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必修二 减数分裂 学案 (4)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教案

减数分裂教案

减数分裂教案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教案四分体:含有____________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联会初期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看到四分体。

学习目标课堂练习1、减数分裂的概念? 1、同源染色体指( )2、减数分裂的过程? A 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3、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 C 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 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4、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2、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着丝点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析? 、后期: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3教学重点 4、末期:在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没有1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

、减数分裂的过程(三)减数第二次分裂: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析 1、前期: 没有同源染色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散乱分布。

教学难点 1、减数分裂的过程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2、中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

教学用具:PPT课件、多媒体、教学案 3、后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向细教学方法:结合学案进行教学,主要采用自学指导法、分组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讲述法胞两极移动。

等。

4、末期: 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第一课时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染色体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四)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1.范围:进行_____生殖的生物。

课堂练习2.时期:在从____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

2、(2009年广东高考) 以下?,?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

按分裂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_____,细胞连续分裂_____。

2.1《减数分裂》教案

2.1《减数分裂》教案

2.1 减数分裂【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减数分裂的概念2.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表能力,培养一定的空间概念。

3.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

能力方面:试验设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理解生物个体产生的过程【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

【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的数目变化。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学习其过程,注意学生的对图示的理解【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大家知道,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是细胞增殖。

提问: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讲述:对,在前面我们曾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分裂方式--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提问:在讲述新课以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有丝分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有什么意义?讲述:有丝分裂可以保持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恒定不变。

那么,在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细胞如何分裂呢?下面我们来讨论两个问题。

讨论:1.如下所示,假设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完成,生物体下一代细胞内2.?讲述:如果精子或卵细胞内的染色体只有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一半,那问题便迎刃而解。

事实是怎样的呢?1883年比利时学者耐登在研究马蛔虫受精作用时观察到: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

根据这一发现,生物学家推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否则生物每繁殖一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会增加一倍。

这和我们考虑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

既然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时,染色体数目要减少一半,如何减少,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了。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2)概念:在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半。

减数分裂(第2课时)导学案

减数分裂(第2课时)导学案

安徽中加学校-高中生物-导学案系列之《生物必修二》授课教师:王建军必修二导学案2:《减数分裂》(第2课时)知识预习:一、复习回顾:1、减数分裂完整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分裂和_______________分裂两次分裂过程,简称______,_____。

2、减Ⅰ分裂前的间期,细胞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Ⅰ分裂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4个时期。

4、减Ⅰ前期有_________染色体的_________现象;减Ⅰ中期染色体排列在__________上;减Ⅰ后期_________染色体互相__________;减Ⅰ末期____级精母细胞变成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

5、减Ⅱ前期染色体排列较为_________;减Ⅱ中期染色体排列在__________上;减Ⅱ后期姐妹_________互相__________;减Ⅱ末期____级精母细胞变成精细胞。

6、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主要是发生在减数第____次分裂过程中。

7、一个精原细胞最终分裂为_____个精子。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卵细胞是在_______中形成的。

2、精子是由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得到的,同样,卵细胞是由___________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得到的。

3、卵原细胞在减Ⅰ分裂前的间期也会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作,成为____________。

4、初级卵母细胞接下来完成减Ⅰ和减Ⅱ两次分裂,形成__________。

三、卵细胞的具体形成过程:(注:预习时一定要反复研究课本20页的图,并结合19页的文字。

)1、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

2、初级卵母细胞完成_________分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4个时期。

3、在减Ⅰ末期,初级卵母细胞形成两个大小不同子细胞,大的叫_________________,小的叫________。

减数分裂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一、教学目标1.通过减数分裂的学习,掌握分裂的各个时期典型特征。

2.思考并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3.默写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描绘出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DNA的变化图。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丝分裂,对细胞分裂有初步了解。

三、重点难点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典型特征。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减数分裂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在第1章了解到孟德尔总结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这两大定律起作用的时间相同,都是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

那么,生物体是如何形成配子的呢?PPT展示雄果蝇体细胞与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图。

探讨问题:1.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多少?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呢?2.雄果蝇形成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吗?为什么?(过渡)关于生物体如何形成配子,与孟德尔同时代的魏斯曼曾从理论上预测。

PPT展示魏斯曼的预测(过渡)魏斯曼所预言的特殊过程,后来被其他的科学家确认为减数分裂。

接下来,请大家观看精子形成的动画,来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活动2【讲授】精子的形成(1)播放精子形成过程的flash动画(任务驱动)看动画时,提示学生观察动画中的一个细胞分裂了几次?变成了几个细胞?观察染色体的变化情况。

(归纳)动画中的一个细胞连续分裂了两次,这两次连续的分裂被称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可以简说为减Ⅰ和减II。

(2)讲解精子的形成部位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精巢)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弯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里有许多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染色体情况与体细胞相同。

当雄性动物性成熟时,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就成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

(3)讲解精子的形成过程①强调染色体复制的时期和次数精原细胞在进行分裂之前,先做物质准备,主要是完成染色体的复制。

染色体什么时间复制呢?请看这两位同学的答案(PPT展示预学案上两位学生的错误答案: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这样说对吗?因为染色体复制发生在细胞第一次分裂之前,所以说是减Ⅰ前的间期。

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

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
是 A.32、16、64、64、128 (A )
B.32、8、32、64、128
C.16、8、32、32、64 D.16、0、32、32、64
注意:一个四分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含四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四分体 2 减数 • ⑴此细胞进行_____分裂,处于_______时期, 共___个; 8 8 4 • ⑵图中有染色体___条,DNA___个,染色单体___个 同源染色体 • ⑶ A和B是____________, 分离 • 细胞分裂时将______;A和C 非同源染色体 • 是____________,细胞分裂 自由组合 • 时可能_______; 姐妹染色单体 • ⑷ 1和2是____________,细 分裂 • 胞分裂时将_____,2和3是 •非姐妹染色单体 • ______________,细胞分 交叉互换 • 裂时可能_________; F和f • ⑸属于等位基因的是_____
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1.生物种类:进行 有性生殖 的生物。 2.细胞类型: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3.分裂特点:染色体复制 一次,细胞连续分裂 两次 。 4.分裂结果: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 细胞中的 一半 。
5.产生场所:动物精子形成发生在 精巢(低等动 物如昆虫等)或 睾丸 (高等动物),卵细胞形
胞中的两倍,精(卵)原细胞中无染色单体,染色 体和DNA数目相同,精细胞或精子中无染色单体,
但染色体数是精原细胞的一半。
答案 B
五、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比较项目
发生的场所 染色体自制 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
只在生殖腺内 一次 两次
有丝分裂 全身各处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刘阳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在高中生物知识中有重要的作用,本节内容连接着必修一学过的有丝分裂的知识,同时是理解遗传学两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也为选修模块中胚胎工程的技术手段做铺垫。

所以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难点之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细胞分裂的种类有更加全面认识,为以后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

2、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3、运用教具,模拟减数分裂过程,说明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4、区别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

5、深化对事物发展的认识,认同生命连续性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

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通过对《有丝分裂》内容的学习,对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更容易进入本节内容。

而且经过必修一的学习,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有利于本节内容的学习。

但是学生的空间抽象、识图能力较弱,而这一节的内容相对来说非常抽象,可能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挑战。

五、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演示法、归纳法、比较法。

六、课时安排:2个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请学生观看胚胎发育的视频,设置问题串,引出减数分裂,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直观、生动的特点,引起学生关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预习验收,形成概念1、减数分裂的概念教师活动:师生共同完成学案上有关减数分裂概念的学习。

学生活动:提前完成学案的预习内容,分组回答,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教师进行肯定,并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深化理解,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学案上的预习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主动学习概念,顺利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含答案)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含答案)

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一、单选题1.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D.④细胞分裂前,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22.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

下列各项中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C.e点等位基因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阶段3.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

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有丝分裂B.细胞甲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C.细胞甲不可能在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乙一定在进行减数分裂D.细胞甲和细胞乙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4.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之间自由组合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5.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44条常染色体与2条X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次级精母细胞③初级卵母细胞④卵细胞A.①④B.①③C.①②D.①②③6.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果树,同有性生殖相比,这些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A.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B.后代每年可提前开花结果C.后代保持亲本优良性状D.增加后代变异性7.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8.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出现四分体B.着丝点的分裂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D.DNA分子的复制9.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10.将从成年雄性小白鼠体内切取的某种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离散成单个细胞后,放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细胞内DNA的含量,根据细胞内DNA 含量不同,将培养液中的细胞分为了四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所示。

苏教版教学课件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课件

苏教版教学课件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课件

什么时期?交叉互换发生的时间?
6、间期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何时分离? 7、什么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学.科.网
8、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其特殊的行为有哪些?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小结
相关知识点:
返回
1、精子形成场所
睾丸
。 受精卵
2、精原细胞通过 有丝 分裂而来,染色体数目和
相同。 3、1个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4 个精子, 2 种。 1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 2 精子, 1 种。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1个卵或4个精子
染色体复制次 数细胞分裂次 染色体复制一次, 数 细胞分裂一次
形成子细胞 数目 2个
染色体数目变 亲子细胞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减一半 化 数目相等 2N 2N 2N N 同源染色体在第一次 有无同源染色 无同源染色体的 体的行为 联会、交叉互换、 分裂发生联会、交叉 分离等行为 互换、分离等行为
交叉互换对配子种类的影响讨论

A a
B
b
叉 互 换
交叉互换使分裂产生 的四个子细胞所含的 遗传物质各不相同
1.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它的一个初级 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了几种类型的精子 A.2种 √ B.4种 C.8种 D.16种
2.某二倍体生物的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为18个,在减数 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中期,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数目是
精 精 子 变形 细 胞 子 4个 N a 4个 N a
精子
卵细胞
(四)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 (见资料38页)
(五)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细胞时期
体细胞 间期 减数第一次 分裂 减数第 前期 二次 中期 分裂

苏教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减数分裂

苏教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减数分裂

某生物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细胞中有 18 条染色体, 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初级性母细胞中四分体数目分别是
()
C、蛋白质的合成 D、产生生殖细胞的数目
D 原始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
无联会行为:有丝分裂
◎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
16、兔子的精细胞核中,DNA重量是4×10-12g,那么在有丝分裂前期时,其骨髓细胞中DNA重量是
同源染色体:
联会: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分裂过程,只复制_____次的细胞分裂方式,减数
19、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两两配对的现象。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 2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
◎ 后期: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一分为二,姐妹染 色体向两极移动
◎末期:分裂结果形成 四个精细胞
◎ 变形:精细胞变形形成四个蝌
蚪状的精子
减II中期
再来一次
染色体的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数第二次分裂
◎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 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 后期: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一分为二,姐妹染 色体向两极移动
减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返回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减数第一次分裂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末期:分裂结果形成 四个精细胞

2020-2021学年生物苏教版必修第二册学案:1.1.1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

2020-2021学年生物苏教版必修第二册学案:1.1.1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精子的形成过程1.场所:睾丸。

2.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2)减数分裂过程:①减数第一次分裂:②减数第二次分裂:提示:有丝分裂。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判一判:通过比较卵细胞和精子形成的过程,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

(√)2.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与形成精细胞过程中染色体变化不同。

(×)提示:染色体的变化相同。

3.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都是不均等分裂。

(×)提示:极体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均等分裂。

4.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生殖细胞。

(×)提示: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3个极体退化消失,最终只形成1个卵细胞。

5.卵细胞和精细胞一样,需要变形。

(×)提示:卵细胞不需要变形。

6.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7.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是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提示: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分析在形成卵细胞时,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进行不均等分裂有什么意义。

提示:通过不均等分裂,可以使卵细胞保留更多的营养物质。

三、减数分裂的概念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量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结果少一半四、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选一选:结合“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有①③。

①观察一个花粉母细胞即可看到减数分裂的完整过程②在蚕豆花粉母细胞的装片中,可观察到处于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③可以选用成熟的植物花粉粒细胞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④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辨认不同时期的细胞⑤根据不同时期细胞的特点推测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能否选用蝗虫的精母细胞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为什么?提示:能。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教案名称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科目生物(高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一节是在必修一呈现了有丝分裂的基础上设计的,承接了分离与自由组合两大定律,并对两大定律重新作出解释,又为后续遗传与变异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另外,本节重点呈现了与卵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图片,理解并掌握过程图对染色体、染色单体、以及DNA数目变化的理解至关重要。

同时,需要与有丝分裂过程图进行比较,以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并识别细胞的几种重要分裂方式及特点。

2备课人XXX、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一的研究,已经掌握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和遗传定律,而且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了解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现象,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设疑可激发学生对减半现象一探究竟的求知欲,而且本节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绘图、制作减数分裂模型等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兴趣,并让学生与有丝分裂过程图作比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究、勤于思考的精神,同时更加深入的理解三种分裂方式。

三、教法学法1.教法:启发法、引导法、谈话法、动画演示法、绘图法、比较法等2.学法:协作探究法、绘图法、模型制作法、列表比较法、操演法等四、教学方针【第1课时】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减数分裂的观点(a:对象b:工夫c:特性d:结果);②掌握的形成过程以及减数第一次分类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及结果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形成过程的研究,培养学生辨认和绘制减I、减II 各时期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通过对减数分裂各时期以及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演示多媒体动画,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分析探索的品质。

- 1 -【第2课时】1.常识与技能①把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②比较卵细胞和形成过程的异同点;比较减数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④了解受精过程。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绘制卵细胞形成过程图,把握其各个时期的特性,并把握与减数分裂过程的异同;通过观察与比较,绘制并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以及DNA数目的变化。

2.1《减数分裂》学案(苏教版必修2)

2.1《减数分裂》学案(苏教版必修2)

2.1《减数分裂》学案(苏教版必修2)(2课时)编制:张统省审核:秦磊校对:王曼【学习目标】1.掌握减数分裂概念和有性生殖细胞形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2.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相关概念;3.掌握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区别以及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质疑讨论】1.回顾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有丝分裂前后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如何变化的?有什么意义?2.假设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完成,生物体下一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如何变化?若要保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阐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3.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吗?为什么?4.为什么说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自学质疑】一、细胞的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的概念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或)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却连续分裂次,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1)对象:进行的生物。

(2)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

(4)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

2、相关的概念(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和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条染色单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 DNA分子,染色单体,即一对同源染色体)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减数分裂》说课稿

《减数分裂》说课稿

《减数分裂》说课稿一、说教材《减数分裂》是选自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的内容。

这节不仅仅是第二章的重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减数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因此本部分内容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高二的学生,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强,提取信息和总结归纳的能力也比较强。

而且,学生在前面学习了有丝分裂,已经有细胞周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模拟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等知识,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1.阐明减数分裂的过程,说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3.认同减数分裂在维持物种遗传物质稳定的重大意义,认同生命是物质的,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在学法上,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所以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观察归纳法。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首先,我会通过提问: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有何特点?这时学生不难得到进行有丝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来的细胞一模一样。

紧接着我便抛出问题: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这两种细胞结合在一起组成中,如果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的细胞一样,那么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就加倍。

但事实上,受精卵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一样,是怎样做到的呢?从而引出本节的题目:减数分裂。

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兴趣基础。

2.新课展开首先我会开展活动一:让学生带着“减数分裂的过程可以人为地分为几个阶段”这个问题观看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flash动画。

2.1细胞的减数分裂第四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2.1细胞的减数分裂第四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2.1细胞的减数分裂第四课时学案苏教版必修学习目标:1、熟练地识别出细胞的类型、名称以及所处的时期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减数分裂的相关习题思考:你能说出下列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名称吗?【点拨拓展】看染色体的数目, 是奇数: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是偶数:则二看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无: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三看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行为,若有: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无:则为有丝分裂【达标检测1】在图形的下方写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名称【达标检测2】课本P25综合评价指南第一题 二、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判断 染色体相对散乱前期T 有无同源染色体 排列在纺锤体中央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T 中期T 有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移向两极T 后期T 每一极有无 厂无:同源染色体【练一练:】1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点( A. 同源染色体分离B C.同源染色体联会D-无:减n.有:是否联会:是:减I.否:有丝分裂无:减n有:看有无四分体「有:减I-无:有丝分裂是否存在姐妹染色单体是:减I ..否:减nT2 •下列叙述中,能确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A. —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B. 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 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B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可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 中心粒的倍增发生在前期C. 分裂间期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 生殖细胞形成,是在一个细胞周期内,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5.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要发生的现象是()有: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 .着丝点分裂()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一分为二①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纺锤体的形成③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分离④着丝点的分裂⑤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⑥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①②④⑥6.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勺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7•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 DNA分子的复制 B .着丝点的分裂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 .出现四分体&下列是某种雄性动物睾丸内正在分裂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的是9.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A. 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B. 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图像C. 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D. 该图可能为精细胞或卵细胞示意图10•某动物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四个四分体,则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为()C.8、16、16 D .8、0、811•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①有规律地分配②随机分配③均等分配④不均等分配⑤交换分配A.①③ B .②③ C .③⑤ D .②④12•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右图所示,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染色体组数依次是()13 .在减数分裂中,家兔的初级卵母细胞有22个四分体,则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A. 11个B. 11 对22个C. 不成对的22个D. 44 个14. 右图表示某种高等生物(含2对染色体)的几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1)该图所示的是___________ (动物或植物)的细胞分裂。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完整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增城市____中学高一级 生物 学科学案系列必(选)修 1 学案编号Gzswbx20201课题名称: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学习目标: 1.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2.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

核心内容:精子的形成过程, DNA 、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的规律性变化学生课前预习模块:一、温故知新,根据有丝分裂知识分析下列图像(设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4条)1.图A 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DNA 分子数为_______。

2.图B 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DNA 分子数为_______。

3.图C 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DNA 分子数为_______。

4.图D 是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染色单体数目为_______,DNA 分子数为_______。

想一想:减数分裂是否也是这样的分裂方法呢?如果不是,请写出你的猜想。

二、减数分裂 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进行 的生物,在产生 时进行的 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而细胞分裂 。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 。

三、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子的形成场所: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内。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 中形成的。

在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

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是 ,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答: 。

) 2. 形成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有几次分裂过程,每次分裂前是否都有间期,间期中是否都有DNA 复制?(2)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有哪些特殊的过程?(3)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时期A B C D四、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场所:2、试着找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有几处?课堂合作探究模块:一.请同学们辨析下列核心概念。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2.1 减数分裂》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1 减数分裂》学案 苏教版必修2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导学案编写:赵洪英审核:高一生物组【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2、能力方面: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分裂示意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配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学法指导】:与有丝分裂进行对比,试画出减数分裂的各时期图形,能熟练画出各时期的图形,综合应用也就没有问题了。

【学习过程】:复习引入: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是哪三种?、、。

问题探讨: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1 减数分裂的概念(1)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在生物进行生殖形成生殖细胞时。

(2)概念:染色体只复制次,而细胞却连续分裂次的细胞分裂。

(3)结果: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

2 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哺乳动物为例)①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中形成的。

②具体过程:精原细胞(减Ⅰ间期):染色体复制,体积略微增大,变为细胞。

精(子)细胞的变化:经过,形成精子。

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条来自,一条来自。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以哺乳动物为例)①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在中形成。

②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大致。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比较3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变化(1)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的数量变化(假设2N=4)(2)请在下面两图中绘出染色体和DNA的变化曲线达标检测1、 如右图所示的细胞名称是( )A 精细胞B 卵细胞C 初级精母细胞D 次级精母细胞2 、动物卵巢中有10个卵原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可以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是( )A 10个卵细胞和10个极体B 10个卵细胞和40个极体C 40个卵细胞D 10个卵细胞和30个极体3、 人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 精细胞B 卵细胞C 口腔上皮细胞D 极体4、 人的卵细胞比极体大得多,这是因为( )A 卵细胞含有更多的染色体B 形成合子时卵细胞起主导作用C 卵细胞为受精卵的发育贮存着营养物质D 卵细胞中含有大量的遗传物质5、 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常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下列哪个图可正确表示该过程( )6、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发生的现象是(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②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 ③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④细胞分裂两次⑤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⑥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A ②④⑤B 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⑤⑥7、 下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 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C 正在进行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 每个子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仅1个子细胞具有生殖功能8、 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是①和③B 一般情况下,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②C 细胞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量之比为1∶2∶2D细胞③和细胞④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同一器官。

高中生物_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减数分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减数分裂从细胞水平上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新课标增加了模型建构、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新增内容旨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江西省教学要求中阐明本节课的重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特征的描述”。

模型建构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可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如果让模型建构与科学发现史联系起来,学生相当于对减数分裂过程经历了一次再发现。

减数分裂的发现历史是:科学家先显微观察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即先发现了减数分裂的结果,然后经过多年后才从初生小兔的卵巢中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一些特殊分裂相的。

在此过程,科学家对减数分裂有过多种预想,我们的学生可做类似的模型预构,再根据显微观察结果进行纠错,从做中学,体味发现的乐趣。

2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经过有丝分裂的学习和模型建构,熟悉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和行为。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经验性思维向理论性思维转换的关键时期,通过模拟建模,重现科学史,可激发学习生物的热情,帮助他们借助亲身体验进行一定的逻辑思维,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不断扩大认识领域,形成知识体系。

新课标中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教学目标3.1知识目标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2 能力目标通过分步建构模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训练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合作、创新的能力。

3.3情感目标认同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合作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特征的描述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以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生殖细胞的形成【目标导航】 1.结合减数分裂,说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通过比较,说出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一、精子的形成1.场所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睾丸中形成。

2.过程(1)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3)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精细胞;(4)精细胞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场所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和输卵管中形成的。

2.过程(1)分裂间期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2)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和一个小的细胞,大的细胞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极体;(3)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体积较大)和一个极体(体积较小),与此同时,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极体。

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其他三个极体退化消失)。

判断正误(1) 所有动物的精子都在睾丸中形成。

( )(2) 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殖并形成精子。

( )(3)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完全相同的精子。

( )(4)初级精母细胞比精原细胞体积增大。

( )(5)卵细胞减数分裂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

( )(6)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和极体内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 )(7)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 )答案(1)×(2)×(3)×(4)√(5)√(6)×(7)√1.精子的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精巢)中形成的。

睾丸里面有许多极度弯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含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叫做精原细胞。

当雄性动物性成熟以后睾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再经变形形成精子。

2.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图解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稍微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

精子呈蝌蚪状,头部含有细胞核,尾很长,能够摆动,利于受精作用的完成(如下图所示)。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分配到两极的两组染色体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答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精子与精细胞有何差异?这有何意义?答案精细胞是减数分裂的直接产物,它经历形态变化,其中的细胞核变为精子的头部,细胞质浓缩并最后脱落,某些结构演变为精子尾部,从而形成具有较长尾部的精子,如此的变化可使得精子体积小,游动灵活,易与卵细胞结合。

1.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 )A.24、12、12和24、12、12B.24、24、12和24、12、12C.48、24、12和24、24、12D.24、12、12和48、24、12【问题导析】(1)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n→n;DNA分子含量变化为4a→2a→a。

(2)水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24条,则n=12,_a=12。

答案 D解析这是一道以水稻为例,检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含量变化的题目。

解题时只要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n→n;DNA分子含量变化为4a→2a→a,就能化繁为简,求出水稻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24条,DNA分子含量为2a =24个,然后依照这一变化规律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一题多变】用曲线表示水稻产生精子的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答案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及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1.卵细胞形成过程归纳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1.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的两次分裂过程均呈现过不均等分裂,这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使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更多地集中在卵细胞中,使受精卵内有大量的细胞质。

细胞质内的卵黄是受精卵最初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可见,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对受精卵的发育是有利的。

2.卵细胞和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答案 卵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卵细胞不发生变形过程;形成的生殖细胞的数量少。

2.下图是一哺乳动物细胞某种分裂过程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③、④细胞内染色体未平均分配,③中染色体数目较多B .细胞③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也存在染色单体C .⑤、⑥、⑦、⑧中,只有⑤具备生殖细胞的功能D .该分裂过程可表示精子形成过程,也可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 【问题导析】由图可知整个过程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示意图:(1)③、④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但染色体均等分配;细胞③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存在染色单体;(2)该细胞分裂只能代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不代表精子形成过程;⑤、⑥、⑦、⑧四个细胞中,只有⑤具备生殖细胞的功能,其余3个细胞为极体,最终将退化。

答案 C 【一题多变】图一、二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 =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 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Ⅰ~Ⅳ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2)图二中丙细胞对应于图一中的________(填罗马数字)期,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

(3)请绘出该雌性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模式图。

答案(1)c Ⅰ、Ⅱ(2)Ⅲ卵细胞和极体或极体(3)如图所示解析(1)染色单体的数量可以为0,由此判断图一中c代表染色单体,依据染色体数∶核DNA 数为1∶1或1∶2,判断a表示核DNA、b表示染色体。

2n=4的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2)图二的丙细胞中含有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与图一中的Ⅲ期相符。

因是雌性动物,丙细胞的名称为极体或次级卵母细胞,则其子细胞的名称为极体或卵细胞和极体。

(3)该雌性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配,若丙细胞是极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丙细胞中的两种形态的染色体位于含细胞质少的一极;若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丙细胞中的两种形态的染色体位于含细胞质多的一极。

1.下图中甲图表示某精子,乙图①~④中可表示该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D解析图①可表示精细胞形成过程的四分体时期;②为初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过程;③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④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故①~④中只有①、④可表示该精子形成过程的某时期。

2.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答案 B解析图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C错;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D错;图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所以应是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

3.在果蝇卵巢中不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 )答案 D解析果蝇含4对同源染色体,卵巢中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A图可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B图可表示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C图可表示卵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D图因为不是8条染色体,不是有丝分裂的细胞,又因为含同源染色体且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所以也不是减数分裂的细胞。

4.下图为某一哺乳动物生殖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的分裂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别有4、2、2、2对B.②所处的时期发生交叉互换,可能形成4种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C.①细胞在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一般不用该生物的性腺作为观察分裂的实验材料答案 D解析①③为有丝分裂,②④为减数分裂,根据图④判断该动物为雌性。

④中没有同源染色体,②中进行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形成细胞板;雌性哺乳动物一次成熟的生殖细胞数量有限,不适合用于观察减数分裂。

5.甲、乙两图分别是某种动物某一器官中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与图乙DE段一致的细胞有________。

(2)此动物为________性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图甲中________,该动物能同时出现上述细胞的器官是________。

(3)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示意图,则DE段的时期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体。

(4)图甲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________;图甲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_。

答案(1)5、6、7、9 (2)雄8 睾丸(3)0 2或4 (4)1、3、8 2、5、6、7解析(1)由图乙中DE段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可判断此时着丝点已经分裂,无染色单体,对应图甲中的5、6、7、9。

(2)图甲中8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图像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出能同时出现上述细胞的为该雄性动物的睾丸。

(3)图乙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DE段对应着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末期,此时无同源染色体,而此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4条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有2条染色体。

(4)图甲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有1、3、8,属于有丝分裂的有2、5、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