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插图的巧运用
巧用插图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巧用插图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摘要: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是历史课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与学都有很好的帮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利用好插图,既能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好所学内容的重点,突破学习难点,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如何巧用插图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呢?本文根据课堂教学实践,将从巧用插图激趣激发学生求知,巧用插图知史使学生掌握史实,巧用插图引思培养迁移能力,巧用插图陶冶情操促进学生思想教育等四方面谈谈初中历史教材插图的利用。
关键词:巧用插图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知史引思迁移能力陶冶情操思想教育初中历史课本中的插图,内容丰富,形象活泼,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直观性辅助教材,这些插图不可小觑,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准确、灵活地运用这些插图,可以使课堂教学增辉添彩。
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插图呢?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巧用插图激起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凡是对感兴趣的东西,必能激起其探究该东西的强烈欲望,在兴趣的驱使下,往往能取得最佳效果。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可以说是直观教材,能第一眼吸引学生的眼球。
历史教材中插图的大量增加,编者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求知。
二、巧用插图感知历史,引领学生掌握史实插图是教材中的直观教材,它所要表述的信息,比文字说明更直观,更真实,更活泼,更鲜明。
历史教学中学生根据插图,通过想象再造历史情景,展示一幅幅历史画卷,这其中效果远比文字和老师的讲述要好。
如人物的服饰、建筑的构造及特色、武器的形制、工具的外观、战争的场面等内容若用语言使学生感知,远没有直观来得真实、鲜明。
所以笔者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解决历史教学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如在学习唐朝《盛唐气象》中“经济的繁荣”内容时,在讲到唐朝发明并推广的重要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时,如果不利用教材中的曲辕犁和筒车的插图,即使笔者能细致描绘这两个生产工具的形状,恐怕学生会如坠云中不知所以然,很难形成关于曲辕犁和筒车的历史表象,影响对曲辕犁和筒车的认识和了解。
如何利用历史插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如何利用历史插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历史插图是历史教材的要组成部分。
新编的历史教材每节大多都有几幅插图,其中有历史地图、人物图片、古迹图片等。
恰当地使用历史插图,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挥跃课堂教学气氛,巩固深化历史知识,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利用历史插图,并把它作为开展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我的基本做法如下:一、讲图激情趣形象新颖导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历史课的导入也非常重要。
生动形象新颖直观的导入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利用教材插图导入新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如讲《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我就先让学生观看《饱受奴役和压迫下的法国农民》,然后提出问题:图中有哪些人?都在干什么?各代表哪个阶级?表明了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阶级关系?这又预示着什么?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我的讲解,学生能够基本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插图,并产生学习这节课的浓厚兴趣,继而导入新课,就可以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除此之外,可以用来导入新课的插图还很多,《危机预言画》、《圆明园大水法和远赢观残迹》等。
二、巧借历史图片进行思想教育历史插图中有不少人物图片,大多是历史名人,通过观看这些图片,可以使学生睹其风采,晓其事迹,知其品质,效其言行。
如讲授“屈原”时,让学生观察屈原的头像并思考旁边“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的题联,说说对待诗人的第一印象。
学生根据民间有关屈原的传说、端午节的来历以及课文关于屈原的介绍等,充分发挥各自的记忆、联想、分析、辨别能力会产生不同的直观印象—“诗与日月争光,德与天地齐寿”、“宽额蹇眉深思,才高德厚人敬”、“爱国爱民刚直不阿,人知人敬万世流芳”、“深思中有忧愁,慈祥里含刚毅”等,然后再讲述屈原感人的事迹,并分析屈原受人尊敬的原因,从而无形中使学生受到深刻教育,实现了寓思想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这一教育任务。
如何运用历史插图进行教学
如何运用历史插图进行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华师大版),约有200多幅历史插图,内容包括文物、人物、景观、示意图、图表等感性内容,超过了过去任何一本历史教材。
这些历史插图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它?值得每一位教师去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运用插图进行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一、利用插图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能力历史插图中包含着许多信息,是文字所不能包容的,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这一点,在试教新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具有发现、探究色彩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
如我们利用半坡人的人面鱼纹盆和半坡尖底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察人面鱼纹盆和半坡尖底瓶,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教师有目的的指导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最后达成了共识:⒈半坡人已经使用陶器;⒉半坡人已经学会了捕鱼,鱼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食物,说明人类的活动空间比以前扩大了。
⒊半坡人已经有了原始绘画艺术,并以此来美化自己的生活。
我们把这种探究活动设计为三个步骤:⒈教师、学生根据历史插图的内容提出问题;⒉师生共同探讨,发现历史插图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⒊总结探究过程,形成书面材料。
另一种探究活动是通过历史地图的对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我们让学生对比《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幅图的不同之处,通过诸侯国数目的变化,让学生认识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分析为什么这一时期会出现求贤若渴的社会风气。
这比我们单纯地说:“经过春秋二三百年的纷乱争战,大部分小国被兼并,只剩下几个大国对峙并立”要强的多。
郑樵曾说过“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注意运用插图。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重要手段 。为此在教学 中教师要借 助课本 插
图来引 导学 生展开积极 的 自主探 究与合作 交
流 .引导学 生通过对插 图的观察 与分析来 培
、
引发学生重视 . 增强学生读图意识
在教学 中我们发现 .学 生总是 习惯于读 文字 , 而容易忽视插 图 . 即使教 师让学生来 观
的重视 , 让学 生重视插 图 。 学会读 图。 ( 一) 教师要 将插图作为 一种重要 的教学
资源
二、 图文转 换。 提 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图片与文字都是信 息的重要载体 . 是历史
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者并不 是孤立 的. 而
如在 学 习“ 山顶洞人 ” 这 一 内容 时 . 我 们 就可 以围绕着 山顶 洞人 的生活 这幅插 图来展
程 中的主体地 位 .引导学生展 开 自主探 究性
学习 课本插 图包含着更 为丰富直观 的历史 信息 .可 以激 发学生 的兴趣 .引发 学生 的想 象 .这正是 引导学生展开 自主探 究性 学习 的
二是 围绕重难点读 图 . 提高有效性 重难 点 的突破是制约教 学效率的重要 因素 如果 只是 单纯的文字 阅读 .学生所 获取的 只是文 字材 料 . 而并不 能在头脑 中形 成表象 . 不利于
插 图 在 初 中 历 史 教 掌 中 的 巧 妙 运 用
生厌学情绪滋生 . 就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与
很 大 的比例 。 插图能有效 地突出重点 、 突破难 点 .可 以更 加生动而具 体地来传达难 以用文 字表述 的信 息 . 是激发学 生历史学 习兴 趣 . 培
养学生历 史思辨能力 的重要手段 初 中历史
课题名称:初中历史教材中插图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伴随着浓厚的情意色彩。学习行为又是一种社会化行为,唯有同他人沟通、互动,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研究性学习具有多元目标,包括激发创造精神、增强主体意识、陶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学习体验科学研究、学会人际交往养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等。
②硬件支持:(1)多媒体教室;(2)图书资料室。
③软件支持:已购入的各种研修图书、软件,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
评审意见
评审项目
主要标准
得分
选题准确
25分
选题要针对教育教学活动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创新性;课题名称表述规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应用有推广价值。
论证科学
60分
课题的内涵和外延界定明确,研究依据充分;研究现状和实验假说论证充分、科学,课题研究的突破点明确;研究目标指向清晰,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科学,任务、步骤明确,可操作性强;课题申报书填写规范,逻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④总结阶段(2013年8月-2013年9月):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⑵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文献法、实践法等方法进行。
①案例研究法:对历史教材中的插图进行分析,和其他历史教师沟通交流,集体备课,实施针对性教学。课后及时反思,整理典型的个案,形成案例。对每次考试的读图题题进行得分情况分析,和部分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难在何处,制定具体措施,实施针对性教学。
研究可行
15分
课题申请人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和组织能力,在时间、精力上能够保证课题的顺利完成;具有课题研究所必需的信息资料、研究经费等研究条件。评审源自论专家签字:附件二: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插图的有效运用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插图的有效运用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历史教材中丰富的历史插图已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在现今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过多关注文字史料的学习,而忽视了历史插图的有效运用,对历史插图的重视程度以及运用不够理想。
教师要充分认识历史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有效运用插图教学的现实意义,努力实现初中历史有效教学,创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插图;有效运用历史插图是指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地图、历史图表、历史图片。
它们是对历史史实的一种补充表达方式,能使历史史实更具体到位、更简单直观、更形象贴切并具真实性、说服力和吸引力。
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历史插图的重视程度以及运用却不够理想,往往过多关注文本史料的学习,而忽视了历史插图的有效运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插图的现实意义历史插图是能对学生认知感官产生刺激的最好历史教学情境之一,它能为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教学环境。
插图的有效运用能为学生学习历史拓展广阔的时空,使历史史实更具有生机活力,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历史插图的有效运用能优化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表面上看,插图的运用使历史课教学的容量增大、内容增多、呈现形式多样,但事实上运用插图会有很多隐性的东西潜入历史课堂,优化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
插图运用一方面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下深刻的“痕迹”,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学习内容。
2.历史插图的有效运用为沉闷的历史课堂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历史插图具有种类多、容量大、内容丰富多彩、吸引力强等特点。
它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向学生展现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活动足迹和文明成果。
有效运用这些插图,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对事物认识的载体由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
因此,历史插图的有效运用有利于初中生感知历史、认识历史、理解历史、辨析历史,也有利于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的。
插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插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插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一项独特且必不可少的教学
资源。
插图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
信心,促进历史知识的习得和理解。
首先,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原因和结果都可
以通过插图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关于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通过插
图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抗日战争的主要领袖和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使学生更加
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其次,插图可以使学生熟悉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的生平历程、观念和思想可以通过插
图真实地呈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关于中国近代史时,通过插图了解李鸿章、慈禧太后等
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历史人物的贡献。
最后,插图可以让学生认识文化传统。
插图可以呈现历史文化遗产、地理风光和艺术
品等,激发学生对文化传统的兴趣和爱好。
例如,通过插图让学生认识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历史文化产物等,让学生爱上历史文化,这将有助于学习和传承历史文化。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教材插图提高课堂实效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教材插图提高课堂实效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章节都配有与之相关的教学插图,其中包括重要历史人物图像、重大历史事件插图、重要战争形势示意图、历史文物遗址图、历史漫画图等。
这些插图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生动性、形象性、实证性、典型性、可读性、探究性、趣味性等特点,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历史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好这些插图,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我多次尝试利用教材插图配合课堂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实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谚语云:“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利用具有现实性、直观性的历史图片,再配之于启发性、诱导性的语言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思维,更能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进入教学所需的理想情境。
如学习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三章第四节“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这一节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二页彩色插图9:《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并把此图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图1)。
学生看到后异口同声叫了起来:“那不是在咱们平山西柏坡吗?我去过!我也去过!……”看到学生们群情激昂,我不失时机地做了如下导入语:同学们,作为平山县西柏坡人,我们对西柏坡有着特殊的情感,有的同学可能不止一次地参观过西柏坡纪念馆,参观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址,可是你们知道七届二中全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吗?在会上党做出了哪些重大决策?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何重大影响呢?假如你是一位西柏坡纪念馆的解说员,面对游客你如何解说呢?这正是本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这样的导入方法新颖奇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图1图2二、利用插图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鉴别问题的能力对历史插图进行问题设计,提取插图中的有效信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鉴别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同时也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巧用插图,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巧用插图,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摘要:在初中阶段学习历史,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觉得有些无聊,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历史的教材中添加了很多有意思的图片,旨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看法,因此插图的使用对历史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初中历史插图课堂效率运用教材插图是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片,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教师进行教学最容易获取的、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并且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只要进行合理的开发与运用,就能辅助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历史。
一、应用课本插图,调动学习乐趣在以往历史教学中,教师只让学生硬性记忆历史知识,不对其培养学习方法,从而使其对该科目产生厌烦心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制度的制定,教师需利用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相关的学习能力。
课本插图较具生动化,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课本插图教学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乐趣,使其积极进入课堂中学习,促进其学习方法的养成。
课本插图的运用可将历史地图、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类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可加深其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促进其历史素养的提高。
二、传达历史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历史是丰富的,薄薄的一本教材要装下这么丰富的历史,就只能精简文字,将历史的大框架展现出来,一些历史的细节则被藏在教材的插图里。
因此教材中看着不太起眼的图片往往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只有经过认真地分析与解读才能将它挖掘出来,进而才能真正发挥插图的作用与价值。
这些蕴藏着丰富历史信息的插图,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
三、研读图片细节,在字词解读中探析历史价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效果,那么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便是基础所在。
图片细节的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运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重视其科学性、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展开字词解读,通过这一研读,使得学生得到历史知识的感悟,让学生在认真体会历史图片这一背景中进行历史价值观的塑造。
初中历史论文:历史插图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历史:历史插图让课堂教学丰富多彩摘要:历史插图作为一种直观教材,是中学历史课本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用好、用足历史插图,能有效弥补农村初中历史课程资源的不足。
本文以列举的形式浅谈历史插图的几种使用途径。
一、课例的思考如何充分而合理的运用教材,是历史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历史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
历史插图作为一种直观教材,是中学历史课本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虽然,它没有自己的序列,只是按照文字教材的需要编入,但是,历史插图却有着不可忽视的辅导作用。
以下是笔者的一段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插图《蒙娜丽莎》(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10课),思考:在这幅图画中,你欣赏到了什么?学生欣赏图片……生1:画中人很美。
师:怎么美?生1:她的眼神温柔、宁静,充满着期待和生命力。
师:很好,你能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来欣赏,这是欣赏教材插图的门径之一。
谁来补充?生2:画中人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我感觉她的脸会“变”。
生3:这幅画被称作“神秘的微笑”,说明作者达·芬奇画技精湛。
师:大家观察都很仔细。
思考一下,为什么说《蒙娜丽莎》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生1:我还要补充。
不仅表情画得好,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
这些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生4: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
《蒙娜丽莎》就表现了人的感情和愿望。
这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笔者从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学生对“人文主义”这个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通过开展对名画《蒙娜丽莎》的“欣赏”活动,学生对于“人文主义”就有了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艺复兴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就比较容易了。
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
利用历史课本插图进行有效课堂教学
利用历史课本插图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历史插图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这些插图,在文字内容上下很多功夫,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很枯燥无味。
但是,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插图,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帮助师生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好历史插图呢,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巧用插图,创设情境。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很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导入经常采取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这种模式,学生就会厌烦。
因此,教师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欲望。
所以要巧用本节课上的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导课方法。
例如,《文艺复兴》一课,首先请学生分析《蒙娜丽莎》一图,这幅画以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神秘的微笑”征服了世人。
那么,这幅画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呢?该作品又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时代精神?作者在这个时代起到怎样的作用呢?通过一看一问,缩短了历史与现实、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注意力、兴趣被老师调动起来,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在导入选择插图时,一定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图片,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插图为核心,围绕插图拓展教学。
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起到“以图代文,无文之史”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一幅代表性的图片展开历史课堂教学。
“西周分封示意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幅历史地图。
在地图上,小红点代表同姓封国,小圆圈代表异姓封国。
重要的封国燕、齐、鲁、卫、晋、宋、楚、吴等都在地图上有标示,并且对这些分封诸侯的身份进行了分类说明,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舜后代妫满在陈、封异姓功臣姜商于齐等。
因此本节教学就可以以此为核心拓展教学。
通过对分封示意图的分析,学习本课内容,为什么要分封,以前是如何统治,分封对象、目的,如何维系这种分封制,如何评价?这样可以将本课历史史实浓缩于该示意图中,一个图涵盖一课内容,一个图解决一节教学内容。
巧用课本插图“点亮”历史课堂
巧用课本插图“点亮”历史课堂教科书中的历史插图是将历史发展的某一瞬间“锁定”在画面上,它比文字记载更生动、细腻,蕴藏着众多的信息。
怎样做到既充分发挥插图优势,又切实突破插图教学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引导学生读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的兴趣教材中配有大量形式多样、色彩艳丽、活灵活现的插图,这正是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安排的教学内容,目的就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好学、想学、探究知识的欲望和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当中,合理巧妙地运用插图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成功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
例如,在《开放与交流》一课,我首先请学生看日本《和同开宝》钱和唐《开元通宝》钱,然后开始导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这两幅图片的异同点?这说明了什么?日本的《和同开宝》钱是在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这又说明了什么?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确实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盛况空前。
那当时日本和中国之间的交往有哪些代表人物?通过一看一问一导,缩短了历史与现实、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注意力、兴趣被老师调动起来,在求知欲的作用下,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搜寻有效信息,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
二、引导学生析图,突破重难点,增强学习效果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起到“以图代文,无文之史”的作用。
如果在进行难点、重点教学时,教师一味地进行故事讲述、理论阐述,学生就会觉得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利用书本的插图来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比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中学生不但要知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而且要能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这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浅谈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插图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运用
浅谈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插图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运用内容提要:历史教材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丰富的历史信息。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教材中的插图不够重视,对教材中的图片没有很好的运用。
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挖掘插图的教学功能?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教材插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反思历史插图作为一种直观教材,是中学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
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上下册,共计340幅插图。
主要包括历史地图、历史人物肖像图、历史文物图、历史场景图和历史图表。
七年级学生具体形象识记仍占主导,历史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丰富的历史信息, 形象地再现了过往的历史, 给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形象素材,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近距离感知中华文化的亲和力。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综合等方面能力。
在实际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教材中的插图不够重视,对教材中的图片没有很好的运用,尤其是对插图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依然存在认识方面的欠缺。
七年级学生常常错误的认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忽视了历史插图在学习中的作用。
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挖掘插图的教学功能?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一谈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教材插图的运用。
首先,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教材插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材中插图的主要功能:一是很多插图具备史料功能,配合课文的内容叙述,相互印证,使教材内容更加鲜活;二是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获取更多的历史信息;三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课本内容,对插图的观察和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取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到插图使用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行动才会认真贯彻落实。
其次,备课过程中深入分析研究教材插图,充分挖掘其价值,灵活运用。
通过对统编七年级历史教材的分析,我认为历史人物肖像图、文物图、复原图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适合新课导入;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图比较适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疆域图、场景图、复原图可以更多用于课堂小结中。
浅谈对初中历史教材插图的有效应用
浅谈对初中历史教材插图的有效应用插图是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源和教学资源,通过教材的插图,教师和学生可以清楚地从图片中得到直观的信息,插图也成为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材料。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初中历史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制,新版历史教材融合了知识、趣味、生动等特点,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来选用插图的内容、数量及种类。
现在新版部编教材中设有大量的插图,平均每页都有两三幅图,达到了图文并茂。
这些插图的主要功能,一是配合课文的内容叙述,相互印证,活化内容;二是可使学生拓展视野,获取更多的信息;三是使学生观察、感受历史情境,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有效利用插图,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标签:历史教材;插图;教学资源;有效应用每个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有许多的图片资源,这对学好历史是很大帮助的。
新版教材较好的贯彻了“论从史出,史有证来”的理念,这些证据就包括“插图”,因此插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可以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之一,插图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现在的初中历史教材做到了“图文并茂”,但是由于教材内容有限,加上应试教育的背景。
文字还是教材的主角,教师的教学过程主要是对文字的解读,插图的功能主要是为文字做补充。
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基于初中生的学情,他们对抽象的历史兴趣不大,但对较强视觉冲击的插图特别喜欢。
如果老师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也是完成初中历史所负担的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方法。
一、历史教材插图的作用历史教材插图是有效表达历史知识的载体,可以形象、简单、灵活地表达历史信息,比较直观的把历史知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能够与历史近距离的接触,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一)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插图的运用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历史教材中的插图是一种直观的教具,它与教材中的文字紧密结合互为补充,它生动、形象,有着鲜活的立体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载体。
例谈历史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历史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历史课堂上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促进形象思维的形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更能有效地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和互相联系,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本文结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实际教学来介绍历史插图的运用和做法。
关键词:历史课堂;插图;兴趣一、运用历史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直观的历史图片能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给学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刺激,使学生启疑、激疑;能让教学充满思辨性、挑战性、生动性;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师生产生亲切感,远胜于单纯的讲授。
例如,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一课就有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半坡聚落房屋复原图、钻孔石斧、石磨盘、鱼纹彩陶盆、骨耜、栽培稻谷遗址、刻画猪纹黑陶钵、玉铲镂空象牙梳9幅图画,生动地展示了半坡人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丰富的生活情境,使一股浓浓的古代农耕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让人对那时的历史真貌产生丰富的遐想,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他们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运用历史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探究能力历史插图中包含着很多信息,是文字所不能包容的,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忽视这一点。
在执教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具有发现、探究色彩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能力。
如“楼兰故地”,楼兰是西域的一个国家,也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枢纽,是中西贸易的重要中心。
对楼兰国的消失,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讨论、去想象:“楼兰古国为什么会消失了?你能创作一个关于丝绸之路和楼兰古国的故事吗?”再让学生回答从楼兰古国消失这一历史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这样可使学生增强对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认识。
最后,教师可以介绍一种关于楼兰城消失的说法让学生讨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从而继续探寻出合理的答案。
三、运用插图加深学生对历史特征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时代特征,教师往往上升到理论高度,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解,隔一段时间以后,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东西就所剩无几了。
论历史教学中插图资料的运用
、
而在教材插图中出现的知识。这些知识又是极 : 历史信息外,还包含了一些略而未述但却相当 更深 刻的理解。 总之 , 历史插图是课本的有 机组成部分 , 它 容易被学生忽视的知识死 角。 重要 的隐性知识。 正确把握教材重 难点 , 陶冶 三、 运用插 图, 深化理解 , 陶冶情 操 2运用插 图, . 把握历史知识 的内在联 系 , 具有激发学 生兴趣 , 培
言 要
论历史教 学中插 图资料的运用
江苏省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 甘 霖
学实例中谈教
新编 的高 中历史教材 , 图文并茂 , 图与 文 : 图教学能起到深化理解 、 插 ‘ 插 拓宽知识 面的功效 。 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技能。恰当地利用 字相互照应 , 具有较大 的互补性 。 史就是在一 : 历 培养优 良的品德情操和爱 国主义情感 ,是历史 历史教材的各类示 意图 , 做好知识 的图文结合 、 定 的时空里发 生的, 它必定要 留下一定 的实物。・ 教育 的一大功能。 图文转换 , 培养学生 的知识迁移能力 。 插 图包含 了许多显性与隐性知识 。运用历史地 : 四 、 用插 图 , 养探 究意 识 。 高历 史 运 培 提 3运用 插图 , . 培养学生 的历史 比较能力 ’ 理概念 , 可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 增强感性 : 力 能 许 多历史 知识只有通 过 比较才 能被发现 、
认识 , 以加强记忆和理解 , 从而提高历史 的概括 一 高中历 史课标 明确 指出 : 要使学生进 一步 被认知 。历史教材 中丰富的插 图 , 为培养学 生 能力 。插 图也是 高考测试 的内容之一 , 因此。 ・ 教 掌握认 识历史 的方法 , 培养学生 阅读 、 解 、 的历史 比较能力提供 了丰 富的素材 。如 将《 理 分 商 师 当然不可忽视插图的教 学 ,现就插 图在教学 : 析历 史资料的能力 和阐述历史 问题的能力 。 图 朝形 势》 秦代疆 域》 行对 比分析记 忆 , 助 《 进 有 中的应用和作用提一些粗浅 的看法 。 ‘ : 片是 历史资料之一 。 教学 中图片资 料的正确使 于动 态理 解各诸侯 国的兴 衰过程 ; 比建 国后 对 运用插 图, 突出重 点。 突破难点 - 对于 培养学 生 的探 究意识 、 用, 科学精 神及 综 第一 个五年计划时期 、十年探 索时期 、文革 ” “ 对学生而言 , 象直观 的材料 比长篇大论 合 能力 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 化的作用。 形 时期 、 社会 主义 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的主要 建设 更容易接受。 教材中丰富的插图, 为教材难点的 : 1 . 运用插图,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成就示 意图 ,可以使学生有一 个新 的发现 : 粮 突破起了很大的辅 助作用 。 : 高 中历史教 材 中所 出现的插 图有 人物 插 经 的增 减从侧 面反 映 了政 府对 农 二: 分析插图 , 注意教材 中知识的“ 冷点” 一 地图、 图、 食物挂图 、 历史事件插 图和历史表格 。 食产 量 ( 济 ) 村政 策的波动。 从而使学生对教材 内容有 一个 所谓知识 “ 点” 指教材 中没有文 字叙述 : 冷 , 不论 哪种插图 ,除了反 映教材文字部分介绍的
初中历史教材插图应如何运用
初中历史教材插图应如何运用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增加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是课文辅助系统的首要组成部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也是历史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初中历史教材插图应如何运用,欢迎大家观阅。
初中历史教材插图运用:动态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制作历史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把历史地图动态地演示给学生,使教材插“活”起来、“动”起来。
这种借助多媒体手段对教材插图再加工,使其更加形象、自观、生动的教学法就是动态演示法。
例如;运用《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时,以POWERPOINT幻灯片动态效果插入一艘船只,沿着郑和下西汗路线移动,随着船只的慢慢移动,依次闪现出发点刘家港,沿途所经的今越南、马来西亚、盂棚拉国、斯里兰卡、阿曼等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这样,教师边动态演示路线图,边生动讲述有关内容.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初中历史教材插图运用:以图演史法所谓“以图演史”,就是指让学生利用角色扮演法再现图片中的历史。
如在教学《秦朝一统》时,笔者就采用此法: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一直想出去看看自己统治的大好山。
一天,他微服私访视察民间。
当他来到集市时,来到一个水果摊前,突然觉得很口渴,于是就问妇人说:“这些苹果怎么买?”(客家活)妇人虽听不懂,但仍很有礼貌地用畲族话说:“3刀币一斤。
”秦始皇很茫然就问身边的侍卫,但侍卫也摇头不知。
后来秦始皇想干脆给钱就算了,于是就拿出圆形方孔钱来付款,但妇人却摇手不收。
最后秦始皇只能无奈地回宫了。
提问:1.如果你是秦始皇,你回宫后会怎么做?(学生回答: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2.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选哪国的货币和文字作为统一的货币和文字?(学生回答:秦国。
)然后教师展示课内外的有关插图: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统一文字(小篆)这样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巧妙使用彩图插图
在历史教学中巧妙使用彩图\插图
作者:李桂红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5期
彩图、插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犹如精彩的电影片断,使教材内容一幕幕重现在学生脑海中,引发了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一、以图入境,导入新课
彩图、插图虽居某一框题之中,但有的如果预先提出,作为入境之法和新授课的导入部分,效果则更佳。
如学习“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这一框题时,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看插图:被帝国主义侵略者抢劫烧毁的圆明园残迹。
并讲述: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圆明园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园林。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被世人称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却被帝国主义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
那么,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的呢?这正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从而也就导入了新课。
这樣的导入方法新颖奇特,富有吸引力,必能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境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的适时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习到某一内容时,如果适时对该部分的彩图、插图加以讲解和指点则必然会有“推波助澜”之效果。
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达到高潮。
三、用于课堂教学的结尾
根据教材内容,有些彩图和插图在一堂课的结尾时再加以运用,效果则更好。
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时,进行概括和总结。
这样定会深化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四、复习时运用能增强联想和联系。
初中历史教学中课本插图的有效运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课本插图的有效运用摘要: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教学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传统的历史课堂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简单的说,教师向学生讲述历史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或者是课后记忆。
这种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固定,难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国家以及社会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以初中生为主体,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课本插图是一种有效的课本素材,本文接下来将详细讨论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课本插图,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课本插图;运用策略;初中生引言:对于历史教师而言,其教学的任务以及目标主要是提升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因此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提升初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以及对历史学科知识点的理解深度。
课本插图主要来源于历史教材和课本,与教材中的文字相比,插图更加的简洁明了、直观,能够向学生展现历史知识点。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合理的利用课本插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观察课本插图的过程中,提高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深度。
本文接下来将详细的讨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课本插图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措施。
一、课本插图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意义(一)丰富历史课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丰富课堂的内容和方式,必须要选择很多优秀的教学。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教学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常见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疏财为基础的文字、图片,或者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视频等等。
课本插图主要是以历史教材为基础,以图片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是一种高效的历史教学资源。
对于初中生来说,图片比文字更具有吸引力。
因此,教师在历史课堂有效的应用课本插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还能够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历史课堂,最终提高历史课堂的表现力[1]。
历史插图在教学中的使用
2012-04新视角历史课本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的。
具有较深的寓意。
这些图片都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它们,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历史插图该如何来使用呢,在此我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用于新课的导入用图引出话题“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
将美国独立战争可从美国国旗入手,问:美国国旗上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什么?五十颗星代表什么?然后教师指出: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最早的十三块英国统治的殖民地,那它是怎样独立的呢?好,这节课就讲美国独立战争。
如此导入新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更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教材中的史实和结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形象直观。
比如在讲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时,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朱元璋像进行描述,接着教师补充,历史上反映朱元璋相貌的画像有五六幅。
但这些画像上朱元璋的相貌却不尽相同,概括起来讲有两种:一种是脸庞丰满,神态慈祥,相貌和善,给人以雍容华贵的感觉。
另一种却截然相反,让人感觉威严凶狠。
那朱元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在位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政权?通过教材的插图简单而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用于整合资源优化复习在教学中注意组图之间的联系,以及将前后不同章节的相关插图贯串起来使用,能使学生对历史有完整的认识,比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例如讲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的情况,利用《被掳待运的黑人》《“三角贸易”示意图》《运奴船中的黑人》组图,使学生对欧洲殖民者的奴隶贸易罪行有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形象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质。
又如讲到唐朝盛世经济时,可以将唐《筒车》与三国时的《翻车》,唐《曲辕犁》与东汉的《二牛抬杠》进行比较,使学生看到农具的改进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也不断发展的道理。
历史学科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记不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堂插图的巧运用哈尔滨市第一五六中学孙枫历史课堂插图的巧运用认识插图是运用插图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运用插图是认识插图的归宿和深化,掌握识图方法是学习并运用插图内容的关键。
掌握了读图方法等于掌握了学习运用插图教学的钥匙和路径,以至我们少走弯路,少花费时间和精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应如何合理运用历史插图、让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丰富多彩,合理运用插图使之成为有效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途径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历史插图。
下面以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为例进行介绍。
一、以图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视野已经能够关注到周围社区、国家的发展,已经有历史和国际的视野,而且他们有关注外部世界、积极参与周围世界变革的强烈愿望”,[24]这种愿望也就成为学生进行学习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兴趣的所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如果教师在开头就照本宣科,是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因此,课上的导入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应该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践教学中运用好书本上的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导课方法。
案例1:八年级上册《全面内战的爆发》师:请学生看书中第113页的“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蒋介石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等合影”一图,这是毛泽东蒋介石唯一的正式合影,这两个的关系如何?生:他们是阶级对立的人。
生:是敌人。
……师:大家说的都对,这两位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两个人物,他们原本是阶级对立,可以说是生死对头,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对立的人会在站在一起照相呢?这幅照片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呢?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通过本节课的介绍去了解这一切。
通过一看一问一导,缩短了历史与现实、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的的注意力、兴趣被老师调动起来,在求知欲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作为初中学生,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而最容易抓住学生兴趣关注点的莫过于游戏了。
案例2:九年级上册《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拼图游戏(书中第79页的“林肯”插图做成拼图),看咱班那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幅拼图,然后告诉大家这幅拼图上的人物是谁?生:(动手拼这幅拼图)生:他是林肯。
师: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他吗?生:林肯是美国的总统……师:作为是美国的杰出的总统,林肯至今仍然深受美国人民的爱戴!那么这位美国总统在美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丰功伟绩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段历史去了解一下。
这节通过拼图完成书中插图来进行导入的一课,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增强了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好奇变成求知的欲望,从而为整节课开了一个好头!二、以图导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历史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图文并茂,起到“以图代文,无文之史”的作用。
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插图,比长篇大论的文字更容易接受,这为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了辅助作用。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从教育学的角度上说,直观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形式。
如果在进行难点、重点教学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述故事、阐述理论,学生一定会觉得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更有可能不管教师如何解释,再三诱思,学生还是思考不到位,懵懵懂懂的,半生不熟的。
所以教师如果能巧妙合理地利用书本中的插图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会为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案例3:七年级上册《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中重难点之一就是张骞出使西域和通西域的意义。
师:同学们看“张骞通西域路线图”这幅插图,注意在图中找出西域的大致地理范围,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点在哪?最远点在哪?所经主要国家、主要山脉都是哪里?生:西域是指今天新疆地区和中亚以至更远的地区生:张骞从长安出发,最远到达安息,所经国家有大宛、大月氏、安息、大夏等……师:看图很仔细,那么张骞去和回路线有什么区别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骞身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呢?生:张骞去时是沿着天山南麓,回来则沿着昆仑山北麓。
生:学习他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辱使命的精神……通过教师问题的不断深入帮助学生形成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的印象,又学习了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西行之路的艰难,而张骞出使西域的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使得中原王朝通西域各国的关系逐渐密切,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打下基础,从而帮助学生解决了重难点问题。
在历史学习中,掌握历史概念,探求历史发展动因和规律是学习的目的之一。
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关键转型时期,正由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向理论型转化,而思维的加深和对概念的掌握,是需要较多丰富的直观材料加以支持的,特别是抽象的历史概念,而复杂的历史概念常会让历史问题不容易解决,而历史插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可感性等特点,在帮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案例4:九年级上册《向人类扼杀者宣战》一课,教学中的难点是关于“人文主义”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打开书第五页,我们一同来欣赏插图“蒙娜丽莎”,这幅世界名画艺术价值很高,那么在这幅插图中,你欣赏到了什么?生:画中人很美,很逼真,她的微笑很迷人……师:看来大家审美水平很高啊!这幅达•芬奇的画作又被称作“神秘的微笑,塑造的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那么为什么画中人那浅浅的微笑会引起当时巨大的轰动呢?想想我们以前所介绍西方绘画作品是个什么特点呢?生:过去反映的多是宗教为主要内容……师:“蒙娜丽莎”的笑则是反映了人的感情和愿望,这是以往一直以宗教内容为绘画内容的西方绘画作品中所没有的,这次是体现了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这正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的特点---以人为本!通过学生自身对画作的观察和欣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同时引导学生对画作中的“微笑”进行思考,通过对以往绘画作品中所反映的内容的对比,教师深入的点拨,把本课对什么是“人文主义”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艺复兴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就比较容易了。
对初中生而言,印证重要事实、形象直观的插图远比老师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更有说服力。
教师依图为据,因势利导,将难点重点一一化解成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就可直观回答的问题,将插图具体化、问题化,赋予了插图一定的深度和生命力,让它在学生的眼里和脑海里鲜活起来,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注意联系,多图合用“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这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利用插图进行发现、探究教学,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历史插图中包含着许多信息,是文字所不能包容的,多图的联合更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能力。
案例5:七年级下册《开放与交流》对唐朝的长安是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的介绍。
师:最为国际大都市,同学们认为应该有什么特点呢?生:繁荣、发达师:那么作为当时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长安,作为我们现代人来讲如何能“看到”当时的发达与繁荣呢?(强调注意书中插图反映了什么?)(书中插入了“唐长安城示意图”、“唐长安城下水道铁闸门”、“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唐骑驼乐舞三彩俑”这四幅图)生:通过“唐长安城下水道铁闸门”这幅插图能看到当时城市的公共设施是非常先进的,当时就有下水管道了!生:看“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这幅图,能看出当时来长安的外国人很多,体现了国际都市的开放。
而“唐骑驼乐舞三彩俑”更是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唐三彩的艺术形式展示西域的风情!通过插图展现长安这个国际性都市的繁荣,不仅让学生从长安城的布局看出对后世的影响,长安城的设施看出当时城市的先进,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使得学生充分理解这个当时的国际都市为我们展现的繁荣,这要比文字所说的更为直观。
历史本身是不断发展,相互联系的。
在历史教学这是不可忽视的一点,因此历史课本插图本身也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教师应注意到组图之间的联系,以及将前后不同章节的相关插图贯串起来使用,这会让学生对历史有完整的认识,比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而多幅插图的联合不仅局限在同一课中,在不同课对同一问题的关注也可通过插图来联系进行了解。
案例6:七年级下册《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关于元朝疆域的介绍。
师:作为中国历史上创造少数民族政权辉煌的元朝,它的疆域也创造了中国历史的辉煌,下面我们就通过以前对各朝代的疆域图的对比来看看。
(指导学生翻看第17页“唐疆域图”,第56页“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第61页“金、南宋对峙形式图”和第76页“元疆域图”)师:通过这几幅对比,大家能发现什么?生:元朝的疆域最为辽阔师:没错,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元朝的疆域最辽阔,这段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为什么元朝会拥有中国历史上最为辽阔的疆域呢?首先我们从蒙古这个少数民族讲起……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通过多图多课的结合,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通过一次优化历史多幅历史插图,让历史插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说话”,使历史插图成为学生学好历史的得力工具和有力助手,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获得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技巧,更丰富了学生对历史资料的掌握。
四、历史插图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相结合历史教科书中不同形式的插图给学生展示了多面的历史,但如果在教学中仅让学生读读看看,未免单调,使教学效果打折扣。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检索、加工和处理,以及知识的表达、传输技术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21世纪,信息化主导着社会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信息化带来的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赋予了课堂教学和师生交往崭新的内涵,使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目标向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主的课程目标转变,使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改变了教学方式,通过借助多媒体演示的手段,“能将语言文字、挂图、标本、音乐、幻灯、电影、电视等各类教材和方法,统一于自身并加以运用。
”更可以形象地表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历史”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看得见、听得懂、想得通。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传递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让静态的历史插图动起来,进一步呈现现象,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作出提示,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