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总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竹年画总概

一、绵竹年画产生的环境

1、绵竹历史沿革

绵竹,以竹名县,因其“地滨绵水,多竹,故名”。(《华阳国志.蜀志》)。据史籍记载,绵竹古为蜀山氏地,西周时为蚕丛国的附庸邑。秦隶蜀郡,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县,辖今绵竹和今德阳两地。东汉中平五年(188年)刘焉领益州,将州治迁于绵竹。公元194年,因绵竹城火灾,刘焉才将州治迁往成都。绵竹在三国两晋时期先后改名为“阳泉”、“晋熙”、“孝水”。至隋大业二年(606年),复名绵竹。此后,县名再无更改。1949年12月27日绵竹县人民政府建立,隶川西行署绵阳专区。1983年改属德阳市。1995年初,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撤县设绵竹市。

2、自然生态环境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的连接地带,位于北纬31′9″至31′42″,东经103′54″至104′20″之间。全市面积1224.17平方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新《绵竹县志》,P26)。绵竹北与茂汶接壤,东南与安县、德阳相连,西南与什邡为邻。全市人口53万,汉族占99%以上。

绵竹西北部属龙门山地区,山峦重叠,山谷高深,植被垂直分布,适合各类竹的生长,因而竹资源相当丰富。杜甫当年在《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中这样写道:“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杜诗详注》云:“绵竹产汉州绵竹县之紫岩山”(《杜诗详注》第九卷)。当然,绵竹仅为该地竹类之一种。“绵竹素善竹简之利”(《绵竹县乡土志.植物》黄尚毅撰述,绵竹小北街邓述古斋刊,光绪三十四年刻本,第35页)。也就是说,这些竹子大多都可用来造纸:“竹可造纸者出西北山。曰慈竹,曰斑竹,曰龙竹,曰绵竹,曰白笳竹,曰荆竹,曰油竹,曰苦竹,曰山慈竹,曰刺竹,曰黑竹,曰黄竹,曰蓝天竹,曰凤尾竹,凡十五种(《绵竹县乡土志.植物》黄尚毅撰述,绵竹小北街邓述古斋刊,光绪三十四年刻本,第35页)。”十五种竹中,绵竹是该地的一大特产,属造纸的上好材料,具有“节长、性绵(有柔韧性)” (《中国地方志集

成.民国绵竹县志》)之特点。纸产品种类有“白大纸、小化连、对方、勾边、卷连、净丹、茶纸、书纸、毛纸、火纸、二标纸、京果纸等” (《中国地方志集成民国绵竹县志》)。“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正如原来绵竹遵道一位造纸的工人蹇禄友所说:“绵竹年画为什么这么出名呢,就是做年画的纸纸好嘛!”(蹇禄友录音整理资料)竹资源的丰富带来了造纸业的兴旺。这是绵竹年画得以产生、繁荣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古老的绵水(绵远河)即沱江之源,发源于绵竹西北紫岩山(今九顶山),出汉旺群山入平原后,分数股形成成都平原北端的一个扇形冲积面——绵竹平坝区。这片区域被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中称为:“是以蜀川人称郫、敏为膏腴,绵、洛为浸沃也。”

绵竹属于四川盆地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这里常年气候温润,植被繁茂,水源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据《华阳国志》所载:“绵竹县,刘焉初所治。绵(绵竹)与雒(广汉)名出稻稼,亩收三士斛,有至五十斛。”其产量堪称全川之冠。它表明早在农耕文化为主的汉代,绵竹已在四川居于显著的地位。故而中平五年(188年),刘焉为益州牧时便选中绵竹作为州的治所(即益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清朝诗人李锡命写了一首《咏绵竹》的诗:“山程水陆货争呼,坐贾行商日夜图。济济真如绵竹茂,芳名不愧小成都。”以“小成都”来赞誉绵竹百姓殷实、商业发达的繁盛景象。

3、人文环境

绵竹地处川西北要塞,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战乱频繁。三国时期,魏国征西将军邓艾进军蜀国,与诸葛瞻战于绵竹,瞻阵亡,其子诸葛尚亦“荷国重恩,策马冒阵而死”。诚为一门双忠,可歌可泣!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也诞生在这片土地上。1898年9月14日, 光绪皇帝写了一道密谕交给杨锐,命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迅速密筹,设法相救。杨锐接密诏以后,已是危机四伏,但念及“君父之急”岂可不趋,即约林旭来绳匠胡同寓所商筹。因袁世凯的狡猾多诈,暗中通告荣禄,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24日凌晨,杨锐在北京绳匠胡同寓所被捕,与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同时关押刑部监狱。28日,杨锐与以上五人同时遇害于北京菜市口,年仅41岁。

东汉的姜诗,家居绵竹孝泉,一门三孝,《后汉书》载其事:“诗

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后值风,不时得还,母渴,诗责而遣之。妻乃寄止邻舍,昼夜纺绩,市珍羞,使邻母以意自遗其姑。如是者久之,姑怪问邻母,邻母具对。姑感惭呼还,恩养愈谨。其子后因远汲溺死,妻恐姑哀伤,不敢言,而托以行学不在。姑嗜鱼,又不能独食,夫妇常力作供,呼邻母共之。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鱼,常以供二母之膳。”

道教传说中“一人得道,鸡犬飞升”的神仙严君平是绵竹人。绵竹有福地之称。东汉道家二十四治,绵竹有三治(张道陵创五斗米道时的传教地之一)。北周道教类书《无上秘要》载,中国早期道教斋所全国的三十六靖庐,其中四川境内占三个,列为第一即绵竹庐(在今绵竹)。唐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则将绵竹列为天下名山第六十四福地。这里有与藏传佛教密宗关系密切的川西名寺祥符寺。三国辩才秦宓,与朱熹齐名的理学宗师张拭,绵竹籍金榜题名的进士,宋代13人、明代8人、清代7人……这里儒释道三教汇合激荡,忠孝文化、“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里酒文化的源远流长,人才辈出,酿就了独特的人文底蕴。因而有一幅对联总结道:“忠臣孝子纲常地,大将真儒父母邦。”绵竹年画就是植根于这片神奇而美丽的沃土,并由此而形成独特的风格。

四川成都自唐以来便是雕版印刷的一个中心,“版画与刻书是同时发展的。古代版画最早的是佛像或宗教故事、带图的历书。以后发展到书籍插图、肖像、笺纸、花纸、年画等”。以成都为中心,附近各县都有年画的作坊,绵竹是其中一个规模较大的地区(见《文史杂志》1985年7月刊)绵竹年画就是在这些独特的自然及人文因素的激荡下产生。

二、绵竹年画的历史变迁

绵竹年画的具体起源时间无法确定,但可推断其最晚也应出现于明代。从全国的大环境看,宋代的年画就已经很兴盛,作为造纸和雕版印刷中心之一的绵竹没有理由落后。绵竹年画博物馆新近在民间觅得一件以佛教三世轮回观念为题材的“神案画”。有关专家根据图案上的人物服饰、建筑等要素及纸张和纸张风化程度初步断定,这是一件明代作品。“绵竹年画远在明代已有相当成就(《续编绵竹县志》)。”在《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家埠》卷中有这样的记载:“道光年间所修的家谱里说杨氏祖先于明洪武二年由四川省梓潼县迁来居于杨家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