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华民族一家亲》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 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我国各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某些民族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3.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2.谈话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活动方案。
3.准备好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2.呈现(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如: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饮食习惯、服饰特点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任务内容:挑选一个民族,深入了解其风俗习惯,并向其他组展示。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认识。
同时,引导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族风俗习惯,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反思
2.多角度地分析古今事例,明白各民族共同奠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各民族面对侵略同心协力的英雄气概。
2.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对图形、法律法规等小常识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站一站、数一数等方式充分调查学生的经验,感受民族构成的特点。
3.互帮互助,和谐相处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扬州就有个自治乡,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2.扬州高邮菱塘,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请看视频《爱驻菱塘》。从这个片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将进行知识问答。
7.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更加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出示人口调查图,从这个图中你看出来什么?(板书:交错杂居)
8.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保障,各民族之间流动更加频繁,看,我们同学中也有少数民族的学生。。你们能说说生活在这里有什么感受吗?
1.学生回忆,说出民族的名称来。老师适时表扬。
2.学生交流,汉族人数占全国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一点五,其他民族人数占百分之八点五。
3.共有55个。
4.学生交流民族分布的特点。
5.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五大自治区,认读自治区。学生交流感受国家政策法规对少数民族的尊重。
6.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针对少数民族的一些优惠政策。
7.学生交流,感受民族交往交流频繁,趋势明显。
8.学生交流,让少数民族的孩子感受来自大家的温暖,让汉族的孩子明白更要关心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
课伊始,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经典音乐烘托氛围,回望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我国是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共同建设国家,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了解特点,政策优待
1.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五十六朵花装点着这个大花园,这56朵民族花,你能叫出多少名字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从传统节日中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2.掌握策划班会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民族风情。
2.从策划班会能力的提升中,让学生明白各民族间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课题:7.中华民族一家亲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五年级
课时:第3课时
提供者:高嵘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
三、主题活动我设计
1.祖国的稳定统一,团结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民族,值此祖国70周年之际,王老师决定在班级开展庆祝祖国建国70周年的主题班会“民族一家亲”。
1)请大家来设计方案,你想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设计?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2)教师从形式多样引导:唱歌、跳舞、相声、快板、故事、社会小调查等方面考虑
3)教师从内容上关注:国家政策扶持(教育、文化、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等方面。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共两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从而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和思维能力,对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尚浅,容易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激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运用典型的事例,让学生在分析中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教学道具。
3.安排好课堂座位,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初步认识各民族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民族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2篇
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 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 课,共有三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中华民族大家庭》,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汉族、少数民族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并且大都能够说出几种少数民族,有的学生曾见过几个少数民族同胞,但对于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分布及民族关系的了解很有限。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 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特点。
2.提高饼形图和柱状图的读图、识图能力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3. 感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新型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是:在活动中感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新型的民族关系。
其中,感知中华民族大家庭新型的民族关系又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课件出示各民族大团结的照片,教师引导学生认一认,能认出几个少数民族的人,说一说我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其中有多少个少数民族,,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中华民族一家亲。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本课是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有所了解,但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我国有56 个民族,各民族之间有各自的风俗习惯。
但如何做到民族团结,为什么要民族团结,可能还有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56 个民族是一家。
2.培养学生尊重、爱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56 个民族是一家。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爱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谈话法、小组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本课相关的民族风情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资料。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 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并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是一家。
3.操练(10 分钟)教师提出讨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 (共20张PPT)
探究新知
牛羊和皮毛等内地汉族人民需要的物品。除了促进经济 上的交流,茶马古道还促进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不断交 融。比如,傣族的凤尾竹传到西藏地区,使得藏族乐器 弦子的旋律中也透出了凤尾竹的韵味。
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茶马古道推动了我国西 南边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 合作,维护了边疆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
探究新知
茶马司遗址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地处四川盆 地与青藏高原接合部,是茶马古道起 点之一。这里有古代管理茶马交易的 机构茶马司的遗址。
探究新知
上述资料中反映文化交融的事例是什么? 尝试说一则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的事例。
探究新知
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 事业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 辉煌篇章。
探究新知
在省级行政区域有分布的少数民族
探究新知
民族成分齐全的省级行政区域
探究新知
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 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探究新知
相关连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 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 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 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 的密切联系,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 力的结果。
探究新知
谢谢!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
7.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中华民族大家庭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探究新知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 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 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汉族人口 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 “少数民族”。
7.中华民族一家亲(2个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 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 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 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 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 共同生活着 56 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 国总人口已达 13.7 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 55 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 为“少数民族”。 1 细心的同学你们想想,去哪里可以见到我们的兄弟姐妹呢? 学生:去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2.例如我国目前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它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在那里肯定能找到很多 的少数民族,你知道是哪五个自治区吗? 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这几个自治区分布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4.知道了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后,我们要进一步去了解一下少数民族,现在进入第 二个环节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 (二)环节二: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目的:了解少数民族) 今天老师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十一位小导游,他们每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少数民族的介绍。 当导游在讲解时,请游客们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1 维吾尔族 点评:能歌善舞的民族如何体现? 其实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舞蹈和歌曲,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比如维 吾尔族的招牌舞蹈动作是一个动脖子的动作,他们的歌曲有《大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 来》我们都很熟悉。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和道德观念,但对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团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误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
2.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与各民族同学相处,共同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游戏教学法:通过民族风情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增进友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民族风情游戏,确保游戏安全、有趣。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民族风情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增进友谊。
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法律意识、公民责任、民族团结、爱国主义。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 法律意识: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 公民责任:学生能主动参与维护民族团结,关心国家民族问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课堂管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过于活跃,课堂纪律较为松散。这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影响了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虽然我采用了情境模拟和互动交流等方式,但部分学生仍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
3. 教学评价: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我发现过于注重知识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态度、能力提升等方面的评价。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以便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收集和整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我国各民族的特色和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纳多元文化。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民族政策,了解了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大家能够理解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知道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明确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维护民族团结。同时,通过学习,大家还培养了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当堂检测:
1. 根据教材内容,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例题4: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此题属于判断题,不计入总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及教学反思
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反思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对不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并开始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仍有片面性。
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相关的信息,能够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利于纠正其认识上的片面性。
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
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该懂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为此,本课设定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环节:活动一:中华民族大家庭与“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况—知道民族分布的特点—认识个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在第一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饼状图,了解“少数民族”的含义。
在第二个环节,首先,教师让学生围绕提前调查的本班或本校、本社区的少数民族情况就进行交流,并借助课前调查的资料,说说中国的少数民族是如何分布的。
其次,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标画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并借助教材第55页活动园里的图文资料,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特点的理解。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进行小结:我国各民族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在第三个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活动圆,以茶马古道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并结合自己课前查到的资料,讲讲这方面的事例。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了解到,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进而懂得“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活动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了解“兴边富民”“精准扶贫”等事例—组织、策划主题班会或展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起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民族团结的内涵和意义,还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活动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增进对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民族特色的图片、视频和案例材料。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课堂用的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和特色。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历史渊源和联系。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维护民族团结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时内容。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热爱祖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民族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各民族的特点,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认识到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3.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2.难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2.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活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各民族风俗习惯的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相关内容。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情景,让学生分组扮演各民族角色,进行互动交流。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课。
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鲜活的事例、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展现了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但在民族问题上,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形象、具体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列举出我国的各民族,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民族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 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生能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列举出我国的各民族,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民族问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教案
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少数民族展示会、策划主题班会等活动园,安排了相关链接和阅读角,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来实现,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
本课包括“互相尊重守望相助”这个版块内容。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处于高年级的时期,他们经过前四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道德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对法治精神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法治意识。
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并开始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仍有片面性。
本课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来实现,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以及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三、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了解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来实现,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之间守望相助的意识,热爱各民族人民以及激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1.结合查询资料和小组探究、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实现。
2.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热爱各民族人民以及激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难点: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
五、教学方式课前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先学后教、点拨引导。
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并能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2.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谦虚礼让、民族团结等;3.掌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提升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2.传统美德的学习和践行。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意识;2.如何引导学生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或白板笔记,用于课上的讲解和展示;2.给学生准备有关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故事和传统美德的小故事,用于课堂互动。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教师放一段音乐,让学生稍作休息调整状态;2.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即中华民族一家亲;3.引导学生讨论“一家亲”的含义,让学生谈谈自己家里的爱与团结。
第二步:知识讲解1.介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并举例说明;2.讲解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谦虚礼让、民族团结等;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三步:小故事共赏1.教师讲解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故事,如《钓鱼台上月》、《白蛇传》等;2.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
第四步:操练1.给学生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思考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景中如何践行传统美德;3.教师给予评价和点评。
第五步:总结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3.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题明确,符合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设计丰富多彩。
通过故事共赏、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有效地体验和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但在故事共赏和角色扮演环节,可能会出现有些学生不积极参与、表现持续性不足的情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应对,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能力目标]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音乐带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刚才上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生: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生:我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
师:咱们班同学都是哪个民族的?生:汉族。
师:咱们把除了汉族以外的民族统称为什么?生:少数民族。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
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1细心的同学你们想想,去哪里可以见到我们的兄弟姐妹呢?学生:去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2.例如我国目前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它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在那里肯定能找到很多的少数民族,你知道是哪五个自治区吗?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这几个自治区分布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
4.知道了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后,我们要进一步去了解一下少数民族,现在进入第二个环节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
(二)环节二: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目的:了解少数民族)今天老师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十一位小导游,他们每人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少数民族的介绍。
当导游在讲解时,请游客们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1维吾尔族点评:能歌善舞的民族如何体现?其实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舞蹈和歌曲,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比如维吾尔族的招牌舞蹈动作是一个动脖子的动作,他们的歌曲有《大阪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我们都很熟悉。
2藏族点评:其实藏族出名的节日并不是酥油灯节而是雪顿节,雪顿节又称酸奶节,牧民们敬献酸奶,后来因为又举行大规模地晒佛活动又称为晒佛节。
3蒙古族点评:刘树藩给我们带来了被誉为草原娇子的民族。
4回族点评:老师强度一下,你看回族的分布上它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它是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5壮族点评:还记得刚才王琛介绍壮族时它的人口有多少呢?1800万人,它可以说是我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它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唱山歌,比如因唱山歌出名的刘三姐就是壮族人。
6纳西族点评:它的一个特色在于你如果想找到这个民族只能去哪里找呢?云南,所以它是云南所特有的一个民族,而且他的文明程度是相当高的。
高到什么程度呢,大家都知道高考少数民族是有加分政策的,但是纳西族就是云南省三个不享受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之一。
7高山族点评:路子涵给大家带来了来自宝岛台湾的少数民族。
8满族点评:其实满族是离我们比较近的一个民族,因为只要是电视剧是关于清代历史的,跟满族就拖不了关系。
比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近几年热播的《甄嬛传》等。
9傣族点评:这是一个服装艳丽,婀娜多姿的民族,最有代表性的节日是泼水节。
10彝族点评:彝族的火把节闻名中外。
11朝鲜族点评:爱看韩剧的同学们对这个民族肯定不会陌生,在韩国99%的人都是朝鲜族的人,其实我们中国也有朝鲜族,他们主要也是分布在东北三省。
现在我们的导游介绍完毕,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好吗,感谢他们的精彩分享。
(三)环节三:民族知识大比拼(课堂检测)听了导游的讲解结合自己的平时积累,咱们来检测一下学到了多少呢,进入第三个环节民族知识大比拼。
(四)环节四议议兄弟姐妹(培养民族自豪感,正确看待民族关系。
)大家掌握的还不错最后我们来议议兄弟姐妹,听了同学们介绍这些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看到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的民族组成,你有什么感想?学生:我觉得我们的民族很伟大、太壮观了,我想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种类多。
学生:我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
学生:少数民族的风格各异,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他们是我们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虽然少数民族的人口占总民族的人口非常少,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我们这些兄弟姐妹呢?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尊重、平等、团结、互助。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
让我们各民族平等尊重,团结友爱,合作互助,共同发展,共创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五)小结我国各民族人口比例和分布特点。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出示课件:中华民族一家亲。
问:你知道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吗?今天,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关系体现在哪些方面?2.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从远古时代我们就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3.忆往昔(结合56页活动园《茶马古道》进行):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4.教师补充文成公主入藏、胡服骑射、郑成功在高山族人民配合下收复台湾、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保卫祖国的回民支队等故事,明确:在奠定祖国疆域、开发祖国山河和维护领土完整的事业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
5.补充介绍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都成了国家的主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团结奋斗。
6.小结:怎样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②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共同开拓了祖国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共同的信念,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③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都成为国家的主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和巩固。
各族人民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亲如一家人,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团结奋斗。
8.总结,形成共识:无论你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无论你现在身处海内,还是海外,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让我们团结起来,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热爱、建设、守卫我们的祖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共同捍卫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我国的发展进步,奏响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赞歌。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能力目标]能够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中国国土,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活动一:展风采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搜集的民族风俗习惯、特色服饰、语言文字等。
(可以用图片、视频、歌舞等多种方式)2.教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如同56朵绚丽的鲜花,盛开在神州大地,装点着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活动二:听故事1.简要讲述故事“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彝海结盟”以及新时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一家亲的事例。
2.同学们,听完这些故事,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小结:千百年来,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族人民更是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活动三:谈行动请同学们讨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或为维护民族团结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四)活动四:说节日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向同学介绍一个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可围绕下面问题进行介绍。
1.节日的名称是什么?2.这个节日给你印象最深的习俗是什么?它有什么寓意?3.如果有人想参加这一节日的活动,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4.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和藏族采花节。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出示课件:59页相关链接,明白各民族是怎样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对新年的祝福的。
2.形成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3.活动园: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兄弟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有不少歌曲表现了这些内容,国家还针对贫困地区制定了扶持政策。
五(1)班要围绕这些内容在国庆节前召开主题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班会,几个小组长在策划。
如果请你参加策划,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学生谈出自己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