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全套优质课件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件
五,传统法律思想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传统文 化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根植在大陆的、农业的、宗 法的土壤里,世代延续,形成了与希腊、罗马等海洋的、 商业的、宗教的古代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它以儒家思 想为主体,儒法结合,儒道互补,经历了经学、玄学、 道学、理学诸阶段,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凝聚力的来 源。在其影响之下,传统法律思想与传统文化连为一体, 本身始终未能独立,而且其原则原理与价值取向也都以 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为依据。因此,二者是同体同质, 表现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欲探求传统法律思想的奥秘, 必须把握传统文化的真髓。
《礼记·丧记》记载:“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 而远之”,这是周人的世界观、认识论。在司法 审判中也随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确立了重人事 的审判思想。
二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历史形态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形成演变具体表现为从“礼 治”到“ 法治”再到“礼法合治”三个形态。 也就是说,传统法律思想以“礼治”发端,以 “法治”定型,最后以“礼法合治”构成完备的 体系。
第一,“礼治”形态
作为一种思想,礼治开始于殷商,盛行于西周, 衰落于春秋。它建立在土地的“王有”的基础上, 是“王权天授”的神权政治和“家国一体”的宗法制 度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贵族统治集团的道德 和法律统一体。它对于维护殷周奴隶主的统治和 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春秋 时期,它又成了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不断分崩 离析。
第二,“法治”形态
这一思想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定鼎于秦代, 破产于汉初。作为法家的口号和学说,它由李悝 开端,商鞅奠基,韩非总其成,李斯推向极端。
法治是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产物,自形成之日便与君主 专制联系在一起,并以刑罚的运用作为主要内容。在这 个意义上,它是礼治的对立面,其内容、形式、性质以 及理论基础都与礼治有明显的不同。同时,作为传统法 律文化的表现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又与礼治存在着因 果关系,是以礼治文化的存在与衰落为前提的。如它否 定礼治的宗法性,又肯定其等级性;他的“以法治国”, “奉法者强”的结论,是在剖析“为政以德”、“教以 人伦”的无效中得出的
中国法律思想史
第二讲 :一、古代国家与法律的起源
(二)法律的起源 途径有二:一是自黄帝时便日益频繁的部落战争,
导致了“刑”的出现 ,即“刑出于兵”,后世刑律之 源。 二是部落时期的庄严的祭礼导致了“礼”的形成与发 展。 1、发端于部落战争中的“刑” (1)黄帝时代的部落战争带有了政治目的 (2)战争中的号令与对被征服者的镇压是“刑”产 生的温床 (3)具有法律性质的“礼”发轫于祭祀与习俗
总结:中国法律在起源时,人们的法观念是 “一分为二”的,这就是《左传· 成公十三年》 所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方面,由 “戎”(战争)而生的刑,使人们重视法律的镇 压职能;另一方面,由“祀”而生的礼(习惯 法),又格外重视血缘的亲情。
第二讲: 二、神权法与礼治思想
神权法思想向礼治思想过渡 (一)夏、商、西周神权法 1、神权法观念产生的根源 特征:第一,神(或上天)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而国王的统
“慎罚”的内容:(1)不杀无辜。 (2)“罪人不孥”。 (3) 区别对待。 (4)先教后刑。 (5)恰当地使用法条。 见课 本p12-13
第二讲 :三、 周公的法律思想 (二)周公对中国传统法的影响 1.“综合治理”的礼治模式 2.注意对刑罚负面作用的控制 3.“德”成为预防犯罪的防线
第三讲 春秋战国时期法律思想
二、先秦儒家的法律思想 儒家是孔子创立,“百家争鸣”中形成最早、影 响较大的学派。 “儒”古代指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专门从事 教育和执掌礼仪的人士。孔子早年“相礼”为业, 所以成为儒家。 儒家经历了两个大发展时期:先秦儒家(孔、孟、 荀况)和秦汉以后封建正统的儒家(董仲舒、韩 愈、朱熹等人)。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件
孔子就称赞管仲说:“管仲辅助齐桓公做诸 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 会披散头发,左开衣襟,成为蛮人统治下的 老百姓了。”
第二节 子产
子产(?~公元前522)春 秋时政治家。复姓公孙,名 侨。郑州新郑县人。公元前 554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 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 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 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 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张保 留“乡校”、听取“国人” 意见,善于因才任使,采用 “宽孟相济”的治国方略, 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第二节 周公对夏商神权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礼治”思想 2.1 周礼的来源与内容 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 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非礼不定,宦学 事师,非礼不亲…
第二节 周公对夏商神权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2 ‖礼治”的基本原则 2.2.1、 “亲亲”原则 由来=分封+ 宗法 内容: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2.2 ―尊尊”原则 内容: 下级服从上级 不以亲亲害尊尊
第一节 墨子
(二)法的本质与作用 1、法的本质 由国家制定并公布于众的成文法。 2、法的作用 墨子很重视法与刑赏的作用,认为国家制定 法律和设臵刑赏的目的,就在于奖励善良,制 止凶暴,以维护社会秩序。
第一节 墨子
(三)立法原则 1、法天 2、利民 (四)司法原则 1、赏必当贤,罚必当暴 2、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3、重罚盗贼 4、依法定罪
第三节 老子
二、抨击人定法 抨击人定法 抨击人为的“礼”与“德”。
第三节 老子
三、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与息讼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 下几点: 统治者:三去( 奢、甚、泰)暴政、暴敛、 战争 被统治者:三绝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件
《韩非子》书影(明万历年间刻本)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三、韩非的法律思想 (一)“不务德而务法”的“法治”理论 (二)“以法为本”、“法”、“势”、
“术”相结合的体系 1、实行“法治”必须“以法为本” 2、“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3、“法”与“术”,皆不可一无之具
而是经过改造以后的新“礼”。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二、孟子的法律思想 生平: 孟子(约公元前390—前
305年),名轲,字子 舆,邹(今山东邹县 东南)人。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二、孟子的法律思想 (一)“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从孔子“仁” 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土壤
▪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 宗法社会组织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夏商时期的法律思想 一、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产生原因 (一)原始氏族成员对神的膜拜 (二)原始氏族父系家长制血缘联系的传统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二、神权法思想 神权观念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
形成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三、夏商的 “天命”、“天罚”思想 神权法思想早在夏代即已产生 神权法律思想发展到商代进入高峰
▪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商 代 刻 在 牛 骨 上 的 文 字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
二、《唐律疏议》中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二)儒家“三纲”思想的法律化 (三)《唐律疏议》的等级特权思想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件
04
当代法律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0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
导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思想。
0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0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 大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 体要求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 点任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的 重要保障,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 发展的客观需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理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对世界法律思想的影响
丰富了世界法律思想的多样性
中国法律思想史为世界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法律思想的发展和多 样性做出了贡献。
提供了解决法律问题的新思路
中国法律思想史中的一些思想和理论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法律问题提供了新的思 路和方法,对于世界法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强调了法治精神的重要性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启示我们,法治建设必须以法治精神为核心,注重培养人们的法 治观念和意识。
指出了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依存关系
中国法律思想史表明,法律和道德是相互依存的,现代法治建设应当注重法律与道德的 协调发展。
提供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历史借鉴
中国法律思想史中的一些理论和思想可以为现代法治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帮助我们更好 地应对现实中的法律问题和社会挑战。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件
家族宗法制度
强调家族的地位和责任,对个人有着广泛的管控。
妇女与婚姻法
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地位和权益进行了限制和约束。
民主革命时期的法律思想
1
洋务运动与西学东渐
中国经历了科技和思想的大规模引进,促进了法律改革的需求。
2
戊戌变法与维新思潮
在政治、教育和社会改革中崛起了许多新的法律思想家。
3
辛亥革命与民主宪政
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实行了第一部全面的民主法律体系。
现代与当代的法律思想
1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 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
法律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和合同自由。
3 人权与法治进步
中国在人权和法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发展和改革。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影响与启示
国际影响
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法律思想对世 界各国的法律系统产生了重要影 响。
社会和文化变革
中国法律思想的演变反映了中国 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变革。
法治建设的经验
中国的法律思想史为法治建设提 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结论和展望
《中国法律思想史》是对中国传统法律观念和法制发展的系统总结和研究。
《中国法律思想史》PPT 课件
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意义
重要时期的法律思想
儒家思想
尊重家庭价值观念,强调仁爱和 人际关系,推崇道德和规范的社 会秩序。
法家思想
法治原则,注重刑法和刑罚,追 求公平和法律的严格执行。
佛家思想
强调慈悲和施舍,追求心灵的平 静与解脱。
封建时代的法律思想
律法体系
封建君主通过制定各种律法,维护社会秩序和统 治地位。
中国法制史课件完整版PPT课件
案例2 训匜铭案
惟三月既死霸,甲申,王才豊上宫。白扬父 廼成概曰:“牧牛!徂乃可湛。女敢以乃师讼。 女上挺先誓。今女亦既又御誓,專、䞦、啬、睦 、训造。亦兹五夫,亦既御乃誓,汝亦既从辞从 誓。初可,我义鞭女千,幭剭女。今我赦女,义 鞭汝千,黜剭女。今大赦女鞭女五百,罚女三百 锾。”白扬父廼或吏牧牛誓曰:“自今余敢扰乃 小大史。”“乃师或以女告,则到,乃鞭千,幭 剭。”牧牛乃誓。乃以告吏邦吏曶于会。牧牛辞 誓成,罚金。训用乍旅盉。
(三)行政法律内容
1.国家政治体制 2.行政管理制度 宗主世袭制、贵族共政制
兴办学校 考核奖惩制度
周天子
卿士
太师
大司徒
大司寇
太史
作册
御史
内史
大祝
大卜
三、西周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体系
1.中央
周天子 大司寇 小司寇 司刑、司约、司圜、掌囚、掌戮
司刺、
2.地方
国都 士师;六乡 乡士; 六遂 遂士
(二)诉讼审判制度 1.区分狱讼形式 2.诉讼审判原则
——《史记·殷本纪》
案例2 禹杀防风氏案
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 至,禹杀而戮之。
——《国语·鲁语》 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 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 稽。会稽者,会计也。
——《史记·夏本纪》
【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禹刑、汤刑、“率民以事神”、内服、外服
二、简述 1、夏朝的五刑主要是哪些刑罚? 2、夏朝法律中主要规定了那些罪名? 3、商朝的刑罚有哪些? 4、简述商朝“内外服”的司法机构。
古代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充分准备了理
论依据。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
法律思想史PPT整理
第一节神权法思想一、神权法思想的产生——原始的宗教迷信,“图腾崇拜”。
二、神权法思想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成于夏代——极盛于商——动摇于西周(一)形成于夏代“天命”、“天罚”思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
今予为恭行天之罚。
”※“明德慎罚”思想的具体含义及体现1、“明德”:指统治者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
(1)统治者应勤政修德,力戒荒淫。
(2)要重视人民的力量,只当满足他们的要求,宽以待民,使民富裕。
2、“慎罚”:指谨慎用刑,反对滥杀无辜。
(1)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2)反对族诛连坐,主张罪止一身。
“父子兄弟,罪不相及”(3)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
(4)刑罚适中,主张用“中刑”(二)极盛于殷商1、“天命”、“天罚”的神权法思想进一步加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2、占卜——沟通人神思考:夏商时期神权法思想的两个显著特点:1、崇尚暴力、专讲刑杀,而不任德教。
2、笃信上帝,专事鬼神,而不注重人事。
(三)动摇于西周“以德配天”说提出——统治者要重视人民的力量,重视人心向背,光有神权是不足以维系其统治的,还必须“有德”,只有有“德”者才会“祈天永命”,长久地统治下去。
第二节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一、以“宗法”与宗法等级制、分封制、世袭制•嫡长子继承制——“立嫡(正妻)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母贵)不以长”•分封制——王、诸侯、卿大夫、士二、西周“礼治”的基本原则与特点礼:商朝就有。
但那时只是一种宗教祭奠上的仪式。
A、礼治的基本原则•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
•(一)亲亲(1)亲亲: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必须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宗法原则,旨在维护家长制(二)尊尊:要求奴隶和平民要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违抗;下级贵族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贵族服从周天子,不许犯上,不得僭越——等级制原则,旨在维护君•(三)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别强调亲亲,亲亲包含尊尊。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四版)课件(“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侯欣一
第三节
先秦墨家法律思想
墨家是战国初期以墨子为创始人,反映小生产 者利益和要求的学术派别。是先秦与儒家相抗衡的 重要学派,与儒家并列为“显学”。墨家主张“兼 爱”,要求人与人之间不论贫富贵贱都要互爱互利。 一、墨家的形成和发展 二、墨家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墨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墨子》是 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
第二次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0年,主要内容如下: (1)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2)普遍推行县制。 (3)按户口征收军赋。
4.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实践。 (1)君主治国,一定要确立法治,依法办事,反对 统治者凭主观意志和个人善恶随意决定政策措施和 赏罚制度。 (2)强调“术”的作用。 (3)主张君主要“无为”而治,同时任用官吏要使 其称职,不许官吏越职行事,要经常监督、考核官 吏。
二、“礼治”的基本原则、特征 (一)四个原则:“亲亲”、“尊尊”、“长长”、 “男女有别”。 (二)基本特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三、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 (一)要求对犯罪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二)反对族诛连坐,主张罪止一身。 (三)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 (四)对危害宗法等级秩序和私有财产的犯罪严惩 不赦。
(六)父子相隐的诉讼原则 (七)“有治人,无治法”的法律实施论 1.有治人,无治法。 2.君制变、臣谨修。 (八)轻徭薄赋,经济方面的法律主张 1.轻徭薄赋。 2.制民之产。 3.重农轻商。 4.民富而国富。 5.保护自然资源。
四、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儒家法律思想的基本原则 1.“法先王”的思维模式。 2.家族伦理主义。 3.民本主义。 4.大一统的君主主义。 5.“中庸”的法律方法论。 6.德主刑辅。 7.重义轻利。 (二)主要特点 1.世俗性。 2.宗法性。 3.广泛强制性。
2024版中国法制史课件
中国法制史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 发展的需要,进行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中国法制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法律制度的基石
中国法制史为现代法律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渊源和制度基础。
法律思想的启示
中国法制史中蕴含了丰富的法律思想,如“以法治国”、“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等,对现代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南京国民政府以孙中山的“遗教”为立法的根本原则,颁布《六法全
书》,建立起以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
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制度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经济制度、文 化制度等基本内容。
《大清律例》
清朝的基本法典,继承了《大明律》的主要 内容,并有所发展。
司法机构
清朝实行三法司制度,即刑部、大理寺、都 察院共同负责司法审判工作。
则例
清朝针对特定事项制定的单行法规,如《户 部则例》、《刑部现行则例》等。
秋审与朝审
清朝对死刑案件实行秋审与朝审制度,体现 了慎刑思想。
05
近现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变革
同时开始实行死刑复奏制度。
隋唐时期的法律制度
法律形式
隋朝制定了《开皇律》,唐朝则 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形成了 律、令、格、式完备的法律体系。
刑罚体系
隋唐时期刑罚制度相对较为宽缓, 减少了肉刑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同 时流刑和徒刑成为了主要的刑罚方 式。
司法制度
隋唐时期司法机构更加完备,大理 寺、刑部、御史台等机关分工明确; 同时实行了三司推事、死刑三复奏 等制度。
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
司法制度与审判方式
中国法律思想史
二、“作内政而寄军令” 管仲主张以法理政,以法统军,以法治民,并在制度 上将这三者结合起来。 三、“令顺民心”“与民分货” 管仲认为,法令的制定必须适合民众好胜争利的习性, 以建立和保障新的封建经济制度。认为“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就是 “好利恶害”,这种欲利的力量,决定着法律的实行。 同时还认为:只有使法令顺应追求利益的民心,法令 的实行才能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通行无阻。P22 他认为:物质利益不仅是人性所求,而且是人们遵守 礼义法度的前提。 总之,管仲对周礼的改良,为后来的儒家所肯定;他 的“富国强兵”、“令顺民心”、“与民分货”以法 统政等主张成为后来法家思想的先声,也为其他各派 不同程度地采纳。
第二节 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一、神权法思想在西周的变化 取代殷商的西周奴隶主贵族像殷商一样, 在思想上的利用神权作为统治人民的精神 武器。周灭商是上天的意志,周人统治天 下也是上天给予的权力。 周公认为:天命是有的,它不是固定不变 的,只有德者才可随天命。“皇天无亲, 唯德是辅”。
二、“以德配天”说的意义 周朝统治者也主张“天罚”论,但“以德 配天”思想的提出,意味着神权的某种动 摇,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劳动人民的反 抗力量是强大的,不可忽视的,必须顺民 意,以德治人。
第四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
第一节 儒家学少及其法律思想概述 先秦儒家是一个宗师孔子、信奉孔子学说的学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死后,儒分八派, 但只有孟氏一派(即思孟学派)和孙氏一派(孙 氏即孙卿也就是荀子)得以传承。 虽然孔孟荀同属一派,但因其生活的时代各不相 同,他们的思想主张也有很大的差异。P39 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中国法律思想史(第六版) 全册课件 PPT
夏、商与西周的法律思想曾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 过程,其具体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总的说来,神权法和 宗法思想占统治地位,始终是这一时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 点。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可加深我们对中 国古代社会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探索中国传统法律文 化的源头。
周礼中有许多规范是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执行的,具有法 律性质,甚至具有根本大法的性质,是奴隶主贵族“经国 家、定社稷”的最高准则,是维护奴隶主阶级专政的重要 工具。
第二节 “礼治”思想
二、“礼治”的基本原则
1、“尊尊”原则。 是“礼治”基本原则之一,是要求小宗服从大宗,下级贵
族忠于上级贵族而不许犯上作乱,奴隶平民必须服从奴隶 主贵族的统治而不得反抗。 2、“亲亲”原则。 是“礼治”的又一基本原则,是要求父慈、子孝、兄友、 弟恭。
件的恒久理论意义。“名正言顺”中的“言”,在孔子那 里就包括礼乐刑罚,在后来中国两千多年的法律文化发展 史上,“名正言顺”不仅成为重要的立法原则,而且,孔 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君主主义立法思想要求法律变 革必须首先正名,所以,名实相符的正名理论成为了中国 传统法律文化变革的必要途径和逻辑
第二节 孔子
常考知识点
孟子的“仁政之法”的理论基础 孟子的“仁政之法”的来源和主要内容 孟子的关于法、礼、孝三者关系的论述 孟子的民贵君轻说 孟子的“执中权时”法学方法论 荀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荀子的“礼治”思想 荀子的关于法律原理、法律条文、判例关系的论 荀子的隆礼重法的原因 荀子的刑事、经济、环境法律思想
第二节 “礼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