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第五版版第一章
贵州省情教案

贵州省情教案第一章深化省情认识加快贵州发展❖三句话老话——新的解释❖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一、贵州形象—可爱的贵州❖(一)贵州印象❖三句话老话——新的解释❖天无三日晴——处处有森林❖这是贵州绝对的优势,而不是劣势。
❖地无三里平——遍地是金银❖这是骡马时代的形容,而不是现代大交通的真实写照。
❖人无三分银——美女多如云❖这是整体夸张的描述,而不是绝对的情况。
(二)、悠久的发展历史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的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现已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有80余处。
“观音洞文化”的黔西观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命名为“桐梓人”、“水城人”、“大洞人”、“兴义人”、“穿洞人”、“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观音洞人”等人类化石。
(三)光荣的革命传统❖1854~1874年间的农民起义:❖刘仪顺领导的以汉族农民为主体的号军起义。
❖张秀眉领导的以苗族农民为主体的黔东南起义。
❖张凌翔领导的以回族农民为主体的黔西南起义。
❖姜应芳领导的以侗族农民为主体的天柱起义。
❖潘新简领导的以水族农民为主体的荔波起义等。
二、贵州优势富集的资源勤劳的人民(一)丰富的生物资源1、丰富的植物资源。
全省森林面积6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
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13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1个。
有各类草山草坡近500万公顷,全省有野生牧草1410种。
贵州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65种。
其中属于国家1级保护的14种, 2级保护的51种。
栽培作物:辣椒、水果、茶叶、烤烟等。
(二)“煤水结合”的能源资源贵州能源资源丰富,种类较多。
在已发现的能源资源中,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具有持久开发优势。
特别是煤炭与水能资源结合,使贵州成为中国少有的“水火互济”发展电力工业的最佳省份之一。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贵州省情》第一章学习心得学习了《贵州省情》第一章绪论,知道我们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在明代建省以来,曾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记载,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都是我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的特殊影响。
还得感谢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大人的慧眼,是他对我们的鼓舞及信心。
他说“贵州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他用“山川秀丽”来评价“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人”。
也就是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只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勤奋、努力,那么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果不然,我省遵循扬长避短、发辉优势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的地理资源,在农业、纺织、陶制、矿冶、酿造、民族文化等方面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直至“十一五”期末,我省在全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
到了“十二五”时期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后,我省重点实施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
就这样我省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
还真是后来居上呀!愿我省的未来变得更加美丽富绕,变成人人向往的旅游圣地!篇二:贵州省情地域文化完整版2地域文化(贵州省情)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贵州省情教育教程课程辅导一

《贵州省情教育教程》课程辅导一贵州电大文科部第一章省情概论教学要求:1、掌握认识贵州省情的目的和意义2、掌握如何认识贵州省情3、了解贵州省情的认识过程4、重点掌握贵州省情基本特点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第一节认识省情的目的和意义一、是实行科学决策的需要按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只有从调查研究入手,全面认识省情,才能为制定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各省之间差异明显,发展不平衡,这就要求必须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照套。
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的方针政策比较符合省情,什么时候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
二、是培训各级干部和教育各族人民的需要贵州的各级干部是贵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只有当他们从本质上认识了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准确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贯彻省委和省政府的各项决策,率领贵州人民投身于贵州的现代化建设。
贵州各族人民是贵州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只有让他们正确地认识了贵州,才能正确地理解中央和贵州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地接受和完成各自的具体工作和任务,并为贵州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才能更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三、是实行对内对外开放的需要过去,贵州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留下“夜郎自大”的典故。
解放后虽然增加了与外界的交往,但是封闭状态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不仅贵州对外界知之甚少,而且外界对贵州也了解不多。
因此要扩大贵州的对内对外开放,就必须去了解世界,也必须让外界认识贵州,把贵州介绍给世界。
第二节如何认识省情一、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省情1、要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
因为省情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只有全方位地考察它的自然、经济、民族、文化等各个要素,才能认识其基本特点、相互关系和发展规律。
贵州省省情第一章

第一章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步一步地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它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2、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内容、地位?背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有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斗争,帝国主义侵略的战火还曾燃到我国边境,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请谈一下对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认识. 谢谢!这是由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及其特点所决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地分裂统一战线和以武装斗争为革命的主要形式,而中国共产党的前进或后退、壮大或缩小,都同能否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两个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毛泽东在1939年10月指出:18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先河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历史的、逻辑的结果。
近代中国存在着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
但是这种可能性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造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艰难与曲折,造成了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复杂性。
官僚资本主义成为革命的对象,而同民族资本主义相联系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生的软弱性,使其无法完成本应由它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最终,这个任务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这就使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最终由新民主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当时中国也已经具备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主要是:经济上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占了主导地位,政治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全国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文化上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国际上苏联社会主义的榜样。
贵州省情简介

第一章贵州省情介绍地理地貌贵州省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居全国第十六位。
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气候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
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
1月平均气温为3~6℃,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暖和。
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多集中在夏季。
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
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
其中西南部的晴隆县,年均降雨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
三个少雨区分别在威宁、赫章县和毕节一带,各少雨区的年降水量在850~1100mm之间。
日照时数在1200~1400小时之间,地区分布特点是西多东少,年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少三分之一以上,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
年相对湿度高达82%,而且不同季节之间的变幅较小,各地湿度值之大以及年内变幅之平稳,是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所少见,气候特点在垂直方向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贵州省情第一章

10-20°C; 降水量。年降水量多在1100-1300毫米之间 ,湿润; 日照。地处冷暖空气交锋地带,阴雨多、日 照少。
三、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
看一看:
贵州的水
三、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
议一议:
一、贵州省内最大的河流是哪个?黄果树 瀑布属于哪个水系? 二、贵州有几大水系?分别是什么?
最高点赫章县 的韭菜坪(海 拔2901米)
耕作条件 最高地区威宁 (海拔2166米) 最低地区 玉屏(海 拔541米)
最低点在 黎平县水 口河出省 处(海拔 148米)
山地丘陵地貌
中山峡谷地貌
山原丘陵盆地地貌
山地河谷地貌
山原丘陵地貌
山原山地地貌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金刚石、锰矿 B 锰矿、重晶石、光学水晶 C 汞矿、锑矿 D 化肥用砂岩、砖瓦用砂岩
A
4.贵州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中药材产区之 一,贵州五大名药是( )
珠子杉、冬虫夏草、鸡枞、天麻、半夏 B 天麻、石斛、桔梗、五倍子、半夏 C 天麻、杜仲、黄连、吴茱萸、石斛 D 天麻、杜仲、黄连、何首乌、厚朴
四、类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
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其次是石灰土, 讲一讲: 最少的是水稻土。
石漠化:地表基岩 大面积裸露或砾石 堆积的土地退化现 象。 贵州是全国石漠化 面积最大、程度最 深、危害最重的省 份。
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 不足。
地面: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
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瀑 布、跌水、悬挂泉、喀斯特湖等 地下:溶洞、暗河、伏流、暗湖以及石钟 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 莲花盆、卷曲石等
贵州情心得体会范文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范文————————————————————————————————作者:————————————————————————————————日期:23 篇一:《贵州省情》第一章学习心得学习了《贵州省情》第一章绪论,知道我们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在明代建省以来,曾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记载,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都是我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的特殊影响。
还得感谢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大人的慧眼,是他对我们的鼓舞及信心。
他说“贵州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他用“山川秀丽”来评价“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人”。
也就是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只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勤奋、努力,那么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果不然,我省遵循扬长避短、发辉优势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的地理资源,在农业、纺织、陶制、矿冶、酿造、民族文化等方面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直至“十一五”期末,我省在全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
到了“十二五”时期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后,我省重点实施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
就这样我省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
还真是后来居上呀!愿我省的未来变得更加美丽富绕,变成人人向往的旅游圣地!篇二:贵州省情地域文化完整版2地域文化(贵州省情)一、填空题1.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4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2.贵州气5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6 ,2 0 1 1年,森林覆盖率达(4 1 . 5 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7,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8 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9 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10)。
贵州省情简介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第一章贵州省情介绍地理地貌贵州省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份,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全省国土总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居全国第十六位。
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气候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大部分地区气温在15℃左右,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
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
1月平均气温为3~6℃,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暖和。
年均降水量在1100~1300mm之间,多集中在夏季。
分布趋势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
全省有三个多雨区和三个少雨区。
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省之西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
其中西南部的晴隆县,年均降雨量达1588mm,是全省最多雨量中心。
2019年贵州省情绪论+第一章

03 脱贫攻坚的贵州经验
(三)1994-2000年“八七”扶贫攻坚阶段
♦大规模实施“温饱工程”“粮食高产示 范工程”,提高粮食产量;
♦2000年48个贫困县整体越过“温饱线”, 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994年的1000万人 下降到313.46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 比重由34.4%下降到9.74%。
02 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
二 、 生态环境脆弱
基础设施 薄弱
经济结构 单一
贵 州
一
三
五
长 期
二
四
贫 困
自然灾害
教育、科技、医
的
频发
疗水平落后
原
因
02 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 看一看:
贵州这些年变化
02 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
议一议: 1、贵州发生了什么变化? 2、这样的变化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三、40年来贵州的减贫成就 (一)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三)推进脱贫攻坚创新
看一看:
时代楷模——黄大发
(三)推进脱贫攻坚创新
1 • 大数据与大扶贫深度融合 2 • 颁布实施扶贫条例与体系(两个第一) 3 • 开展“双扶”活动 4 • 表彰先进激励斗志 5 • 开展“法治扶贫” 6 • 组织领导、顶层设计实现“两个率先” 7 • 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设施建设
04 全面推进贵州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三步走
到2020年,乡村振 兴取得重要进展,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 任务。
到2035年,乡村振 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 本实现。
贵州省省情

第一章贵州基本省情第一节贵州概况贵州简称“黔”或“贵”,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有88个县(市、区、特区),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2012年末常住人口348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少数民族聚集、发展潜力很大的省份。
一、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黔西观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盘县“大洞人”,晚期智人的“兴义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安龙“观音洞人”。
春秋以前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的黔中地区,秦朝曾在夜郎地区设郡县、置官吏,公元前28年—前25年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最后确立,宋朝开宝年间“贵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布政使司建立,使贵州成为当时全国13个行省之一。
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四川统属遵义府改隶贵州,毕节以北的永宁(今叙永)划归四川,广西永丰州(后改为贞丰)、荔波,湖广平溪(今玉屏)、天柱划归贵州,大体形成了今天贵州的地域范围。
贵州文化灿烂,早在夜郎、秦汉时期,有舍人著《尔雅注》三卷,尹珍开“南域之学”传播中原文化。
明初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开设“龙场九驿”,稳定西南政局。
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守仁谪居龙场(今贵州修文县城),成就“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
戊戌维新运动中,贵州96名应试举人参加了“公车上书”,占全部上书人数的六分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后,涌现出了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等早期共产主义战士。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是大后方、西南大通道,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

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篇一:《贵州省情》第一章学习心得学习了《贵州省情》第一章绪论,知道我们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在明代建省以来,曾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记载,这些说法也不无道理,都是我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的特殊影响。
还得感谢我们的 __总理大人的慧眼,是他对我们的鼓舞及信心。
他说“贵州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他用“山川秀丽”来评价“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人”。
也就是说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只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勤奋、努力,那么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
果不然,我省遵循扬长避短、发辉优势的原则,充分利用我省的地理资源,在农业、纺织、陶制、矿冶、酿造、民族文化等方面开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直至“十一五”期末,我省在全中国仍处于落后状态。
到了“十二五”时期提出的“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后,我省重点实施了“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
就这样我省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幸福。
还真是后来居上呀!愿我省的未来变得更加美丽富绕,变成人人向往的旅游圣地!篇二:贵州省情地域文化完整版2地域文化(贵州省情)一、填空题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和(丘陵)。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xx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智慧树知到《贵州省情》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贵州省情》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贵州省情》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测试贵州基本省情是()。
A:贫穷B:山多C:少数民族多D:欠开发,欠发达正确答案:欠开发,欠发达贵州哪座山被称为中亚热带“物种基因库”。
()A:大娄山B:乌蒙山C:苗岭D:武陵山正确答案:苗岭贵州位于那条河流上游()。
A:珠江B:黄河C:淮河D:红水河正确答案:珠江贵州海拔最高点在西部哪个县?( ) A:赫章县B:罗甸县C:威宁县D:黔西县正确答案:赫章县贵州有多少个世居民族?()A:10B:12C:14D:18正确答案:18黎平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哪个地区?()A:黔南B:黔西南C:黔东南D:安顺正确答案:黔东南贵州省建于()。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正确答案:明朝有避暑之都之称的城市是()。
A:遵义B:贵阳C:铜仁D:凯里正确答案:贵阳享有“美酒河”的河流是()。
A:乌江B:牛栏河C:赤水河D:南盘江正确答案:赤水河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A:乌江B:牛栏江C:赤水河D:南盘江正确答案:乌江第三章测试研究和认识贵州省情需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A:系统的、全面的观点B:直接的观点C:用辨证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正确答案:二十世纪中叶,贵州人民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洋教”斗争,主要有()A:青岩教案B:遵义教案C:开州教案D:安庆教案正确答案: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A:乾嘉起义B:顺康起义C:康乾起义D:咸同起义正确答案: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少数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答案:贵州的医药制造业是全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今后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建立()A:中药材原料生产体系B:中药研究开发体系C:现代中药制造体系D:市场信息服务网络正确答案:截止2006年1月1日,在贵州9个市(州、地)中,下列没有设立自治县的地方是()A:贵阳市和六盘水市B:遵义市和安顺市C:毕节地区和铜仁地区D:黔南自治州和黔东南自治州正确答案:苗瑶、百越、氐羌几大族系先后进入贵州,与古老的濮人错杂而居,在经济、文化上进行广泛交流,使其成为贵州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是()A:唐朝B:元朝C:明代D:魏晋南北朝时期正确答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6支红军在贵州活动。
贵州省情教育课件1、2、3章

什么叫省情?
省情是指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历 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 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 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第一章 绪论 “贵州印象”
国酒茅台 壮美秀丽的黄果树大瀑布
多民族元素 遵义会议旧址
生态植被 自然环境
宜人气候
耕作条件
河流水系
第二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一节 生态类型多样的自然环境
一、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
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 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 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 貌典型发育的山区。贵州地势西 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 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
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贵州铝土矿质佳量大, 是中国铝土矿三大产区之 一。铝土矿保有储量达 4.18亿吨,居第2位。集 中分布在贵阳、清镇、修 文、遵义一线,以清镇、 修文最多,占全省铝土矿 储量的74%。
第二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特殊的地理环境
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第三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
第三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从古夜郎到贵州
从古夜郎到贵州
“观音洞文化” 为代表的 史前文化
古夜郎 的兴起
郡县制 的建立
牂牁的 发展
名称及区 划的由来
第三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从古夜郎到贵州
一、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
贵州纬度偏低,海拔较高,气 候温和,利于各种生物繁衍,也适 宜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天然溶洞, 提供良好栖息场所;多种动植物资 源,提供丰富食物;碳酸盐出露, 利于打制石器;所以,贵州高原是 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 的发源地之一。
《贵州省情》课程教学大纲

《贵州省情》课程教案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贵州省情课程英文名称: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程编号:学时数:学时学分数:课程归属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定时间:年月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
《贵州省情》课程目的是贯彻中央、贵州省政府及其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把省情知识教育作为全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使大学生全面了解贵州、认识贵州,把握贵州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激发贵州大学生热爱贵州、宣传贵州和建设贵州的积极性和热情。
本课校级为公共必修课,通识课。
、教案的基本要求: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省情基本理论知识,对贵州省情特征、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有一个基本的、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适用专业、学时数及学分数:本教案大纲适用于全校所有本科专业。
学时时数。
学分。
二、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考试(开卷)其中平时成绩占,期末成绩占。
三、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贵州省情教程》,贵州省教育厅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年。
参考资料:、《贵州读本》,钱理群等主编,贵州教育出版社,、《龙行贵州》张晓松等著,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贵州秘境》杨正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网络教案平台资源()。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网络视频教案资源。
四、各章教案内容和要求《贵州省情》教案的基本内容: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贵州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贵州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贵州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
“贵州省情”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照“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开展教案。
了解: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知道,对其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及人物、事件等能够清楚;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把握,对一些基本特点和知识要点能够识记并适当分析;重点掌握: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对重点问题能够深入分析,同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贵州省情教程-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网络修改版)

范围包括盘县、晴隆 以北,黔西、织金以 西地区。地势西高东 低,海拔1400-2400 米,是全省最高地区。 该区域林牧业发展潜 力较大,但水土流失 严重。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一)气温
贵州在全国的温度带划分中属于亚热带范围。 冬温较高,夏温较低,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10℃-20℃之间。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四)气候的地域差异及类型
全省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 和中温带气候类型。
1.南亚热带: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河谷地带,年均温19℃以 上,几乎长夏无冬,农作物可一年三熟,宜种多种喜温亚热 带经济作物; 2.中亚热带:东、南、北三面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冬暖夏 热,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宜发展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 3.北亚热带:黔北、黔中和黔西南海拔1000米左右的广大地 区,冬暖夏凉,农作物可一年一熟或两熟,适种性广,这是 贵州的主要气候类型; 4.暖温带:黔西北海拔1700-2400米之间的地区,冬冷夏凉, 可种植荞麦、马铃薯等喜耐寒作物; 5.中温带:黔西北海拔2400米以上的地带,几乎长冬无夏。
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03
喀斯特地貌成土速率低、土层浅薄,植被一旦被 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程度高。
04
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生态移民搬迁、多 业态山地农业等项目使石漠化山区生态好转。
五、种类繁多、分布呈现过渡性的生态植被
阔叶林
针叶林
灌丛和 灌草丛
(二)降水量
贵州年降水量多在1100-1300毫米之间,属于湿润地区。
三个多雨区和两个少雨带。
第一个多雨区:苗岭西段南坡,年降雨量最多的是晴隆达 1588.2毫米。 第二个多雨区:苗岭东段南坡,年降雨量最多的是丹寨达 1505.8毫米。 第三个多雨区:东北部武陵山东南坡,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 以上。 三个多雨区之间就是少雨带,威宁、赫章、毕节年降水量在 800-900毫米,其中赫章最少。
《贵州省情教程》第一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海拔相差1625米; 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相差2753米。
最高点赫章县 的韭菜坪(海 拔2901米) 最高地区威宁 (海拔2166米)
耕作条件
最低地区 玉屏(海 拔541米)
最低点在 黎平县水 口河出省 处(海拔 148米)
(一)地貌特征
• 贵州的地貌特征: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
• 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达10.91万平方公 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9%。
• 贵州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 在3℃-6℃之间,罗甸最高,达10.1℃;威宁、大 方、开阳、万山最低,为1.5℃-2℃之间。夏季最热 的7月平均气温在22℃-26℃之间。
• 除南部望谟、罗甸冬季不到一个月,西部威宁、赫章 海拔较高的山地基本没有夏季,大部分地区四季分
(二)降水量
(六)北盘江水系
• 北盘江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 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宣威市板桥 乡,流经贵州至望谟与南盘江汇合。
• 贵州境内318公里,流域面积 2.10万平方公里,流经六盘水、黔西 南16个县市 区,水量、水能及矿产 资源丰富,已建成响水、光照等水电 站,流域内有世界闻名的黄果树瀑布、 龙宫等自然景观。
• 大部分地区阴雨日数超过150天,年相对 湿度高达70%-80%。
(四)气候的地域差异及类型
• 全省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 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气候类型。
贵州省省情

贵州省省情第一篇:贵州省省情第一章贵州基本省情第一节贵州概况贵州简称“黔”或“贵”,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有88个县(市、区、特区),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2012年末常住人口348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少数民族聚集、发展潜力很大的省份。
一、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黔西观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盘县“大洞人”,晚期智人的“兴义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安龙“观音洞人”。
春秋以前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的黔中地区,秦朝曾在夜郎地区设郡县、置官吏,公元前28年—前25年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最后确立,宋朝开宝年间“贵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布政使司建立,使贵州成为当时全国13个行省之一。
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四川统属遵义府改隶贵州,毕节以北的永宁(今叙永)划归四川,广西永丰州(后改为贞丰)、荔波,湖广平溪(今玉屏)、天柱划归贵州,大体形成了今天贵州的地域范围。
贵州文化灿烂,早在夜郎、秦汉时期,有舍人著《尔雅注》三卷,尹珍开“南域之学”传播中原文化。
明初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开设“龙场九驿”,稳定西南政局。
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守仁谪居龙场(今贵州修文县城),成就“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
戊戌维新运动中,贵州96名应试举人参加了“公车上书”,占全部上书人数的六分之一。
“五四”运动爆发后,涌现出了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等早期共产主义战士。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是大后方、西南大通道,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贵州省情——地理

贵州省情——地理第一篇:贵州省情——地理第一章特殊的地理环境教学重难点:1、贵州地貌的特征和类型2、贵州的自然资源优势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多媒体演示教学时数:3学时第一节自然环境一、地貌地貌也叫“地形”,即地表(包括陆地和海底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000 米左右。
全省地势可分为三大阶梯:西部大方、织金、普安等地以西,平均海拔1500 米以上,是最高一级阶梯;东部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等地以东及荔波、罗甸一带,平均海拔800 米以下,为最低一级阶梯;中部广大地区为第二阶梯。
从面上看,全省最高处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 2166 米,最低处是玉屏,平均海拔 541 米。
从点上看,西部赫章韭菜坪最高,海拔2901 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 148 米。
(一)地貌特征。
(二)地貌类型。
贵州地貌类型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
(三)地貌区域差异。
在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自然力的影响下,贵州地貌区域差异明显。
1.贵州东部山地丘陵区。
范围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
地势东高西低、除梵净山、雷公山以外,海拔大都在 800 米以下。
2.贵州北部中山峡谷区。
范围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 800~1200 米之间。
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也有零星分布。
3.贵州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
范围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和镇宁、惠水以北地区。
地势自西向东和自中向南、北倾斜,海拔在 800~1000 米之间。
4.贵州南部山地河谷区。
范围包括苗岭中段以南的地区。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拔1200~1500 米,南部红水河一带海拔300~400 米。
5.贵州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
范围包括普安县以南、望谟县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
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北部海拔1500~2000米,南部南北盘江河谷地带海拔 400 米,西部海拔1400~1800 米,东部海拔800米以下。
贵州省情1

贵州是伟大祖国怀抱中的一块宝地,位于大西南的东南前沿,是一个多民族平等、互助、和谐,充满发展潜力的内陆山区省份。
贵州由于原来的基础较差,与全国特别是经济发达省区相比,欠发达、欠开发仍然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形势严峻,有些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繁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体制和机制的问题突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改革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化和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然而,贵州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是贵州具有生物、能源、矿产、自然风光、气候、文化和劳动力资源;二是贵州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实力;三是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使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和利用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这里是古生物的王国,又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考古工作者在贵州的遵义、凯里、关岭、兴义等地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群,包括三叶虫、海百合、贵州龙等,表明在五六亿年前,今贵州高原就是古生物的王国。
这里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又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光独特的旅游地。
贵州特殊的地貌、气候环境和地质构造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是有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
贵州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与多种类型的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
二是有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资源。
受地形的影响,贵州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较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
丰富的煤炭资源与水能资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资源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耕地不足:可耕地资源少,耕地质量不 高,水土资源不配套。
Hale Waihona Puke 开发困难• 开发困难:崇山峻岭,河谷深切,极不利 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
(三)、贵州的地貌类型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 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境内山脉众多, 层峦叠嶂,绵延纵横,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北部有大娄山,东北部有武陵山,西部有乌 蒙山,中部有苗岭。
其次是石灰土,最少的是水稻土。贵州土壤 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第二节 组合态势良好的自然资源
煤水结合、
水火电互济, 能源资源 优势突出
组合态势良好、 矿产资源 开发前景广阔
231.35 312.24 660.61
9 625.41 9 6 770.89 8 1 1461.35 3
黔西南布依苗族 16804
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 30337
自治州
黔南布依苗族自 26193
282.16 348.54
324.22
8 801.65 7 4 811.55 6
5 902.91 5
介绍你的家乡:
贵州除煤炭、水能资源 外,还有生物能、天然气 (主要是煤成气和气田成 气)、铀矿等。煤成气是一 种煤源潜力巨大的能源,贵 州煤成气包括聚煤气和煤层 气两部分。据初步计算,全 省煤层气资源量为3.15万亿 立方米,总储量居全国前列。 重点分布在六盘水、织纳、 遵义三个煤田。
二、组合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讨论:
从有利方面看:
贵 州 降 水 充 沛
贵
州
贵州立体气候——“十里不同天”
日 照
充
足
从不利方面看:
倒春寒
冰雹
洪涝
干旱
(五)、贵州河流水系
八大水系
牛栏江 横江
乌江
赤水河 綦江
沅江
南盘江 北盘江 红水河 都柳江
▲
长江流域
苗 ▲ 岭
珠江流域
▲
(六)贵州土壤条件 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罗甸县 龙里县 三都水族
区划 贵阳市
辖区面积 (KM2)
8034
辖区人口 (万人)
462.18
人口排名
3
生产总值 (亿元)
2891.16
总值排名
1
六盘水市 9914
288.99
4 1201.08 4
遵义市 30762
619.21
2 2168.34 2
安顺市 铜仁市 毕节市
9267 18003 26853
二、从现实来说:很多人不了解贵州,认为 遵义是贵州的省会,贵州人都是苗族,提到 只知道三句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人无三分银”,始终对贵州带有偏见。即使 许多贵州人也对贵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文 地理不了解,又谈何去热爱贵州,宣传贵州 ,建设贵州?所以学习贵州省情这门课程, 对于大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煤炭资源方面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 2006年,全省煤炭保有储量 达507.28亿吨,居全国第5位, 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 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素以 “江南煤海”著称。煤炭资 源分布相对集中在六盘水市 和毕节地区,在煤种上又构 成各具特点的能源优势,可 供建设功能、性质不同的煤 炭生产基地。
生物能、天然气、铀矿
(四)、贵州的气候
贵州气候条件的优势:具有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条件。从气温来看,贵 州属于亚热带范围,年平均气温在15ºC左右 ,不冷不热,十分宜人。
贵州也曾经出现过极端气温,最高气温曾 经出现在铜仁,为42.5ºC;最低气温曾经出 现在威宁,是-15.3ºC。(极少出现)
从降水来看: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种类繁多、具有广泛利用价值
旅游资源 独特优美、旅游价值极高
一、水煤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
水能资源方面
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 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 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 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 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 总量的4.4%。按单位面积占 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 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5倍,排名全国第3位。贵 州水能资源的特点是:分布 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 优。
怎么学贵州省情
• 要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认识贵州省情, 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 要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认识贵州; • 要联系生活实际,去实践探索贵州的真与
美。
第一讲 贵州自然地理与
经济
贵州名片
•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 ,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 省会贵阳。东毗湖南、南邻 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 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 ,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 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 国国土面积的1.8%。贵州是 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 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 潜力巨大的省份,有黄果树 瀑布、赤水风景名胜区、荔 波漳江、遵义会议会址、梵 净山等名胜古迹。
8034
南明区 云岩区 花溪区 乌当区 白 云区 小河区 开阳县 息烽县 修文 县 清镇市
9914 钟山区 六枝特区 水城县 盘县
遵义市(辖3区7县2 自治县2市)
30762
红花岗区 汇川区 播州区 赤水市 仁怀市 正安县 桐梓县 凤冈 县 余庆县 湄潭县 绥阳县 习 水县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务 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什么是贵州省情?
是指贵州省的自然、地理、政治、 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历史、 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 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 化的动态系统。
为什么学贵州省情
一、从大道理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 快富民兴黔的步伐,需要当代大学生了解贵 州,认识贵州,研究贵州,为此,贵州省教 育厅下文从2007年起在全省高校开设《贵州 省情》课程。
3个自治州: 黔东南、黔西南、黔南3个民族自治州 88个县(县级市、区、特区),其中包括: 7个县级市(凯里、都匀、兴义、赤水、 清镇、仁怀
、福泉)11个自治县和54个县、15个市辖区、1个 特区
市、州、地
贵阳市 (辖6区3县 1市)
六盘水市(辖1区1 特区2县)
面积 所辖县、市、特区、区名称 (KM2)
1、家乡位置 2、支柱产业 3、旅游景点 4、特色食品等……
铜仁
六 盘 水
毕节市
遵义市
贵阳市
荞凉粉
兴仁鸡丝藤粑粑
黔西南布依族 苗族自治州
黔南布 依苗族 自治州
牛 瘪
榕
黔东南苗
江 卷
族侗族自
粉
治州
课后练习题
题目: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就本学期学习的我国 “一带一路”建设,写一篇心得体会,字数在800字 以上;
天生桥
峰丛、峰林
溶洞
地下暗河
讨论:
(一)从有利方面看:
土地类型多样、生物 种类繁多。
煤炭、水能,南方重 要能源基地。
矿产丰富、组合良好, 铝、磷、锰、重晶石等, 中国重要原材料基地。
(二)从不利方面看:
生态脆弱
• 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喀斯特地貌上 的土地自然保水保肥的能力较差。
耕地不足
贵州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截至2015 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28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 39种保有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
第 一
•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
位 •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
第
二 位
磷矿石、铝土矿、稀土等
三、种类繁多、具有广泛利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森林资源
珍惜植物 草地资源
第一节、生态类型多样的自然环境
(一)、贵州地势
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 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
地势起伏较大,从平面上来看:最高地区 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 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两地海拔相 差1625米;而从点上看:最高点在西部赫章 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点在东南部 黎平县水口河出省处,海拔只有148米,最高 点与最低点海拔相差达到2753米。
最高点赫章县 的韭菜坪(海 拔2901米) 最高地区威宁 (海拔2166米)
耕作条件
最低地区 玉屏(海 拔541米)
最低点在 黎平县水 口河出省 处(海拔 148米)
(二)、贵州地貌特征
贵州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喀斯特地貌典型发 育。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为10.91万平方千米 ,占全省总面积的61.9%,贵阳和黔南州的喀 斯特分布最广,其次是毕节、安顺和六盘水。
松桃苗族自治县 玉屏侗族自治县
毕节市 (2011年 26853 11月毕节地区
更改为毕节市, 辖1区6县1自治 县)
七星关区 大方县 黔西县 纳雍县 织金县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金沙县
市、州、地 面积 所辖县、市、特区、区名称 (KM2)
黔西南布依苗 16804 兴义市 普安县 晴隆县 贞丰县
族自治州(辖1
册亨县 望谟县 安龙县 兴仁县
市7县)
黔东南苗族侗 30337 凯里市
族自治州(辖1
麻江县
市15县)
三穗县
雷山县 锦屏县 黄平县
黎平县 台江县 从江县
施秉县 剑河县 镇远县
天柱县 榕江县 岑巩县 丹寨县
黔南布依苗族 26193 自治州(辖2市 9县1自治县)
都匀市 惠水县 平塘县 自治县
福泉市 瓮安县 贵定县 长顺县 独山县 荔波县
植物资源
野生经济之物
农作物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