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课件 地球上的五带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1地球的运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1地球的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7e20d0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5.png)
(2)温度带的划分界限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五个温度带 热带、北温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南北半球四季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北半球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南半球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南北半球相反的地理现象
(1)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为夏季时,南半球为冬 季;北半球为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 (2)除春分、秋分日外,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相反。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方向
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将向北半球移
居中
向北移 最北点 向南移 将向南半球移 向南移 最南点 向北移
渐短 最短 渐长 居中 渐长 最长 渐短
全球而言:春分到秋分即夏半年中,白天时间由南向北逐渐增长、直至北极 圈内极昼现象,黑夜时间由北向南逐渐增长、直至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3. 地球的公转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影子的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
物体正午影子与太阳高度的关系规律
夏至
春分秋分
冬至
物 体
地
面
春分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夏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影子变得最长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10、11秋季
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23°26′)
2 四季的划分:
北半球多数国家的划分方法:
想一想:南半 球的季节划分 与北半球有何 差异?为什么?
3、4、5月为春季 8、9、10月为秋季
(3)五个温度带 热带、北温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南北半球四季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北半球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南半球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南北半球相反的地理现象
(1)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即北半球为夏季时,南半球为冬 季;北半球为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 (2)除春分、秋分日外,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相反。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方向
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将向北半球移
居中
向北移 最北点 向南移 将向南半球移 向南移 最南点 向北移
渐短 最短 渐长 居中 渐长 最长 渐短
全球而言:春分到秋分即夏半年中,白天时间由南向北逐渐增长、直至北极 圈内极昼现象,黑夜时间由北向南逐渐增长、直至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3. 地球的公转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正午影子的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
物体正午影子与太阳高度的关系规律
夏至
春分秋分
冬至
物 体
地
面
春分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夏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影子变得最长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10、11秋季
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23°26′)
2 四季的划分:
北半球多数国家的划分方法:
想一想:南半 球的季节划分 与北半球有何 差异?为什么?
3、4、5月为春季 8、9、10月为秋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 (45页)-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 (45页)-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86f10ead51f01dc381f1bd.png)
太阳的直射与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直射时,受到太阳 光直射的地方获得的热量就 多,反之,受到太阳光斜射 的地方,热量就少。为了区 别不同地方受到太阳光照射 的差异,人们用太阳高度角 来反映太阳光的照射情况, 当太阳的高度角为90度时, 太阳光为直射,光照最强; 太阳的高度角越低,斜射越 厉害,光照越弱,背向太阳 时没有太阳高度角,没有光 照。
日日
出
正Leabharlann 落午西 东
1. 图中畅畅和姨妈互致问候存在什么差异? 2. 对于这一时刻图中各地来说:
哪里正处正午?哪里正处日出? 哪里正处日落?哪些地方处在上午?
最早看到太阳
的是( A )
其次看到太阳
的是( B )
最后看到太阳
的是( C )
CB A
练习:
1.根据图4-3回答:图中的A.B.C.D四地,
2.地球沿什么方向 绕地轴自转?
自西向东
3.你知道地球 自转一周是多 长时间吗?
一天或24小时
在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
地轴
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什么不同?
俯视北极 逆 时针
俯视南极 顺 时针
赤道
从北极看地球自转
从南极看地球自转
●
观察讨论
• 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
太 阳
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
处在早晨的是 C , 处在傍晚的是 A , 处在深夜的是 B , 处在中午的是 D 。
A
B
D
N
C
A点为( 12 )点
C
B点为( 6 )点
B
A
C点为( 0 )点
1、地球自转知多少?
方向 周期 自转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自西向东 一天(约24小时)
中图版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上的五带 11到12页
![中图版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上的五带 11到1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0ee95dcf46527d3240ce0a9.png)
热带风光
太阳光照最多,终年炎热 热带草原
热带风光
太阳光照最多,终年炎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热带风光
太阳光照最多,终年炎热 热带居民
本节课知识小结
五 带 的 划 分
线
南北两半球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 直相交的半圆
半圆
相等
南北
0° ~ 180°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 大到东西经180° 东经(E)、 西经(W)
本初子午线 西经20°与东经160°组成 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 半球
66.5°N纬线 北极圈
66.5°S纬线 南极圈
(考点)
23.5°N纬线 北回归线
复习知识 横 纬竖 经 上 北下 南
复习知识
北极:最北点
地轴:地球旋转轴
南极:最南点
纬线
定义
同赤道平行的线, 垂直于地轴
形状
圆
长度是否相等
不等
指示方向
东西
度数范围
0° ~ 90°
度数分布规律 由赤道向南北逐渐
增大到南北纬90°
相同度数的区 南纬(S)、
分方式
北纬(N)
0°的确定
赤道
划分半球的界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
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160°E
160⁰ E
20⁰ W
180⁰
0⁰
179.9⁰ E
160⁰ E
西半球
东半球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书本10-12页
经 纬 网
位置 方向
(考点)
经纬网定位
某点(纬度,经度)
A(40°N ,40°W)
B( 30°N ,80°W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 地球五带的划分 特征和成因素材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地球 地球五带的划分 特征和成因素材 (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128ec50242a8956bece479.png)
地球五带的划分、特征和成因(1)地球五带地球上的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的总称。
五带是个天文气温带。
所以,五带的划分只考虑天文因素,而不考虑地理因素。
划分五带的天文因素是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
因此,五带实质上是天文带。
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两条天文线:回归线和极圈,即南北纬23°26′和66°34′两条线。
前者是太阳回归运动的南北极限,为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后者是极昼极夜的界线,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这两条线之和为90°,具有互补性,取决于现代的黄赤交角值。
(2)各带的特征热带:天文上的低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之间,跨纬度46°52′,占地表面积的39.8%。
有直射阳光,终年常夏无冬,昼夜长短变化小,白昼长为10时35分~13时25分。
温带:天文上的中纬地带,在南北纬23°26′与南北纬66°34′之间。
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08′,合占地表面积的51.9%。
这里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昼夜长短变化大,白昼长的变化幅度为2时50分到24时。
寒带: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到90°之间。
南北寒带各跨纬度23°26′,二者合占地表面积的8.3%。
太阳高度角小,终年无夏。
有极昼极夜现象,其持续时间在极圈为一日,在两极为半年。
(3)五带的成因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的铅垂线有23°26′的倾斜,而且倾斜方向不变,因而导致太阳直射点徘徊于南北纬23°26′之间。
这样,一方面,世界各地(赤道除外)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在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另一方面,产生了气温高低变化,使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这是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小的结果,最后形成了地球五带。
七年级地理ppt课件
![七年级地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b41e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9.png)
地理学家通过调查和评估旅游资源,为旅游部门制定规划,确保 游客能够安全、愉快地享受旅游。
旅游路线规划
根据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点,规划出适合不同需求的旅游路线 ,满足游客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方面的需求。
旅游环境保护
地理学家还关注环境保护,通过研究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 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05
第五章:世界的地形和地貌
地形的概念和类型
总结词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盆地等。
详细描述
地形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力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和构造运动等,这些活动会改变地形的形态 。外力则包括风化、侵蚀和沉积等,这些因素也会对地形产生影响。
地貌的概念和类型
总结词
02
第二章:地球的纬度和经度
纬度的概念和划分
纬度的概念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与地球 球心的连线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 角。
纬度的划分
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划 分为低纬度(0°-30°)、中纬度 (30°-60°)和高纬度(60°-90° )。
经度的概念和划分
经度的概念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与地球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之间 的夹角。
在农业中的应用
1 2 3
农业资源调查与利用
地理学家通过调查和评估农业资源,为农业部门 制定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确保农业生产的高效 和可持续。
农业区划与布局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特点,进行农业 区划和布局,确定适合不同地区的种植、养殖等 农业活动。
农业气象与灾害防治
地理学家还关注气象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 响,通过监测和预测气象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 预警和防治措施。
旅游路线规划
根据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点,规划出适合不同需求的旅游路线 ,满足游客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方面的需求。
旅游环境保护
地理学家还关注环境保护,通过研究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 相应的保护措施,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05
第五章:世界的地形和地貌
地形的概念和类型
总结词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盆地等。
详细描述
地形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内力包括地震、火山活动和构造运动等,这些活动会改变地形的形态 。外力则包括风化、侵蚀和沉积等,这些因素也会对地形产生影响。
地貌的概念和类型
总结词
02
第二章:地球的纬度和经度
纬度的概念和划分
纬度的概念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与地球 球心的连线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 角。
纬度的划分
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划 分为低纬度(0°-30°)、中纬度 (30°-60°)和高纬度(60°-90° )。
经度的概念和划分
经度的概念
经度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与地球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之间 的夹角。
在农业中的应用
1 2 3
农业资源调查与利用
地理学家通过调查和评估农业资源,为农业部门 制定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确保农业生产的高效 和可持续。
农业区划与布局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和资源特点,进行农业 区划和布局,确定适合不同地区的种植、养殖等 农业活动。
农业气象与灾害防治
地理学家还关注气象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 响,通过监测和预测气象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 预警和防治措施。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1.2.3地球的运动-五带(共19张PPT)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1.2.3地球的运动-五带(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727ce776eeaeaad1f330c6.png)
三、五带的划分
• 五带(总结)
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北回归线高温
南回归线到南极点之间 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
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二、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四季的 形成)
北回归线 赤道
夏至
夏至
春分
秋分
春分
2、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回归线 之间来 回移动。
3、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的中纬度地带 正午太阳高度角 大 ,白昼时间 长 。
四、点拔 一、同一地方不同时期的中午,为 (10分钟)什物体么影太子阳也升不得一不样一长样呢高??所产生的
在同样的光热条件下,请视察单位面积获 得得的光热的多少。
二、物体正午影子与太阳高度的关系规律
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 手工记 账,而
且
温故知新
1分钟
知道五带划分依据,掌握五 带的名称 、特点和分界线。
二、自学指导(1分钟)
• 1.根据各地获得_太__阳_光__热__的多少,把地球划分为 5个带,
• 分别是_热_带___、_北__温_带___、_北__寒_带__、南__温_带___、 _南_寒__带__。
夏至
活动:看课本P15 2
春分秋分
冬至
物 体
地
面
春分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夏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影子变得最长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想一想,一年中校园旗 杆的影最长在什么时候?最短在什么时候?
会计电算化实习报告范文模板:会计 电算化 实习报 告范文_1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纬线和经线 地球上的五带)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纬线和经线 地球上的五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e68013f8c75fbfc67db2fd.png)
12/9/2021
第八页,共二十页。
互动课堂理解
一二
2.经度划分与东、西半球判断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起始线, 称本初子午线。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E),向西为西经度(W)。经 度共360°,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东、西经度各为180°,东、西经(xī jīnɡ)180°经 线为同一条经线,统称180°经线。
12/9/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页。
轻松尝试应用
1
2
3
4
5
6
7
7.读世界部分地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xiàliè)问题。
关闭
(1此)从题东主、要西考半查球经的纬划网分图看的,该判图读属。于根据经纬度半的球数;从值南变、化北规半律球,确的定划经分度看,
该是图东属经于还是西经半,纬球度。是北纬还是南纬,是解答此题的前提。
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
答案:C
12/9/2021
第七页,共二十页。
互动课堂理解
一二
二、图解经纬度的划分(huà fēn)及半球判断 精析:1.纬度划分与南、北半球判断 纬度以赤道为起点,赤道以北为北纬度(N),赤道以南为南纬度(S)。赤道是0° 纬度;北纬度的最大值是90°,即北极点;南纬度的最大值为90°,即南极点。赤道 是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一个地点若纬度为北纬则在北半球,纬度是南 纬则在南半球。
和
经度(。jīngdù) 纬度(wěidù)
6. 本初子午线 以西直至180°经线称
西,用经字母“W”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东直至180°经线称
,用字母“E东”表经示。
7.赤道以北称
,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字母
地理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
![地理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e2b5271977232f60dccca120.png)
类型之一 了解地球的四季变化(或二分二至)
[2016·湘潭]中学生倩倩去黑龙江省漠河观光旅游,发现当地白昼时
间超过 16 小时,那么她旅游期间地球在下图中的大致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地球的公转引起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黑龙江漠河的白昼时间 超过 16 小时,说明此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看, 甲图太阳的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
【答案】 A
【规律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1)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如上图。
(2)太阳直射点运动顺序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如果取二分二至的 第一个汉字恰好是“春夏秋冬”,也就是四季的变化规律。
(3)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半球,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长,黑夜短。此时 南半球各地是昼短夜长。
夜最短;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 9 月 23 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等长。8 月 5
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与秋分日即②与③之间,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位于北半
球的我国福建省三明市此时昼长夜短。
5.[2016·邵阳]小芳发现,邵阳夏季天黑得较晚,冬季天黑得较早,如图 漫画所示,造成昼夜长短差异的原因是( D )
二、综合题
11.[2016·益阳]读经纬网图(图甲)和地球公转运动的二分二至图(图乙), 回答问题。
(1)甲图 A 点的经度是 0° ,图中 A、B、C、D 四点中,位于 E 点西南方 向的是 C 点。
(2)甲图中,当 A 地为一年中的 7 月时,D 地为 7 月,A、D 两地同一时 期季节相反,是由于地球的公 转运动造成的。
【解析】 据图可知①地位于北寒带,终年寒冷;②地位于北温带,四季 分明;③地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冬至日,⑤地为极昼。图示时刻太阳 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或秋分,是北半球的春季或秋季期间。此时全球各 地昼夜等长,但②地纬度高于③地,③地获得太阳光热较②地多。冬至是我国 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地球的运动(公转)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PPT优秀课件
![地球的运动(公转)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3611cc866fb84ae55c8d1a.png)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夏至 秋分
冬至
23.5°N 春分 0°23.5°SFra bibliotek南极圈
昼短夜长
66.5°S
90°S
(名校课堂)地球的运动(公转)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 )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地球的运动(公转)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 )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地球的运动(公转)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 )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地球的运动(公转)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 )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4.1现象之四季划分
(0°) 太阳直射_赤___道__。
3月21日前后 春分
春季:3、4、5月
(名校课堂)地球的运动(公转)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 )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地球的运动(公转)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 )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9月23日前后 秋分
秋季:9、10、11月
(名校课堂)地球的运动(公转)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 )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名校课堂)地球的运动(公转)人 教版七 年级地 理(上 )PPT- 优秀课 件【标 准版本 】
23.5°S 太阳直射_南__回__归_线___。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北极圈
知识回顾
90°N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90°S
66.5°N
23.5°N 0° 23.5°S
66.5°S
产生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
七年级地理五带的划分
![七年级地理五带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ba8b78cea58da0116c1749bc.png)
连线题:
• • • • • ①赤道 ②北回归线 ③南回归线 ④北极圈 ⑤南极圈 A.66.5°N B.66.5°S C.23.5°N D.23.5°S E.0°
思考:
• 假如地轴不是倾斜的,那么 地球的五带又是什么样子?
谢谢大家!
4°N
俄
罗
斯
中国
春日的樱花
回答以下问题:
• • • • • (1)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哪一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两个带? (3)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哪两个带? (4)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哪两个带? (5)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节节清
• 1.中纬地区夏季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最________,冬天地面获得太阳 光热量最________,秋天和春天地面获得太阳光热量比夏季________, 比冬季________,我国大多数地区能够明显地感受到________的变化。 • 2.人们根据太阳的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 温度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________带和 ________带。 • 3.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________,北半球称________,度数为 ________。 • 4.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________带。 • 5.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分界线叫________,是________的最南界线。
选择题
• • • • • • • • • •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2.廊坊市地处( ) A.南温带 B.北温带 C. 热带 D. 北寒带 3地球上划分五带的注意一句是( ) A.植被的特点 B.动物的特点 C. 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特殊自然现象
七年级上地理全册PPT课件
![七年级上地理全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c7a9ddf78a6529657d5316.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课件 城关二中
«地理»七年级 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会思考)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会探究)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会归纳)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会比较)
与同学们谈地理
重点内容
1. 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
角色扮演: 学生把自
插入活动1, 佐证“很多现 象”。
己想像成 古人。
设问:凭借这 些证据 ,能不
能肯定地球是
可补充 我国神
球形?为什么 ?
五、神
六有关 情况
结合“ 阅读材 料”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 相当于飞机飞行50小时(800km/h)的航程; 人24小时一刻不停的步行,大约一年多的路程; 相当于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的8倍多。
135 °
180
135 °
D
北
90 °
A北
45 °
南极 北 C 90 °
60 °30 °
北
B
45 °
0°
野外辩方向的方法
观星法: 白天—— 早上起来面对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南西北认清方向。
晚上——利用北极星指示北方。
利用北极星指示方向
北极星
北斗七星
利用植物判断方向
数量特征
无数
无数
北极
160°E
西半球
20°W
北极
东半球
160°E
南极
南极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20°W
«地理»七年级 上册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会思考)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会探究)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会归纳)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会比较)
与同学们谈地理
重点内容
1. 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
角色扮演: 学生把自
插入活动1, 佐证“很多现 象”。
己想像成 古人。
设问:凭借这 些证据 ,能不
能肯定地球是
可补充 我国神
球形?为什么 ?
五、神
六有关 情况
结合“ 阅读材 料”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赤道周长: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 相当于飞机飞行50小时(800km/h)的航程; 人24小时一刻不停的步行,大约一年多的路程; 相当于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的8倍多。
135 °
180
135 °
D
北
90 °
A北
45 °
南极 北 C 90 °
60 °30 °
北
B
45 °
0°
野外辩方向的方法
观星法: 白天—— 早上起来面对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南西北认清方向。
晚上——利用北极星指示北方。
利用北极星指示方向
北极星
北斗七星
利用植物判断方向
数量特征
无数
无数
北极
160°E
西半球
20°W
北极
东半球
160°E
南极
南极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20°W
2018年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一章 第2节 第2课时 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
![2018年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一章 第2节 第2课时 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367656478e9951e79b892733.png)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归课 类时 探作 究业 核课 心时 填作 图业 课时作业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知识点一、季节的变化 1.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 ,表面受 太阳 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 同,便产生了 季节 的变化。 2.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 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 形成夏季;冬至 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南 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12.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热带 ,B 北温带 ,E 南寒带 。 (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A 。(填字母)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D 和 E 。(填字母)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B 和 C 。(填字母) (5)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 D ,有极夜现象的是 E 。(填字母) (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南北回归线(或南北纬23.5°纬线) ,D 和 B 的分界线是北极圈(或 66.5°N)。
[2016·三明]第 31 届夏季奥运会于 2016 年 8 月 5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 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
3.奥运会开幕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B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解析】 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地球位于图中的②
【解析】 据图可知①地位于北寒带,终年寒冷;②地位于北温带,四季 分明;③地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冬至日,⑤地为极昼。图示时刻太阳 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或秋分,是北半球的春季或秋季期间。此时全球各 地昼夜等长,但②地纬度高于③地,③地获得太阳光热较②地多。冬至是我国 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 四季形成和五带划分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归课 类时 探作 究业 核课 心时 填作 图业 课时作业
知课 识时 管作 理业
知识点一、季节的变化 1.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 ,表面受 太阳 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 同,便产生了 季节 的变化。 2.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 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 形成夏季;冬至 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南 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12.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热带 ,B 北温带 ,E 南寒带 。 (2)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A 。(填字母)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D 和 E 。(填字母)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B 和 C 。(填字母) (5)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 D ,有极夜现象的是 E 。(填字母) (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南北回归线(或南北纬23.5°纬线) ,D 和 B 的分界线是北极圈(或 66.5°N)。
[2016·三明]第 31 届夏季奥运会于 2016 年 8 月 5 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 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
3.奥运会开幕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B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解析】 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 6 月 22 日前后,地球位于图中的②
【解析】 据图可知①地位于北寒带,终年寒冷;②地位于北温带,四季 分明;③地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冬至日,⑤地为极昼。图示时刻太阳 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或秋分,是北半球的春季或秋季期间。此时全球各 地昼夜等长,但②地纬度高于③地,③地获得太阳光热较②地多。冬至是我国 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课件:地球的运动(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课件:地球的运动(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be4e45ee06eff9aef807ef.png)
线先对,即将由
白天进入黑夜的
半圆是昏线。
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之二
2、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东升
西落。
(由于地球自
B
西向东自转,
所以我们总是
从东方迎来日
出,在西方送
走太阳)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之三
3、产生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所以, 两个地方的东
C
西位置(经度位置)不
B A
同,迎来日出的时间就 有早有晚。位置在东的
3、二分二至日的特点:二分 二至日的太阳光照图、二分 二至日的昼夜长短情况、二 分二至日与四季的关系。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北半球春分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
3 月 21 日 前 后 , 是北半球的春 分日。这一天 太阳直射赤道, 晨昏线圈与经 线圈吻合,全 球各地都昼夜 平分。春分日 前后的3、4、 5月是北半球 的春季,南半 球是秋季。
移动情况
夏至
(6.2●2)
23 .5。N
春分●
(3.21)
● 秋分
春(3.分21)0 。
(9.23)
●
23 .5。 S
冬至(12.22)
结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每年有两天被太阳 直射。而回归线上每年只有一天被阳光直射。太阳 直射北回归线的那天是夏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 那天是冬至。其余地方没有太阳直射的现象。
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五带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运动
学习目标:
1、地球自转的特点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 理意义)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观察讨论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 叫做地球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