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之 3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课件
5.宋元明清时期——书院发展
二、学校的发展
中国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官学、私学、书院、学堂、新式 学校等过程。
(二)中国近代学校的发展 1.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时期 ——新式学堂 西文类学堂:京师同文馆、上海方言馆 西艺类学堂:马尾船政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水师学堂
(一)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 ——私学兴盛 2.西汉时期——官学兴起
中央官学以太学为主
+ 地方官学以郡国学为主
二、学校的发展
中国学校的发展经历了官学、私学、书院、学堂、新式 学校等过程。
(一)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 ——私学兴盛 2.西汉时期——官学兴起(太学)
3.西晋时期——国子学
1993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调整教育结构,改 革办学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定了现行学制
四、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1.在学校层级与类别制度方面:
2.在学校入学与修业年限制度方面: 幼儿园3-6岁,小学6岁入学。高等教育取消本、专科 年龄限制,实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2个方面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趋势:5点
1922 年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制定了新学制,也称“壬戌学制”,规定小学修 业年限为6年,中等教育阶段设初中和高中,各三年,故也成为“六 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建国初期。“六三三”学制使中国教育从封 建社会教育中摆脱出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51年 新中国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我国学制改革的一 个新阶段。这个学制借鉴苏联的办学经验,继承老解放区的办学 传统,体现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社会服务,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 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了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333教育综合-教育原理(第六章)
教育学老师张思勤
12/20/2012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12/20/2012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 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 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 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教育制度既有与其他社会制度相类 似的性质,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客观性。 (二)规范性。 (三)历史性。 (四)强制性。
12/20/2012
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教育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 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1、原始社会 2、在古代阶级社会之初 3、现代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在当代还在不断地发展。
12/20/2012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12/20/2012
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 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 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人学条 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2/20/201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 类型: 一是双轨学制; 二是单轨学制; 三是分支型学制。 原来的西欧学制属双轨学制,美国学制属单轨学制,苏 联学制则是分支型学制。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二)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四)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六章
教育学概论知识点-第六章第六章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1.定义教育制度——指⼀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的规则。
2.教育制度的特点客观性:教育机构的设置、层次类型的分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制度化,都受客观的⽣产⼒发展⽔平制约,具有客观性。
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标的确定上。
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变化的,具有历史性。
强制性:它对受教育个体的⾏为具有⼀定的强制作⽤,要求受教育者⽆条件地适应和遵守。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定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处于教育制度的核⼼位置的。
2.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第⼀,⽣产⼒发展⽔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第三,学⽣的⾝⼼发展特点;第四,⼈⼝发展状况;第五,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3.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标志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制度化相对于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学教育的衔接(2)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4)⾼等教育类型⽇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6)终⾝教育体系的建构(7)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8)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三、我国现⾏学校教育制度(⼀)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1.新中国成⽴以前的学制(1)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个近代学制。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 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 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一)教育形式构成: 1、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 明确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各级各类教育发 展的具体目标。 2. 在教育结构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 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 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 摆到突出的位置。 3. 改革办学体制。 4. 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5. 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6. 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由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构成 的完整体系。其中,学校教育制度构成了教 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 学校教育制度的设立受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更要考虑 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规律。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 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 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 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二)学制确立的依据
学制的产生、发展、变化一般受到如下 因素影响: (1)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的直接制约。 (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影响学制产生 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学校教育制度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 接制约。 (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经常吸取原有 学制的合理成分,借鉴外国学制建设中的有 益经验。
第六章教育制度教学教案
2020/9/22
18
2、单轨学制
单轨学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体制,其结构是:小 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
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单轨制最早产生 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
2006年修订颁行的《义务教育法》 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 收学费、杂费”,这标志着,国 家从法律层面确立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 施。
2020/9/22
39
免费
资料
•
德国在1919年实行8年义务教育,职业义务教
育到18岁,18岁前全部免费,家庭困难的还可申
请生活补贴;1973年起延长到10年,目前是12年
2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1、什么是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
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
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
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第 四 章 教 育 体 制
第 四
教育的法制化:
章
• 保教结合
2020/9/22
36
第
义务教育(compulsory education )
四
章
义务教育:是指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
教
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 会和家庭
育
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体
世界上最早颁布实行义务教育法令的是德国,1872年颁布了
制
《普通教育法》。
我国的义务教育: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教育学原理第六章教育制度
教育学原理第六章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
二.学校教育制度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概念
2.特点
3.我国教育基本制度
1.学制的概述
2.学制确立的依据
3.各级学校系统
4.各类学校系统
5.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改革
I.概念
II.学制构成的基本要素
III.类型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综合化
3.非正规教育的复兴及其对正规教育的影响
4.高中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及其与大学的衔接
5.高等教育大众化
6.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A.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A.客观性
B.包含
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
教育的管理系统
B.规范性
C.历史性
D.强制性
1951年学制改革
1958年学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学制改革
我国学制的改革趋势
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2.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
1.学校的级别
2.学校的类型
3.学校的结构
1.双轨学制
2.单轨学制
3.分支型学制
社会的依据
人的依据
学前教育阶段
初等教育阶段
中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
普通教育系统
师范教育系统
职业技术教育系统
成人教育系统。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1.学校教育活动⑴“学校”的词源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
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
辛亥革命以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活动始于夏代,当时的学校称作“校”。
⑵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①社会生产水平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②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步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③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
④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⑶学校教育活动的运行机制:动力系统——工作系统——监控系统2.学校文化⑴学校文化的含义指学校这个教育组织系统中,所有成员的共享价值、规范、行为准则和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方式。
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规范文化。
观念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学校文化的内在核心部分——精神文化;学校文化的外在表层部分——物质文化。
⑵学校文化的特点①学校文化是以有形的物质为载体的无形文化;②学校文化是一种约束性的文化;③学校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文化;④学校文化是一种有个性的文化。
⑶学校文化的功能①导向功能;②约束功能;③凝聚功能;④激励功能。
二、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习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①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②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③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部分,借鉴外国学制中的有益经验;⑤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的状况。
教育学[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教育制度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古代教育制度在原始氏族时代,社会还处于混沌未分化的状态,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还没有产生学校,因此,那时就不可能有学制。
在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之初,由于社会的分化,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出来,古代学校就应运而生了,后来还有了简单的学校系统,古代学制就这样产生了。
由于古代学制只有等级性和阶级性,没有生产性和科学性,这就决定了古代学制的不系统和不完善。
古代学制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没有严格的教学年限的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
古代学制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
(二)现代教育制度现代学校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的产物。
它是社会的进一步分化,是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二次分离的结果。
现代学校培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人才。
因此,现代学校不但有阶级性,而且还有生产性和科学性。
这就决定了现代学校教学内容上的科学性及其与生产劳动密切联系的性质,决定了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决定了学校结构上的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特点,从而决定了现代教育制度的系统和完善的性质。
(三)当代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在当代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它已由过去的现代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发展成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为主体,包括幼儿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和成人教育机构与组织系统的一个庞大的体系。
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这在发达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
硕士入学考试: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硕士入学考试:2020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凯洛夫《教育学》曾对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的主要特点是()A.用心理学解释教育学过程B.强调教学过程最优化C.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主导作用D.重视智力发展和创造性培养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六章外国现代教育:苏联教育的发展之凯洛夫的《教育学》2.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
这体现了教育的()A.个体社会化功能B.个体个性化功能C.个体谋生性功能D.个体享用功能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之个体社会化3.有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不合乎他们的要求就要受到处罚。
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A.传递B.选择C.创造D.传播答案:B考查知识点: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的文化功能之教育的文化选择批判功能4.教育之所以能促进儿童发展,根本在于儿童发展上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可塑性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A.发展生产力B.消灭社会分工C.普及教育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D考查知识点:第五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属于我国基本教育制度的是()A.学区教育制度B.成人教育制度C.教师教育制度D.教师资格制度答案:考查知识点:7.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右图所示:这类课程是()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广域课程D.核心课程答案:C考查知识点:第七章课程:课程类型之综合课程、广域课程8.学生围绕自己和教师订立的学习契约开展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特朗普制D.曼海姆制答案:考查知识点:9.为避免灌输与说教而大量使用道德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角色认取(roletaking)和主动思考的德育模式,除道德模式外,还有()A.体谅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集体教学模式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九章德育:德育模式之体谅模式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分提出申诉的权利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或助学金的权利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十章教师与学生:学生的权利和义务11.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改革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鲜明反映这种转型努力的标志性文献是()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答案:考查知识点:第六章教育制度:1949年以来我国的教育制度12.当代中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向融合B.普通教育与通用教育向融合C.普通教育与初等教育贯通D.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答案:A考查知识点:第六章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1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挪威各地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陆续将义务教育的结束年龄从14岁延长到16岁。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制度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制度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教学改革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教师培养、课程改革以及评估制度等方面,探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变化,学校教育的功能从简单的传授知识逐渐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试能力,而现代教育倡导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改革制度中,应该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培养的改革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制度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忽视了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方法。
而现代教育则强调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教师。
因此,教师培养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情感。
三、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课程设置注重知识的传递和学科的划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现代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课程改革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四、评估制度的改革评估制度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评估方法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判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时过分强调量化指标,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代评估制度则强调学生的多元智能和能力评价,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个性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发展方向和支持措施。
因此,在教学改革制度中,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总结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制度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一环,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制度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体制改革
1958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稳步实现
“两个增长” 2.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 3.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
育 4.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
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5.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
第六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 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 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
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
(一)教育形式构成:
1、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
二、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
(一)1951 年的学制:奠定了我国新学制的基
础,反映了当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批判地 吸取了旧学制中某些可用的因素,对发展我国的 教育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1958 年的学制改革:虽然经过一系列的
努力,使教育水平有所回升,但“文化大革命” 的冲击,使教育事业整体陷入瘫痪。
体,在较远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教学的一种 开放型教育形式。 4.自学考试:人们根据主观的需要,在自我计 划、自我制约下,有目标、有系统地进行 的学习活动。
二、制度规定的教育体系构成
(一)我国现行教育的类别体系 ① 基础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 ② 高等教育体系:包括综合大学、专门学校、专科学校、研
(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
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 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 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教育学原理 项贤明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2.欧洲中世纪学校教育 欧洲中世纪:公元500元—1500年之间的时期,大致在古罗马帝国 灭亡(公元476年)到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之间的时期。 (1)教会学校 (2)世俗学校:宫廷学校、行业学校、城市学校 (3)大学的发展:意大利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英国剑桥大 学、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开设文科、法科、医科、神科。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 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我国的学校制度(P206)
二、 我国的学校制度(P206)
时间 学制
基本内容
备注
《关于教 明确指出“现行的学制是需要积极地妥 受“左”的影响
北宋四大书院
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 商丘应天书院。
外国古代学校发展 1.古希腊时期的学校发展 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都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奴隶无权享 受教育。但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状况不同,因而教育体制也彼 此各异。 (1)斯巴达教育:是国家控住的军事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英勇 的战士,教学内容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文化科学知识学习。 (2)雅典教育:博雅教育,主要以私学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身 心和谐发展的公民,教育内容主要是“七艺”。
2.秦汉时期的学校发展 秦朝:以法为师,禁止私学,焚书坑儒,统一文字 汉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举贤任能,设书馆经馆,学校教育 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盛行,官学时兴时废,私学艰难发展。 隋唐时期:学校发展进入恢复发展阶段,科举制度出现。 4.宋元明清时期: 官学进一步发展,书院出现,重开自由讲学之风。蒙学得到发展 。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也愈发高涨,对于学校教育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肃。
在此背景下,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也日渐发生了变革,以适应人们对于教育的新需求。
一、教师角色的变化在过去,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依靠老师雄厚的知识基础和权威性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今天的教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他们更多地成为了学生的引导者和知识分享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的过程。
教师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的变化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是新的学校教育制度变革的一部分。
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方式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鼓励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
此外,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的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实际的技能和经验。
三、教育资源的变化教育资源的变化也是学校教育制度变革的一部分。
在过去,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差别较大。
而今天,教育资源的投入逐渐增加,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学校建设和教育设施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更新。
四、学校管理的变化学校管理也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变革的一部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教育管理逐渐实现了现代化和规范化。
学校管理者了解到,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项管理制度也更加注重学校文化建设,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
总之,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持续而不断的过程。
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出现为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也必将不断进步和完善,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
• 隋唐:隋唐实施科举考试制度, 同时鼓励学校的发展。唐朝除 在京都设立国子学、太学、四 门学等弘扬儒学的学校外,还 设有律学、书学、算学、医药 学等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
• 宋元明清:中央官学和地方 官学的继续发展;书院的发展 (南宋:白鹿洞书院、岳麓书 院、丽泽书院与象山书院 ); 蒙学的发展。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努力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质量不断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多样化地发展?高等教育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地发展?建构终身教育体系?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谢谢各位同学
教育学原理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校的产生
• 学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发展的产物,它在远古社会就已经 存在。
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 就外部管理看,我国目前基础教育学校 实行地方政府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 高等学校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 制度。
• 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制度。 • 就内部管理看,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
• 我国实行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力 量共同参与办学的制度。
责制,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 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 负责制。民办学校设立学校理事会、董
• 学校办学制度
机构设置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
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的 管理方式等做出的制度规定。
兴办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套制度体系。
它规定着一国学校的兴办具有怎样的
办学主体或办学者,同时也规定着兴
办学校的条件与程序。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 新中国学校制度建设 •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1月1日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
教育学原理第六到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一、名词解释题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2、办学体制:学校办学制度也可称为办学体制,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学校的兴办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套制度体系。
3、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管理权限、管理机构设置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管理方式等做出的制度规定。
4、义务教育制度: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对所有的学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国家予以保证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1、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学校产生有哪些重要意义?条件: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社会生活中间接经验的积累;③记载和传承文化工具的出现。
意义:学校的产生不仅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种飞跃是指,学校的产生,使学校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和主导形态,开辟了人类教育的新纪元。
其次,学校的产生,标志着形式化和制度化教育的开始,人类社会的教育从此成为一种专门化的事业。
学校产生以前,教育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是非形式化地存在的。
学校产生之后,教育便可以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从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分化出来,从而成为一种专门化、形式化的教育。
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教育开始走向制度化。
最后,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校产生之后,有了专门传道、授业的教师,使得人类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和文明成果有了不断传承的可能。
学校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与结品,负有传承文明和促进文明发展的使命。
所以,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1、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2、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开展科学研究5、提供社会服务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基本特点?1、适应时代的要求。
学校教育制度改革新的内容
学校教育制度改革新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必然。
那么,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新内容都有哪些呢?一、教育内容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在不断变化。
学校教育的内容应该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学生应该在课程中学习更多的人文知识和社会常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课程设置的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学校应该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改善课程设置。
开展更多的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
此外,学校应该注重开发多元化的课程,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育评价的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主要是考试,这样的评价方法很容易导致学校注重教育结果而不是过程。
因此,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应该重视教育过程,在教育上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能力培养,而不是纯粹的记忆。
同时,教育评价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态度的评价,以此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师培训的改革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培训和教育也是重要的。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教师的广泛培训,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除了课程知识的培训,教师还应该注重如何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以此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总之,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
学校应该注重改善教育模式、改进课程设置、重视教育过程和培养教师,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教育学第六章教案
单轨制后来被许多国家所采用,因为它有利于教育的逐级普及。
(三)分支型学制
前苏联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直到20世纪初,西欧双轨制,一轨只有小学,一轨则只有中学和大学。后来,随着义务教育的上延,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实施,双轨制从小学开始向上与中等教育衔接。这样,西欧的双轨制开始向分支型转变,即小学、初中单轨、其后多轨。
(九)研究生教育机构
19世纪初在德国产生了现代学位(哲学博士)之后,又产生了现代研究生教育机构。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研究生教育在各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到了20世纪,研究生教育机构已成了不少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20世纪中期以来,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有的国家的研究生以高于本科生增长速度的2-4倍增长。
第二节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演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这个学制未及实施,
到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其突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
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学科设置、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建议对其进行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学校教育制度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现有教育制度
的不断推进和完善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一,学科设置的改革。
现有的学科设置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
的发展需要。
我们需要把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把多学科相互融合,创造出新的优势学科,在这些学科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课程
与社会需求的贴合度,为未来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课堂教学的改革。
现有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显得过于单
一和枯燥,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我们需要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
新颖的思维导图、案例教学、讨论、直观展示等多种教学方式相
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思考能力。
第三,评价机制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机制普遍注重考试成绩,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较难全面评估,也难以激励学生学习。
因此,我们需要引入多样性、经验性、创新性的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以个人表现和团队表现为重点来进行评价,从而实现每个学生的优化发展。
总的来说,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
改变学科设置、更新课堂教学方式、建立新型评价机制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措施,我们必须尽早开始。
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逐步解决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为实现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第三节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思考题:
1,我国当前关于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有哪些内容?2,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有哪些新趋势?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第一,深化不同层级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学前教育的改革:
到2020年,全国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发达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2,义务教育的改革:
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城乡教师编制标准等。
加快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国家基本装备标准。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3,高中阶段的改革:
深化高中招生和入学制度改革,推动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
4,高等教育的改革:
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着力人才的能力培养,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第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具体的任务包括以下3点:
1,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国家行政管理改革简政放权,明确管理权限与职责,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鼓励社会参与办学。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2,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一是完善大学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
二是加强章程建设,各学校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管理学校。
三是扩大社会合作。
推进高校与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有效合作。
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革
四是推进专业评价。
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鼓励教育专业机构和社会第三方机构对高校办学进行评估。
3,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实行校务会议管理制度,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制度。
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1,努力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①大力发展幼儿教育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论坛通过《达喀尔行动纲领》,再次确认将发展幼儿教育列为全民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②21世纪以来,众多国家提出普及学前教育的新目标。
③重视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机衔接。
2,义务教育年限不断延长,质量不断提高。
①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一些国家已将高中阶段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范围,义务教育年限已达10年以上。
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和优质化发展。
各国正在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化、入学机会的均等和教育过程的优质化发展。
3,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多样化发展
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继续共同发展,继续增强两者之间的融合。
另一方面,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自多样化发展,职业高中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更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4,高等教育更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发展
高等教育的入学年龄、修业年限、课堂学习方式等将更具有开放性和可选择性
5,建构终身教育体系。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各国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互联网技术,在线教育,云课堂,MOOC 等为终身教育提供了
前所未有的支持。
二、世界范围内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