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习题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习题

一、选择题

1.我们之所以说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是因为()

①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

②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③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如,20年义务为矿上回收浮煤,累计价值达六七百万元,应得奖励20万元,却一分不要。他对自己很“抠”,一辆骑了17年的自行车仍在“服役”,家中只有一台亲戚送的旧彩电,却每年都资助困难工友和贫困学生。吴如的事迹表明() A.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

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

3.2013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医生名单,“索道医生”邓前堆名列其中。他从1983年至今一直担任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乡村医生,多年来,他不辞辛劳,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救治了无数村民,用坚守换来百姓健康。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是在劳动中创造的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③实现人生价值要求放弃个人的利益

④只要有奉献精神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4.一个志愿者就是一把泥土,但我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被淹没,而是把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能揭示这句话的哲学寓意的是() 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发展,两者是统一的

C.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D.事物的变化是一种前进的上升的矛盾运动

5.“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科学家钱学森不仅为中国国防尖端科技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钱学森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②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贡献③要在正确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6.易卜生给朋友白兰戴的信中说:你要有益于社会的最好办法,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③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先实现自我价值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就需要我们()

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②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④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8.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时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了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是否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雷锋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生命?……这告诉我们要在

()

①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②不断索取的过程中实现价值③实现自我中走向成功④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④

10.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艾青的《光的赞歌》启示我们()

A.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C.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11.“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诗人林希这首蕴含深意的哲理诗《土》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

A.价值判断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B.实现人生的价值离不开正确的价值选择

C.人的社会地位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投身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要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人生才可能有意义有价值。这说明实现人生价值()

①要在享受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需要有坚实的理想信念③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人生价值的标志

④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A.②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年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而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当代青年具有新的时代特点,他们正用新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爱意。

材料二2013年5月20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在山西省阳城县皇城村隆重召

开,本届论坛以“成长与成材,合作与发展”为主题。参会代表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践行中国梦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

(2)请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大学生村干部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阐述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劳动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意义,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没有因果关系,排除。

【答案】 A

2.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吴如的人生价值是在20年的辛苦劳动中、在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中实现的,所以B项符合题意。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A项表述片面。C、D 两项都把个人利益和群众的集体利益完全对立起来,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都不正确,应排除。

【答案】 B

3. 【解析】邓前堆同志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①②符合题意。实现人生价值和个人利益不是对立的,③说法错误,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发扬奉献精神只是个人主观的一个方面,④说法过于绝对。

【答案】 B

4. 【解析】量变是质变的基础,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故A项错误;C、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是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既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也有助于实现自身的价值,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5. 【解析】题干材料通过钱学森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突出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②是对贡献的片面理解,排除。

【答案】 A

6. 【解析】①与题干不符,因为题干没有强调人生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③错误地理解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因为二者是统一的,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②所述内容直接体现了题干的原意,因此入选。提高自身素质与个人的完善与发展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题干体现了“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因而④是正确的,故选D。

【答案】 D

7. 【解析】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要求,因此C项入选。

【答案】 C

8. 【解析】本题借助匡衡的故事,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材料强调匡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①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②中“决定性因素”说法错误。③说法不科学,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主客观条件的统一,而不能只强调主观方面。

【答案】 C

9. 【解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在不断的贡献中实现价值,故②错误;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故③错误;①④符合题意,因此选B。

【答案】 B

10. 【解析】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题干中艾青的《光的赞歌》强调的是主观条件。A说的是客观条件,不选;C、D虽然都是主观条件,但与题干主旨不符。B符合题意。

【答案】 B

11. 【解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哲理诗《土》给人的启示是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故B当选。A中“决定”表述错误。

C、D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

【答案】 B

12. 【解析】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①错误;②在材料中未体现;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要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人生才可能有意义有价值,表明③④符合题意。因此选D。

【答案】 D

13. 【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使当代青年在爱国情感的表达上具有新的时代特点。②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感表达也体现了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大学生在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的过程中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大学生要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④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大学生在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14. 【答案】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②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但我们要坚信,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