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实验教学任务要靠多种形式去完成,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习题、课外实验小组、化学竞赛等。
其中演示实验数量最多,而且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或新知识时,一般首先接触的是演示实验。
所以,演示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实验技能和知识方面,以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上,可以说是担负首要的任务。
现行化学课本中有较多的演示实验。
其中有些演示实验需要加以改进或从教法上加以妥善处理,才能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以下仅就在方面举例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一、改进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清晰、深刻的概念例如:中和滴定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实验,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紫红色刚刚消失。
学生分组实验,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指示剂由黄色变橙色。
经过演示和分组实验之后,学生知道了强酸和强碱互相滴定时,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都可以。
但是,不少学生却出现了这样的疑问:”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值3.1—4.4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值8—10,如果用强酸溶液滴定强碱溶液,一次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另一次用酚酞作指示剂,两种滴定结果会不会相差很大呢?”显然,学生认为用酚酞作指示剂需酸量少,而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需酸量多,而且由于ph值相差约5,需酸量会很多。
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疑问,我把中和滴定的演示实验改变如下:取待测浓度(0.1n)的氢氧化钠溶液20毫升,滴加2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然后用标准酸(0.1)滴定至紫红色刚刚消失,记下标准用量(设为20.2毫升)。
再向锥形瓶中滴加2—3滴甲基橙溶液(黄色),然后滴入1滴标准酸,则甲基橙立即由黄变橙。
同时告诉学生:约20滴才为一毫升。
此结果就表明,当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标准酸用量为20.2毫升;当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标准酸用量只多1滴,为20.25毫升。
学生能立刻明白二个结果相差不过约四百分之一,是很小的,可忽略不计。
优化初中化学演示实验 提升初中学生学习能力论文
优化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提升初中学生学习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演示实验教学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的数量与质量未能体现应达到的标准,因此我们要优化演示实验。
一、优化实验装置、操作,避免耗时多、现象不明显有些演示实验的内容没有经过选择和改进设计,导致实验耗时多,实验现象不明显,特别是后排学生看不清、看不到,甚至实验失败。
在新课程大力倡导减负增效的今天,课堂的效率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对于教材中某些演示实验装置、操作要进行优化,使之达到耗时少、现象明显的效果。
如在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的第一章中,有一个火柴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演示实验,是用两个小烧杯,在a烧杯中加入2~3毫升的高锰酸钾溶液,在其上方罩b烧杯,将火柴燃烧后迅速伸入a、b烧杯中,片刻后,取出火柴,振荡a烧杯,观察现象。
由于烧杯较大,取的溶液太少,很难观察到现象;取得太多,褪色不明显,且烧杯间空隙较大,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而我改为如下操作,在试管中放少量高锰酸钾溶液,将刚点燃的火柴迅速伸入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振荡,溶液很快褪为无色。
总之,我们优化这些实验是本着现象明显、耗时少、节约药品、环保的原则进行,这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因为只有在知道实验要探究什么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上述的改进,同时,也让学生慢慢形成保护环境、绿色化学的意识。
二、优化演示实验的流程、提问,避免假活跃、原理不理解九年级学生的年龄在15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观察方面的心理特点有:(1)一定的随意性。
中学生的意志控制力尚不完善,在观察过程中由于其较弱的意志力容易思想分散,陷入观而不察,察无目标,察无所知的境地。
(2)较普遍的情绪性。
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新异的、有强烈刺激感的现象产生注意,乐在其中,而忘记观察的任务。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论文(十六篇)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论文(十六篇)一、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导入新的教学课程高中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辅助,更是他们学习化学的一种精神动力。
化学实验多表现为有趣、神奇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这个特点,将一些小的化学实验作为一个课前导入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再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
特别要注意的是,化学实验课堂引入一定要具有客观性和可观察性,让学生由现象出发,去探究本质。
这也就要求化学实验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教师一方面提问问题,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另一方面要将问题设置得有开放性,不能够随意抹杀每个学生的看法。
甚至可以给出学生多个假设,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向着更多方向去思考。
如果学生在理解实验主旨时出现偏差,教师要及时做出纠正。
因为课堂导入本来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如果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话,那么就事与愿违了,甚至会导致不好的后果。
二、利用化学实验,要注重实验的生活实际性在很多人看来高中化学实验有一层神秘的面纱,不敢让人靠近,别人也休想轻易地了解他。
这种表面现象让很多人对化学实验“又爱又惧”。
特别是对于正在学习化学知识的高中生,也许他们内心很想去尝试做化学实验,可是繁琐的步骤、复杂的实验原理、种类多样的实验药品都成为阻碍他们的因素。
因此,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时,特别是一些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和记忆化学知识的一些实验,一定要简单化、生活化,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去做这些小实验,那是最好不过的。
例如,在教学金属和非金属这一章节的时候,如果想要让学生对这两类物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可以拿生活中最常见的铁和石灰石等来和酸做实验,然后通过反应现象的不同,或者是辅助产物验证的方法来将产物和现象做比较,从对比中对这两个知识都能够加强记忆。
而且在做铁与酸反应的实验时,可能会因为铁锈的原因而出现不同的现象。
而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机会,让学生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各种性质。
化学省级获奖论文:苏教版化学必修教材演示实验优化策略
苏教版化学必修教材演示实验优化策略摘要:演示实验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种养育主要通过环保策略、探究策略、主动交流策略和生活化策略来实现。
本文在对新教材实验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对部分实验进行优化的新方案,分析了演示实验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演示实验 优化 设计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最生动、最有效的直观教学[1]。
苏教版必修教材将实验相关活动设置成“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两个栏目。
这种实验呈现方式虽未规定哪些是学生实验,哪些是演示实验。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尽量开设学生实验和边讲边实验课,以提高学生动手率。
然而,多数实验最终仍会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呈现。
充分优化演示实验方案,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效率仍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课题。
一、演示实验的设计思路演示实验设计的目标与化学课程目标同步,即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
传统演示实验设计重点在于知识层面和操作技能层面。
新课程标准引导下的演示实验更多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考虑,在实验设计中融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育。
其设计的核心策略是挖掘实验的多重价值。
教学目标演示实验设计要求 实验优化思路知识层面目的明确目的,要求具体 打破书本框架,重新设计实验装置 注意直观,装置简单 结论配合讲解,引导思维 操作技能层面 过程 注意示范,掌握时间 提高实验可观察性结果确保安全,确保成功 情感、态度、价值观环保、探究、交流意识通过环保策略、探究策略、主 动交流策略和生活化策略来实现二、演示实验的优化设计1、知识层面——打破书本框架,重新设计实验 (1)新教材重新设计实验,更适合传承知识演示实验的双基教学不能以本为本,用金科玉律般的操作去限制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弄清设计的原理,操作的道理,然后用新的仪器,新的设计装置去优化原有方案。
化学1○1:P39 电解食盐水 初中使用霍夫曼电解器电解水 用U 形管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相对单一文字叙述更直观、明了(2)对新教材实验方案的再优化演示实验的设计思路不同,但原理必然相通。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研究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实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由发挥和互相配合。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更灵活地创学内容与手段,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有位名人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这充分说明学生的亲自体验在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大多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配合或独立完成。
如比较常见金属(Mg、Zn、Fe、Cu)的活动性顺序时,我们以金属Mg、Zn、Fe、Cu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速度确定它们的活动性强弱。
如果仅是老师演示,一来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二来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可以请学生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或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一边适当指导),既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又如“在比较NaOH溶液与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谁好时”?我事先收集好两可乐瓶的CO2气体和配置好饱和石灰水与NaOH溶液,课堂上请学生上来做:在一瓶中倒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在另一瓶中倒入等量的饱和NaOH溶液,再分别振荡并观察变化。
明显看到两瓶都变瘪,加入NaOH 溶液的可乐瓶变得更瘪,从而知道NaOH溶液比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更好。
因此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亲自参与实验,积极性很高,整个实验过程兴趣盎然,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比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实验潜能对于初中化学教材而言,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让学生从已知结果推算过程,这对喜欢追求未知与新奇的学生来讲略显枯燥,所以教师要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探索。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在化学演示实验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在化学演示实验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摘要演示实验是教师让学生认识化学实验仪器,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最直接方法,但在演示实验中教师仍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演示实验;主体;互动;启发;安全;直观演示实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运用直观教具,进行表演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具有直观性、示范性的特点。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能够快速掌握仪器的使用及相关知识;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培养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学生科学探究态度。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演示实验、发挥演示实验的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在新课程理念中,学生都应该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在演示实验中如何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在演示实验的互动性中体现。
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与学生共同操作或将演示实验交由学生演示等途径来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从而避免了教师只”演”,学生只”看”的教学现象。
即使实验是由教师操作,教师也要对学生不断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以便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对于一些操作相对简单的演示实验,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演示。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台上的学生”如何操作”,台下的学生”如何观察”,还应及时指出学生操作中的错误,给予纠正。
这样,学生不仅能快速掌握实验操作,而且更加深刻、形象的体会到了演示实验的乐趣,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此外,教师要对学生不断地提问,以使学生保持对实验的注意力,并引起学生进一步思考。
其次,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在演示实验的启发性中体现。
演示实验中,教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仅是”怎样讲”,更重要的是”如何导”,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才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的能力观。
加强化学演示实验 深化化学教学改革论文
加强化学演示实验深化化学教学改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贯彻于化学教学的始终,渗透在中学化学教学的各个阶段,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演示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提高其质量和效果是深化化学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伽利略说过: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因此,很多实验只能用演示来完成。
为了增强化学演示实验实效性,让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发挥作用,笔者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演示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应做到准确直观、现象鲜明、可见度高、装置简单、需时短、安全可靠、利于学生观察。
若全部照搬材料中的演示实验,有的会因实验效果不够理想而降低了作用,只有将实验加以改进或从教法上加以妥善处理,才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1、演示实验应使每位同学都能看清楚。
所以尽量用较大规格的仪器和较多量试剂完成,有颜色变化或沉淀产生及消失的实验可用白纸或黑纸衬托,有的实验则应放在明亮或黑暗处观察或进行投影演示。
2、对现象细微或瞬间即逝的实验采用投影或随堂分组实验以利于学生观察。
如将硝酸的性质实验改为投影,在井穴1,2,3中分别加入少许浓硝酸,4号中加入稀硝酸。
将铁丝、铝丝分别插入1,2号溶液中,将两根铜丝分别插入3,4号溶液中,其中4号反应速度较慢,将铜丝取出灼烧后再插入稀硝酸。
该实验现象十分清晰,药品用量少、污染小,铜丝可取可放操作方便。
3、对有毒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应进行改进以降低或消除污染。
4、对耗时长的实验一般可改课外实验。
如氯水的光照反应,甲烷与氯气的光反应,钢铁的腐蚀等实验,让学生课后观察现象,做好记录,分析思考,在下节课上讨论总结。
二、增加演示实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增加演示实验要围绕教学目的的落实、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注意深、广度的阶段性,不可脱离实际追求新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随想一、化学实验的“兴趣作用”要贯穿教学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
在绪言课中,我做了一个“烧不焦手帕”的实验。
将纯棉质的手帕完全浸泡到配置好的酒精溶液中。
用镊子夹住手帕的一角提起来,划着火柴点燃。
手帕上烈火熊熊,不一会儿火焰变小。
轻轻晃动几下,火焰熄灭,而手帕却完好无损!学生的兴趣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多做一些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
同时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
我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课时准备了一根形状奇特的洁净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学生看到了形状奇特的红色的铝丝,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其原理。
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对其变化的认识更加清晰。
二、化学实验的危险性不要总挂在嘴边,实验时不要畏首畏尾,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
例如浓硫酸的溶解性实验,大家都了解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一开始做实验时可能有恐惧心理。
那么就先要求熟记浓硫酸溶解要领,然后演示时要稳健流畅,学生实际操作时搭配好人员并做好一切保护措施,实验的成功率就会很高。
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再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
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使教学工作如虎添翼有些实验通过多媒体去制作演示效果也不错,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验满、浓盐酸的挥发性等等。
谈化学演示实验教学论文
谈化学演示实验的探究教学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化学课程要“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课程的基本特征。
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论证,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演示实验;课堂改革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117-001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强调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努力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要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质疑,发现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我利用演示实验进行探究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是我对“化学演示实验探究教学”的几点做法和认识。
一、化学演示实验应体现探究性教学的特点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程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实验犹如魔术一般,五光十色,变幻莫测,本身就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必然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破性。
2.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做学生思维活动的“导演”,做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者。
通过演示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潜能。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具体的演示实验探究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教师要让他们去积极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发挥化学演示实验在教学中作用[论文]
如何发挥化学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
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显著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提高化学演示实验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从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设计探究实验,激活课本实验,拓展实验过程,丰富实验内容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化学演示实验课堂教学实验内容化学教学是一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尤其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对该科的学习和发展。
化学的教学过程,离不开实验,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
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可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重视的是对化学实验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强调的是化学仪器使用的规范性,所以不肯“花时间”去做相关的演示实验,或者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常常变做实验为讲实验,变学生实验、边讲边实验为演示实验。
如何做好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改进策略。
一、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实验为主的学科最快乐的学习方式是在“做”中学和在“玩”中学。
课堂中如果让学生由看实验到做实验,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他们对化学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积极性都会大大增强。
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实验。
对于一些危险性小,操作容易的实验,采取“老师搭台,学生上台表演”的办法,让学生来做。
【案例1】在进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教学中,将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na2co3与nahco3分别与盐酸的反应,学生能十分明显地看到两支试管中马上都有气体产生,且nahco3产生气体的速率比na2co3快。
师生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后补充实验:往na2co3与nahco3溶液中分别逐滴滴入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马上发现与前一个实验现象不同,即在na2co3溶液中开始没有现象,后来才产生气泡。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8篇)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性研究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参与实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由发挥和互相配合。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更灵活地创新教学内容与手段,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有位名人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这充分说明学生的亲自体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大多操作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相互配合或独立完成。
如比较常见金属(Mg、Zn、Fe、Cu)的活动性顺序时,我们以金属Mg、Zn、Fe、Cu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速度确定它们的活动性强弱。
如果仅是老师演示,一来学生看到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二来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可以请学生上来与教师共同完成或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在一边适当指导),既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充分调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如“在比较NaOH溶液与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谁好时”?我事先收集好两可乐瓶的CO2气体和配置好饱和石灰水与NaOH溶液,课堂上请学生上来做:在一瓶中倒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在另一瓶中倒入等量的饱和NaOH溶液,再分别振荡并观察变化。
明显看到两瓶都变瘪,加入NaOH溶液的可乐瓶变得更瘪,从而知道NaOH溶液比Ca(OH)2溶液吸收CO2气体的效果更好。
因此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亲自参与实验,积极性很高,整个实验过程兴趣盎然,同时课堂气氛活跃,比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演示、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效果要好得多。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实验潜能对于初中化学教材而言,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即让学生从已知结果推算过程,这对喜欢追求未知与新奇的学生来讲略显枯燥,所以教师要大胆创新,让学生自主探索。
比如在实验室收集CO2时,课本上讲道:由于CO2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故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共8篇).pdf
1.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或者化学现象来都来源于实际生活,特别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8个基础实验,更是十分贴近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学习联系生活,在阐述实验原理,演示实验过程和现象之后,对实验的实际应用给予重点讲解,并提示学生联想实际生活中这些实验现象的发生情境和用途,通过唤起学生生活中的感观印象来形象学生的知识学习,改善学习效果。
例如“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在讲解实验本体之前,教师可以从糖水的制作过程讲起,因为学生们多数在家都自己制作过糖水,有相关的实际经验,知道糖放的越多,水放的越少,糖水就越甜,以此来引申出化学溶液质量分数的概念。
再如讲解常见金属的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课前让学生们自己收集些生活中的常见金属制品,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对于金属燃烧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的性质,教师可以联系实际中的烟花事例,学生们绝大多数都对烟花有深切的感官认知,听到五颜六色的烟花是用金属燃烧放光制作的,同时也就加深了这条化学知识的形象理解。
对于基础实验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在完成实验本体之前,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来制取二氧化碳和检验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用空饮料瓶、注射器等用作反应容器,用吸管、输液管等替代导管,用热水瓶塞、药品塞等替代橡皮塞,用玻璃杯、空饮料瓶等替代集气瓶;用鸡蛋壳、水垢等替代大理石,用白醋替代稀盐酸,用干燥剂生石灰制成澄清石灰水。
通过这个家庭小实验,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的化学知识,又了解了生活中的某些物质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对接下来的基础实验二也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从而使基础实验二的教学收获更好的效果。
2.演示错误实验过程,由学生找错得结论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书本实验过程加以简单改动,变成无法获得正确结果或者出现意外的错误实验,然后由学生思考找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改正实验步骤中的错误,提高学生的严谨性思维和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5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5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篇一一、准确性———目的启示观察是通过视觉神经来对外部信息的一个接收与选择的活动,在这个环节中,观察者是否抓取到正确的信息将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
因此,教师在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准确性,而这可以通过目的启示来实现。
目的启示的核心概念就是观察者在观察中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要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化学实验,从而确保观察时能够正确聚焦与定位。
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几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比较,用于实验的物质是红磷、木炭、硫、铁丝,实际上在实验中所代表的是烟、雾、光、火焰这四种不同形态物质的实质与区别。
除此以外,这个实验还说明了可燃物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的不同区别,这些都是学生在观察时所要带着的目的。
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带着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去观察实验,就不容易被实验中其它无关紧要的现象或因素分散了注意力,能更好地聚焦于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本身,从而极大地提高观察实验的准确性。
二、全面性———多维思考由于实验一般是由两种及以上的物质共同作用的一项活动。
所以,从不同的物质角度出发,所观察得到的现象与结论也会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应当尽可能地全面和细致,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多维思考。
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制取氧气”为例,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一套装置中,虽然涉及到的实验器材不多,操作的环节也并不繁琐,但实验中却多有细节,一旦其中有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论。
比如,如果药品在试管的底部堆积,那么不但加热无法均匀,而且受热的面积也因此而增大了;如果铁夹在试管的中间部位夹着,那么加热就不能均匀地进行;如果试管口的位置在设置上向上倾斜,那么水就非常容易倒流,从而导致发生试管炸裂的危险;如果导管在试管内过于长,那么对于气体的导出就非常不利,等等。
化学演示实验中应注意问题论文
化学演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
艺术化的演示实验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生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从宏观向微观过渡,使概念和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可以说,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老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方法,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演示实验能够引起学生高度的观察、思维,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达到教学目的现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演示实验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1、仪器装置的整洁、直观、协调演示实验所用的仪器及其他用品都应该整洁,如玻璃器皿的内外壁不能有污痕;破旧的配件如胶皮管、药匙、镊子等不宜再用于演示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一个观念:化学实验室一项严肃、认真、来不得半点凑合的工作,这对培养学生的整洁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是有利的。
仪器的安装要求按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下到上合理安装,突出主要的观察部分。
仪器的大笑、高低、长短要协调,布局合理,重心沉稳。
暂不用的仪器、药品不要摆放到实验桌上,以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
2、操作安全环保演示实验必须确保安全环保,否则,不但有害师生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进而导致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教师应做到:第一,改革实验的方法,消除不安全因素。
第二,操作力求正确、规范、熟练,这既是安全的需要,也是实验成功的保证,更是学生的一种示范,是学生获得实验操作表象的关键。
第三,采取必要的针对措施。
有害气体要有吸收装置,以防外溢。
第四,演示实验必须做到内容科学、方法合理、可靠性高,否则可能会造成事故或知识上的误解。
中学化学课题演示实验策论文
中学化学课题演示实验策略探究摘要: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演示实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化学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中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类型及演示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演示实验化学教学策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具有很强的实验性。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
可以说,化学实验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的方法。
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生观察、思维,从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演示实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化学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演示实验的类型探究(一)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边讲边演示。
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
教师在演示时,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当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后,教师再通过谈话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验证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
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
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三)指导性的演示实验这是指以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
例如,在学生上分组实验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而迅速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避免在实验方法或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方面出现大错误,教师一般都要先进行部分实验的演示。
例如,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分组实验时,教师应先进行示范性演示,以指导学生准确、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并掌握操作的关键点。
进行这种演示实验时,教师还应注意讲清操作要领。
例如,在演示“托盘天平的使用”时,要向学生说明“天平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拆掉托盘下的胶衬,然后调整零点……”等等,以便教师的演示示范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化学实验小论文(5篇)
化学实验小论文(5篇)化学试验小论文(5篇)化学试验小论文范文第1篇一、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进展师范生的教学模式理念讨论和探究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乐观展现和推动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活跃教学思想,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优化组合,提高老师素养,而且对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学模式理念,规范教学行为,培育从教力量具有剧烈的示范作用。
90年月初期以来,我有幸得到化学教育界老前辈刘知新、潘鸿章、马经德等先生的指教,在系统学习和把握了化学课程论、化学教学系统文化、化学学习论等化学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与学科组的老师们一起构建了在老师引导下以同学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以分层递进引导、组织探究发觉为主旨,以“激趣——疑问——假设——验证——结论”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以同学自主发觉学习为主旨,以“定向——自学——争论——精讲——演练”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引导——自学”教学模式;结合对化学试验教学的讨论,构建了以试验探究发觉学习为主旨,以“观看试验——预备试验——操作试验——串联试验——设计试验”为主要教学环节的“试验串联教学”模式。
这些教学模式的总结论文多篇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运用上述教学模式执教的多堂公开课均获得好评。
为了提高同学综合应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为了将来在教学中能引导学校生教学中注意讨论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这是对化学教学较高层次的探究。
初期,我较多地采纳在活动课程中进行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式讨论。
其一般程序可概括为:选择讨论课题设计讨论方案实施讨论方案信息加工处理成果沟通评判。
例如:引导同学就铜与浓硫酸试验中对浓硫酸浓度的选择和反应装置的防污染设计进行讨论。
通过试验操作、比较分析、查阅文献、归纳演绎等方法得出结论:当浓硫酸的浓度范围为84%~90%时,反应速度较快,反应现象明显稳定。
通过讨论,同学还设计了成套防污染试验装置,撰写的小论文《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条件选择》获省和全国中师生化学小论文评比一等奖。
高中化学论文(精选5篇)
高中化学论文(精选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高中化学论文,山草香整理分享了5篇高中化学论文。
摘要:化学实验是一项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的认识的重要课程内容,它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学生亲自操作,把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实践演练一遍,从而对化学知识有更深一层的体会。
本文就目前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开展实验教学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出了一些策略供大家参读。
关键词:高中化学;演示实验;趣味导入;放大细节;直观演示以往的化学课堂上,教师往往只会以口头表达的方式按照书本跟学生讲解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学生并没有真正体验到实验的快乐,对实验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大部分整体氛围还是比较沉闷跟无趣的,这导致许多学生并不喜欢这门课程,只是为了考试而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讨论探究一下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验中来,这对于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促进作用。
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更快、更好、更深入地学习高中化学,深刻理解、掌握老师课上提到的知识。
二、高中化学课堂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分析1、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课间休息时,高中生的心理状态相对比较轻松,但进入课堂后,学生需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在过去,化学教师通常都是按照课本上的备课内容进行教学,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难以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状态的转变,化学教师可以在化学课堂中精心设计,多安排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给学生看,并要求学生上台亲自参与实验,还可以选择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课堂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专注于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有效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催化剂。
而在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实验形式,无非是演示实验,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实验是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准备,明确目的
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有哪些具体要求。
实验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使实验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密切配合的教学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明白,演示什么实验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要求学生观察哪些现象,重点示范什么操作,怎样启发学生思维。
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既注意全面又不忽略细节,善于发现观察对象中的最细小的变化,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找出其内在的变化规律。
这样,学生就会按照教师的要求,观察现象、模仿操作、积极思维、得出正确结论。
演示物质的变化时,重点让学生观察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分析判断变化前后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如做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反应前石灰石为固体,盐酸为液体;反应中固体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澄淸石灰水变浑浊:变化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等。
显然这是一个化学变化。
只有从实验中通过全面系统的观察,才能获得准确的感知,从而找出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提高对复杂问题的认识能力。
二、掌握技能确保成功
学生对教师演示实验总是感兴趣的,他们总想看看将要发生什么新奇的现象,如果演示实验一旦失败,从教师方面说,即使补做成功,也会影响教学时间和教学效果,教师威信下降,从学生方面说,不仅他们的心里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心里产生不良影响—学习热情下降,因此演示实验要万无一失,保证成功。
为了保证实验成功,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课前要多做、多练,从中掌握一定的技巧。
如氢气流吹肥皂泡的实验,对肥皂液的配制、控制氢气的流速、抖动导管使气泡升空等过程如果不经过多练,掌握一定的技巧,其实验是很难成功的,在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灭蜡烛时,如果倒的速度过快,就会使两根蜡烛同时熄灭,甚至高处的蜡烛先灭。
2.要做好气密性检查,对制取气体和验证某些气体的性质的演示实验,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就会影响实验效果。
如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里做喷泉实验时,装置的气密性直接与实验的成败有关。
3.演示实验的仪器要清洁、干燥,试剂纯度要高。
如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时,如果石灰水放置时间长或密封不好,就会变质失效,导致实验失败。
在做酸碱中和实验时,装酚酞试剂的试管必须干净,否则学生看到的将不是无色酚酞。
4.准备好演示的实验用品。
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防止课堂上缺这少那,即使火柴也不能遗漏,小东小西缺一样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
三、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化学实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有毒、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的,实验仪器大多数是玻璃制的,易破碎,还有酒精灯的加热等。
如果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发生炸伤、烧伤、中毒等事故,不但影响师生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恐惧心理。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即使是最常用仪器的使用也丝豪不能大意,对于有危险隐患的实验更要充分备课,把不安全因素想透,明确所做的演示实验是否具有不安全的因素,把不安全因素想透,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
如氢气的爆鸣实验中,改用纸筒来收集氢气就比较安全。
增强防范意识,培养自救能力。
例如:强酸、强碱溅到身上时的处理,偶遇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处理和进行自救。
四、注意直观,增强趣味
为了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注意演示中产生的实验要现象明显,可见度高,必须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得清楚,这样才能“生动直观”。
因此演示实验应选择那些现象鲜明,如颜色和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生成沉淀,放出气体及喷泉等实验。
为了增大可见度,可使用较大的试管和仪器做实
验,增加仪器高度,对那些现象不太明显不易观察的实验,可借助幻灯片,把反应情况投影到屏幕上也可根据产物的颜色选择放在实验仪器后面的衬托物,以帮助学生观察。
这样会增强实验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如何使现象明显,每个学生都能看得见,教师教师确实需要事先动一番脑筋。
有些学生认为学习化学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作业错误多,常常是上课时不留心或者是不注意而引起的,教师应该多创设趣味性的实验进行教学,效果就很理想。
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奇妙的实验表演,一片哗然欣喜,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
五、准确示范,传授技巧
演示实验不仅可验证物质的性质,演示概念的原理,还要向学生传授操作技巧。
初中学生年龄小。
模仿性强,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
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速度快慢要适中,使学生对每一个动作都看清楚。
对第一次接触的比较复杂的操作,先分解动作,再示范连续动作,操作要规范、准确、协调、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取放有序。
如试剂用毕立即盖好瓶塞,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不能直接用手拿,而应用试管夹等。
学生就会在以后的独立实验中,有意仿效,起到潜
移默化的作用。
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哪怕是下一步演示要用的),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
以免影响学生观察。
试剂的取用要适当,多了浪费,少了现象不明显或造成实验失败。
六、把握时间,完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做演示实验,又要进行其他教学环节,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演示实验所需的时间,每次演示的时间不宜过长,为了节省时间,在课堂上演示最关键、最本质而又最能说明问题的内容,对于那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实验,留待课后观察。
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难于理解的,通过肉眼无法看见的。
如演示盐酸和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过程,品红分子在水中的扩散过程,铁的生锈过程等。
避免了以往枯燥无味的说教,又把微观物质运动状态,通过投影产生清晰的表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七、创新思维,培养能力
提高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创新性的想象和活跃的灵感。
能正确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借助一定的思维方式,抓住问题的本质,完成认识的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如做木炭燃烧的实验时,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由上而下缓慢移动,燃烧后向瓶内加入少量的澄淸石灰水,目的是什么。
由此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结合已有知识经过合理推理找到正确答案。
通过引导、分析推理,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