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中的德育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诸如认字识词、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语法修辞等,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为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育人过程。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让学生学会做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语文课中必须渗透德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构建和谐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语文课中渗透德育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以抛砖引玉,求教同仁。

一、形象感染法,激发学生的道德感。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必须以完整而鲜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形”诱情。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法(如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景,把作品的形象完整鲜明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感觉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深入挖掘教材中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情感因素,找准作品人物或作者思想与学生实际认识的契合点,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叙述典型事例为主的,就以生动的讲述为主。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文情并茂、感人至深的通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生动讲述三个典型事例,突出志愿军的群体英雄形象,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并结合98年抗洪救灾、08年的抗击雨雪冰冻天气和08年5月12日抗震救灾的相关典型事例,在学生中再塑“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革命英雄的情感。以说理为主的议论文就以说理为主。如《工作的大小》是一篇思想短评,通过本文教育学生,要以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学习白求恩、雷锋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另外,通过表情朗读背诵、生动讲述描绘和分角色表演等教学手段,使形象完整鲜明展示出来,既发挥了形象的感染作用,又达到了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情理结合法,让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教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于语文课具有丰富的感情因素,因而教师的思想感情应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课文情景,对学生动之以情,让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学习课文。要想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单纯的说教势必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寻

找学生情感的突破口,以情感去感化学生,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而使德育教育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如教经典散文——朱自清的《背影》时,让学生依据该文所凝聚的感人肺腑的至真至情,从课堂情景设置内容分析和情感体验,去感受那种深沉的父子间的相怜相爱,还结合抗震救灾中表现出骨肉亲情、手足之爱的典型事例,去培养孩子们的亲情观念,这样效果就较为显著。

同时,语文课中的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情激发上,还必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使学生在理性上有较深的认识。这就要把情和理结合起来,不仅动之以情,更要晓之以理,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既强化学生的道德感情,又加深其道德认识,帮助他们形成革命信念和理想。如教《孔乙己》这篇文章,先从字词句入手,唤起学生再造性想象,使学生头脑中再现孔乙己迂腐、可笑的形象,再现旧社会凉薄苦人儿的情景,对孔乙己的悲惨处境、悲剧命运产生同情;接着分析具体情节场面,把孔乙己的遭遇同科举制度联系起来,同冷漠的社会联系起来,揭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达到较深刻的理性认识;最后把今天的社会和那时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处处有真情,时时有真爱,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着人民大众,我们应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种在诉诸感情的基础上诉诸理智,将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教育。

三、言传身教法,让学生潜移默化。

“身教重于言传。”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且不断充实更新,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时时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学生。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精神。课堂上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各自擅长的方面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差生尽可能予以肯定,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要给学生树立榜样。总之,只要我们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融为一体,注重身教的作用,就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四、自我教育法,使学生个性品质得到完善。

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自我

教育上。自我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努力获得良好的思想品质,使个性品质得到完善。它以自我意识为条件,通过自我努力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根据语文课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是自我积累。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德育教育也需要循序渐进。不同的课文,其思想侧重点有所不同,公德、积德、行善、诚信、法纪,不一而足,零零总总。教学中,要本着方向性原则,将正反材料或个案,当作一面镜子,让学生照照自己,形成一条主线延伸到内心深处,从而让量变引起质变,最终积善成德。

其次是自我倾吐。

“言为心声。”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除可把教材作为依托外,还要充分开拓其它途径,如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记下种种大事和感受,定期自省、交流,善则倡,恶则改。和风细雨,因人施教。既提高写作能力,又净化心灵。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课外练笔,如《我好后悔》、《我真不该》、《我错了》等,让学生去解剖自己,择善而从。

再次就是自我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可把自己和别人比,也可将自己的前后进行对照。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也发现自己的进步。如教《乐羊子妻》,运用文中的“乐羊子”与其妻比较,让学生设身处地横着比、竖着比,于情于理,充分认识到“拾金不昧”的“益”和“半途而废”的“害”,从而见贤思齐。

最后是自我实践。

实践出真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课堂上学不到或一时难以收效的东西。如倡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送温暖,教师节向老师送贺卡,母亲节帮妈妈做一件小事情,为灾区人民、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等,并让他们把活动中的感受认识写成材料,在作文课上进行评比表彰。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能起到自省、自重、自我完善的作用。

总之,没有语文,德育就像绿叶失去了枝干;没有德育,语文就像没有绿叶的枯树。正视语文和德育的关系,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仅能起到春风化雨的德育作用,还会更好地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为语文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