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点管理系统实用实用标准1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技术规范 :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技术规范 :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5efb3de7375a417876f8fc9.png)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技术规范: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公安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架构、功能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部级、省级、市级、区县公安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的设计、开发和部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741-2008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通用技术要求GB/T 28181-2016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A/T XXXX-XXXX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GA/T XXXX-XXXX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第4.2部分: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接口协议要求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GB/T 28181-2016、GA/T XXXX-XXXX《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战业务应用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小区数据网关community data gateway实现对各个小区系统的人员/车辆管理、视频监控、出入控制、智能门禁、报警等数据的接入,并将数据推送至相关公安系统。
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MP:位图文件(Bitmap)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MPEG: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PNG:可移植网络图形格式(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4 系统架构和功能组成4.1 系统架构4.1.1 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架构见图1。
图 1 系统架构图4.1.2 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由部级、省级、地市级系统组成,应实现依照智慧安防小区管控系统接口协议要求进行逐级系统的信息汇聚。
自动化控制基础知识
![自动化控制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b8027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5.png)
02
传感器与执行器
Chapter
传感器类型及工作原理
01
温度传感器
利用物质热胀冷缩、 热电效应等原理,将 温度变化转换为电信 号输出。
02
压力传感器
通过压电效应、应变 片等原理,将压力变 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
03
光电传感器
利用光电效应,将光 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 出。
04
位移传感器
通过电阻、电容、电 感等原理,将位移变 化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
01 02 03 04
准确性指标
反映系统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 偏差程度,如误差、超调量等。
鲁棒性指标
描述系统对参数摄动和外部干扰 的敏感程度,即系统的抗干扰能 力。
优化改进策略探讨
控制算法优化
系统结构改进
针对现有控制算法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 出改进算法或引入新的控制策略,如自适 应控制、鲁棒控制等。
自动化控制基础知识
目录
• 自动化控制概述 • 传感器与执行器 • 控制策略与方法 • 工业自动化网络通信技术 •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施 • 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维护与优化
01
自动化控制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自动化控制是一种利用控制理论、电子技术、计算 机技术等手段,对生产过程、机器设备、仪器仪表 等进行自动控制和优化的技术。
工业以太网技术概述及特点
工业以太网技术是一种基于以太 网通信协议的工业自动化网络技 术,具有高速、高效、可靠的特
点。
工业以太网技术采用标准的 TCP/IP协议栈,可以实现与互 联网的无缝连接,方便远程监控
和管理。
工业以太网技术还支持多种不同 的传输介质和拓扑结构,可以适 应不同的工业环境和应用需求。
110110天珣实用工具手册V1.1_ 天珣内网安全风险管理与审计系统V6.6.9.2
![110110天珣实用工具手册V1.1_ 天珣内网安全风险管理与审计系统V6.6.9.2](https://img.taocdn.com/s3/m/2599acc7bb4cf7ec4afed0ab.png)
天珣实用工具手册用户手册(V6.6.9.2)启明星辰Beijing Venustech Cybervision Co., Ltd.2011年1月版权声明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对本手册及本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和修改权。
本手册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外,其著作权或其他相关权利均属于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未经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对本手册内的任何部分进行复制、摘录、备份、修改、传播、翻译成其它语言、将其全部或部分用于商业用途。
本文档中的信息归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并受著作权法保护。
“天珣”为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不得仿冒。
信息更新本文档及其相关计算机软件程序(以下文中称为“文档”)仅用于为最终用户提供信息,并且随时可由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启明星辰”)更改或撤回。
免责声明本手册依据现有信息制作,其内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可能已经拥有或正在申请与本文档主题相关的各项专利。
提供本文档并不表示授权您使用这些专利。
您可将许可权查询资料用书面方式寄往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在编写该手册的时候已尽最大努力保证其内容准确可靠,但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不对本手册中的遗漏、不准确、或错误导致的损失和损害承担责任。
出版时间2011年1月10日1.天珣实用工具说明 (4)2.天珣客户端诊断工具 (4)3.天珣服务器诊断工具 (5)4.客户端卸载工具 (6)5.Winmd5Hash.exe (7)6.离线同步工具 (9)1.天珣实用工具说明天珣自带有部分供服务器和客户端使用的工具,包括服务器诊断工具、客户端诊断工具等,这些工具放在安装光盘的tools目录中:2.天珣客户端诊断工具天珣客户端诊断工具是当客户端发生异常,例如线程、句柄数过多,CPU、内存占用率过高,CC无法停止服务等,收集客户端软硬件信息以及dmp文件以便分析的一个实用诊断工具。
质量管理 断点 英语
![质量管理 断点 英语](https://img.taocdn.com/s3/m/08fd2f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a.png)
质量管理断点英语
质量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关乎产品的品质、企业的声誉以及客户的满意度。
而在质量管理的实践中,一个常被提及的概念是“断点”(breakpoint)。
在质量管理中,“断点”通常指的是一个特定的界限或标准,当某个质量参数或指标达到或超过这个界限时,就意味着产品、过程或服务可能不再满足预定的质量要求,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断点可以是基于历史数据、行业标准、客户要求或企业内部规定而设定的。
例如,在生产线上,如果产品的某项关键尺寸连续多次测量都接近或超出了规定的断点值,那么质量管理团队就需要立即介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可能是调整机器参数、更换原材料、重新培训操作人员等,以确保产品质量回到可控范围内。
断点的设置需要谨慎和科学。
如果断点设置得过高,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波动过大而不自知;如果设置得过低,则可能会过于敏感,频繁触发警报,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和工作量。
因此,质量管理团队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断点值,确保其既能有效监控产品质量,又不会给企业带来过大的负担。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质量管理中的断点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英语语境中。
无论是在跨国企业的内部沟通中,还是在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制定中,“breakpoint”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专业术语。
它提醒着人们,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对质量的把控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妥协。
“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d0e15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e.png)
“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文以下是六大系统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本的示例:1.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本:- 确立信息安全政策和目标- 进行信息资产清单及风险评估- 确保信息安全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实施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 设立信息安全控制措施和技术保障- 定期进行信息安全审核和持续改进2.质量管理系统(QMS)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本:- 确立质量方针和目标- 制定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定义质量管理流程和程序- 设立质量记录和档案管理体系- 进行过程控制和不良品处理- 实施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3.环境管理系统(EMS)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本:- 制定环境方针和目标- 进行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的遵守- 设定环境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实施环境风险评估和措施- 建立环境数据收集和监测系统- 进行环境内部审核和外部认证审核4.安全生产管理系统(SMS)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本:- 确立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设立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 制定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计划- 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机制- 进行安全生产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检查5.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本:- 制定人力资源策略和目标- 设立人力资源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确保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流程- 建立员工信息记录和档案管理体系- 确保薪酬福利、劳动法规的遵守- 进行人力资源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检查6.项目管理系统(PMS)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本:- 制定项目管理方法和流程- 设立项目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进行项目目标和进度的规划与控制- 确保项目风险评估和控制- 建立项目质量和成本控制机制- 进行项目评估和经验总结这些是建设六大系统的一般性标准和管理制度范本,具体的标准和制度还需根据不同行业、组织和国家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文(二)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制度模板可能会因各个行业和组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系统配置实用程序
![系统配置实用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dd44e395727a5e9856a619b.png)
远程计算机搜寻,停止。
15.Internet Connection Firewall(ICF)/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ICS)
SharedAccess(Intemet连接共享和防火墙服务)。为家庭或小型办公网络提供网络地址转换,定址以及名称解析和/或防止入侵服务。该服务进程名为Svchost.exe。
依存关系:Workstation
建议:一般家用计算机根本不需要传送或接收计算机系统管理来的警示
(AdministrativeAlerts),除非你的计算机用在局域网络上,停止。
2.Application Management
AppMgmt(应用程序管理服务)。提供软件安装服务,如分派、发行以及删除。该服务进程名为Svchost.exe。
Coordinator
建议:管理账号和组策略(Gpedit.msc)应用,启动。
20.SSDP Discovery Service
SSDPSRV(简易服务发现协议之发现服务)。在你的家用网络上启用通用即插即用设备的搜索。通用随插即用服务(Uni versal Plug and Play,UPnP)让计算机可以找到并使用网络上的设备,经由网络联机通过TCP/IP来搜索设备。该服务进程名为Svchost.exe。
建议:设置自动定时磁盘扫描、病毒定时扫描、更新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23.Themes
Themes(主题服务)。为用户提供使用桌面主题管理。该服务进程名为Svchost.exe。
依存关系:无
建议:很多人都喜欢使用XP的桌面主题,启动。
24.Upload Manager
XX大学教学教务辅助管理系统建设要求
![XX大学教学教务辅助管理系统建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852e6c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9.png)
XXXX大学教学教务辅助管理系统建设要求一、项目概况为进一步规范xxxx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或“学校”)教学教务管理工作,面向全省XX大学办学体系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教学教务信息化服务,需开发一套辅助管理系统,功能包括教学管理(专业规则管理、课程安排、课表管理、直播教学)、教材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在线缴费(学分费计算、在线支付、台账管理、发票管理)、通知管理、机构管理、数据中心等功能模块,加强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提高教学教务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技术和服务要求(一)软件技术要求1.系统的设计遵循国家级信息化标准和规范,满足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信息编码标准必须遵循国家、教育行业标准代码,便于与校内外其它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2.系统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使用前后端分离开发框架的技术,兼容异构平台,系统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网络协议;3.在实用前提下,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技术,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指标;4.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为应用系统的进一步扩充和升级提供方便;5.具备优美的运行界面,优良的人机交互环境,优质的用户体验;6.系统在运行期间,针对重要操作必须具有判断错误的能力,必要时可以进行恢复性操作,否则要发出报警消息,以便于人工干预。
系统业务运行时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故障后快速恢复的能力;7.本项目需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思想,开发功能模块化,系统功能根据场景可动态设置和扩展,提供强大的动态支撑及扩展能力。
保证在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系统平滑的移植和扩展,同时在系统并发增加时提供系统资源的动态扩展,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8.本项目需采用三层架构,应用系统平台的开发及运行要基于后台数据库的三层架构,即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9.本项目需采用B/S结构,应兼容各种主流浏览器;10.提供日志管理功能,包括日志监控、日志审计和日志统计,系统中发生的所有对数据产生变更的操作和系统本身的运行检测情况都要被记录在平台日志中,供以后的查询使用,确保能够对数据交易行为进行追踪和事后审计;I1支持平台的远程部署、远程管理和远程监控功能;12.支持Web端批量大文件上传,支持大文件分片与并行相结合的上传方式,同时支持文件的断点续传(需提供对应功能界面截图);13.为能够适应大用户量并行的需要,系统能够支持微服务、分布式事务和基于k8s 容器管理的分布式部署,支持负载均衡技术和集群技术;14.为用户提供二次开发接口:程序编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包括不限于以下内容:程序结构清晰,目标明确,代码简洁,避免随意定义全局变量,尽量使用局部变量;在保证代码可读性的前提下提高代码执行效率,对执行效率要求比较高的关键代码可以除外;保持注释与源代码完全一致,当代码更改后及时更新相应的注释,注释应语言简炼、易懂、准确,首选中文;每个源程序文件,都有文件头说明,在文件的头部应标明程序名称,它所完成的主要功能、文件的创建者、创建时间、版本,测试阶段主要修改活动的修改人、时间、简单原因说明列表;标识符及书写规则科学、合理、规范等;15.系统建设所使用的代码标准符合学校要求,实现和学校智慧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集成完成单点登录,实现和信息门户集成完成应用集成(系统需采用微服务架构,系统常用功能菜单需对接至智慧校园基础支撑平台),实现和消息中心任务中心集成完成消息推送和任务推送,无偿配合学校实现本项目平台与学校数据中心平台集成完成数据共享交换等(可访问业务系统所有库表的全域数据库信息,包括数据库只读账号、密码、系统所有库表结构文档说明。
BIQS审核要点
![BIQS审核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8f98e20b4c2e3f56276361.png)
条款要求参照事项备注说明BIQS-1不合格物料/物料标识1团队成员有标准化作业了解不合格品/可疑品的处理流程2合格品有适当的处理/标识/存储3不合格品/可疑物料:应使用适宜的颜色:红黄绿颜色代码情清晰的标识,并且/或隔离,以便对不合格品/可以物料进行评审,再布置4有遏制方法,确保建立有效的断点,并记录遏制活动及结果5成品可实现追溯1 抽样确认验证团队成员了解如何处理不合格物料/可疑品2 确定不合格品有适当的处理存储标识3 确认不合格品/可疑品有明确的标识或隔离。
红黄绿灯原理,标识地标/物料箱/台面或标签作为区分4 审核所有工序中移出的物料有标识,记录一次下线合格率,账物一致,减少物料被错误处理的风险5 验证通知工作表,确认没有物料在遏制过程中遗漏,遏制工作表必须覆盖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及发运6 报废或将可疑物料与正常物料明确隔离7 自动拒收不良工位应有拒收物料的上锁箱,控制清空不合格箱的控制方法,确认物料一致8 物料应被贴标签,或做喷涂标识,降低误处理风险9 所有工作场所使用5SBIQS-2分层审核1 执行分层审核,确认标准化流程一致,确认持续改善的机会,提出改善机会2 分层审核由高层主导,审核计划应该包含各个级别3 审核记录及审核结果4 确认不符合的有效整改1 分层审核确认过程操作符合标准,并加强持续改善的2 领导层通过到现场确认过程的符合性,验证员工行为和支持领导层通过分层审核作为辅导生产的机会。
用表彰加强正确的行为3 询问领导层如何在组织内做分层审核,都有哪些人参加分层审核,审核的频率4 分层审核的内容是否适用(审核表中每个部分都有一个校对者审核相关内容是否适用),分层审核的内容应该实时更新,关注工厂的弱项5 审核记录表明确所由审核发现,未解决的问题转移到整改措施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 与产品审核和过程审核混在一起2 审核表无更新3 审核表中改动的差异点未记录4 仅停留在口头,未进行实际审核5 改进措施未定义或执行6 审核未关注所有层级7 没有管理层跟踪8 未检查同一工位的不同班次BIQS-3P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1 所有的操作都使用FMEA分析2 FMEA必须由多功能小组商讨决定3 参与人员包含生产团队成员4 使用参考 S O D对照表确认风险等级1 确认所有操作都使用PFMEA,确认由多功能小组参与,包含生产人员的输入2 确定风险优先等级参考对照表3 确认材料搬运的失效模式包含在PFMEA中,例如:错误的零件/混料/遏制等BIQS-4PFEMA 风险减低及年度评审1 执行月度风险降低,关注并避免离开工站后的缺陷发生,并推动持续改善2 首先关注的问题点:改善措施,责任人,时间计划3 工厂PFMEA评审有效执行,确保不断识别失效模式1 查看多功能小组月度评审风险降低,以避免缺陷从工位逃逸的证据,确认首先关注的问题点:改善措施,责任人,时间计划2 工厂管理层应该参与高风险项的问题汇报及对策批准3 验证逆向审核评审的有效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到流程图,FMEA CP sop等4 多功能小组通过现场评估,验证最佳实践,实现风险降低BIQS-5临时工艺管理1 过程应该识别可能采用Bypass的生产过程或防错装置2 评估评审所有批准的Bypass的风险值3 每个Bypass都要有标准化作业文件4 执行Bypass操作应每天领导层会议评审结果,以实现降低或消除Bypass5 Bypass的过程和工装必须在分层审核被审核6 定义重新启动验证的期限,应执行所有特性的100%检1 查看有关可能启动Bypass的制造流程或防错装置的列表2 确保批准的Bypass流程有被评估,且每一个Bypass操作有标准化作业文件3 供应商有文件批准的Bypass操作记录,包括客户通知4 确认Bypass操作在FR会上评审,以降低或消除Bypass为目的5 查找Bypass操作检查清单及证据容易出现的问题:1 没有/延迟通知客户过程变更2 没有内部/客户的试生产品3 临时替代没有被识别BIQS-6防错验证1 开班前验证防错装置功能的有效性/或依照CP验证2 防错验证的标准件有明确的标识,记录验证结果1 确认有防错装置的清单,确认已经定义防错验证的方法,且有标准化的操作指导文件2 开班前验证防错装置功能的有效性3 确认防错验证的标准件有明确的标识,确认验证记录完整4 验证当防错失效时有对应的反应计划,并对团队成员理解BIQS审核要点BIQS-7量具校验和MSA1 监控和测量量具的 能力被定义(重复再现性/偏移/稳定性等)2 测量设备按照计划进行标定校验1 确认量具按照程序及时间计划完成重复性和再现性校验2 确认没有量具是过期或未校验的3 随机记录3个量具的编号,确认在量具控制系统和校验计划内BIQS-8快速反应问题解决流程1 满足启动FR的最低标准2 工厂经理确保问题点的实用性以及问题及时完成的跟踪3 工厂各个级别人员应参与每天会议,执行文件评审(快反跟踪表,问题解决文件,PFMEA,CP,SOP,LPA等)1 验证重要问题点(客户 GP12 目视检验岗位发现的问题)通过FR解决2 确认工厂管理层确保问题点的实用性以及问题及时完成的跟踪3 确认工厂各个级别人员应参与每天会议4 验证已评审更新的相关文件5 确认改善措施已经横向展开改善措施到类似的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 FR变成一个问题讨论会2 没有定期反馈,问题解决拖得时间太长3 没有采用why,找到根本原因4 没有经验教训库5 没有横向展开BIQS-9问题解决流程1 有适用于组织各层级明确标准化的问题解决流程2 依据标准启动正式问题解决活动3 及时确认问题点,分析根本原因,完成改善措施4 团队各层级和成员参与问题解决,领导积极参与和指导整个过程1 提供通用的且被所有人理解的问题解决方法2 有标准化的问题解决流程,针对不同的问题类型及复杂程度执行一系列问题解决活动,包括单一原因,普遍原因及复杂多因子导致的问题解决活动3 询问团队主导人和主管一些问题解决的细节4 询问团队近几个月多少正式问题解决的活动5 查找所有应当参与问题解决活动的小组6 查找标准化的流程(问题描述定义,遏制,可能原因分析,根本原因分析,对策,执行计划,验证,批准问题关闭,问题升级/横向开展)容易出现的问题:1 未使用相应的问题解决表格2 什么是重大问题没有清晰的定义BIQS-10质量关注检查1 高风险的关键岗位应有每班的质量关注确认2 高风险质量关注点(包括客户反馈),问题解决(包括质量关注审核)或其他使用的检查表,每班确认从快反/客户反馈/问题解决中查找风险质量关注点,高风险质量关注点应该包含在分层审核或其他审核表,且每班确认。
电网调度运行人员考试:电网调度自动化维护员考试题库
![电网调度运行人员考试:电网调度自动化维护员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f3985a5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f.png)
电网调度运行人员考试:电网调度自动化维护员考试题库1、单选在OSPF协议中,下列默认属于point-to-point网络类型的是()。
A.PPPB.帧中继FrameRelayC.X.25PB(江南博哥)正确答案:A2、单选在智能设备的通讯中,9针RS-232C最常用的管脚是()。
A.1、2、3B.2、3、4C.3、4、5D.2、3、5正确答案:D3、单选直流输电的输送功率由()决定而与两端交流系统的频率电压无关。
A.两端直流电压B.两端交流电压C.一端直流电压D.两端直流频率正确答案:A4、问答题变压器档位译码控制仪的功能是什么?正确答案:能实现变压器有载分接头开关的档位信号显示、译码,有载分接头开关档位的手动、自动、遥控的升、降、急停控制,调压自动闭锁,调压动作指示,调压计数等功能。
5、问答题什么是SCADA系统?正确答案:SCADA系统是数据采集和监控的英文缩写,它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功能。
6、问答题什么是AVC系统?正确答案:AVC系统是自动电压控制系统的简称,它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电网中的无功资源以及调压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以达到保证电网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的目的。
7、单选组播协议分为组成员管理协议和组播路由协议,下列协议属于组成员管理协议的是()。
A.GVRPB.GMRPC.IGMPD.PIM正确答案:C8、单选频率的一次调整指的是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进行的、针对变化()的偶然性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的调整。
A.幅度很大、周期很长B.幅度很小、周期很长C.幅度很小、周期很短D.幅度很大、周期很短正确答案:C9、问答题为什么示波器在使用中不宜使波形幅度长时间超过规定值?正确答案:因为对示波器的偏转灵敏度有一定的限制,长时间使波形幅度超过规定值,容易使示波器灵敏度降低。
10、单选只有报文头的BGP报文是()。
A.Open报文B.KeepAlive报文C.Update报文D.Notification报文正确答案:B11、单选有辅助工作电源的电能表,在设备停役时,电能表内数据(),与电能量远方终端通信保持正常。
统的六段式项目管理方法
![统的六段式项目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d0162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d.png)
统一的六段式项目管理方法----从经济学角度改进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作者:Ezra Thomad摘要:软件工程项目,归根到底是一种经济生产活动,它应该遵循经济的规律,以更趋近经济利润和成功满足需求为目标.软件项目瀑布、敏捷、螺旋、迭代模型的纷乱,可以借鉴上千年来人们在建筑工程上的经验,使之更规范、科学、有益于项目的成功. 将项目管理统一为六个阶段,并提出每个阶段的本质与目标特征,能将建筑、软件等所有项目管理统一在一个框架下,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合理化.六段式管理方法,规避风险、高效实用、断点清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独立出来,将会成为软件工程项目的核心,系统分析者职业化是未来软件工程的亟需和趋向.目录一、软件工程项目与建筑项目管理的统一软件工程越来越成为技术发展和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支脉,随着x8086、ARM等通用硬件架构的进一步完善,软件工程甚至逐渐普及和加强为IT和通信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驱动力. 但是,一直以来,软件工程都缺乏一种有效公认统一的管理方法,使得工程高利润、可控制的顺利实现目标.相反的,经常见到小如APP,大到电网集散控制系统,经常不能完美达到用户需求、预算超支、工程延期等问题甚至合同违约或项目失败;与客户理想的人机交互不同,更是屡见不鲜.有没有一种管理方法可以解决瀑布模型、敏捷开发、演化模型、RUP和螺旋模型,轮番上阵,虽然都在各个领域取得一些效果和有一些最佳实践,却始终没有一种被证明绝对有效、被人们长期公认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型.由于曾负责建筑工程的特殊经历,使我考虑能不能将建筑工程经验借鉴;或者将建筑管理与软件工程项目过程相统一.建筑项目是项目,软件项目,也是项目,两者绝不仅仅只名称相同;有“一次性”目标性等许多项目的共同特征.项目过程与标准化生产过程不同,他的一次性独特性很明显.经济中除了生产、就是项目;应该有一个共同框架来统一项目过程.建筑项目,俯拾皆是;国家的建设如火如荼,那么多项目,总有营养汲取.何况中外建筑史有数千年,中国大型建筑项目也已经有二千年历史,有许多经验.实际上建筑业早已形成统一的规范的过程模式.一般的,建筑过程有规划草图和勘探、设计、土建安装、监理验收等多个环节,两相类比,软件项目缺少一个独立、明显的设计过程;设计过程往往被前置到需求交流、或以“详细设计”名义实际融入开发过程中了.由于缺少成型、明确的设计, 使得开发与用户理解有潜在差异,成本预估不确切,开发变更修改反复进行而工期延迟, 这就是导致项目管理最终失控的主要原因.经过更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和对整个项目过程的对比筹划思考,尤其是对项目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前期过程的不断思辨,形成了统一的六段式项目管理方法.二、统一的六段式项目管理过程将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并明确其特征和分隔点,在实践中确定有效.六阶段分别定义、特征、实践注意点1、提案阶段.由提议人完成,通常是1-3人;这一阶段要:确定进行之目的,明确项目的初步范围,确定“做什么”.完成时输出xxx项目建议书,批准结束.这个过程非常快,通常1天或几天内迅速完成,或不断讨论逐步形成定案;这个阶段花费在总成本中不超过1%~2%.在实践中,由产品经理提出,或有时直接由老板口述指定.由于此阶段短促,经常见到这个过程被省略,或不形成定议文案.但实际上,这是不对的,必须坚决反对.有些项目彻底超出预算,实质就是变更巨大,甚或完全推翻,以致漫无目的地发散,自己搞不清最初的目标了.这是一个必须经由的阶段,而且必须形成正式文档,经过评议并保存.对于一个创新性项目,须要适当详细的建议书,以明确大致范围;对于产品化的项目,每个项目只是产品演进发展的一阶段,建议书可以简明扼要,明确当前版本要达到的主要目的目标即可.甚至可以一页纸但这一阶段不可或缺,尤其涉及变更时;这也是帮助管理者,厘清思路,明确优先次序的过程.2、调研阶段.由筹备小组完成, 这一阶段要:确定项目整体是否可行,筹备所需人力、资财,组建核心团队,解决“能否做”.完成时要输出可行性分析报告立项申请书,通过了评审,正式批准是阶段结束标志,有时称“立项阶段”.这个阶段花费在总成本中通常不到5%.实践中一些软件项目还没有明显的立项过程;但是,厂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明显,有人认为软件项目不涉及环评、土地、审批等不需可行性研究;其实是没有理解,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在于,理清实施的主体架构、主要步骤、核心内容.主体架构决定整个走向,主要步骤是资源运筹大方向,两者确定是否可行,他们确定以后才谈到如何实施和可行性.建筑项目中,这个阶段会画出规划草图、进行勘探以确定设计参数和可行性等.因此,设计并不是从设计阶段开始、而是总体设计在提案、调研阶段即开始,在设计阶段细化和完善、完成.立项基于可行性分析,可行基于架构和步骤.可行性报告,通常包括政策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环境、可持续性等部分.但重点是技术、经济可行性,对软件项目而言尤其如此.软件项目可以省略不必要的可行分析部分,只重点描述技术实现方案、经济可行;一些产品化的项目,甚至可以将可行报告合并在立项确认书中,甚至可以不须计算经济可行性完全产品化的软件收入估算复杂,只需明确技术实现方案、和市场用户竞争对手优势预估.立项申请书中,应载明当前版本的主要任务、整体范围界定、实施成本及人力预估、工期安排和估算,有些还需要附带测试验收标准.立项申请应在批准确认后,以文本形式备档,作为后期变更的基准线和管理考核、项目考评的依据.需要强调说明,设计、测试、框架开发等专项工作,并非仅在其名义阶段上进行;实际上,他们是渗透在各个阶段上进行的.比如,设计在提案阶段就已经有大致范围和初步架构,在调研阶段设计主体架构,在设计阶段完成详细设计和明确;与一般理解不同,设计已经评审和批准在实施阶段仍在继续,包括尚未完成的一部分设计一部分先通过评审的需求先实施、对实施中发现不清晰、不合适的进行细化设计和补充设计、因变更引起的重新设计.再如,开发可能在提案前已经有现成组件、中间件或构件,在调研等阶段预进行一些核心和长周期的开发,设计阶段甚至进行一些部分已确认的细节开发.再如更明显更为大家熟知:测试中的单元测试,实际是在开发阶段完成的,而不是在验收阶段;验收只是系统测试和性能测试.所以这与直接的表面理解不同,在RUP模型出现之后,业界普遍认同了不同工作的进行时间是互相叠合的,因此,必须首先理解一项工作内容,并非仅在其名义阶段上进行;划分阶段的名称只是当前阶段的主要工作、核心工作,而不是全部工作或纯粹工作.RUP的四个阶段都分别含有不同比例的分析、架构、设计、实施工作内容,而不是在设计阶段只做设计、实施阶段只做开发,这些工作是不同子团队并行推进的,而不是串行进行由同一团队完成.下图描绘了在RUP 中,不同工作在项目时间轴推进中不同阶段的工作数量.图1另外说明,这个阶段的工作是由筹备小组完成,这在工程、厂矿中很常见,软件项目中较少见,实际上是筹备组是隐式存在的,只是未使用名称,人员可能分散并行着多个项目.软件项目中,通常可以虚拟组成,人员可以由不同部门员工虚拟组成团队,员工可以同时存在多个项目的筹备组中,少量需要实设组织架构. 筹备组并非是单一的分析师和项目管理者组成,而是发起者、分析师、面向开发的架构师、界面美工、几个程序员甚至测试共同组成的混合团队;立项后,分别面向不同子工作团队,成为其不同层级的骨干.当立项申请获批,项目即得到了资源、财务的支持,人力投入认可,筹备组即转化为项目组,其成本自然进入项目成本.非立项筹备成本是可施行性比率下合理的沉没成本.有时这过程也称“立项阶段”,但调研更确切描述阶段的本质.3、设计阶段.由分析设计人员完成,有时是规范的产品团队;这一阶段要:确定项目完成最终实现的目标,软件成品的详细描述,包括系统交互、状态变化和处理逻辑、数据和部署等.即解决“做成什么样”.完成时要输出需求规格说明书,并通过三方评审.这个阶段时间占到总过程30%,但成本仅占15%.当前,在许多软件项目实践中,这一阶段都不明显,甚或消失.这导致开发承担者、与使用用户需求方对成型后成果,有显着理解差异;并最终导致开发人员对工程量无法确切评估实际上,出于赢得好感,多数都倾向评估或给出较短的数字,和实施后又反复修改成品导致延期和超支.在建筑项目中,这阶段是由专业的“建筑设计院”、专业建筑师和结构师完成,并以出图蓝色图为基础,设计中都遵循严格的设计规范、支撑结构原则、公认范例等规则当然也是受建筑安全国家法律限制.与建筑一样,设计阶段将逐步独立出来和更加规范.一些项目,由于甲方领导无经验,又重视细节,反而自然而然的要求进行了图形界面设计或demo演示.在实践中,有些项目有设计,但是仍然导致承建方无法实施、或项目彻底失败.是因为设计没有建立在系统分析之上,设计没有基础.我们经常讲OOA/OODobject oriented analysis/design,可以发现这两个词都是一起出现;分析是设计的前提,设计是分析的结果输出;两者异常紧密,之间完全映射而不是须要沟通,两者合而为一才是最高效和合理的,分析者即是设计者.只有面向系统的分析--需求分析,才能导致可实现的、最佳成本和高体验的设计.分析师需要一定的进入门槛和如建筑设计师的专业素质,以确保设计是基于合理可靠的分析,面向系统实现和用户的.需求规格说明书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s,有时也笼统的称为需求描述,实际上需求规格说明书,有非常规范的写法;其中,包括明细的用例,“一图顶千言”的界面,对象的状态变化等.以用例分析系统,以用例引领用户活动,活动确认交互,把界面作为UML9图的补充;状态和时序确定逻辑.与传统不同,我们强调设计输出是以“图”为主要表现方式,辅以文字说明,这更像建筑业的图纸,实际上所有工程都应该是以图为指导的.图的表达方式,更直观、信息量更大、更容易清晰.要注意,在产品化大规模的项目中,SRS并不是一份文档;而是几个文档组成的一个文档组,由许多分析师协作完成,每人负责一定模块或模组,由一个总体说明文档统领;对产品化的,总体文档会说明下一版本开发任务的主要内容、组成文档、基线版本.注曾有个阶段,业界认为软件模型应该每个阶段成果,逐步逐层映射到最终成品,因此设计应该越详细越好;至今仍有不明真相者这样想.现实中,也见到在设计阶段即过分追究视觉细节、追求设计与开发的映射;甚至有尝试将UML直接映射为代码,而这些项目都失败了.实际上设计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在最小成本下明确成品做成什么样;这可以消除需求方与开发者之间理解差异,开发者内部之间理解差异包括有子团队的大项目,清晰项目目标成果,并在清晰全部成果后详细估算成本,检验可实现性.当然,更详细设计稿更好,但这一阶段的成本需要严格控制在总成本的15%不超过20%,否则会挤占开发成本,就会出现设计得很好,做出来却差距很大,而且浪费时间进度.设计输出要重新修正立项时确定的开发成本,使逼近±20%内,并在通过三方评审后确立.4、实施阶段.主要由实施、开发团队完成, 这一阶段是主要承担项目实施、开发完成的阶段;也是资金成本投入最密集的阶段,通常占总成本60%-70%,有时也称开发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怎么做”;在调研阶段,我们解决“能否做”时,实际上已经讨论怎么做的主体思路;但具体每个单元怎么做并未涉及,此阶段进行中会解决.除输出成品,为确保实施阶段的,可控、可督促、管理的及时和有效,应该输出定期项目实施报告和实施日志.实践中,有很多项目是外包单位实施完成;这时对需求规格说明书和两个输出文档就显得尤为重要.需求描述是开发的基础,当有良好的需求描述时就可以将整个开发实施阶段外包,如建筑业做法一样;而实施报告和实施日志则是实施过程中的保障,以确保进度、质量合乎项目的规划,成本在可控预算内.两者区分在于报告是用于管控的,日志是用于清查的.虽然我们希望报告督促开发实施的勤恳,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实施组对管理层的开发报告,每周一次即可;开发日志可以每天记,但不须详细、也不须每人记,一个小组有一份日志即可,简单数语扼要即好.如要确保人人进度,可日例会轮流口头汇报进度.5、验收阶段.由测试、验收团队完成,这一阶段要:确定项目是否达成目标,是否达到预期可正常运作,和结束实施.完成时要输出系统测试报告和验收报告.这个阶段花费在总成本中通常在10%内,时间占15%左右.理论上讲,验收报告通常由所有方出具,或由独立的第三方出具以确保、公正,验收应该是全面的、详细的检测;系统测试和性能测试是由测试团队完成,独立的过程.但实践上,由于甲方的强势、和减少重复劳动及成本分担的考虑,通常会与系统测试合并,这样只需要一份系统测试报告,和一个简明扼要验收报告.当这样做时,应注意验收测试并不是完全消失了,验收只做,核心功能和应用活动流程的测试,而不需要重复ST中每一步骤、细节;这是两个互相独立的工作,ST的是测试团队,验收则可由产品团队代表所有方实施,不能因合并而完全依赖单一ST,保证制衡与复核.这样通常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在10%.这样做原因,同样是基于软件研发也是一项经济活动,我们不是为做而做,而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率的改造世界,美化人们的生活.有些公司很重视测试,把测试作为一个重要的关卡和检验标志,这是好事.但是要注意软件的质量是开发出来的,甚至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测试出来的.这里说明,单元测试和中间集成测试是由开发为主和测试组共同完成,且在开发实施阶段做;而系统测试报告和性能测试则由测试团队完成.一些无明确要求的项目,可以减省或模糊地施行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6、维护阶段.每一个项目,实际上都涉及到项目结束后的持续维护问题.虽然维护过程或显着、或微弱;实际上都存在.如MS windows xp一直在打必要补丁;tencent微信软件,一些小版本是维护更新;有些项目完成后虽几乎不牵扯,但必要的严重bug仍需修正.因此是必要的阶段.其实,建筑也一样,验收交付后,仍会存在漏水、裂缝空鼓等,进行修补、后续维护是必要的、合理的步骤.维护阶段的成本,通常不会计入项目成本预算;这是因为维护时长、难度都弹性很大,无法预估或高值掩盖开发成本.一旦验收合格,理论上后续成本都应另计为维护成本,因此许多项目会预留一年质保期和质保金,这部分可作为第一年维护成本.建筑项目的维护约在总开发成本5%,系统集成项目通常包括一些软件的改进而不仅是安装部署成本,属于新需求开发,因此有可能10%/年.维护团队通常由原开发团队兼任,注意产品化项目存在上一版本维护,和新版本开发两个相关任务,日常性运行维运则可以组织专职团队.维护阶段不包含在项目预算范围,并不表示维护阶段是可有可无的,或是独立于项目外的;应该必须认识到维护是必然存在,和作为项目自然延伸和整体的组成部分,是项目本身价值体现.项目过程中,实施、验收、维护阶段的管理已经在实践中有较成型规范,而前期阶段则相对混乱;尤其是,前期阶段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此前三阶段是重点,投入单人密度也较高.三、六段式项目管理与传统方法的对比和优势六段式项目管理方法,与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和方法相比,有什么优势和改进呢六段式项管与早期分段法、瀑布模型在上世纪90年代,软件开发通常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验收等阶段;就是传统的瀑布模型.如下图缺图2现存大多数模型,都从瀑布模型发展演变而来,六段式也不例外;那么相比瀑布模型有什么优势呢回答这问题,要从更早期的软件开发说起. 在电子软件渡过五六十年代的蒙昧期后,整个70年代多数软件,都是为了软件编译、科研计算、数据处理和显示而发展的,显然这些软件的使用者几乎就是开发者,所以不存在需求方和开发方分离的状况;一方面这些使用者都是有极客倾向的专业人士,对非图形界面和苛刻交互都是高手,没有客户体验概念,他们深刻了解系统;另一方面,开发者直接了解应用情景use scenario,理解使用的目的. 这个时期的团队也较简单,有时甚至是一个人独立开发,一般团队可能5-8人,少则2-3人,最大的团队也不过十几人.软件非常重视性能和资源耗用, 团队成员都是从独立地开发软件成长起来的,能独立负担软件过程中任何阶段;由于人少,也可以集体参观使用环境,了解用户需求.因此,从设计到编码都是同一组人在做,不存在专业分工.这情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早期.而现在的软件业界,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硬件快速发展,性能和资源占用不再是第一位的,软件的体验和可用性,代替性能和可处理性成为重点,编译器进步、Python语言等的发展,对编码的质量要求有所降低. 其次,软件从面向信息业界和极客,迅速扩展到各行各业,面向几乎全社会用户;而行业也深入到开发者完全不熟悉不理解、甚至不清楚具体使用的领域,及有些日常难得一见的非常专业的领域,开发者无法再自然地理解需求; 80年代以来GUI取代旧界面,系统的作用更倾向业务应用、引导、交互而不是单纯地处理运算,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这种情况下的行业跨越发展,大量新手涌入,短时间内他们来不及从始至终了解每一个开发环节、了解用户使用情景和真实需求,多数都为某一专业具体工作而培养,而不再是初期基础牢固的全面型人才;工作分工职业也越来越细越专业化.在早期的团队中,成员统称系统工程师,并无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师、测试专家之分,现在则不同. 数十、数百人的项目团队,须要更有组织化;调研需求再也不能集体到现场,高效化的结果是,委派几位需求分析师调研用户需求;沟通传递需求的方式再不是反复开会讨论,而是高效的专业分析,和形成文档由开发者随时查阅.这样一来项目团队变得分工更专业,更加有机层次.软件早期和瀑布模型时代,由于开发团队强大的可适应性,和集体同步工作,软件可以从需求、转变为系统设计、逐级替代为代码,形成顺序的流程,如同一个直流而下的瀑布.而现在,需要人员专职于自己的分工,多个子工作并行的推进,互相协作完成.因此,六段式项目管理方法更加适应大规模、高效率的现代项目开发.六段式项管与产品迭代模型软件产品发展到现在,涌现许多模型,其中迭代模型是最成功的模型之一.因为迭代模型符合了自由软件的思想,让软件充分地复用,和更优化、更具体验、更先进.在冯诺依曼程序存储思想下,硬件通用后软件具有几乎无成本复制生产的优势. 当人们通过一个项目开发了一款好软件后,希望充分复用之, 而不是不同用户重新成立项目组进行重复的开发;同时,人们还希望软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更新,使具备更多功能、可用性和更优秀的体验.这大幅地节省整个社会的成本、提高软件质量和可用性.这时,许多软件开始产品化,比如MS office, Photoshop,Donald 的TeX、一些ERP系统等.软件公司对一个软件在前次版本基础上,做新的需求规划、立项、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产品上市后又开始新一轮需求规划,周而复始.迭代模型就在这种背景下得到认可.软件的产品化,极大的推动软件业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但应该了解,每一个软件版本,是经过了立项进行开发的,是一个独立的软件项目,而不能将软件不断发展演进过程,视为一个大项目.只有把这大“项目”拆解成一个一个小独立过程,我们才能对其中阶段进行标准化、把项目管理演变成一个科学、标准、可控的方法;否则,复杂庞大的大项目没有纯粹共同点,我们无法提炼其中的规律,项目管理就变成一个人治的、主观的、失控的过程.这也是分析、分解的基本思想.当我们视为一个个独立版本的项目过程后,就发现周而复始的螺旋上升,就是一个一个软件需求项目的首尾相接,不断上升发展的过程.谈到软件的持续开发和多个项目交替,可能就会想到,由于项目团队成员的分工专业化,虽然不同子工作之间有并行推进、和时间重叠;但在不同阶段仍然造成大量人力闲置和浪费.如在实施阶段,主要是开发人员在工作,测试和分析设计人员是较空闲的. 这样会导致整个社会成本的增高,即使通过报价弥补了这部分成本,。
EPLANElectricP8教育版实用教程教学课件
![EPLANElectricP8教育版实用教程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4fc212ce2f0066f4332212.png)
什么含义? 4. 删除的项目能够找回吗? 5. 项目模板和基本项目模板的区别是什么?
EPLAN Electric P8 教育版实用教程(第2版) 教学大纲
27
页创建
第四章 页创建
EPLAN Electric P8 教育版实用教程(第2版) 教学大纲
10
第二章 EPLAN 的数据结构
操作
参考配套视频: • 2 主数据概述
EPLAN Electric P8 教育版实用教程(第2版) 教学大纲
11
第二章 EPLAN 的数据结构
工程上的应用
• 服务器上集中管理主数据 • 提出项目部件信息 • 提出项目中的表格
37
第五章 原理图制图
常用菜单命令
• 【插入】>【符号】 • 【插入】>【电位连接点】 • 【插入】>【连接符号】 • 【插入】>【盒子/连接点/安装板】
EPLAN Electric P8 教育版实用教程(第2版) 教学大纲
38
第五章 原理图制图
操作
参考配套视频:
• 5.2.1 电源供电原理图绘制
• 4.2.5 页的保存 • 4.2.6 页的复制 • 4.2.7 页的编号 • 4.2.8 页的排序
EPLAN Electric P8 教育版实用教程(第2版) 教学大纲
32
第四章 页创建
工程上的应用
• 页属性组合 • 参考视频 4.3.1 页属性组合
EPLAN Electric P8 教育版实用教程(第2版) 教学大纲
EPLAN Electric P8 教育版实用教程(第2版) 教学大纲
“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例(4篇)
![“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47396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4.png)
“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例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定义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制度的模板范本。
该标准和制度将作为组织中六大系统建设的指导原则和规范,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二、系统建设标准1. 系统需求分析标准- 系统需求必须明确、具体,并与组织的业务目标相一致。
- 需求分析必须涵盖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并进行充分的验证和确认。
2. 系统设计标准- 系统设计必须满足系统需求,并能够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 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最佳实践。
3. 系统开发标准- 开发过程必须按照统一的开发流程和标准进行,并确保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 开发人员必须遵守编码规范,并进行代码审查和单元测试。
4. 系统测试标准- 系统测试必须覆盖所有的功能点,并进行系统级和集成级的测试。
- 测试必须按照事先确定的测试计划进行,并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5. 系统部署标准- 系统部署必须按照统一的部署流程和标准进行,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
- 部署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和规定,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6. 系统运维标准- 系统运维必须按照统一的运维流程和标准进行,并及时处理系统的故障和问题。
- 运维人员必须进行系统监控和维护,并定期进行系统优化和性能调整。
三、管理制度模板范本1. 系统建设管理制度- 形成建设管理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 制定建设计划和里程碑,并进行定期的进度评审和风险评估。
- 成立变更管理委员会,审批和控制系统变更。
- 建立问题管理流程,及时处理和解决系统相关的问题。
2. 系统需求管理制度- 建立需求收集和管理的流程和工具。
- 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和可行性,并进行需求评审和确认。
- 管理需求变更和控制需求的范围。
3. 系统设计管理制度- 设计工作必须按照统一的设计流程和标准进行。
- 设计文档必须具备详细的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
- 设计必须经过评审和确认,并记录评审结果和决策。
仪表管理制度
![仪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bfcb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7.png)
仪表管理制度自动化仪表设备包括在线测量仪表、监测仪表、控制仪表、在线分析仪表、执行器和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及安全保护系统。
1、应配备必要的仪表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其主要岗位职责为:1.1认真做好仪表基础资料管理工作。
1.2认真负责全厂的仪表检修、维护工作,及时处理各类仪表故障。
1.3仪表人员每天对各车间进行巡回检查,上下午各一次。
1.4仪表人员每天对空压机进行巡检,上下午各一次;仪表值班人员每晚零点(±30分钟)对空压机巡检一次。
1.5认真做好检修校验等各类原始记录。
2、自动化仪表管理2.1操作人员是仪表设备的直接使用者,要求操作人员做到正确使用,文明操作,保持仪表的整洁、完好。
2.2仪表运行时如发现异常或故障,仪表人员须填写《日常检维修记录本》,仪表维护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对故障现象、原因、处理方法及结果作好原始记录。
2.3仪表应定期检修。
重要部位的仪表应在检修质量、备品储备和更新改造方面给予优先保证。
2.4新建装置、技措项目的仪器、仪表设计选型应符合工艺要求,仪表设备移交生产时资料要齐全。
2.5新建生产设施和技措项目工程质量的技术鉴定和竣工验收工作必须有分厂对口人员参与。
2.6生产车间需新增仪器仪表时,应向分厂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后方可实施。
重大技措项目施工前,必须有完整施工计划、方案、进程和技术图纸。
2.7仪表定期标定周期按贯标中计量规定的要求执行。
2.8每年7-8月大修期间对仪表进行检查,检定,并做好记录。
3、仪表电(气)源管理3.1仪表供电系统由仪表专业人员负责。
3.2仪表供气系统的气源质量控制、净化压缩空气总管的维护、检修由电仪部门负责。
4、生产过程控制计算机管理和安全运行4.1生产过程控制计算机的管理要求4.1.1计算机房,包括主机房和操作控制室,应保证设置环境,即防尘、温度、湿度、温度变化率、防雷击、防静电等,尤其是空调机的完好和应用防静电地板、活动地板的地面,以满足系统正常条件。
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
![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9df7b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c.png)
xx有限公司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1 总则1.1 为规范燃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营管理,降低燃气管道腐蚀失效,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xx有限公司各部室、管理主体燃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的验收、运行、维护的管理。
1.3 燃气管道的阴极保护工程应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并应满足腐蚀控制要求。
1.4 各单位燃气管道的阴极保护工程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1 腐蚀控制人为改变金属的腐蚀体系要素,以降低金属的腐蚀速率和对环境介质的影响,保障管道的服役功能。
2.2 自腐蚀电位在开路条件下,处于电介质中的腐蚀金属表面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即在没有净电流从金属表面流入或流出时的电极电位,也称为静止电位、开路电位或自然腐蚀电位。
2.3 电绝缘管道与相邻的其他金属物或环境物质之间,或在管道的不同管段之间呈电气隔离的状态。
2.4 阴极保护通过降低腐蚀电位,使管道腐蚀速率显著减小而实现电化学保护的一种方法。
2.5 牺牲阳极与被保护管道偶接而形成电化学电池,并在其中呈低电位的阳极,通过阳极溶解释放电子以对管道实现阴极保护的金属组元。
2.6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通过与作为牺牲阳极的金属组元偶接而对管道提供电子以实现阴极保护的一种电化学保护方法。
2.7 强制电流阴极保护通过外部电源对管道提供电子以实现阴极保护的一种电化学保护方法,也称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2.8 辅助阳极在强制电流阴极保护系统中,与外部电源正极相连并在阴极保护电回路中起导电作用构成完整电流回路的电极。
2.9 参比电极具有稳定可再现电位的电极,在测量管道电位或其他电极电位值时用于组成测量电池的电化学半电池,作业电极电位测量的参考基准。
2.10 汇流点阴极电缆与被保护金属管道的连接点,保护电流通过此点流回电源。
2.11 测试装置布设在埋地管道沿线,用于监测与测试管道阴极保护参数的设施。
2.12 极化由于金属和电解质之间有净电流流动而导致的电极电位偏离初始电位现象,可表征电极界面上电极过程的阻力作用。
汽车断点管理振宜岗位职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汽车断点管理振宜岗位职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356de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7.png)
汽车断点管理振宜岗位职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汽车断点管理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用于确保汽车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进步,汽车的断点管理变得尤为关键。
在汽车制造和维修过程中,断点管理能帮助我们及时识别和解决问题,确保汽车的正常运行。
因此,了解和掌握汽车断点管理的概念、挑战以及振宜公司相关岗位的职责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汽车断点管理的概念是指在汽车制造及后续维修过程中,对于可能引起汽车故障或事故的关键节点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这些关键节点可能涉及到汽车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过程、零部件质量、装配工艺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关键节点的有效管理,可以降低汽车发生故障和事故的风险,提高汽车的质量和可靠性。
然而,汽车断点管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点。
一方面,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结构和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断点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汽车制造和维修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参与者,这些参与者之间的信息流动和沟通不畅可能导致断点的管理不到位。
此外,不同类型和品牌的汽车可能有不同的断点管理需求,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来满足各种需求。
考虑到汽车断点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振宜公司设立了相关的岗位职责。
汽车断点管理岗位的职责主要包括对汽车制造和维修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相关操作符合标准和规范。
此外,他们还需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全面的断点管理,振宜公司能够提高汽车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汽车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汽车断点管理在当今汽车工业中至关重要。
了解和掌握汽车断点管理的概念、挑战和振宜公司相关岗位的职责,对于提高汽车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断点管理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汽车断点管理的概念、挑战和振宜岗位职责的必要性,以期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
电力的储能系统电网接入实用标准
![电力的储能系统电网接入实用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7ea295f242336c1fb95e38.png)
目录1目的12规X性引用文件13适用X围24术语和定义25一般性技术规定主要技术指标36接口装置47接地与安全47.1 接地47.2 安全标识48电能质量48.1 一般性要求48.2 谐波和畸变58.3 电压波动和闪变58.4 电压偏差58.5 电压不平衡58.6 直流分量59功率控制与电压调节69.1 有功功率控制69.2 电压/无功调节69.3 异常响应610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710.1 一般性要求710.2 元件保护810.3 系统保护810.4 故障信息810.5 同期并网811自动化与通信811.1 根本要求811.2 正常运行信息912电能计量9电力储能系统电网接入标准〔企标〕1目的本文件定义了研究院电力储能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本文件的制定是为了确保产品定位准确、满足法规要求、符合顾客期望,保证开发工作质量。
2规X性引用文件如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GB 2894 安全标志与其使用导如此2.GB/T 12325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3.GB/T 12326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4.GB 14050 系统接地的型式与安全技术要求5.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6.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7.GB/T 14598.9 电气继电器第22局部第3篇: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8.GB/T 14598.10 电气继电器第22局部第4篇:快速瞬变干扰试验9.GB/T 14598.1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1局部:1MHz脉冲群干扰试验10.GB/T 14598.14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第2局部:静电放电试验11.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12.GB/T 17626.7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与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如此13.GB/T 24337-200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14.DL/T 1040 电网运行准如此15.DL/T 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16.DL/T 584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17.DL/T 62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18.DL/T 634.5—101 远动设备与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局部19.DL/T 634.5—104 远动设备与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4局部20.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21.Q/GDW 480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22.Q/GDW 370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如此23.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如此24.Q/GDW 15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如此25.IEC 61000-4-30 电磁兼容第4-30局部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26.IEEE 1547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力系统标准27.IEEE Std 466 用于工商业的应急和备用电源设备C22.3 NO.9 分布式电力供给系统互联标准28.电监安全[2006]34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29.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3适用X围本规定对以电化学或电磁形式存储电能的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应遵循的原如此和技术要求做了规定。
中控DCS系统特点介绍
![中控DCS系统特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a5332c184254b35eefd3468.png)
图 1-11 操作日志查看软件界面 操作日志菜单栏包括文件(F)、操作(O)、查看(V)、帮助(H)菜单。 菜单项支持快捷键操作功能。
报警管理软件主要功能: 控制站以毫秒级的速率记录报警状态和数值,报警管理软件每秒接收该
类数据并予以更新显示; 通过“报警显示”、“过程报警表”和“系统报警表”方便快速访问最新过程
第8页
报警和系统报警信息; 通过“历史报警表”可查看可查看过程报警和系统报警的历史报警,并根
据确认消除状态、时间、类型、分组等条件分类显示; 可采用 56 种颜色和多种字体来区分报警类型和严重等级,以便用户迅
第7页
能块的功能块库,采用功能块图进行控制站控制策略编辑,并支持单幅程序的编 译和在线调试功能。软件还支持视图缩放、打印,程序导入导出,功能块执行顺 序手动或自动调整、对齐,以及程序执行时间预估等功能。
功能块库提供了比例控制、分程控制、脉冲式 PI 控制、偏差累积 PI 控制、 模糊控制、SMITH 预估控制、自整定 PID 等控制功能块,天然气流量补偿、水 蒸气焓值补偿、电机控制、阀门控制等行业功能块,以及丰富的算术运算、逻辑 运算、模拟量运算等功能块种类。
图 1-6 虚拟控制器软件 VFCON 界面 4)SOE 软件 SOE 是事件顺序(Sequence of Event)的英文简称。通过 ECS-700 主控制器, SOE 模块和 SOE 软件的配合,可以采集和记录时间精度为 0.5 毫秒的开关事件, 比如断路器的操作,开关的跳闸等。记录的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状态、类 型和位置等。
第5页
3)虚拟控制器软件 虚拟控制器软件 VFCON 提供在工程师站上虚拟控制器功能,使得用户在未 连接实际控制器的情况下可通过该软件进行组态下载和调试,从而提高组态效率。 通过提供与真实控制器一样的环境,使用该软件也有助于仪表维护人员学习和掌 握 ECS-700 组态软件。该软件预留操作员培训系统 OTS 接口。 VisualField 虚拟控制器软件运行在 ECS-700 的工程师站上,提供以下功能: 每个工程师站可以虚拟最多 10 个控制器,工程师站可以将组态下载至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程
方法
主担
审核
确定
相关文件
输出表管科接客户断点通知时,8小时内发布书面断点信息通知计划、制造
、商务、采购、质量等相关部门;
2. 2. 商务中心负责和客户沟通断点时间及断点方式;
仓管科计划员
仓管科经理
物流部部长
《产品断点信息预警通知》
1.计划科在接到断点预警信息后,立即对物料需求计划及生产计划做排查;
2. 根据排查结果做相应的计划调整;
生产/物料计划员
计划科经理
物流部部长
《不合格控制管理离标准》
1.采购部在接到断点信息后,立即通知供应商做好断点准备;
采购工程师
采购科主管
采购中心部长
2
库存排查
1.仓管科发布《断点零件评审表》,通知相关部门组织盘点;
储运计划员
储运经理
物流部部长
《外协零件断点通知单》
4.7市场部负责客户断点信息的传达及客户垂直断点引起的公司产品损失的沟通。
5.规定描述:
5.1 客户车型停产引起产品断点的管理规定见《车型断点管理过程价值流程图》;
5.2 客户要求的工程变更引起的产品断点管理规定见《工程变更断点管理过程价值流程图》;
5.3 内部改善引起的产品断点的管理柜定见《改善引起断点管理过程价值流程图》;
物流部
3年
SUNNY-I-N 113E
模具、工装、检具、物流器具断点评审表
物流部
3年
SUNNY-I-N 114E
呆滞物料评审表
物流部
3年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A
新版
更改日期
版次
更改人
审核
批准
更改内容
应用日期
B 012断点管理过程价值流程图
流程名称:断点管理
主管部门:物流部
版本:A
页次:1/1
3.1.4断点的分类:涉及到产品的包装方式变更的断点(公司内部变更断点、客户要求的变更断点)、涉及到产品和原材料及辅料变更的断点(公司内部变更断点、客户要求的变更断点)。
3.1.5断点的方式:自然断点(有充分的时间,让老状态的产品、辅料、包装消耗完毕后形成的断点)、垂直断点(客户直接提出时就立即实施断点方式)。
NO
流程
方法
主担
审核
确定
相关文件
输出表单
备注
4
沟通、反馈、汇报
1.仓管科计划员根据评审出的差异和原因组织与客户及供方及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协商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将沟通结果向管理层汇报;
储运计划员
仓管科经理
物流部部长
《断点零件评审单》
2.在断点过程中区域工厂或采购中心出现断点异常,造成不能按计划断点的,要及时向仓管科计划人员反映,由仓管科计划员与客户沟通,确定新的断点方式和新的断点时间;
3.1.2断点信息:断点描述和断点提出后个各责任部门需要提交的信息,对信息评审和沟通后的结果,决策和通知内容;
3.1.3断点预警:断点主导人在客户提出断点或公司内部提出断点前,就需要通过与客户的积极沟通提前拿到断点的预警信息,并及时将该信息进行评审后组织正式断点前的预警断点会议,提前识别风险,将损失降到最低。
4.采购部根据断点产品的BOM中涉及变更的材料的采购周期、及公司外协仓库-在途-已订购且无法取消的订单的材料数量分类汇总后报告给仓管科计划员
采购工程师
采购科主管
采购中心部长
《断点零件评审单》
5.制造部生产车间提供断点发生时在制品及车间暂存区内的零件和材料量报告给仓管科计划员;
车间主管
车间主任
制造部部长
宁波舜宇模具有限公司
NINGBO SUNNY MOULD CO.,LTD
作业指导书
发放范围:总经理/管理者代表、注塑制造部、物流计划科
编 制
审 核
会 签
批准
制造部
制造部部长
采购部
市场部
研发中心
事业部总经理
注塑品质科
管理部
物流计划科
修订
次数
版本
修订
日期
生效
日期
更 改 内 容
修订
1
2
3
4
5
6
1.0目的
本标准致力于识别和控制产品断点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提前做好预警和准备,避免断点产品在公司内部及客户处预期使用和不必要的浪费,减少客户(内部客户、外部客户)抱怨。
《断点零件评审单》
3
断点评审
6.仓管科计划员对库存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并敦促相关负责人提交充分有效的信息;
7.仓管科计划员根据收集到信息组织评审,根据老状态零件库存信息及客户消耗情况,判定不能按客户计划断点的:
储运计划员
仓管科经理
物流部部长
《断点零件评审单》
流程名称:断点管理
主管部门:物流部
版本:A
页次:1/1
2.0 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外所有需要断点的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原材料、辅料的管理和控制。
3.0 内容
3.1 术语:
3.1.1断点:在客户车型停产、客户工程更改、公司内部设计变更、质量改善等情况下需要对更 改前产品、材料的管理和处置的控制时间点。主要断点包括常规、可预见、可控制的断点和突发性、不可遇见的断点。
2.仓管科提供断点后的发货预测及客户-在途-中转库-公司仓库等环节中所有的原状态的成品数量,报告给仓管科计划员;
储运计划员
仓管科经理
物流部部长
《外协零件评审单》
3.物控科负责对成品、半成品、外协外购件、原料、辅助材料的盘点,并将盘点结果报告给仓管科计划员;
仓库管理员
仓库主管
物控科经理
《断点零件评审单》
3.2 相关标准:
3.2.1《4M变更管理程序》《呆滞物料管理程序》《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4.职责
4.1 物流部是断点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客户车型停产引起断点的预警、库存统计汇总、组织评审分析控制断点,并对断点中变化点的应对措施进行验证,对整个断点的执行效果负责;
4.2技术中心负责新项目工程变更引起的断点预警、发起、汇报、组织评审分析、控制断点,并对断点中变化点的应对措施进行验证,对整个断点的执行效果负责;
4.3 质量部负责断点产品的标识及质量问题引起的断点预警、发起、汇报、组织评审分析、控制断点,并对断点中变化点的的应对措施进行验证,对整个断点的执行效果负责。
4.4 制造部负责断点时的在制品库存排查、隔离。
4.5 物流部采购组及采购部负责产品断点时对供应商的断点信息的通知、库存排查、处置跟踪
4.6制造工程师负责量产产品改善引起的断点的预警、发起、汇报、组织评审分析、控制断点、并对断点中变化点的应对措施进行验证,对整个断点的执行效果负责
5.4质量问题导致产品断点的管理规定见《质量问题断点管理过程流程图》。
6.附件、记录:
6.1 附件
6.2 记录
记录编号
记录名称
保存地点
保存期限
SUNNY-I-N 110E
断点产品预警信息通知单
物流部
3年
SUNNY-I-N 111E
断点产品评审表
物流部
3年
SUNNY-I-N 112E
外协件断点产品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