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初一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第四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了什么?(P24)教人知识,不如教人获得知识的方法。
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2、爱因斯坦:W=X+Y+Z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方法,Z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废话。
由此可见,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勤奋、惜时等,是成功的重要保证。
3、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⑴珍惜时间首先体现为合理安排时间(P26)①为什么?学习时间不仅能节约时间,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②怎么办?a安排时间要分出轻重缓急,排好先后顺序。
b 安排学习时间要结合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并考虑自己的各种实际情况。
⑵珍惜时间也体现在善于有效利用零星的时间。
(P27)4、什么是的学习方法?(P31-P32)学习方法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一定意义上说,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的学习方法。
第五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
文明娱乐、健康休闲,不仅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助于我们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1、劳逸结合的意义(P33)使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和调剂,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文明娱乐,健康休闲⑴作用?(P35)文明高雅的娱乐和休闲可以对我们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它不仅可以使我们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培养我们高雅的情趣,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⑵玩的原则:玩得健康,玩得节制,玩得节俭,玩得有个性。
(P37)第六课聪明以外的智慧影响人成才的因素:智力因素(占20%)、非智力因素(即个性,占80%)聪明只是成才的一个条件,要成才,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个性。
(个性包括思想、品德、情感、性格、气质、意志、习惯、兴趣爱好等因素)(P38)1、态度决定未来(P39)⑴学习态度往往决定学习的效果。
⑵学习态度与学习兴趣密切相关。
⑶学习态度也决定于学习目的。
正确的学习目的(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强大、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是促使我们勤奋学习的根本动力。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3篇)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1、家庭的内涵(意义)①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②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③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2、家中亲情的意义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
3、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4、如何孝亲敬长①尽孝在当下。
我们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尊敬。
③倾听。
④感恩。
①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6、体味到什么样的亲情①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份情感,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②亲情之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无论何种表达方式,亲情都在。
③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
但是,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家中的亲情仍在。
7、随着成长,和家人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①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8、什么是亲子冲突亲子冲突是亲子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体现了青少年个体的发展,也能够促进父母的改变与完善。
过多的危害过度、频发的亲子冲突,则具有巨大的隐患和消极作用。
9、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10、怎样认识亲子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年级学生刚刚升入中学,第一次接触政治学科,新学科的开启,第一次的新鲜接触,正确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参考阅读!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一.珍惜生命 (理解)[七上 P27-32]1.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2.珍爱我们的生命( 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要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2) 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
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不要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的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3)延伸生命的价值。
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七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二.认识新自我 (识记)[七上P46-53]1.自我认识的必要性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
2. 自我认识的内容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的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初一道法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填空题1.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必须弘扬(),必须凝聚()。
(第一课)【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2.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是()(第二课)【学习】3.初中阶段的学习方式:学习不仅表现为()和(),而且表现为()、()、()和()。
(第二课)【初中阶段的学习方式: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初中阶段的学习态度:学习需要( )、( )的态度。
【初中阶段的学习态度: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第二课)5.课堂笔记的策略:①();②();③()。
(第二课)【课堂笔记的策略:①课前准备;②课中记录;③课后补充。
】6.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①可以从()和()来认识自己。
②可以从()来认识自己。
③可以从在()来认识自己。
(第三课)【通过哪些途径来认识自己--①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
②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③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
】7.他人评价的作用——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的认识。
(第三课)【他人评价的作用——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8.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①();②();③()。
(第三课)【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①用心聆听②勇于面对③平静拒绝】9.人类的智能包括()、逻辑-数学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方面。
(第三课)【人类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方面。
】10.朋友圈的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扩大了,()也扩大了,()更丰富了;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朋友关系更加()。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什么是政治1. 政治是指人们为了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活动和行为。
2. 政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必然产物。
3.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权力问题,即谁来执政,执政者如何行使权力。
4. 政治是一门科学,包括政治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等多个学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分权制衡1. 我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我国的政府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3. 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立法权、监督权、选举权等职能。
4. 我国的政府机关之间存在分权制衡的关系,实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四、社会主义民主1. 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之一。
2. 社会主义民主是指人民有广泛的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人民民主主体地位。
3. 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在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上,如普选权、选举权、言论权等。
4. 社会主义民主需要通过法治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念,追求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美好生活。
3. 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人们关注社会集体利益,弘扬社会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
4. 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珍视荣誉,恪守道义,弘扬社会正气。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准则。
初一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上册

初一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上册初一道德与法治的必背知识点主要包括道德理论、法治基本概念、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法治社会主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详细的解释。
一、道德理论1.道德的定义:道德是人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正确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
2.道德的来源:道德的来源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
3.道德的特点:道德具有普遍性、客观性、长期性、自觉性和规范性等特点。
二、法治基本概念1.法治的定义:法治是指依法治理,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治国理政原则。
2.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公布和实施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力量的象征。
3.法律的特点: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规范性和适用性等特点。
三、道德与法治的关系1.相互关系:道德与法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道德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道德的重要保障。
2.不同层次:道德是个人的行为准则,法治是社会的行为规范。
3.互相促进:道德的遵守有助于法治的有效实施,法治的存在和发展又有力地促进了道德规范的普遍遵从。
四、法治社会主义1.社会主义法治的定义:社会主义法治是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民主法治为保障,以公平正义为目标,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制度体系。
2.特点和优势:法治社会主义强调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权利:公民享有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各种权利。
2.公民的义务:公民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以上是初一道德与法治必背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能够深入了解道德和法治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些知识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以及公民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为建设一个和谐、公正、法治的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必背基础
打印稿)
以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课的必背基础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 达到全国解放的标志是解放大西南地区。
- 军民合力的战争形式是人民战争。
- 建国初期实行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计划经济。
- 中国成立时的是陈独秀。
2. 中国的成立和发展
- 中国成立于1921年7月1日。
- 中国革命的开创者和领导核心是中国。
-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开展了哪些革命斗争:三大
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
3.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 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 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些内容: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国有化。
-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国家发展了哪些重点工业:煤、铁、钢、电力等。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
- 第一个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5.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和实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和科学发展观。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中国选拔干部的重要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的必背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最全)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最全)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框中学序曲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答:(1)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新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答:(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体现在: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
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
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3、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答:(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开展兴趣的平台。
(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第2框少年有梦1、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答:(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什么是努力?答:(1)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
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3、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到努力?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答:(1)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研究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一课1、中学时代的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它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与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与挑战。
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2、中学时代的礼物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进入中学,新的目标与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与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3、21世纪需要学会的四种研究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2010年增加了三个新的支柱:学会研究、学会变革、学会成长。
第一单元第二课1、梦想的含义梦想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与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2、少年的梦想的意义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进步与发展。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3、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4、努力的含义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与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与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5、努力的方法努力需要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与管理时间。
需要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每天进步一点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学思并进,思而不学则殆。
需要诊视团队合作。
6、实现“我的未来不就是梦”需要怎样努力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就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研究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与人民联系在一起。
努力需要坚持。
初一上册政治笔记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1、青春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P3)①身体②心理③思想2、青春期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三方面(P3)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小标题:积极影响(P3)带来的烦恼(P4、5)3、如何做到悦纳生理变化(P5)①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生理变化而自卑,对自己尊重③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对同伴尊重④青春的我们追求美,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4、青春期有哪些心理变化(P5)①认知能力得到发展②自我意识不断增强③情感世界愈加丰富5、青春期有哪些矛盾心理(P6)①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6、如何直面青春期的矛盾心理(P6)①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我们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小标题:为什么要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矛盾心理(P6)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7、如何正确认识独立思维(P9)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
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8、什么是批判性思维(P10)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
9、思维批判性的重要意义(P11)①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思维的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10、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要求(P11)批判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11、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青春的创造潜力。
(P12)①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②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③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创造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每人身上12、青春期如何开发创造潜能(P12、13)①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②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与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③创造离不开实践,用智慧与双手,去尝试探索实验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一框男生女生1、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男生女生生理性别特征(P15)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平静而欣然地接受2、什么是“性别刻板印象”(P15)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与看法3、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性别刻板印象(P16)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积极影响:帮助我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消极影响:性别刻板印象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4、正确对待男女性别优势(P17)①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②我们不因自己的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因自己的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③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第二框青春萌动1、青春期“心理萌动”表现(P18)①有自我表现的欲望②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③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2、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P19)①要学习对方的优秀品质②要注意言谈得当、举止文明小标题:如何正确面对他人的质疑(P19)3、正确认识对异性的朦胧情感(P20)①这是青春成长中的一种重要现象②对异性的欣赏和向往,并不是真正的爱情4、如何正确对待异性的朦胧情感(P21)①慎重对待,理智处理②树立正确的爱情观5、如何认识爱情观(P21)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上册

七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上册走进初中,政治课程就是我们必修的科目之一。
为了更好地学习政治,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本文将根据《初中政治上册》的内容,为大家归纳总结七年级政治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
第一章政治与我国的发展1.政治的基本概念政治是指为了管理国家和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和事项。
2.政治文化的含义政治文化是指在政治生活中形成和运用的有特定含义、价值观念和模式的文化。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先进分子的先锋队。
第二章国家政权与政治制度1.国家及其性质国家是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组织形式构成的有组织的政治实体,是权力机构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
2.国家权力的三个基本属性国家权力的三个基本属性是普遍性、专一性和最高性。
3.我国国家机构的种类和职能我国国家机构分为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
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形式。
2.政协制度政协是我国的最高政治协商机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组织。
第四章法律和法律制度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规定并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实施强制力的一种规范行为的制度。
2.我国的法律法规我国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等。
第五章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1.祖国统一的含义祖国统一是指整个国家领土完整统一,不受分裂和瓦解的危险。
2.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国家繁荣、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以上就是七年级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各位同学更好地学习政治,认真学习政治知识,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一、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 公民权利的定义:指国家法律赋予公民的各种权益。
2. 公民义务的定义:指公民依照法律应当履行的职责。
3.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二、法律的基本知识1. 法律的概念:法律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规范性文件。
2. 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规范性。
3. 法律的作用: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
三、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 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能。
2. 宪法的地位: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有其他法律、法规、规章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3. 宪法的作用:宪法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和行为。
四、法治社会与公民参与1. 法治社会的概念:法治社会是指一切社会关系都依法规范,公民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
2. 公民参与的意义:公民参与有助于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3. 公民参与的途径:通过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社会事务、监督政府等方式参与社会治理。
五、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1. 个人品德的内涵:个人品德是指个人在道德行为和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品质和行为准则。
2. 社会责任的定义:社会责任是指个人或组织应对社会和环境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3. 培养个人品德的方法: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参与社会实践、自我反省等方式提升个人品德。
4. 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通过志愿服务、环保行动、公益活动等形式履行对社会的责任。
六、社会公德与公共秩序1. 社会公德的含义: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 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公共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维护公共秩序有助于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3. 维护社会公德的方法:通过教育引导、法律规范、社会监督等手段提升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是学习政治的第一个学期,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1. 国际政治(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人口、领土、主权的统一整体。
(2) 主权的概念:主权是指国家拥有独立自主的政治权力,其他国家不得干涉。
(3) 平等的概念: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应平等相待,不得进行侵略、干涉、霸权行为。
(4) 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互不敌对、平等互利。
(5) 联合国的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人权,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等。
2. 国内政治(1) 政治的概念:政治是国家的大事,是管理国家事务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活动。
(2) 共和国的概念:共和国是一种政治制度,政权由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主选举并通过宪法规范权力。
(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具有领导地位,对国家事务拥有决定权。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5) 民主集中制的特点:民主决策、集中执行、个别决定和个别执行的相结合。
3. 公民与法治(1) 公民的权益: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益,如人身权、政治权、经济权等。
(2) 法律的作用:法律是社会管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
(3) 宪法的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公民的权益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的职责和权力。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 经济与社会发展(1) 经济的发展方式:传统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经济。
(2) 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要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使经济持续增长。
(3) 农业与工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力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总结1. 国家与政权-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人类社会中基本的政治组织形式,具有主权、稳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的统一。
- 政权的定义:政权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机器的核心和实质。
- 国家与政权的关系:国家是政权的依托和载体,政权是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和组织。
2. 国家的分权与制衡- 国家权力的三个分支:行政权力、立法权力和司法权力。
-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通过将国家权力进行划分,使各个权力机关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形成行使权力的合理组合和分工。
3. 国家的形式与性质- 国家的形式: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等。
- 国家的性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等。
4. 国家的组织结构- 国家的组织结构包括国家机关、国家组织和国家社会组织三个方面。
- 国家机关:是以行使国家权力为任务的各级政府机构。
- 国家组织: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目标而特设的职能性组织。
- 国家社会组织:是国家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之一,包括政党、团体、协会等。
5. 国家的根本任务与职能- 国家的根本任务:维护国家的统一、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福祉。
- 国家的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五个方面的职能。
6.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公民享有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 公民的义务:公民应尊重宪法和法律,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
7. 党的性质与党的作用- 党的性质: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党的作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通过领导国家机关来履行职责。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引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塑造良好社会风尚。
9.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压迫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困境。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如下:
1. 政治的概念和作用:政治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政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保障人民的权益。
2. 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政治组织,由人民构成,拥有一定的历史、领土、人口和政权。
国家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
3. 国家权力的来源和类型:国家权力的来源是人民,人民通过选举和其他形式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
国家权力可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种类型。
4. 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各级政府的组织结构,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强制力的规范行为的规则,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5.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指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8.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是公民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等。
公民义务是公民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包括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等。
以上为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总结,供参考学习使用。
七年级上册政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政知识点总结政治学科是初中学习的重点之一,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七年级上册政治课程主要包括政治常识和基本制度两个部分。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政治知识。
一、政治常识1.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国家是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领土、人民和主权。
民族是指一群有着相同文化和历史传统的人们。
2.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
政治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方式。
3.国家的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三个方面。
其中立法机关是制定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机关,行政机关是行政管理的机关,司法机关则是裁判和公正的机关。
4.民主政治和专制政治民主政治是指人民通过选举、表决和其他形式直接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政治制度。
专制政治则是指国家的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或者少数人手中的一种政治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在中国这个特殊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
它的主要特点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制度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
同时,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公民的人权,维护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
2.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民主集中制是指在党内、政府内部,充分发扬民主,形成广泛的共识,然后由少数人作出决策,确保党和政府的统一性和高效性。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又一基本特征。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制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选民的代表,必须依据选民的意愿,维护选民的合法权益,履行代表职责。
4.基层民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又一特征。
基层民主是指在城乡基层组织中,广泛发扬群众的民主创造性,培养群众的自治意识,让群众参与基层组织的经营管理、民主选举、公平竞争等活动。
七年级上政治书里面的重点知识

七年级上政治书里面的重点知识七年级上政治书中的重点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自我认识与成长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评价,树立自信。
学会调节情绪:了解情绪的种类和特点,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友谊与交往建立友谊: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和维护友谊,处理与朋友之间的矛盾。
尊重他人: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会合作与竞争:了解合作与竞争的意义,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三、家庭与亲情了解家庭: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家庭的重要性,树立家庭观念。
孝敬父母:了解父母的爱和付出,学会孝敬父母,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学会沟通:学会与家人沟通,解决家庭矛盾,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学校与学习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学校观念。
遵守纪律:了解学校纪律的重要性,学会遵守校规校纪,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会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和爱好。
五、社会与责任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构成和运行机制,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
承担社会责任: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培养公民意识: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树立公民意识,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六、自然与环境了解自然:了解自然的构成和特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念。
保护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节约资源:了解资源的有限性和重要性,学会节约资源,保护地球家园。
七、国家与法律了解国家:了解国家的性质和任务,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遵守法律: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学会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学会维护国家利益,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以上是七年级上政治书中的重点知识内容。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政治基础知识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

政治基础知识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本文档是对七年级上册政治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
主要内容如下:一、民主与共和国1. 民主:民主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是指人民通过选举等途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2. 共和国:共和国是指由选举产生的最高权力代表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政治制度。
二、国家机关1. 国家机关是指由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政府等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2.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 国务院: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4.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政府:是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县、自治县、市、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政府。
三、基本国策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
2.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标志,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四、国旗、国徽、国歌1. 国旗: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2. 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由天安门、五星、麦穗、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六部分组成。
3.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在中国特殊国情下的一种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
六、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1. 形式民主:指国家制度保障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2. 实质民主:指人民群众真正享有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质。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政治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一政治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一政治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初一政治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自我新期待★1、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①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②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3、外在形象(也叫外在美)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
★4、内在素质(也叫内在美)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
★5、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是什么?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6、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7、如何正确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这句话这句名言是鼓舞我们坚持自已的原则,而不是教我们不重视他人意见;我们要重视周围人对自已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8、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 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
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
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9、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10、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有哪些?(或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①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②在心中想像一个更好的“自我”形象,来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③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
初一政治上册知识要点1、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是怎样的?(1)积极向上;(2)团结友爱;(第一文库网3)共同进步;(4)和谐相处。
2、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班集体?(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有利于培养兴趣,增长才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Unit1·走进中学1.1我上中学了Q1:与小学相比,中学生活出现了那些新变化?A:1)在中学,学习科目增多了;2)在中学,学习难度加大了;3)在中学,自主管理的要求高了;4)在中学,社团活动更丰富多彩了;Q2:如何积极适应新生活A:1)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尽快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班级的规整制度和要求,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2)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尽快地熟悉班级、熟悉同学,交出真诚,献出热情,保持同学之间的正常的交往;3)主动迎接学习的新挑战;1.2认识新伙伴Q1:什么是闭锁心理?A:将自己闭锁起来的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Q2:闭锁心理有什么危害性?A:闭锁心理如果不及时克服,就容易发展为自闭心理,把朋友拒之门外Q3:如何克服闭锁心理?A:如果我们想获得理解,就要袒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如果我们渴望人际交往中的温暖,就要先信任对方Q4: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的重要性)A:1)热情开朗的性格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2)容易被人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在集体和社会中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并且容易得到快乐;Q5:如何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A:1)每天保持一种好心情。
保持好心情会让我们变得性格开朗,性情活泼;2)对老师、对同学态度友好。
对人友好容易获得别人的接纳和取得别人的信任;3)与人交往主动、豁达,不计较个人得失。
Q6:交朋友的原则。
A:1)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真正的友谊,是人们在交往中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亲密情谊;2)友谊要靠真诚和宽容“播种”;3)友谊要靠平等与尊重“护理”;4)友谊要靠信任与奉献“浇灌”;5)善交益友,不交损友,乐交诤友;1.3融入新集体Q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A:个人与集体是不可分割的,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不能缺少个人。
Q2:什么是集体?A:集体是指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Q3:学校给我们提供了什么?A:1)学校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2)在学校,我们拓展了视野、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3)在学校,我们找到了新朋友、学会了悦纳自己;4)在学校,同学与老师平等相处,同学之间充满友爱;5)生活在活力四射的学校里,我们感到幸福和快乐;Q4:什么是团队意识?A:团队意识是一种整体配合意识。
它强调集体成员为了共同的目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紧密配合的团队精神Q5:怎样培养团队意识?A:1)相互容纳同学之间的差异性。
只要我们做到包容差异,相互欣赏,同学之间一定更团结;2)每个人都关心他人,想集体之所需。
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配合。
Q6:集体凝聚力源于什么?A:集体凝聚力源于集体荣誉感Q7:什么是集体荣誉感?A:集体荣誉感是一种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兴衰成败的道德情感。
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推动个人履行道德义务的巨大精神力量Q8:集体荣誉感有什么作用?A:集体的荣誉会给人带来自豪感、产生归属感、形成向心力、亲和力Q9:有集体荣誉感的表现?A:有集体荣誉感的人总是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集体荣誉、利益联系起来,把集体的荣誉看作高于个人的荣誉,为集体的成功而感到自豪,为集体的挫折或失败感到苦恼;热爱自己的集体,决不以损害集体的利益来获取个人的名利Q10:我们应该怎样增强集体荣誉感?A:1)树立主人翁意识;2)积极参加集体活动;3)自觉维护班级荣誉;Unit2·认识自我2.1悦纳自己Q1:我们通常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和认识自己?A:1)外在的体征;2)内在的精神世界;3)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Q2:怎样正确地认识自己?A: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等途径,客观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正确地认识自己Q3:悦纳自己的含义?A:悦纳自我,就是欣然地接受自己Q4:为什么要悦纳自己?A:自然界是由多姿多态的物种构成的,人类社会也是由形形色色的个人组成的。
正是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个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Q5:怎样悦纳自己?A:1)客观地评价自己。
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2)欣赏自己的优点。
学会发掘和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满足;3)接受自己的不足。
珍惜自己,勇于接受自己的不足;Q6:怎样完善自己?A:1)发扬优点。
找出自己的优点,强化它,发扬它;2)克服缺点。
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克服它,改善它;3)追求进步。
青春期是我们人格和能力快速成长的时期,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培养自己开放的胸襟;2.2调控情绪Q1:情绪的特点。
A:情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Q2:怎样调控情绪?A:1)输入自我调控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醒自己调整情绪;2)转换角度看问题。
如果我们转换角度看问题,改变不正确想法,就能改变我们的情绪;3)用行动调控自己的情绪;Q3:保持健康乐观心态的必要性。
A:乐观健康的心态有助于我们找到良好的自我感觉,建立有价值的人际关系,获得成功的人生Q4:怎样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A:1)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一个具有健康积极生活态度的人,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能够对生活充满热爱;2)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3)学会爱和感恩。
爱会使我们表现出积极的心态,感恩则让我们的心态更加健康;2.3男生女生Q1:男生女生的优势区别。
A:1)语言能力方面,女生优于男生;空间能力方面,男生优于女生;数学能力方面,男生略占优势;准确把握细节方面,女生优于男生;2)男生坚强、勇敢,富有责任感,在女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挺身而出,帮助她们解决问题;女生温柔、细腻,擅于关心他人,乐于倾听;Q2: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好处。
A:1)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男生女生之间自然快乐地交往,有助于消除两性间的神秘感,帮助我们培养健康的性心理,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2)男生女生的正常交往有益于形成团结上进的班集体;3)男生女生建立在友谊基础上的正常交往,给我们学习和生活带来快乐、美好的感受;Q3:男女生恰当的交往方式。
A:1)言行适当,自然大方。
不必过于拘谨,不可过分随便,不宜过分冷淡,避免过分亲昵,也不应哗众取宠,言行要适当,举止要大方;2)互相尊重,平等待人。
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意愿;3)自爱自重,珍惜自己。
爱护自己的尊严和名誉,珍惜自己的人品和人格,并且懂得保护自己;Unit3·学会交往3.1我和父母Q1:家庭的种类。
A:父母和儿女组成,是两代人的核心家庭;几代人组成的大家庭;单亲家庭;收养家庭;Q2:不同家庭的共同点。
A:都有亲人之间的相互关爱,都有温暖的血缘亲情Q3:家庭对我们的重要性。
A:1)家为我们提供物质生活的保障;2)家是我们情感的归宿;3)家是人生的港湾;Q4: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孝敬父母?A:在少年时期,孝敬父母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体谅、关心,尽可能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和苦恼,让父母为自己的良好行为高兴、骄傲,不使父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忧虑、烦恼Q5:为什么要孝敬父母?A:1)天下父母无不疼爱子女,这是一种天然的情感。
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感情的归属、希望的寄托。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对子女的奉献是无保留的;2)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被视为做人的本分,成为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Q6:为什么会有“爱的冲突”?A:我们正处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
我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能力逐渐增强,独立性逐渐显现,对父母惯常的关切、要求、管教可能越来越不以为然,有时还会产生抵触情绪Q7:“爱的冲突”的危害性。
A:使父母忧心,使自己烦恼,使家庭气氛紧张Q8:如何化解“爱的冲突”?A:1)理解与沟通;2)时时记住父母的良苦用心;3)经常与父母谈心;4)遇事多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5)对父母作出的承诺要说到做到;6)在父母面前建立信用;7)了解父母的工作,体谅他们的难处和心情;3.2师生情谊Q1:在中学,我们的师生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A:在和老师的交流中,我们感到自己更加受尊重,和老师的关系变得平等了Q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A: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具体表现在:1)在课程学习中,老师带我们进入自主学习的新天地;2)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常常只充当指导者而不是领导者;Q3:学生怎样与老师相处?(怎样对待老师的批评?)A:1)尊重与信任老师。
当老师的某些要求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我们可以先检查自己是否错了。
当自己受了批评,要冷静反省;2)理解与体谅老师。
设身处地地理解老师;3)关心和帮助老师,和老师做朋友,亦师亦友,了解、欣赏、关心、帮助老师;3.3文明交往Q1:交往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交往?)A:1)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交往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们获得知识、友谊、信任、肯定,从而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2)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交往必然越来越频繁,个人越来越不可能孤立孤独地生活。
因此,交往的能力对于现代人越来越重要了;Q2:交往的前提是什么?为什么要尊重他人?A:交往的前提是尊重。
1)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不以自己的某些长处自居自傲,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2)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信任和友谊;Q3:交往的“通行证”是什么?为什么要礼貌?A:交往的“通行证”是礼貌。
礼貌是谦虚恭敬的态度和言行,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形式。
交往中礼貌的行为能够显示一个人良好的文化内涵和修养,能够增添一个人的风采和魅力。
一个彬彬有礼的形象是交往成功的第一张“通行证”Q4:文明交往的原则?A:1)交往的前提是尊重;2)交往的“通行证”是礼貌;Q5:文明交往的技巧有哪些?A:真诚坦率;正直勇敢;坚持原则;谦逊宽容;善于聆听;热情开朗;乐观幽默;细心体贴;要学好拒绝和远离,保护自己,不受诱惑;Unit4·学会学习4.1培养正确学习观念Q1:学习的含义?A:学习是个人经过练习,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得过程Q2:学习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学习?)1)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
人们通过学习能够摆脱愚昧、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己的素质;养成良好的品德;吸纳人类积累的智慧和思想;获得服务社会的本领;2)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
学习使我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个性;3)学习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
知识水平越高、能力越强的人,收入与生活质量也会相应的较高;4)学习是将来参加祖国建设的需要;Q3:学习的类型?A:语文学习:人类使用的语文,包括口语与文字;技能学习: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解决问题学习;品德学习:包括道德和品格的学习,即如何做人的学习;……Q4:学校学习的特点?A:1)学校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2)学习内容:系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3)学习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4)学习时间:相对集中;5)学习目标:为未来服务社会做准备;Q5:为什么要做学习的主人?A:学习固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它却是我们重要的生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