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背俞穴治疗失眠

合集下载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go p( 0 0 ) T ei rv grt o e p q a t o et a g u a 3 3 , hc f h o t l ru a 3 3 ( 0 0 ) ru P< . 5 . h mpo i e f l u ly f h l r p w s . % w i o e nr o pw s . % P< . 5 . n a se i t r o i 7 h t c og 4 A dtei po e e t f S I u uai c r i s e — u ly s e — m n l pe i e c eta go p w s u e o a i te n rv m n o P Q m l v soe n l pq a t, l p t ea d s e — f inyi t i ru a p r r ot tn h h m c te e i e i e fc nh rl s i t h
c mp r d be r nd at rte t nt Re uls The t tlefci e r t o . o a e  ̄ e a fe r ame . s t oa fe tv ae f86 7% i he tilg o p wa te h n 7 3% n t ra r u s betr ta 3. i h o to n t e c n rl
Z a g Zh q a g h n i in
( e4 Mu iia e pe’ s i lo h n h u,C e z o 2 0 0) Th ncp l o l sHopt fC e z o P a h n h u4 3 0 Ab ta t 0b e t e T b ev h h rp ui f c o no i tetdwi c p n tr n B c —h ons sr c : jci oo sre tetea e t ef t fismna rae t au u cue o ak S u p it.M eh d 6 ae f v c e h t o s 0 e sso ismnaw r a d ml iie no te c nrlgo p (rae i t n x n h r lgo p (rae t c p n tr n B c —h n o i eern o ydvd dit h o to ru tetd w t Si o )a d te t a ru h l i t td wi au u cue o a kS u e h p it) t rrs et et ame to 8d y ,tertea e t f csa dc muaiesoe f is ug le u l yI d x( S I oe ons .Af ep ci r t n f a s h i hrp ui ef t n u lt crso t b rhSep Q ai n e P Q )w r e v e 2 c e v Pt t

失眠症的针灸治疗法

失眠症的针灸治疗法

失眠症的针灸治疗法一、什么是失眠症及针灸治疗的应用价值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

人们的生活逐渐碎片化,学习上的学业压力,固定的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长期的重复的工作带来的较大的工作压力,都使得人们容易陷入焦虑之中,继而出现失眠。

失眠症也就是患者无法正常的入睡,或者入睡时间短,这会使得患者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在上班、学习时间精神萎靡,在睡觉时间却又无法入睡。

近年来失眠症的主要人群为需要频繁用到脑力的学生和白领,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呈现低龄化,发病人数逐年增长。

临床目前对失眠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尤其是西药,使用一些诱导患者睡眠的药物,如安眠药之类,但是这类药物不仅有副作用,患者使用后还会容易上瘾,同时采用安眠药之类的西药治疗失眠症,患者的失眠症只能被控制,却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在中医中,将失眠描述为“不寐”。

针灸治疗失眠症是一种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与西药治疗的效果相比较,针灸治疗的成本低,效果快,且治疗没有副作用,安全性高,因此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症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众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开始转为尝试使用针灸治疗,且得到了较好的疗效。

二、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方法(一)体针疗法体针疗法,即使用针直接扎入患者的穴位,通过刺激穴位使得患者的血流通畅,体针疗法的方法较多,主要有辨证取穴法、经验取穴法和特殊取穴。

辨证取穴法是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选择穴位,如果患者只是有失眠的症状则针刺患者的百会,手法为向后方的平刺,并留针,一直到患者睡着苏醒。

而如果患者不仅仅有失眠的症状,还伴随肝郁化火,则另外需要针刺患者的风池、行间穴位;而如果患者有发热,多痰的症状,则需要针刺足三里和丰隆;患者如果有上火的症状,则针刺患者的凤池和太溪穴;患者如果是心脾气虚,则需要在患者的内关和足三里以及四神聪的位置行针。

以上所有针刺的穴位都需要在针刺后的30min留针,并且在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就行针一次。

中医针灸治失眠

中医针灸治失眠

中医针灸治失眠今天是7月第一天,天气越发炎热,因中暑失眠的人不计其数,所以温馨提示记得避暑哦,今天跟大家聊聊失眠吧。

我的思路是先分析失眠的原因,再探讨失眠的针灸治疗方法,推拿治疗方法。

不寐又名“不得寐”、“不得卧”“目不瞑”等,是由于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平衡失调而出现不能寐或寐而不能熟睡,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极大影响和困扰。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引起失眠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逸失调、病后体虚等。

不寐的病机是:阳盛阴衰,阴阳失和。

不寐分为虚实。

实证:1.肝郁化火,2.胆热痰扰。

虚症:1.阴虚火旺,2.心脾两虚,3.心胆气虚。

导致不寐的原因虽多,但总的来说其病机不外乎营卫不和,气血阴阳失调。

营卫不和会导致失眠,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治疗呢?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我看到了《黄帝内经》记载的半夏汤,说这方子是最早的治疗失眠的古方子,原文这样记载:“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瞩,不卧出者,……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这是古人的方法。

那么,我在临床上是怎么治疗失眠的呢?我接触的失眠患者也是很多的,很多患者基本上针灸一次就能改善睡眠,顽固性失眠患者针灸十次就能痊愈。

最近在这边针灸,我很是自信。

我相信,这就是中医的魅力,它牵绕着你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在临床上看病,一般患者来了之后,我都会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不管是头痛,牙痛,还是手指头疼,我都会去辩证,一定要找到最准备的病因。

因为只有辩证准确,才会用针如神。

正如上文,我认为病机是营卫不和。

此处我说的失眠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且看下文我如何结合用针。

为什么说病位在心肝脾肾?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肝——故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解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升一降,乃是人体的中轴。

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30例临床疗效观察
s o mn i a .M e t h o d s : S i x t y o u t p a t i e n t s o f i n s o mn i a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wi t h s i n g l e — b l i n d me t h o d .T h i r t y p a t i e n t s i n t r e a t —
me n t g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wa r m n e e d l i n g t h e r a p y i n t h e Ba c k — S h u P o i n t s c o mb i n e d wi t h a u i r c u l a r t h e r a p y w h i l e t h e o t h e r 3 0 c a s e s i n
学意 义( P< 0 . 0 5 )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 6 . 7 %, 对照组 总有效率为 8 6 . 7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结论 : 温针 灸背俞 穴结合耳 穴疗法是治疗失眠比较 满意 的方法之一 ,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温针灸 ; 背 n t r o l g r o u p w e r e o n l y t r e a t e d b y w a r m n e e d l i n g t h e r a p y i n t h e B a c k — S h u P o i n t s . he T P i t t s b u r g h s l e e p q u a l i t y i n d e x s c a l e ( P S Q I )s c o r e

腹针结合背俞穴治疗失眠63例

腹针结合背俞穴治疗失眠63例
法 。梁丘 ,乃足阳明 胃经郗穴 ,为 胃经经气深聚之处 。阳 明经多气多血,取 之郄穴补气养血 ,活络通经 ,可治 胃经各种痛症 。脾 胃 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 胃健则寒湿除 ,故取足 太阴脾经之合穴 阴陵泉 ,健脾除湿 ,散寒止痛 。血海 , 足太 阴脾经之穴 。脾统血 ,太 阴经 多血少气 ,与多气多
效2 2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 .%。结论 52 d i 036  ̄i n17 -792 1 . .6 o :1 . 9 .s.6 22 7 . 21 0 0 9 s 0 3 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 、埋线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在 临床推 广。 文章编号 :17 —7 9( 0 2 1—040 6 22 7 2 1 )一30 8 —2 关键词 :腹针;背俞穴;失眠 ;放血 ;拔罐 ;穴位埋 线
失 眠是 以经 常不 能获 得 正常睡 眠 为特 征 的一类 病 证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 的不足 。根据 2 0 年全 02 球 失眠调查显示 ,有 4 . 3 %的中国人在过去 1 中曾经 4 年 历过不 同程度 的失眠。失眠越来越 成为困扰人们 生活 的 常见病 之一 。针灸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独特 优势。现将本 院应用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的疗 效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吕厚 山, . 炎外科 学[ . : 民军医 出版 社,022 1 1 陈坚 关节 M] 北京 人 20: . 6 []郑 筱 萸 . 药 新 药 f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京 : 国 医 药 科 技 出版 社 , 2 中 l 缶床 s. 北 中
2 0 :4 5 . 0 2 3 9 3 3
膝骨性关节炎属祖 国医学 “ 痹病”“ 骨痹”范畴。其 发病 病机 以肝肾不足 ,筋 骨失荣为本;久站 久立久行 。 外力伤 害,或风寒湿邪侵 袭,瘀 血阻塞 经络 为标,两 者 相互 影响,虚实夹杂而 为病 。 济生方 ・ 《 诸痹 门》日: 皆 “ 因体虚,腠理 空疏 ,受风寒湿 气而成痹 也。 ”故治疗当祛

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总有效 率 为 9 0 % 。 治疗组 与对 照组 治愈 率及 总有 效率 经卡 方检 验 P> 0 . 0 5, 无显 著差异 。结论 : 背俞 穴
简 易穴位埋 线 治疗原 发性 失 眠症疗 效肯 定 。
关 键词 : 背俞 穴 ; 穴位 埋线 ; 原发 性 失眠症 ; 临床 观察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6 . 1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5— 0 7 7 9 ( 2 0 1 3 ) 0 0 5— 0 0 3 1 — 0 3
例, 随机 分 为 两组 , 每 组各 2 0例 , 治 疗 组 采 用 背俞 穴 简 易穴位 埋 线 治 疗 , 对 照 组 口服 甘 艾 司唑 仑 治疗 。
结果 : 治 疗组治愈 1 4例 , 有 效 5例 , 无 效 1例 , 总有 效 率为 9 5 %; 对照组 治愈 1 3例 , 有效 5例 , 无 效 2例 ,
[ 2 ] 韩文文. 头项针 治疗橄榄桥脑小脑萎缩症 1 例[ J ] . 长春中医药大
学学报 , 2 0 1 2 , 2 8 ( 4 ) : 7 2 2— 7 2 3
[ 3 ] 高维滨 . 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 M] . 北京 : 人 民军医出版社 , 2 0 1 1 :
l 1 6—1 1 7
pr i ma r y i ns o mni a .M e t ho ds: 4 0 p a t i e n t s wh o c o n f o r me d t o t he d i a g n o s i s s t a n d a r d we r e r a n d o mi z e d i n t o t wo
e s t a z o l a m o r a l l y . Re s ul t s: I n t h e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 e a t me n t ro g up 1 4 c a s e s we r e c u r e d, 5 c a s e s we r e e f f e c t i v e, 1 c a s e wa s i n e f f e c —

背部推拿法结合针刺治疗亚健康状态失眠的临床观察

背部推拿法结合针刺治疗亚健康状态失眠的临床观察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背部 推拿 法 结合 针刺 治 疗亚健 康 失 眠的 临床 疗效 。 方法 将 100例 亚 健康 失眠 者 随机 分 为2组 ,每 组各 50 例 。 对 照组 予普 通针 刺 治 疗 ,治 疗组 在 普通 针 刺基 础 上加 背部推 拿 治 疗 。 治疗 前后 采 取 匹兹 堡 睡 眠质 量 指教 量表 (PsQI) 对2组 患 者进 行 评分 。观 察 时 间点 为 治 疗前 、 治疗 15天 、 治疗 结束 后 、治疗 后 3月 ,治 疗后 半 年 。 结 果 .从 短 期 疗 效 看 ,治 疗 15天 后 ,2组 患 者PsQI指 数 都 下 降 ,与 治 疗 前 比 较 ,差异 存 在 统计 学 意 义 (P<O.05)。组 间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CHINESE MCHINA
第 16卷第 5期 ·总 第 277期 20 1 8年 3 月 · 上 半 月 刊
所 以患者 在松解术 治疗 时应取 俯 卧位 ,以方 便施 术者 进行 定位 。在进行 定位 时应 与坐骨 结节 相鉴 别 。股骨 小 转子为 腰大肌 和髂肌 的止 点 ,这 两肌 可屈 与外 旋大 腿 ,定点 时施术 者用拇 指触 压股 骨干 后 内侧 ,深 压 时 可 触到一 骨性 隆起 ,呈 圆锥 形 突起 ,用左手 拇 指卡压 该 突起 ,并使 患者被 动做屈 腿与外 旋 大腿 的动作 ,若 拇 指下卡 压部位 有滑 动感则 小转 子定 点准 确 ,若 没有 滑 动感则 该点可 能为 坐骨结 节 ,应 仔 细辨别 。埋 线针 刀操 作时 ,施术 者左手拇指朝着 小转子头部 方 向卡压 , 刃 口线 与下肢 纵轴平 行 ,针 体与 皮肤 表面垂 直 快速进

养心安神针法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失眠

养心安神针法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失眠

期伏案工作 , 易导致脊 柱劳 损 , 脊 神经及 脊 旁肌 肉高 度紧张 , 从
而产生强烈疲劳感 , 甚 至影 响夜 间睡眠 , 背俞 穴走罐可 以松弛背 部肌 肉, 调节 脊神 经紧张度 , 消除疲 劳感 , 令人全 身放松 , 提高睡 眠质量 。以上研究结 果表 明 , 养 心安 神针 法配 合背 俞穴走 罐治 疗失眠症疗效较好 , 与 口服艾司 唑仑元 明显差异 , 且本 法操作简 单, 无明显毒副作 用 , 具有推广价值 。
取得一定 的疗效 ,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 资 料 1 . 1 一般 资料
参照《 中药治疗 失眠 的临床 研究 指导 原则》 。临床痊愈 : 睡
眠时间恢 复正常或者 夜间 睡眠时 间在 6 h以上 , 睡眠深沉 , 醒后 精神充沛 ; 显效 : 睡眠明显好转 , 睡眠时 间较前增 加 3 h以上 , 睡
女; ( 4 ) 仅 有睡眠量少而无 白天不适者 。 2 治疗 方法
2 . 1 治 疗组
到益气养心安神的功效 。背俞穴 位于 脊柱两侧 , 属膀 胱经 , 膀胱
经是与脑相关的经 脉 , 疏通 膀胱 经 可疏通 脑 络经脉 , 有 助安 眠。 同时背俞穴为五脏六 腑 之气输 注 于背腰 部 的腧穴 , 故 背俞 穴走 罐可有效调节五脏六腑的气 机功能 , 振奋 人体 的阳气 , 恢 复机体 功能活动 , 从 而达 到改 善亚健康状态失眠 的效果 J 。 从解剖学来看 , 足太阳膀胱经 位于脊柱 两旁竖 脊肌上 , 背俞 穴 的分布规律与脊神经节段性 分布特 点大致 吻合 』 。现代 人长

6 O一
湖北 中医杂志 2 0 1 4年 0 7月第 3 6卷第 0 7 期
养 心 安 神 针 法 配 合 背 俞 穴 走 罐 治 疗 失 眠

艾灸背俞穴对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的影响

艾灸背俞穴对心脾两虚失眠患者的影响

3 . 3 两组患者 S D S 评分 比较 表( S D S ) 评分 比较结果见表 3 。
于评估情绪状态。S D S 共2 O 项, 每项按 0 ~ 3 评分 , 累 积得分为总分, 分数越高代表症状越重。我国以 S D S 标准分 t >5 0 为有抑郁症状。①轻度抑郁 : 5 3 ~ 6 2 ; ( 2 )
中度抑郁 : 6 3 ~ 7 2 ; ③重度抑郁 : > 7 2 。
疗 效评 估 分别 于试 验 的人组 0天 、 4周后 以及 治
疗结束后第 4 周随访时评估 。 每项评分由不知治疗方
案 的患 者 主管 医师负责 评价 。为排 除 干扰 因素 , 每位 患者治 疗前 后 由同一 名 医师 评价 。
规范化培训 的针灸医师操作。
2 . 2 西药 治 疗组 给予 患 者舒 乐 安定 片 ( 1 ng i / 片: 北
良事 件 , 1 例 出血 , 1 例背部 灸疗 时 因操作 不 当局部 烫 伤, 经 处理 后痊愈 。 西药组 共 出现 6例不 良反应 , 表 现 不 同程度疲 乏 、 嗜睡及 况。针灸组治疗结束后 4 周P S Q I 各成分积分 及P S Q I 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 < 0 . 0 5 ) , 西药组 P S Q I 成分 V、 Ⅶ( 睡眠障碍 、 日间功能紊乱) 随访期与
量评估。 从 睡 眠质 量 、 入 睡时 间 、 睡眠 时间 、 睡眠效 率 、 睡 眠 障碍 、 催 眠药 物 、 日间功 能 7个 方 面 评估 最 近 1 个 月 的平 均 睡眠情 况 。得分 越高 睡 眠质量 越差 。 ( 2 )
名受试者因随访期服用研究规定外药物被剔除, 其中 针灸组 1 例, 西药组 3 例。 经统计学处理 , 两组患者在

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

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

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40例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月内蒙古准格尔旗中蒙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及住院的失眠患者40例为治疗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针刺背腧穴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与针刺督脉经穴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选取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等穴,行平补平泻手法,对照组口服安定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后失眠症状均有明显好转,且治疗组疗效更好。

结论针刺调理五脏背俞穴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针刺,背腧穴,失眠为探讨针刺背腧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我们选取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失眠患者进行对比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月内蒙古准格尔旗中蒙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及住院的失眠患者80例为治疗对象。

治疗组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年龄最大者54岁,最小者28岁,平均年龄(40.43±10.05)岁;病程最长者4年,最短者1年,平均病程(2.47±1.53)年。

对照组40例,其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27岁,平均年龄(44.46±9.65)岁;病程最长4.5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2.94±1.56)年。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一般情况相似(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2.1 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不寐的诊断标准。

1.2.2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ND-2-R)》[1]中失眠症诊断标准制定:(1)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如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难以入睡及醒后不适(头晕、乏力、困倦等);(2)上述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伴发有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影响正常工作,或妨碍社会活动;(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病或精神障碍的伴发症。

大灸百会配合背俞刺血治疗失眠症36例

大灸百会配合背俞刺血治疗失眠症36例

采 用 大灸 百会 配合 背俞刺 血 治疗 , 照组 3 采 用 纯西 药治 疗 。 果 : 对 O例 结 治疗 组 总有 效率 9 . , 照组 总有 效率 8 . , 4 4, 对 9 6 3 3 无显 著性 差 别 ( 0 0 ) 而治愈 P> . 5 ,
弱, 全身 活动 就很 费力 , 局 部 ( 其 瘫痪 肢 体 ) 动就 活 更 费力 。 以 , 时单 纯 追求 局部 肌 力 的恢复 往往 所 此
事倍 功半 。 中药和 针灸 治 疗相 结合 , 针灸 借药 若 则 物 之势 更显 神效 , 物使 针 灸之 效更 加 巩 固 。 药
( 收稿 2 0 — o 2 ; 回 2 0 。 1 1 ) 0 61一 0修 0 6 1 — 5
缓型 瘫 痪 , 内收 肌 ( 经 、 筋 ) 外 展 肌 ( 其 阴 阴 、 阳经 、 阳筋 ) 力 均差 , 治疗 当益 阳扶 阴 , 穴 当 以 阴 张 故 取
腹 的一定 部 位 ; 本 ” 四肢 ,标 ” “ 在 “ 在头 面躯 干 , 从
而说 明 了 四肢 穴 位与 头胸 腹之 间 的主治 规律 及人 体 上下相互 呼应 、 上病 下取 、 病上 取 的依据 。中 下 风 病 位 在 脑 , 其 表 现 主要 是 半 身 不 遂 、 但 口舌 歪
1 7 38
满意 疗 效 。 之 临床 , 验 阴经与 阳经穴 相结 合亦 不失 为更 佳 疗效 。就 其理 论 , 体经 络是 相互 联 络 的 , 人 气血 是 相互 流通 的 , 阴经 与 阳经 腧 穴 的配合 , 可达 到 阴 阳平衡 。结 合现 代 医学 解剖 知 识 和康复 医学
部 位 。另外 , 内经 》 从《 根结 、 本 、 街 、 标 气 四海 等理

针刺加背俞穴闪罐治疗失眠

针刺加背俞穴闪罐治疗失眠
3 治疗 结果
习、 工作 和生 活。笔者 自2 0 年起采用针刺加 背俞穴 闪罐治 00
疗失眠3 例 , 2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 。
1 一般 资 料
本组病例共3例 , 中女 性 2例 , 2 其 5 男性7 ; 例 年龄最d2 x2 岁, 最大6岁 ; 程最短1 , 1年 ; 5 病 月 最长 0 病种包括更年期综合 征1例 , 1 高血压5 , 例 神经衰弱7 , 例 其它9 。 例 以上均以经常不
屈 2 。3 。跖 屈 4 。5 。内 翻 3 。外 翻3 。 3 。 0~ 0 , 0~ 0 , 0, 0~ 5 。
单纯踝关节 扭伤 , 为韧带遭受过大牵拉 张力 , 使韧带并
未完全断裂 , 踝关 节稳 定性 未受 到严 重影 响。本组4 0 , 8 例 男
20 , 20 ; 7 例 女 1例 年龄 1 ~ 0 ; 因运动扭伤 30 , 46岁 病 0 例 自行扭 伤 10 。在患者就诊 时经拍x 例 8 光片 , 排除踝部 骨折确认为踝
维普资讯
新疆 中医药
20 年 08
第2卷 6
第 3期( 总第 15 ) 1期

5 7
踝 部扭 伤是 临床上 常见 多 发软组 织损 伤 ,笔 者 收集 19 - 0 6 9 8 2 0 年踝部扭伤施行 石膏 靴外 固定 、 宽胶布外固定 , 维
3 结
日久配穴平补泻法 。留针3 m n 每l m n 0 i , O i行针 1 , 日1 , 次 每 次 1次为 1 0 疗程 。 2 闪罐 方法 : () 患者仰 卧 , 双侧取穴 , 号玻璃 用4 罐于背俞穴闪罐 , 不留 , 每次2 3 n 每 日1 ,0 ~ mi, 次 1次为1 疗程 。

探讨将五脏背腧穴和膈俞穴作为主穴对慢性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将五脏背腧穴和膈俞穴作为主穴对慢性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将五脏背腧穴和膈俞穴作为主穴对慢性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将五脏背腧穴和膈俞穴作为主穴对慢性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慢性失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5例)与研究组(n=25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选取双侧神门穴、百会穴、安眠穴和内关穴作为主穴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选取五脏背腧穴和膈俞穴作为主穴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睡眠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PSQ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慢性失眠患者将五脏背腧穴和膈俞穴作为主穴进行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慢性失眠;五脏背腧穴;膈俞穴;针刺治疗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失眠患者逐渐增多,失眠患者虽无明显的机体损伤,但对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长期失眠下去,易导致机体出现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对人体造成较大影响[1]。

目前中医治疗慢性失眠以对双侧神门穴、百会穴、安眠穴和内关穴进行针刺治疗为主,但临床疗效欠佳,有相关研究认为,选择五脏背腧穴和膈俞穴作为主穴进行针刺治疗可显著缓解失眠症状[2]。

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分析以五脏背腧穴和膈俞穴作为主穴对慢性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慢性失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8.79±4.78岁,病程2.04±1.46年)和研究组(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9.46±4.65岁,病程2.12±1.74年)。

背俞穴埋针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背俞穴埋针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得 气 。 留针 3 O mi n后 取 针 。上 述方 法 每 日治 疗 1次 , 1 个 疗程 治疗 5次 , 共 3个疗 程 。
观察指 标 。①根 据失 眠严 重指 数 ( I S I ) 量 表 进行 评
分 量表 评价 , 总分 范 围为 0 ~2 8分 。用 于评 价 近 1 个月
次性 毫针 , 平刺 四神 聪 1 5 mm, 直刺 神 门 1 O ~1 5 mm,
用 平补 平泻 法刺 照海 、 申脉、 三 阴交 、 安 眠, 有 麻 胀 感 为
社会 压 力 的增 加 , 大学生成 为失 眠 的高发人群 , 其 发 病 率 显著 增 加 , 但 多数人 不会 及时就 医 , 从 而 发 展 为
配 伍胆 俞 穴 。操 作 : 采用 0 . 2 5 mi n ×1 . 3 mI T l 揿 针 平 下 次 治疗 , 1 个 疗程 治疗 2次 , 共 3个疗 程 。
刺, 埋 针后 用 脱敏 胶 布 固定 , 在 皮下 保 留 2 d , 隔 日进 行
失 眠 症 是 一 种 以 失 眠 为 主 的 睡 眠 质 量 和 睡 眠 时
问不 满 意 的 主 观 体 验 , 并 伴随 焦虑 、 抑 郁 等 心 理 状 态 及 记忆 力 、 注 意力 、 运 动 技 能 等 日间 功 能 低 下 的状 况 ,
增 加 安全 隐患 ] , 更 有 甚 者 会 导 致 精 神 异 常 。据 我 国
针刺 组 : 常 规取 穴 进 行 毫 针针 刺 治疗 。取 穴 : 以 阴
跷、 阳跷及 手 少 阴经 穴 为 主 , 取照海 、 申脉 、 神 门、 三 阴
交、 安眠、 四神 聪 ] 。操 作 : 采用 0 . 1 8 mm×2 5 mm 一

背俞穴为主治疗失眠26例临床观察

背俞穴为主治疗失眠26例临床观察

背俞穴为主治疗失眠26例临床观察失眠是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之一,通常以入睡难,碾转烦躁,试图平静或默背数字以入睡,然而越发紧张兴奋,更难入睡。

2006年3月~2010年11月,对失眠患者以背俞穴为主辨证配穴治疗26例,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6例患者,其中女21例,男5例,年龄29~63岁,病程6个月~10年,伴颈椎病者19例,伴高血压者4例(其中1例伴糖尿病),单纯失眠者3例。

治疗方法:选用1~1.5寸毫针备用,背俞穴取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伴颈椎病者配颈夹脊、风池、天牍、百会、四神聪;伴高血压配中脘、石门、神门;伴糖尿病者配胰俞(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伴纳差,身疲,自汗等症者配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神门、三阴交等。

针刺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各种症状消失,睡眠时间达7小时左右;②好转:各种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时间达6小时左右;③未愈:症状无改善。

结果26例中,治愈13例,好转11例,未愈2例,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2.3%。

例1:患者,女,46岁,长期失眠长达7年,入睡难,睡眠浅,多梦易醒,如此2小时醒来,再难入睡,纳可,形体消瘦,自汗,头痛,偶有头晕,血压及血糖正常,颈椎X线拍片示颈椎病,用上述方法治疗2个疗程,症状消失,睡眠时间达7小时。

瞩患者颈部锻炼,枕颈枕。

随访1年未复发。

讨论中医学不寐或不得眠,多由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传统病因学在诊断“神经衰弱”时,往往关注其情绪和心理等精神因素,而忽略了引起神经衰弱的其他因素,近年以来对神经衰弱关注更多的是原发基础病及躯体发病基础。

笔者近些年观察到,由于持续的伏案工作、学习压力等,失眠患者大多伴有颈项部的肌痉挛,颈椎小关节错位等颈椎病的表现,被现代医学诊断为“颈性失眠”。

在治疗上用传统方法,取背俞穴以调理五脏六腑,协调阴阳,调理气血。

并配以治疗原发基础病及躯体发病部位。

浅谈《针灸甲乙经》对于失眠的治疗特点

浅谈《针灸甲乙经》对于失眠的治疗特点

浅谈《针灸甲乙经》对于失眠的治疗特点标签::失眠;循经取穴失眠症, 中医学称之为“不寐”。

祖国医学认为该症多由情志过极、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引起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所致。

笔者对《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治疗失眠的内容进行总结,结合文献及临床, 浅谈一下《针灸甲乙经》对于治疗失眠的一点体会。

1循经取穴1.1多取膀胱经穴因为失眠症多与心、脾、肝、胆、肾等脏腑相关,而脏腑之气输注于膀胱经背俞穴, 刺激背俞穴,可以调整相应脏腑的功能, 从而起到安眠作用。

正如《针灸甲乙经》曰:“脑为元神之府”, 而膀胱经“从巅入络脑”, 故取膀胱经穴可“益脑安神”。

其常用穴为胆俞、肺俞、心俞、肝俞、攒竹等。

1.2多取脾胃经穴因为思虑劳倦,内伤心脾,胃中不和,痰热内阻,均可导致失眠,所以,治疗失眠亦常取脾胃经穴。

常用穴为公孙、隐白、三阴交,阴陵泉;大巨、解溪、厉兑等。

《针灸甲乙经》载,三阴交治“惊不得眠,善‘齿介’”,即为一例。

1.3常取任督二脉穴因为气血不足亦是本证病因之一, 其中还包括肾阴不足引起的心火不降之证。

而任脉为生气之原、聚气之会、阴脉之海、妊养之本,其拥有“脐下肾间动气”,是“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故取任脉穴以补养气血,益肾安神。

常用穴为气海、阴交、关元等。

此外,失眠亦与心、肾、脑关系密切,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肾主髓,三者相互依存,故有“脑为髓之海”,“髓又通于脑”,“心又藏神”。

因此,失眠症无不与督脉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故《针灸甲乙经》载“针百会”, 以达调气宁心、安神镇静的作用。

1.4多取阴跷、阳跷脉穴中医经络学说认为失眠与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脉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其中《针灸甲乙经》记载:“病目不瞑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

”故根据上述立论,临床上多用毫针补阴跷脉要穴照海,泻阳跷脉要穴申脉,再取心经原穴神门为用,辨证辅以配穴佐治共同达到通调经脉气血,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

腹针结合背俞穴辨证针刺治疗失眠58例

腹针结合背俞穴辨证针刺治疗失眠58例

腹针结合背俞穴辨证针刺治疗失眠58例摘要】目的:观察腹针结合背俞穴辨证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

方法:将58例失眠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5组,在腹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选背俞穴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失眠的疗效。

结果:58例失眠患者中,痊愈17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38%。

结论:腹针结合背俞穴辨证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针;背俞穴;失眠;辨证选穴【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1-0285-02失眠症状不一,或难以入寐,甚至彻夜不寐,或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失眠越来越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常见病之一,针灸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独特优势,笔者采用腹针结合背俞穴辨证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8例病例均为昌吉州中医医院针灸科2012年1月至2015 年10月的失眠患者。

其中男性20例,女性38例;年龄23~75岁,病程0.25~5年。

1.2 诊断标准[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则彻夜难眠;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梦等症;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失眠的诊断标准。

②年龄20~75 岁。

③能够接受针刺治疗者。

④未使用精神药物或停药 2 周以上。

1.4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躯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它精神疾病者。

②妊娠或准备妊娠的妇女。

③过敏体质。

④药物引起失眠者。

1.5 中医分型标准[2]肝火扰心证: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痰热扰心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弦,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脾两虚证: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吴小凯【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对失眠症有无效果。

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

治疗组采用针刺五脏背俞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

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结果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睡眠质量提高者占80%,比对照组中的传统疗法有显著疗效(P<0.05或者P<0.01)。

结论针刺五脏背俞穴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等方面。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失眠;针刺疗法;背俞穴【作者】吴小凯【作者单位】天津北辰区果园新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天津 300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上叫做“不寐”,症状为不易入睡,易惊醒,彻夜不眠等。

发病人群广泛,长期下去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

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以其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为人们所喜欢。

目前,针灸治疗方法中对于穴位的选择方法众多,标准不一。

笔者在长期使用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所有的病例全部来自于符合标准的针灸门诊患者,用随机的实验方法将这50例人分成两组,一组25例,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5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8年。

治疗组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8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5年。

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两组在性别病程和年龄上分布均衡(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西医判断标准:1995年制定的《中国精神科学会精神疾病分类方法与诊断标准》中。

中医判断标准: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所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3 纳入标准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为:(1)严格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患者;(2)患者的年龄在18~65岁之间;(3)一周之内没有服用过任何的安眠类药物者;(4)对药物试验无过敏。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周求娣; 张绍华【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7(026)020【总页数】2页(P103-104)【关键词】失眠; 背俞穴; 针刺【作者】周求娣; 张绍华【作者单位】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新大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深圳龙岗518121;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深圳龙岗 5181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5失眠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病症[1],具有较高的发生率,长期失眠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

临床上目前尚未有治疗失眠的特异性手段,一般采用西药、针灸等治疗方法。

笔者旨在观察针刺治疗失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选取五脏背俞穴进行针刺,与西医治疗的效果为对照。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失眠患者74例,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9.07±5.91)岁,病程1~20个月,平均病程为(13.90±3.48)个月;观察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38.76±5.84)岁,病程1~22个月,平均病程(13.82±3.76)个月。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中医诊断标准:74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2]有关失眠症的标准。

②西医诊断标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3]中有关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参与本次研究前一周使用过抗失眠药物治疗、过敏体质以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

1.2 方法1.2.1 对照组在临睡前,患者口服谷维素片(生产厂家:陕西颐生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1022026;产品规格:10mg/片)1~3片/次,3次/d,一个疗程为7d,共治疗4个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计划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专业: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导师姓名:邢艳丽
硕士研究生:袁洪超
题目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原发性失眠
开题计划分以下5点介绍
一、立题依据
二、现代医学研究
三、实验方案
四、统计学处理
五、预期结果
一、立题依据⏹1.研究课题的目的
⏹2.课题的意义
1.研究课题的目的
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
床疗效。

2.课题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导致失眠的诱因增多,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现代医学界主要依靠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安眠类药物,失眠患者如果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往往会产生对药物的耐受性、依赖性及成瘾性,有时会加重失眠及其伴随症状。

中医认为脏腑功能紊乱,营卫气血失常,阴阳失调是产生失眠症的根本原因。

可归入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范畴。

中医学将失眠分为多种证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阴虚火旺型、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

近年来,针灸常规穴位治疗失眠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以背俞穴为主治疗失眠却很少。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分布在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

全身经脉之气通过经别的离合出入均可注入足太阳膀胱经,使其与五脏六腑皆相通。

膀胱经上的背俞穴作为脏腑之气疏通出入之处,内应于脏腑、反注于背部,具有反映脏腑功能状态、调节脏腑气血、治疗脏腑疾病的作用。

难经》云:“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皆在阴,俞在阳。

”杨玄操认为:“腹为阴,⋯⋯背为阳,五脏俞皆在背,故云俞在阳,
内脏有病则出行于阳,阳俞在背也”,故五脏之病当取五脏背俞穴来进行治疗。

调脏腑之俞穴,可调脏腑所秉权之功能而统调人体功能,取膀胱经五脏俞穴,以调五脏神法治疗失眠症,可舒五脏之气,开五脏之郁,泻五脏之火,安五脏之志,调五脏之神,进而达到精神内守,气血平和的稳态。

二、现代医学研究
背俞穴治疗失眠发展情况
⏹背俞穴刮痧治疗
⏹透灸背俞穴治疗
⏹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
⏹针刺加背俞穴闪罐治疗
⏹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
⏹耳尖放血配合背俞穴走罐治疗
⏹针刺背俞穴(泻南补北法)治疗
三、实验方案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病例来源
⏹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门诊收治的失眠患者。

⏹2)、一般资料
⏹已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失眠患者约60例。

其中男x例,女x例,年龄最大**岁,最小**岁。

病程最长一年,最短15天。

(二)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1)、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继发的症状。

2)、以失眠为最重要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这些症状包括:多梦、早醒、易醒、难以入睡、睡眠不深、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3)、上述睡眠障碍的症状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4)、失眠引起显著的心情烦躁或抑郁,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日常生活和工作。

2.中医诊断标准
1)、轻者入寐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三周以上,重者彻夜难眠。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胸中烦热,心神不宁,
多梦,腰酸梦遗等症状。

3)、经各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他器质性病变。

(三)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
⏹2)、睡眠障碍的症状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个月以上;
⏹2.排除标准
⏹1)、因器质性病变引起失眠者;
⏹2)、因惧针或其它原因导致未能坚持三个疗程者;
⏹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合并其他各系统严重疾病者;
⏹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5)、不愿合作者。

⏹3.病例剔除和脱落
⏹(1)纳入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未按实验方案规定治疗的病例,予以剔除。

⏹(2)未能完成疗程中途要求退出的受试者。

⏹(3)未能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执行的受试者。

⏹(4)临床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病情变化不能继续接受治疗的受者。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按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大概)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背俞穴加药物治疗(简称A组);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简称B组)。

(五)治疗方案
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加口服艾司唑仑片2 mg,每晚1次。

针具选用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安迪牌的长度为40mm、直径为0.35mm的针灸针。

穴位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针灸学》选取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肾俞,每次治疗均取双侧穴位。

让患者采用俯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刺上述相关穴位。

针刺时针尖向下平刺0.5到1寸,使患者产生酸麻沉胀的针感即可,不宜刺入过深,行平补平泻手法。

每次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行针1次/15 min。

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d,连续治疗3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2 mg,每晚1次。

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 d。

连续治疗3个疗程。

(六)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1993年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
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失眠标准。

临床痊愈:睡眠时间在6 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
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但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不足3 h以上;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四、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各组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两组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和秩和检验。

五、预期结果
针刺五脏背俞穴对于治疗失
眠症状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