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浮雕》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浮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浮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简单的浮雕制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浮雕的定义与分类:浮雕是一种雕塑艺术,按照深浅可以分为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的特点:浮雕既有立体感,又有平面装饰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浮雕的制作方法: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材料,通过切割、雕刻、塑造等手段制作浮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浮雕的基本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浮雕作品。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模型、示范视频等。
学具:浮雕底板、雕塑泥、雕刻刀、量尺、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风格的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浮雕的特点。
2. 新授:讲解浮雕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方法,通过示范视频展示制作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浮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浮雕》提纲:浮雕的定义与分类浮雕的特点浮雕的制作方法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课内作业:完成一个简单的浮雕作品。
课外作业:收集生活中的浮雕作品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浮雕的基本知识,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
改进措施: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个别指导和实践机会。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1. 导入目的: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先前知识。
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组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包括中国的画像石、西方的教堂雕塑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浮雕的艺术魅力。
方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浮雕的特点,如“你们觉得浮雕和其他类型的雕塑有什么不同?”时间:约5分钟。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 浮雕》教学设计

浮雕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中外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知道泥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泥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用书及示范所用的泥塑工具和材料。
学生: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准备超轻泥泥、泥塑工具。
教学重点:欣赏雕塑作品,体验超轻泥堆塑或塑刀刻画的技法表现。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泥浮塑作品。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1、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本P8-P9的内容(一分钟)2、师:通过新课阅读,你们知道我们今天将一起走进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生:浮雕3、导入课题《浮雕》并板书二、新授1、师:课前预习有请同学们查找浮雕的相关知识,对吧,那你们知道了浮雕的哪些知识呢?(板书)浮雕:在一块底板上,雕刻凸起的形象就是浮雕。
单面可赏雕塑{圆雕:立体的,可多角度观赏2、PPT区分和介绍圆、浮雕的特点重点分析圆雕和浮雕的不同之处。
3、慧眼识雕,下列图中哪些是浮雕?哪些是圆雕,考考你们(PPT)4、高浮雕、浅浮雕的特点对比高浮雕和浅浮雕的作品,分析其中的画面效果,总结特点。
5、赏名雕师: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对浮雕的概念、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将带领你们走进“名雕”世界,进一步感受浮雕的文化艺术(PPT)师:画面中的三幅名雕分别是我国古代、近代和外国的著名浮雕,请你选择你最了解的一幅作品和同学们做个分享。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祭坛里的六幅浮雕。
此图为其中的一匹战马。
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等。
每幅画面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的塑造采用高浮雕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真实,且富有情趣;人物表情尤为动人,人物前后排列,前景两个跳舞的孩子,一个挺胸,一个弯腰,艺术家没有对现实生活的入微观察和动态写生是难以雕刻的。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浮雕》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浮雕》一、教材背景本课教案针对的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浮雕》一节课。
“浮雕”是一种将图案或造型刻划在图片表面的一种艺术,是三维艺术,是高低变化的艺术,用深浅透明的技巧,来强化造型的表现能力,从而达到立体的视觉效果,它广泛运用于建筑、雕塑、绘画、装修等领域。
本次课程将介绍浮雕的种类、技法以及如何绘制浮雕素描。
二、教学目标1.了解浮雕的历史发展以及种类。
2.掌握浮雕的绘画技巧,能够绘制浮雕素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浮雕的种类及历史发展1.平面浮雕:即在平面上刻出不同高低的图案,可以分为浮雕和浅浮雕两种。
2.阳刻和阴刻浮雕:在制作浮雕图案时,会出现凸出部分和凹陷部分,凸出部分成为阳刻浮雕,凹陷部分则是阴刻浮雕。
3.立体浮雕:在平面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将图案全部刻划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物。
2、浮雕的绘画技巧及素描练习1.素描是浮雕的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素描技法,包括线条、明暗、透视等。
2.在绘制浮雕图案时,需要注意用深浅透明的技巧来强化造型的表现能力,从而达到立体的视觉效果。
1.通过欣赏名家浮雕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激情。
2.采取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浮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3.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尝试在作品中使用深浅透明技法,强化造型表现和近期差别。
4.给孩子提供一些名家浮雕的典型作品进行深入交流和探究。
五、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通过欣赏名家浮雕作品,发现其中的高低变化和立体效果,并反思什么是浮雕。
2、知识讲解1.介绍浮雕的种类及历史发展。
2.讲解浮雕绘画技法及素描练习。
3、教师示范根据学生不同的理解水平,适当示范画几幅浮雕的素描图,提供不同的案例,给学生呈现他们的素描不足的地方,帮助他们理解浮雕的绘画技法。
4、学生练习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练习深浅透明技术,绘制浮雕素描图。
2.学生互相交流,以促进素描技巧的提高。
《5 浮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

《浮雕》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习浮雕的基本技法,掌握浮雕的塑造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浮雕的塑造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浮雕作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浮雕的空间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和相关图片,介绍浮雕的历史、特点和发展。
2. 准备石膏模型和雕刻工具,确保安全无害。
3. 准备画板和纸张,供学生练习使用。
4. 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知识:(1)介绍浮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立体感、空间感、厚度等方面的表现;(2)讲解浮雕的绘画技巧,包括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的要点。
3. 示范演示:教师亲自示范浮雕的绘画过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和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自己动手进行浮雕的绘画练习。
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新课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让学生感受浮雕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浮雕与平面绘画的区别和特点,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知识讲解1. 介绍浮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立体感、空间感、厚度等方面的表现。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浮雕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讲解浮雕的绘画技巧,包括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的要点。
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了解这些技巧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平面绘画习惯,掌握浮雕的绘画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5课 浮雕 教案

《浮雕》教案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2、能运用折叠、剪切、压折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作品3、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保护环境意识教学重点:小组合作完成不同形状的星星制作教学难点:小组合作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作品教学准备:教师:课本星空图、基本星造型、平面与立体星造型学生:学具带、剪刀、彩色纸、双面胶教学过程:一、欣赏音乐导入,板书课题欣赏《小星星》歌曲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是什么歌曲呢?)师:这节课老师就同大家一起去星星的世界,领略夜空星光灿烂的美,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浮雕》二、学习新课1.出示两个星星学生回答:引出纸浮雕2.欣赏纸浮雕星星老师收集了几幅纸浮雕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作品,你们想制作出这么美的星星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纸做出浮雕效果的星星。
3.怎样用纸做出浮雕效果的星星呢?明确:折叠是制作浮雕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4.介绍折叠方法(教师手工演示,学生共同完成)①师:老师看了一下,同学们做得都很认真,大多数同学都完成了你们自己的作品,在黑白上有一副星空图,每组选一名同学把你们组的作品贴在图上。
②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星空。
老师也带来了几颗星星,我也想把它贴在上面(展示不同的星星)③你们看到了什么?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来学习这几颗星星的折法5.介绍不同的星星的折叠方法(出示示意图)6.创作表现(看了这几种不同造型的星星后,我们是不是想试一试呢?赶快动手吧,欣赏制作教师巡视)7.展示学生作品,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心愿图,小组同学互相合作,写出你们的心愿,请把你们折好的星星贴在上面,完成心愿作品。
8.评价作品现在我们来展示,汇报你们的作品,第一小组先来………..学生表达作品愿望,教师点评9.浅谈收获体会,教师小结三、课题延伸欣赏其它材料的浮雕作品星空是美丽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天上的星星,希望大家通过努力,让自己变成天空中最闪耀或是最特别的那颗星星。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案

美术学科教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第 5 课浮雕【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中外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知道泥浮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泥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欣赏雕塑作品,体验泥条堆塑和塑刀刻画的技法表现。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泥浮雕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用书及示范作品。
学生: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分析拓展视野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
2.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九龙壁》、非洲浮雕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3.引导学生讨论,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二、总结概念分析方法揭示“浮雕”的概念。
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进一步欣赏 :了解不同材质的浮雕,如:石浮雕、木浮雕、纸浮雕等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材质的表现方法与表现效果。
三、欣赏分析发现方法讲解制作步骤:美术学科教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1.揉泥。
2.拍泥板、割边。
3.刻出细节。
4.整理调整。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1.将泥压平刮平(呈长方形)2.泥板过程(用泥塑刀刻画轮廓)3.刻出大形(将头部面部细致刻画)4.雕刻完成(调整稍加纹理装饰)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板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板浮雕。
四、感悟交流联想创造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想设计怎样的浮雕作品?并运用刚才学到的哪种方法进行创作。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 浮雕》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5课浮雕》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浮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雕的定义、分类、制作技巧以及创作实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雕塑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浮雕时,需要进一步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浮雕作品,对浮雕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浮雕的制作过程和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对浮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浮雕的制作技巧。
2.如何在浮雕作品中表现主题和创意。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浮雕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浮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浮雕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美术用品,如泥巴、雕塑工具等。
3.教室环境布置,准备展示学生作品的区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浮雕作品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激发学生对浮雕艺术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浮雕的分类和制作技巧,展示浮雕制作过程,让学生对浮雕制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浮雕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浮雕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5.拓展(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如何在浮雕作品中表现主题。
小学美术_《浮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浮雕》教学设计课题:《浮雕》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习有关于浮雕的历史及发展过程,并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将浮雕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欣赏不同类型的浮雕作品,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不一样的浮雕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浮雕作品,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浮雕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不同材料制作浮雕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浮雕作品。
教学准备:PPT、视频、制作浮雕的相关材料学生课前准备:1、复习第四课的相关内容2、准备有关于浮雕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师: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上节课《雕与刻的乐趣》中都学了哪些知识。
生:1、了解什么浮雕,什么时圆雕。
2、浮雕的制作方法。
二、出示课题、展开新授1、师:同学们讲的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于浮雕的更多知识。
——第五课《浮雕》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第五课的内容,结合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思考一下你在本节课想知道哪些有关于浮雕的内容。
我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会告诉我。
现在开始。
3、师:谁来说一下你想知道哪些知识?生:(略)4、师:根据同学们所说的内容我给大家总结出了一下两点:(1)、浮雕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2)、浮雕有哪些类型。
三、说起源1、师:说起浮雕的起源,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谁知道原始人是怎样记录生活场景或重大事件的?生:(1)、结绳记事(2)、画在墙上(3)、刻在墙上师:对,他们这种将生活场景刻在岩石上的行为,就创造了浮雕。
这也可以说是浮雕的起源了。
2、师:浮雕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1)、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学会了烧制陶器,并在上面增加了立体花纹,这就说明浮雕已经开始运用于装饰了。
(2)、到了封建社会时期,浮雕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大到陵墓,寺庙的墙上,小到房子上的砖瓦都出现了浮雕的身影。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浮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浮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掌握制作简单浮雕的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浮雕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和浮雕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浮雕的概念:介绍浮雕的历史、分类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浮雕的制作方法:讲解制作浮雕的步骤,包括设计、选材、制作等。
3. 浮雕的艺术特点:分析浮雕的视觉冲击力、立体感和空间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雕的制作技巧和创作过程。
2. 难点:如何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寓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实物模型等。
2. 学具:雕塑泥、木板、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浮雕作品,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浮雕的概念、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浮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浮雕副艺术的表现,空间的创造内容:1. 浮雕的概念 2. 制作方法 3. 艺术特点作业设计1. 必做题:每人完成一幅浮雕作品。
2. 选做题:研究浮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浮雕的制作技巧,还深入了解了浮雕的艺术价值。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浮雕的深度和立体感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指导。
重点细节:浮雕的制作方法与创作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浮雕》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制作方法与创作过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是因为,浮雕作为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其独特的魅力在于通过材料的堆叠和雕刻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空间感。
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还能深入理解浮雕艺术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表达。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浮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浮雕》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浮雕的定义和种类;
2.学会运用平刻、浅浮雕、深浮雕等技法;
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知识点:浮雕的种类和技法;
2.教学重点:学习平刻、浅浮雕、深浮雕等技法;
3.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创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多个图案,让学生观察、比较,引出浮雕的概念和种类。
2. 学习重点
1.平刻:介绍平刻的概念和做法,并让学生根据模板进行练习;
2.浅浮雕:介绍浅浮雕的概念和做法,并指导学生在纸板上体验;
3.深浮雕:介绍深浮雕的概念和做法,并指导学生在树脂板上进行体验。
3. 创作环节
1.学生选择一幅图片,思考如何将其转化成浮雕;
2.指导学生选择最合适的技法进行创作;
3.每位学生在板材上进行实际创作。
4. 展示和评估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互相欣赏、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
3.教师评估学生完成度以及对技法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反思
本课时通过扎实的教学内容和流程,使学生了解了浮雕的种类和技法,培养了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审美能力。
在创作环节中,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并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创作,提高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既有理论知识讲授,又有实践驱动的教学方式,在学生中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浮雕》教案

小学美术《浮雕》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美术《浮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习浮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投影仪;2. 浮雕制作所需的材料:纸板、剪刀、铅笔、橡皮擦、彩色纸、胶水等;3. 浮雕制作的示范作品;4. 学生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浮雕作品,引发学生对浮雕的兴趣和好奇心;2. 与学生一起讨论浮雕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导入:1. 通过PPT或投影仪,向学生介绍浮雕的定义和分类;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示范作品中的浮雕效果。
探究:1. 分发纸板、铅笔和橡皮擦给学生,让他们在纸板上练习画出简单的浮雕效果;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画线和阴影来制造浮雕的立体感;3. 学生在纸板上画出自己设计的浮雕作品,并与同学分享。
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浮雕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2. 教师展示更多不同类型的浮雕作品,让学生对浮雕的多样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拓展:1. 学生使用彩色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彩色浮雕作品;2. 鼓励学生在浮雕作品中添加更多的细节和创意元素;3. 学生展示自己的彩色浮雕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总结:1. 回顾浮雕的定义和制作方法;2. 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分享自己的收获;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延伸活动:1. 邀请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或博物馆,深入了解浮雕在艺术中的应用;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设计并制作自己的浮雕作品。
教学反思:1. 教师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2.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浮雕创作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浮雕艺术,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浮雕的定义和特点2. 浮雕的表现手法和技巧3. 浮雕的材料和工具4. 浮雕的创作过程5. 浮雕作品欣赏和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浮雕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浮雕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意和技巧融入到浮雕作品中,创作出有个性、有美感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材、示范作品等。
2. 学具:浮雕板、刻刀、铅笔、橡皮、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浮雕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浮雕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浮雕的定义、特点、表现手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基本知识。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浮雕创作过程,讲解创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浮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浮雕2. 内容:浮雕的定义、特点、表现手法、创作步骤、作品欣赏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创作一幅浮雕作品。
2. 家庭作业:收集生活中的浮雕作品,分析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浮雕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作品表现丰富,有创意。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辅导。
3. 改进措施:增加课堂示范和讲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浮雕作品,如建筑上的装饰、硬币上的图案等,引导学生关注浮雕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在哪里见过浮雕?”“浮雕有什么特点?”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艺术的特点。
2、技能:学习用超轻粘土制作一件浮雕头像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2学情分析玩泥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认为老师就是孩子的玩伴,在带领孩子们玩耍的同时,用自己的美术素养和人文素养,不停的和孩子们讨论、对话,在孩子们的回答后及时地追问、提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雕塑,欣赏了古代和现代的各种雕塑作品,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从浮雕制作中让每位学生体验着一种创造的历程,更让学生陶醉在自我骄傲的创造中。
3重点难点重点:设计制作一件夸张的仿铜浮雕头像。
难点:浮雕的制作方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课题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1、欣赏雕塑图片师: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我国有许多龙造型的雕塑,老师这里有两幅龙的雕塑,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谁来说一说?……完全立体的雕塑叫圆雕,在平面上凸起的雕塑叫浮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泥浮雕》。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四页,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经典的浮雕艺术。
看右上角昭陵六骏和人们英雄纪念碑浮雕,你了解哪一幅谁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2、触摸感受浮雕师:不光艺术作品中有浮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用到了许多浮雕。
教师实物展示,欣赏并了解浮雕的几种表现形式。
3、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让学生通过看书和教师演示、探究、总结出制作的方法。
通过欣赏课本学生作品概括出表现内容(植物、动物、人物、具象、抽象)活动3【活动】教师示范制作浮雕“萨满”头像制作步骤:(1)揉泥 :使泥性更加均匀有利于造型。
(2)拍泥板 :可以用手掌先压平在借助工具将泥变成平板状。
(3)割边 :先画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再将多余部分去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浮雕》精品教案

《浮雕》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浮雕》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和前一课《雕与刻的乐趣》合为一个单元,以共同学习雕塑的基本知识和技法、《美术课程标准》中要求用雕塑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并在创作活动中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观察、认识和理解形体、空间、机理等造型元素,探索、尝试泥塑技法和制作过程,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欣赏中外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知道浮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雕塑作品,体验泥条堆塑或塑刀刻画的技法表现。
2.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泥浮雕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教师语言:同学们好,老师这里有一个小影片,请你看一看,想一想跟我们平面创作的作品有什么不同?(播放视频《立体浮雕外国》)教师总结:有的同学发现视频里的作品是立体的、凸出来的。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创作形式——浮雕。
(出示图片)出示课题:《浮雕》(二)讲授新课1.介绍浮雕前世今生教师语言:我们先来一起了解一下浮雕的前世今生。
播放视频语言:原始艺术家们将图形绘于光洁的黑石上,用尖锐的硬石刻出图形,成为石刻浮雕艺术的早期表现。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陶器。
在上面进行雕刻,中国浮雕所展示的多是花鸟山水和人世间美好的事物来装点生活,也有一部分的浮雕具有纪念意义: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自己的战马而命人雕刻而成《昭陵六骏》。
雕刻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我们所熟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束腰部处,所雕刻的是人民不能遗忘的虎门硝烟、抗日战争等重要史实,生动而震撼。
而在西方,浮雕多是刻画的神话故事,置于教堂内外。
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浮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浮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浮雕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浮雕的分类及制作方法;3.理解浮雕在艺术中的应用;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2.提高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水平;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浮雕的制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2.促进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3.提高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教学内容本次美术课程主要围绕浮雕展开,包括浮雕的定义、分类、制作方法以及在艺术中的应用。
2.教学过程2.1 预热教师通过介绍浮雕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雕塑、建筑物装饰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2 学习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介绍浮雕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方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问题。
2.3 实践1.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如动物、花卉等,进行浮雕制作;2.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3.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协作和安全问题;4.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可以相互欣赏和交流。
2.4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和问题,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多创造。
三、教学方法本次美术课程采用“讲授+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尝试的方法进行授课,既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定义和特点,又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体验浮雕的魅力。
四、教学评估本次美术课程的评估主要包括质量评估和过程评估。
1. 质量评估1.作品评价:根据学生制作出来的浮雕作品来评判学生的掌握程度,作品要求造型准确、造型生动、层次分明;2.知识评价:根据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所掌握的浮雕的知识点,来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2. 过程评估1.参与评价:根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配合度,来评判学生的积极性和协作能力;2.安全评价:根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注意安全问题的情况,来评判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
五、教学资源本次美术课程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1.PPT:具体介绍浮雕的定义、分类、制作方法以及在艺术中的应用;2.影片资料:可通过互联网查找与浮雕有关的影片资料,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浮雕。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5课浮雕》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5课浮雕》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欣赏和分析浮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浮雕的定义、分类、制作技巧以及创作实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雕塑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浮雕作品,如城市雕塑、公共场所的装饰等。
因此,学生对浮雕并不陌生。
但如何运用浮雕的表现手法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挑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浮雕艺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浮雕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浮雕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创作手法。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浮雕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展示作品,评价、借鉴、改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浮雕作品图片、视频资料、雕塑泥、工具等。
2.学具:雕塑泥、工具、画纸、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浮雕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浮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制作方法,并结合视频资料进行演示。
让学生对浮雕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借鉴、改进。
教师总结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点评。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浮雕》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浮雕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制作技法,提高学生对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认知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想象、构思、实践等步骤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赏与分析经典浮雕作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浮雕的基本概念。浮雕是一种雕塑艺术形式,是在平面底板上塑造形象,使形象凸起或凹下的艺术。它是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建筑、工艺品等各个方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浮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美化我们的生活。
-主题构思与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将想法转化为具体的浮雕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学生对经典浮雕作品的艺术价值、文化背景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艺术之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举例:针对技法掌握难点,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分组讨论、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在设计构思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传统文化等方面汲取灵感,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创作手法。在鉴赏环节,教师可通过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背景。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面,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美的愉悦,培养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5课 浮雕(5)-人教版

《浮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著名浮雕作品的赏析,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学习泥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3、在欣赏和表现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表现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合理使用点、线、面,并用陶泥堆塑或刻画的技法进行浮雕创作。
【教学难点】恰当地表现实物,并能运用不同的布局合理构图。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泥塑工具和材料。
学具:陶泥、泥塑工具、湿巾、桌布、作品展示架。
【教学过程】一、传承美的文化1、根据提示,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图片——九龙壁一图。
(课件上显示的这张图片取自于北京故宫内的九龙壁上。
我国现存的九龙壁有三处,故宫九龙壁、北海九龙壁和山西大同九龙壁。
故宫的九龙壁,是其中最精美的一座,堪称我国古代城市雕塑的典范。
它初建于乾隆年间。
这建九龙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讲究多、难度大,必须要找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行。
当时朝廷选中了一个叫马德春的工匠,他带着一群人,足足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才完成。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很多属于自己的璀璨艺术,那这条九龙壁上的黄龙属于哪种艺术形式呢?(提示:它和我们的绘画有什么区别呢?)2、这种艺术形式叫浮雕,它是艺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浮雕这一课。
(揭示课题:浮雕)二、欣赏美的画面1、那么,什么是浮雕呢?(课件)浮雕:在一块底板上雕塑凸起的形象,就是浮雕。
2、辨认一组作品:说说哪些是浮雕?为什么?3、一起走进浮雕的世界,分析浮雕的种类:高浮雕和浅浮雕。
高浮雕:所雕刻的图案花纹高凸出底面,起伏大,这种浮雕明暗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
浅浮雕:压缩大,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定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起伏感。
4、看,这几张浮雕作品,他们分别表现了哪些内容?赏析浮雕作品,归纳表现内容(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几何纹样等)及其造型特点(简练、夸张)5、浮雕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它体现的更是一种文化和素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浮雕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浮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浮雕-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浮雕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基本的浮雕制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浮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浮雕艺术简介:浮雕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类和应用。
2. 浮雕制作技巧:制作工具的选择、材料的准备、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作品欣赏与评价:分析经典浮雕作品,学习其艺术特色,进行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雕的基本概念、制作步骤和技巧。
2. 难点:浮雕作品的创意构思和实际操作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经典浮雕作品图片。
2. 学具:浮雕制作工具(如刻刀、石膏板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浮雕作品,引发学生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介绍浮雕艺术的历史、特点和分类。
3. 制作技巧演示:演示浮雕的制作步骤和技巧,讲解注意事项。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浮雕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1. 浮雕艺术2. 内容:- 历史背景- 艺术特点- 分类与应用- 制作步骤与技巧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浮雕作品,要求创意独特,制作精细。
2. 小组作业: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大型浮雕作品,要求主题明确,分工合作。
课后反思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困难。
2. 教学效果评估: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
3. 改进措施: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使六年级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浮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增强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雕》教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外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过程与方法:知道浮雕制作的材料和器具,学习泥浮雕的制作过程,用陶泥制作一件浮雕作品。
情感价值态度观:在欣赏和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激发美化生活、表现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欣赏雕塑作品,体验泥条堆雕或塑刀刻画的技法表现。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泥浮雕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
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
1.教师和学生分别收集有关泥浮雕图片。
2.教师准备高浮雕和浅浮雕的实物作品。
3.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制作浮雕工具及材料。
【教具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
(播放视频《人民英雄纪念碑》,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
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
师: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
导入课题《浮雕》。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泥浮雕的兴趣。
)
二、新课讲授
(一)教师讲授泥浮雕概念及制作方法。
1.揭示“浮雕”的概念。
师: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
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学习制作泥版浮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
)
2.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
)
3.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
(3)割边;
(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
注意看老师都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生答: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6)塑造形象局部。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地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
(二)学生作业泥浮雕,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创作制作泥浮雕,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
三、课堂小结
(一)评析作业,小组互评。
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得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
(二)拓展延伸。
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
2.尝试用其它方法制作浮雕作品。
3.播放视频《街头立体画》。
(设计意图:通过展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审美。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创作,观看涂鸦视频,开拓学生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