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体系基本介绍
城乡规划知识点总结
![城乡规划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c0b7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b.png)
城乡规划知识点总结引言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乡村和农村进行统筹规划、组织管理和资源配置,以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性工作。
城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创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
城乡规划知识点包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和农村规划等内容,涉及空间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对城乡规划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
一、空间规划1. 空间结构城乡规划的根本任务是塑造城乡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城市中心区、城市次中心区、城市一般居住区、城市特殊用地区、城市绿地和水域等组成部分。
乡村空间结构主要包括村庄、农田、林地、水域等组成部分。
合理的城乡空间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和乡村的空间效率。
2.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方向和格局。
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产业区、教育文化区、生态区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规划中,要合理规划村庄布局、农田布局、林地布局、水域布局等,保护和利用好乡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促进乡村振兴。
3. 空间利用合理利用城乡空间资源是城乡规划的核心任务。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在乡村规划中,要科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二、土地规划1. 土地资源土地是城乡规划的基本要素,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是城乡规划的前提。
要对城市用地和乡村用地进行合理规划,保障耕地、林地、草地等基本农田资源的稳定和永续利用。
2.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城市规划中,要科学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生态绿地、农田保护和土地整治项目,落实城市用地总量和建设用地指标,降低建设用地的总量和强度。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 PPT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686074e518964bcf847cc6.png)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城乡规划法>解说》中从城乡规划的社会作用的角度 对城乡规划作了如下定义:“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 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 公共政策的属性。”
城乡规划从内容上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 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 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 细规划。
3. 城乡规划技术体系——编制体系
3.1 战略性规划
各种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制定区域、 城镇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 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 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 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3.2 实施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规划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城市空间上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制定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
相关政策的基础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规划的核心内容:
土地使用的配置; 城市空间的组合; 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 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城乡规划技术标准(规范):是城乡规划行政的重要技术 性依据,也是城乡规划行政管理具有合法性的客观基础。
1.3 相关法
在我国与城乡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覆盖法律法规体 系的各个层面,涉及土地与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历史 文化遗产保护、市政建设等众多领域,是城乡规划活动 在涉及相关领域时的重要依据,城乡规划还必须符合国 家行政程序法律的有关规定。
城乡规划体系概述
![城乡规划体系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f0e1192a5901020207409c2f.png)
城建集团总工办
法定规划——最基本、必
总体规划
需、重要,各地都必须编
制的,由《规划法》明确
了其主要内容及审批程序 的规划。
非法定规划——其它类型 规划(无统一要求,往往
详
控制性
细
规划
规
划
修建性
规划
因应地方建设管理实际需
要而编)
城建集团总工办
法定规划图示
城镇 体系 规划
全国城镇体 系规划
省域城镇体 系规划
城市规划
镇规划
国务院
9
城建集团总工办
3.1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 体。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区域范围内,以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 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3.1 .1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
城镇体系规划需要协调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功能,对实现区域层面的规划 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效衔接意义重大; ■发挥对重大建设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综合指导功能; ■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 ■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城建集团总工办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各省、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 成部分,引导区域城镇化和城市合理发展,对省域内各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明确全省、自治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 (2)明确资源利用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和措施; (3)明确省域城乡和规模控制要求; (4)明确与城乡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5)明确城乡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6)明确空间开发管制要求; (7)明确对下层次城乡规划的编制要求; (8)明确城乡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简介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58f1c06844769eae009ed62.png)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简介一、城乡规划编制的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乡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乡规划体系如下表(见图一)二、城乡规划的编制内容1、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2、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内容: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3、近期建设规划:内容:(一)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二)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三)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四)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五)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
(六)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4、分区规划内容:(一)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居住人口分布。
(二)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三)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四)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
(五)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城乡规划体系及其主要内容ppt课件
![城乡规划体系及其主要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30db99ba1aa8114531d97e.png)
.
1
城乡规划的概念
目录
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 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旅游规划专题
.
2
城乡规划的概念
城乡规划的概念 城乡规划的作用
.
3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1、城乡规划的概念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11
二、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
1、规划的编制及审批
规划阶段
编制单位
审批单位
备注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县政府所在地镇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 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
划
城市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 门
县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镇政府 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
镇政府
经本级政府批准后,报本 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政
2、城乡规划的作用
(3)城市未来空间架构的引导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从城市土地使用的配置和安排,建立起城市未 来发展的空间结构,反映国家意志和政策。
引导作用通过各种分类计划(土地使用分类,建筑形式划分)来实现; 控制作用由国家城市规划法及地方规划法明确的方式运作。
.
8
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
城乡规划的作用是从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以及未来空间架构的引导三个层面 来体现的。
.
5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2、城乡规划的作用
(1)国家宏观调控手段
通过政府干预手段,在保障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城市服务设施集体供应的同时,减少市场机 制下的消极外部性。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基本介绍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基本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945588b7c1cfad6185fa72e.png)
2017
主要内容: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二、城市规划编制主要内容和要求 三、专业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四、规划编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城乡规划体系分为:
城乡规划法规体系 城乡规划行政体系 城乡规划运作体系
一、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总体介绍
镇规划
乡规划
村庄规划
二、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根据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 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际管理。” 这是从城市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对城市规划所做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说》则从城乡规划的社会作用的角度对城乡规划 作了如下定义:“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 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 性。”
绿化、环境等保护和整治建设措施 ➢ 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二、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 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 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的城市发展目标和战略,促进城市全面、 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 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辅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 决策的原则。 ➢ 妥善处理城乡关系,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体现布局合理。 ➢ 对涉及城市长期发展保障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风景名胜资源 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等方面的内容,应当确定为 必须执行的强制性内容。 ➢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先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 题作为编制规划成果的依据。 ➢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以上层次法定规划为依据,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 度研究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战略及其布局。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ee5b8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c.png)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在城乡发展中,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镇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城乡规划的核心是城镇体系规划,它涉及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布局、功能定位、空间组织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的相关内容。
一、城乡规划的背景和意义城乡规划是指在城乡发展中对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农村发展等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城乡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规划的背景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发展的需求,城乡规划的意义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1. 综合性原则:城乡规划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统一。
2.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乡规划应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适度规模原则:城乡规划应根据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乡村规模,避免过度扩张或过度集中。
4. 公平公正原则:城乡规划应注重公平公正,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 民主参与原则:城乡规划应注重公众参与,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三、城乡规划的内容和要求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的布局、功能区划、道路交通、绿地公园等方面。
城市规划要求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提高城市的空间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
2. 乡村规划: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乡村的发展定位、农村建设、农田保护等方面。
乡村规划要求保护农田资源,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农村现代化。
3. 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它涉及到城市和乡村的空间组织和布局。
城镇体系规划要求合理布局城市和乡村,实现城乡有机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规划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城乡规划体系及其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98a74b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4.png)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2、城市总体规划
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 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展。 (1)主要内容
① 编制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②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③ 提出人口、用地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中心区位置。 ④ 确定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及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⑤ 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⑥ 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⑦ 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⑧ 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止污染措施。 ⑨ 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对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⑩ 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⑪ 确定旧区改建及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⑫ 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村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村镇的各项用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⑬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⑭ 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2、城乡规划的作用
(2)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是各级政府机构,尤其是城市政府实施城市发展政策的有力工具。政府必须通过城市规划将各个部 门的政策和计划具体落实到城市物质空间中去。
总体规划:指导协调各部门与城市开发建设的行为与活动 详细规划:引导和控制私人的各种开发行为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乡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1bb70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84.png)
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是指根据城市和乡村发展的需要,统筹协调地安排和使用土地资源、建设控制、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的一套综合性体系。
城乡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
城乡规划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土地资源利用规划。
土地是城乡规划的基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乡发展的前提。
土地资源利用规划要根据地区发展需求,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发展方向,平衡城乡用地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
第二,建设控制规划。
建设控制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的建设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农村建设用地规划、城市扩容控制规划等。
通过合理设置建设控制区域,控制建设规模和密度,保护农田和自然资源,避免无序扩张和环境恶化。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是指对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燃气、通信、排水等。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是指通过定期评估和监管,确保城乡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规划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
通过环境保护规划,提高城乡环境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
第五,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是指建立科学的规划管理体系,确保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
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包括规划制度、规划监管、规划评估等。
通过规划管理体系,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总之,城乡规划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规划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城乡规划体系的完善和实施,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
城乡规划体系与其主要内容
![城乡规划体系与其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b32f1111eb91a37f1115ceb.png)
乡规划、村庄规划
乡规划、村庄规划
乡、镇政府
报上一级政府审批
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 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
论同意
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城镇体系规划
(1)主要内容 ① 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条件; ②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③ 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④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⑤ 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⑥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⑦ 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⑧ 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⑨ 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2、城乡规划的作用
(2)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是各级政府机构,尤其是城市政府实施城市发展政策的有力工具。政府必须通过城市规划将各个部 门的政策和计划具体落实到城市物质空间中去。
总体规划:指导协调各部门与城市开发建设的行为与活动 详细规划:引导和控制私人的各种开发行为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三、各层面规划的主要内容
2、城市总体规划
主要任务: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 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建设和合理发展。 (1)主要内容
① 编制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② 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③ 提出人口、用地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中心区位置。 ④ 确定城市内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及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 ⑤ 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⑥ 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⑦ 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⑧ 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止污染措施。 ⑨ 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对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⑩ 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消防、防洪、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⑪ 确定旧区改建及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⑫ 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村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村镇的各项用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⑬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⑭ 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中国城乡规划体系简介
![中国城乡规划体系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8f67a2e700abb68a882fbc2.png)
效力仅次于宪法。调节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 中的各项关系。
是指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城乡规划方面的法律性文件。如《村庄和集 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等。
建设部(单独或连同相关部门)在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方面出 台的法规。如《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 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等。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级国土部门编制的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土规)
2. 城乡规划的行政机构体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
发展规划和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的发展目标确立。 国家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拟定并组织实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等。
三大部委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第十,法律授权,建立完善的城乡规 划法律体系。
4. 规划编制体系
城镇规划体系示意
4. 规划编制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
政府综合协调辖区内城镇发展和空间资源 配置的依据和手段。需要从整体上对局部的发 展进行调控,避免局部的发展损害整体利益或 其他个体利益。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 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内容包括: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 人口、资源情况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 市的性质、规模;综合确定土地、水、能源等 各类资源的使用标准和控制指标,节约和集约 利用资源;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 宜建设区,统筹安排城乡各类建设用地;合理 配置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城市功能;贯彻公交优先原则,提升城市综合 交通服务水平;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保证 城市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整体景观风貌, 突出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城市 历史文脉;合理确定分阶段发展方向、目标、 重点和时序,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21abc4dfe4733687e21aa02.png)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 要求
7. 详细性规划内容包括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类。
(1)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
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
的建筑类型; 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
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 要求
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 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
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 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文化水平,确定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 要求
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分为:
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纲要)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分区规划
详细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 要求
1.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作 出设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首先要编制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是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城市规划的法
律法规体系为其他两个子系统-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提供
法定依据和基本程序,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和城市规划运行体系都是 对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执行。一般可分为主干法及其从属法、专项 法和相关法。主干法是指国家和地方的城市规划法,是对城市规划 本身的界定、专项法是针对城市规划中涉及的某些特定议题进行的 立法。
城乡规划体系
![城乡规划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68696ba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b.png)
城乡规划体系相关知识U r b a n A n d R u r a l P l a n n i n g S y s t e m-C O N T E N T S -城乡规划的含义1城乡规划的体系2城乡规划的流程3城乡规划技术体系41城乡规划的含义The City Planning“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属性。
城市总体规划1控制性详细规划2修建性详细规划3建筑设计42城市规划的体系规划体系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城乡规划行政体系城乡规划工作体系◆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城乡规划法》。
◆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风景名胜区条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
◆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等,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强制内容暂行规定》。
◆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法律法规体系地方性法规法律法律法规体系法律规划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技术标准(规范)约束力逐渐降低法律效力规划行政体系城乡规划行政体系城乡规划行政体系形制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组成各部门职责关系运作核心:程序合法、依据合法制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规划建设许可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审批划拨土地划拨用地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出让用地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乡、村庄规划区内建设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申请城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城市、镇规划区内建设合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镇人民政府负责申请、审核和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城乡规划的流程总规编制与报批规划类型组织编制主体审批主体城市总规直辖市总规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民政府国务院一般城市总规城市人民政府上一级人民政府镇总规镇总规(县政府所在地)县政府上一级人民政府一般镇总规镇政府上一级人民政府分区规划的编制与报批分区规划由市规划局组织编制1.拟定分区规划编制任务书,择优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城乡规划基础知识
![城乡规划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93575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5.png)
城乡规划基础知识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的一种综合性工作。
它旨在通过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乡规划的基础知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等。
首先,城市设计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注的是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建筑风格。
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美观度和宜居性,吸引人们居住和投资。
在城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历史文化遗产等。
例如,在山区地形的城市中,需要合理利用山地资源,设计山地公园和步行道,提供休闲和娱乐场所。
而在热带地区,需要考虑建筑的通风和遮阳性能,以适应高温和湿度。
其次,土地利用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合理的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满足不同用地需求。
在城市中,土地的用途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
不同用地之间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和划分,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例如,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应该集中商业和办公用地,以方便市民的购物和工作。
而在城市的郊区,可以规划工业园区和农田,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
交通规划也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在城市中,需要规划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系统和停车设施。
在乡村地区,需要规划农村公路和农田交通,方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此外,还需要考虑交通与城市其他要素的协调,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交通与环境的协调等。
环境保护也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中,需要规划绿地和公园,提供人们休闲和健身的场所。
同时,还需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保设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乡村地区,需要保护农田和水资源,防止土地沙化和水源污染。
总之,城乡规划基础知识涵盖了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城乡规划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03城乡规划体制
![03城乡规划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cce03a58804d2b160b4ec0d5.png)
9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3 规划技术系统
– 指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 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 各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 两个基本层面:
• 战略性的发展规划——英国的空间发展战略、美国的 综合规划、新加坡的概念规划、中国香港的全港和次 区域发展策略。 • 实施性的开发控制规划——美国的区划条例、新加坡 的开发指导规划、中国香港的分区计划大纲图。
14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
2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并由国家 主席签署发布的城乡规划领域的基本法,在我国城乡 规划法规体系中拥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是约束城乡规划行为的准绳,是我国各级城乡规划行 政主管部门行政的法律依据;也是城乡规划编制和各 项建设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20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1 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
– 国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城、镇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根据各城市行政事权界定的不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
可能有不同的称谓。
21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
2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权
– 行政决策权
5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1 规划法规系统
6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1 规划法规系统
– 规划法规系统的构成
主 干 法
附属法 从属法
相 关 法
其 他 法
7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1 规划法规系统
– 主干法
• 各国的规划法是主干法,具有纲领性和原则性,不做 具体规定,需要从属法规来补充。
– 专项法
• 针对规划中某些特定议题的立法,通常是主干法不宜 具体规定的。如:英国《新城法》1946年、《国家 公园法》1949年
3.1城乡规划概述
![3.1城乡规划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82a7f0552ea551810a6873a.png)
第一节 城乡规划概述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与类型
1、概念 是对今后一定时期内,城市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 展、土地利用、各种建设项目等的综合部署、具体用和各种建设协调 进行的前提条件。 3、核心内容 是城市与乡村功能区的科学组织和土地的合理利用。 4、类型 就其编制过程来看,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和城乡详细规划两 个阶段。 根据规划对象,又可以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等。
包括: ①城市性质 ②城市人口 ③城市规模
活动P50
(二)城市详细规划 (三)小城镇规划 1、概念
2、意义
3、原则
活动P53
二、 城乡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 城市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环境、人口与 发展的统一,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生态效 益的统一,注重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重点是城市发展规划,即确定 城市性质、城市规划范围和城市规模。
活动P56
①北春小区因“洼”制宜,不是去填土垫高,而是 设置架空的混凝土平台,并在平台高度以下建造一 层服务用房,这样做建设投资省,经济效益高;节 省了好土30万立方米,保护了耕地,生态效益高; 居民住宅建在混凝土平台之上,避免了洪涝灾害的 威胁,居民生活安全,社会效益好。三个效益的协 调统一促进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消防水池的水是来自污水处理厂的水。消防水池 的设计,利用了地势的落差和水循环原理,使死水 变活水,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节约与保护了水 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一)城市总体规划 1、概念 是从城市统一整体的高度,综合研究和确 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的性质、规模和空间 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 城市基础设施,处理好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的 关系,制定出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城市发 展的建设蓝图。
《城乡规划概述》 讲义
![《城乡规划概述》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658e68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8.png)
《城乡规划概述》讲义一、城乡规划的概念与意义城乡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对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
它可不是随便画画图、想想点子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于城市而言,合理的规划能够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想象一下,如果城市的道路规划混乱,交通拥堵不堪,那不仅会浪费大家的时间,还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
而且,好的规划能让城市的功能分区更加合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各得其所,互不干扰,这样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更加舒适和便利。
对于乡村,规划同样重要。
它可以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比如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区域,引入新的产业,让农民增收。
同时,规划能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像修建更好的道路、供水供电系统等,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
而且,通过规划,可以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让乡村既有现代的便利,又不失其独特的魅力。
总之,城乡规划是为了让城市和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推动城乡进步的重要手段。
二、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城乡规划涵盖了众多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是土地利用规划。
这包括确定各类土地的用途,比如哪些地方用来建住宅,哪些地方是商业用地,哪些要留作公共设施用地等等。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能够充分发挥土地的价值,避免浪费。
其次是空间布局规划。
比如城市的功能分区,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性、环境因素等。
还有建筑的布局,要保证采光、通风良好,同时也要符合城市的整体风貌。
交通规划也是关键的一部分。
要规划道路网络,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设置,以及公共交通站点的布局。
这直接关系到人们出行的便捷程度。
基础设施规划同样不能忽视。
像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信等设施,都需要提前规划好,以满足居民和企业的需求。
此外,还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要保护好城市和乡村的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做好污染防治工作。
最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街区等,要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历史文化。
【精品文档】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简介-word范文模板 (5页)
![【精品文档】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简介-word范文模板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4ff0be3b5f0e7cd18525360b.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简介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简介一、城乡规划编制的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条: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乡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乡规划体系如下表(见图一)二、城乡规划的编制内容1、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2、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内容: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
3、近期建设规划:内容:(一)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二)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三)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四)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五)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
(六)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4、分区规划内容:(一)确定分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土地使用性质和居住人口分布。
(二)确定绿地系统、河湖水面、供电高压线走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界线和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提出空间形态的保护要求。
(三)确定市、区、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用地范围和控制原则;(四)确定主要市政公用设施的位置、控制范围和工程干管的线路位置、管径,进行管线综合。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34b342df18583d0496459bc.png)
ppt课件
11
城市规划
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 大问题,是制定后一阶段详细规划的依据。后一阶段的规划对有关问题的 深入研究和制定方案,也可以反馈到对前一阶段工作的调整及补充。
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 作用;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与调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公共政策 属性。
公告、论证会 村庄规划经村民会议或村民
代表会议讨论同意
ppt课件
批准
上一级市、县人民政府
公布
18
乡和村庄规划
乡和村庄规划作用:做好农村地区各项建设工作的先导和基础,是各 项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对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加强农村地区生产生 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 展、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
ppt课件
7
1.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
1)城镇体系规划体系示意
ppt课件
8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 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区域范围内,以生 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 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 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ppt课件
9
城镇体系规划
规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标准规范中 的强制性条文是政府对其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的依据
ppt课件
5
ppt课件
6
由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成 国家——住建部 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厅/建委/规划局 市(县)——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