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三坐标的坐标系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在测量制图等领域,建立合理的坐标系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而三坐标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是其中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
下面将会分步骤阐述这种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一、放置三坐标
首先,在需要建立坐标系的物体上放置三个不同位置的坐标点,可以选择三个位置比较对称的点,这样会比较容易确定坐标系的方向和位置。
二、向三坐标上打指示线
接下来,我们需要在这三个点处向外打三条指示线,使它们互相垂直,并且三条指示线两两垂直。
这样可以确保坐标系的三个方向是垂直的。
三、确定坐标系的方向和位置
然后,我们需要分别确定坐标系的三个方向和位置。
其中,Z轴可以选择与地面平行,并且朝向天空的方向,这样可以方便的测量高度。
X、Y轴的方向则可以根据具体测量的需要来确定。
比如,如果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将X轴与物体平行并且与物体上的某一直线重合,将Y轴与X轴垂直,这样三个方向就都确定了。
四、标记坐标系
最后,我们需要在物体上标记出坐标系的位置和方向。
可以将坐标系的原点标记在其中一个点上,并且进行编号,比如Z轴的正方向标记为正方向,反之标记为负方向。
这样就可以简单清晰的使用这个坐标系了。
总之,三坐标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它可以大大提高测量、制图等工作的准确度,对实际工作非常有帮助。
如何建立三坐标的坐标系
5.零件标系的零点如果没有特殊指定,就是按照以上设置的,往往我们还要根据图纸要求,将零件坐标系的零点平移到指定点元素上。
要说明的是,建立零件坐标系第一轴可以是任意轴,确定了平面就指定了轴,如:-X、+Y、-Z等。
建立第一轴的元素不一定非是平面,也可以是圆柱轴线、圆锥轴线或构造线(软件不同可能有差别)。只要你指定了第一轴,实际就指定了相应的工作平面。指定了X轴,实际也就确定了与其垂直的YZ平面。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 多练多长见识要在零件上找相互垂直的元素来建立坐标系是不可能的。但是坐标系系三个轴互相不垂直又不符合直角坐标系的原则。所以测量机软件建立零件坐标系要采用3-2-1的方法。
为了在零件上建立三轴垂直的坐标系,测量机软件首先利用面元素确定第一轴,因为面元素的方向矢量始终是垂直于该平面的,当我们利用投影到该平面上的一条线来建立第二轴时,第一轴和第二轴就保证绝对是垂直的,至于第三轴就不用你再建了,由软件自动生成垂直于前两轴的第三轴。这样测量机软件就建立了互相垂直的、符合直角坐标系原理的零件坐标系。
那么在软件内部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呢?
1.软件内部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数据结构,它们的初始值是与“机器坐标系”一致的。当我们要利用3-2-1方法建立零件坐标系时,首先测量面元素(假如是X、Y平面),这时面的法向矢量(我们要作Z轴)与机器坐标系有两个空间夹角(零件肯定不会与机器坐标系完全一致),即与X轴有a角,与Y轴有b角。
指定轴或工作平面的原则,一般是根据零件图纸要求,或使零件坐标系与机器坐标系接近,避免误会。
建立坐标系不一定必须是3-2-1。比如徊转体零件,只要用平面找正第一轴,再确定中心点为零点,就完全可以了。
三坐标4-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主要应用于PCS的原点不在工件本身、或无法找 到相应的基准元素(如面、孔、线等)来确定轴向或原点,多为曲面类零件 (汽车、飞机的配件,这类零件的坐标系多在车身或机身上)。 原理:
找正: 第一组特征将使平面拟合特征的质心,以建立当前工作平面法线轴的方位。 此部分(找正 - 3 +)必须至少使用三个特征。 旋转: 下一组特征将使直线拟合特征,从而将工作平面的定义轴旋转到特征上。此 部分(旋转 -2 +)必须至少使用两个特征。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 “找平”部分中的特征。(从“找平”部分中利用的两个特征将成为倒数第二个和第 三个特。) 原点—最后一组特征用于将零件原点平移到指定位置(设置原点 - 1)。如果未标记 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最后一个特征。
米左右。如果重新测量无休止地继续,则将增加该值。
点目标半径
利用点目标半径,您可以在每个点周围指定一个大小为目标半径的假想公差 区域(或目标)。这样您就能接触指定公差内的任何位置。如果测定点不在此区 域内,PC-DMIS将以DCC模式重新测量该点。
• 如果将测量值拟合到理论值后,有一个或多个输入特征在 其指定基准轴上的误差超过此公差值,PC-DMIS 将自动转 到误差标号(如果有)。请参见误差标号。 • 如果未提供误差标号,PC-DMIS 将显示一条错误消息, 指出每个基准方向上的误差。然后,您将可以选择接受基准 并继续执行零件程序的其余部分,或取消零件程序的执行。
仅仅旋转:将坐标系限制为只能旋转, 而不能应用任何平移。
仅仅平移:此选项将坐标系限制为只能
平移,而不能应用任何旋转。
矢量:同样求所拟合的特征之间的误差
的平均值,但所有的误差都将处于适量方 向上。
三坐标测量坐标系的建立
零件坐标系在精确的测量中,正确地建坐标系,与具有精确的测量机,校验好的测头一样重要。
由于我们的工件图纸都是有设计基准的,所有尺寸都是与设计基准相关的,要得到一个正确的检测报告,就必须建立零件坐标系,同时,在批量工件的检测过程中,只需建立好零件坐标系即可运行程序,从而更快捷有效。
机器坐标系MCS与零件坐标系PCS在未建立零件坐标系前,所采集的每一个特征元素的坐标值都是在机器坐标系下。
通过一系列计算,将机器坐标系下的数值转化为相对于工件检测基准的过程称为建立零件坐标系。
PCDMIS建立零件坐标系提供了两种方法:“3-2-1 ”法、迭代法。
一、坐标系的分类:1、第一种分类:机器坐标系:表示符号STARTIUP (启动)零件坐标系:表示符号A0、A1…2、第二种分类:直角坐标系:应用坐标符号X、Y、Z极坐标系:应用坐标符号 A (极角)R (极径)H (深度值即Z值)二、建立坐标系的原则:1、遵循原则:右手螺旋法则右手螺旋法则:拇指指向绕着的轴的正方向,顺着四指旋转的方向角度为正,反之为负。
2、采集特征元素时,要注意保证最大范围包容所测元素并均匀分布;三、建立坐标系的方法:(一)、常规建立坐标系(3-2-1法)应用场合:主要应用于PCS的原点在工件本身、机器的行程范围内能找到的工件,是一种通用方法。
又称之为“面、线、点”法。
建立坐标系有三步:1、找正,确定第一轴向,使用平面的法相矢量方向2、 旋转到轴线,确定第二轴向3、 平移,确定三个轴向的零点。
适用范围:① 没有CAD 莫型,根据图纸设计基准建立零件坐标系 ② 有CAD 莫型,建立和 CAD 莫型完全相同的坐标系,需点击 CAD=PART 使模型和零件实际摆放位置重合第一步:在零件上建立和 CAD 模型完全相同的坐标系X 方向的零点,然后点击 原点。
线LIN1,用线的Y 坐标分量作为坐标系的 Y 方向的零点,然后点击 原点。
平面PLN1,用面的Z 坐标分量作为坐标系的 Z 方向的零点,然后点击 原点。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三坐标测量机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设备,可以测量物体的形状、位置和尺寸等参数。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建立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以便于对物体进行准确的测量。
下面将介绍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一、坐标系介绍坐标系是三维空间中的一种位置定位方式,它由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构成。
这三条轴线分别称为X轴、Y轴和Z轴。
它们的交点称为坐标原点,也是坐标系的起点。
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中,通常使用的坐标系为右手坐标系,也就是X、Y、Z坐标轴的旋转顺序为逆时针方向。
二、坐标系建立方法1.标定坐标系的原点首先需要在测量台上找到物体的几何中心,并在该位置上标记坐标系原点。
可以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如编制尺、划线板等来测量出原点的位置。
标记坐标系原点时,应注意其位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确定坐标轴方向确定三个坐标轴的方向,在实际测量中通常采用的方案是将坐标轴朝向物体的三个面,以便于测量物体的尺寸和位置。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适当的坐标轴方向是确保测量准确的重要因素。
3.校正测量误差在建立坐标系时,应该使用高精度的三角板或平面石等工具,校准板面或工作平台的误差。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坐标系的稳定性,并且减少系统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校准测量头校准测量头的位置和方向是确保测量精度的关键。
在坐标系建立过程中,需要校准测量头的位置和方向,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根据测量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检验头,并使用高精度工具进行校准。
5.确定坐标系偏差在建立坐标系时,测量系统中存在误差,这些误差可以由系统对准标准尺度时产生。
为了纠正这些误差,并确保测量精度,必须对测量系统进行定期的校准。
根据测量需求,确定坐标系的偏差时应注意测量头的选取、标准的选取和误差的定量分析。
三、结论通过建立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尺寸、位置和形状等参数。
在建立坐标系时,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坐标轴方向,校准测量仪器和工具的误差,并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坐标4-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点1”的标识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打开自动测量圆对话框
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圆1”的标识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注意:打圆时先打表面三点)
一次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所有输入特征至少重新测量一次; 它们将按照“编辑”窗口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指定的顺序来进行测量; PC-DMIS 将在一个消息框中显示将要测量的特征; 在接受移动之前,请确保测头能够接触指定特征而不会与零件发生碰撞; 将不会执行在每个特征之前或之后找到的存储移动; 在对所有特征测量至少一次后,对于测定点类型的特征和未命中其点目 标半径目标的点(参见点目标半径),将继续对特征进行重新测量; 注:在此模式下,由于圆的位置从不改变,PC-DMIS 测量圆的次数不会 多于一次。
迭代法建立坐标系
迭代法建立零件坐标系主要应用于PCS的原点不在工件本身、或无法找 到相应的基准元素(如面、孔、线等)来确定轴向或原点,多为曲面类零件 (汽车、飞机的配件,这类零件的坐标系多在车身或机身上)。 原理:
找正: 第一组特征将使平面拟合特征的质心,以建立当前工作平面法线轴的方位。 此部分(找正 - 3 +)必须至少使用三个特征。 旋转: 下一组特征将使直线拟合特征,从而将工作平面的定义轴旋转到特征上。此 部分(旋转 -2 +)必须至少使用两个特征。如果未标记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 “找平”部分中的特征。(从“找平”部分中利用的两个特征将成为倒数第二个和第 三个特。) 原点—最后一组特征用于将零件原点平移到指定位置(设置原点 - 1)。如果未标记 任何特征,坐标系将使用“找平”部分中的最后一个特征。
三坐标321创建坐标系方法
三坐标321创建坐标系方法
在三坐标321创建坐标系的方法中,首先需要确定三个不同的坐标轴
及其方向,通常选择的坐标轴为X轴、Y轴和Z轴。
为了确保坐标系的连
续性和一致性,在确定坐标轴时应遵循右手定则。
1.首先确定X轴:选择一个参考点作为原点O,并选择一个参考方向,例如东方向。
将该方向作为X轴的正向,并确定反向。
2.然后确定Y轴:选择原点O和X轴的正向形成的平面内的一个点作
为新的参考点,并选择一个新的参考方向,例如北方向。
将该方向作为Y
轴的正向,并确定反向。
3.最后确定Z轴:根据右手定则,将X轴和Y轴的正向用手指表示,
并将与这两个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Z轴的正向,用手指拇指表示。
确定Z
轴的反向。
确定了三个坐标轴及其方向之后,就可以确定一个三坐标321的坐标系。
三坐标321坐标系的命名方式表示了每个坐标轴的旋转顺序和单位旋
转的顺序。
其中,“321”表示旋转顺序为:第一次旋转绕Z轴、第二次
旋转绕Y轴、第三次旋转绕X轴。
即,先绕Z轴旋转一个角度,得到一个
新的坐标系;再在此基础上绕Y轴旋转一个角度,得到另一个新的坐标系;最后在此基础上绕X轴旋转一个角度,得到最终的坐标系。
总结起来,三坐标321的坐标系的创建方法是:首先确定三个不同的
坐标轴及其方向,遵循右手定则。
然后,根据旋转顺序和单位旋转的顺序
命名坐标系。
最后,根据命名的坐标系进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和旋转运动
描述。
三坐标321创建坐标系方法
三坐标321创建坐标系方法创建一个三维坐标系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步骤1:确定坐标原点选择一个点作为坐标系的原点。
这个点可以是三维空间中任意的点,通常选择的原点是与待测物体或者关注点最为接近的点,以方便测量和计算。
步骤2:确定坐标轴的方向选择三条与坐标原点相交的互相垂直的直线作为坐标轴。
这三个直线构成了三维空间中的三个正交轴,通常分别命名为X轴、Y轴和Z轴。
确定这三个轴的方向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定义了坐标系中的正方向。
步骤3:确定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在确定了坐标轴的方向后,需要确定每个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
通常选择标尺进行测量,按照需要确定每个单位长度。
步骤4:绘制坐标系利用一个二维平面来绘制三维坐标系。
可以使用纸张或者计算机绘图软件来进行绘制。
在绘图中,画出三条相交的直线,并将其标注为X、Y 和Z轴。
根据确定的单位长度,划分出适当数量的刻度线。
步骤5:确定点的位置根据具体的需求,确定待测物体或者关注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
通过测量或者计算,得到待测物体或关注点在各个轴上的坐标数值,然后将它们绘制在坐标系中。
步骤6:确定三维空间中的其他物体位置在已知一些点的位置后,可以根据其它物体与该点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它们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通过测量或者计算,得到它们在各个轴上的坐标数值。
步骤7:确定视角和投影在绘制三维坐标系时,还需要确定观察者的视角和投影方式。
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视角和投影方式,以便更好地表示三维空间中的物体。
总结:创建三维坐标系的方法主要包括确定坐标原点、确定坐标轴的方向、确定坐标轴的单位长度、绘制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确定三维空间中的其他物体位置以及确定视角和投影等步骤。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或关注点在坐标系中进行准确地表示和测量。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方法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方法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建立三维坐标系:
1. 确定原点:选择一个点作为坐标系的原点,通常选择一个方便计算的位置,如一个角点或者重要的参考点。
2. 确定坐标轴:选择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作为坐标轴。
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x 轴、y轴和z轴,分别表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向内/向外的方向。
3. 确定正方向:确定坐标轴的正方向,即确定x轴、y轴和z轴的正向。
通常情况下,x轴正方向为向右,y轴正方向为向上,z轴正方向为向外。
4. 确定单位长度:确定坐标轴上的单位长度,通常情况下我们选择相等的单位长度,如每个单位长度代表1个单位长度。
5. 标记刻度:在每个坐标轴上根据单位长度标记刻度,以便后续计算和表示三维点的位置。
6. 计算坐标:根据坐标轴的标度,计算出每个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
根据每个点在x轴、y轴和z轴上的距离,可以确定点的位置。
建立三维坐标系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
三坐标321创建坐标系方法
三坐标321创建坐标系方法
在三维空间中,我们常常使用三坐标(x,y,z)来表示一个点的位置。
三坐标系是一种常用的表示三维空间的方法,它由三个相互垂直的坐
标轴组成,分别为x轴、y轴和z轴。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创建一个三坐
标系。
创建一个三坐标系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定义坐标轴的长度和方向: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长度和
方向。
通常,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方向则可以选择沿着三个轴的
正方向或负方向。
2.绘制三个坐标轴:使用绘图软件或手绘,根据定义好的长度和方向,在一个平面上绘制x轴和y轴,并依次垂直于这两个轴的方向上绘制z轴。
确保三个轴之间相互垂直,且坐标原点(0,0,0)位于三个轴的交点处。
4.划分刻度线:在每个坐标轴上,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刻度长度,并在相应的位置上绘制刻度线。
刻度线可以用来表示每个单位长度,
方便测量和定位。
刻度线的数量和间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5.添加坐标网格:为了更好地表示空间的结构和位置关系,可以在三
坐标系上添加坐标网格。
坐标网格由水平和垂直于每个轴的线条组成,可
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定位一个点的位置。
6.绘制点和物体:根据需要,在三坐标系上绘制点、直线或者物体。
可以使用绘图软件或者手绘的方式,在三维空间中绘制点的位置,通过坐
标值来定位每个点。
7.添加文字注释:为了更好地描述绘制的点、直线或者物体,可以在适当的位置上添加文字注释。
文字注释可以包括点的名称、坐标值或者物体的描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321方法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321方法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321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建立坐标系的方法,它基于三个方向向量的表示,分别表示为X轴、Y轴和Z轴。
其中X轴表示右手法则中的指向右边的方向,Y轴表示指向
上方的方向,Z轴表示指向观察者方向的方向。
建立坐标系的方法如下:
1. 找到一个参考点,称之为原点,通常是地球上的某个点或物体的中心。
2. 找到一个参考方向,通常是地球上的某个方向或者是物体上的某个方向,例如太阳光的方向。
3. 沿着参考方向选择一个方向,作为X轴,同时确定X轴的
正方向。
4. 选择与X轴不平行的另一个方向作为Y轴,并确定Y轴的
正方向。
5. 根据右手法则确定Z轴的方向,即Z轴与X轴和Y轴垂直,并确定Z轴的正方向。
通过以上步骤确定了X轴、Y轴和Z轴的方向后,就建立了
一个三维坐标系。
在这个坐标系中,可以通过给定的三个坐标值来表示空间中的点的位置。
例如,某点的坐标为(3, 2, 1),
表示该点在X轴上的坐标为3,在Y轴上的坐标为2,在Z轴
上的坐标为1。
三坐标建立坐标系321方法应用广泛,常用于工程领域中的机械设计、航空航天等领域。
三坐标4-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始终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当前零件程序中的一部分至少重新执行一次,重新 执行哪一部分,取决于起始标号(参见起始标号)。 如果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该定义标号重新执行到包含当前执行的迭代法 建坐标系命令的“建坐标系/开始”命令; 如果未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程序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第一个 测定特征开始重新执行; 如果第一个特征之前有存储移动点,PC-DMIS 还将执行这些移动点; 重新执行过程将持续到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最后一个测定特征为止; 如果此命令之后有存储移动,将不会执行这些移动; 对于,第一次进行自动迭代,通常选择“一次全部测量”。
创建迭代法坐标系
导入CAD模型,并进行相关图形处理与操作,
注意对模型坐标系及被测元素的观察。
确认程序开头为“手动”模式
选择“自动特征”,打开自动测量矢量点对话框
确定当前模式为“曲面模式”
用鼠标在CAD模型“点1”位置点击一下,注意此点的法线 矢量方向。
对照工件图纸的要求,在“自动测量”界面中对该点 的坐标值 进行相应的更改,点击“查找(F)”按钮; 在不激活“测量”的前提下,点击“创建”;(注意:设置“移 动”距离)
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点1”的标识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打开自动测量圆对话框
PCDMIS将自动在编辑窗口中创建该点的程序,
同时在视图窗口中出现“圆1”的标识
手动操纵机器,产生实测值 (注意:打圆时先打表面三点)
一次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所有输入特征至少重新测量一次; 它们将按照“编辑”窗口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指定的顺序来进行测量; PC-DMIS 将在一个消息框中显示将要测量的特征; 在接受移动之前,请确保测头能够接触指定特征而不会与零件发生碰撞; 将不会执行在每个特征之前或之后找到的存储移动; 在对所有特征测量至少一次后,对于测定点类型的特征和未命中其点目 标半径目标的点(参见点目标半径),将继续对特征进行重新测量; 注:在此模式下,由于圆的位置从不改变,PC-DMIS 测量圆的次数不会 多于一次。
三坐标rps建立坐标的方法
三坐标rps建立坐标的方法三坐标RPS建立坐标的方法三坐标测量技术是现代工业制造中常用的一种高精度测量方法,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几何形状和位置。
而在进行三坐标测量时,需要建立一个合适的坐标系,以便精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因此,建立坐标系是三坐标测量技术的基础。
在建立三坐标测量坐标系时,常采用RPS方法,即参照物、基准面、基准点的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RPS方法建立三坐标测量坐标系。
1. 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是建立坐标系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确定测量物体的位置和朝向。
参照物可以是物体本身的某个部分,也可以是与物体相关的其他物体。
在选择参照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参照物应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易变形或损坏。
(2)参照物的结构应简单,易于制作和安装。
(3)参照物应与测量物体相对固定,不易移动或变形。
(4)参照物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测量。
2. 基准面的确定基准面是建立坐标系的第二个基础,其作用是确定测量物体的高度或深度。
基准面可以是水平面、垂直面或倾斜面,具体选择要根据测量物体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确定基准面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基准面应与参照物垂直或平行,便于测量。
(2)基准面应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不易变形或损坏。
(3)基准面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便于测量。
(4)基准面应与测量物体相对固定,不易移动或变形。
3. 基准点的确定基准点是建立坐标系的第三个基础,其作用是确定测量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基准点可以是测量物体的某个固定点,也可以是参照物上的某个标记点。
在确定基准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基准点应与参照物和测量物体相对固定,不易移动或变形。
(2)基准点应便于测量,并且能够准确地描述测量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基准点应与测量物体和参照物的坐标系相对应,便于建立坐标系。
建立三坐标测量坐标系的基础是参照物、基准面和基准点,通过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确定基准面和基准点,可以建立一个准确可靠的坐标系,以便进行三坐标测量。
蔡司三坐标建坐标系的15种方法
蔡司三坐标建坐标系的15种方法蔡司三坐标(ZEISS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简称CMM)是一种高精度的三维测量设备,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几何形状、位置和尺寸等参数。
建立坐标系是CMM测量的基础,下面是蔡司三坐标建立坐标系的15种方法:1. 固定基块法:将基块固定在CMM工作台上,通过调整基块位置和角度来建立坐标系。
2. 滚动探测仪法:使用滚动探测仪,在工作台上滚动探测仪的球头,校准工作台坐标系。
3. 球基接触法:在工作台上放置一个球基,使用探测仪接触球基,通过测量球心坐标来建立坐标系。
4. 游标眼镜法:使用游标眼镜,通过观察工作台上的标志点坐标来建立坐标系。
5. 交叉线检测法:在工作台上放置两根相交的线,使用探测仪测量线的交点坐标来建立坐标系。
6. 垂直棱镜法:使用垂直棱镜,通过观察棱镜上的标志点坐标来建立坐标系。
7. 平台法:在CMM平台上放置一个标准平台,通过调整平台位置和角度来建立坐标系。
8. 平面法:使用平面板,通过测量平面板上几个点的坐标来建立坐标系。
9. 棱柱法:使用棱柱体,通过测量棱柱体上几个点的坐标来建立坐标系。
10. 单光轴法:使用单光轴器,通过调整光轴位置和角度来建立坐标系。
11. 粗定位法:使用粗定位器,在工作台上进行粗定位,然后使用探测仪进行精确定位,建立坐标系。
12. 标定板法:使用标定板,通过测量标定板上的标志点坐标来建立坐标系。
13. 标准圆法:使用标准圆,通过测量圆的圆心坐标来建立坐标系。
14. 小镜法:使用小镜,通过观察小镜上的标志点坐标来建立坐标系。
15. 切线法:使用切线板,通过测量切线板上的切线点坐标来建立坐标系。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蔡司三坐标建立坐标系的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可以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来确定。
三坐标4-坐标系建立(迭代法)
最小/最大:使用输入特征的关联尺寸确定,
是否有坐标系允许最佳拟合坐标系的所有 特征输入都处于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此选项仅用于2D最佳拟合坐标系)
特征加权
定义起始标号: PC-DMIS会在重新测量迭代法建坐标系特征时转到此标号。
起始标号
未定义起始标号: PC-DMIS将转到组成迭代法建坐标系的第一个特征,从此处 开始进行DCC测量。
注意: 切勿将矢量点目标半径的值设置得太小(如50微米)。许多CMM无法 准确定位测头,使其接触极小目标上的每个测定点。所以最好将公差设置在5毫
建议
所有特 征 的类型 圆 直线 点 槽 球体 3个圆
至少需要的特征数
此方法将3个DCC圆用于建立坐标系
建议不要使用此特征类型 6个点 此点用作3-2-1建立坐标系
建议不要使用此特征类型 3个球 此方法将3个球体用于建立坐标系
最佳拟合坐标系
坐标系特征
坐标系选项
活动平面
2D最佳拟合坐标系需要一个起始坐标系。 起始坐标系在指定的工作平面中基于当前坐
创建迭代法坐标系
导入CAD模型,并进行相关图形处理与操作,
注意对模型坐标系及被测元素的观察。
确认程序开头为“手动”模式
选择“自动特征”,打开自动测量矢量点对话框
确定当前模式为“曲面模式”
用鼠标在CAD模型“点1”位置点击一下,注意此点的法线 矢量方向。
对照工件图纸的要求,在“自动测量”界面中对该点 的坐标值 进行相应的更改,点击“查找(F)”按钮; 在不激活“测量”的前提下,点击“创建”;(注意:设置“移 动”距离)
始终全部测量
PC-DMIS 将以 DCC 模式对当前零件程序中的一部分至少重新执行一次,重新 执行哪一部分,取决于起始标号(参见起始标号)。 如果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该定义标号重新执行到包含当前执行的迭代法 建坐标系命令的“建坐标系/开始”命令; 如果未提供起始标号,PC-DMIS 将从程序中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第一个 测定特征开始重新执行; 如果第一个特征之前有存储移动点,PC-DMIS 还将执行这些移动点; 重新执行过程将持续到迭代法建坐标系命令所使用的最后一个测定特征为止; 如果此命令之后有存储移动,将不会执行这些移动; 对于,第一次进行自动迭代,通常选择“一次全部测量”。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怎么建立坐标系
三坐标测量位置度怎么建立坐标系在三坐标测量中,建立坐标系是十分重要的步骤。
通过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可以准确地描述被测物体的位置和姿态。
本文将介绍三坐标测量中建立坐标系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1. 什么是三坐标测量三坐标测量是一种精密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它通过测量被测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以实现精确的尺寸和位置控制。
三坐标测量通常使用三个坐标轴(X、Y、Z)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测量,可以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准确位置。
2. 坐标系的建立原理建立坐标系是为了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姿态。
坐标系由坐标原点和坐标轴组成,通过确定坐标原点和坐标轴的方向,可以确定物体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常用的坐标系有直角坐标系、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等。
在三坐标测量中,直角坐标系是最常用的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由三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X、Y、Z)组成,通过确定坐标轴的方向和坐标原点,可以唯一确定物体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3. 建立坐标系的步骤步骤1:确定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的第一步是确定坐标原点。
坐标原点是坐标系中的一个点,通常是被测物体的一个特定位置。
选择一个合适的坐标原点,可以简化后续的坐标测量和计算过程。
步骤2:确定坐标轴的方向确定坐标轴的方向是建立坐标系的第二步。
在三坐标测量中,通常选择一个固定的方向作为参考,如平台的正前方作为X轴的正方向,平台的正右方作为Y轴的正方向,平台的上方作为Z轴的正方向。
步骤3:测量坐标轴在确定坐标轴的方向后,需要进行坐标轴的测量。
通过测量坐标轴上的几个特征点或特征线,可以确定坐标轴在物体上的位置和方向。
通常使用测量仪器(如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将用于建立坐标系。
步骤4:建立坐标系在确定了坐标原点和坐标轴的方向后,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建立坐标系。
将坐标原点和坐标轴按照实际测量结果画在图纸或坐标系软件上,即可建立起完整的坐标系。
4. 坐标系的应用建立了坐标系后,可以进行三坐标测量。
三坐标测量怎么正确建立坐标系?
三坐标测量怎么正确建立坐标系?
三坐标测量机建立零件坐标系是非常灵活的,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和图纸测量需要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至于使用哪种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方法,要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一般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⑴利用CAD数模测量工装、检具类零件
检测要求:使用最佳拟合创建坐标系。
工装、检具类零件一般都有数模,该数模坐标系一般为车身坐标系,三个圆作为基准圆,三个孔都有理论坐标值。
如下图所示检具:
检测方法:在测量软件中,点击自动圆,在CAD模型的基准孔位置单击,抓取基准孔的理论值,根据铭牌输入理论值,根据提示依法建立坐标系。
检查坐标系:依次检查主、副定位孔及S面查看三个轴向的偏差,若偏差较小说明坐标系建立正确。
⑵利用CAD数模测量钣金或冲压类零件
检查要求:①使用3点2圆迭代法建立坐标系;
②钣金或冲压类零件测量基准RPS点,即某些点控制某个轴;
③根据图纸要求建立的坐标系方向与CAD数模方向一致,原点也要与CAD数模原点一致。
检测方法:一般选择主、副定位孔及S面,建立坐标系,采用3个方向找正,2个方向的旋转,1个方向原点的方式。
检查坐标系:评价所测的要素与图纸中点位置坐标对照,若偏差
较小及矢量方向一致,说明坐标系正确。
总之,建立零件坐标系在三座标测量里是必不可少的,它将直接影响用户对测量结果的准确与否。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
关于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前言三坐标测量机是现代工业制造中常用的精密测量工具,通过其高精度的测量结果,可以对制造零部件的质量和工艺进行评估,并保证其满足设计要求。
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过程中,建立合适的坐标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三坐标测量机通常具有三个工作方向:X、Y、Z轴。
为了对零件进行精确测量,我们需要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以方便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在三坐标测量机上,建立坐标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建立坐标系的原点应该确定,并且不应该改变。
2.坐标系应该与零件的特征坐标系相对应,以便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3.选择合适的工件夹具并严格按照夹具规范进行夹紧,以保证测量精度。
在确定了以上几点之后,就可以开始建立坐标系了。
建立坐标系的步骤1. 检查设备状态在使用三坐标测量机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状态正常。
可以检查设备的轨道和导轨是否干净,是否需要润滑。
同时需要检查夹具是否牢固。
2. 确定工件位置将待测件放置在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台上,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保证测量时夹具不会发生移动,同时保证待测件在测量范围内。
3. 建立初始坐标系在完成工件调整之后,需要建立一个初始坐标系,以便于后续操作。
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指针或者触发探测器对待测件的的三面或六面进行测量取点,并将得到的点依次标记为A、B、C、D、E、F等。
4. 确定坐标系方向在建立了初始坐标系后,需要确定坐标系的方向,以便之后的工作能够在正确的坐标系内进行。
这个步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一般可以选择具有较高平面度和垂直度的面进行方向判定。
在判定完成后,可以用工具将得到的方向数据输入到三坐标测量机的程序中。
5. 建立坐标系在确定了坐标系的方向之后,需要对坐标系进行建立。
将六个取点测量数据输入到三坐标测量机中,并根据输入的顺序进行标定,即可完成坐标系建立。
总结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建立对于高精度测量至关重要。
三坐标rps建立坐标的方法
三坐标rps建立坐标的方法以三坐标RPS建立坐标的方法在三维空间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这就需要使用坐标系统。
三坐标RPS(Right, Positive, Superior)是一种常用的坐标系统,它可以用来确定一个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本文将介绍以三坐标RPS建立坐标的方法。
一、右手法则在使用三坐标RPS建立坐标时,我们需要使用右手法则。
右手法则是一种确定坐标系方向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坐标轴的正方向。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将右手伸直,让拇指和食指垂直放置。
2. 食指指向坐标轴的正方向,中指指向坐标轴的正方向,拇指指向坐标轴的正方向。
通过右手法则,我们可以确定坐标轴的正方向,从而建立起坐标系。
二、确定坐标原点在使用三坐标RPS建立坐标时,我们还需要确定坐标原点。
坐标原点是空间中一个特定的点,它的坐标值为(0, 0, 0)。
确定坐标原点的方法如下:1. 找到一个合适的参考物体或位置。
2. 将该参考物体或位置作为坐标原点。
通过确定坐标原点,我们可以确定坐标系的起始位置,从而建立起坐标系。
三、确定坐标轴方向在使用三坐标RPS建立坐标时,我们还需要确定坐标轴的方向。
坐标轴是空间中的三条直线,分别与三个坐标轴相交。
确定坐标轴方向的方法如下:1. 根据右手法则确定坐标轴的正方向。
2. 以坐标原点为起点,画出三条与坐标轴相交的直线。
3. 根据右手法则确定坐标轴的方向。
通过确定坐标轴方向,我们可以建立起坐标系,并确定各个坐标轴的方向。
四、确定坐标值在使用三坐标RPS建立坐标时,我们还需要确定各个点的坐标值。
坐标值是用来表示一个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数值。
确定坐标值的方法如下:1. 找到一个点,确定其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2. 根据坐标轴的方向和长度,确定该点在各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值。
3. 将各个坐标值组合起来,得到该点的三坐标RPS坐标。
通过确定坐标值,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一个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总结: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以三坐标RPS建立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建立三坐标的坐标系
如何建立三座标的坐标系常见的一面2孔但这只局限于正规机加工的工厂
对于其他的嘛就五花八门了主要是根据图纸找基准不要把自己认为的东西看做建坐标的基准,但选择基准的话又有2个问题,1是加工基准,1是安装基准如果可以的话先确定这2个问题
找好基准又分为很多种啊有需要连接构造的有三阶平面的等等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多练多长见识要在零件上找相互垂直的元素来建立坐标系是不可能的。
但是坐标系系三个轴互相不垂直又不符合直角坐标系的原则。
所以测量机软件建立零件坐标系要采用3-2-1的方法。
为了在零件上建立三轴垂直的坐标系,测量机软件首先利用面元素确定第一轴,因为面元素的方向矢量始终是垂直于该平面的,当我们利用投影到该平面上的一条线来建立第二轴时,第一轴和第二轴就保证绝对是垂直的,至于第三轴就不用你再建了,由软件自动生成垂直于前两轴的第三轴。
这样测量机软件就建立了互相垂直的、符合直角坐标系原理的零件坐标系。
那么在软件内部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呢?
1.软件内部已经准备好了各种建立零件坐标系的数据结构,它们的初始值是与“机器坐标系”一致的。
当我们要利用3-2-1方法建立零件坐标系时,首先测量面元素(假如是X、Y平面),这时面的法向矢量(我们要作Z轴)与机器坐标系有两个空间夹角(零件肯定不会与机器坐标系完全一致),即与X轴有a角,与Y轴有b角。
2.当我们指定该面元素建立零件坐标系第一轴后(建立Z轴),软件就会让1号坐标系的数据结构首先绕X轴旋转b角度,然后再绕Y轴旋转a角度,使两者重合。
1号坐标系Z零点坐标平移到该平面特征点的Z值。
3.当我们采用线元素,确定第二轴时,1号坐标系绕Z轴旋转,使指定轴(假如是X轴)与该线重合。
1号坐标系的Y零点平移到这条线特征点的Y值。
4.这时只有X轴的零点没有着落,最后一点就是为X轴而设的。
5.零件坐标系的零点如果没有特殊指定,就是按照以上设置的,往往我们还要根据图纸要求,将零件坐标系的零点平移到指定点元素上。
要说明的是,建立零件坐标系第一轴可以是任意轴,确定了平面就指定了轴,如:-X、+Y、-Z等。
建立第一轴的元素不一定非是平面,也可以是圆柱轴线、圆锥轴线或构造线(软件不同可能有差别)。
只要你指定了第一轴,实际就指定了相应的工作平面。
指定了X轴,实际也就确定了与其垂直的YZ平面。
指定轴或工作平面的原则,一般是根据零件图纸要求,或使零件坐标系与机器坐标系接近,避免误会。
建立坐标系不一定必须是3-2-1。
比如徊转体零件,
只要用平面找正第一轴,再确定中心点为零点,就完全可以了。
建立零件坐标系的各轴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第一轴一定是图纸上的第一基准,第二轴是第二基
准,千万不能颠倒。
至于怎样建立坐标系准确,与测量机测量元素的要求是一致的,关键是了解图纸的基准要求,再选择准确的建立坐标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