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策划方案10篇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策划方案10篇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策划方案(篇1)一、活动主题的提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寿光是著名的蔬菜之乡,相关的产业——蔬菜包装也遍地都是,因此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调查、生产实践能力,特确定这一活动课题。
二、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了解、接触有关组织活动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2)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并让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意识。
三、教育目标(1)懂得与同学沟通,形成良好的交往态度,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特长。
(2)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排演节目,培养团队精神。
(3)让学生大胆把自己的问题表达出来,在活动中得到解决。
四、活动时间__年10月14日五、活动基地大成纸箱厂六、活动过程1、活动前谈话。
2、每位同学自主开展调查,并写调查表。
3、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调查结果。
4、汇报调查结果,交流方法,交流纸箱生产和应用的知识,老师小结。
5、讨论思想交流。
6、活动总结。
活动反思: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策划方案(篇2)一、活动主题:中学生怎样参与环境保护探究。
二、设计背景:(一)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是另一方面严重阻碍社会生产持续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众多因素也出现了,其中最让人们头痛的就是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最新11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最新11篇)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一一、活动指导思想:以_为指导,以“环境保护、名人风学习、家乡支柱经济、自然实践操作”为主题,以�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主动探求、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现代学习方式,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升综合素质,自觉推进素质教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2、小学一二年级主要开展以家庭活动和校内活动为主,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规划,每周以2课时为宜。
其他年级小学部每学期不小于10天的活动时间,初中部七、八、九年级每学期不少于20天,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学科型综合实践活动。
3、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6、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十五”省级科技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四、课型及步骤:1、方案设计型:指导老师从“亲近自然、发展自我、社会、科学、文化”等方面设立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讨论制定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2、方法知识普及型:在活动前对学生的活动方法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及时进行解决。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具体措施7篇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具体措施7篇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具体措施7篇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具体措施怎么写?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帮到你哟!综合实践教学计划及具体措施(精选篇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为了让课堂活起来,为了让学生动起来,创建综合实践活动高效课堂,为此制定本计划:一、活动目标:1、在情感态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
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
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二、学生分析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具体措施:1、把活动的激情带给学生一个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老师,首先是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有激情的人。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5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有关学科活动(环保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法制教育、时事教育、心理教育等)的要求,注重开发社区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体验的获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目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中的苦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内容: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开展活动:①学生与自然的关系②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③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实施要点:1、学生家庭生活和自治活动。
(1)说说自己在家庭与班级中角色。
(2)简述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3)经常保持个人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并能维护学校的秩序与整洁卫生。
(4)经常参加洗衣、做饭、洗碗、整理打扫房间等家务劳动。
(5)懂得一般生活礼仪及平常相关表现。
(6)了解自己与家庭、社区环境的关系,并能说出自己的角色。
2、社区服务实践活动。
(1)体会参加社区服务的意义,撰写心得体会。
(2)了解自己所在社区邻里的情况,开展适宜的邻里交往与邻里服务及社区服务。
(3)熟悉各种社会资源及支援系统,并帮助自己和他人。
(4)了解认识相关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功能,了解社会资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和重要性。
3、户外休闲与探索活动。
(1)观察户外生活中自然现象的变化。
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5篇)
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5篇)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1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开设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中的一颗明珠,灿烂夺目。
它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同学的现实生活和直接体验,亲密联系同学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践操作中表达对学问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然而现实中,学校生的年龄小、学问面狭窄、抽象思维潜力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都确定了,在这一课程实施中要统筹设计,周密打算。
二、课程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有严密学问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同学的各种阅历、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课题或项目〕的形式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从而有效地培育和进展同学解决问题潜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潜力。
注意同学实践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转变同学那种单一的以学问授受为基本方式、以学问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强调同学在实践的过程中的亲历和体验。
基于以上理论结合我校的生本理念,确立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学问目标利用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同学社会学问,提高同学的生活潜力;在劳动技术中学会花卉的种植与管理,制作折纸花卉、小动物。
在讨论性学习中,了解讨论资料学问,学会制作活动方案、多种讨论方法、策划各种展现活动。
在湿地文化节中,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了解湿地、观看湿地、爱护湿地;在同学课堂中,学习各类课外学问。
〔二〕过程与方法方案设计更强调同学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在实践情景中运用并把握各种实践的方法,使同学获得专心的体验和丰富阅历。
在各活动载体中,进展同学的多方潜力。
培育同学的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培育同学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潜力、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培育同学合作意识和潜力。
综合进展同学实践潜力,提高对学问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潜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11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11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推进学习沙龙的活动,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汲取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
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
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时间安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极具开放性,它需要打破传统的学校教学时间管理策略,因此本学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安排上,我们采用弹性课时制,即“2+1”的模式。
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及时对班级或小组的活动情况加以指导。
当需要走出校门开展实地活动时,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或者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
三、实施策略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互相渗透。
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提炼加工使之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每一个教师都要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具有广泛性。
如结合语文的阅读教学可开展阅读实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阅读材料、开展大量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类读物和阅读活动的强烈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可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素材展开阅读。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大舞台。
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平淡无奇的。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8篇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8篇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有效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逐步形成学校的活动特色。
二、活动目标:1、活动主题:实现整合。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整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活动形式:体现多元。
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努力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校外与校内结合,集体与个体结合,自主与创新结合。
3、活动过程:常态规范。
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监控,要求做到课前有准备,课中有指导,课后有反思,力争每堂课都实实在在。
4、活动评价:不断完善。
注重过程性评价,继续展开以现场观察、学生座谈,成果展示为主要形式的督查评价,促使活动深入开展。
5、活动资料:注重积累。
每位任课老师要及时记录活动中的成败得失,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成果,不断更新活动网页。
三、具体措施:(一)强化学习,提升活动课程的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是随着课改应运而生的。
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才能充分认识开设此课程的重大意义,才能真正明确此课程的目标及实施操作的方法。
1、加强自身学习。
期初全体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每位教师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变纲要》及《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以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同时,每位教师要善于从报刊杂志、教育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课改信息,明确活动动态,学习优秀案例,汲取成功经验,边学习边实践,不断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2、重视同伴互助。
同年级的老师要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教师之间要经常切磋交流,形成合力。
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教学中出现的热点与难点,人人要出谋划策,寻求对策,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7篇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7篇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把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要求作为工作指导,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
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教师的课程意识,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教学目标1、生活实践目标——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习内容。
2、人生体验目标——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3、个别发展目标——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习机会。
4、学科整合目标——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三、工作重点由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不深,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有:1、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4、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同周围环境接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综合能力。
5、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包括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实践个人成长档案。
四、工作安排(一)、准备阶段:1、针对学生特点研讨并制定研究计划。
2、完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主选题会、确定课题。
3、学习课题方案、计划的制定方法。
4、各小组制定小课题研究方案(二)、实施阶段:1、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定时定地开展活动,做好记录,保留每次活动的各种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前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活动中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并指导后阶段的活3、各小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边实践边研究。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一、研究目的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数学、学数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
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
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发现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加以解决。
3.便于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正是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心理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
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数字问题能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的得到强化。
二、学生分析:我们班学生由中年级进入高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动脑不够灵活,思维比较怠慢,但大多数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只是,缺乏目的性、科学性、方法性。
总体来看,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还处于雏形,老师们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三、活动要求:1.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四篇(最新)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四篇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纲要》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礼乐”文化特色和学校活动,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总体目标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具体措施(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1.理论学习。
借助学校的相关材料(书籍、光盘等)、网络资源以及老师们的手头上的资料,通过共享的方式,提高本教研组成员的理论素养。
2.专业引领。
聘请专家到校指导教研活动为契机,获取专家对我组教研以及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实施的专业引领。
3.学习取经。
努力创建各种交流平台,使教研组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到校外考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借鉴同行们的先进经验。
(二)加大组内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加强教研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必须加强教研活动。
听课、评课,开展校内教研课活动,共同提高进步。
2.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3.发挥网络在线优势,开展高效教研。
建立高效互助的教研团队。
除了坚持开展教研活动外,只要有问题,在QQ群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生存能力的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精选7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精选7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1、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认识春天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审美能力。
3、通过观察春天,培养儿童热爱春天、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本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感受阶段。
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
利用假期让家长陪同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
去学校附近的公园体验、感受春天的美丽,请公园的管理员讲解植物知识。
从植物生长、动物活动来找春天。
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在春天时发生的细微变化。
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征的花、草、已发芽的枝条,收集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拍照片、去野外录像。
同时还根据个人兴趣、喜好做和春天有关的各种活动,如种植活动、饲养活动、制作活动(制作鸟窝、风筝、风车等简单利用风力的小玩具等)感受春天的变化。
第二阶段:展示阶段。
在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发现。
在“春天在哪里”的欢快乐曲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春天的情境。
师:这么多同学都会唱这支歌,那歌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麽呢?生:歌中的小朋友正在找春天。
师:是的,春天已经悄悄地走近你、我,走近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想不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找春天的?生:想。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
(播放本班学生自己录的去公园、农村、野外“寻找春天”活动的录像片。
同学们很快在片中发现自己熟悉的身影,高兴地呼着同学的名字,专心致志地看同学找春天的一举一动。
)师:片中是哪位同学在找春天?生:是邢云、夏彬彬、曾庆楷三位同学在找春天。
师:他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下面我们请录象片中的几位同学分别介绍他们找春天的经过及他们的发现。
大家说好不好?生:好。
生:星期天,爸爸、妈妈陪我到水上公园去找春天。
综合实践课_教学策略(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课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学习,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思路。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三、教学策略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1)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整合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学习。
综合实践课应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实现跨学科学习。
(3)注重实践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通过实验、调查、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项目教学法。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2)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实施方案(3篇)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必修课之一。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给学生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既是开展教育教学系列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有章可循,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1.使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2.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依托,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科研能力;以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办学特色项目,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3.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使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带动学校教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以学校现阶段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目标1.以“体验”为主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针对现时段我校学生实际,我们提出通过活动体验,获得丰富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即为人之道、为事之道。
这是实施以“体验”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目标,具体是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下列目标。
第一,学会认知。
通过经历文本资料的搜集、调查、访问、实验等方法实践,学会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从活动中总结经验,逐步养成方法论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关注自我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发展问题意识和创新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思路(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教学思路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实践、探究、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类型:包括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等。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原则: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
3.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小组合作、项目学习、社会实践、探究活动等。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1)确定活动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学校资源和社会需求,确定活动主题。
(2)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或活动。
(3)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步骤、时间安排和预期成果。
2. 实施阶段(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活动计划,自主进行资料收集、问题分析、方案设计等。
(2)合作实践: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3)专家指导: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老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成果展示:通过多种形式展示活动成果,如制作展板、举办讲座、进行表演等。
3. 总结阶段(1)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2)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3)撰写报告:学生撰写活动报告,总结活动过程和成果。
五、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项目教学法: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1. 项目式学习法项目式学习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确定项目主题: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项目主题。
(2)组建项目团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
(3)制定项目计划:小组共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任务分工、时间安排等。
(4)开展项目研究: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完成项目任务。
(5)项目成果展示:小组展示项目成果,分享学习经验。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真实性的情境。
(2)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思考、交流、实践。
(3)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情境中的知识,提高认识。
(4)拓展延伸:将情境中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选择案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2)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
(3)总结经验:引导学生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
(4)实践应用:将案例中的经验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体验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感受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设计体验活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体验性的活动。
(2)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思考、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通用15篇)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通用15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1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二、活动目标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挥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5、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整理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初中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小组实验、研究、调查及制作等都能较好的配合。
课堂上他们动手动脑都很积极,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新课程的学习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继续学习进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具体教学措施1、教师认真钻研《纲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现代化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5、结合《纲要》领会综合实践课的设计意图和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6、每一活动主题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和本校学生的实际,灵活取舍,创造性地使用。
7、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评价要用鼓励欣赏的语言。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五篇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五篇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包括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观念、课程的性质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本期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形成初步的劳技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将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教学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思想、他人的实践经验,加强自身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与其它学科整合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技术。
1、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形成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技能,学会劳动。
4、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5、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6、结合语文、数学、科学学科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目的,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7、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原则。
1、注重基础。
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
2、体现综合。
劳动技术的课堂学习要与课外活动、常规指导、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以实现其教育目标。
如学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动、环境整理,可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
3、讲究科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在方式和内容上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阶段特征。
4、注重实效。
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安排实施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6篇)为了确保活动能无误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那么优秀的活动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1一、实施依据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新设置的、必修的、独立的课程领域,由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方面内容构成,占23个必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15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
二、实施内容1.研究性学习。
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两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类型。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型。
2.社区服务。
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其内容包括社区文化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拥属、文娱活动)、社区环境建设(如环保卫生、绿地领养、社区学校辅导、板报橱窗制作、交通秩序维护及其他志愿活动)和其他志愿者活动。
3.社会实践。
内容包括军训、社会回乡调查、素质教育基地实践、值周班管理实践、社会考察、社团活动等。
三、实施方式(一)研究性学习活动1.组织形式。
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一般每生三年参加并完成2个课题研究(含项目设计,下同),其中高一完成的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每个课题10个学分,高二为5学分。
2.时间安排。
每个课题研究时间总量90课时,课题研究开始和结束阶段集中进行;中间研究过程分散落实,高一第一学期每周安排3课时,以后减少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开展综合实践课程
青云小学古剑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综合实践活动为师生平等对话撑起了一片晴空,也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
它仿佛是一种催化剂,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
使教师有了创造的空间,使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程,点燃了学生成长过程中自信的火焰。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它的主要特征有如下四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自主性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经验性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生成性课程。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它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与交流等环节都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
要让学生对综合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爱好和需要。
二、注重学生探究学习方式和多种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的进
行调查研究,强调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与别人的讨论或求助等方式力求把问题解决,这样的探究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一次实践活动学生确实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
使学生不仅获得丰富的知识,更提高了各项技能。
更可贵的是,学生的主体体验、主动探索和养成多种能力的意识在逐步增强,能够力求在实践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三、注重学生的过程性指导和评价
为了让学生不在自己的研究中孤立无援,也避免老师过多的参与和指导,我们教师只是以一个协助者,一个合作伙伴或是顾问的身份出现,这使孩子们心理上有了依托,也得到了活动的主动权,开展活动就更热情了。
而老师过程性指导也不能忽视。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审视活动方案的可行性,合理安排各自的研究任务。
我校开展综合实践课程中的经验: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以来,老师们做了大量工作,赢得了师生们的普遍认可。
我们在这几年的课程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在摸索中前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一些认识。
并且通过参加各种培训会,研讨会,我们深入的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涵义和重要意义。
回顾这些年来的实践,我们是既有付出,也有收获。
现将我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况作一个简述,请各位老师多加指导,多提建议。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结晶
在新时期教育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正是基于这些,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这一课程的设置,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重大转变的突破口,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回顾我们的工作,从经验中总结,从学习中提升
这几年,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生活动,尤其是学生活动方面,我们是卓有成效的。
这几年来,我校少先大队每学期举行一次演讲比赛,推出了一大批学生“演讲高手”;从2006年袁文志智老师指导学生作出第一期手抄报,以后逐年发展、不断向全校推广,到现在的手抄报制作遍地开花,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
能动性,丰富了校园文化环境;从每学期的开学典礼、表彰会议到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从学生劳动实践到广播体操比赛,从推广普通话到法制、安全、德育教育讲座,从学校倡议学生节俭、节约到组织学生向灾区同胞捐款,我校的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在学生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为我校争取了很多荣誉。
肯定了我校的学生活动开展的效果。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愈发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
学校领导已达成初步意向,将拨专项资金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察与学习,以及在适当的时间邀请有关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
在不断学习中,全面提升理论水平,进而更好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我校开展综合实践课程中的问题:
1、农村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自己首先要解决一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转变观念。
2、要认识到在农村,有着比城市学校更加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3、强化过程,淡化形势,注重实效。
4、加强培训,帮助教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教素质。
农村学校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有出路的。
关键是我们先把步子迈出去,现在综合实践课程之路上走起来,因为种种困难,农村学校可以迈的小一点,但是,不能不走,我们一边走,一边学习,逐步加快步伐!而这个时候,国家正在不断地加大
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很多地区的农村学校的硬件设备已经不比城市差,甚至超过了城市学校!因此,农村教师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前景!
以上是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点滴体会,很多地方还不够成熟,为了推动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