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 创新、创造力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创新、创造力概述
面对席卷全球的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世界各国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与其说这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创造力的竞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2020年为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所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人力资源,假设其创造力得到充分开发,中华民族必将立于不败之地。为此,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推广、普及、动员全体国民积极投身创新文化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自主创新战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建和加速发展。
而创新、创造、创造力是三个紧密联系、密切相关的概念。面向人类创新实践和创造活动的发展需要进行创造力的开发,首先需要理清创新、创造和创造力的概念内涵。
一、创新
创新可以说是近年来使用最频繁的词汇之一,但在国内外传媒和有关书籍中却又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讨论的很多,但真正理解的人很少。有人认为创新就是创造,把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而有一些人则认为,两则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在各种意见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正本清源无意识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从词源看,“创造”一词由来已久。在我国古代《汉书·叙传下》中,就有“创,始造之也”之说。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创造”两字。而创新则不同,它是一个外来词,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理念。由于知识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形态,所以对创新的理解,只能从经济学范畴里探源,根据经济学理论予以解读。
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伊斯·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他在其1912年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用“创新”(innovation)一词。他将“创新”定义为新的产生函数的建立,通过对经济学理论的解析可知,创新的基本含义有两点:一是引入,二是革新。较为完整的表述是:创新是指“新的重新组合或者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的过程。”按照这一理解,创造本身并不是创新,只有把创造成果引入经济系统产生效益,才是创新。创新和创造是有区别的。在英文中两者也是不同的,“创造”为“create”或者“creation”,“创新”为“innovate”或者“innovation”。此外,语言学的定义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对创新概念的通俗理解。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可以简要概括为破旧立新的过程。根据《辞源》,其中“创”的主要含义就是“破坏”,同时也有“开始”和“创立”之说。
二、创造
在英美语言体系中,创造即creation,是拉丁语“creare”一词派生而来。“creare”的大意是创造、创建、生产、造成。它与另一个拉丁词“cresere”(成长)的词义相近,与拉丁语中的宇宙、世界和上帝是同根词。《旧约全书》的创世纪中说,上帝在一切不存在的情况下创造了天和地。因此从拉丁词源上分析,创造的含义是在原先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创造出新的东西。我国《辞海》中也有类似的解释,认为创造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这种解释特别强调创造具有独创性和首创性。然而,任何创造都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所以要论创造的含义,从字义上分析更为贴切。按《词源》解释,“造”
的主要含义是“构建”和成为。“创”与“造”两字相连,具有破坏与构建相统一的含义。完整来讲,创造是指在破坏、否定和突破旧事物的基础上。构建并产生新事物的活动。
三、创造力
创造这一概念通常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特有的创造潜能,即人的创造性。它是人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一般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这一点已为现代生命科学、脑科学和医学科学的研究所证实。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创造力人人都有,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创造力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和创造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创造性成果的一种能力。创造能力是对创造潜能的外化和显性表现,正是由于创造力的作用,人们才得以在创新活动和创造实践中产生人所具有的一种潜在的、天赋的自然属性,同时又是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和开发才能得以发挥和显露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前者属于创造力的生理机制范畴,主要是属于脑科学的研究内容;后者属于能力范畴,主要是属心理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内容。
(一)创造力的生理机制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证实,创造力主要蕴藏在人的右脑之中,是人类亿万年来智力进化的结果。
早在19世纪,生理学家和外科医生就已发现,人的大脑的各个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大脑皮层中央沟前回区域称为“运动区”,刺激该区可以引起四肢的运动;视觉区域分布在枕叶距状裂两侧;身体右侧的感觉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的左半球等,由此逐渐形成与此相关的“特殊定位说”。根据这一看法,人们认为大脑左半球集中了占主导地位的逻辑和语言中枢,它管理认得右侧身体与右侧手活动,因而被称为优势半球;相反,大脑的右半球一直被认为缺乏高级活动功能,它只管理身体左侧及左手活动,故称为劣势半球。
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心理学教师斯佩里(P.W Sperry)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大脑左半球除具有抽象思维、数学逻辑及逻辑语言等各项重要机能外,还可以在关系很远的资料间建立想象联系。在控制神经系统方面,人脑的左半球也很积极,起着主要作用。同时,他发现并纠正了过去人们对大脑右半球的低估。他发现人脑右半球同样具有许多高级功能,如对复杂关系的处理能力、整体综合能力、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此外,他被证实是音乐、美术和空间知觉的辨识系统。人的右脑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根据斯佩里的研究,大脑右半球承担着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的功能,具有掌握空间关系和艺术认知的能力,因此右脑被认为是创造脑。它主要通过直观思维和想象思维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活。后来,在运用放射性示踪原子研究确定大脑区域血流量多少时发现,当遇到新问题时,放射性示踪原子密集的区域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右脑区。在大脑工作状态的照片上清楚表明,创造性工作主要由右脑承担。然而,过去人们一直注意左脑的使用和训练,而右脑的使用很少,尚处于待开发状态。因此,现在人们提出“开发右脑”是提高人的创造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人们的右脑尚未开发或者较少开发,这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巨大潜能,据此,人们编制了各种开发右脑的健脑体操,重视如何恢复和启用左手的各项活动,从而锻炼右脑,以增强创造能力。
(二)、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即具有新颖性的、非重复性的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