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常识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农作物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准确识别病虫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农作物病害1、真菌性病害真菌是引起农作物病害的主要病原之一。
例如,小麦锈病,在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或褐色的锈斑;稻瘟病会导致水稻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会使整个植株枯萎。
这些真菌性病害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和传播。
2、细菌性病害像白菜软腐病,会使白菜的根茎部变软腐烂,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番茄青枯病则会造成植株突然枯萎,但叶片仍保持绿色。
细菌性病害往往通过雨水、灌溉水和昆虫等途径传播。
3、病毒性病害常见的有烟草花叶病毒病,叶片会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植株生长缓慢、矮化。
病毒性病害一般由昆虫传播,一旦感染,很难根治。
二、常见的农作物虫害1、咀嚼式口器害虫这类害虫直接咬食农作物的叶片、茎秆等部位。
比如蝗虫,会大量啃食庄稼;玉米螟幼虫则会钻进玉米茎秆内部,导致植株折断。
2、刺吸式口器害虫它们通过细长的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
像蚜虫,会使叶片卷曲、发黄;白粉虱不仅会危害叶片,还会传播病毒。
3、地下害虫常见的有蝼蛄、蛴螬等,它们在土壤中活动,咬食农作物的根系,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三、病虫害的识别方法1、观察症状仔细查看农作物的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注意有无斑点、腐烂、变色、畸形等异常现象。
2、检查害虫形态对于虫害,可以通过捕捉害虫或观察其留下的痕迹,如粪便、蜕皮等来判断害虫的种类。
3、了解发生规律不同的病虫害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有所不同。
掌握其发生规律,有助于提前预防和及时发现。
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这是预防病虫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减少病虫害的积累。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2、物理防治(1)人工捕捉:对于一些个体较大、容易发现的害虫,可以进行人工捕捉。
农业常识掌握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方法

农业常识掌握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方法农业常识:掌握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方法农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食物来源,然而,在种植过程中,作物也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不仅会给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掌握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方法。
一、病虫害监测方法1. 地面巡查法地面巡查法是一种常用的病虫害监测方法。
种植者需要定期巡视农田,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特别注意植株的叶片、花朵、果实、根部等部位是否发生病虫害。
同时,可以利用放置陷阱、黄板、粘虫球等监测设施,吸引并捕获害虫,以便进行病虫害种类和数量的确定。
2. 物候期观察法物候期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作物生长的各个发育阶段来判断病虫害的情况。
例如,对于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等,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萌芽、开花、结实等生长过程,判断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此外,结合气象数据和历史病虫害数据,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程度。
二、病虫害防控方法1. 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一种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菌等自然的生物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例如,可以引入或增加捕食性昆虫,如蜻蜓、蝇类等,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利用寄生性昆虫,如寄生蜂、寄生蜇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采用土壤菌剂、杀菌剂等,通过抑制或杀灭病原菌来防治作物病害。
2. 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方法,这是目前最常见也是最广泛使用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法。
然而,使用化学农药需要严格遵循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以避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农业机械防治法农业机械防治法是利用农业机械来预防和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喷药机、雾化器等设备来将农药均匀喷洒或雾化到农田中,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同时,合理运用农业机械也可以提高作物栽培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农作物遭受的各种病害和虫害的侵袭。
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对于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1. 预防为主
预防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
通过采取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肥、适时清除病虫害源等,可以有效地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2. 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指采用多种方法共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策略。
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结合使用,避免依赖单一防治手段,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捕食者等天然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无公害和可持续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但应注意合理
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和超量施用农药,以防止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5. 病虫害监测
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是及早发现和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
少损失。
6. 科学合理施肥
科学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的有效途径。
合理施
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以上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
通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病虫害监测和科学合理施肥等措施,可
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的稳定。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农业知识科普:如何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不仅会导致减产甚至歉收,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防治意识,以下将介绍一些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和技术。
一、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在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时,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综合防治: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 预防为主:加强预防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发生的机会。
3. 细致管理:加强农田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4. 合理使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剂量、频次和使用技术,避免滥用或错误使用。
5. 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农田生物多样性,建立良好的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措施1. 选择抗病虫品种:选择具有抗病虫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农作物的整体抵抗力。
2. 合理轮作:通过轮作,减少病虫害在连作地区的传播和积累。
3.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农田中的杂草、残茬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地。
4. 种植间作物:合理种植间作物,利用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养分供给,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6. 智能喷施: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实施智能喷施,避免农药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农作物病虫害的治理技术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菌等生物制剂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时,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和正确使用方法。
3.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如陷阱、覆盖网等,阻止病虫害的入侵。
4. 农田环境调控:通过调整农田的湿度、温度和通风等条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5. 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的监测系统,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在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防控技术的水平。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202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CATALOGUE目录•农作物病虫害的基本认识•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基本知识•农作物病虫害的物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例01农作物病虫害的基本认识农作物病虫害是指农作物在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中,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营养物质缺乏、病菌和害虫侵袭,而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甚至死亡的现象。
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气候、土壤、肥料、品种抗性、生物防治等因素密切相关。
1 2 3由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植物病害,如稻瘟病、锈病、霜霉病等。
病害由昆虫、螨类等害虫引起的植物虫害,如螟虫、蚜虫、红蜘蛛等。
虫害由杂草引起的植物危害,如稗草、狗尾草等。
草害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影响农作物的正常成熟和产量。
降低产量品质下降传播扩散经济损失病虫害会导致农作物产品品质下降,如外观、营养价值等方面。
病虫害的传播扩散会导致农作物种植区域受到限制,甚至威胁到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
农作物病虫害会给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如治疗费用、农药费用等。
02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基本知识03简便原则在保证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操作简单的防治方法。
防治原则01安全原则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对环境和农作物无害的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
02经济原则在满足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应选择成本较低的防治方法,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防治方法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虫剂、杀菌剂等来防治病虫害。
化学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生物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等农业措施来预防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农业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来减少病虫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物理防治防治时间及时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其扩散和蔓延。
防治结合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应结合病虫害的预测和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实现有效控制和减少病虫害危害的目标。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们给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并且对农民的经济收益和粮食安全构成了风险。
因此,及时识别和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对于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常见农作物病害及防治(1)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稻谷种子或寄主植株上的病毒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稻瘟病,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抗病品种或耐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排水工作,定期病害监测与防治,切实消毒工具和种子。
(2)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它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并在潮湿的环境中迅速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玉米灰斑病,农民可以选择抗病品种,进行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进行早期发现和正确使用农药等方法。
(3)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产量的病害,它主要通过种子传播,或者通过土壤和空气中的孢子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小麦赤霉病,农民可以选择抗病品种,进行轮作种植和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等方法。
此外,及时清除带病株、深翻病灶周围土壤以及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也是有效的措施。
二、常见农作物虫害及防治(1)菜田蚜虫菜田蚜虫是蔬菜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会吸取蔬菜植株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萎蔫,严重时甚至会使蔬菜植株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菜田蚜虫,农民可以进行合理的灌溉与施肥,采用覆盖栽培技术,注意间套种植和农田环境卫生等方法。
此外,农民还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2)棉铃虫棉铃虫是棉花产业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它会吞食棉花的嫩芽和嫩叶,严重地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预防和控制棉铃虫,农民可以选择抗虫品种,进行及时除草和翻耕,及时清除虫卵及幼虫,合理施肥和灌溉,进行定期监测等方法。
此外,农民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防治。
(3)水果树木害虫水果树木害虫是水果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吞食果实和树叶,导致产量减少和果实质量下降。
为了预防和控制水果树木害虫,农民可以进行规范的修剪和疏果工作,保持果园环境的卫生,进行合理施肥和灌溉,采用黄板诱捕和黄粘虫板进行监测等措施。
农业行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点)

农业行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农业行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类型以及相关的防治方法。
一、农作物病害1.病害种类农作物病害是指由病菌、真菌、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植物真菌病(如普通锈病、白粉病)、病毒病(如花叶病毒)、细菌性病害(如番茄斑点病)等。
2.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引进抗病品种能够有效降低农作物受病害感染的风险。
(2)合理轮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减少同一地区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所引发的病害。
(3)保持良好的田间管理:及时清除农田中的杂草,保持通风良好,控制潮湿程度,减少病原体滋生的环境。
(4)施用化学农药:针对具体病害,合理施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原体。
二、农作物虫害1.虫害种类农作物虫害是指危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昆虫。
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蚜虫、螨虫、蛀虫、蛾虫等。
2.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引入捕食性昆虫或其他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以控制虫害数量。
(2)化学防治:针对特定虫害,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消灭或控制虫害。
(3)物理防治:采用陷阱、粘虫板等物理方式来诱杀虫害,减少虫害数量。
三、综合防治措施针对农作物的病虫害,我们通常会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来达到最佳的效果。
1.种养结合:在农田中合理配置作物,引入适宜的经济动物,达到病害综合防治的目的。
2.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作物的自抗病虫能力,降低患病虫害的概率。
3.监测预警:建立虫害监测与病害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4.农业机械化:引进农业机械化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的快速防治。
综上所述,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带来的损失。
农业行业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与技术应用,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长,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及方法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及方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农民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病虫害的严重程度会对作物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注意事项和方法:1.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是预防病虫害的第一步。
从种子开始,选择耐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可以降低患病虫害的可能性。
2. 合理施肥:适当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免疫力,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或缺少营养素造成作物生长不良,易受病虫害侵袭。
3. 巨量加水烫种:在种植前,可以使用巨量加水烫种的方法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种子携带病菌或虫卵的风险。
4. 种植均匀留适量间隔:在种植过程中,注意保持作物之间的适当间隔,避免过于密集,利于阳光透射和通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5. 病虫害监测及早期防治:定期巡视田间,及早发现病虫害的迹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使用黄板、黄挂、黄碟等诱虫工具,吸引病虫害为害。
6. 生物防控: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例如使用种植上有害虫天敌的蔬菜作物均匀控虫,在发现害虫后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7. 药剂防治:温和有效的药剂可以用于防治病虫害。
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滥用农药。
8. 密植轮作:采用密植轮作的方式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由于密植作物叶片间距较小,可以减少病虫害传播的机会。
9. 土地清理和消毒:在农作物收割后,及时进行地面和周围环境的清理,避免病虫害滋生。
清理完毕后,可以进行土地消毒,杀灭潜伏在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10. 综合防治:采取综合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例如合理配套使用抗性品种、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应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总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农民种植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通过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合理施肥、早期防治等措施,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掌握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方法

掌握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方法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们给作物生长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农民和农业工作者需要掌握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监测病虫害的方式和有效的防控措施。
一、病虫害的监测方法病虫害的监测对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监测方法:1. 直接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农作物的叶片、茎、果实等部位,寻找病虫害的迹象,如虫粪、叶片凋萎、病斑等,从而判断作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2. 诱捕法:利用人工诱捕器具如黄板、黄碗、性信息素等,诱使昆虫寄宿其中。
通过收集和观察这些诱捕器具上的昆虫,可以了解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它们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3. 粘虫球法:在农作物周围设置粘虫球,虫子一旦飞到粘虫球上就无法逃脱。
粘虫球的粘性可长时间保持,可以有效监控病虫害的种类和密度。
4. 分析仪器法:借助现代科技的进展,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也可以使用光谱、红外摄像机等分析仪器。
这些仪器可以检测病虫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并提供更准确的数据。
二、病虫害的防控方法一旦病虫害被及时发现,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来保护农作物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方法:1. 生物防控:利用天敌或捕食者来控制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
例如,引入寄生性或捕食性昆虫或昆虫类动物,如蜘蛛、蚂蚁等,来控制农作物上的害虫。
2. 引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种类,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方法。
这样的抗病品种具有较好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3. 化学防控: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在使用农药时需要遵守安全用药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喷洒,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4. 环境调节:通过调节环境因素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和残茬,保持田地的通风和干燥,种植非寄主植物来分散病虫害的风险等。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减产。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业生产者需要对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有所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玉米叶斑病玉米叶斑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
该病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大面积的白色斑点,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供应。
防治措施包括:-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害的传播途径。
- 使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抗病能力。
- 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2. 稻瘟病稻瘟病是稻谷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该病会导致稻谷的叶片和穗部出现黑褐色斑点,严重影响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包括:- 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减少病菌的数量。
- 使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抗病能力。
- 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3. 苹果褐腐病苹果褐腐病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病害,主要通过果实的伤口传播。
该病会导致苹果果实出现褐色斑点,严重影响果实的质量和市场价值。
防治措施包括:- 定期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和落叶,减少病菌的数量。
- 使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抗病能力。
- 在果实成熟前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4. 葡萄葡萄霜霉病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该病会导致葡萄果实和叶片出现灰白色霉斑,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措施包括:- 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减少病菌的滋生。
- 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感染部位,减少病菌的滋生源。
5. 番茄白粉病番茄白粉病是番茄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该病会导致番茄叶片和茎部出现白色霉斑,严重影响番茄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措施包括:- 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减少病菌的滋生。
- 定期喷洒合适的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 及时清理感染部位和受害植株,减少病菌的滋生源。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及建议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及建议农作物病虫害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取得丰收的好成果,防治作物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应该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下面,本文将针对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防治技术要点及建议的介绍。
1. 种植前期种植前期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关键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1 土壤消毒在种植新区域前,经常通过化学方法灭菌、消毒,这是预防土壤病害的有效方法。
如在种植前,可以使用亚砜、氯氰菊酯等土壤消毒剂进行灭菌消毒。
1.2 拉网在种植前期,可以利用大网将肥料、种子等基础农具进行筛选清洗,以确保将病菌等有害物排除在外。
1.3 规范农事操作不可过度开垦土地,以免造成土地受到破坏而形成的土块和长时间肥料的积累从而引起病虫害,规范农事操作是也是杜绝农作物病虫害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种植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2.1 合理选用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选用适合当地生产的农作物品种,并且做好防治病虫害的工作。
2.2 适量施肥适量施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但是过度施肥会造成土地的碱化,使得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同时还会压制植物的免疫力,引发病虫害的发生。
2.3 栽植多品种栽植多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在农田之中传播的可能,而且会增加农民们的收入来源。
3.1 及时病虫害预防在农作物生长成熟后,病虫害防治更加迫切。
及时病虫害预防是确保丰收的关键之一。
在农作物生长后期,应该定期进行防治病虫害,定期喷药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常见方法。
3.3 合理使用药剂在使用药剂前,一定要慎重考虑药剂的环保性和生态安全性,并且尽量选择安全环保的农药和肥料。
总结: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之一,为了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不仅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选种栽培,更要做好农事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对农作物进行保护和预防。
同时应该避免过度施肥和不良的土地使用方式,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维护土地的生态安全。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1、农作物病虫害的定义和分类
1.1 病虫害的定义
1.2 病虫害的分类
1.2.1 病害的分类
1.2.2 虫害的分类
2、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与影响
2.1 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2 农作物病虫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3 农作物病虫害对环境的影响
3、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3.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
3.2 合理的土壤管理和农田环境调控
3.3 合理的施肥和用药措施
3.4 合理的种植结构和轮作制度
3.5 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4、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与诊断
4.1 病虫害的监测方法
4.2 病虫害的诊断方法
4.3 病虫害的识别要点
5、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5.1 生物防治技术
5.2 化学防治技术
5.3 农业机械防治技术
5.4 轮作制度和合理的种植结构
5.5 防治措施的实施时机和方法选择
6、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法律法规
6.1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概述
6.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法》的内容和实施要点 6.3 其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
附件:
1、农作物病虫害的图片资料
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3、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针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管理制定的法律法规。
2、施肥:指在农作物生长期向土壤添加肥料,以提供作物所需养分的过程。
3、轮作制度:指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地点轮流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管理方式。
农业科普如何进行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与预防

农业科普如何进行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与预防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与预防农业科普在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与预防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病虫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合理高效的监测与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应对病虫害的威胁。
本文将从监测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监测方法1. 田间巡查:定期对农田进行巡查是最常见的监测方法之一。
农民应当每天或者每周定期检查农田,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记录下来可能存在的病虫害。
2. 陷阱设置:适当设置一些病虫害的专用陷阱可以提高监测效果。
例如,对于某些昆虫,可以使用黄色或蓝色的黏贴纸作为陷阱,在田间放置,并定期检查陷阱上是否有昆虫。
3. 遥感技术: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利用遥感卫星图像对农作物进行病虫害监测已经成为一种有效且高效的方法。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分析,可以发现农田中患病的植株或者虫害密集的区域。
二、预防措施1. 做好土壤改良:良好的土壤环境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抵抗力。
农民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调节土壤pH值等方法,改善土壤质量,以增强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2. 合理施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免疫力。
不仅仅需要注意施肥量的控制,还需要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
3. 种植抗病虫害的品种: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农民在选择农作物品种时,应该优先选择具备一定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
4.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利用天敌或者微生物杀灭病虫害,如引入益虫来控制害虫数量,使用微生物制剂来降低病菌感染。
5.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必要的情况下,农民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但是,使用化学农药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注意使用剂量和频率,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农业科普的重要性农业科普在农作物的病虫害监测与预防方面担负着重要的工作。
通过开展农业科普活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各种病虫害的特点、症状及其监测与防治方法。
农业知识科普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农业知识科普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农业知识科普:掌握农作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农作物的病虫害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的潜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掌握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本文将介绍农作物常见的病虫害及其应对措施。
一、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 果树病虫害- 肿瘤病:果树生长的肿瘤病多由根部的细菌感染引起。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溉管理,另外及时清除病株可防止病害传播。
- 灰飞虱:果树叶片出现白色斑点是灰飞虱的典型症状,对它们进行针对性的防治非常重要。
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或使用植物提取物进行喷洒,也可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2. 蔬菜病害- 疮痂病:蔬菜叶片出现黑褐色的坏疽斑点,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预防控制措施包括选择健康种子、避免密植、合理施肥和喷药防治。
- 蚜虫:蚜虫是蔬菜上常见的害虫,喜欢聚集在嫩叶或新梢上吸食植物汁液。
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或者利用环境性杀虫剂进行防治。
3. 粮食病害- 稻瘟病:稻瘟病是稻谷的主要病害之一,可能导致严重减产甚至死亡。
管理稻田的水利,选择抗病品种和轮作是稻瘟病防治的关键方法。
- 稻纵卷叶螟:该害虫会使稻株叶片卷曲并形成条纹,严重影响产量。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以及蓝色灯诱捕等方式进行防治。
二、病虫害的防治原则1.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即采取多种手段综合应用,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合理利用种植技术和工具,建立健康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品种防治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措施之一。
培育具有抗性的品种,能够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并减少农药的使用。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有益微生物等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环保措施。
例如,释放捕食性昆虫捕食害虫,或者利用寄生性真菌感染害虫,达到防治目的。
4.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以适度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措施,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了解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农民朋友更好地管理农作物,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一、病虫害防治原则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这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以实现科学、安全、有效的控制。
二、病虫害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精耕细作、科学施肥等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如释放天敌昆虫、使用生物农药等。
3、物理防治:利用光、热、电等物理因素来诱杀害虫,如黑光灯诱杀夜蛾类昆虫。
4、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要选择针对性强、高效、低毒的农药,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三、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1、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2、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说明书,避免滥用和超量使用。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3、注意保护天敌昆虫和有益生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在防治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
5、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农民朋友高度重视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治。
只有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花卉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花卉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地防治花卉病虫害,保护花卉生长,以下是一些基本知识:一、病虫害的种类花卉病虫害可分为侵染性病虫害和非侵染性病虫害。
侵染性病虫害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非侵染性病虫害是指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营养不足、机械损伤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如温度过高、光照不足、施肥不当等。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简介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于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包括病虫害的分类和识别,常用的防治方法等。
病虫害的分类和识别病害的分类病害一般可以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性病害和其他病害四大类。
- 真菌性病害:由真菌引起,如白粉病、锈病等。
- 细菌性病害:由细菌引起,如炭疽病、溃疡病等。
- 性病害:由引起,如花叶、烟草花叶等。
- 其他病害:包括土壤传播病害、昆虫媒介病害等。
病虫害的识别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首先需要准确地识别病虫害的类型。
识别主要包括观察病虫害的外部症状和病虫害的传播特点。
- 外部症状:包括植物叶片的病斑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有些病虫害还会在植株的叶片、茎秆等部位产生特殊的分泌物或结构,如霉菌的菌丝、黄褐色的油斑等。
- 传播特点:病虫害的传播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土壤传播、种子传播、昆虫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通过观察病虫害的传播方式,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病虫害类型。
病虫害防治方法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物或病原菌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生物防治具有环境友好、不会产生药物残留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应用。
- 天敌防治:通过引入具有捕食、寄生和拮抗作用的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来防治蚜虫。
- 寄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寄生性昆虫、线虫等寄生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引入寄生性蜂类来防治植物的鳞翅目幼虫。
- 病原菌防治:通过引入能感染病虫害的病原菌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利用病原菌来防治某些虫害。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化学农药具有快速、广谱、效果可控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环境和安全风险。
- 杀虫剂:用于控制害虫的化学农药。
常见的杀虫剂包括有机磷农药、氯氟烃类农药等。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推进绿色农业
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绿色生产资料,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和安全性。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资源,保障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 续发展。
THANK YOU.
案例二: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
总结词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主要措施
培育健康种苗、加强果园管理、科学合理 用药等
物理防治
利用昆虫的趋光、趋色等特性,采用灯光 诱杀、色板诱杀等物理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采用性 诱剂等生物防治方法
案例三:蔬菜病虫害化学防治
总结词
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
安全、科学、有效
2023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 识
目录
• 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 • 农作物病虫害诊断与识别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践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案例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展望
01
农作物病虫害基础知识
病虫害定义与分类
病虫害定义
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如病菌、害虫等)的 侵袭,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的现象。
病虫害的流行与传播
病虫害的流行
研究病虫害在一定区域内的发 生和扩散规律,掌握其流行趋
势和影响因素。
病虫害的传播
了解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如气流传播、昆虫传播等,有助 于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如选用 抗病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 ,可以预防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03
多样化防治手段
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 多种防治手段,实施精准防治
,提高防治效果。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第一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1>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要提出正确的害虫防治途径,必须弄清楚虫害发生的原因,造成虫害的条件有三条:第一,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条件主要指温湿度和其他生物因子;第二,有大量的害虫来源,而且必须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害虫种群数量发展到足以造成为害农作物产量或质量的虫口密度时,才能造成虫害;第三,有适宜的寄主作物,且寄主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发生为害的盛期吻合。
针对以上害虫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第一,恶化害虫的环境条件。
在研究清楚农业生态系的基础上,实施两个改变:一是改变非生物环境,使农田环境有利于作物,不利于害虫。
二是改变农田生物群落,通过人为控制,引进或保护天敌,从而增加天敌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减少害虫。
第二,控制害虫来源及其种群数量。
害虫的来源不外有两种:一是本地虫源,二是外地虫源。
首先应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入和蔓延。
其次,对本地虫源,主要是通过越冬防治压低虫源基数,加强虫源基地内的防治工作,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在造成经济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
第三,调整作物品种及其生育期,实施“一选一调”。
一选是选用非寄主作物或抗虫品种,以达到抗虫免害;一调是调节播、植期,使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错开,以减轻或避免作物受害。
<2>怎样全面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应以“预防为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理解。
害虫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类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害虫防治技术水平的衡量,从预防作用体现的程度来作出评价。
要判断“预防为主”体现程度,先要弄清“防”与“治”的区别界限:“防”就是在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以前采取措施,使害虫种群数量较稳定地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体现在稳定、持久、经济、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以及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病虫害防治期间的注意事项

病虫害防治期间的注意事项病虫害防治是农作物生产中重要的一环,对保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病虫害防治期间,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1.认识病虫害:在病虫害防治期间,首先要对常见的病虫害做到有所认识。
不同的病虫害有不同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只有了解病虫害的基本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措施。
2.定期巡视田地:及时巡视田地,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作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保持田间卫生:保持田间的整洁卫生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病虫害的群体数量。
及时清除病虫害的体外越冬场所,比如病虫害感染的植株和残株,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在来年的生长和繁殖。
4.合理轮作与间作:轮作是一种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式,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和间隔时间,可以减少病虫害在连作作物中的传播和繁殖。
间作也可以增加作物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合理施肥和灌溉:充分了解作物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和灌溉,可以使作物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6.选择适合的防治方法: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选择适合的防治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剂,如有益昆虫和微生物,来控制部分病虫害。
还可以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滥用。
7.定期喷洒药剂:定期喷洒药剂是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常见方法之一。
但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药剂,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对作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8.合理使用防护装备:在喷洒药剂或进行其他病虫害防治操作时,要合理使用防护装备,如呼吸面具、手套和防护服等。
这样可以有效保护农民的健康,避免药剂对人体的危害。
9.关注天气预报:天气是病虫害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注天气预报,根据预报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预计有强降雨的天气前后,可以加强对农田的排水和整地工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0.记录与总结:在病虫害防治期间,要及时记录和总结防治措施的效果和作物的生长情况。
如何识别和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如何识别和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它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农民需要及时识别和有效防治病虫害。
本文将介绍如何识别和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识别农作物的病虫害1. 观察植株外观农民在日常耕种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农作物的外观,特别是叶子、茎和果实是否出现异常症状。
例如,叶片是否出现黄化、枯萎或斑点,茎是否变软腐烂,果实是否出现畸形或腐烂等。
这些外观上的异常往往是病虫害的先兆。
2. 检查农田土壤病害虫在土壤中可能会滋生,因此农民还需要定期检查农田土壤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例如,土壤中是否出现异常气味,是否有异常生物出现,如蛆虫等。
这些异常可能是病虫害的症状之一。
3. 采集病虫样本当农民观察到农作物存在异常症状时,可以采集相应的病虫样本,并咨询专业人士进行鉴定。
农民应根据症状的不同,采集不同部位的样本,如叶片、茎、果实等,并保存好以备后续分析。
二、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农民可以引入益生菌、寄生虫等自然的天敌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在棉花田中引入寄生黄龙病菌的天敌——蚜蚁,可以有效地控制黄龙病的发生。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之一。
使用农药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农民需要注意剂量的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3. 耕作措施农民可以通过调整耕作措施来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例如,合理施肥、轮作休耕、间种等措施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4. 种植抗病虫品种选择抗病虫品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农民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能力的作物品种。
这样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防治成本。
5. 定期清理和消毒定期清理农田和农作物周围的杂草、秸秆等废弃物,可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常识
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要提出正确的害虫防治途径,必须弄清楚虫害发生的原因,造成虫害的条件有三条:第一,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条件主要指温湿度和其他生物因子;第二,有大量的害虫来源,而且必须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害虫种群数量发展到足以造成为害农作物产量或质量的虫口密度时,才能造成虫害;第三,有适宜的寄主作物,且寄主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发生为害的盛期吻合。
针对以上害虫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第一,恶化害虫的环境条件。
在研究清楚农业生态系的基础上,实施两个改变:一是改变非生物环境,使农田环境有利于作物,不利于害虫。
二是改变农田生物群落,通过人为控制,引进或保护天敌,从而增加天敌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减少害虫。
第二,控制害虫来源及其种群数量。
害虫的来源不外有两种:一是本地虫源,二是外地虫源。
首先应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入和蔓延。
其次,对本地虫源,主要是通过越冬防治压低虫源基数,加强虫源基地内的防治工作,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在造成经济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
第三,调整作物品种及其生育期,实施“一选一调”。
一选是选用非寄主作物或抗虫品种,以达到抗虫免害;一调是调节播、植期,使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错开,以减轻或避免作物受害。
怎样全面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首先,应以“预防为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理解。
害虫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类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害虫防治技术水平的衡量,从预防作用体现的程度来作出评价。
要判断“预防为主”体现程度,先要弄清“防”与“治”的区别界限:“防”就是在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以前采取措施,使害虫种群数量较稳定地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体现在稳定、持久、经济、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以及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而“治”仅是要求做到在短期内控制害虫的为害,指采取措施控制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之前。
其次,应从综合防治的具体内容和所包含的主要观点来全面理解。
所谓“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主要措施
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定向改变某些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生存繁殖,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直接或间接消灭或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达到保证作物丰产的目的,称为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包括的主要措施:
1、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这些措施往往影响农田生态系的改变,引起害虫种类、数量发生深刻的变化,减少或消除害虫的滋生基地。
2、轮作:正确的轮作,可提高地力,给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使食性较狭窄的害虫营养条件恶化。
3、耕犁:对地下害虫或以作物遗株越冬的害虫有直接杀伤,或使害虫翻出土面被捕食或捕杀。
4、调节作物的播、植期:使作物容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严重为害的盛发期错开,减轻或避免受害。
5、清除杂草和清洁田园:杂草常常是害虫的越冬场所或寄主,从而成为害虫为害农作
物的桥梁。
遗株和枯枝落叶中往往潜藏不少害虫,所以清洁田园及除草对防治害虫有很大作用。
6、排灌水:可以恶化害虫的生活环境,尤对水湿性害虫更为显著。
7、施肥:合理施肥,使作物生长健壮,提高抗虫力施肥还可提高作物受害后的恢复能力;但施肥不当则降低作物抗虫力。
8、作物抗虫品种的利用:可以恶化害虫的营养条件,能较长时期内控制害虫的发生。
农业防治措施与作物增产技术措施是一致的,它主要是通过改变生态条件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即可达到控制多种病虫害的目的,花钱少,收效大,作用时间长,不伤害天敌,又能使农作物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因此,农业防治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经济、安全、有效的根本措施,它在整个病虫害防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害虫综合防治的基础
现代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病虫害
遥感技术可以随时提供信息,迅速、准确的对田间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治理或合理安排计划,这种技术可用于农作物病虫害方面的大范围的调查,其研究结果可以加强农业方面的计划性,并可以建立起没有污染的和稳产高产的农业。
遥感集市上设立了“农业遥感应用课题组”,致力于农情方面的遥感科研。
由李强子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长期从事农情遥感监测、农作物遥感识别与种植面积估算、以及农业信息化研究。
研究开发了基于多时相高分辨率光学、多频率雷达数据、作物生化组分的农作物精细识别技术,并建立了基于多尺度遥感数据协同、空间抽样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大范围作物种植面积估算方法。
研究成果:参与开发了国内第一个运行化的农情遥感监测系统,并主持系统运行十余年,发布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产量监测,使中国成为除美国和欧盟之外第三个独立掌握全球粮食供应数量话语权的国家,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分析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并多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2012年在全国首次利用遥感技术实现省、地市和县三级的水稻面积估算,为国家粮食补贴核算提供了数据基础。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大或方向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检索10篇,EI检索7篇。
参与编写专著3部,申请软件著作权3项,申报国家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