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地区为例
0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
、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境保护关乎人类健康
02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会直接影响农产品安全,进而对人类健康产
生威胁。
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责任
03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
是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区域农业中应用
02
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分析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
我国东部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 西岸,地处中纬度地带,具有显著的 季风气候特点。
气候特点
东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 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特点对农 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形地貌对农业影响
地形地貌
分析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多做真题
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把握命题
规律和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03
。
勤于思考总结
04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总结,形
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农 业发展以我国东地区为例
汇报人:XX
20XX-01-30
CONTENTS
• 区域农业发展概述 • 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分析 • 我国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剖
析 • 传统优势产业与现代农业发展
策略 •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
径探讨
01
区域农业发展概述
区域农业概念及特点
我国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答题流程
参考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 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 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 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 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 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 高等。
三、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 地位: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 ____三__江__平___原___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 生产的突出特点 (1) 大___规__模__机__械___化__生产。 (2) __地__区__专__业___化___生产。 (3)粮食商品率__高____。
C. 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 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前连后挂: 冲积扇是常年性的河流出山后,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发展而 形成的扇状堆积地貌,是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洪积扇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 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二者均属于河流堆积地貌,主要不同在 于常年流水还是暂时性流水。
考纲解读
知识框架
梳理·基础知识
解读·重点知能 第 1 讲
突破·考试技能
感悟·高考真谛
基础知识·梳理整合
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 范围:包括_黑__、__吉___、__辽__三省和____内__蒙__古____东部。 2. 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__林__业__生__产___基__地__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高考地理复习成套课件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 大小兴安岭 和长白山区。 林业和特产区: 和长白山区。 林业和特产区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及部 畜牧业区: 畜牧业区 分林区草地。 分林区草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 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 是 .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生产 大规模 业布局特点 1.划分依据:气候、地貌、 植被 和土壤等农业生产 .划分依据:气候、地貌、 自然条件 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 . 耕作 (1) 耕作 农业区 分布: 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分布:主要为 松嫩 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主要粮食作物: 大豆、小麦、 主要粮食作物: 玉米 、大豆、小麦、水稻等
读图,回答 ~ 题 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小麦种植 .我国东北平原与同纬度的德国南部地区相比, 的有利条件是 A.土壤肥沃 . B.灌溉水源充足 . C.光热条件好 . D.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地广人稀, ( )
解析:德国南部地区为高原,南部河谷地带, 解析:德国南部地区为高原,南部河谷地带,地势平 坦,土壤肥沃,光热条件好,灌溉水源充足。与我国 土壤肥沃,光热条件好,灌溉水源充足。 东北平原相比,该地区地域相对狭小,人口稠密, 东北平原相比,该地区地域相对狭小,人口稠密,不 利于大型机械耕作。 利于大型机械耕作。 答案: 答案:D
一、地理条件 1.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黑龙江、 吉林 、辽宁三省和 .东北地区的范围:包括黑龙江、 内蒙古自治区 东部。 东部。 2.自然条件 . 气候类型: 温带湿润、 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 气候 (1)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 同期 特点:冬季寒冷, 雨热 特点:冬季寒冷,夏季 温暖 ,雨热 农作物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点研析课件新
链
第二步:综合信息,分析解题。
接
第(1)题,虫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气象、农作物及害虫天敌。
三江平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尤其是冬季漫长严寒;夏季昼夜
(2)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__交__通____发达,人 口密度较低。
学案导学
【想一想】
为什么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
栏
目
链
答案:东北大米质量优良,是由于其生长期较长,而且具有
接
夏季日照时间长、日温差大等特点。同时由于冬季气温低,
不利于作物害虫越冬,因此水稻病虫害少,品质优良。
学案导学
【想一想】
三江平原有“北大荒”之称,建国以后在该地区大力开
垦荒地,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北大仓”,而现在“北大荒” 栏
不再开垦荒地,这是为什么?
目
链
接
答案: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重要的湿地 资源,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研析
考点1 经纬网的应用
►读懂重要图表
理位置独特,素有“千年药乡” 之称(暗示种植历史悠久)。 栏
“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说明中 目
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大。获取图中关键信息,甘肃省独特
链 接
的地理①年降水量由800 mm向西北过渡到200 mm(地处湿润区
到干旱区的过渡带);②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牧区
行深加工
林区
东北大、 小兴安岭 林区
只采不育、资源衰竭、生 态环境恶化
退耕还林,采育结合;多元 开发山区特色农业产品;对 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
考点研析
►方法技巧 图解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及成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十五单元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
2.发展方向与重点
区 域 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强 平 原 区 发展重点 ①提高 ②加快发展 延长产业链条;③建
商品粮 、 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化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豆 等大宗农 ____
保国家
农产品加工业 , 产品生产,确 ________________ 粮食需求 ____________ 绿色食品 基地 设_________
区 域
发展方向 以 森林资源保育 ____________ 为核心,半山区 实现“立体开 发”,山区发展 特色农业 __________ 特色产品 和 __________配 套加工业
发展重点
山 区
以特色经济作物 为主,实现由 原料型生产 _____________ 向 原料及产品加工 _____________ 并举 ________的转变
条 件
具体影响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 影响土地利用状况 和生产能力、农业 产量和水利工程投 入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 及水土保持状况, 从而决定利用类型 和耕地面积大小
典
例
气 候
华北平原、黄土高 原降水少且变化大, 中低产田多,产量 不稳定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 业,丘陵适合发展 林牧业,山地适合 发展林业
地 形
玉米 、大豆、 小麦 有______ ______ 、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分布在D ________,E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及部分林区草地。
小兴安岭
长白山 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
大兴安岭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
最大的 1 .重要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 _______ 、 三江平原 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 _________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地理条件灵犀一点:(1)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是区域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地区农业已由过去产品以自己消费为主,逐步发展到了从事商品性生产,因此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二、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____________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A______平原、B______平原、C______平原;主要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________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画龙点睛: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粮食的商品率高。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及后果人口激增,高强度的____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________退化。
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平原区 面向国内,强化________,确保国家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加快发展__________,延长产业链条;建设________基地西部草原区围绕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______和________ 强化________建设,发展____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实施,发展____________畜牧业 山区 以____________为核心,半山区实现“________”,山区发展________和________配套加工业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________向__________的转变析,分析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本着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确定发展方向。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三江平原地区,乙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前者因纬度较高 热量不足,后者因海拔较高,热量不足。第(2)题,三江平原 地形平坦,黑土肥沃;青藏高原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 大。
【答案】
(1)B
(2)D
据图分析甲、乙两区域适合建商品粮基地的是哪一区
域?分析原因。
【解析】 图中显示甲地位于三江平原,乙地位于青藏
交 通
人 口
技 术
生产技术影响产量、 杂交水稻的产量和 品质和竞争力 品质高 农业生产方向的导 我国农业税取消和 向,影响农民生产 农业补贴增大提高 的积极性 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政 策
市场信息
供求关系影响农业 欧洲奶酪市场大, 生产类型和规模 奶酪产业规模大
一般情况下,区域内的自然条件是区域农业发展的
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类型 问题 黑土退化、土地 盐碱化 沙化、________ 林地、草地的比 重下降, 草场退化 ___________ 开垦沼泽地,破 坏湿地环境 改善 人口激增, 农业生态环境 __________, 高强度的农 保持水土,退 林开发,造 耕还林还草, 成土地利用 保护湿地,增 不合理 施有机肥等。 成因 对策
西部草 原区
山区
2.社会经济条件
条件 具体影响 典例
工业 基础
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 供生产资料,影响农业 生产效率的高低
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 品流通的保障,促进了 商品农业的发展 人口密度决定人均占有 耕地,影响商品率
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 机械化程度高
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 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 上市及时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 品率高
基础条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自然条件的影 响在逐渐减弱;商品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经济条 件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部分第15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我国的东北地区与美国的农业生产教
2021-4-29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第1讲区域农业发展(我国的东北地区与美国的农业生产) 最新考纲探究线索核心素养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区域认知:定位区域位置,熟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特点、布局状况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3.人地协调观:联系区域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探寻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教材内案例]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①气候②地形: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1)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区分布主要产品类型耕作农业区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等作物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①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②特产主要有人参、鹿茸、木耳、柞蚕茧、苹果、梨等畜牧业区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①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②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4.农业发展方向(1)东北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类型问题成因对策耕地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利用不合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湿地,增施有机肥等林地、草地林地、草地的比重下降,草场退化加剧沼泽地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其他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繁(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市场,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确保国家粮食需求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山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半山区实现“立体农业”,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的转变[轻巧记忆]__图解法记忆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教材外案例]美国的农业生产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①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
从图表中可获取以下信息: (1)从甲地和乙地气候资料图中可知两地最低气温、降水
量多少,以及降水量和气温的配合状况。 (2)从表格中不同年份可知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同
一年份不同作物播种面积的大小。
[解析] 图文中“甲地为前苏联中亚某地(46°N,62°E),乙 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及甲、乙两地的气候资 料图等信息,便可分析判断出第(1)题的正确答案。再由表中 的有关数据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就可正确解答第(2)题。 [答案] (1)温带大陆性 降水少(干旱) 畜牧业 温带季风 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长 松嫩 (2)先降后升 82.6% 0.28%
区域
发展方向
围绕 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
西部
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
草原
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
区
生态农业和 舍饲畜牧业
发展重点
强化 人工草地建设,发
展 草经业济;推动退耕、
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实
施,发展
集约化草
食性畜牧业
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以 森林资源为保核育心,半
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
山区 山区实现“立体农业”,山 现由原料型生产向 原料
答案:(1)D (2)A (3)D
[考点一线串] 1.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我国商品农业的发展历史较晚,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较多,并日益突出,问题的出现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 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和实施出现偏差有关。 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
2.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甲地属于__________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 条件是______________,适宜发展的农业为 ________________。乙地属于________气候,对种 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中国的玉 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________平原。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第十五章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
C 辽河 平原
水稻、 冬 小麦
(2)林业和特产区:D 大兴安岭 、E 小兴安岭、F 长白山 。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 高原 、 松嫩 平原西部及
部分林区草地。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 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三江 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生产的突出特点大地规区模专机业械化化生生产产
3.东北地区湿地保护措施
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 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教/材/释/疑 ►
1.东北地区不等同于东北三省 习惯上所称的东北地区仅指行政区划上的辽、吉、黑三省,而 这里所讲的东北地区,其范围除了东北三省外,还包括内蒙古自治 区东部。 2.黑土与黑钙土肥力不同 黑土是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肥力高;而黑钙土是在草原 植被下发育的土壤,肥力较低。
(2016·课标Ⅱ)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 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 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 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 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工业 基础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 低 。
Hale Waihona Puke 二、农业生产和布局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1)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气候 、 地形 、植被、土 壤等。 (2)农业 生产方式 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农业区
农业区分布
主要农作物
A 松嫩 平原
玉米 、大豆、 甜菜
【高考总动员】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十五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名师课件
①改善农业生态 环境和生产条件; 保持水土,黑土 培肥;营林为主, 合理采伐,建设
林地、 草地
林地、草地的比重 下降,草场退化, 资源利用失调
不合 理
自然保护区;建 立湿地保护区, 恢复退化的湿地。
沼泽 地
环 境
其他
市场
开垦沼泽地,
破坏湿地环境 人口剧增, ②加快农
土地利用不 业技术的
环境污染严重, 合理
②促进农业全面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 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 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 ②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 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 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 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 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农业 区域
发展方向
发展重点
平原 区
推进农业向 规模化、 __专__业__化和 生态化方向 发展
①提高__产__品__质__量__和__竞__争__力_____ ②加快发展__农__产__品__加__工__业__,促 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③建设__绿__色__食__品___基地
应用和推
自然灾害频繁
广。③调
整农村经
农产品质量和 品种不适应市 场要求
质本品林牧率量高种产产低低,较品品、作单和商成物一畜品,济推产程观闲结进业;光农构农化发、业;业过展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号 66636144)(2016·新课标卷Ⅱ)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 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 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 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 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 3~4 题。
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西部草 围绕 生态建设 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 原区 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 生态农业 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
以 森林资源保育 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 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 业
11
1.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气候条件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1
一、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2
1.范围 A 黑龙江 、B 吉林、C 辽宁 三省和 D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 我国重要的 商品粮 、林业生产基地和 畜牧业 生产基地。
3
3.自然条件 (1)气候:
20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 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 1~2 题。
21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
5
二、农业布局特点 1.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
气候 、地貌、 植被 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 及 农业生产方式 的不同。
6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7
农业区
分布
主要产品类型
耕作农 A 松嫩 平原 B 三江 平原
业区 C 辽河 平原
玉米 、大豆、小麦和 水稻 等 作物
主要分布在 林业和 D 大兴安岭 , 特产区 E 小兴安岭 ,
F 长白山
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 松、 红松 、蒙古栎、白桦等。 特产主要有: 人参 、鹿茸 、 苹果梨、柞蚕茧、苹果等
畜牧业 区
分布在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 及部分 林区草地
三河马、
三河牛
、东北红牛
8
三、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 (1)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2) 三江平原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 (1)大规模 机械化 生产。 (2)地区 专业化 生产。
9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存在的问题
人口激增 、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导致农业 生态环境 退化。
2.农业发展遵循原则 (1)坚持开发、 利用 与治理、 保护 相结合。 (2)坚持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的统一。
10
3.农业发展方向
区域
发展方向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 商品粮、豆 等大 平原区
致的指标是 ( )
A.≥10 ℃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22
解析:1.C 2.A [第 1 题,甲地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等值线向北 凸出,表明甲地数值比同纬度大,主要是因为甲地是平原,其东西 两侧是长白山和大兴安岭,故 C 项正确;受纬度影响的等值线主要 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故 A 项错误;甲地和两侧所受气压带和风 带相同,且都是季风区,故 B 项错误;受海陆分布影响的等值线大 致与海岸线平行,故 D 项错误。第 2 题,A 选项积温大小反映热量 多少。东北地区跨纬度较广,热量总体由南向北递减,受地形因素(三 面环山,中间是平原)的影响,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中部平原地带的 热量条件好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即中部热量等值线向北凸出。综上 可知 A 选项正确。]
16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
1.自然条件
特征
影响
气候 温带湿润、半湿润 条件 季风气候
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 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 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 响
17
地形 平原、山地、高原 条件 相对完整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地丰富的 森林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面 积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 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 有机质含量高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 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 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
18
2.社会经济条件
19
[方法技巧]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 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 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 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 小区域农业。 (4)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
思维拓展 东北地区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夏季雨热同期;生长期长;昼 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少。
12
2.东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分布
13
20 世纪以来,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 农业生态环境退化,如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和盐碱化、 草原退化等。
3.三江平原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 湿润、半湿润气候,降水较多;河流多,水量大;纬度较高, 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植被 覆盖率高,水分条件好;有凌汛现象,河水易泛滥。
(2)地形:E 高原 、F 平原 、G 山地 ,利于农业多种 经营。
(3)土壤: 黑土、黑钙土 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 产。
4
4.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 良好 ;交通发达;人口密度 较低 。
东北地区的热量条件并非只是劣势。热量不足致使农作物一年 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防寒问题。但冬季漫长利于土壤有机 质积累,使土壤肥沃;冬季积雪春季融化,缓解春旱,可改善土壤 的墒情;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少。
14
4.东北地区黑土地水土流失
(1)危害:使土壤肥力急剧下降,土壤板结,可耕性越来越差, 造成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自然原因:夏秋季暴雨冲刷,春季风蚀;地形起伏大;土壤 孔隙大;平原地区植被覆盖率低。
(3)人为原因:毁草毁林;土地不合理利用;缺乏生态保护意识。
15
5.东北地区湿地保护措施
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 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