脾饮,未有效。
此阳气独盛,阳气偏虚。
治宜抑阳扶阴,清热抗疟,用白虎加桂枝汤:生石膏15g,知母10g,粳米10g,甘草5g,桂枝去皮5g,加天花粉15g,生牡蛎30g。
服3剂,病势减轻,但仍发作,后用清中驱疟饮(何首乌、党参、柴胡、黄、天花粉、知母、贝母、醋炒常山、甘草),连服5剂,其疟遂止。
[5]【谭日强,金匮要略浅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温疟----内有伏邪,至夏季感受暑热而发的一种疟疾病因病机:,病机为里有阳明实热,表有太阳寒邪。
[9]诊断要点:白虎加桂枝汤主治温疟,有先热后寒、热重寒轻、汗或多或少、口渴喜凉饮、舌红、脉轻按浮数重按无力等症。
[9]“温疟者,其脉如平(指未现疟疾通常所见的弦脉),身无汗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
【误案分析】本案患者因感受温疟之邪,以发热多,恶寒少为主,伴有头痛身疼、面赤等症,前医辩证未明,而投以清脾饮治之,罔效矣。
详观诸症,患者发热,面赤,大汗,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一派阳明里热炽盛,迫津外泄之证。
当下之时,“热者清之”,唯一清热生津之白虎加桂枝汤清之为妙,加以甘苦微寒之天花粉清热生津,以助药力;重用咸寒之生牡蛎收敛固涩,防其过汗伤津;后以清中驱疟饮治之,数剂之后,疟止体安。
[5]案2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日久之痹症误治例证:刘某,男,47岁,井下工人。
1981年12月来诊。
患者素有“风湿性关节炎”18年之久,疼痛以膝关节为甚。
入冬以来,疼痛加剧,持续不断。
曾服消炎抗风湿药及壮腰健肾丸等中成药无效。
现症:下肢疼痛沉重,遇阴雨天加重,畏寒,行走艰难,膝关节肿大变形,局部色泽不变。
舌暗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
查血沉68毫米/第一小时,证属久病痹痛,寒湿俱盛,脉络阻滞。
拟乌头汤加减。
处方:川穹10g,麻黄6g,白芍10g,黄芪12g,炙甘草10g,蝉沙(包煎)9g,薏苡仁15g,独活10g,地龙10g,川穹6g,当归12g,川牛膝9g。
10剂后,症状缓解,疼痛减轻。
原方继续服20余剂,诸症消失,仅在天气变化时稍感腰腿不适。
验血沉8毫米/第一小时。
[7]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炎症。
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多以急性发热及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常见由一个关节转移至另一个关节,病变局部呈现红、肿、灼热、剧痛,部分病人也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不典型的病人仅有关节疼痛而无其他炎症表现,急性炎症一般于2-4周消退,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
若风湿活动影响心脏,则可发生心肌炎,甚至遗留心脏瓣膜病变。
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根据症状、流行病学及免疫学的资计分析,认为与人体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目前注意到病毒感染与本病也有一定关系。
[8]病因病机: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
中医学认为居处潮湿,触冒风雨等是产生痹证的外来条件;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不密是产生痹证的内在因素。
风寒热湿之邪乘虚入侵,留滞经络肌肉关节,气血闭阻不通,从而产生肢节酸麻疼痛、屈伸不利诸症,若以热盛或湿热蕴蒸为主,则见关节红、肿、热、痛;若寒湿偏盛则关节冷痛,遇寒痛增;若久病不愈,还可出现气血不足,肝肾亏损或病邪深入内脏等变化。
[8]【误案分析】本案患者因患风湿之痹症已经数十载,病邪深达经络,伤及气血,经脉失养,则肢体活动不利;湿寒之邪凝滞关节,则关节疼痛难忍。
虽服以消炎抗风湿药,以及壮腰健身丸,但疗效不好。
故临床辩证,需明辨寒热、表里、虚实,求其本,而断其根。
因寒为阴邪,最易伤及阳气;其性收引,气血运行不畅,故疼痛剧烈。
故治疗用乌头汤温经驱寒,除湿解痛,正如尤氏所言:“此治寒湿历节之正法也,湿寒之邪,非麻黄、乌头不能去,而病在筋节,又非如皮毛之邪可汗而散者,故以黄芪之补,白芍之收,甘草之缓,牵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
”加以独活、地龙、川穹祛风通络,活血止痛;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攻补兼施,各得其法,故而显效矣![7]小结成功需要汲取正反两面的养料,即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前人于误诊过程中误治思维的疏漏给我们的前车之鉴,不逊于成功之处对于我们的教益。
我在这篇论文中只是列举了几个简单的例证,仍有许多经典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学习。
参考文献:[1]陈瑞春【伤寒实践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李显忠【伤寒证症精解----老中医串讲伤寒实录3】 2011[3]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 2011[4]/link?url=wkZYtgS9VAnmcFJcYrzdf0wqqPZM7ch ObcqinS52CO0mkhMEjkWed9G9o9GZqCcV[5]张国骏【金匮要略】误案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6]/view/673340.htm[7]段光堂,【乌头汤治疗痹症验例】,河北中医,1983,(4):30[8]互动百科:/wiki/%E9%A3%8E%E6%B9%BF%E6%80%A7%E5%85%B3%E8%8A%82%E7%82%8E[9]张再良、叶进【金贵要略病证与方剂研究】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