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报告】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5666030f78a6529647d53dd.png)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与报告的区别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在公文处理时,经常能够看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其实请示与报告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种,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和异同关于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都具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功用,但也有其明显的不同:1.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侧重点不同。
请示属于请示性公文,侧重于提出司题和请求指示、批准;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汇报工作,陈述意见或者建议。
3.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项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
4.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
5.报送要求不同。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6.篇幅不同。
请示一般都比较简短报告的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篇幅一般较长,秘书工作《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7.标题写作不同。
一般来讲请示的标题中不写报告二字,就是x x x关于x x x x x x的请示;报告的标题中不写请示二字,就是x x x关于x x x xx x的报告。
8.结束用语不同。
请示的结尾一般用妥否,请批示或特此请示,请予批准等形式,请示的结束用语必须明确表明需要上级机关回复的迫切要求;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等形式,一般不写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
9.处理结果不同。
请示属于办件,指上级机关应对请示类公文及时予以批复;报告属于阅件,对报告类公文上级机关一般以批转形式予以答复,但也没必要件件予以答复。
简述报告与请示
![简述报告与请示](https://img.taocdn.com/s3/m/b04bf21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d.png)
简述报告与请示请示与报告是两种公文,不能混淆串用,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简述报告与请示,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报告与请示不同之处:概念定义不同请示是“向上级领导或部门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领导或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领导或部门的询问”。
请示是下级在遇到所辖工作范围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机构设置、人事安排、重要决定、重大决策、项目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时请求上级给予指点;说明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或下级为了搞好工作,打算进行某些活动和事项,而决定权又不在所辖工作范围,特拿出意见,报请上级给予批复;报告则多是下级在所辖工作范围权限范围内向上级领导或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陈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报送表册资料或物品以及回答上级的询问。
行文区别请示与报告虽同为上行文,但在行文上却存在很大区别。
(一)行文目的不同请示是请求性公文,重在呈请,行文宗旨是希望得到上级领导或部门的支持或批复;报告是陈述性公文,重在呈报,行文宗旨是下情上达,使上级领导或部门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动态。
(二)行文作用不同请示作为请求性公文,要求上级必须做出批复,体现了请示主旨的求答性与执行性的统一,这是请示所独有的;而报告只是陈述性公文,主要叙述事实,起备案作用,不需上级做出答复(呈转性报告除外)。
(三)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绝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则比较灵活,尽量事前行文;报告可事后报告或在事情进行过程中随时报告。
(四)主送上级领导或部门不同请示必须坚持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或部门(受双得领导的上级领导或部门可同时抄送另一个领导上级领导或部门),避免多头请示易造成意见不一或互相推诿,从而延误时间,贻误工作;不能将多事件写入一个请示中。
而报告一般应坚持一个主送上级领导或部门,但根据需要可同时报送两个或多个主送上级领导或部门。
(五)行文内容不同请示必须坚持“一文一事”原则,文字简洁,内容单一,主题明确,以免使原来分属不同上级领导或部门部门负责的若干事情混到一起,以便于上级批答处理;报告可以是“一文一事”的专题性报告,也可以视情况将若干有关联的事情综合在一起陈述,形成综合性报告。
请示和报告的异同
![请示和报告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6d31edc484254b35eefd3451.png)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在公文处理时,经常能够看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其实请示与报告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种。
一、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和异同关于“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都具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功用,但也有其明显的不同: 1.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侧重点不同。
请示属于请示性公文,侧重于提出司题和请求指示、批准;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汇报工作,陈述意见或者建议。
3.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项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
4.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
5.报送要求不同。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6.篇幅不同。
请示一般都比较简短;报告的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篇幅一般较长。
7.标题写作不同。
一般来讲请示的标题中不写报告二字,就是x x x关于x x x x x x 的请示;报告的标题中不写请示二字,就是x x”x关于x x x xx x的报告。
8.结束用语不同。
请示的结尾一般用“妥否,请批示”或“特此请示,请予批准”等形式,请示的结束用语必须明确表明需要上级机关回复的迫切要求;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等形式,一般不写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
9.处理结果不同。
请示属于“办件”,指上级机关应对请示类公文及时予以批复;报告属于“阅件”,对报告类公文上级机关一般以批转形式予以答复,但也没必要件件予以答复。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edf4ceffc4ffe473268aba0.png)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篇一:报告与请示的区别是什么报告与请示的区别1)具体功用不同。
报告是呈阅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属于陈述性公文;而请示是呈批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2)内容含量不同。
综合性报告大多涉及多个事项,即使是专题报告,也往往要涉及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的报告比较多见;而请示的撰写强调一文一事,内容单一、篇幅较短的请示比较多见。
(3)行文时机不同。
报告既可以写在工作开展之前,也可以写在工作进行当中或完成之后;请示必须写在事前,而不能先斩后奏。
报告与请示的写作一、报告的写作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一)报告的类别1、呈报报告这是直接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
根据具体内容和性质又可分综合报告与专题报告两种。
①综合报告是向上级汇报本单位本部门一个时期内全面工作或几个方面工作的综合情况,往往有一文数事的特点。
例:《关于××市九五规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②专题报告是向上级汇报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或某一方面情况的报告,往往有一事一报、迅速及时的特点。
例:《关于元旦春节市场安排情况的报告》。
2、呈转报告这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并请求将该报告批转有关部门或地区执行的报告。
例:林业部《关于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报告》。
3、回复报告这是用于答复上级的询问或汇报所交办事情办理结果的报告。
答复报告往往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的答复,对一般性事项用函作答即可。
例:××市民政局《关于拥军优属情况的报告》是“八?一”建军节前开展专项活动的回复性报告。
(二)报告的写法1、标题报告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组成。
2、主送机关报告主送机关应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
3、正文正文由报告缘由、报告事项、报告尾语三部分组成。
报告缘由主要交待报告的起因、理由或注明目的、意义等,是正文的开头;报告事项即正文的主体内容,如基本情况、措施与办法、成效与问题或者是经验与教训、意见与建议、打算与设想等;报告尾语根据类别而定,呈报性报告往往以“特此报告”或“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语作结。
请示和报告区别
![请示和报告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69501ce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6.png)
请示和报告区别请示和报告区别请示、报告都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在撰写公文时要特别注意、分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请示和报告区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请示、报告八区别请示,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极易混淆,主要有以下8点不同:一是作用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
“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
“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
“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
“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
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
“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
“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请示的范文】省劳动厅: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之一。
请示和报告的异同
![请示和报告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0f19af79192e45361066f59f.png)
请示和报告的异同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公文,常常被混淆使用,但实际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两类文种。
一是行文目的、用途不同。
这是两类文种最基本的区别。
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批准、指示,需要上级审批,重在呈请;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询问,一般不需上级答复,重在呈报。
二是呈量时间不同。
请示需要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报告一般在事后或者工作进行过程中行文。
这正如平常工作中所说的“事前要请示,事后要报告”。
三是主送机关不同。
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直接上级机关。
不宜多头、多级主送,以免因责任不明、或者互相推诿影响到办文效率和质量。
即是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单位上报请示,也应根据内容分别写明主送、抄送机关,以根据主次分清承办责任,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请示的问题。
而报告有时可多级多头主送,如情况紧急需要上级领导机关尽快知道的灾情、疫情等等。
四是受文机关处理方式不同。
请示均属承办件,收文机关必须及时处理,明确作答,限期批复;报告多属阅知件,除需批转的建议报告外,收文机关对其它报告都不可作答复。
如果把请示误写为报告,就可能因不同处理方式而误时误事。
五是涉及内容不同。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指示,凡是下级机关、单位无权处理、无力解决以及按规定应经上级机关批准认定的问题,均可写为请示。
由此可将请示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和请求批转的请示等三类。
其中第一类多涉及法规政策上、认识上的问题,第二类多涉及人事、财务、机构等等方面的具体事项。
而报告按其内容可分为向上级汇报工作的工作报告、反映情况的情况报告、提出意见建议的建议报告、答复上级询问的答复报告、报送文件、材料或物品的报送报告。
六是写作重点不同。
请示和报告虽然都要陈述、汇报情况,但报告的重点就在汇报工作情况,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而请示中陈述情况只是作为请示原因,即使反映情况所占篇幅再大,其重点仍在请示事项。
请示例文·请示报告怎么写·请示与报告的区别七是文面结构形式不同。
请示与报告
![请示与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a85da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3.png)
请示与报告请示与报告请示和报告是党政机关常用的公文文种,应用非常广泛,那么,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请示与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
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
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1、作用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2、内容不同“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3、容量不同“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4、时间不同“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5、范围不同“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6、处理不同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7、篇幅不同“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8、结束语不同“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相关阅读:一把“事儿”搞透“事儿”,也就是事情,关键要研究透、协调好。
这是请示、报告写作最难的方面,需要较长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很多时候还需要下相当大的功夫。
社会上很多公文写作教材往往忽略这个方面,让很多初学者误以为懂点中文知识、学点写作技巧就可以把公文写好,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e35981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2.png)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
请示与报告都是一种向上级或上级组织汇报工作或征求意见的方式,但它们在内容、形式和目的上有一些不同。
异同点如下:
1. 内容:请示主要是在执行某项工作之前,询问上级对工作计划、决策或行动的意见或批准。
报告则是在工作完成或阶段性完成之后,向上级或上级组织汇报工作进展、结果或问题分析等。
2. 形式:请示通常是书面或口头的提问,要求上级明确回答或作出批准或否决的决定。
报告通常是书面形式的,以逐条陈述的方式记录工作情况、成果或问题等。
3. 目的:请示的目的是为了遵循组织层级结构,获取上级的指导和决策支持,确保工作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向上级或上级组织展示工作的情况,促进信息沟通和交流,帮助上级了解工作进展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总体来说,请示是一种咨询向上级寻求指导意见或批准的通信方式,而报告是一种将工作情况或结果进行记录和展示的汇报方式。
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2000字
![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2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47d42d9551810a6f52486a3.png)
三一文库()〔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2000字〕公文写作中请示和报告的区别1 行文的目的不同.请示是请示上级,须报上级批复.报告是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况,不须批复.2 行文的内容不同请示带有迫切性3 所针对的时间形态不同请示,事前写好,须报上级审批才能实行.报告,也许在事后写,也许在事发时写,也许在事发前写.请示的特点:1、只用于向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或有业务领导关系的上级主管机关请求请示、批准事项时用2、请示的事项必须是本机关职权范围内无法确定或处理的3、必须事前请示4、必须要求上级明确表态、批复报告的类型:工作报告、专题报告、答复报告、递送报告请示的写作要求:1、区分请示与报告的异同,请示是呈请,报告是呈报。
2、写请示要一文一事3、主送一个领导机关,不要搞“多头”请示4、请示的语气要谦和5、坚持逐级行文的原则。
公文处理时,经常能够看到请示与报告不分的现象,其实请示与报告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种。
一、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和异同关于“请示”与“报告”的含义,《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都有明确的规定: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请示与报告都属于上行文,都具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功用,但也有其明显的不同:1.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2.侧重点不同。
请示属于请示性公文,侧重于提出司题和请求指示、批准;报告属于陈述性公文,侧重于汇报工作,陈述意见或者建议。
3.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的目的是请求上级机关批准某项工作或者解决某个问题;报告的目的是让上级机关了解下情,掌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
4.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报告可以在事后或者事情发展过程中行文。
5.报送要求不同。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单位报其上级机关的请示,应根据请示的内容注明主报机关和抄报机关,主报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报告可以报送一个或多个上级机关。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cf14291159eef8c75fbfb381.png)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请示”和“报告”是党政机关使用频率极高的两种公文,但长期以来,在使用实践过程中,“请示”与“报告”被错用的情况较为普遍,要么不加区别,“请示”、“报告”合二为一,以“请示报告”不伦不类的面目出现;要么张冠李戴,该用“请示”时用“报告”,该用“报告”时用“请示”,造成混用错用,不懂得区别。
这些都不符合《办法》、《条例》中的规定。
造成请示与报告与不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的原因是:一是理解上有偏差,没有正确理解请示与报告的真正含义,经常分不开请示与报告的界限,分不清到底应该是请示还是报告。
二是拟写人员思想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请示与报告必须分开的重要性,认为总是请示问题报忧不报喜,不如混合起来既请示了问题又汇报了情况。
三是领导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等等。
请示与报告不分,往往为上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带来不便,还轻易使上级机关错批、漏批文件,甚至有时延误事情的处理,严重影响公文质量。
正确地报送请示与报告,可以使上级机关了解把握情况,便于及时指导,增强上下级机关之间的交流。
总之,请示与报告虽均属上行文,有一些相同的特性,但两者的行文目的和要求却不相同,区别也是明显的,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一)相同点辨析请示与报告的共同点主要在于:1、文种源流相同“报告”和“请示”起源相同,可谓同根同源。
如前文所述,最早可追溯到古代“上书”,秦始皇改“书”为“奏”,成为臣下上书于君王的专用文书。
西汉时的“疏”、“状”,魏晋时的“启”,宋代以后的“申状”、“呈状”等,都属于这一类文书。
官府之间,下对上先后使用过“牒”、“呈”、“申状”、“呈状”、“禀”等文种。
民国时期,仍沿用“呈”,这种“呈”涵盖了当时的上行文书,包括“报告”与“请示”。
民国时期已出现“报告”,但使用不普遍,主要是军事机关下对上的报告。
1931年11月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颁布的《苏维埃地方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中,有一种称之为“报告书”的公文。
简述请示与报告的特征及主要区别之处。
![简述请示与报告的特征及主要区别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e0af924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1.png)
简述请示与报告的特征及主要区别之处请示和报告的区别请示和报告的区别,相信有很多人不太清楚请示和报告的区别在于哪里,虽然报告与请示确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从细节划分就能清楚知道两者的不同之处,本文内容为大家详细讲解请示和报告的区别。
请示和报告的区别1请示和报告的区别在于内容要求、侧重点、行文目的的不同。
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送材料等使用的一种公文,报告是一种呈报性的上行文。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一种公文,属于上行文,请示具有呈批性和回复性的特点。
行文时间不同:报告: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和掌握情况,它所涉及的工作或事项,可能尚未进行或办理,可能正在进行或办理,也可能已经完成或办毕。
因此,报告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请示:请示中的工作或事项,必须经过上级机关审核、批准后方能实施、办理。
因此,请示必须事前行文,切不可“先斩后奏”。
毛泽东说过:“事前请示、事后报告”。
行文内容不同:报告:可以是一文一事,作专题性报告;也可以一文数事,作综合性报告。
请示:必须一文一事,便于上级机关及时审批。
如果在一份请示中写了几件事项,上级机关在审核时可能会因为有些事项尚需研究而不能立即批复,从而延误本可立即批复事项的办理。
行文目的不同:报告:目的只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情况,或者提出意见、建议,一般无需上级机关批准。
请示: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上级机关的审核、批准,必须要求上级机关及时给予批复。
行文重心不同:报告:陈述性公文,以叙事为主。
请示:请示性公文,以说理为主。
请示和报告的区别21、目的不同请示的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上级机关的审核、批准,必须要求上级机关及时给予批复;而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情况,或者提出意见、建议,一般无需上级机关批准。
2、时间不同请示中的'工作或事项,必须经过上级机关审核、批准后方能实施、办理,因此请示必须事前行文,切不可“先斩后奏”;报告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和掌握情况,它所涉及的工作或事项,可能尚未进行或办理,可能正在进行或办理,也可能已经完成或办毕,因此报告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_请示_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_请示_](https://img.taocdn.com/s3/m/ce5af21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2.png)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报告与请示有哪些异同点?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请示与报告的相同点1.行文方向相同。
请示、报告都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都属于上行文。
2.行文规则相同。
请示、报告都是向上级机关行文,不能抄送下级机关。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
3.表达用语相同。
请示、报告都要求用具体的事实和确凿的数据叙述,用语要明确,语气要得体。
4.公文格式相同。
请示、报告都使用上行文格式,《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重要公文和上行文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并要求标注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标注签发人,是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对上级机关负责的重要标志。
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差,公文上报时间又比较紧,则经主要负责人同意,可由主持工作的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
二、请示与报告的不同点1.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旨在请求上级指示、批准,需要上级机关审批,重在呈批。
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询问,无需上级机关答复,重在呈报。
2.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事前行文,须在上级机关作出明确的指示、答复后方可执行,不允许边做边请示,更不能“先斩后奏”。
报告一般在事后或者阶段工作完成后行文。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事前请示”“事后报告”。
3.内容含量不同。
报告的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题性的,内容范围较广,如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情况、对问题的认识、获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具体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过程、取得的成效、今后的打算等,所以相对来说篇幅较长。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篇幅较短。
尤其要注意的是,将多个请示事项放在一个请示件中行文,虽然表面看起来比较省事,但事实上,多个不相联系的事项放在一起请示易造成公文主旨不明,给上级机关的审批和答复造成不便;而且,只要有一个事项因报批程序复杂不能及时答复,其他事项也会被拖延,所以行文中一定要做到一事一请示。
报告和请示的异同点在哪里
![报告和请示的异同点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06da034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c.png)
报告和请示的异同点在哪里报告和请示是两种不同的文书形式,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或请求上级批准或授权。
虽然这两种文书都是以书面形式提交的,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明显的异同点。
本文将对这两种文书的异同点进行深入分析。
一、异同点
1. 定义
报告一般指向管理者或领导者提供的信息、数据和建议,为管理者或领导者作出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沟通方式。
而请示是指请求领导的批准、授权等,以便进行某项活动、实施某项计划所需要的审批手续。
2. 主体
报告主要由下级对上级进行汇报,而请示则是上级向更高一级的领导提出请求。
3. 用途
报告的目的在于向上级呈现工作进程、完成情况和工作成果,
供其了解、掌握和决策。
请示的目的则是请求上级的批准、授权
或决策等,才能开展某项活动或实施计划。
4. 内容
报告的内容主要围绕“谁在做什么”、“做了多少”、“有什么好处”等方面汇报,如工作进展、任务完成度、质量控制、人员安排和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等。
请示则要具体阐述请求批准或授权的原因、必要性和时间,包括所需的条件、资金和人员等。
二、结论
报告和请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之处。
它们都具有书面形式、传递信息、请求决策等特点。
但是,它们在用途、主体、内容等
方面存在较大的异同点。
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
异同点,才能更好地处理下级的汇报和请求,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83f677e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0.png)
请示与报告的异同请示和报告是两种不同的文书形式,但是在组织管理和沟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政府机构、军事机构以及其他组织中,经常需要进行请示和报告的交流,以确保组织的高效运行。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比较请示和报告的异同。
一、定义请示是指向上级提出询问或请求的一种文书形式,目的是了解上级的意见或得到上级的批准或指示。
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阐明问题、提出建议和请求支持的一种文书形式。
二、目的请示的主要目的是请求上级的指示、支持或批准,以便下属可以继续推进工作。
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向上级详细汇报工作情况,让上级了解部门的整体运行状况,以便上级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支持。
三、内容要求请示的内容通常需要包含请示的事项、理由、目的、期望的批准或指示,以及影响等方面。
报告的内容要包含工作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建议和请求支持等方面。
四、时间要求请示一般需要在需要得到批准或指示前提前提交。
报告的时间通常在一定周期内,例如月报、季报或年度报告。
请示和报告的时间要求都非常重要,因为及时的沟通可以帮助组织做出更快、更准确和更明智的决策。
五、发起人身份请示通常由下级向上级发起,而报告可以是由上级或下级发起。
请示和报告文书的发起人身份与组织的层级结构有关。
在组织内部的不同层级之间,发起请示和报告的人员应该熟悉文书格式和规范,以便有效地传达信息。
六、格式要求请示和报告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
请示通常包括日期、主题、正文、结论和附件等部分。
报告通常包括标题、作者、日期、序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
请示和报告的格式和规范可以帮助读者更快地理解和评估相关信息。
七、详细程度请示和报告的详细程度不同,前者更加简短,后者则需要更加详尽。
请示需要明确表达问题的核心和相关的信息,让上级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意义和必要性。
而报告需要介绍整个工作流程的细节和结果,以便上级正确评估工作情况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八、重要性请示和报告都是组织管理和沟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公文常识: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公文常识:请示与报告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ad3873d54028915f804dc21f.png)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什么是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请示可分为解决某种问题的请示,请求批准某种事项的请示。
请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必须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
2.请示的问题必须是自己无权作出决定和处理的。
3.必须是为了向上级请求批准。
请示分类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和写作意图分为三类:1.请求指示的请示。
此类请示一般是政策性请示,是下级机关需请示要上级机关对原有政策规定作出明确解释,对变通处理的问题作出审查认定,对如何处理突发事件或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明确指示等请示。
2.请求批准的请示。
此类请示是下级机关针对某些具体事宜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的请示,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些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3.请求批转的请示。
下级机关就某一涉及面广的事项提出处理意见和办法,需各有关方面协同办理,但按规定又不能指令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部门办理,需上级机关审定后批转执行,这样的请示就属此类。
请示具有以下特点:1.请示事项一般时间性较强。
请示的事项一般都是急需明确和解决的,否则会影响正常工作,因此时间性强。
2.应一事一请示。
3.一般主送一个机关,不多头主送,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在请示的同时又抄送下级机关。
4.应按隶属关系逐级请示,一般情况不得越级请示,如确需越级请示,应同时抄报直接主管部门。
请示怎么写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1.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
如《××县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开展春节拥军优属工作的请示》。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与请示的异同点
行政公文种类繁多,一不注意就会把文种弄错。
那么大家知道报告和请示的区别吗?下面就等来告诉你们吧!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所用的一个文种。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从行文方向上看,这两个文种都是上行公文,撰写中都要注意陈词恳切,语气谦恭,有近似的一面。
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区别:
第一,所担负的任务、使命不同。
请示要求批复,报告一般不做批复。
第二,使用时间不同。
请示要事前行文,一般情况下不得“先斩后奏”;报告通常是在事后或事情进行中行文。
第三,内容繁简不同。
请示的公文一般应一文一事,而报告中综合性报告,内容往往涉及到许多方面。
目前,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报告和请示的使用上把握的不够准确,常常把请示写成报告,或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有的标题就写成“请示报告”,类似这类现象,必须予以纠正。
常用的报告大体有4种,即综合报告,专题报告,答复性报告,报送文件、物件的报告。
答复性报告要有针对性地回答来文中提出的问题,文字力求简要;报送文件、物件的报告把所报送文件、物件的名称、数量写清楚就可以了。
这里重点介绍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写法。
(一)综合报告
综合报告的内容较多,写法上一般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概括说明有关工作和活动的动态;第二,要点明工作或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和倾向;第三,提出解决办法。
一般情况下,综合报告要说明的工作项目较多,撰写时要注意突出重点,有调查,有分析,决不能面面俱到,堆砌材料。
(二)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主要有两种:情况报告和工作报告。
情况报告,以反映经济社会动态、倾向以及工作中正反两方面的情况为主。
反映情况要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问题交待不清;讲问题要揭示事物的本质,避免被表象迷惑。
工作报告,也要汇报工作情况和问题,但以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措施为主。
在写法上,开头要集中写情况和问题,然后以主要篇幅陈述工作意见或建议,这部分要力求从实际出发,符合政策精神,使之用得上,行得通。
(一)请示的原则
需要请示的情况大体包括:1、对上级的方针政策有不了解的问题;2、工作中新近发生比较重大的、本单位一时没有把握处理的问题;3、本地区、本部门因情况特殊难执行统一规定,需要变通处理的问题;4、开展某项工作遇到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难以解决的问题等。
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要避免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情况;第二,不能事无巨细都向上级请示。
(二)请示的一般写法
撰写请示,首先必须严格遵守行文规则,如:一般不得越级请示;请示必须是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情外,不得直接送领导本人;等等。
其次,正文一般应包括两部分,一是请示的缘由,即请示的根据。
这一部分陈述的情况要真实,理由要充分。
二是请示事项,即请求指示、批准
的项目。
提出请求的事项要注意集中明确、切实可行,要考虑必要性,又要考虑可能性;既要考虑本地区、本部门的需要,又要照顾到全局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