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
(一)在六大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基础上形成四大物质圈层(对流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二)内部分异复杂,具有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特有物质和现象(土壤层、沉积岩、各种地貌) (三)通过四大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地质循环)进行能量转化、物质交流和信息传输
(四)固,气和液三相物质并存
(五)从地球内部和外层输入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辐射、地热、重力)
(六)现代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干扰和控制下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大多已成为人类聚居场所。
第一章
一、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变质作用类型(理解);地壳的结构和类型、三大类岩石的
成因、特征和联系(掌握)
1.地壳的结构:
1)以康拉德面(距地表约10km) ,分硅铝层和硅镁层
2)上层为硅铝层,以O、Si、Al为主,又称花岗岩层,大陆上厚约10—40km
3)下层为硅镁层,以O、Si、Al为主,但Mg、Fe、Ca相应增多,称玄武岩层,大陆平
原厚可达30km
2.地壳类型:
1)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平均厚度约33km,近海薄内陆厚,由硅铝层和硅镁层组成;
2)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平均厚度仅7.3km,最薄处仅5km,仅由硅镁层组成(缺少
硅铝层)
3.岩浆岩:
岩浆岩:地下深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4.沉积岩
1)定义:地表或近地表先成岩石遭受风化剥蚀及生物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
搬运沉积后,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2)主要特征: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具有生物化石
3)成岩途径:a.压固;b.胶结;c.重结晶;d.新矿物生长
4)构造:层理构造:沉积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
的成层特征;
层面构造: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如雨痕、波痕等。
5.变质岩
1)变质作用:先成岩石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使之
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
2)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据先成岩石类型划分为正变质岩(岩浆
岩变质)和负变质岩(沉积岩变质)
3)变质作用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4)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6.三大类岩石联系
二、地壳运动概念、特点和方式(理解);地质构造概念、主要类型(掌握)
1.地壳运动
1)概念:又称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
运动
2)主要特点: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3)基本方式:①水平运动:主要表现为分离、分裂,相向汇聚或侧向错位,年速度通常
只有数毫米至数厘米;②垂直运动:主要表现为上升和下降运动,前者隆起形成山地与高原,后者下降坳陷形成盆地与平原。
2.地质构造
1)定义:指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2)类型:①水平构造:岩层未发生褶皱,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②倾斜构造;③褶皱构
造: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断裂构造;④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石连续性受到破坏的现象,包括断层和节理两类。
三、大地构造学说的概念(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掌握)
1.大地构造学说:又称地壳运动学说,是研究地质构造分布规律,地壳运动发生时间、
运动方式和规模,以及地壳运动起因和动力来源的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基础: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
主要证据:①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地层、地质构造、古生物、古气候等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和连续性;②古地磁研究
第二章
一、大气上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大气辐射
(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过程,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在地-气系统传递和转化过程(掌握)
1.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约为太阳总辐射能量的20亿分之一,其强度常用太阳常数(日
地平均距离,大气顶界垂直太阳光线单位面积每分钟接受太阳辐射,变化范围:1325 ~1457 W·m-2,推荐最佳值为1367W/m2,并非恒定)表示。
2.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O3、O2、CO2、水汽、云、雨滴等均可吸收
被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约占到达大气上界的20%
吸收作用可减轻高能粒子对地表生物的损伤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a)瑞利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空气中氮、二氧化碳、氧分子等,又称分子散射,具有选择性。
b)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空气中微粒,如烟、尘埃、小水滴、气溶胶等引起,向前光线比向后强,方向性明显。
c)粗粒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云雾中大分子水滴、尘埃散射强度与入射波长无关,任何波长都可散射,且散射强度相同,无选择性。
散射作用减弱6%~8%的太阳辐射能量,其中短波光线被散射程度较大;雨后晴天,大气较干洁,以分子散射为主,对青蓝光散射能力最强,所以天空呈蔚蓝色;大气中水汽、尘埃较多时,各种波长的光都被散射,天空呈灰白色;晨昏,太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低层大气水滴、灰尘等大质点多、红、橙光散射多,出现“霞光”。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a)云的平均反射率为50%~55%,厚云层可达90%以上;
b)反射作用最主要,吸收次之,散射最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只有大气上界的约一半。
3.地面辐射
(1)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同时,又按自身温度昼夜不断地向上发射指向大气的辐射
(2) 强度主要取决于地面温度,为红外热辐射(长波辐射)
(3) 地面辐射决大部分被水汽和CO2等吸收,只有波长为8.4~12μm的部分,可穿过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故称此段波为“大气窗口”
4.大气辐射
(1)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按自身温度昼夜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发射长波辐射
(2) 强度主要决于大气温度、湿度和云天状况,属于红外热辐射(长波辐射)
(3) 大气辐射向下指向地面的部分,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大气逆辐射
5.温室效应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直接吸收很少,使其大量到达地面,对地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而增热,并以长波逆辐射部分返回地面,使地面不至因辐射失热过多,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温作用,称大气保温效应或称温室效应。
6.地面有效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