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责审计常见的问题

合集下载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以评价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程度和质量。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实施,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审计过程中的不透明性、审计标准的缺乏、审计报告的真实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一、审计过程的不透明性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企业可能存在对审计过程的不透明性问题。

不透明的审计过程可能导致审计过程的不公平性,使得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企业可能会通过操纵审计数据、隐藏重要信息等方式来规避审计的真实情况,这就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构成了威胁。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审计过程的不透明性问题,有必要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审计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对审计人员的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审计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确保审计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二、审计标准的缺乏目前,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尚未得到充分的规范,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就为企业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使得审计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

对策建议: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审计标准体系。

应当加强对审计标准的宣传和普及,使企业了解并严格遵守审计标准,确保审计过程的规范和合规。

三、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对策建议:加强对审计报告的审查和监督,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虚假信息和不真实情况进行严惩,形成对违规企业的震慑,提高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自觉性。

四、审计的时效性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审计的时效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审计周期较长、审计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审计结果的时效性较差,使得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对策建议: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管理,简化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结果的时效性。

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公共机构或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审计,以确保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包括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资产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完善等。

本文将探讨经济责任审计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是最常见的。

这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数据不准确: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审计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但是,在一些机构或企业中,会存在财务数据填报不准确、账目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审计结果的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财务人员的工作疏忽或者对相关财务制度不了解所致。

对策:加强财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明确财务数据的填报要求和流程。

2. 资金管理不规范:资金管理不规范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机构或企业在资金运作方面存在问题,比如资金流转不畅、资金使用违规等。

这将给组织的财务健康和正常运转带来严重影响。

对策: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运作的权限和程序。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是保障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如果内部控制不完善,将给财务管理带来很大的风险。

比如,缺乏有效的审批制度、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等。

对策: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明确各项审批流程和责任。

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审计。

二、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除了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中还经常发现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流失问题:资产流失是企业或机构面临的一大困扰。

在一些情况下,资产会因为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而流失,比如丢失、被盗等。

对策: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得到有效监管。

加强对资产的登记和盘点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处置是企业或机构常常需要进行的活动,但如果处置不规范,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财务损失。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进行审计。

审计结果可以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和建议,减少企业运营风险,保护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问题一:审计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的财务和法律知识,以及熟练的审计技能。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可能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或不完整。

此外,一些审计人员可能缺乏对企业的了解,无法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机制,从而无法有效地进行审计。

对策:企业和审计机构应该注重培训和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企业应该为审计机构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数据,以便审计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机制。

问题二:审计程序不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审计程序,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审计程序可能存在缺陷或不完善,难以覆盖所有重要的业务活动和交易,从而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或不完整。

对策:企业和审计机构应该注重审计程序的设计和实施,确保审计程序能够覆盖所有重要的业务活动和交易,同时注重使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问题三: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过长经济责任审计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审计时间过长会降低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会给企业运营造成负担和压力。

对策:企业和审计机构应该注重优化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和时间。

同时,审计机构也应该合理安排人员和资源,保证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完成。

问题四:经济责任审计不足有些企业可能为了节省成本或追求效率,只进行必要的审计工作,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财务和业务活动,从而导致审计结果不完整或不准确。

对策:企业和审计机构应该注重审计的全面性和深度,对所有的重要财务和业务活动进行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和完整。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责任审计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必备手段。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法律、经济、财务、管理、工程等多方面的审查、审核和评价,从而正确评估企业的经济责任执行情况的一种审计工作。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下面就讨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1. 审计标准不明确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审计标准的确立存在较大的困难。

目前,我国尚未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导致审计工作难以执行。

由于审计标准不明确,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经济责任的执行。

2. 审计方法落后目前,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审计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而且由于审计方法落后,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审计成本高昂,审计质量无法保障。

3. 信息技术应用不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目前许多企业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并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4.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在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上存在较大的欠缺。

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审计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审计工作中出现严重的疏漏和错误。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应加快完善相关的审计标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标准和方法,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程序和要求,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应加强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水平。

逐步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应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

建立健全的审计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审计人员提高绩效水平。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审计标准不统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和要求有所不同,导致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不高。

审计方式不科学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审计结果不透明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审计完成后,对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度不高,容易引发猜疑和质疑。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统一审计标准,优化审计方式,加强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为政府财政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意义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有效检查和监督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通过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可以发现资源浪费、滥用职权等问题,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促进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诚信建设和风险管理。

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可以增加组织的透明度和诚信度,提高社会公众对其的信任度。

审计能够揭示潜在的风险和腐败问题,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经济损失。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为改进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可以为组织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促进其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转。

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资源使用、促进诚信建设、风险管理和改进内部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护经济秩序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 正文2.1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审计标准不统一目前,各个地区和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和要求不尽相同,导致审计结果的可比性较低。

有的地方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存在偏差,审计标准不统一,容易造成审计结果的失真和误导。

问题二:审计方式不科学一些地方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依靠单一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审计,导致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不够。

经责审计存在的问题

经责审计存在的问题

经责审计存在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1. 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审计工作独立性差,内部审计组织的设置缺乏规范性,这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并增加了审计风险。

另一方面,审计力量薄弱,基层内审工作起步晚,多数基层单位没有专职内审人员,而当前基层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急、业务量大,导致审计工作不细、取证不到位、程序不完善,审计结果不完整,评价依据不充分。

2. 审计时间存在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应当遵循“先审后离”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项目是先离任后审计,存在为了得到评价和为了任用干部而委托审计部门走形式的现象。

这种先离任后审计,审计监督滞后的现象,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失去了考核、监督的意义。

3. 审计评价不明确。

审计评价内容不明晰和审计评价重点模糊是主要的问题。

前者是因为审计人员主要靠审计积累的经验进行操作,在审计评价过程中过于全面化,增加了审计难度和风险。

后者是因为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通常把其看作单位的一般性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归属定性模糊或者千篇一律,不符合审计的重要性原则,严重影响了审计评价的准确性。

4. 缺乏合理明确的规定。

从审计目标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以效益审计为基础,但当前效益性目标缺乏合理明确的规定。

因为在审计过程中,微观经济效益容易确定,宏观经济效益难以把握;经济效益容易确定,效益难以判断;当前经济效益容易确定,长远经济效益难以预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内部审计组织的设置:在国家干预和推动下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规范基层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避免挂靠在其他部门下。

2. 加强审计力量:培养和引进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政策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政策水平。

3. 坚持“先审后离”原则:在干部任免前完成经济责任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经责审计个人总结存在问题及对策

经责审计个人总结存在问题及对策

经责审计个人总结存在问题及对策随着经验责任审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一名经责审计人员,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我在经责审计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的总结。

问题一:审计时力度不够,信息获取不全面经责审计的核心任务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经营现金流和对外担保等情况进行审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我们经常过于注重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审查,导致审计结果不够全面和准确。

对策一:加强审计计划的编制在进行经责审计前,应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的编制要反映出全面审查企业财务状况的要求,注重核查企业的经营流程,了解其商业模式和主要收入来源等。

审计计划还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业务进程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确保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对策二:加大对重点领域的审计力度在审计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关注那些可能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领域。

比如,对于涉及外部担保的企业,我们应该着重审查企业与外部担保人之间的关联关系,核实担保风险的真实性,以防止可能存在的虚假担保行为。

对于那些经营流程混乱、财务信息难以核实的企业,我们应加强对其财务信息的核查力度,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问题二:审计文件不规范,难以查找和理解审计文件是经责审计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是审计员收集、整理、阐述审计证据的工具。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一些审计文件不规范,存在文件命名混乱、标准格式统一等问题,给日后的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对策一:制定规范的文件命名规则为了方便文件的查找和识别,我们可以制定一套规范的文件命名规则。

比如,可以按照审计程序的先后顺序给文件编号,以便于日后的查找和区分。

同时,还可以设立一个审计文件的管理系统,将文件按照科目、时间、内容等进行分类管理,提高文件归档的规范性和整齐度。

对策二:标准化审计文件的撰写在审计文件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一定的标准,确保文件的易读性和易懂性。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企业经济责任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独立的审计,评价企业特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和经济责任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合规性,促进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与追责。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

有必要对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企业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与追责。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1.审计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和指导文件较为分散和零散,导致各地审计机构在审计实践中参照的标准和依据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规范引导。

这就容易出现不同区域、不同审计机构针对同一经济责任行为的审计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降低了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2.审计主体缺乏独立性经济责任审计需要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监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审计主体与被审计主体之间利益关系复杂、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

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受到质疑,审计结果可能受到干扰和影响,不符合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要求。

3.审计程序不规范一些审计机构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程序不规范,操作方法不当,导致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

审计程序的不规范也可能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审计资源,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果。

4.审计工作缺乏技术支持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应用较为专业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但是一些审计机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导致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展开,审核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5.审计成本较高经济责任审计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审计成本较高,这就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财务压力,一些中小企业甚至无法承担这样的审计成本,导致审计的覆盖面不够广,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

二、对策建议1.统一审计标准应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和指导文件的统一制定和推行,建立起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体系,明确审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提高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经济责任审计中问题与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中问题与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中问题与对策引言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审查和评价组织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然而,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审计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数据收集和分析不完整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很多时候,组织收集的数据可能不完整或者不准确,导致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受到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应采取以下对策:•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之前,应与组织的财务部门或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保收集到的数据是完整和准确的。

如果发现数据缺失或错误,应及时与相关人员协商解决。

•运用辅助工具和技术:审计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和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

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快速准确地识别数据异常和错误。

问题二: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独立性和客观性,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和可靠。

然而,有时审计人员可能受到组织内部或外部的干扰,导致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威胁。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审计人员应独立进行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遵守独立审计的原则,不受组织内外其他人员的影响。

•建立审计框架和流程:组织应建立统一的审计框架和流程,以确保审计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工作,避免干扰和压力。

问题三:目标设定和风险评估不充分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之前,应对审计目标进行设定,并进行风险评估。

然而,有时组织并未充分设定目标和评估风险,导致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漏洞和遗漏。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设定明确的审计目标:组织应设定明确的审计目标,明白审计的目的和预期的结果。

•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在进行审计之前,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并在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

问题四:数据隐私和保密性问题经济责任审计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因此,数据隐私和保密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建议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特殊的审计方式,它主要评估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包括财务管理、经济决策、政策执行等方面。

通过这种审计,可以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常见的问题1.财务管理不规范:这是经济责任审计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包括账目不清、财务报表不真实、违规使用资金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资金流失、浪费,甚至滋生腐败。

2.经济决策失误: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需要做出许多经济决策。

如果决策过程中缺乏科学论证、风险评估不足,或者决策执行不力,都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3.政策执行不力:领导干部需要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政策。

如果政策执行不到位,或者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可能导致政策效果不佳,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4.个人廉洁问题:部分领导干部可能存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廉洁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针对问题的建议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操作流程,确保账目清晰、报表真实。

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在做出经济决策前,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

决策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决策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决策得到有效执行。

3.强化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领导干部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国家的经济政策,确保政策得到全面、准确的执行。

同时,建立健全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加强廉洁自律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干部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到清正廉洁。

同时,加强反腐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腐败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具体案例分析以某地区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审计发现该领导在任职期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二是经济决策失误,导致一项重大投资项目亏损严重;三是政策执行不力,该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于周边地区。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大全5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大全5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大全5篇)第一篇: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经济责任指的是针对由于失职、渎职或者另外的违法行为导致严重事故或者重大损失的直接责任者而实施的一种经济制裁[1]。

而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被定义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在接受委托或授权的情况下,以企业、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等领导者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事项等为对象,来主要实施审核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的宗旨是为了监督以及评价领导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同时也可以约束其经济行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加大领导者的监督工作,可以促进经济管理,最终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二)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中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归纳如下。

1.经济责任审计的认知比较模糊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审计机构或工作人员对其的认知比较模糊,有些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就只是以财务收支为基础,仅根据财务收支去评价领导者在其领导职能范围内财务收支方面的合法性以及真实性。

如果仅根据财务收支这种角度去判断领导者是否很好地履行应负的经济责任,就可能出现在经济责任审计时间中仅在乎审计结果,而忽略大部分审计的内容,这种情况可能会增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准确度,引起风险的出现[2]。

2.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不够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结果要想被有效地应用,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是否规范、真实以及可靠。

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尚不够规范和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方法界定及其评价体系都不够标准,无法通过定量指标来制定综合性的规范体系。

因此,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目前的评价体系可行性不足,致使经济责任最终界定的方式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很模糊,无法形成准确的审计评价体系。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常用的财务管理方法,它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经济责任审计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重点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问题一:审计标准不统一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着“审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不同的人对审计标准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难以制定一套权威、统一的标准体系。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会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不可靠,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对策建议:应该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标准的统一性理解。

同时,可以通过培训、考核、奖励等措施,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提升,提高其理解和运用审计标准的能力。

问题二:审计过程中缺乏沟通与合作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审计人员进入企业内部,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和审核。

如果在此过程中缺乏与企业管理者的沟通和合作,就难以获得相应的信息和数据,审计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水平。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加强与审计人员的沟通与合作。

同时,审计人员也应该与企业管理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获取更加真实的审计数据。

问题三:审计结果缺乏针对性在做经济责任审计时,往往以标准化的审计形式来进行审计,这种审计形式往往是以数量化、而非质量化的角度来进行。

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变得缺乏针对性,甚至没有有效性。

对策建议:应该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进行优化,注重审计结果的质量和针对性。

在审计前,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案,在审计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具有决策指导价值的审计结果。

问题四:审计结果处置不当审计结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审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者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处理审计结果,导致企业经营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改善。

对策建议:应该充分认识到审计结果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和措施,确保审计结果能够及时得到相关部门的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1.审计制度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不够健全,存在一些盲点和漏洞。

审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审计监督的不到位,容易造成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的失实和滥用行为。

2.审计手段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审计手段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审计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和分析大量的信息数据,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和审计结果不够准确。

3.审计管理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4.审计结果不公开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往往不够公开和透明,导致审计工作的公信力不足,监督作用不够明显。

二、对策建议1.加强审计制度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建设,完善相关制度和规章,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建立健全的审计框架和流程,规范审计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2.推进信息化审计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推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提高审计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效率,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加强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审计人才,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4.开放审计结果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公开和透明,建立健全的审计结果发布机制。

对审计结果进行全面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提高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5.加强审计监督建立健全的审计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加大对审计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审计监督的效果和震慑力。

三、结语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意识,促进经济责任的落实,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健康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资金使用情况、财
产等进行全面、系统地审查和评价的活动。

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往往会遇到一系列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问题分析:
1.信息不对称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往往经过处理和包装,没有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出真实状况,造成信息不对称问题。

2.审计部门人员素质问题: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3.审计人员独立性问题:审计人员受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干扰,无法保持独立的态度进
行审计。

4.审计结果影响不大问题:审计结果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行政事业单位改进财
务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决策。

5.审计制度不规范问题:缺乏统一的审计制度和规范,导致审计工作无从进行。

以上对策建议可以帮助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加强审计工作的质
量和效果,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但是要注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
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针对性解决。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探讨了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缺乏标准化的审计指引导致审计过程不规范,建议加强制定相关标准。

审计范围不清晰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需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

审计结果不可信会降低审计的效果,应加强数据真实性和可信度的审核。

审计报告的可读性不足会影响审计结果的传达,建议简化报告内容和提高可读性。

应重视审计的意义,避免忽视审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和价值。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建议、标准化、审计指引、审计范围、结果可信性、报告可读性、审计意义、结论1. 引言1.1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方负责的程度进行审计,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缺乏标准化的审计指引是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导致不同机构和审计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解和实施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为应对这一问题,可以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体系,明确审计的目的、范围和程序,提高审计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审计范围不清晰也是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范围的不明确或过于宽泛,导致审计工作无法准确把握重点,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审计的情况。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明确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结果的准确反映。

审计结果不可信也是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之一。

由于审计过程中存在着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因素,导致审计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可靠性,影响了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为改善这一情况,可以加强审计师的专业培训和监督,提高审计的质量和独立性,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综合采取多方面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才能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效能和价值,更好地履行相关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责执行情况、经营活动过程中风险和违规行为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和分析的一种企业内部审计,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从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稳定经营。

但是,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下面将从审计机构、审计对象、审计内容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审计机构人才短缺:当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机构人才短缺,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参差不齐,这对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建议,加强审计机构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引入更多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2.审计机构垄断:当前,一些大型审计机构通过抢占市场份额和垄断市场等手段,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市场存在一定的垄断现象,这对审计对象的选择和质量保障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建议,鼓励和支持中小型审计机构的发展,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促进审计市场的公平竞争。

1.审计对象主观意识淡薄:当前,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主观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容易产生违规行为和风险事件。

因此,审计机构应该抓住审计的本质,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合规意识。

2. 审计对象信息披露不足:当前,一些企业在审计对象的信息披露上存在不足,常常出现一些信息不透明、违规行为难以发现的情况,这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信息披露的要求,及时公开信息,提高透明度,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支持。

1.审计内容不够全面:当前,一些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还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有时只把重点放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方面,而对企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却未加够重视。

建议,审计机构应该抓住审计的本质,从全面和深入地审计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分析和评价其经营状况和风险隐患,提供更加全面的审计服务。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1. 审计对象不清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体制的复杂性和层级的多样性,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审计对象并不清晰。

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难以确定究竟应该审计哪些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导致审计工作的延误和混乱。

2. 审计方法不科学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由于缺乏科学的审计方法,审计工作往往难以进行。

审计人员可能过多地依赖于问卷调查和文件核查,而忽略了实地观察和实际检验,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准确。

3. 审计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审计工作往往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审计结果容易受到干扰和破坏,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4.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审计对象不清晰的问题,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审计对象的界定和划分,明确每个责任人的经济责任范围和内容,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为了解决审计方法不科学的问题,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科学的审计方法,包括多种审计手段和技术,例如实地观察、实际检验、数据分析等,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全面、准确地进行。

为了解决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确保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胜任审计工作并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

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和政府部门重要的管理工具,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企业和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建议,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企业和政府部门经济责任的落实,保障其健康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近年来,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了国内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审计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如违规操作、财务造假、内部控制失效等。

为了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
1. 内部控制不完善: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内部控制存在漏洞和缺陷,容易被违规操作和财务造假的人利用。

2. 会计准则不规范:一些企业在会计处理上存在违背会计准则的情况,虚增或虚减利润等,导致审计结果失真。

3. 违规操作:一些企业在业务操作上存在不规范的做法,如违反公司规定、违反法律法规等,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4. 财务造假:一些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隐瞒或夸大某些财务数据,导致审计结果失真。

二、建议
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对内部控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完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业务操作和信息披露。

2. 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企业应全面贯彻会计准则,确保会计处理符合规范,杜绝虚增或虚减利润等不规范行为。

3. 检查违规操作:企业应定期对业务操作进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避免财务风险加大。

4. 加强财务监督:企业应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对财务报表的监督,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可靠。

总之,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需要企业自身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才能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经责审计常见的问题

经责审计常见的问题

经责审计常见的问题审计常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1.应缴未缴预算收入表现形式:应纳入预算的各项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含罚没收入,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或者截留、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六条“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一)款“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二)款“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三)款“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

2.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表现形式:部分单位应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际未纳入,单位收入、支出未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和第七条“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一)法律、法规,(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五)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1998,财政部令第9号《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十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1996,财政部令第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三条“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常见问题定性及处理处罚依据1.应缴未缴预算收入表现形式:应纳入预算的各项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不含罚没收入)未按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或者截留、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六条有预算收入上缴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将应当上缴的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地上缴国家金库(以下简称国库),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一)款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二)款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三)款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

2.部门预算编制不完整表现形式:部分单位应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实际未纳入;单位收入、支出未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编制。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条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和第七条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一)法律、法规;(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1998]员定额标准;(五)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财政部令第9号《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第十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当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1996]财政部令第8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三条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二)款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之规定: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

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3.违规调整预算表现形式:自行将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调整,改变支出科目、数额。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

不同预算科目间的预算资金需要调剂使用的,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报经批准。

(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三)款违反规定调整预算之规定: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

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4.白条进账表现形式:原始凭证未使用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监制章的规定发票的。

定性依据:违反了〔1993〕财政部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

第二十二条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

处理处罚:依[1993]财政部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四)款未按照规定取得发票的之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指查证少缴、漏缴的税款),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5.挤占、挪用拨入的预算资金、专项拨款表现形式:将财政拨入的事业费、专项拨款等改变用途,用于行政性支出、基本建设、滥发钱物、经商办企业、转为有偿使用以及其他挤占挪用等。

定性依据:违反了(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处理处罚: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

不同预算科目间的预算资金需要调剂使用的,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报经批准。

(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挪用;确需作出调整的,必须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同意。

国发〔1996〕29号《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第八条第六部分对擅自将财政预算拨款挪作他用或转为有偿使用的,其资金一律追回上缴上一级财政,并相应核减以后年度的财政预算拨款,同时给予有关责任人相应的处分。

和[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二)款截留、挪用财政资金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6.挤占预算内支出表现形式:部门、单位违反规定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条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管理,不得截留或者动用应当上缴的预算收入,也不得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

处理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七十五条隐瞒预算收入或者将不应当在预算内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的,由上一级政府或者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责令纠正,并由上级机关给予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及《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五)款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规定:(同上)7.应拨未拨所属单位预算内外资金表现形式:主管部门将财政拨入应拨付所属单位的事业费、专项拨款等预算资金及财政专户返还的预算外资金等滞留挂账或少下拨、不下拨。

定性依据: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四十七条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

财预字[1998]49号《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四十九条主管单位收到财政专户核算的预算外资金属于应返还所属单位的部分应及时转拨所属单位,不得在‘暂存款’挂账。

处理处罚:[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三)款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8.虚报冒领财政拨款表现形式:虚报预算支出项目,重复编制预算项目,骗取财政拨款;虚报人员编制,骗取行政事业经费以及其他虚报冒领等。

定性依据:违反了(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一)法律、法规;(二)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三)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四)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五)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处理处罚:[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一)款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之规定: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9.虚列预算支出(未按规定列当年支出)表现形式:虚列支出,将当年未实际支出的款项列当年支出,或者应属于当年的支出未按规定在当年列支出等(未支列支、少支多报、以拨坐支、随意扩大结转项目、虚列结转支出、减少结余或扩大赤字的数额)。

定性依据:违反了(95)国务院令第18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时,应当清理核实全年预算收入、支出数字和往来款项,做好决算数字的对账工作。

不得把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转为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预算内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外,不得随意把预算外收入和支出转为预算之内。

财预字[1998]49号《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四十一条行政单位的各项支出按实际支出数额记账、第四十八条(一)款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都要及时入账。

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要在年终前全部上缴。

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要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

(二)款年度单位支出决算,一律以基层用款单位截止12月31日止的本年实际支出数为准,不得将年终前预拨下级单位的下年预算拨款列入本年的支出,也不得以上级会计单位的拨款数代替基层会计单位的实际支出数;财预字[1997]286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十六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处理处罚:依[2004]国务院令第427号《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一)款虚增、虚减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支出之规定: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

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10.预算内资金转预算外表现形式:部门、单位将收取应上缴的预算内收入转作预算外收入。

定性依据:国发〔1996〕29号《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第一条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法规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财政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完善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制度。

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隐瞒财政收入,将财政预算资金转为预算外资金&&。

财综字(1996)104号《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第四十三条第(一)项隐瞒财政预算收入,将预算资金转为预算外资金,按违反财经纪律或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处理处罚:〔1996〕29号《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第八条第三款:对隐瞒财政预算收入,将预算资金转为预算外的,要将违反规定的收入全部上缴上一级财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