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与中国有那些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与中国有那些区别??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8-7-22 10:46
提问者:youterwwwe - 经理四级最佳答案
很久以来,人们都接受这样的观点:中国学生创造能力逊于美国学生,但基础知识的扎实却远强于后者。然而,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却给了自我感觉良好的中国人当头一棒:“这都是多少年来可怕的自我麻醉!我不认为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有多好!”
丘成桐说:“能进哈佛大学的中美学生应该是这两个国家最好的学生。而两类最优秀的人相比,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绝对不会逊色于中国学生,相反要强很多。“
”在美国比较好的中小学校里,中国学生念的功课,他们也都是要学的,而且学得很灵活,绝对不是像中国那样填鸭式地教。一些好的学校,十一、十二年级学生的微积分已经做得非常漂亮,但听说国内不是所有的高中生都学微积分。“
丘先生清楚地记得:有一次,几个来自国内一顶尖大学的学生找到他,求教一个几何方面的问题。丘成桐感到很奇怪,他们问的是一个微分几何方面的古典问题,是学生们在读本科时就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
这还能说中国学生比国外学生学得好吗?“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则认为:中国的教育态度与美国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
中国式与美国式的教育,不能讲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要因人而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换一种说法,对天资高的人,美国教育会好一些,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讲,中国的教育哲学是比较好的。
杨振宁的结论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没有完全改变的必要。
有人以中国学生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上的卓越表现来反驳丘成桐的观点,“国内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孩子多厉害呀,连着多年占据金牌霸主的地位。美国孩子能行吗?”
然而,早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就有学界专家告诫,别被“奥赛”的光环蒙蔽。中国之所以能在数学“奥赛”上年年丰收,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选手都是层层选拔的,并在赛前经过了严格的强化训练。这种强化训练可以用“残酷”一词来形容。在学校往往是采取数学教师轮番轰炸的方式,即竞赛选手停止了其他所有学科的学习,整天从早到晚不休息,十几名数学老师轮流辅导,出难题怪题考试,同一题型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练习,直到所有老师无题可出,甚至数学老师都被难倒,无法解答,还不罢休。在国外,参加”
奥赛“是自由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得这么好。在我国,各种”奥赛“都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痕迹,不再是培养兴趣的活动。这样培育出来的数学苗子,他们多半会“告别”数学舞台。“在…奥赛‟中获奖的不少人不愿继续从事数学研究,个别人甚至表示一辈子不愿意再接触任何数学符号。”北京师范大学刘兼副教授说。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重大意义之一,本是促进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训练尤为重要。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运算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有严密的思维逻辑,有灵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在中国的奥赛热,却渐渐背离了其初衷……
面对以上困惑,本刊近日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育心理与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伍新春教授和北美三大教育心理学家、前美国教育协会主席、现伊利诺依大学阅读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安德森先生。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实际上中美教育差异不只存在于大学、中学,更存在于小学和学龄前幼儿时期。美国人重在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认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他们觉得进入21世纪后,人们所要面对的是科技创新和纷繁庞杂的信息更替,只有培养一个人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最大的生存保障。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西方人说:“Leader is reader”(领导者一定是读书人)。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儿童早期开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说阅读是学习的基石,教育的根本,那么,儿童阅读就是基石的核心。因此,早期阅读更被称为”终身学
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美国总统布什在“教育改革蓝图“中说:我们太多的孩子不会阅读,阅读是建筑的基石,它必须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把儿童智力发展的重点转移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在美国、英国的幼儿园,阅读占到课程的80% 以上。每天晚上睡前进行20分钟的亲子共读,已经成为大多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习惯。西方国家儿童读物出版机构、社区、家庭、教育机构、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及传媒的多方参与,构成了良好的儿童阅读促进机制。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著有《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书。承担过国家“攀登计划”《脑科学与素质教育》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现代学习理论与学习方式变革》课题;教育部《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成因与干预研究》;美国福特基金《汉语儿童的阅读与促进》课题。
问:数学大师丘成桐认为中美学生的差距不止在大学教育阶段,更在基础教育阶段,您对此怎么看?
答:我们目前正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其实,我们的基础教育也有其可取之处。比如,我们学生的基本功很扎实,解决书面问题的能力往往比较强。关键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究竟怎么教才能尽可能的发挥优势,减少劣势。这是个教育政策的策略问题。现在,美国也在学习中国应试教育中好的一面,以期减少他们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美国所倡导的“快乐教育”就是希望孩子从小培养内部动机,享受做这件事的乐趣。而灌输式的教育虽然也能达到这种目的,能力可能提高了,但也可能无形中使孩子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以后再也不想做这种事情了。我自己也是一位大学老师,从我的经验看,国内中学里最优秀的学生,大学里继续优秀的不多。因为国内中学里最优秀的学生往往为了保住第一名,就要加倍的用功读书,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抠书本、抠教材上,兴趣面会比较狭窄,一旦进入大学学习后,外在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了,自己就会从精神上放松,学习成绩就会掉下来。所以,从中外教育来看,最核心的就是别人学得比较轻松、愉快,而国内则整体上强调学习是一种苦差事,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中国有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说:你现在吃苦了,以后就可以享福了。可是现在有谁能够读20年书后,就可以从此不学习只享受呢?心理学中有一种术语叫做“过渡理由效应”,就是这样一种理由足够我从事这样一种活动了。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家长和老师不断地给学生一种奖励,学生就会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得到这些奖励,一旦这些奖励没有了,他的学习动机也就没有了;没有了动力,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掉了下来。
用奖励刺激学习的方式,会把孩子往一个方向引。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往这个方向走才是最对的、最合理的。所以,有创造力、成功的人并不总局限在某个方面。
问: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各有各的利弊,您认为应该怎样扬其所长,避其所短?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有什么策略?
答:中国的学生众所周知都比较勤奋,比较刻苦,这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有关。中国人受几千年的传统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以“勤劳、智慧”闻名天下。我们的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与理解都很好。这一点,美国也正在向中国学习。他们的课程改革也吸收了许多中国教育中好的一面。比如,美国曾经提出一个口号”恢复基础运动“。它就希望把自己强的一面发挥得更好的同时改进自己相对弱的一面。
从我们研究来看,美国学生一般知识面比较宽,中国学生则知识面比较窄,对某个点研究得较深。另一方面,美国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活跃,而我国则比较沉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学习的内容也相对封闭,这样我们学生的创造性、突破条条框框的能力也相对差。这种书本的学习与现实生活有距离。比如,合并同类项这个问题,国内很少有学生会把“合并同类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一个班的同学,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