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卤代烃》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三烃卤代烃知识点

高三烃卤代烃知识点

高三烃卤代烃知识点烃类化合物是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的基础。

而在高三化学中,烃与卤化烃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围绕高三烃卤代烃的知识点进行论述,包括基本概念、命名化合物、性质及应用等方面。

1. 烃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烃是由碳和氢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碳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烃可以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两类。

饱和烃含有碳—碳单键,不饱和烃则包含碳—碳双键或者三键。

2. 卤代烃的基本概念及命名方法卤代烃是烃类化合物中,由卤素取代了一个或多个氢原子的化合物。

根据卤素的取代位置和数量,卤代烃可分为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命名卤代烃时,需要根据取代位置和数量进行命名,同时需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按字母顺序排序、标注卤素取代位置等。

3. 高三烃卤代烃的性质(1)燃烧性质:烃和卤代烃都是易燃物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2)溶解性质:烃和卤代烃具有不同的溶解度,烃通常不溶于水,而卤代烃可以在水中溶解,但不稳定。

(3)反应性质:烃与卤化烃具有不同的反应性质,如烃可以发生烷基化反应,而卤化烃则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等。

4. 高三烃卤代烃的合成方法(1)烃的合成方法:烃可以通过裂解、脱水、加氢等方法合成。

(2)卤代烃的合成方法:卤代烃可以通过烃与卤化试剂反应得到,反应条件一般要求在紫外光或者加热条件下进行。

5. 高三烃卤代烃的应用(1)燃料:烃是重要的燃料来源,如石油中的烃类化合物可用于石油化工及能源生产。

(2)化工原料:卤代烃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如溴代烷可用于制备溴代物、溴化物等化合物。

(3)医药领域:烃类及卤代烃在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如乙烷可作为麻醉剂,氟代烃可用于制备抗生素等。

本文主要针对高三烃卤代烃的知识点进行了介绍,包括基本概念、命名方法、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

通过对烃卤代烃的深入学习,有助于提升高三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提供有力支持。

卤代烃化学人教版选修五知识点整理

卤代烃化学人教版选修五知识点整理

总反应式:CH 3CH 2-Br N a-O H====CH 3CH 2-OH +NaBr总反应式:CH 3-CH 2Br+NaOH==== CH 2=CH 2↑+ NaBr+H 2O ①CH 3CH 2-Br +H-OH====CH 3CH 2-OH +HBr ②HBr+NaOH====NaBr+H 2O (中和 HBr ,促进水解) ①CH 3-CH 2Br======CH 2=CH 2+HBr ②HBr+NaOH====NaBr+H 2O 卤代烃溴乙烷分子结构分子式:C 2H 5Br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3CH 2Br 或 C 2H 5Br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官能团:溴原子(-Br )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沸点 38.4℃,比乙烷(-88.6℃)高,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原因:比较烷烃,卤代烃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大,熔沸点升高,密度变大。

由于卤素 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强,使共用电子对偏移,C -X 键具有较强的极性,易断裂,因此卤代烃的反应活性 增强。

化学性质官能团是溴原子(-Br), C -Br 键易断裂,性质活泼。

取代反应(水解反应):NaOH △+ 水 △【检验溴元素】能否直接往溴乙烷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现象。

溴乙烷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溴乙烷中不存在溴离子,不能与 A g +反应,无法证明。

正确做法: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过量稀 HNO 3(中和过量的 NaOH ,防 止现象干扰),再加入 AgNO 3 溶液。

现象:产生浅黄色沉淀结论:产物中有 Br -,即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应用】引入羟基制备醇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 2O 、HBr 等),而生成含有不饱和 键(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NaOH 乙醇溶液 △乙醇 △ 【应用】引入不饱和键制备烯烃或炔烃【卤代烃消去反应条件】1、 分子中碳原子数≥22、 与-X 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3、 与强碱醇溶液加热【实验注意事项:检验溴乙烷消去反应所生成气体种类】在气体通入 KMnO 4 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的作用:除去挥发出来的乙醇。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卤代烃

新版高中化学讲义(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卤代烃

一、卤代烃1. 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__________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答案】卤素原子2. 官能团:一X 卤素原子(碳卤键)3. 分类:第12讲卤代烃知识导航知识精讲二、卤代烃的命名卤代烃的命名一般用系统命名法,将卤素原子作为取代基,其余命名规则与烃类的命名相似。

及时小练(1)CH2ClCHClCH2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H2== CHCH2CH2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2-二氯丁烷;(2)4-溴-1-丁烯;(3)4-溴-3-甲基-1-丁烯三、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 几种氯代烃的密度和沸点2. 物理性质变化规律(1)状态:常温下,少数卤代烃为气体(如一氯甲烷、氯乙烯、氯乙烷),大多为液体或固体。

(2)溶解性:卤代烃_____于水,____于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如氯仿、CCl4。

(3)熔沸点:沸点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______,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______。

(4)密度:①卤代烃的密度都______相应的烃,随着烃基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______。

如ρ(CH3Cl) ____ ρ(CH3CH2Cl)_____ ρ(CH4)。

②一氟代烃、一氯代烃的密度______水,其余卤代烃密度一般都比水大。

【答案】(1)气体液体固体(2)不溶可溶(3)升高低(4)高于减小>>小于四、溴乙烷的结构与物理性质1. 溴乙烷的结构2.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五、溴乙烷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取一支试管,滴入10~15滴溴乙烷,再加入1mL5%NaOH溶液,振荡后加热,静置。

待溶液分层后,用胶头滴管小心吸取少量上层水溶液,移入另一支盛有1mL稀硝酸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滴AgNO3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在卤代烃分子中,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的大,使C-X的电子向卤素原子偏移,进而使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δ+),卤素原子带部分负电荷(δ-),这样就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Cδ+—Xδ-。

高三化学有机知识点卤代烃

高三化学有机知识点卤代烃

高三化学有机知识点卤代烃卤代烃是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卤素元素的一类化合物。

常见的卤代烃包括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一、氯代烃氯代烃是指含有氯素的有机化合物。

在有机合成中,氯代烃往往作为重要的起始原料或中间体。

1. 氯代烃的命名氯代烃的命名通常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氯原子数量来进行。

例如,当一个碳原子上只有一个氯原子时,它被称为单氯代烃;含有两个氯原子的则称为二氯代烃,依此类推。

2. 氯代烃的制备方法氯代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制备:(1) 反应型制备法:将醇、烷烃等有机物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代烃。

例如,乙醇与氯气反应,可以制得氯乙烷。

(2) 消除反应法:将双键化合物与氯化氢反应,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氯代烃。

例如,乙烯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乙烷。

(3) 反应溶液制备法:将溴代烃与氯化亚铜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氯代烃。

3. 氯代烃的性质和用途氯代烃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一系列重要的性质和用途。

例如,氯代烃是一类良好的溶剂,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常被使用。

此外,氯代烃还可以作为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或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等领域。

二、溴代烃溴代烃是指含有溴素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与卤代烃具有类似的性质和用途。

1. 溴代烃的命名溴代烃的命名与氯代烃类似,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溴原子数量来进行。

2. 溴代烃的制备方法溴代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制备:(1) 反应型制备法:将醇、烷烃等与溴反应,生成溴代烃。

(2) 置换反应法:将氢气和溴气传导至饱和烃溶液中,可以进行溴代烃的置换反应。

(3) 溴化反应法:将醚溶液与溴反应,生成溴代烃。

3. 溴代烃的性质和用途溴代烃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们可以用作起始原料、中间体和有机溶剂。

此外,溴代烃还广泛应用于制药、医疗和农业领域。

三、碘代烃碘代烃是指含有碘素的有机化合物。

与氯代烃和溴代烃类似,碘代烃也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用途。

1. 碘代烃的命名碘代烃的命名方法与氯代烃和溴代烃一样,根据所含碳原子上的碘原子数量进行命名。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整理)最新课件PPT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整理)最新课件PPT
A、2-氯丁烷 B、2-氯-2-甲基丙烷 C、1-氯丁烷 D、2-氯-2-甲基丁烷
2、中小学生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挥发性 的有毒溶剂,同学们应避免使用,以减少 对身体的毒害及环境的污染,该溶剂所含
的一种有毒成分可能是 ( C )
A、乙醇 C、三氯乙烯
B、乙酸 D、甘油
第一课时及清明假期作业:
1、完成学评P49~55 2、完成学评P55~56单元归纳 3、以下做在作业本上:课本P45: 8~10题,要写相关化学方 程式及计算过程。
卤代烃:
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得 到的一类烃的衍生物叫卤代烃。
2.官能团: -X(F、Cl、Br、I) 3.卤代烃的分类及命名 氟代烃、氯代烃
1)按卤素原子种类分: 溴代烃、碘和分:饱和、不饱和
4)按是否含有苯环分:脂肪卤代烃、 芳香卤代烃
小结:卤代烃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的比较.
水解反应
消去反应
卤代烃结 一般是一个碳原子
构特点
上只有一个-X
与 X 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 子上必须有氢原子
反应实质 -X 被-OH 取代
从碳链上脱去 HX 分子
反应条件 NaOH水溶液、加热
断键部位
C-Br
有机物碳架结构不 反应特点 变,-X 变为-OH,
2、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反应条件: ①NaOH的乙醇溶液中 ②要加热
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
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 键(含双键或三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特点:有C=C或C≡C键生成,有小分子生成
溴乙烷消去反应实验:
课本P42“科学探究”
①为什么不用NaOH水溶液而用醇溶液?

高三卤代烃知识点总结

高三卤代烃知识点总结

高三卤代烃知识点总结高三化学课程中,烃类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其中,卤代烃作为一类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

下面将对高三卤代烃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卤代烃的定义和特点卤代烃是由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的烃类化合物,通式为C_nH_(2n+1)X,其中X代表卤素。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与烃类相似,但化学性质却有很大差异。

它们含有高电负性的卤素原子,因此具有一系列特殊的化学反应。

二、卤代烃的命名方法卤代烃的命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命名其碳链的长度,二是命名卤素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对于氯代烷烃,我们通常采用“氯+烷烃碳数+烷”的方式进行命名。

如氯代丙烷为1-氯丙烷,二氯代丙烷为1,2-二氯丙烷。

同时,在命名中还需要注意立体异构体和官能团的存在。

三、卤代烃的制备方法卤代烃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1. 单质卤素与烃反应,如氯化亚甲与甲烷反应得到氯代甲烷。

2. 醇与卤化酰反应,如醇与氯化亚磷反应得到氯代醇。

3. 卤化酰与酸反应,如酸与溴化亚砷反应得到酰溴。

4. 生成物与卤素反应,如氯代乙烷与银盐反应得到氯代银。

四、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卤代烃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和反应,包括:1. 氢卤酸的生成:卤代烃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

例如,氯代甲烷与水反应生成盐酸。

2. 亲核取代反应:由于卤素的电负性,卤代烃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如氯代甲烷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甲醇。

3. 消除反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

如氯代乙烷在浓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乙烯。

4. 光解反应:卤代烃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发生断裂反应,生成卤素和烯烃。

如氯代甲烷在紫外光作用下生成氯气和甲烯。

五、卤代烃的应用卤代烃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于有机合成、溶剂、药物制造等方面。

同时,由于卤代烃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环境污染性,也需要注意正确使用和处理。

总结:在高三化学课程中,学习卤代烃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掌握卤代烃的定义、命名方法、制备方法、性质和反应以及应用等内容。

高中化学知识点:卤代烃

高中化学知识点:卤代烃

高中化学知识点:卤代烃高中化学知识点:卤代烃卤代烃:1.卤代烃的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于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可用R—X(X为卤素原子)表示。

在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是官能团。

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强,使共用电子对偏移,c—x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因此卤代烃的反应活性增强。

2.卤代烃的分类(1)根据分子中所含卤素原子种类的不同,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2)根据分子中所含卤素原子个数的不同,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3)根据烃基结构不同,分为卤代烷烃、卤代烯烃、卤代芳香烃等。

卤代烃的性质:1.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一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等少数为气体外,其余为液体或固体。

(2)一氯代烷的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增加,其熔、沸点和密度逐渐增大(沸点和熔点大于相应的烃)。

(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一氯代物等部分卤代烃外,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比水大。

密度一般随烃基中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大。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与C2H5Br相似,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1.实验原理根据AgX的颜色(白色、淡黄色、黄色)可确定卤素(氯、溴、碘):2.实验步骤①取少量卤代烃;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煮沸;④加入过量稀硝酸酸化;⑤加入AgNO3溶液。

3.实验说明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水解速率,因不同的卤代烃水解难易程度不同;加入过量稀硝酸酸化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防止NaOH 与AgNO3反应,干扰实验现象,同时也是为了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卤代烃在有机物转化和合成中的重要桥梁作用:1.一元代物与二元代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卤代烃的桥梁作用通过烷烃、芳香烃与X2发生取代反应,烯烃、炔烃与X2、HX发生加成反应等途径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一X;而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均消去一X。

卤代烃发生取代、消去反应后,可在更大的空间上与醇、醛、酯相联系。

高中卤代烃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卤代烃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卤代烃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卤代烃的基本概念1.1 卤代烃的定义卤代烃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卤素原子(如氟、氯、溴、碘等)取代了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原子。

卤代烃通常可分为有机氟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有机溴化合物和有机碘化合物等。

1.2 卤代烃的命名卤代烃的命名采用通用的IUPAC命名法。

以氯代烷为例,其命名规则为先按分子中碳原子数确定烷烃的根,然后在根后加上前缀代表卤素的名称,并在根名前用数字表示卤素取代位置。

例如,1-氯丙烷表示在丙烷分子中的第一个碳原子上有一个氯原子。

1.3 卤代烃的结构卤代烃分子结构中包含碳、氢和卤素元素,卤素原子通常取代碳链中的氢原子。

卤代烃的结构可以是直链烷基、支链烷基、环烷基或者芳香烃基等。

二、卤代烃的性质2.1 物理性质卤代烃大部分为无色液体,有些卤代烃也为无色固体。

它们的密度大多大于水,且有较大的折射率。

在室温下,氯仿和四氯化碳属于该类。

一般情况下,卤代烃的沸点较高,而蒸气密度较大。

2.2 化学性质(1)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烃中的卤素对碳原子的取代性能是亲电性的。

当卤代烃与亲电试剂(如氢氧根离子、醇、醚、酮、胺等)接触时,卤素会被亲电试剂取代,产生相应的化合物。

(2)消除反应卤代烃受热时会发生β-消除反应,生成烯烃。

在碱性条件下,卤代烃也能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和相应的卤化银。

(3)还原反应卤代烃的卤素可以被金属直接还原,生成相应的卤化金属和亚硫酸盐。

氢气可以还原卤代烃生成烃。

(4)重排反应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原子在环境条件变化下,有时会发生重排反应,产生不同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

2.3 化学稳定性卤代烃的碳-卤键是比较稳定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强酸、强碱和氧化剂等化学试剂破坏。

但在高温、紫外辐射的条件下会发生碳-卤键裂解,生成卤素自由基或释放卤素原子。

三、卤代烃的制备3.1 卤代烃的适用范围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用于合成医药品、染料、香料、润滑剂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3章 第一节 卤代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3章 第一节 卤代烃

四氟乙烯。聚氯乙烯和聚四氟乙烯都是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
nCF2==CF2―→ CF2—CF2
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
理解应用
1.下列反应: (1)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醇溶液混合加热,写出所得产物 的结构简式:_C_H__2=_=__C_H_C__H_3_。 (2)1-溴丙烷与2-溴丙烷分别和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加热,写出所得产物 的结构简式:_C_H__3_C_H_2_C_H__2O__H_、__C__H_3_C_H__(O__H_)_C_H__3 _。
去反应,可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
√A.溴水
C.酸性KMnO4溶液
B.AgNO3溶液 D.酸化的AgNO3溶液
123456
解析 溴乙烷的消去产物是乙烯和溴化钠,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而使溴水褪色,可以检验,A正确; 利用硝酸银溶液只能说明生成物中含有溴离子,但不一定发生的是消去 反应,也可能是取代反应,不能检验,B错误; 乙醇易挥发,生成的乙烯中含有乙醇,由于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氧化,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乙烯,C错误; 根据B中分析可知酸化的硝酸银不能说明生成物中是否有乙烯,D错误。
1.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R—X+NaOH―水 △ ―→ R—OH+NaX 。 反应机理:在卤代烃分子中,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的大,使 C—X的电子向卤素原子偏移,进而使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δ+),卤素原 子带部分负电荷(δ-),这样就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Cδ+—Xδ-。 因此,卤代烃在化学反应中,C—X较易断裂,使卤素原子被其他原子或 原子团所取代,生成负离子而离去。
(2)烯(炔)烃加成卤素:
CH2==CH2+Br2―→ CH2BrCH2Br 。 (3)烯(炔)烃加成卤化氢:CH2 ==CH2+HCl ―催―化―剂→ CH3CH2Cl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3章烃的衍生物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3章烃的衍生物 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

第3章烃的衍生物第一节卤代烃一、卤代烃1.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卤代烃。

官能团是碳卤键,可表示为R—X(X=F、Cl、Br、I)。

2.分类3.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卤代烃中除个别为气体外,大多为液体或固体。

如一氯甲烷为气体。

(2)溶解性:卤代烃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如CCl4、氯仿(CHCl3)等。

(3)密度与沸点:①卤代烃的密度和沸点都高于相应的烃;②卤代烃的密度一般随烃基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如ρ(CH3Cl)>ρ(CH3CH2Cl);③卤代烃的沸点一般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升高,如沸点CH3Cl<CH3CH2Cl。

4.卤代烃的系统命名——类似于烃的命名方法二、溴乙烷的结构与性质1.溴乙烷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是38.4 ℃,密度比水的大,难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乙醇、苯、汽油等)。

2.溴乙烷的分子结构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又称水解反应①条件:NaOH水溶液、加热。

②反应方程式:C 2H5—Br+NaOH――→水△C2H5—OH+NaBr。

③反应原理:(2)消去反应——又称为消除反应。

①条件: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

②反应方程式:(以溴乙烷为例)CH3CH2Br+NaOH――→乙醇△CH2===CH2↑+NaBr+H2O。

③反应原理:④定义: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消除反应)。

(3)加成和加聚反应含有不饱和键(如)的卤代烃也可以发生加成和加聚反应。

①氯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

②四氟乙烯加聚反应生成聚四氟乙烯:。

三、卤代烃破坏臭氧层原理(了解)氟利昂可在强烈的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产生的氯原子自由基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

以CCl3F为例,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CCl3F――→紫外线CCl2F·+Cl·卤代烃的主要性质及检验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的比较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卤代烃的结构特点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一般是1个碳原子上只有1个—X反应实质脱去1个HX分子,形成不饱和键—X被—OH取代反应条件强碱的醇溶液、加热强碱的水溶液、加热化学键变化主要产物烯烃或炔烃醇2.卤代烃消去反应的规律(1)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卤代烃知识点总结

卤代烃知识点总结

卤代烃知识点总结一、概念介绍卤代烃是指分子中含有卤素原子(氟、氯、溴、碘)的有机化合物,也称为卤代烷。

其分子式为CnH2n+1X,其中X表示卤素原子。

二、命名规则1. 找到主链:选择含有最多碳原子的连续链作为主链。

2. 确定取代基位置:用最小的数来表示取代基在主链上的位置。

3. 确定取代基种类:用前缀表示取代基种类,如氯代(chloro-)、溴代(bromo-)、碘代(iodo-)等。

4. 组合前缀和主名:将前缀和主名组合在一起即可得到完整的化合物名称。

三、物理性质1. 沸点和熔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沸点和熔点逐渐增加。

2. 密度:通常情况下,卤代烃比水密度大。

3. 溶解性:卤代烃在非极性溶剂中易溶解,在极性溶剂中不易溶解。

四、化学性质1. 取代反应:由于卤素原子具有较强的电负性,因此容易被亲电试剂取代,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 消除反应: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或炔烃。

3. 氢化反应:卤代烃可以与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相应的饱和烃。

4. 氧化反应:卤代烃可以被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硫酸钾等氧化,生成相应的醇、醛、羧酸等。

五、毒性与环境影响1. 毒性:由于卤素原子的电负性和惰性,使得卤代烷比相应的烷基化合物具有更大的毒性。

长期暴露于卤代烷中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肝脏损伤等。

2. 环境影响:卤代烷具有较强的毒性和不良环境影响。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三氯乙烯(C2HCl3),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工业溶剂,对水体和土壤污染严重。

六、应用领域1. 医药领域:卤代烷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如氯霉素、盐酸利多卡因等。

2. 农业领域:卤代烷作为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3. 工业领域:卤代烷作为溶剂和清洗剂的主要原料,在化工、电子、纺织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第32讲 烃和卤代烃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考总复习 第32讲 烃和卤代烃

第32讲烃和卤代烃复习目标1.掌握烷、烯、炔和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

2.掌握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3.了解烃类物质的重要应用。

考点一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和性质必备知识梳理·夯实学科基础1.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与性质比较(1)分子结构(2)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检验是否含有或—C≡C—(X:卤素单质、氢气或卤化氢等)2.烷烃、烯烃、炔烃的组成、结构特点和通式3.脂肪烃的物理性质4.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烷烃的取代反应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____________所替代的反应。

②烷烃的卤代反应a.反应条件:气态烷烃与气态卤素单质在______下反应。

b.产物成分:多种卤代烃混合物(非纯净物)+Hol氢原子,消耗________卤素单质生成1molHX。

(2)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①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加聚反应①丙烯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烯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二烯烃的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①加成反应②加聚反应:nCH 2===CH —CH===CH 2催化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脂肪烃的氧化反应5.乙炔、乙烯的实验室制备微(1)乙烯的制备中要迅速升温到170℃,以减少副产物乙醚的生成;乙炔的制备中,杂质气体H2S等可用CuSO4溶液除去。

(2)烯烃、炔烃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产物规律[易错易混辨析] (错误的说明错因)(1)符合通式C n H2n的烃一定是烯烃( )错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有机化学卤代烃知识点

有机化学卤代烃知识点

有机化学卤代烃知识点有机化学中,卤代烃是一类以卤素取代烃基的有机化合物。

常见的卤素包括氟、氯、溴和碘。

卤代烃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试剂和中间体,并且在药物、农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卤代烃的合成方法、反应性质和应用。

一、合成方法:1.卤代烃可以通过卤素与饱和烃反应得到。

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反应物摩尔比例和反应时间等。

以氯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可以加速卤化反应的进行。

2.卤代烃还可以通过卤素与不饱和烃反应得到。

不饱和烃中的双键或三键易于被卤素攻击,形成卤代烃。

这种反应通常需要光照或加热条件。

3.邻位和对位取代反应也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卤代烃的方法。

邻位和对位取代反应可以通过亲电体取代或自由基置换反应实现。

亲电体取代适用于反应物中含有活泼卤素的情况,自由基置换适用于反应物中含有活泼氢原子的情况。

二、反应性质:1.亲电取代反应:卤代烃中卤素与亲电试剂发生反应,取代掉卤素原子。

常见的亲电试剂包括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

例如,卤代烃与亲核试剂氢氧根离子(OH-)反应生成醇;卤代烃与亲电试剂亚硫酰氯(SOCl2)反应生成亚硫酰卤。

2.消除反应:卤代烃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之间存在α-和β-位关系。

当α-位和β-位上存在不同的官能团时,消除反应可能发生。

例如,卤代烃与碱反应可以生成烯烃。

3.重排反应:卤代烃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发生重排反应,产生更稳定的碳碳键排列方式。

重排反应对于有机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实现环化反应或产生特定官能团。

三、应用:1.药物和医疗领域:卤代烃常被用作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和麻醉药物的前体。

例如,卤代烃被用作植物中药物提取物的酯化试剂,可以增强其生物活性。

2.材料科学:卤代烃可用于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聚合物。

例如,氟代烃可以用于制备具有超低表面张力和耐热性的涂料材料。

3.农药和防腐剂:卤代烃具有杀虫和防腐的特性,常被用于制备农药和木材防腐剂。

总结: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合成方法和多样的反应性质。

《卤代烃》 知识清单

《卤代烃》 知识清单

《卤代烃》知识清单一、卤代烃的定义和分类卤代烃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

根据卤素原子的种类,卤代烃可以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

按照分子中卤原子的个数,可分为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根据烃基的结构,又能分为饱和卤代烃(卤代烷烃)、不饱和卤代烃(卤代烯烃、卤代炔烃)和芳香卤代烃。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1、状态常温下,多数卤代烃为液体或固体。

只有少数是气体,如一氯甲烷、氯乙烯等。

2、溶解性卤代烃一般不溶于水,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3、密度除一氯代烃的密度小于水外,其余卤代烃的密度一般都比水大。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卤代烃可以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

例如,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H₃CH₂Br +NaOH → CH₃CH₂OH + NaBr2、消去反应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脱去卤化氢生成不饱和烃。

比如,溴乙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CH₃CH₂Br+NaOH → CH₂=CH₂↑ + NaBr + H₂O需要注意的是,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四、卤代烃的制备1、烷烃的卤代例如,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甲烷等卤代烃。

2、不饱和烃的加成如乙烯与氯化氢加成生成氯乙烷:CH₂=CH₂+HCl →CH₃CH₂Cl五、卤代烃的用途1、制冷剂氟利昂是常见的制冷剂,但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已逐渐被限制使用。

2、灭火剂一些卤代烃具有灭火的功能。

3、有机溶剂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常作为有机溶剂。

4、医药和农药某些卤代烃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和农药。

六、卤代烃对环境的影响许多卤代烃是大气污染物,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例如,氟氯烃类物质会导致臭氧层变薄,增加紫外线的辐射。

另外,一些卤代烃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能会造成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七、卤代烃的检验1、硝酸银醇溶液法将卤代烃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共热,根据生成卤化银沉淀的颜色来判断卤素的种类。

完整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卤代烃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卤代烃知识点

第二章卤代烃一.卤代烃的结构特色:卤素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

C— X 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倾向X,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 分子中 C— X 键易断裂。

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1)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 2)状态、密度:CH3Cl 常温下呈气态,C2H5Br 、 CH2Cl 2、 CHCl3、 CCl4常温下呈液态且密度>1 g/cm 3。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以CH3CH2Br为例)1.代替反应①条件:强碱的水溶液,加热②化学方程式为:2.消去反应(1)本质:从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卤化氢分子,从而形成不饱和化合物。

比方:醇CH3CH2Cl :+NaOH――→NaCl+CH2===CH↑+△H2O(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①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如 CH3Br 。

②有邻位碳原子,但邻位碳原子上不存在氢原子的卤代烃也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比方:。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 1 页共3页知识点总结③有两个相邻碳原子,且碳原子上均带有氢原子时,发生消去反应可能生成不一样样的产物。

例:CH3—CH===CH—CH3+ NaCl+ H2 O(3) 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要比一元卤代烃困难些。

有些二元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在醇有机物中引入三键。

比方:CH3— CH2—CHCl2+ 2NaOH――→CH3—C≡CH+ 2NaCl+ 2H2O△四.消去反应与水解反应的比较反应种类反应条件键的变化卤代烃的主要生成结构特色物水解反应NaOH水溶液C— X与 H— O键断裂含 C—X即醇C— O与 H— X 键生成可C— X与 C— H键断裂与 X相连的烯烃或炔消去反应NaOH醇溶液C的邻位 C烃( 或—C≡C— ) 与 H—X上有 H键生成特别提示 (1) 经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羟基;经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可在碳链上引入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五.检验卤代烃分子中卤素的方法(X 表示卤素原子)1.实验原理NaOHR— X+H2O――→R— OH+ HX△HX+ NaOH===NaX+ H2OHNO3+ NaOH===NaNO3+H2OAgNO3+ NaX==AgX↓+ NaNO3依据积淀 (AgX) 的颜色可确立卤素:AgCl( 白色 ) 、 AgBr( 浅黄色 ) 、 AgI( 黄色 ) 。

高中选修5卤代烃知识点

高中选修5卤代烃知识点

高中选修5卤代烃知识点一、溴乙烷1.分子结构2.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无色液体,沸点为38.4 ℃,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由实验可知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时断裂的是C—Br键,水中的羟基与碳原子形成C—O键,断下的Br与水中的H结合成HBr。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由实验可知:①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后,化学方程式为:②消去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1)由溴乙烷的结构认识其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溴乙烷分子结构为①在强碱的水溶液中,在b处断键,发生取代(水解)反应。

②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在a、b处断键,发生消去反应。

③条件不同,其断键位置不同。

(2)消去反应的特点①从反应机理看:消去反应是从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小分子,相邻的两个碳原子各断一个化学键。

②从产物看:消去反应的产物中一定有不饱和产物和一个或几个小分子。

二、卤代烃1.概念与分类(1)概念: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分类:①按分子中卤素原子个数分:一卤代烃和多卤代烃。

②按所含卤素原子种类分: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

③按烃基种类分:饱和卤代烃和不饱和卤代烃。

④按是否含苯环分:脂肪卤代烃和芳香卤代烃。

2.物理性质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为液体或固体,卤代烃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某些卤代烃本身就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2)消去反应4.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1)实验流程(2)实验要点:①通过水解反应或消去反应将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

②排除其他离子对卤素离子检验的干扰,卤素原子转化为卤素离子后必须加入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

5.卤代烃的用途与危害(1)用途:制冷剂、灭火剂、溶剂、麻醉剂、合成有机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1节 卤代烃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1节 卤代烃

—X 变成—OH
—X 变成

,生成不饱和键
主要产物 醇
烯烃或炔烃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 (1)主链上至少有2个C。没有邻位碳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 生消去反应,如CH3Cl。 (2)与卤代烃的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有氢 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若无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无色 液态 38.4 ℃
密度 比水 大
溶解性 难 溶于水, 可
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一支试管,滴入 10~15 滴溴乙烷,再加入 1
mL 5% NaOH 溶液,振荡后加热,静置
静置后,溶液分层
取少量上层水溶液,移入另一支盛有 1 mL 试管中有 浅黄
稀硝酸的试管中,加入 2 滴硝酸银溶液
+HCl
B.2CH3CH2OH+O2 2CH3CHO+2H2O
C.ClCH2CH CH2+NaOH HOCH2CH CH2+NaCl
D.
+HNO3
答案:B
+H2O
6.在结构简式为R—CH2—CH2—X的卤代烃中,化学键如图 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②和③ 答案:C
3.1-溴丁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的检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现象:取1-溴丁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的上层水溶 液,经稀硝酸酸化后,再滴入AgNO3溶液,有浅黄色(AgBr)沉淀 生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卤代烃
答案:(1)—X(F 、 Cl 、Br 、I) (2)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
(3)分子中除了碳氢原子外,其余是卤素原子 (4)少数 (5)液体和固体 (6)难
(7)CH 3CH
2OH ――――――→NaOH 水溶液,△CH 3CH 2—OH +H —
Br (8)+NaOH ――→醇△CH 2===CH 2↑+NaBr +H 2
O
1.卤代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1)卤代烃的结构: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R —X ,如CH 3CH 2Br 、CHCl 3、CH 2===CHCl 、Br 、CH 2—Cl 、氟利昂(氟氯代甲烷和氟氯代乙烷的总称)等。

卤代烃的官能团是—X(F 、Cl 、Br 、I)。

芳香卤代烃,如Br 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数为液体和固体,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本身是很好的有机溶剂)。

①互为同系物的卤代烃,熔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

②除脂肪烃的一氟代物和一氯代物外,其余液态卤代烃的密度一般都比水的密度大。

③溴乙烷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沸点38.4 ℃,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4)卤代烃的用途
卤代烃的用途很广泛。

如有些多卤代烃,其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具有不燃烧、易挥发、
易液化等特性,曾被广泛用作制冷剂(如氟利昂)、灭火剂(如CCl4、C2F4Br2)、麻醉剂(CF3CHBrCl)、有机溶剂(如氯仿CHCl3)等;有些卤代烃还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如合成聚氯乙烯树脂(塑料材料)、聚四氟乙烯(不粘锅涂层)等。

近年来发现有些含氯、溴的氟代烷可以对大气中的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已被国际上禁止或限制使用。

【例1】下列关于卤代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溴乙烷(CH3CH2Br)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形式为溴离子
B.在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C.聚四氟乙烯(塑料王)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卤代烃
D.卤代烃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
解析:在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是以共价键结合的,所以溴乙烷分子中溴元素是以溴原子的形式存在的,A 不正确;聚四氟乙烯虽然是高聚物,但是也属
于卤代烃,C错。

答案:AC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在卤代烃分子中,卤素原子是官能团。

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使共用电子对偏移,C—X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因此卤代烃的反应活性增强。

下面以溴乙烷为例研究卤代
溴乙烷和NaOH在不同的溶剂中发生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①溴乙烷的沸点低,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应采用水浴加热。

②证明Br-生成的方法:向大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后,滴加2滴AgNO3溶液。

现象:大试管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③检验Br-时,必须先用稀硝酸酸化,否则AgNO3会与OH-反应,生成褐色的Ag2O,会干扰观察浅黄色的AgBr沉淀。

④消去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

⑤如果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检验消去反应生成的乙烯,必须先用水吸收生成的HBr,否则HBr会影响乙烯的检验,因HBr也会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

⑥乙醇在卤代烃消去反应中不是催化剂,只是起到了溶剂的作用。

巧记卤代烃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条件和产物:无醇(水溶液)则有醇(生成醇),有醇(醇溶液)则无醇(产物中没有醇)。

【例2】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C.并不是所有卤代烃都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
D.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烃的取代反应得到的
A ×卤代烃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多数为液体,但是也有气态卤代烃,如CH3Cl等。

B ×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是分子中至少有两个碳原子且与卤素原子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存在氢原子,如CH3Cl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 √卤代烃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但如果卤素原子直接连在苯环上,则水解后得到的产物为酚,不属于醇,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卤代烃都能水解生成醇。

D ×卤代烃可以看作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的产物,但是卤代烃并不一定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得到的,如烯烃、炔烃与卤素单质或HX加成也可得到卤代烃。

3.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
(1)根据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和断键位置可以看出,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①反应条件:强碱的醇溶液中加热;
②烃中碳原子数≥2;
③与卤素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可以脱去的氢原子。


+NaX+H2O
如果与卤素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则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如CH3Cl、(CH3)3C—CH2Br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2)如果卤代烃中碳原子数较多时,发生消去反应时会由于断键位置不同,而生成不同的产物。

【例3】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反应生成的烯烃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条件及共价键的断裂方式。

题给四种物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但是消去反应必须具备与卤素原子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上有氢原子才可发生,分析四种物质:A中只有一个碳原子,C中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A、C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D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又可以发
生消去反应,其中B消去后只能生成一种烯烃CH===CH2,而D消去可以得到两种烯
烃、。

答案:B
4.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1)卤代烃中的卤素以原子的形式存在,不溶于水,更不会电离出卤素离子,因此在检验时要先将原子转化为离子再进行检验。

(2)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和步骤:
取少量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①NaOH水溶液――――――→②过量硝酸―――――――→③硝酸银溶液
注:在第一步操作中,如果该烃能发生消去反应,也可以使用NaOH 醇溶液,利用消去
反应,让卤素原子变成离子,然后用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检验。

【例4】 欲证明某一卤代烃为溴代烃,甲、乙两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甲同学:取少量卤代烃,加入NaOH 的水溶液,加热,冷却后加入AgNO 3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为溴代烃。

乙同学:取少量氯代烃,加入NaOH 的乙醇溶液,加热,冷却后,用硝酸酸化,加入AgNO 3溶液,若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为溴代烃。

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评价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的方案可行
B .乙同学的方案可行
C .甲、乙两位同学的方案都有局限性
D .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所涉及的卤代烃的性质一样
解析:甲同学让卤代烃水解,在加热冷却后没有用稀硝酸酸化,由于OH -也会与Ag +作
用生成褐色的Ag 2O ,会掩盖AgBr 的淡黄色,不利于观察现象,所以甲同学的实验有局限性;乙同学是利用消去反应让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变成离子,但是,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所以此法也有局限性。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