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煤盆地的演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拗陷型聚煤盆地(亦称波状拗陷盆地) 盆地的基底:基本上为一连续界面,聚煤期地壳运 动以宽缓开阔的波状隆起和拗陷为主,含煤岩系 就形成于波状拗陷内。 特征: 1、拗陷型盆地多为浑圆形或长圆形; 2、煤层发育比较广泛、稳定; 3、大型拗陷聚煤盆地内部常发育次一级隆起和拗陷。
聚煤盆地类型
(二)断陷型聚煤盆地 断陷型聚煤盆地的基底为不连续界面,成盆期地壳运动以 块状断裂运动为主。 特征:
聚煤盆地的形成
四个因素的辨证关系:
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构造等因素,在一定 地区或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成为聚煤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一般来说,古气候、古植物条件提供了聚煤作用的 物质基础,常作为聚煤盆地形成的区域背景来考虑;而 古地理和古构造则是具体聚煤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控 制因素。沉积盆地是沉积物搬运和沉积的活动舞台,
K31
K41
K 21 K51 K 11 J C-P
松辽盆地沉积-构造剖面图
(据《中国煤田地质学》,韩德馨等,1980)
Leabharlann Baidu
聚煤盆地的演化
2、拗陷型聚煤盆地→断陷型聚煤盆地
盆地初期构造运动以隆起、拗陷为主,断裂 不发育,由于动力作用方式的改变,在不同层位 也可以出现不同方向和不同排列方式的断层系。
聚煤盆地的演化
2
1
2
3
4
图6-15 云南小龙潭煤盆地沉积剖面图 云南小龙潭煤盆地沉积剖面图
1—湖泊相泥灰岩;2—褐煤层;3— 湖沼相碎屑岩;4—坡积相砂砾岩
1-湖泊相泥灰岩;2-褐煤层;3-湖沼相碎屑岩;4-坡积-洪积相沙砾岩
聚煤盆地的演化
退缩分化:聚煤盆地发育晚期,大的拗陷被 新的隆起分隔的现象。
聚煤盆地的演化
E
华北裂谷 系中的一个半 地堑盆地,以 边缘断裂为主 干发育一系列 掀斜断块。
0.0
ES1 Q+Nm ES3
An Z
Q+Nm NC Ed
1.0
ES1 ES 3 ES4 J1 ES4 J1 ES1 Ed ES3 ES4 ES3 ES1 ES2
J
2.0
ES1
3.0
AnZ
4.0
5.0 S
华北裂谷系中的一个半地堑盆地剖面图 (垂直比例尺,每秒大致相当3-40nm) (据马杏垣,1983)
聚煤盆地的演化
一、时间上的表现—基本类型的转化 (一)非构造成因聚煤盆地→构造成 因聚煤盆地
(二)断陷型盆地<==>拗陷型盆地
聚煤盆地的演化
1、断陷聚煤盆地→拗陷聚煤盆地 (1)盆地发育早期表现出显著的裂陷性质,下落 断块组成一系列地堑盆地。 (2)随着裂陷作用的减弱或停止,各个亚盆地被 上覆沉积广泛覆盖,形成统一的沉积盆地。 (3)盆地发育的后期,发生了构造型式的转化, 由早期的裂陷作用为主,转化为晚期的荷载调整性沉降。
聚煤盆地的演化
( 2 )东部巨型隆起自南而北逐步解体,不同期的 聚煤盆地相应地依次分布:晚三叠-早侏罗世聚煤盆地 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等地,早—中侏罗世聚煤盆地零 星分布于华北地区,晚中生代聚煤盆地则主要分布于东 北、内蒙东部地区,为断陷盆地系,盆地群沿北北东向 斜列。
( 3 )巨隆带进一步分化,沿隆起轴部形成华北裂 谷系为主体的断陷带,含煤沉积发育于裂谷系和两侧隆 起带上的小型断陷盆地内。
聚煤盆地的演化
东北松辽盆地, NW 晚侏罗-早白垩世 形成北东向基底断 裂的半地堑盆地。 白垩世晚期盆地主 要表现为拗陷性质, 沉积层由盆地中部 向两翼逐渐变薄, 在盆缘地带仍受到 基底断裂影响。
Tr
K22 K12
SW 海拔/m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作业:举例说明聚煤盆地的时空演化表现
形成各种各样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
聚煤盆地类型
三、聚煤盆地类型 按聚煤盆地的成因分: (一)由于侵蚀、岩溶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非构造 成因聚煤盆地; 特征:形成的含煤岩系一般厚度有限,且变化大、 分布零星,不具工业价值。
聚煤盆地类型
(二)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构造成因聚煤盆地(拗 陷型、断陷型和断拗型)等三种类型
聚煤盆地的演化
沉积盆地是地壳形变的产物,随着地壳运动体制的 演变,不同期的聚煤盆地便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转移。 以我国东部中、新生代聚煤盆地为例
不同期聚煤盆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盆地的 形成、分布与NNE向巨型构造体系的成生过程相联系。
( 1 )晚三叠世这一构造体系的雏型开始展现,在 太行山的西侧形成四川、鄂尔多斯大型沉积盆地,堆积 了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东侧总体为一 NNE向的巨型隆起带。
聚煤盆地的演化
聚煤盆地的演化 二、空间上的表现——盆地的超覆扩张和退缩 分化、侧向迁移
(一)盆地的超覆扩张和退缩分化
超覆扩张:一个小的拗陷发展成一个大的拗陷,或多 个相邻小拗陷逐渐连接成一个大的拗陷。
第九章 §3 聚煤盆地的形成与 演化
云南小龙潭第三纪 褐煤盆地的基底为可溶 性碳酸盐岩(石灰岩、 白云岩等)。含煤岩系 剖面三分明显即:下段 以坡积砂砾岩填积为主; 中段为湖沼相沉积;上 段以湖泊相泥灰岩为主。 小龙潭煤盆地充填序列, 呈现出明显的超覆扩张。
煤田地质学
聚煤盆地的演化
刘伟明
讲课步骤:
1、复习巩固 2、讲解新课 3、总结与布置作业
聚煤盆地的形成
一、聚煤盆地
原始含煤沉积盆地,聚煤盆地可以保持其原 始沉积盆地的基本面貌,但大多数由于后期构造 变动和剥蚀作用而被分割为一系列后期构造盆地。
聚煤盆地的形成
二、聚煤盆地的形成条件
1.植物遗体的大量堆积是聚煤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2.古气候是植物繁衍、植物残体泥炭化和保存的前 提条件。主要发生在温暖潮湿地带。 3.适宜的沉积古地理环境为沼泽发育、植物繁殖和 泥炭聚积提供了天然场所。 4.古构造是作用于聚煤盆地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地表侵蚀和盆地基底升降(主要因素)等,都可引 起盆地范围的扩张或退缩。 当聚煤盆地基底下沉速度相对增快时,聚煤盆地发 生超覆扩张;当沉降相对减慢或由沉降转化为上升隆起 时,沉积物大量充填,聚煤盆地发生退缩分化。
聚煤盆地的演化
(二)盆地的侧向迁移 聚煤盆地的侧向迁移是指不同聚煤期聚煤盆 地在空间上的转移和盆地内部沉降中心的迁移。
1、盆地一般呈狭长几何形态,其延伸方向与控制性断裂的 展布方向相一致;
2、断陷型聚煤盆地中常形成巨厚煤层
(三)断拗型聚煤盆地
拗陷型和断陷型的过渡类型
煤田地质学
聚煤盆地的演化
聚煤盆地的演化
聚煤盆地从形成到结束是一个动态过程, 由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聚煤盆地不断发展演 化——时-空演化。 聚煤盆地的演化,会 引起聚煤部位的改变,因而研究聚煤盆地 的发展规律,对找煤具有重要意义。
聚煤盆地的演化
( 4 )位于东海大陆架的东海盆地是一个北 北东向弧后拉伸盆地,以碎屑含煤沉积为主。台 湾省西侧发育新第三系碎屑含煤岩系。
由此可知,我国东部中、新生聚煤盆地发生 了自西而东的侧向迁移,形成聚煤盆地空间迁移。
总结与作业
本节内容:聚煤盆地的时空演变
1、基本类型的转化 2、盆地的扩张、退缩和侧向迁移
聚煤盆地类型
(二)断陷型聚煤盆地 断陷型聚煤盆地的基底为不连续界面,成盆期地壳运动以 块状断裂运动为主。 特征:
聚煤盆地的形成
四个因素的辨证关系:
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构造等因素,在一定 地区或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成为聚煤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一般来说,古气候、古植物条件提供了聚煤作用的 物质基础,常作为聚煤盆地形成的区域背景来考虑;而 古地理和古构造则是具体聚煤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控 制因素。沉积盆地是沉积物搬运和沉积的活动舞台,
K31
K41
K 21 K51 K 11 J C-P
松辽盆地沉积-构造剖面图
(据《中国煤田地质学》,韩德馨等,1980)
Leabharlann Baidu
聚煤盆地的演化
2、拗陷型聚煤盆地→断陷型聚煤盆地
盆地初期构造运动以隆起、拗陷为主,断裂 不发育,由于动力作用方式的改变,在不同层位 也可以出现不同方向和不同排列方式的断层系。
聚煤盆地的演化
2
1
2
3
4
图6-15 云南小龙潭煤盆地沉积剖面图 云南小龙潭煤盆地沉积剖面图
1—湖泊相泥灰岩;2—褐煤层;3— 湖沼相碎屑岩;4—坡积相砂砾岩
1-湖泊相泥灰岩;2-褐煤层;3-湖沼相碎屑岩;4-坡积-洪积相沙砾岩
聚煤盆地的演化
退缩分化:聚煤盆地发育晚期,大的拗陷被 新的隆起分隔的现象。
聚煤盆地的演化
E
华北裂谷 系中的一个半 地堑盆地,以 边缘断裂为主 干发育一系列 掀斜断块。
0.0
ES1 Q+Nm ES3
An Z
Q+Nm NC Ed
1.0
ES1 ES 3 ES4 J1 ES4 J1 ES1 Ed ES3 ES4 ES3 ES1 ES2
J
2.0
ES1
3.0
AnZ
4.0
5.0 S
华北裂谷系中的一个半地堑盆地剖面图 (垂直比例尺,每秒大致相当3-40nm) (据马杏垣,1983)
聚煤盆地的演化
一、时间上的表现—基本类型的转化 (一)非构造成因聚煤盆地→构造成 因聚煤盆地
(二)断陷型盆地<==>拗陷型盆地
聚煤盆地的演化
1、断陷聚煤盆地→拗陷聚煤盆地 (1)盆地发育早期表现出显著的裂陷性质,下落 断块组成一系列地堑盆地。 (2)随着裂陷作用的减弱或停止,各个亚盆地被 上覆沉积广泛覆盖,形成统一的沉积盆地。 (3)盆地发育的后期,发生了构造型式的转化, 由早期的裂陷作用为主,转化为晚期的荷载调整性沉降。
聚煤盆地的演化
( 2 )东部巨型隆起自南而北逐步解体,不同期的 聚煤盆地相应地依次分布:晚三叠-早侏罗世聚煤盆地 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等地,早—中侏罗世聚煤盆地零 星分布于华北地区,晚中生代聚煤盆地则主要分布于东 北、内蒙东部地区,为断陷盆地系,盆地群沿北北东向 斜列。
( 3 )巨隆带进一步分化,沿隆起轴部形成华北裂 谷系为主体的断陷带,含煤沉积发育于裂谷系和两侧隆 起带上的小型断陷盆地内。
聚煤盆地的演化
东北松辽盆地, NW 晚侏罗-早白垩世 形成北东向基底断 裂的半地堑盆地。 白垩世晚期盆地主 要表现为拗陷性质, 沉积层由盆地中部 向两翼逐渐变薄, 在盆缘地带仍受到 基底断裂影响。
Tr
K22 K12
SW 海拔/m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作业:举例说明聚煤盆地的时空演化表现
形成各种各样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
聚煤盆地类型
三、聚煤盆地类型 按聚煤盆地的成因分: (一)由于侵蚀、岩溶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非构造 成因聚煤盆地; 特征:形成的含煤岩系一般厚度有限,且变化大、 分布零星,不具工业价值。
聚煤盆地类型
(二)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构造成因聚煤盆地(拗 陷型、断陷型和断拗型)等三种类型
聚煤盆地的演化
沉积盆地是地壳形变的产物,随着地壳运动体制的 演变,不同期的聚煤盆地便呈现出规律性的空间转移。 以我国东部中、新生代聚煤盆地为例
不同期聚煤盆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盆地的 形成、分布与NNE向巨型构造体系的成生过程相联系。
( 1 )晚三叠世这一构造体系的雏型开始展现,在 太行山的西侧形成四川、鄂尔多斯大型沉积盆地,堆积 了晚三叠世和早、中侏罗世含煤岩系,东侧总体为一 NNE向的巨型隆起带。
聚煤盆地的演化
聚煤盆地的演化 二、空间上的表现——盆地的超覆扩张和退缩 分化、侧向迁移
(一)盆地的超覆扩张和退缩分化
超覆扩张:一个小的拗陷发展成一个大的拗陷,或多 个相邻小拗陷逐渐连接成一个大的拗陷。
第九章 §3 聚煤盆地的形成与 演化
云南小龙潭第三纪 褐煤盆地的基底为可溶 性碳酸盐岩(石灰岩、 白云岩等)。含煤岩系 剖面三分明显即:下段 以坡积砂砾岩填积为主; 中段为湖沼相沉积;上 段以湖泊相泥灰岩为主。 小龙潭煤盆地充填序列, 呈现出明显的超覆扩张。
煤田地质学
聚煤盆地的演化
刘伟明
讲课步骤:
1、复习巩固 2、讲解新课 3、总结与布置作业
聚煤盆地的形成
一、聚煤盆地
原始含煤沉积盆地,聚煤盆地可以保持其原 始沉积盆地的基本面貌,但大多数由于后期构造 变动和剥蚀作用而被分割为一系列后期构造盆地。
聚煤盆地的形成
二、聚煤盆地的形成条件
1.植物遗体的大量堆积是聚煤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2.古气候是植物繁衍、植物残体泥炭化和保存的前 提条件。主要发生在温暖潮湿地带。 3.适宜的沉积古地理环境为沼泽发育、植物繁殖和 泥炭聚积提供了天然场所。 4.古构造是作用于聚煤盆地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地表侵蚀和盆地基底升降(主要因素)等,都可引 起盆地范围的扩张或退缩。 当聚煤盆地基底下沉速度相对增快时,聚煤盆地发 生超覆扩张;当沉降相对减慢或由沉降转化为上升隆起 时,沉积物大量充填,聚煤盆地发生退缩分化。
聚煤盆地的演化
(二)盆地的侧向迁移 聚煤盆地的侧向迁移是指不同聚煤期聚煤盆 地在空间上的转移和盆地内部沉降中心的迁移。
1、盆地一般呈狭长几何形态,其延伸方向与控制性断裂的 展布方向相一致;
2、断陷型聚煤盆地中常形成巨厚煤层
(三)断拗型聚煤盆地
拗陷型和断陷型的过渡类型
煤田地质学
聚煤盆地的演化
聚煤盆地的演化
聚煤盆地从形成到结束是一个动态过程, 由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聚煤盆地不断发展演 化——时-空演化。 聚煤盆地的演化,会 引起聚煤部位的改变,因而研究聚煤盆地 的发展规律,对找煤具有重要意义。
聚煤盆地的演化
( 4 )位于东海大陆架的东海盆地是一个北 北东向弧后拉伸盆地,以碎屑含煤沉积为主。台 湾省西侧发育新第三系碎屑含煤岩系。
由此可知,我国东部中、新生聚煤盆地发生 了自西而东的侧向迁移,形成聚煤盆地空间迁移。
总结与作业
本节内容:聚煤盆地的时空演变
1、基本类型的转化 2、盆地的扩张、退缩和侧向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