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热液矿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含接矿斑触岩带体中和矿,床出受露受区面域积性一断裂般构较造小控制(,多尤<其1是km两2组断 裂的)交。汇处。—矿体受岩体和围岩中的微裂隙控制(原生裂隙
、层间裂隙、片理等)—角砾岩体(筒)在一些斑岩型矿床中
起重要控矿作用
围岩岩性
围岩蚀变及分带
十分发育,范围可 达数百米至数千米 ,并具明显的、规 律的水平和垂直分 带,由岩体中心向 外:
含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叠加 有强烈绢云母化
绿泥石化花岗岩上叠加有石英 -黄玉-萤石-绢云母蚀变
矿体形态产状
受侵入体和接触面的形态产状、裂隙构造 等因素控制,主要有柱状、筒状、环状、
似层状等 矿石特征
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次为斑铜矿、 黝铜矿,伴生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磁黄铁矿以及金、 银等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绢云母、绿泥石 、重晶石等。
火山熔离矿床实例
南非科马提岩中的硫化镍矿床是典型的代表。 科马提岩Komatite,即镁绿岩,维乔恩等1969年在南非巴伯顿 山地Komatite的地方确认了一类超镁铁质ultramafic及镁铁质mafic ,这类熔岩常作枕状熔岩产出。镁绿岩实际上是太古代绿岩带 中由超基性-基性喷出岩组成的一套特殊岩系。岩石中MgO含量 高,是太古代特有的超基性-基性火山岩。 河南、吉林、辽宁等地发现有科马提岩。 根据产出位置,有三种类型:
产于岩流底部
产于补给岩流的侵入通道
产于纯橄榄岩中(底部)
火山气液矿床
指与火山岩浆气液活动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气化—热液矿床。 在火山喷发作用的晚期或间歇期,火山喷气和热液活动非常强烈, 这些喷气和热液常含有大量重金属化合物。它们在一定的地质环境和物 理化学条件下,与围岩、海水或气液之间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有用 组分聚集沉淀而形成矿床。
火山热液矿床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火山成因矿床分类
岩浆矿床
2.火山气液矿床
3.火山-沉积矿床
浆成矿作用()火山、次火山气液成矿作用)(火山—沉积成矿作用)
•岩浆喷溢矿床; •火山熔离矿床。
•陆相火山-喷气矿床; •陆相火山-沉积矿床; •陆相火山-热液矿床; •海相火山-沉积矿床。 •陆相次火山-热液矿床; •海相次火山、火山-热液矿床。
岩浆岩
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均与斑状结构 的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有关,如花岗 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二长斑岩、石 英斑岩、粗安斑岩、英安斑岩等,它们常 与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钙碱 性系列喷出岩有联系。
— 钟状含矿,矿斑化岩控集体岩中的在形控斑态岩多矿体为构上岩部株造或、顶岩部筒的或内岩
矿床特点
形成环境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主要产于喷出岩(基、中、酸)及火山碎屑岩中, 主要分 布于中、新生代火山活动区。
矿体形状
形态复杂多样,一般为脉状、复脉状、层状、似层 状、巢状及其它不规则的形状。
围岩蚀变
较强烈,有青盘岩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硅化 、高岭石化、明矾石化、碳酸盐化、石膏化…
中—低温矿物为主,Cu、Pb、Zn、Fe硫化物,Au、Ag碲
岩浆喷溢矿床
智利北部的拉科铁矿被 认为是岩浆喷溢矿床的 典型代表。
矿床产于喷出地表的中基性熔岩流中(安山岩 、流纹英安岩等),环 绕一古老的破火山口分 布。
破火山口的核部由流纹 英安岩组成,在其四周 次火山口喷出了铁矿流 ,由磁铁矿、赤铁矿熔 岩状铁矿石堆积形成矿 体。
火山熔离矿床
主要是指产于超基性-基性火山岩及次火山岩中 的金属硫化物矿床。由火山岩浆熔离—贯入作用或 岩浆熔离—喷溢作用形成。 矿床赋存于地表基性熔岩流中,或产于超基性基性次火山岩体内部(也称次火山岩浆矿床)。 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硫化物(磁黄铁矿、镍黄铁 矿、黄铁矿、尖晶石及少量铜的硫化物) 主要矿床类型 与超基性-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镍矿床
矿石组成 或硒化物,萤石、重晶石、石膏、沸石、明矾石、叶腊石
、高岭石。
形成深度
浅表部位,一般小于 1000米,矿化深度200~400米 。
成矿温度 300 ~90℃,在200℃以下可形成重要的工业矿体。
工业意义
金(银)矿床、汞锑矿床、铅锌矿床、明矾石矿床 、萤石矿床、叶腊石及高岭土矿床。
陆相次火山—热液矿床
斑岩型钼矿
根据与斑岩钼矿有成因 联系的斑岩体的成分和产出 的构造环境,斑岩型钼矿为 2种类型。
一类称为石英二长斑岩 型,另一类称为高硅富碱花 岗岩-流纹岩型。
两类斑岩钼矿的蚀变分 带大体上一致,且与斑岩型 铜矿的类似,但其网脉状矿 化要远大于浸染状矿化,钾 质蚀变较强,在成因上岩浆 热液起了更显著更重要的作 用,极少例外。这些都有别
与陆相次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的热液矿床。 在火山活动的晚期或间歇期,常伴随有浅 成—超浅成次火山岩的侵入活动,它们大多产 于火山机构的各种断裂裂隙中,与相应的火山 岩密切共生(具有同区、同期、同源关系 ) 。 在次火山岩冷凝结晶过程中,岩浆强烈的
矿床特点
(3)矿床形成深度一般0.5~2Km,比火山 热液矿床形成的深度要大。成矿主要以高中温(500~200℃)热液期为主。
(6)围岩蚀变强烈,且通常具有分带性
矿床类型
斑岩型矿床
指矿化在时间上、空间上与中性—酸性斑岩体有关,成因上 与火山—侵入活动有一定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蚀变和矿化分带 性,矿石呈细脉浸染状的热液矿床。
斑岩型铜矿的特征
斑岩型矿床的时间分布
世界超大型斑岩铜矿(Cu储量>500万t)时代分布
时代
矿床个数
于斑岩型铜矿。
1.钾化带; 2.绢英岩化带
; 3.矽卡岩化带
; 4.青盘岩化带
; 5.成矿流体运 移方向; 6.花岗斑岩或
斑岩型钼矿床的成矿模式(据黄典豪,19斑95状花岗岩 )
斑岩型矿床的成矿系列
斑岩型矿床常 与矽卡岩型及浅成低 温热液型金、银、铜 、铅、锌的矿床构成 了一个火山岩地区矿 床成矿系列,这个成 矿系列的最大延深可 达5~7km。
斑岩铜矿分类
斑岩铜矿可按成矿地质环境进一步分为: 1、火山斑岩型(如太平山、铜矿峪) 2、浅成斑岩型(德兴、沙溪、玉龙) 3、中深成侵入体有关的斑岩型(多宝山)。 在斑岩铜矿中,有的含钼高,并可综合利用
,称为铜钼型(铜山口、城门山),有的 含金高,称为铜金型(沙溪)。 斑岩铜矿常与矽卡岩矿床伴生,形成复合型 矿床。
围岩蚀变及分带
钾化带( potassiczone)→ 石英−绢云母化带 (绢英岩化带、似 千枚岩化带,
矿化主要与钾化带 和石英−绢云母化带关 系密切。
由钾化带→石英绢 云母化带,硫化物总量 增加,黄铜矿/黄铁矿 比值减小
围岩蚀变的带状分 布规律是斑岩型矿床的 重要找矿标志
石英脉旁侧钾长石化 斑岩体内钾长石化和黑云母化
围岩蚀变 较轻微的硅化,明矾石化,高岭石化
矿石组成
自然硫、雄黄AsS、雌黄As2S3、萤石CaF2、硼酸 盐等;
陆相火山—热液矿床
在陆相火山活动过程中,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由 火山热液中的成矿物质直接结晶出或经过化学反 应使有用组分堆积而形成的矿床,称为陆相火山 热液矿床。
在火山喷发作用的早期,多以固、气体喷发为主, 而在晚期,则以热水活动为主。热水活动持续的 时间可以很长,也可以周期性地多次进行。强烈 而广泛的火山热液活动可以形成多种多样,规模 大小不同的矿化和蚀变。
下水不仅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而且由于其富含Na+、Cl-、Ca2+等组分,还
促进了矿石的沉淀和堆积。
世界上巨大的斑岩型铜矿带大多分布在环太平洋区域,这一点也有力地支
持这样的论点。
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模式
①基底岩石;②火山岩;③泥沙质岩 ;④碳酸盐岩;⑤泥质岩;⑥深成岩 基;⑦浅成斑岩体;⑧爆破角砾岩筒 ;⑨带黑点的范围表示斑岩型铜钼矿 化;⑩矽卡岩型矿化;⑾钾化带底界 ;⑿绢英岩化带底界;⒀青盘盐化带 底界;⒁青盘盐化带顶界;⒂上升岩 浆流体;⒃循环天水
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为主,由矿化中心向外依次为:浸 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脉状
矿床的氧化和次生富集作用
矿床在近地表 常发生各种复 杂的氧化和次 生富集作用, 既提高了矿石 品位,又是一 种重要的找矿 标志。
斑岩铜矿床的板块构造成因模式
1972年, Sillitoe提出。
即大洋板
块俯冲于大陆
火山岩浆矿床
指地下深处岩浆房中的岩浆经过分异作用 而富集某种含矿熔浆(或矿浆),通过岩浆 喷溢作用贯入到火山口中或喷溢至地表冷凝 堆积所形成的矿床。 这种含矿熔浆(或矿浆)是岩浆在深部分 异而形成的,成矿物质的富集发生于较深部 的岩浆通道或岩浆房中,但矿体产出部位很
岩浆喷溢矿床
由含矿熔浆(矿浆)沿断裂或火山机构上 侵喷溢到地表而形成的矿床。 成矿组分的聚集,主要与火山活动时深部 岩浆的强烈分异作用有关。即火山岩浆分异 明显时,有利于成矿组分富集(分异明显的 表现是浅成岩与喷出岩的岩性变化显著)。 含矿熔浆的喷溢可以是在火山喷发的间歇 期溢出、也可在火山喷发末期呈“熔岩流” 溢流到地表或贯入到火山机构中,形成与火 山岩共生的厚层状、透镜状矿体。也有一部 分为浅成侵入与喷出的过渡类型。
例如火山喷出的气体, 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 火山岩、凝灰岩、火山熔岩的裂隙中形成 硫磺、雄黄、雌黄、萤石、硼矿等。如我
矿床特点
形成环境 矿体形状
矿床产于地表或地表附近,形成温度约为600~ 1100℃;
似层状,与火山岩互层产出,或作为火山岩的夹层 产出,另外亦有脉状、不规则的脉状形式充填于火 山管道的裂隙中,以及环状, 放射状裂隙中,火山 筒中。
斑岩型矿床主要产于汇聚板块的边界,包 括大洋板片俯冲产生的岛弧和陆缘弧环境 (滨太平洋带),以及陆−陆碰撞造山(特 提斯−喜马拉雅带,中亚−蒙古带)环境。 如1、下岛弧例环所境示的斑:岩型矿床:主要环绕西太平洋广泛分布
(印尼、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 2、陆缘弧环境的斑岩型矿床:广泛分布于太平洋东海岸
(4)在浅成、超浅成条件下,围岩压力较 低,致使高温高压的挥发份自熔浆中强 烈析出,大量聚集在次火山岩顶部,形 成较高的蒸气压力而能爆破围岩,形成 隐爆角砾岩,放射状环状裂隙、冷凝收 缩裂隙系统等,矿体形状十分复杂,常 构成环状、板状、脉状、管状、似层状 、条带状。
(5)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石结构构造复杂,不仅具有高温条件下 形成的粗晶伟晶结构,也有较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细粒微晶结构 ,既有块状、浸染状构造、也有在低温条件下以充填方式为主 的角砾状、晶洞、晶簇状、及胶状构造。
当岩浆侵位于地壳浅部时快速冷凝结晶而形成斑状中酸性 次火山岩体。随后,深部岩浆房中析出的含矿流体迅速上 升至次火山岩体的上部,并因减压沸腾形成细脉浸染状矿 化或发生隐爆形成角砾岩筒。在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时 也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化。岩浆和气液流体的上升可引发地 下水的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矿质及硫活化和参与成矿。
Cu金属储量 (万t)
百分比 (%)
第三纪
20
26118
57.7
第三纪~白垩纪 4
8825
19.5
白垩纪
4
4606
10.2
侏罗纪~三叠纪 3
3192
7.1
二叠纪~石炭纪 2
1790
4.0
中元古代
1
655
1.5
时间上集中分布于新生代(~60%),其次是中 生代(~35%)。
斑岩型矿床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经典成矿省包括安第斯中部(智利、阿根廷、秘鲁)和美
国西部 3、碰撞造山环境的斑岩型矿床:主要分布于特提斯−喜马
拉雅带(西起西班牙,经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 耳其、亚美尼亚、伊朗、巴基斯坦,东到中国西藏和缅甸等地 )和中亚−蒙古带(西起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经中国 新疆甘肃和内蒙,东到黑龙江)
火山气液矿床特征
火山气液矿床分类
陆相火山-喷气矿床
在大陆环境中,由火山喷气作用所形成的矿 床叫陆相火山喷气矿床。
火山喷发时喷出大量的气体和金属化合物等 成矿组分,这些喷发物与围岩发生种种作 用;或者直接结晶(凝华作用);或者不 同气体之间的相互反应。在火山口、喷气 孔及其周围形成有用矿物堆积的地质作用 称为火山喷气作用。
板块之下,并
向上地幔插入
,海洋板块沿
俯冲带发生了 局部熔融,并 沿着裂隙上升 到地壳浅部,
其认为,铜质也来自俯冲的大洋板片, 目前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玄武岩中富含铜支持 这样的推论。
形成斑岩型成矿铜流体盐度高,工业矿体内可达40~76wt%NaCl。
矿床。 斑岩型铜矿的形成可能是上升岩浆热液和地下水发生对流循环的结果,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