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贾鸿雁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南京210096)

摘 要 近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势在必行。其开发模式有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原生地活态开发模式、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异地集锦式开发模式,但任何一种开发模式都或隐或显地存在伤害遗产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由法律机制、行政机制、规划机制、经济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构成的保障机制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必要之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遗产旅游;遗产保护

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长城等6个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0年来,迄今世界遗产的数量已增至33项,名列世界第三。#世界遗产∃巨大的号召力使遗产旅游迅速蹿红,绝大多数的遗产地成为旅游热点。2001年,中国昆曲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榜首,广大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和接纳世界遗产的新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1 问题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

大众

1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与在中国的大众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可追溯至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Reco mmendatio n o n the Safeg uarding of T raditio nal Cult ur e and Fo lklo re),建议界定了#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1997年教科文组织第2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确认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O ral and Intan g ible H eritage)的概念,并于2001年宣布了第一批19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 nv en t ion for the Safeguar ding o f t he Intang ible Culture Her it ag e),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概念来代替#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公约∀第二条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为: #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每两年评选一次,迄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宣布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90项。

2001年,昆曲成功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一系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研究、抢救工程旋即展开。2002年10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揭开了中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的序幕;12月在上海召开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诞生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上海宪章∀;2003年1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11月,古琴入选第二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实施原则和保护措施;4月,文化部宣布中国将建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各地涌起挖掘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11月,新疆十二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联合申报)被宣布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成功,在中国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和争

论;12月,文化部从各地及相关部门申报的1315个项目中筛选出501个作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公示;2006年2月12日(元宵节)至3月16日,文化部等9部委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盛况空前;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6月10日中国迎来首个#国家遗产日∃,各地纷纷举行各种遗产展示、科普活动,刚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引人注目。

近年来,随着我国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的增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相关科研、教育的深入和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频频亮相各种媒体,在广大中国民众中迅速传播,客观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宣传、造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走向大众已势不可挡。

1 2 保护性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的必然选择

遗产的旅游开发一直争议不断,或被尊为发展经济之至宝,或被指为破坏遗产之罪魁。如今争议之声从物质遗产领域延伸到非物质遗产领域。笔者以为,双方固各执其理,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必然选择。

保护与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提出的背景和目的。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强调, #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的16字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对比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显然更强调#传承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有要义。而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主要来自保护资金匮乏、传承后继乏人、因社会环境变化而导致生存空间萎缩和生存基础消失,三者又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可能完全依赖静态的博物馆式保护和#输血∃式的国家投资,而应当维护或恢复其适宜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发挥使用功能,恢复其自身#造血∃机能,从而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性状态。兼具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生存的一条适宜的出路。

中国的文明、文化、历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从未间断的,中国不仅是遗址、遗迹、古建、文物等物质遗产的大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齐全,内容丰富,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诸类别。多彩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美、娱乐休闲等多方面的需求,一旦经大众传播途径为人所知,即迸发出巨大的旅游吸引力,为日益升温的旅游找到新的出口。日趋成熟的旅游消费者也不再满足于观赏静态的旅游产品,转而追求活生生的旅游体验,这一转换势必引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强烈需求。

无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保护与传承还是从旅游市场的需求来说,旅游开发都是不可回避的,以昆曲、新疆木卡姆、蒙古族长调民歌∋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走进大众旅游市场就是最好的证明。为求得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尽可能减低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采取保护性的旅游开发模式是一种必要和可行的选择。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因具有鲜明的民众色彩、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度的活动性(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从而成为独特的旅游资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前提,结合其保护手段,其旅游开发模式有以下几类:

2 1 原生地静态开发模式

表现形式:专题博物馆和传习机构。

旅游产品类型:可开发为专题文化旅游产品、修学旅游产品或成为观光旅游产品的一个节点。

对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收藏、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对于那些在现实中已濒临灭亡、难以维系其自身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采取抢救措施,调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尽可能把那些残存的活动内容全景式地采制下来,尽可能地搜集有关的物质遗存,归类存档,在其原生地建立博物馆和传习机构,为后人留下一份可资记忆的资料,成保存之功;为当代人提供观览、研习的场所,行传播之效,并最大限度地维系和原生态环境的联系。之所以称其为#静态开发模式∃,是因为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进入博物馆的那一刻起,就同自己赖以存活的生命机制以及相关的生态环境相脱离,由动态转为静态,从而结束了其自然的生命流程,但并不意味着博物馆仅仅采用静态的陈列展示方式保存过去的材料痕迹。相反,博物馆不仅肩负着为公众传播历史与文明的使命,同时,着眼于现实与未来,它还肩负着为人类社会塑造未来的使命,它也要求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二条第一项。

参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乏人 www qfart c om,2006-02-17,殷志江 非物质的旅游效应 w ww th ebeijingnew s com, 2006-02-22

张笃勤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看民间文化组织参与的重要性 学习与实践,2005(7):45-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