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检验参考

合集下载

梅毒检验报告单

梅毒检验报告单

梅毒检验报告单根据要求,本篇文章将讨论梅毒检验报告单。

作为一项常见的医学检验,梅毒检验在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对梅毒检验报告单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梅毒病情及其相关指标。

梅毒是由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

患者常常在性接触部位出现溃疡,但这种症状可能在短时间内自愈。

因此,梅毒的确诊主要依靠血清学检验。

梅毒检验报告单中通常包含了多个指标,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首先,报告单上常出现的一个指标是“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PA是一种间接的免疫荧光试验,用于检测梅毒病原体所引起的抗体。

TPPA的结果通常以“阳性”或“阴性”判定,阳性表示存在梅毒感染的可能性,并需要进一步确认。

最近已经出现了一种新的血清学测试,称为“TP-PA” (梅毒颗粒凝集试验),该试验与TPPA相似,但对低滴度的抗体更敏感。

其次,报告单上还会列出一个名为“VDRL”(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试验)的指标。

VDRL是一种快速筛查试验,用于检测患者体内的非特异性抗体。

VDRL反应可正常为阴性或弱阳性,但在梅毒感染时,该结果会显著升高。

然而,VDRL的结果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感染、药物治疗或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确认测试。

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是“RPR”(梅毒反应素试验),这是一种血清学检验方法,用于筛查梅毒感染。

与VDRL类似,RPR也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根据患者体内的抗体含量变化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

与VDRL不同,其中可能包含硬化性阶段的感染,因此在患者治疗和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RPR的结果通常以滴度表示,较高的滴度意味着患者感染的可能性更高。

此外,在梅毒检验报告单中,可能还会出现其他指标,如“TPH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血清试验)和“FTA-ABS”(荧光抗体吸附试验)。

这些试验是用于确认患者是否真正感染梅毒的特异性试验。

TPHA和FTA-ABS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经验操作,因此在一些医疗机构可能不常规使用。

102.梅毒血清学检验

102.梅毒血清学检验

梅毒的血清学试验参考范围: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阴性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阴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阴性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阴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1:25以下为阴性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试验标本活动螺旋体数为对照标本的40%为阴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TP-Ab)阴性临床评价:1.梅毒螺旋体也称苍白密螺旋体,是性传播疾病梅毒的病原体。

机体对梅毒螺旋体感染可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依据之一。

血清学试验主要有两个类型,一类是VDR L,USR和RPR.属非螺旋体抗原试验,是用正常牛心类脂质作为抗原,测定血清中的反应素,为筛查试验。

另一类是FTA-ABS,TPHA和TPl,属螺旋体抗原试验,是用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为确证试验。

2.非螺旋体抗原试验(VDRL,USR,RPR)敏感性高,其反应素效价与病变活动性有关。

第一期梅毒病灶出现后1~2周即可测出反应素,第二期梅毒病人血清中反应素效价最高,阳性率可达99%,经药物治疗后可转阴。

先天性梅毒80%~100%阳性。

但此类试验特异性不高,常有假阳性反应,在分析结果时应注意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及特异性试验作出正确判断。

FTA-AB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在早期梅毒首先出现阳性,病人经药物治疗后反应仍不转阴,故不能用作疗效的评价,常用于梅毒的确定诊断。

TPI是一种经典的特异性较高的梅毒血清学反应,假阳性不到1%,主要用于晚期梅毒及疑难病人的诊断。

TPHA具有敏感、快速、简便等特点,但特异性不及FTA-ABS和TPI。

采取脑脊液标本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梅毒具有诊断价值。

3.暗视野检查法对梅毒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此法系采取病灶组织渗出液、淋巴穿刺液或组织悬液制成涂片,在暗视野显微镜下直接检查梅毒螺旋体,主要适用于初期梅毒的检查,有一定局限性。

暗视野检查法一次阴性结果不能否定梅毒的存在,一般连续检查3天阴性才能予以排除。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SO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SO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凝集法)1.目的:规范实验室TPPA检测操作。

2.范围: xxx 院 xxx 科3.测定原理: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

这种致敏粒子和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应发生凝集,产生粒子凝集反应(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PA法)由此可以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并且用来测定抗体的效价。

4.标本:4.1采用正确医用技术收集血清/血浆样本,血浆样本推荐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枸橼酸钠和EDTA抗凝剂。

4.2样本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红细胞等其它有形成分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应离心除去,并确定样本未变质方可使用。

4.3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样本不能用于测定。

4.4样本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小时;如果不在8小时内检测需将样本放置在2~8℃的冰箱中;若需48小时以上保存或运输,则应冻存于-20℃以下,避免反复冻融。

使用前恢复到室温,轻轻摇动混匀。

4.5血清样品即使钝化也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5.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

5.1试剂盒在2℃—10℃储存,防止冷冻,避免强光照射,有效期12个月。

5.2 试剂盒开启使用后,冷冻干燥品配好后,2℃—10℃保存可使用7日,使用前必须做对照试验。

5.3试剂组成5.3.1溶解液(液体):用于调制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

5.3.2血清稀释液(液体):用于样品的稀释。

5.3.3致敏粒子(冷冻干燥):调制浓度为1%的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致敏明胶粒子。

5.3.4未致敏粒子(冷冻干燥)经单宁酸处理调制浓度为1%的明胶粒子。

5.3.5阳性对照血清(液体)用抗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家兔免疫血清调制成抗体效价为1:320(最终稀释倍数)。

6.临床标本测定6.1试剂的调制6.1.1溶解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则使用。

6.1.2血清稀释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则使用。

梅毒检验3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结果准确率比较分析论文

梅毒检验3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结果准确率比较分析论文

梅毒检验3种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比较分析【摘要】目的探究3种梅毒检验的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

方法以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12例患者梅毒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的220例非梅毒人员为对照组。

用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给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trust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比elisa和tppa低很多,而且在阴性检出率及阳性检出率方面,elisa和tppa也比trust低很多,在差异性方面比较明显,因此,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在阳性检出率方面,ⅰ期梅毒及早期梅毒tppa比较高,而trust 和elisa则比较低;此外,ⅲ期梅毒及ⅱ期梅毒elisa的阳性检出率也比较高,而trust和elisa则比较低,差异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适合用于梅毒疗效观察检测的是trust,适合梅毒标本的大批量检测的是elisa,且有着比较高的准确率,适合trust和elisa检出标本的验证性检测的是tppa。

三种检测方法的相互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得到有效减少,在临床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梅毒检验;梅毒螺旋体;结果准确率梅毒是因梅毒螺旋体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疾病,该病病程通常比较长,在临床上的表现比较复杂,传染性较强,母婴传播及性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对人体危害较大,严重的会损伤到患者全身的组织及器官。

近几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具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为了人们的健康,本文主要对elisa、trust以及tppa三种检测梅毒的方法作简要介绍,并对三种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作简要探讨。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212例患者梅毒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00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2.14岁;其中早期梅毒患者50例,ⅰ期梅毒患者67例,ⅱ期梅毒患者76例,ⅲ期梅毒患者19例。

2024梅毒检验报告单解读

2024梅毒检验报告单解读

2024梅毒检验报告单解读1、什么是梅毒?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及其分泌物、血液中含有梅毒螺旋体。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梅毒的早期传染性最强,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一般认为感染后4年以上性接触的传染性十分微弱;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早,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孕妇即使患有无症状的隐性梅毒还具有传染性。

2、得了梅毒会出现什么临床症状?一、获得性梅毒(后天梅毒)1、一期梅毒硬下疳,潜伏期1周-2月,好发于外生殖器,直径约1-2cm无痛性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隆起,基地平坦、肉红色。

2、二期梅毒发生于硬下疳消退后的3-4周,偶可与硬下疳同时出现。

(1)皮肤损害,包括如斑疹、丘疹、掌拓梅毒疹、脓疱性梅毒疹等不同类型皮疹;(2)扁平湿疣好发于肛周、生殖器、腋窝、腹股沟、指趾间直径约1-3Cm,呈扁平或分叶状疣状损害;(3)梅毒性秃发;(4)其他多系统损害,如梅毒性咽炎、骨髓炎、视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等。

3、三期梅毒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经3-4年潜伏期,最长达20年,可出现树胶肿以及骨、眼、心血管、神经损害。

二、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1、早期先天性梅毒:2岁以内发病者,常有早产、营养障碍、消瘦、老人貌等症状。

2、晚期先天性梅毒:5-8岁开始发病,与晚期后天梅毒表现相似。

3、梅毒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但是,上述所说的临床症状我都没有啊,我难道得了假梅毒?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的梅毒的血清学检测,通常叫〃梅毒二项〃即:TPPA和TRUST,两种试剂的方法学都是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的,结果准确可靠。

下面就给大家解析一下两项梅毒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1.TPPA阳性,TRUST阴性(1)、以前得过梅毒:有一部分人在传染梅毒以后没有任何表现,呈隐形梅毒,在体检、献血时才发现;另外一部分在得病初期由于感冒等其他原因使用了抗生素无意中不规范的治疗过,所以滴度1:4而没有转阴。

梅毒TRUST和TPPA解读

梅毒TRUST和TPPA解读

TRUST和TPPA,怎么看梅毒检验结果?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对梅毒早期诊断,发现传染源及控制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梅毒抗体检测对指导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对梅毒早期诊断,发现传染源及控制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梅毒抗体检测对指导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抗密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而另一类抗体是一种非特异性抗体。

为了提高梅毒的诊断率,通常结合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TRUST即通常所说的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该抗体是针对梅毒螺旋体损害机体组织后释放出的物质而产生的自身抗体,称为反应素,该抗体的出现要较特异性抗体晚(约迟2周),主要测定血清中的心磷脂抗体。

梅毒感染发病时该抗体可呈阳性,治愈后转阴,可指示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疾病转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筛查试验。

TRUS T越高,说明病情可能相对比较严重,或者是处于早期。

TPPA即通常所说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在梅毒的潜伏期即可产生(约感染后2周),常用作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确证试验,部分患者治愈后仍可终生阳性。

滴度的高低对于判断梅毒的病情无较大意义,而是梅毒感染的证据。

这两个检测需要结合来看:第一种情况:TRUST试验阳性,TPPA试验阳性,为正在感染梅毒。

第二种情况:TRUST试验阴性,TPPA试验阳性。

分析如下:①多数为既往感染梅毒,现已治愈或自愈,当前无传染性无需治疗,观察半年后进行复查;②感染梅毒的非常早期,TRUST还测不到,TPPA产生时间较早,该种情况需复查;③机体本身存在免疫缺陷,感染梅毒后抗体产生有问题,故需排除艾滋病毒感染及其他对抗体生成有影响的疾病;④假阳性结果,可通过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FTA-ABS)进行确认。

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的结果对比

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的结果对比

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的结果对比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验梅毒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梅毒病人,回顾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TRUST、TPPA和ELISA三种检验方法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TRUST、ELISA在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检出率等指标上,无明显差异(P>0.05),而TPPA的特异性、敏感性与阳性检出率明显要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梅毒检验中,TPPA检验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与炎性检出率较高,可用于ELISA、TRURT检验法验证性检测,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可降低误诊和漏诊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梅毒;检验方法;准确性;结果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属于危害比较大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传播方式为接吻、性交和哺乳,但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性交传播。

在临床上的梅毒螺旋体检验中,目前的检验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梅毒螺旋体抗体被动颗粒凝集实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1]。

本研究主要对比了TPPA、TRUST及ELISA三种不同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梅毒患者100例,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为(35.5±3.4)岁,早期每组患者15例、一期梅毒患者25例、二期梅毒患者42例及三期梅毒患者8例。

1.2 方法本研究梅毒检验所用的TPPA试剂由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效责任公司生产研制,ELISA试剂由北京万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研制,而TRUSA试剂由上海荣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制,均为质量合格产品,且未过有效期[2]。

用TPPA检验法检验梅毒螺旋体时,在室温下,采用稀释液在“U”形板上稀释血清,并加入一定的致敏与未致敏明胶颗粒,孵育2h,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观察;在采用ELISA检验法检验梅毒螺旋体时,严格根据试剂盒操作步骤行检测,并观察检验结果;在采用TRUST检验法检测时,将含有甲苯胺溶液与抗原充分混合,主要检测与痛血清反应素发生反应的凝集块。

5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估

5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估

生崮国缝里生撞壁盘查!塑!王!且竖≥旦鲞要生越gbi!塑!堕!些坚旦!坐t!Q!!坐ti塑皇!&!塑!:yQ!jQ,盟!!193[实验研究与疾病监测]5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估张华荣1董国富1雷红宇1朱红2陈正明1廖莉1蔡树燕1张绍福2冯翔宇1刘启军1刘建礼2张国新1(1重庆出入境检验栓痘局,重庆400020;2北京出八境检验捡疫局,北京100026)摘要[目的)为出入境人员梅毒榆测方法和检测程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方法和推荐程序进行卫生经济学分析,为修订1995版国家标准提供借鉴。

[方法]对1994个临床标本和40个标准血清盘标本,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弱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eHA)、酶联免疫吸跗试验(ELIsa)、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DIGC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5类共7种方法进行盲法检测。

统计分析采用美国SAS技术公司的sAs统计分析软件V8.02版。

[结果】(1)总的检测情况和诊断指标:对1994份临床标本,采用唧A、1PHA、ELISA一1、ELISA一2、IGCA一15种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对FTA-ABs的灵敏度分别为89.47%、86.84%、86.84%、8947%、92“%。

特异度分别为99.34%、9969%、99.18%、9923%、99.44%。

Youden’s指数分别为8881%、86.54%、86.2%、8871%、91.54%。

一致率分别为99.15%、99.45%、9895%、99.05%、9930%。

对40个血清盘标本,采用TPPA、TPHA、EUSA一1、EusA-2、ELISA一3、D1GCA—l、DIGCA_27种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对血清盘相应预期结果的灵敏度分别为92.OO%、4000%、100.Oo%、100.00%、100.OO%、65.40%、6400%。

特异度分别为100.00%、100.00%、85.70%、】0000%、85.70%、94.70%、100.00%。

梅毒检验报告

梅毒检验报告

梅毒检验报告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它会影响人体的皮肤和黏膜。

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由于梅毒的症状多种多样且不易察觉,因此及早进行梅毒检验非常重要。

梅毒检验通常包括血清学检验和直接检验两种方法。

血清学检验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检测梅毒抗体,包括梅毒螺旋体抗体和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直接检验则是通过镜检患部病变的分泌物或者组织,直接观察梅毒螺旋体的存在。

在进行梅毒检验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停止使用抗生素和类固醇类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其次,选择合适的检验时间,一般梅毒感染后的3-6周,患者的血清中会出现梅毒抗体;最后,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检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梅毒检验报告通常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和医生的建议等内容。

在检验结果中,一般会包括梅毒抗体的检测值和阳性或阴性判定。

如果检验结果呈阳性,说明患者已经感染了梅毒;如果呈阴性,说明患者目前没有梅毒感染。

医生会根据检验结果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等。

对于梅毒感染者,及时进行治疗非常重要。

梅毒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一般情况下,足量的青霉素类药物是治疗梅毒的首选。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避免性行为,以免传播给他人。

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梅毒检验是及早发现和治疗梅毒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检验方法和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梅毒的传播,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梅毒检验,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共同维护良好的健康环境。

梅毒检验报告单

梅毒检验报告单

梅毒检验报告单
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30岁检验日期,2022年10月15日。

检验项目:
1. 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2. 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

3. 血清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抗体检测。

检验结果:
1. 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阳性。

2. 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阳性。

3. 血清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抗体检测,阴性。

检验结论:
根据以上检验结果,患者血清中检测出梅毒螺旋体抗体,特异抗体检测也呈阳性,提示患者已感染梅毒。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患者可能在感染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初期症状,包括生殖器溃疡、淋巴结肿大等。

如果未及时治疗,梅毒可能进展至慢性期,导致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梅毒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疗法,一般情况下,早期梅毒可以通过短期的抗生素治疗得到根治。

但对于慢性期梅毒,治疗过程可能较为复杂,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

除了治疗,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梅毒的传播风险。

此外,定期进行性病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及时发现并治疗梅毒可以有效避免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应该重视梅毒的治疗和预防,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避免性行为传播疾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总之,梅毒是一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患者应该重视自身健康,及时进行检测和治疗,避免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加强性教育,普及性病知识,也是预防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梅毒血清学检验中不同方法检定的结果评价

梅毒血清学检验中不同方法检定的结果评价

梅毒血清学检验中不同方法检定的结果评价发表时间:2018-08-02T10:21:08.76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3期作者:李艺芳[导读]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梅毒病是由梅毒螺旋体所导致的一类慢性、系统性传播疾病。

湖南省洪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418200【摘要】目的:对梅毒血清学检验中不同方法检定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方法:选取本中心2016年、2017年怀化市强制戒毒所哨点监测血样953人份,用梅毒螺旋体双抗原夹心法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检,初检阳性的,再用梅毒螺旋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复检。

对比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敏感性与特异性。

结果:ELISA检测结果阳性率10.80%,特异性100%、敏感性100%;TRUST检测结果阳性率37.86%、特异度94.12%、敏感度90.70%。

检验效果对比上,ELISA检测与TRUST检测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的意义。

结论:梅毒螺旋体双抗原夹心法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相比梅毒螺旋体抗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敏感性、特异性更高。

适合大批量标本检测,可作为梅毒抗体检测筛查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检验;检定结果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梅毒病是由梅毒螺旋体所导致的一类慢性、系统性传播疾病,其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性传播[1]。

梅毒一般分为后天性(获得性)和先天性两种,前者通过性接触传染,称为性病梅毒,后者从母体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称为胎传梅毒。

获得性梅毒临床上分为三期,表现为发作、潜伏和再发作交替的现象。

梅毒患者通常会对自身及患者的伴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对梅毒疾病的检测及及早治疗相对更为重要[2]。

以往的梅毒检查诊断中,采取的方法操作相对复杂,并且准确度更低,因此其诊断的结果准确度相对较低[3]。

本次研究通过对梅毒患者的血清学检验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检定分析,并评价分析结果,现作报道如下文。

TRUST检测作业指导书

TRUST检测作业指导书

1检验目的用于梅毒病人的诊断和疗效的参考。

2检验方法和原理2.1 方法:凝集法法2.2 原理:本试验采用VDRL抗原重悬于含有特制的甲苯胺红溶液中,出现颗粒或片状凝集,以检测血清或血浆中反应素。

可作为梅毒病人的诊断和疗效之参考。

3 患者准备、样本类型3.1患者准备要求空腹8~12h静脉采血,尤以早晨空腹为佳。

采血前避免剧烈动动,禁食高脂、高糖、咖啡、浓茶、大量饮酒。

3.2 样本类型及处理3.2.1 样本类型:人血清或血浆样本。

3.2.2样本容器:盛放样本的容器为洁净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

3.2.3样本的处理3.2.3.1 血清:采血后,室温待血液凝固后,再于3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分离血清待用。

3.2.3.2 血浆:采血后,样本和抗凝剂轻轻颠倒混匀6~8次,充分离心,将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后,吸出血浆待用。

3.2.4 样本保存:2~8℃保存,如果样本在7天内不测定,需将血清或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后,置-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4设备和试剂4.1设备名称:脱色摇床型号:TS-1厂家:xxx4.2试剂4.2.1试剂名称: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诊断试剂(TRUST)规格:120人份/盒组分:TRUST抗原悬液 2.5ml *l瓶,阳性对照血清1ml *l支,阴性对照血清l ml *1支,试验专用卡片120人份,专用滴管及针头1套。

厂家: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贮存条件: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4.2.2校准品:不适用4.2.3质控品:质控品1(弱阳性):北京康彻斯坦公司提供质控品2(阴性自配)4.2.4贮存条件:质控血清2-8℃保存12个月。

5校准程序:不适用6操作步骤6.1定性试验:6.1.1分别吸取50ul梅毒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2个质控品均匀铺加在纸卡的四个圆圈内。

6.1.2取待检血清或血浆50ul置于纸卡的另一圆圈中。

6.1.3用专用滴管及针头垂直分别滴加TRUST试剂1滴于上述血清中。

梅毒检测技术规范(100808)

梅毒检测技术规范(100808)

全国梅毒检测技术规范(试行讨论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一○年八月前言为了加强全国梅毒检测工作的管理,提高检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精神,在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下,性病控制中心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制订了《全国梅毒检测技术规范》(下称"规范")。

本“规范”是基于我国目前梅毒检测工作的需要以及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对梅毒检测相关的样品采集、检测方法、检测策略、质量管理等做出具体的规范要求,经上报卫生部并获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采供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提供梅毒检测服务的机构。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本“规范”参加编写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广东省皮肤性病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皮肤性病医院本“规范”参加编写及审核人员:尹跃平、王千秋、王宝玺、邢文革、王临红、郑和平、傅更峰傅更锋、顾伟鸣、郑钟洁、龚匡隆、陈祥生。

本《规范》编写工作联系人:魏万慧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所有的梅毒检测实验室。

本《规范》解释权属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录第一章梅毒及其病原体第二章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三章梅毒血清学检测第四章梅毒体病原学检测第五章梅毒核酸检测第六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七章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第一章梅毒及其病原体梅毒是由梅毒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此外,梅毒亦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自发性流产、死产或先天梅毒等。

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90年代末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呈快速流行的趋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梅毒检验参考

梅毒检验参考

梅毒检验参考梅毒为定性检测,临界值为1,在定标通过,质控通过的情况下,建议按以下步骤发单:磁微粒Anti-TP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比较特殊,其检测标志物有两种,一种为梅毒螺旋体自身的物质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称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另一种为梅毒螺旋体破坏机体细胞后,释放心磷脂等物质,这些物质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称为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因此梅毒在临床上的检测与筛查需要同时检测这两种标志物并根据其结果来共同鉴定。

目前常用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EIA),化学发光(CIA),凝集法(TPPA),荧光吸收法(FTA-ABS)等,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凝集法(RPR/TRUST),性病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等。

图7为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2010年发布的梅毒检测流程,用酶联免疫或化学发光法进行初筛,阴性结果报梅毒阴性,阳性结果进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报阳性,阴性结果再用TPPA进行确认。

图1 美国CDC梅毒检测流程图2CDC梅毒检测流程例如只进结果阳性不代抗体检测结果的不同组合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表1为检测结果不同组合临床意义汇总。

表1 梅毒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临床意义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临床意义RPR/VDTLTPPA/FTA-ABSEIA/CIA检测结果--s/co < 未感染/ 初期感染/ 潜伏期-+s/co ≥晚期梅毒/ 既往感染+-s/co < 非特异性反应或假阳性++s/co ≥梅毒感染安图磁微粒TP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试剂,临界值为1,检测结果S/CO<1报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检测结果S/CO≥1报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阳性样本需加做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另外有文献研究显示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类脂嗜异性抗体、自身抗糖尿病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物质会与试剂中的抗原成分非特异结合,从而产生假阳性的结果;或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易产生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的结果,因此建议在判定检测结果前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信息等进行判断。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

免疫性
• 特异性抗体
–感染2周后产生特异性IgM抗体, 不能通过胎盘 –感染4周后出现特异性IgG抗体,可通过胎盘
• 非特异性抗体
–刺激机体产生抗心磷脂抗体/反应素 –RPR 和 TRUST等方法可检出:5~7周或硬下疳后 2~3周
• 完全治愈的早期梅毒可再感染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 显微镜检测法:
(2)不用于观察疗效、复发和再感染:感染梅毒螺旋
体后,体内产生的抗螺旋体抗体持续存在,甚至 终生,即使经过足够的抗梅治疗,其血清反应仍 持续阳性
TPPA(明胶凝集实验)
• 确证实验/确诊实验 • 采用梅毒螺旋体天然抗原作为诊断抗原特 异性和灵敏度高,检测的是IgM抗体,可 以检测到潜伏梅毒,但操作繁琐,费用高
梅毒螺旋体,Fontana镀银染色
6
传播途径
• 梅毒患者的皮肤、粘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 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 皮肤或粘膜若 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 • 获得性梅毒 (后天)早期梅毒病人是传染源, 95%是通过不洁性交传染,少数通过接吻, 握 手、输血、接触污染的内衣湿毛巾、茶杯、烟 斗、哺乳、尿布等传染。 • 胎儿梅毒(先天 ):孕妇体内螺旋体,一般在 妊娠3—4月通过胎盘感染婴儿。
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ELISA法)结果的解读 • 阴性对照OD≤0.1,阳性对照OD>0.8 时实验正常,否则实验无效。计算方法: cut-off(co)值=0.12+阴性对照平均OD值 s/co值=病人OD值/ cut-off(co)值,s/co值 大于或等于1判为阳性,s/co值小于1判为 阴性 • 注s/co值在0.5~2.0之间的灰区样本需复检 确认后报告
①. 简单、可靠。 ②. 早期:硬下疳(梅毒血清学试验仍阴性)。 ③. 阴性不能排出患梅毒的可能性

三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对比

三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对比

■廖班處测基因。

1.4观察指标阴性标准:阳性质控品正常显色,但样本只在CC位显色.或样本中待检测基因在试剂盒最低限以下;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反向斑点杂交快速检测技术灵敏度。

2结果102分痰液标本中,67份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药敏试验结果,INH阳性12株、RIF阳性14株、SM阳性18株、EMB阳性7株、KAN阳性6株、OFX阳性4株、CPM阳性2株.AMK 耐药4株,多重耐药阳性16株;经反向斑点杂交快速检测技术检测,INH阳性10株、RIF阳性12株、SM阳性17株、EMB阳性7株、KAN阳性5株、OFX阳性4株、CPM阳性2株、AMK 阳性3株,多重耐药阳性15株,阳性检测正确率分别为83.33%,85.71%,94.44%,100.00%,83.33%,100.00%,100.00%, 75.00%,93.75%o见表1。

3讨论表1反向斑点杂交快速检测技术正确率药物药敏阳性株数反向斑点杂交快速检测阳性株数JE卿%) INH121083.33 RIF141285.71SM181794.44 EMB77100.00 KAN6583.33 OFX44100.00 CPM22100.00 AMK4375.00多重16】593.75结合分枝杆菌可引发人体各个器官组织感染,但受结核病药物滥用、诊断治疗延误、人口流动量大等特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增加,因此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对于临床指导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卩叫目前,结核分枝杆菌药敏检测方式主要为分子检测、表型检测,其中罗氏培养药敏试验虽结果直观、成本低,常作为诊断金标准,但耗时长,影响结核病患者的及时治疗。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为基因水平的分子杂交,可利用杂交技术准确捕获模板中碱基差异,在7h~9h得出结果,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高、简便等特点,可以一次性对45个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研究,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在本次研究中,结核分支杆菌一线药物中,异烟W(INH)、利福平(RIF)、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机制较为明确,主要耐药原因为基因突变引起的药物靶位改变,在对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性检测中,因氨基糖甘类、座诺酮类等药物滥用及不合理使用,使二线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随之增加,其中卡那霉素(KAN)、卷曲霉素(CPM)、阿米卡星(AMK)的耐药性与16SrRNA编码基因its变异相关,从而引发耐药性。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目前临床常用的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的效果。

方法:以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为标准,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与梅毒快速检测法(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灵敏度明显低于TPPA法;而梅毒快速检测法(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则与TPPA法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梅毒快速检测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结论:梅毒快速检测法是临床上进行血清梅毒检测较直接快速的检验筛查方法之一,可用于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梅毒的日常筛查诊断。

关键词梅毒检测TRUST TPPA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icient of the three serum test methods for syphilis.Methods:Use TPPA as a standard test method,compare with TRUST and 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Results:The sensitivity of TRUST is lower to the TPPA,and 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 is no different with TPPA,and also rapidly and accurately.Conclusion:The SD BIOLINE Syphilis 3.0 test is one of the rapidly and accurately clinic test method for syphilis.It can be use in more clinics and hospital for syphilis screening and examine.Keywords Syphilis;test method;TRUST;TPPA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也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之一,可通过母婴传播传给下一代。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

梅毒血清反应的假阴性
• 1. 一期梅毒硬下疳:一般硬下疳 出现2-3周,机体才出现反应素,故 早期血清反应常呈阴性。
• 2. 感染梅毒立即治疗或晚期梅毒: 由于血清反应素低,出现阴性。
• 3. 二期梅毒假阴性;不到1%的二 期梅毒患者其未稀释的血清VDRL试 验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而在高度 稀释后反而为阳性,即前带现象 (Prozone phenomenon),这是血 清中抗心磷脂抗体过多,抑制阳性 反应的结果。 • 4. 技术操作或抗原敏感性低出现 血清试验阴性。
• TP-ELISA利用酶的放大系统,提高 了检测灵敏度,甚至可以比TPPA能 更早地检测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 体。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和非 特异性抗体中,特异性IgM抗体最早 出现,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机体启 动体液免疫即可产生;抗心磷脂抗 体是当组织被破坏释放心磷脂后才 产生。
•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G抗体出现时间 较晚,可终身存在,因此,TPELISA或TPPA阳性无法判断是初次感 染还是既往感染。抗心磷脂抗体可 在梅毒治愈后消失,用TRUST能判断 是新近感染还是既往感染。
• 感染梅毒后,心磷脂抗体出现晚于 特异性螺旋体抗体,晚期梅毒时此 类抗体又部分转阴。有报道,三期 梅毒病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仅 有71%仍为阳性,而梅毒螺旋体抗体 检测几乎均为阳性。 • 因此,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不适 于诊断一、三期梅毒,潜伏期梅毒 也不敏感,而且有急慢性的生物学 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
• 血清学试验用作先天性梅毒的辅助诊 断,其首要问题是将无症状感染婴儿 从非感染婴儿区别开来,这些婴儿的 母亲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困难在于不 能将母亲体液免疫反应同婴儿的抗体 反应相区别,因为母亲的IgG可传递 给胎儿。另外由于IgG终身存在,所 以很难评价治疗结果。血清学诊断常 常又存在着假阳性。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SO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SO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TPPA)(凝集法)1.目的:标准实验室TPPA检测操作。

2.范围:xxx院xxx 科3 .测定原理:将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粒子上。

这种致敏粒子和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响发生凝集,产生粒子凝集反响(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 PA法)由此可以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并且用来测定抗体的效价。

4.标本:采用正确医用技术收集血清/血浆样本,血浆样本推荐使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枸檄酸钠和EDTA抗凝剂。

样本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红细胞等其它有形成分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应离心除去, 并确定样本未变质方可使用。

4.3严重溶血或脂血的样本不能用于测定。

样本收集后在室温放置不可超过8小时;如果不在8小时内检测需将样本放置在2-8°C 的冰箱中;假设需48小时以上保存或运输,那么应冻存于・20°C以下,防止反复冻融。

使用前恢复到室温,轻轻摇动混匀。

4.5血清样品即使钝化也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5.试剂: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提供的试剂。

试剂盒在2°C-10°C储存,防止冷冻,防止强光照射,有效期12个月。

试剂盒开启使用后,冷冻枯燥品配好后,2C—10°C保存可使用7日,使用前必须做对照试验。

5.3试剂组成5.溶解液(液体):用于调制致敏粒子和未致敏粒子。

5.血清稀释液(液体):用于样品的稀释。

5.致敏粒子(冷冻枯燥):调制浓度为1%的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致敏明胶粒子。

5.未致敏粒子(冷冻枯燥)经单宁酸处理调制浓度为1%的明胶粒子。

5.阳性对照血清(液体)用抗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家兔免疫血清调制成抗体效价为1: 320(最终稀释倍数)。

6.临床标本测定6.1试剂的调制6.1. 1溶解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那么使用。

血清稀释液(液体):按照测定操作规那么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中国
梅毒 体单独的
CDC 梅毒检测流程 特
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
体的水平,
检测结果并不代表着患病
法及检性:染,例如只进行了特异性
结果阳性只代表特异性抗 不代表被检测者患病,有
感染。

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的不同组合 也
代表着不同的意义1为检测结果不同
可能为晚期梅毒或 报告 检测 方法 及阳
非梅毒螺旋 体定量试验
报告检测测方合临床意义汇

法及阴性结
报告检测方 法及定量结
梅毒为定性检测,临界值为1,在定标通过,质控通过的情况下,建议按 以下步骤发单:
磁微粒Anti-T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比较特殊,其检测标志物有两种,一种为梅毒螺旋体 自身的物质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称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另一种为梅毒 螺旋体破坏机体细胞后,释放心磷脂等物质,这些物质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 反应产生的抗体称为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因此梅毒在临床上的检测与筛查需要 同时检测这两种标志物并根据其结果来共同鉴定。

目前常用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 (EIA ),化学发光(CIA ), 凝集法(TPPA ,荧光吸收法(FTA-ABS 等,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凝 集法

RPR/TRUST ,性病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 等。

图7为中国疾病预防 与控制中心(CDQ 2010年发布的梅毒检测流程,用酶联免疫或化学发光法进 行初筛,阴性结果报梅毒阴性,阳性结果进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报 阳性,阴性结果再用TPPA 进行确认。

表1梅毒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临床意义
图1美国
CDC 梅毒检测流程
梅毒螺旋体试验(具体方
阴性
或者未感 抗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RPR/VDTL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临床意义TPPA
/FTA-ABS
EIA/CIA检测结

——s/co < 1.0 未感染/初期感染/潜伏期
—+ s/co > 1.0 晚期梅毒/既往感染
+ —s/co < 1.0 非特异性反应或假阳性
+ + s/co > 1.0 梅毒感染
安图磁微粒TP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试剂,临界值为1,检测结果
S/CO< 1报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检测结果S/C8 1报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阳性样本需加做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另外有文献研究显示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类脂嗜异性抗体、自身抗糖尿病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物质会与试剂中的抗原成分非特异结合,从而产生假阳性的结果;或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易产生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的结果,因此建议在判定检测结果前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信息等进行判断。

各种癌症及肿瘤病人多数表现为高抗体滴度的特点(检测结果S/C0均在6以上);TRUST商度较高, 易误诊。

而老年人、炎症、孕妇及婴幼儿多数表现为低滴度的特点(检测结果
S/CO均在6以下);TRUST法检测其滴度多V 1:8,可通过此来排除梅毒诊断。

对于临
床上出现S/CO低值假阳性,其概率多出现在老年人、孕妇两大人群,对于弱阳性S/CO 量值与TPPA符合率关系,可参考雅培的阳性预测值(阈值)S/CO小于6时,有22%可能为假阳性;
《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抗体与 TPPA勺相关性》文献发表时间:2013.1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检验科
内容简述:本实验以TPPA为确认试验,将Architect i2000检验的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与之比较,其中S/CO V 1的标本200份,TPPA试验结果也为阴性;S/C81的标本 239份,其中TPPA阳性者171例,阴性68例,表明在S/CO V 1 ,阴性预测值达到100 % 。

而S/C81的标本中,真阳性率为71 . 6% ( 171 /239 ),假阳性率为 28 . 5% ( 68 / 239 );将 S / CO 分为 1 ~ 3,5~7,7~ 9, > 9 共 4 个组
时,各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7 %, 56%, 88%, 92%, 99%(注:阴性预测值是指真阴性人数占实验
结果阴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试验结果阴性者属于非病例的概率,因此,化
学发光免疫法否定梅毒患病的概率是 100 %。

而阳性预测值是指真阳性人数占试验结果阳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试验结果阳性者属于真病例的概率)。

从表1可知,随着S/CO值的升高,假阳性例数越来越少,阳性预测值越来越高,当S /CO 9 , Architect 与TPPA 的符合率可以达到
99 % ,也就是说,S /CO 9时,Architect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
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真阳性率可达 99 % ,然而当S/CO V 7时,假阳性仍然高达22 % 。

引起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有关,因为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类脂嗜异性抗体、自身抗糖尿病体、类风湿
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物质会与试剂中的抗原成分非特异结合,从而发生假阳性。

因此,
当Architect 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出现阳性结果时,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
史以及临床表现,再用TPPA复检,如果两者均为阳性者才发出阳性报告,这样可大大减少假阳性的发生。

雅培试剂S/CO量值与TPPA(真阳性)的符合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