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程制图基础教学课件第9章 装配图
工程制图课件第九章
![工程制图课件第九章](https://img.taocdn.com/s3/m/80ab6b7baef8941ea66e052a.png)
6 顶垫 4螺旋杆
3 绞杆
5 螺钉M8×12 GB/T63-1985
螺钉M10×12 GB/T71-1985
2 螺套 1 底座
2.根据零件图拼画轴承架装配图
说明
轴2配以轴衬3后与轴 架Ⅰ装配。带轮5用键6连 接于轴上,带轮的两侧衬 以垫圈4和垫圈8,并用螺 母7紧固。
技术要求
1.装配后,要求转动灵活。 2.使用时,在件1与件2、 件5的接触面上滴机油。
第九章 装配图
一、拼画装配图 二、读懂装配图 三、拆画零件图
一、拼画装配图
作业7 拼画装配图
一、内容
根据千斤顶,轴承架的零件图和装配示意图或立体 装配图,在A3或A2图纸上按比例1:1拼画装配图。
二、目的
熟悉和掌握装配图的内容及装配图表达的一般规定, 掌握画装配图的方法、步骤,以及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三、要求
1.视图表达方案简洁合理,投影关系正确。 2.装配连接关系画法正确,工作原理表达清楚。 3.尺寸标注符合要求。 4.零件编号和明细表的填写恰当。
四、方法指导
1.画图前必须看懂全部零件图,并了解该装配体的 工作原理和各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及相互位置关系。
2.根据装配体的特点综合选用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 法,力求表达清晰、制图简便。
法。
2.局部放大图主要
表达矩形螺纹的 ___牙__型__。
3.当螺杆2转动时,
滑块6作__升__降__运动。 滑块的工作行程是 ___5_0___mm。
三、拆画零件图
作业8 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一 、内容 在看懂夹线体和空气过滤装配图的基础上,分别拆画 指定零件的零件工作图。 二、目的 1.熟悉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工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2.进一步提高读图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三、要求 1.拆画的零件图,要求表达完整、清楚、简明合理。 2.零件结构完整、合理,能满足设计性能和工作要求。
第九章《工程制图》课件
![第九章《工程制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b2b15558fb770bf68a5568.png)
9.1 展开图 9.2 焊接图
9.1 展开图
实际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由板料弯卷所制成的薄 板制件,如下图所示。
在制造薄板制件前,需先画出其展开图。薄板制 件的表面展开图是将其表面展开,按实际形状和大小 依次摊平在一个平面上所得到的图形。因此,画表面 展开图的实质,是作出物体表面的实形。
焊缝符号一般由基本符号和指引线组成,必要时还 可以加上补充符号、尺寸符号及数据等。
1.基本符号 基本符号是表示焊缝横断面形状的符号,近似于焊 缝横断面的形状,用粗实线绘制。常用焊缝的基本符号、 图示法及标注方法如下页表所示
2.基本符号的组合
标注双面焊焊缝或接头时,基本符号可组合使用, 用粗实线绘制,如下表所示。
以顶点S为圆心,以棱线AS的长度为半径画圆弧,接着以棱线的 端点A为圆心,棱锥的底边长AB为半径画圆弧,两圆弧交于点B。
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以点B为圆心,棱锥的底边BC为半径 画圆弧,以确定点C。依次采用同样的方法可确定点D和点A′,最 后用直线依次连接各点即可。
【例9-2】作正圆锥的表面展开图。
根据投影关系,主视图中的直线1′1′与表面展开图中的ⅠⅠ平 齐、直线2′2′应与ⅡⅡ平齐、…直线7′7′应与ⅦⅦ平齐,这样可得 到展开图中斜口上的点Ⅰ,Ⅱ,Ⅲ,…,Ⅶ。
依次光滑连接展开图中的各点,就可得到后半面圆筒的表面 展开图,然后以ⅦⅦ线为对称中心线,画出左侧切口曲线的对称 曲线,或采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圆筒的前半面展开图。
焊接图是供焊接加工时所使用的图样,除了要 将构件的形状、尺寸表示清楚外,还要把焊接的有 关内容表达清楚。下图所示的钢梁焊接图,其主要 部分是槽钢,槽钢的前、后面焊接了加强钢板以增 强其承载能力。图样中不仅表达了零件的形状、尺 寸及加工要求,还表达了各零件的装配和焊接要求。
工程制图第9章装配图
![工程制图第9章装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b27015086edb6f1aff001f59.png)
运动机件的极 限位置轮廓线 画双点画线。
(2)相邻零(部)件表示法 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示与本部件有装配或安装关系但 不属于本部件的相邻零(部)件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 其外形轮廓。
与装配体有关的相 临零部件
(3)夸大画法
薄垫片的厚度、 小间隙等按实际尺寸 表示不明显是可适当 夸大画出。
垫圈厚度 夸大画出
*弄清各零件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装配关系和连接固定方式。
2. 布置视图 画各视图的主要基线。并注意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 以便标注尺寸和进行零件编号。 3. 画主要装配线 先画主体零件(固定钳身)。 从主视图开始,画各视图的主要轮廓 。
4. 按装配顺序, 画主装配线上其它零件。 画丝杠、活动钳身、套螺母 5. 画其它装配线 画紧固螺钉、钳口板 6. 画细部结构
第9章 装配图
9.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9.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9.3 装配图中的尺寸、零件序号和明细栏 9.4 装配结构简介 9.5 装配图的画法 9.6读装配图
9.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装配图的概念:装配图是机器设计中设计意图的反映,是 机器设计、制造的重要的技术依据。装配图表达了机器或 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各零件的主要结构 形状,以及装配、检验和安装时所需要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为装配图
①画黑点 ②画指引线 ③横线或圆
•
•
7
细实线
7
④序号数字比装配图上的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
螺纹紧固件用公共指引线编号
1 2 3
3 2 1
1 2 3
1 23
⑵ 装配图中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号,不能重复 (3)对于标准化组件,如轴承、油杯,只编一个号 (4)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编号 (5) 指引线不能相交, 在通过剖面线的区域时不能与 线平行。 剖面
工程制图 第9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工程制图 第9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62fb360b4c2e3f57276378.png)
0.2d
简化画法:
1.1d 2.2d
首页
螺纹紧固件
⑷ 螺栓联接的装配过程
装配动画
螺栓连接用在两个被连接零件比较薄,并能钻 成通孔的场合。
首页
螺纹紧固件
※ 螺栓联接的简化画法
光孔径=1.1d,接触面画一条线 两块板的剖面线方向相反 螺栓、垫圈、螺母按不剖画 螺栓的有效长度按下式计算 1.1d L计=δ1+ δ2+0.15d(垫圈厚) +0.8d(螺母厚)+0.3~0.5d 计算后查表取标准值 如: δ1 =15, δ2 =10, d=10 L计=15+10+1.5+8+3~5=37.5~39.5 查表P258: L=40
δ1 δ2 L
首页
0.3d
螺纹紧固件
※ 画图步骤:
先画俯视图较方便
首页
螺纹紧固件
⒉ 双头螺柱连接 公称长度L ⑴ 双头螺柱 规定标记: 例:螺柱 GB/T899-88 M12×50 简化画法:
公称长度L C1.5 首页
螺纹紧固件
规定标记: 例: 垫圈 GB/ T 93 - 87 12
简化画法:
小径圆约画3/4圈 细实线 螺纹终止线画一小段 粗实线 A-A
A 大径 小径
A
剖面线画到大径线
首页
螺纹
①内螺纹通孔画法
大径画细实线
小径圆粗实线
倒角圆不画
小径D1
小径线 粗实线
大径圆约画3/4圈 螺纹终止线 粗实线
120°
注意:剖面线画到粗实线为止
②内螺纹不通孔(盲孔)画法
螺孔深度 钻孔深度
大径D
螺孔深度 钻孔深度 首页
90机械制图第9章 装配图PPT课件
![90机械制图第9章 装配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47aea76c85ec3a86c2c525.png)
3)在装配图中,可用粗实线表示 带传动中的带如图9-7(c)所示;用细点划 线表示链传动中的链, 如图9-7(d)所示。
装配图的简化画法
简化画法
9.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3. 安装尺寸 将装配体安装到地基或 其它设备上所需要的尺寸。例如:图 9-2中的180、2xφ17,图9-5中的155、 150、4xφ11等。
4. 外形尺寸 装配体在长、宽、高三个 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它们提供了装配 体在包装、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所占的 空间大小。例如:图9-2中的240、80、 160,图9-5中的418、190等。
9.1.1 装配图的作用
1. 在设计机器或部件过程中,一般先根 据设计思想画出装配示意图,再根据装配 示意图画出装配图,然后根据装配图进行 零件设计并画出零件图(即拆图)。
2. 在产品制造中,装配图是制定装配 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的主要技术文 件。
3. 在机器使用及维修时,它还是安装、 调试、操作、检修机器和部件的重要依据。
9.3.2 技术要求
不同性能的装配体,其技术要求各不相同。拟 定技术要求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装配要求 指装配体在装配过程中需注意的 事项及装配后应达到的要求,如准确度、装配间 隙、润滑要求等,如图9-2。
2)检验要求 指对装配体基本性能的检验、试 验及操作时的要求。
3)使用要求 指对装配体的规格、参数及维护、 保养、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9.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任何一台机器都是由若干部件和零件 构成的,而部件也是由若干零件按一定的 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装配而成的。
工程制图——装配图
![工程制图——装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e1f78847e518964bcf847c25.png)
返回
第四步.按装配顺序,画主装配线上其它零件。
第五步.画其它装配线 阀芯、阀杆、填料压紧盖、扳手
第六步.画细部结构填料、螺栓、螺母、密封圈等。
第七步.完成装配图
检查无误后加深图线,画剖面线,标注尺寸,对零件进行编号, 填写明细栏、标题栏,书写技术要求等,完成装配图。
平口钳
平口钳立体图
螺钉M616 键 410 螺母M121.5 垫圈12 传动齿轮 压紧螺母 轴套 密封圈 右端盖 泵体
12 1 1 1 1 1 1 1 1 1
35 5 4 45 35 3 65Mn 2 45 m=2.5,Z=20 1 35 序号 45
橡胶
GB/T67 GB/T119 01-03 01-02 01-01
12 1 1 1 1 1 1 1 1 1
35 45 35 65Mn 45 35 45 橡胶 HT200 HT200
5 4 3 2 1
序 号
09.01.04 GB119-86 09.01.03 09.01.02 09.01.01 代号
垫 片 销A5×18 传动齿轮轴 齿 轮 轴 左 端 盖 名称
2 4 1 1 1 数 量 比例
70 33 12.5 25 -0.05 -0.1 0.8 25 +0.040 -0.017 45° 0.7 G3/8 +0.027 28.76-0.017
A
其余
A
与泵体配作
6.3
0.8
0.8
A
6.3
12.5
120 °
0.015 B
24
0.8 B 0.04 A 0.8 0.010 A 20
65
0.015
27 锪平 13
3
机械制图第9章(装配图)
![机械制图第9章(装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c59d9c760b1c59eef8c7b4c3.png)
9.6.2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拆画零件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完善零件结构装配图主要是表达装配关系,有些零件 的结构形状往往表达得不够完整,因此,在拆图时,应根据 零件的功用加以设计、补充、完善。 (2)重新选择表达方案装配图的视图选择,是从表达装配 关系和整个部件的情况考虑的。因此,在选择零件的表达方 案时,不应简单照搬,应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按照零件图 的视图选择原则重新考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6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3)补全工艺结构在装配图上,零件上的细小工艺结构,如 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往往予以省略,在拆图时,这些结构 均应补全,并加以标准化。 (4)补齐所缺尺寸,协调相关尺寸装配图上的尺寸很少,所 以拆图时必须补足所缺的尺寸。装配图已注出的尺寸,应将 其直接注在相应零件图上。 相邻零件接触面的有关尺寸和连接件的有关定位尺寸必须一 致,拆图时应一并将它们注在相关零件图上。对于配合尺寸 和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应注出偏差数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1 装配图的内容及其表达方法
(3)夸大画法装配图中,对于薄片零件、细丝弹簧、微小间 隙等,若按它们的实际尺寸画图,在装配图中很难画出或难 以明显表示时,可不按比例而采用夸大画法。 (4)假想画法当需要表示某些零件的运动范围和极限位置时, 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该零件在极限位置上的形状;当为了表示与 本部件有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其他相邻零部件时, 可用双点画线画出相邻零部件的轮廓。
上一页
返回
9.6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在设计过程中,先画装配图,然后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在 生产过程中,则对照装配图装配零、部件成机器。因此,读 懂装配图才能理解装配体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了解装配 体的装配、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的要求。 .装配体的名称、用途、性能及其工作原理。 .装配体中各零件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及装拆顺 序。 了解装配体的尺寸及技术要求。 看清各零件的形状、大小、结构和材料。
机械制图教材第9章装配图基础知识ppt课件(装配图的作用、内容、画法、看装配图、装配图结构的合理性)
![机械制图教材第9章装配图基础知识ppt课件(装配图的作用、内容、画法、看装配图、装配图结构的合理性)](https://img.taocdn.com/s3/m/8d0bf44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6.png)
3.技术要求:是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性能,装配,检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明细栏和标题栏 :说明部件或机器的组成情况,如零件的代号、名称、数量和材料,填写图名、图号、设计单位,制图、审核、日期和比例等。
小 结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2.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基本要求
02
装 配 图 的 画 法
(4)指引线不允许相交。当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指引线不应与剖面线平行。
(5)指引线可画成折线,但只可曲折一次。
(6)装配图中序号应按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齐。并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次排列。
明细栏的内容有零件、部件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以及备注等项目,也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
01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一、常见的装配结构
在绘制装配图时,要注意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1.接触面的合理结构
两零件应避免在同一方向上有两对表面接触。如下表。
结构不合理
结构合理
由于尺寸L的加工误差,不能保证两对平面同时接触
L
在轴向,不能有两对水平端面同时接触
三、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3)安装尺寸
(4)外形尺寸
将部件安装到机座上所需要的尺寸。
部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5)其他重要尺寸
装配时需要加工的尺寸、保证设计性能的尺寸、某些重要的结构尺寸。
装配图上一般应注写以下几方面的技术要求:
(1)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装配后应满足的要求。如保证间隙,精度要求,润滑方法,密封要求等。
(2)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剖面线的倾斜方向相反或间隔不同。
(3)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
(4)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螺钉、螺母、垫圈等紧固件以及轴、连杆、球、钩子、键、销等实心零件的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机械制图及CAD基础第9章 装配图
![机械制图及CAD基础第9章 装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85e2077b1eb91a37f1115cb2.png)
9.7 装配图的画图步骤
1.视图表达方案
根据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尽量要使所选视图重 点突出,相互配合,可选出几个方案进行比较,从中确 定最佳方案。
2.确定图幅、布置视图
根据部件的大小,视图数量,确定画图的比例、图幅大 小,画出图框,留出标题栏和明细栏的位置。画各视图的 主要基线。并在各视图之间留有适当间隔,以便标注尺寸 和进行零件编号。 3.画主要装配线 围绕主要装配 干线,按装配顺序, 逐个画出各零件。几 个视图联系起来一起 画。
二:特殊表达方法
1:沿结合面剖切画法 2:假想画法 3:夸大画法 4:拆卸画法
A
A
A-A
三:简化画法
1:螺栓等若干相同的零件组或零件,允许只详细的画出 其中的一处,其余只需用点划线表示其装配位置。 2:滚动轴承可采用简化画法。 3:零件的工艺结构,如拔模斜度、小圆角、倒角、退刀 槽等可以不画。
9.3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3:分析零件 先从主要零件着手,然后是其它零件,弄清每个零件 的结构形状及其之间的装配关系 4:分析装配体的拆装顺序 5:分析装配图的尺寸
三:拆画零件图 1:对拆画零件图的要求 在看懂图形的基础上,根据该零件的作用及与其它零间的 装配关系,确定其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内容。 2:拆画零件图要处理的几个问题 (1)零件分类 (2)对表达方案的处理 (3)对零件结构形状的处理 (4)对零件图上尺寸的处理 (5)零件结构的处理 (6)关于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3:外形尺寸
4:安装尺寸
5:其他重要尺寸
9.5 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及明细栏
一:零件序号
1:编写序号时,指引线(细实线)应自所指零件的可见 轮廓内引出,并在引出端画一小圆点。在指引线的另一 端画一横线或圆,并注写序号。
中职教学精品教案机械制图教案——第9章 装配图
![中职教学精品教案机械制图教案——第9章 装配图](https://img.taocdn.com/s3/m/1f215c229b6648d7c0c74632.png)
第9章装配图一、本章重点:1.装配图的主要内容。
2.绘制装配图时的视图选择。
3.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二、本章难点:1.装配图表达方案的确定;2.读装配图;3.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三、本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正确处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的装配图,在绘制装配图时做到:表达合理,视图选择恰当,能够正确合理地标出必要的尺寸。
并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四、本章内容:第9章装配图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和各零件之间的装配、连接关系等内容的图样。
在设计机器时,首先要根据设计意图绘制装配图,然后再拆画零件图。
§9-1 装配图的内容装配图主要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构造、各组成部分的连接、装配关系。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具备五项基本内容:1.一组图形采用各种表达方法来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
2.必要尺寸主要是标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总体的大小、零件间的配合关系以及安装时所必要的尺寸。
3.技术要求用文字说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检验、调试要求以及使用规则。
4.标题栏标题栏表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重量、绘图比例和图号等。
5.明细栏和零件的序号明细栏表明机器或部件上各零件的名称、序号、数量、材料以及备注等。
为了便于编制其他技术文件、管理图样以及阅读图样,在装配图上必须对每个零件标注序号并填写明细栏。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零件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如视图、剖视、断面及局部放大图等,对装配图基本上适用。
但由于零件图主要是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而装配图则主要表达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因此,由于表达侧重点不同,装配图还有专门的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
一、装配图的基本表达方法1.主视图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主视图应将机器或部件按工作位置放置,并能反映总体结构特征、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装配关系等。
由于组成部件的各零件都集中在一个主体零件内,用视图不能表达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因此,一般都采用剖视,即沿装配干线将部件剖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1、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参见图9-1、9-17)
阀体1 和阀盖2 均带有方形的凸缘,被四个双头螺柱6 和螺母7 连接,阀芯4 与密封圈3 之间的松紧程度由调整垫片5 调节。 阀杆12下部有凸块榫接在阀芯4 上的凹槽中。扳手13上 的方孔 套进阀杆12 上部的四棱柱结构。阀体与阀杆之间的密封,由填 料垫8、中填料9 和上填料10和填料压紧套11 压紧。
第9章 装配图
图9-1 球心阀
第9章 装配图
图9-1 球心阀
第9章 装配图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绘制零件图所采用的视图、剖视图、断 面图等表达方法,均适用于装配图。
此外需采用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9.2.1、规定画法
(1)两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只画一条轮廓 线;不接触表面,应分别画出两条轮廓线,若 间隙很小时,可夸大表示。
第9章 装配图
9.4.2、明细栏
明细栏是机器或部件中全部零件、部件的详细目录。 是组织生产的重要资料。
明细栏的内容有零、部件序号、代号、名称、数量、 材料以及备注等项目,也可按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
明细栏填写的序号应与装配图上所编序号一致,各零 件按序号自下而上的顺序填写。代号栏除填写零件的代号 外,对标准件应填写“国标”代号,如,材料栏 应填写零件材料的牌号,如45、HT200、Q235 等。数量 栏填写一个部件中所用该零件的数量,备注项内,可填写 有关的工艺说明,如发蓝、渗碳等;也可注明该零件、部 件的来源如外购件、借用件等;对齿轮一类的零件,还可 注明必要的参数,如模数、齿数等。
第9章 装配图
9.6 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一、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和画图步骤
1、了解工作原理、装配关系
画装配图之前,必须先了解所画部件的用途、工作原 理、结构特征、装配关系、主要零件的装配工艺和工作性 能要求等。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2.视图选择
选择一组图形,把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零 件的主要结构形状表达清楚。
1)了解装配体的作用、性能和工作原理 2)弄清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3)看懂组成机器、部件的各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等。 4)了解技术要求中的各项内容
第9章 装配图
9.7.2 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主视图的选择 尽量符合部件的工作位置 表达装配干线上主要零件的相对位置和装配连接关系。 表达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形状特征。 (2)其它视图的选择
•分析主视图中未表达清楚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主 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内容。
•每个视图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整个表达方案应力求 简练、清晰、正确。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d)画其他零件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完成装配图
画剖面线、标注尺寸及技术要求,编注零件序号、填写标题栏、 明细栏,完成全图。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在设计、装配、安装、维修机器设备以及进行技术交流时,都需 要读装配图,因此我们应该掌握读装配图的一般方法。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9.7.1读装配图的一般要求
轴端挡圈固定
第9章 装配图
弹性挡圈固定
9.5.6、螺纹锁紧装置
由于机器的振动,有些紧固件常会逐渐松动,为
避免松动而常采用的各种防松锁紧装置。
双螺母锁紧
弹簧垫圈锁紧
止推垫圈锁紧
开口销锁紧
第9章 装配图
9.5.7、密封装置
为了防止机器内部的液体或气体向外渗透和防止 外面的灰尘等杂物侵入机器内部,常使用密封装置。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2、了解部件的工作原理
当扳手13处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时,阀芯4上的孔与阀盖2上的 通道孔连通,球阀处于全开状态,管道畅通;当扳手按顺时针 方向旋转90°时,阀门全部关闭,管道断流。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3、确定视图表达方案
主视图选择的位置应与部件的工作位置相符合,而且应最能清楚 地反映主要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并采用适当的剖视,以便清晰 地表达各个主要零件以及零件间的相互关系。主视图选定后,再 进一步分析还有哪些应该表达的内容尚未表达清楚,可采用其他 什么视图予以补充,并进一步充实,使视图表达方案趋于完善。 最终确定用主、俯、左三个视图:主视图采用全剖(扳手除外), 主要表达零件问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等;俯视图采用B-B局部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根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
1.相同的零件、部件用一个序号,一般只标注一次。 2.指引线(细实线)应自所指零件的可见轮廓内引出, 并在末端画一圆点,若所指部分(很薄的零件或涂黑 的剖面)内不宜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的末端画出箭 头,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
第9章 装配图
3.序号写在横线(细实线)上方或圆(细实线)内, 序号字高比图中尺寸数字高度大一号或两号。
(2)必要的尺寸:主要是指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性能、规 格、装配、安装、外形等方面的尺寸。
(3)技术要求: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性能、装配、 检验、 试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说明部件或机器的组成情况,如 零件的代号、名称、数量和材料等。 (5)标题栏:填写图名、图号、设计单位、制图、审核、 日期和比例等。
第9章 装配图
明细栏一般配置在装配图中标题栏的上方,如标题 栏上方位置不够时,可将明细栏的一部分放在主标题栏 左方。有时明细栏可单独编写,作为装配图的附件。
明细栏的各部分尺寸与格式见下图
第9章 装配图
9.4.3、装配图技术要求
装配图上一般应注写以下几方面的技术要求: 1.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装配后应满足的 要求。如保证间隙、精度要求、润滑方法、 密封要求等。 2.检验、试验的条件和规范以及操作要求。 3.部件的性能、规格参数、包装、运输、使用 时的注意事项和涂饰要求等。
3)校核、画剖面符号、描深、注尺寸。 4)编写零、部件序号。 5)填写明细栏、标题栏,注写技术要求。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下图所示为画球阀装配图视图底稿的作图步骤。
a)画出各视图的定位线和装配干线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b)画阀体的轮廓线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C)画阀盖的轮廓线
第9章 装配图
出视图的大致轮廓),后画里面的小件。
第9章 装配图
二、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举例
机器或部件都是由一些零件按照一定的相对位置和装配关系组 装而成的,因此,根据完整的零件图即可拼画出装配图。现以 球阀为例,说明由零件拼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球阀是安装在管路中, 用于启闭和调节流体流 量的部件。阀的形式很 多,球阀是阀的一种, 它的阀芯是球形的,球 阀的轴测装配图如图所 示。
部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5.其他重要尺寸
如装配时需要加工的尺寸、保证设计性能 的尺寸、某些重要的结构尺寸。
第9章 装配图
9.4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明细栏和技术要求
9.4.1、零件、部件序号
为了便于图样管理、生产准备、进行装配 和看懂装配图,必须对其组成部分(零件或部 件)进行编号(序号或代号),并且在标题栏 的上方编制相应的明细栏或另附明细表。
第9章 装配图
(2)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金属零件,剖面线的 倾斜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同,如图(b)、(c)。
(3)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 必须一致。
第9章 装配图
(4)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以及轴、手柄、连杆、球、 钩子、键、销等实心零件,若按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 过其对称平面或与对称平面相平行的平面或轴线时,则这 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
在装配图中可以单独画出某个零件的视图,但必须在 所画的视图上方标注该零件的视图名称,在相应的视图 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如图9-4 的B向视图所示。
第9章 装配图
4.假想画法
为表达部件或零件与相邻的其它辅助零、部件的关系, 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这些辅助零件部件的轮廓线。如下图, 与车尾架相邻的车床导轨就是用双点画线画出的。
在进行装配、调整、检验和维修时都需要 装配图。
设计新产品、改进原产品时都必须先绘制 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画出全部零件图。
第9章 装配图
返回章目录
装配图的内容
(1)一组图形:采用各种表达方法,正确、清楚地表达出 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与结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连 接关系、传动关系和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等。
第9章 装配图
9.5 装配结构合理性
在绘制装配图时,要注意装配结构 的合理性。
第9章 装配图
返Hale Waihona Puke 章目录9.5.1、接触面的合理结构
两零件应避免在同一方向上有两对表面接触。如下表。
第9章 装配图
9.5.2、轴肩与孔的端面接触的合理结构
为保证轴肩与孔的端面相结合时紧密接触,孔的端面要制出 倒角(圆角)或轴根要切槽,如表9-2所示。
3、画装配图的步骤
(1)确定比例和图幅 根据部件的大小,视图数量,确定比例。全面考虑
图形、尺寸、编号、明细栏及标题栏等所需面积的大小 来选择图纸幅面。
(2)选择画图顺序 要围绕装配干线并根据零件间的装配关系确定画图
顺序。 作图的基本顺序分为两种: ①由里向外画,即大体上是先画里面的零件,后画
外面的零件。 ②由外向里画,即大体上是先画外面的大件(先画
第9章 装配图
9.5.3、便于装拆的合理结构
第9章 装配图
9.5.4、销钉的装配结构
为使两零件在拆装时易于定位,并保证一定的 装配精度,常采用销钉定位 。
第9章 装配图
9.5.5 滚动轴承装配的合理结构
第9章 装配图
为防止滚动轴承产生轴向移动,常用的轴向固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