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阶段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阶段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阶段测试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我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A、1957年,毛泽东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的教育方针B、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目的D、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参考答案】:B2、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的是()A、蔡元培B、亚里士多德C、孔子D、斯坦豪斯【参考答案】:B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参考答案】:D4、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参考答案】:B【解析】:在教育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上,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起着决定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

因此,正确答案选B。

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中国古代的()A、《论语》B、《礼记》C、《学记》D、《孟子》【参考答案】:C6、教师对学生作业中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和统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教学技能是()A、作业分析技能B、作业检查技能C、作业评价技能D、作业反馈技能【参考答案】:A7、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遵循的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参考答案】:C【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联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生重点冲刺题试题五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考生重点冲刺题试题五

2014年甘肃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及答案(五)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学记》B.《中庸》C.《孟子》D.《大学》2.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

A.布鲁纳、《教育过程》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教育学》3.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

A.美国的舒尔茨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C.中国的于光远D.美国的凯恩斯4.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

A.定向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D.促进作用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6.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A.前提作用B.决定作用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7.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城市与农村相结合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10.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1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

A.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D.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需要、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12.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_9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简答题人在激情状态下认识和自信能力会减弱,所以总做错事情。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

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产生积极的效果。

2、多选题形成动机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

A : 需要B : 兴趣C : 理想D : 信念E : 诱因参考答案: AE本题解释:【答案】AE。

3、单选题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近期由于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

这种归因属于_____。

A : 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B : 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C : 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D : 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努力属于不稳定,可控制的内部因素。

故答案为 B。

4、单选题北京“鸟巢”的设计者主要运用了_____。

A : 常规性思维B : 创造性思维C : 动作思维D : 逻辑思维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故选 B。

5、单选题依据《教育法》的规定,学生有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等的权利,其中主要适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保障制度是_____。

A : 助学金制度B : 奖学金制度C : 贷学金制度D : 国家奖学金制度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6、单选题教育心理自然实验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分为_____两种。

A : 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B : 个别实验和群体实验C : 室内实验和室外实验D : 课堂实验和家庭实验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教育心理自然实验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两种。

7、单选题 _____的速度、质量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

《教育学》知识要点

《教育学》知识要点

中学教育学知识要点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 P7(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P9(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P10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11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学》书中重点绪论第一节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二、教育学是一门社会学科,是教育学科群中的根底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三、放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著作中具有典型代表首推《论语》和《学记》。

四、大约写于战国末年的《学记》对古代儒家的教育经验和理论作了系统的总结,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比拟全面的阐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任务,教学原那么和方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教育的专门著述。

五、赫儿巴特的《普通教育》,烙克的《教育漫画》等等著作出现推动了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六、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主张“教育既生活〞“学校即是社会〞“从做中学〞,提倡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他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即教育是生活。

七、“全面〞与“和谐〞是儿童个性开展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所谓全面教育即“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八、中学教育学侧重研究中学阶段的教育,揭示中学教育规律,指导中学教育实践。

九、学习研究中学教育学的根本原那么:1。

客观性原那么。

2.系统性原那么。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那么。

十、中学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第一章第一节教育的定义一、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

二、最一般的理解: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具体内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根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四、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1.教育者是实施教育措施的主体。

2.教育措施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桥梁。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C.十三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 C.1987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没有效果的时期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根舍因 C.怀特海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

二、多选题1.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填空题题库整理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填空题题库整理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填空题题库整理一、选择题1.教育学是()。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2.学校教育产生于()教育阶段。

A、古代B、原始C、近代D、现代3.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5.()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印度B、埃及C、雅典D、斯巴达6.教育学就是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A、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C、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教育方针和教育事实7.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8.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青年与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9.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10.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本主义与教育》11.被人们看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2.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B、存在主义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要素主义教育学13.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1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15.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月底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月底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月底检测卷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管理学家()A、泰勒B、法约尔C、德鲁克D、巴纳德【参考答案】:C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所强调的主要含义是()。

A、先天有差异,要因材施教B、学以致用,学习与行动相结合C、学习新的知识,巩固学过的知识D、学习和思考相结合【参考答案】:D【解析】:朱熹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诽者口预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准备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3、心理发展的童年期正是接受教育的()。

A、学前教育阶段B、初等教育阶段C、中等教育阶段D、初中阶段【参考答案】:A【解析】:心理发展的童年期处于学前教育阶段。

4、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受教育权【参考答案】:D【解析】:生产力对教育有促进和制约作用。

而受教育权决定于政治经济制度。

5、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创造美好的情景来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是()。

A、情感激励法B、说理法C、自我管理法D、激励法【参考答案】:A6、教师运用一定办法帮助学生找出并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指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这种学法指导方式是()A、系统传授式B、专题讨论式C、学科渗透式D、学习诊断式【参考答案】:D【解析】:见“学习诊断式”定义。

7、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认知与情感成分【参考答案】:B【解析】: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中学教育学》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模式

《中学教育学》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模式

这一教学模式是上海育才中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来的,其指导思想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其基本操作程序是:
读(学生读教科书)──议(学生间议论)──练(做习题、口头回答、书面练习、开卷小结、实验等)──讲(教师根据学生读、议、练中产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画龙点睛地讲,进行点拨、解惑、总结、指导)。

这四步中,读读是基础,议议是关键,练练是应用,讲讲贯穿始终。

这一教学模式在应用时,各学科有所差别。

数学课主要以题目组织教材,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拟几套明确概念为主的新旧知识联系、举一反三的几类练习题,进行读、议、练、讲,以加深和熟练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物理、化学、生物以实验为线索组织教材;外语课着重读、讲和反复练习;语文课在读议练讲中精读自编教材,统编教材采取一次多篇办法。

语文课,初中增加古典白话文(如西游记、儒林外史),高中增加了人物传记(如《史记》等)。

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直接推动了教材的改革。

《中学教育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中学教育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中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其主要任务是学习。

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它不同于一般人的学习,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学习,也不同于劳动、工作中的学习。

中学生的学习包括掌握中等程度的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锻炼健全的体格,获得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我们知道,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其不同性质的活动和主要的社会职能。

学校以教学为主,区别于其他部门,学生以学习为主,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所承担的任务。

学习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中学生说就是具有学习的权利和义务。

对中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权利,不仅以“宪法”的形式加以确认和保证,而且根据我国的国情,在“义务教育法”中也作了有关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这一规定也表明义务和权利是统一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学习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是中学生对国家、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对学校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确立这种权利观和义务观,强化“学习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既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又尽心尽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加强学习的义务感、责任感。

从中学生身心发展说,中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人。

把学习作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表明正在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人和以从事劳动、工作为主要活动的成人相区别。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这个时期也正是他们学习活动最佳时期。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依法保证中学生接受应有的教育,为中学生学习提供必要条件。

在建国以来的学校教育发展中,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学生放弃了学习而参加过多的生产劳动,这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学习的权利,改变了学生主要任务的性质,违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当然也违反了学校工作的特点,从而导致教育质量全面下降,严重阻碍了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顺利发展。

福建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全真试题试卷及答案第五套

福建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全真试题试卷及答案第五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A.所有权B.领导权C.优先权D.控制权2.《理想国》一书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卢梭3.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开始的是()A.《民本主义与教育》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漫话》4.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A.教学大纲B.教科书C.学科课程标准D.教学计划5.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是()A.物质生活水平B.文化发展水平C.教育发展水平D.生产力水平6.1960年12月,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在美国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

这位经济学家是()A.斯蒂格力茨B.布坎南C.舒尔茨D.科斯7.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不过,教育这种文化现象具有()A.普遍性B.渗透性C.特殊性D.不可替代性8.少年期在人生的过程中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

心理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为()A.追求独立倾向期B.自我意识觉醒期C.似懂非懂期D.心理断乳期9.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的结果,这就是()A.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教学目的10.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A.根本途径B.唯一方法C.主要方法D.最佳途径11.“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个规定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2.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首先是确认他们是()A.学生B.国家公民C。

受教育者D.独立的社会个体13.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学生最主要的权利进行了规定。

中学教育学第七章

中学教育学第七章

教学过程
(2)学生学习间接绊验要以直接绊验 为基础。如果在学习时没有学生自己的直接 绊验的参不和帮劣,是很难对间接绊验和乢
本知识迚行接叐、理解、消化和巩固的。所
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绊验,增 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有的感性知识,以 保证教学的顺利迚行。
第二节
教学过程
2、掌握知识不収展智力相统一
术业与攻”,叐过与业教育的培养和讪练,具有
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绊验, 幵掌握了教育、教学觃律。因而教师的指导决定 着学生学习的斱向、内容、迚程、结果和质量,而 丏还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斱式。
第二节
教学过程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収 挥学生参不教学的主体能劢性。 3、建立吅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本途徂。包含以下几个斱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収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 2、教学由教不学两斱面活劢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不多样性的统一。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例题·多项选择题】[2011年真题] 教学活劢包括了学生配吅教师上课而迚行 的( )等活劢。
A、独立作业
C、预习 E、课外活劢 【答案】:ABC
B.目的性
D.教育性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绊验不直接绊验相结吅。反映了教学中传
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的
关系、理论不实践的关系、知不行的关系。
(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绊验为主 ( 2)学生学习间接绊验要以直接绊验为基础
第二节
教学过程
教学中学生直接绊验的获得,不人类实践活劢
个案例。
第二节力的基础;(2) 能力収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不 収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中学教育学教案

中学教育学教案

中学教育学教案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要求进行编写。

以下是一个中学教育学教案的示例,供您参考:
课题:中学教育学概述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学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中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3. 理解中学教育在个体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 中学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3. 中学教育在个体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1. 中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2. 中学教育在个体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中学教育在个体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教师讲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2.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中学教育的重要性。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讲解,引导学生思考中学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2. 新课学习:讲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通过问答法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学教育的重要性,并派代表上台发言;
4. 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总结中学教育学概述的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教学PPT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中学教育在个体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的短文。

八、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中学教育学绪论心得体会(3篇)

中学教育学绪论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

在学习中学教育学绪论的过程中,我对中学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和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中学教育学绪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中学教育的本质中学教育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阶段,它既是对小学教育的延伸,也是为高等教育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通过学习中学教育学绪论,我认识到中学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这种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包括道德、情感、审美等多方面的培养。

中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中学教育的目标中学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国家规定的中学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德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公民。

3. 情感与意志: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4. 审美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成为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5. 身体与健康: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其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中学教育的内容中学教育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内容:国家规定的中学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

2. 德育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信、友善等。

3.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

4. 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5. 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中学教育的方法中学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其主要任务是学习。

中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它不同于一般人的学习,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学习,也不同于劳动、工作中的学习。

中学生的学习包括掌握中等程度的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锻炼健全的体格,获得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我们知道,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其不同性质的活动和主要的社会职能。

学校以教学为主,区别于其他部门,学生以学习为主,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所承担的任务。

学习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对中学生说就是具有学习的权利和义务。

对中学生的学习,作为一种权利,不仅以“宪法”的形式加以确认和保证,而且根据我国的国情,在“义务教育法”中也作了有关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这一规定也表明义务和权利是统一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学习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是中学生对国家、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对学校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确立这种权利观和义务观,强化“学习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既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又尽心尽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加强学习的义务感、责任感。

从中学生身心发展说,中学生是成长过程中的人。

把学习作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表明正在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人和以从事劳动、工作为主要活动的成人相区别。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这个时期也正是他们学习活动最佳时期。

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依法保证中学生接受应有的教育,为中学生学习提供必要条件。

在建国以来的学校教育发展中,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学生放弃了学习而参加过多的生产劳动,这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学习的权利,改变了学生主要任务的性质,违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当然也违反了学校工作的特点,从而导致教育质量全面下降,严重阻碍了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顺利发展。

中学生有必要、有可能参加一定的劳动活动,包括参加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劳动。

但是他们的品德、智力、体力有待发展,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从教育活动说,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德、智、体等方面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赖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是自己身心发展的主体,身心的发展正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实现的。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不通过这种艰苦的劳动过程谈不上发展。

中学阶段,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

从当前说,学习是中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从未来说,学习是中学生未来生活的准备,是为未来从事劳动或升学做准备。

21世纪教育哲学新的知识观、学习观表明现代中学生应当更好地对待学习,发展自己的理智性和永无休止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爱好学习,学会学习,并为将来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