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频讲义

合集下载

第六章----混频器PPT课件

第六章----混频器PPT课件
2. 现象:
听到的声音:哨叫——干扰哨声
干扰的原因:组合频率干扰
qfs pfL = fI
pfL qfs = fI
pfL + qfs :恒大于fL
pfL qfs :无意义 -
25
3. 抑制方法:
组合频率分量电流振幅随 (p + q) 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因 而,只有对应于 p 和 q 为较小值的输入有用信号才会产生明 显的干扰哨声,将产生最强干扰哨声的信号频率移到接收频 段之外,就可大大减小干扰哨声的有害影响。
变频器:
混频器:
优点:电路简单,节省元 件。
缺点:本振信号频率易受 输入信号频率的牵引,电 路工作状态无法使振荡和 混频都处于最佳情况,一 般工作频率不高。
-
优点:由于本振和混频由 不同器件完成,从而便于 同时使振荡和混频都处于 最佳状态,且本振信号频 率不易受牵引。
缺点:元件多,电路较复 杂。
5
为什么要变频?
此电路除用作混频器外,还可以用作相位检波器、电调衰减 器、调制器等。
8
5
9
6
3
1
4
2
(a)
(b)
封装环形混频器- 的外形与电路
21
6.5 混频干扰
混频必须采用非线性器件,在产生所需频率 之外,还有大量的不需要的组合频率分量,一 旦这些组合频率分量的频率接近于中频有用信 号,就会通过中频放大器,经解调后,在输出 级产生串音、哨叫和各种干扰。
优点: 1、动态范围较大
2、组合频率干扰少
3、噪声较小
4、不存在本地辐射
5、电路结构简单
缺点: 无变频增益 -
16
6.4 二极管混频器
一、二极管平衡混频器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5.5混频电路PPT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5.5混频电路PPT课件
例:
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同时加到混频器输入端,由于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干扰信号与本振信号相互混频,产生的组合频率分量若接近于中频,它就能须利地通过中频放大器,经检波器检波后产生干扰。把这种与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有关的干扰,称为互调干扰。
抑制互调干扰措施同交调干扰。
作业:P219 5.29
一、输入信号与本振信号产生的组合频率干扰
P、q 为任意正整数
例如对中波广播:
则在接收机输出端产生1kHz的哨叫声
一、输入信号与本振信号产生的组合频率干扰
P、q 为任意正整数
由于 UIm>> UNm
j » 0
当 Urm>> Usm时
j » 0
一、输入信号与本振信号产生的组合频率干扰
P、q 为任意正整数
当转动接收机调谐旋钮时,哨声音调也跟随变化, 这是哨声干扰区分其他干扰的标志。
理论上,产生干扰的哨声的信号频率有无限个,但 实际上只有p、q较小时,才会产生明显的干扰哨声;又 接收机的接收频段是有限的,所以产生干扰哨声的组合 频率并不多。对于具有理想相乘特性的混频器,则不可 能产生哨叫干扰,所以,实用上应尽量采用理想相乘器。
输入信号本身引起
二、干扰信号与本振信号产生的组合频率干扰
将把有用信号与本振信号变换为中频的通道,称为主通道, 而把同时存在的其余变换通道称为寄生通道。
外来干扰与本振电压产生的组合频率干扰称为寄生通道干扰。
只有对应于P、q值较小的干扰信号,才会形成较强的寄生通道干扰,其中最强寄生通道干扰为中频干扰和镜像干扰。
交调干扰与干扰台频率无关,任何频率较强的干扰信号加到混频器输入端,都可能形成交调干扰。
抑制交调干扰措施:
提高混频前端电路的选择性,尽量减小干扰的幅度,是抑制交叉调制干扰的有效措施。 选用合适的器件和合适的工作状态,使混频器的非线性高次方项尽可能减小。 采用抗干扰能力较强的平衡混频器和模拟相乘器混频电路。

《混频器原理与设计》课件

《混频器原理与设计》课件

3
LO-RF隔离度
LO-RF隔离度是指本振信号和射频信号
本振抑制度
4
之间的隔离程度。
本振抑制度是指混频器抑制本振信号的
能力。
5
拍频抑制度
拍频抑制度是指混频器抑制拍频信号的 能力。
第五章:混频器实验
实验装置
混频器实验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 实验装置和信号发生器。
操作步骤
混频器实验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 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双晶体混频器电路设

双晶体混频器电路通常具 有更高的转换增益和更好 的本振抑制效果。
3 集成混频器电路设计
集成混频器电路具有体积 小、功耗低和可靠性高的 特点。
第四章:混频器性能指标
1
转换增益
转换增益是指混频器输入信号和输出信
端口匹配
2
号之间的功率差异。
端口匹配是指混频器输入和输出端口的频器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 证混频器的性能指标。
第六章:混频器应用案例
航天器通信系统
混频器在航天器通信系统中 起到信号处理和频率变换的 关键作用。
葡萄酒品质检测
混频器可以用于葡萄酒品质 检测中的频率选择和信号处 理。
新能源电车智能充电系 统
混频器在新能源电车智能充 电系统中用于频率变换和充 电控制。
第二章:混频器的工作原理
简介
混频器将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进 行混合,产生新的频率差信号。
基本原理
混频器利用非线性元件的特性, 将输入信号进行非线性变换。
本振抑制
混频器通过抑制本振信号,避免 对输入信号的干扰。
第三章:混频器电路设计
1 单晶体混频器电路设

设计单晶体混频器电路时 需要考虑元件特性和稳定 性。

第7章 混频.

第7章 混频.
本振频率由单独信号源提供的混频电路,称为混频器; 本身兼有产生本机振荡信号功能的混频电路则称为变频器。
混频
图7.1.1 混频器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混频
接收机中使用混频器的原因: ① 若减小接收机的体积,降低电路设计制造和调整难度; ② 改善接收机灵敏度、选择性。
混频
采用混频器(变频器)接收机性能提高的原因:
增强; 3〉选中频时应考虑组合频率的影响,使其远离混频过程中可
能产生的组合频率。
混频
2. 一个外来干扰和本振产生的组合频率干扰(副波道干扰 或称寄生通道干扰)
若外来干扰和本振产生的无用组合频率分量满足:
|±pfL±rfn1|=fI , p、r=0, 1, 2, …
会产生干扰作用,常将这类组合频率干扰称为寄生通道干扰, 其中中频干扰和镜频干扰影响很大。 1) 中频干扰
混频
第七章 混频
§7.1 概述 §7.2 晶体三极管混频器 §7.3 场效应管混频器(了解) §7.4 晶体二极管混频器 §7.5 混频器的干扰
混频
§7.1 概述
一、混频 为使高频信号经频率变换后所携带的有用信息保持不变,
要求电路仅将高频信号的各个频率分量搬移至新的频域,而各 分量的频率间隔和相对幅度保持不变,这个过程称为混频。
2us 2RL RVD
[K1(Lt)
K1(Lt
)]
2us 2RL RVD
K2 (Lt)
2Usm 2RL
cosst
RVD
[4
cosLt
4
3
cos 3Lt
]
K1(Lt)
0
K2(Lt)
0
混频
(a)
Lt
Lt
(b)

第21讲高频 混频

第21讲高频 混频
15
MC1596内部差分电路
16
集成调制器电路
17
集成平衡调制器电路
18
MC1596同步检波
19
vL
vs
集成混频器电路
20
2.叠加型混频器实现模型
图示中的非 线性器件具有如 下特性:
i f( v ) a 0 a 1 v a 2 v 2 a 3 v 3
对其2次方进行分析:
混频的结果:较高的不同的载波频率变为固定的较低 的载波频率,而振幅包络形状不变。
3
混频的实质
频谱搬移
变频前后的频谱图
线性频率变换
4
直接接收的缺陷
AM广播信号: 550 ~1550kHz,BW=10kHz
以中间频率1000kHz来设计
QL
fC 1000100 BW 10
若接收1550kHz时: BW ' fC' 155015.5kHz QL 100
cccccc;;;;;ttttt
;;;;;
(1) (((((((323 2 1 21))))))) (3)
uuuu u u uuuoooo o o ooo11 133 322 2 U U U U U U U U U(((cccccc11 1 oo ooo om m m sssssstttccc(((ccc cccoo o oo osss ttt)))sss)))ttt;;;ccccccttt;;;oo o ssscccttt;;;
L

L+c
12
混频器的实现方法
1.乘积型混频器实现模型
2.叠加型混频器实现模型
13
1.乘积型
v( s t) Vs( m1macoΩ st)coωsct AM 波 v( L t) VLmcoωsLt v( o t) K( svt)v( L t)

第13讲 混频

第13讲 混频

−(uL + us ) K1 (ωL t ) + i1 RD − (i2 − i1 ) RL = 0 −(uL − us ) K1 (ωL t ) + i2 RD + (i2 − i1 ) RL = 0
其中,RD是二极管导通电阻,K1 (ωLt ) 是单向开关函数.两方程相减,得
2us K1 (ωL t ) i2 − i1 = − RD + 2 RL
3.混频的原理 混频电路的输入是载频为fc的高频已调波信号us(t)和频率为fL的 本地正弦波信号(称为本振信号)uL(t), 输出是中频为fI的已调波信 号uI(t)。通常取fI=fL-fc。 以输入是普通调幅信号为例,若us(t)=Ucm[1+kuΩ(t)]cos2πfct, 本振信号为uL(t)=ULmcos2πfLt, 则输出中频调幅信号为uI(t)=UIm [1+kuΩ(t)]cos 2πfIt。 调幅信号频谱从中心频率为fc处平移到中心频率为fI处, 频谱宽度 不变, 包络形状不变。
若: us = U s cos ωc t 1 ∞ 2 K L (ωL t ) = + ∑ (−1) n −1 cos(2n − 1)ωL t 又,单项开关函数: 2 n =1 (2n − 1)π 则 i=i2-i1中的组合频率分量为:
ωc and | ±(2n − 1)ωL ± ωc |
n = 1, 2,
I cnm = α (θ ) I Cm
如图: 一、 二、 三次谐波分解系数 的最大值逐个减小, 经计算可得最大值 及对应的导通角为: α1( 120°)=0.536 α2( 60° )=0.276 α3( 40° )=0.185 可见, 二倍频、 三倍频时的最佳导通 角分别是60°和40°, 而且, 在相同ICm情 况下, 所获得的最大电流振幅分别是基 波最大电流振幅的一半和三分之一。 所以, 在相同情况下, 倍频次数越高, 获 得的输出电压或功率越小。一般倍频次 数不应超过3~4, 如需要更高次倍频, 可 以采用多个倍频器级联的方式。

第一讲: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第一讲: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第一讲:混频器的工作原理分析第一节混频器简介混频器作为超外差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广播电视、遥控遥测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技术指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机性能的发挥。

变频(混频)是将高频信号经过频率变换,变为一个固定的频率。

这种频率变换通常是将已调高频信号的载波从高频变为中频同时必须保持其调制规律不变。

具有这种功能的电路称为混频电路或变频电路,亦称为混频器(mixer)或变频器(convertor)。

一般用混频器产生中频信号:混频器将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与本振产生的信号混频,cosαcosβ=[cos(α+β)+cos(α-β)]/2 可以这样理解,α 为信号频率量,β 为本振频率量,产生和差频。

当混频的频率等于中频时,这个信号可以通过中频放大器,被放大后,进行峰值检波。

检波后的信号被视频放大器进行放大,然后显示出来。

由于本振电路的振荡频率随着时间变化,因此频谱分析仪在不同的时间接收的频率是不同的。

当本振振荡器的频率随着时间进行扫描时,屏幕上就显示出了被测信号在不同频率上的幅度,将不同频率上信号的幅度记录下来,就得到了被测信号的频谱。

混频器的分类:●从工作性质可分为二类,即加法混频器和减法混频器分别得到和频及差频。

●从电路元件也可分为三极管混频器和二极管混频器。

●从电路分有混频器(带有独立震荡器)和变频器(不带有独立震荡器)。

●混频器和频率混合器是有区别的。

后者是把几个频率的信号线性的迭加在一起,不产生新的频率。

第二节混频器组成框图一般变频器应由四部分组成,即输入回路、非线性器件、带通滤波器和本机振荡器组成,如图1-1 所示,本机振荡器用来提供本振信号频率 fL 。

输入高频调幅波 Vs ,与本振等幅波 VL ,经过混频后输出中频调幅波 Vi 。

输出的中频调幅波与输入的高频调幅波的调制规律完全相同。

即变频前与变频后的频谱结构相同,只是中心频率由 f s 改变为 f i ,也就是产生了频谱搬移。

第六章 混频

第六章 混频

iC = iC 0 + [g0 + g1 cos ω0 t + …] [VS cos t cos ωS t ]
= ω0 ωS ; B = 2max
如果输出回路的谐振频率为: 如果输出回路的谐振频率为: I ω 则选出的中频电流iCI为:
1 1 iCI = g1VS cost cos(ω0 ωS )t = g1VS cost cosωI t 2 2
二、二极管混频器
常用的二极管混频器是由两个特性相同的二极管构成的平衡 混频器,其原理电路如下图所示。 混频器,其原理电路如下图所示。 D
vS = VS (t ) cosωct vS + VS (t ) = VS (1 + ma cost ) V0 >> V S
vS
1
+ + v0 D2
L1 C1 L2 C2
v0
vS
乘法器 本地振荡器
带通滤波器
vI
v0
2 max
v 设: S
= [V S cos t ]cos ω S t ; v 0 = V0 cos ω 0 t
ωI
v S v 0 = V SV 0 cos t cos ω S t cos ω 0 t VSV0 cost [cos(ω0 + ωS )t + cos(ω0 ωS )t ] = 滤波后: 滤波后: 2 VSV0 vI = cost cos(ω0 ωS )t = [VI cos t ]cos ω I t 2
晶体管混频器的特点: 晶体管混频器的特点:
晶体管混频器的主要优点是有变频增益,但它存在一些缺点: 晶体管混频器的主要优点是有变频增益,但它存在一些缺点: 1)动态范围小,信号电压正常工作的范围约为几十mV。当信 )动态范围小,信号电压正常工作的范围约为几十 。 号电压较大时,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号电压较大时,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2)组合频率干扰严重。 )组合频率干扰严重。 3)噪声较大。二极管噪声比晶体管的噪声小得多。 )噪声较大。二极管噪声比晶体管的噪声小得多。 4)存在本地振荡辐射问题。在无高放的接收机中,本振电压 )存在本地振荡辐射问题。在无高放的接收机中, 可以通过混频晶体管的极间电容的耦合从天线辐射出去。 可以通过混频晶体管的极间电容的耦合从天线辐射出去。 因此在高质量通信设备中以及工作频率较高时, 因此在高质量通信设备中以及工作频率较高时,常使用二极 管平衡型混频器。 管平衡型混频器。

混频器原理专题讲座

混频器原理专题讲座

设输入已调制信号:uc= Uc(t)cosωct 其经中过,漏Uc极(t)L= CU负cm载(1+回m路ac选osΩ频t)后,输出旳中
ED
uI
CL
频本电振压电为压: uL=ULcos ωLt
uc
LC回路调谐在中频ωI= ωL-ωc或ωI= ωc-ωL,
通频带B=2Ω,回路旳谐振阻抗为RL 。
iD
uGS
优点:噪声低,电路简朴,组合分量少。
休息 1 休息 2
平衡型混频器 环形混频器
例1.二极管平衡混频器
T1
VD1
T2
设输入信号
本振信号 :

+ uc -
u-+c
2C 2L
u-+c VD2
+
RL uI _
则输出电压 :
+ uL + uL - T3
仿真
假如输出中频滤波器旳中心频率为:
谐振阻抗为 ,则输出电压
而环形混频器旳输出是平衡混频器输出旳2倍。且降低了输出信 号频谱中组合频率分量,即降低了混频器所特有旳组合频率干扰。
其中2变. 晶频跨体导三:极管混频器
利用第4章所述旳时变跨导电路,
VT
ic
可构成晶体管混频器。 因中为频时输变出偏电置压电uI为压 :
+ u-c
+
UB(t)
C L
假如
则集电极电流为
uL -
, (p , q=0,1, 2,3,….)
uc(f c)
uo( 非线形元件
) 中频滤波器
uI(f I)
un(f n)
B
uL(f L)
假如设输入信号为
,本振频率信号为

第17 讲 混频

第17 讲  混频
的影响很大,所以减小混频器的噪声系 数是至关重要的。
第6章
混频
3. 混频失真与干扰
混频器的失真有频率失真和非 线性失真。此外,由于器件的非线 性还存在着组合频率干扰。这些组 合频率干扰往往是伴随有用信号而 存在的,严重地影响混频器的正常 工作。因此,如何减小失真与干扰 是混频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6章
混频
在忽略晶体管输出阻抗的情况下, 经集电极回路带通滤波器的滤波,取出 的中频电压
ui gc RLU sm cos i t U Im cos i t 其中:RL为并联谐振回路的有载谐振电阻
第6章
混频
例如: 若输入信号us是普通调幅
波,us=Usmo(1+macosΩt)cosωCt。只 要带通滤波器的带宽足够,即B>> 2 Ω,带内阻抗可近似认为等于有载谐 振阻抗RL。输出的中频电压近似等于 ui=gcRLUsmo(1+macosΩt)cosωit。可见, 它仍然是普通AM波信号。
1、掌握相乘器和混频的基本概念。 2、了解晶体管混频分析方法,理解混频工作 原理,并掌握求变频跨导gc方法,理解组合 频率干扰类型、现象、成因,掌握产生条件, 以及各类型中产生最强干扰的两个干扰条件,
了解非线性失真类型及成因。
3、掌握用相乘器电路实现混频的方法并加以
分析。
第6章
混频
6.1 概述
混频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模式
1要尽量避免us与u1的相互影响2不要妨碍中频电流的流通混频电路形式a的本振电压由基极注入需要本振提供的功率小但信号电压对本振的影响较混频电路形式b的本振电压由发射极注入需要本振提供的功率大但信号对本振影响小
第6章
混频
第6章
混频

第18 讲 混频

第18 讲  混频

根据上式可导出输入信号电流的幅值
1 1 I s g DU sm g DU im 2
第6章
混频
平衡混频器电路采用平衡对消技术,其电 路对称,混频失真小。由于本振电压是从环 形混频器构成的桥路的中线溃入,所以大大 的减小了本振电压经输入端或输出端产生的 辐射泄漏。
二极管混频器与其它混频器比较,二极 管混频器功率增益小于1,但具有动态范围大、 线性好、工作频率高、噪声系数小等优点。 因此二极管环形混频器应用十分广泛,特别 是微波频段普遍采用这种混频器。
混频633smcos由于非线性特性的4阶项产生的乘积项12a乘积中包含有中频信号其幅值等于3aim正比于干扰信号幅度um的平混频图624交叉调制干扰互调干扰定义互调干扰是有两个或多个干扰电台信号作用于混频器的输入端经混频器的非线性产生的假中频的组合频率分量这些分量只要落在中频通带内就会形成干扰
第6章
第6章
混频
式(6.2―17)和式(6.2―18)组成二
极管混频器电流方程式。式(6.2―17) 中第一项是本振电压与输入信号经
二极管混频产生的中频分量电流,
这一项是混频器正常输出,称为正
向混频;
第6章
混频第二项ຫໍສະໝຸດ 输出的中频电压作用于二极管形成的中频电流,所以与正
向混频电流极性相反。
第6章
混频
式(6.2―18)中第一项是由信号 电压形成的信号电流;第二项是 输出中频电压与本振电压经过二 极管混频而产生的信号电流,由 于这种混频是输出信号与本振相 混,和正向混频方向相反,所以 叫做反向混频。
称为混频比
第6章
混频
满足上式的p、q所形成的组合频率都 能通过混频器形成信号与本振的组合频 率干扰。组合频率的阶数n=p+q,阶数n越 高,组合频率分量的幅度越小,五阶以 上组合频率分量的幅度很小,可不计,

第13讲混频电路与倍频器

第13讲混频电路与倍频器
本次您浏览到是第十一页,共三十页。
混频电路与倍频器
4)变频压缩(抑制) 在混频器中,输出与输入信号幅度应成 线性关系。实际上,由于非线性器件的限制, 当输入信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中频输出信 号的幅度与输入不再成线性关系,如图 11―5所示。
本次您浏览到是第十二页,共三十页。
混频电路与倍频器
中 频 输 出 电 平/ d B
fI
(c)
图13-2 (a)调制(b)解调(c)混频
本次您浏览到是第五页,共三十页。
混频电路与倍频器
2 设输入到混频器中的输入已调信号us和本振
电压uL分别为 us=UscosΩtcosωct uL=ULcosωLt
这两个信号的乘积为
usuLUsULcostcosLt 1 2UsULcost[cos(Lc)tcos(Lc)t]
本次您浏览到是第二十四页,共三十页。
混频电路与倍频器
倍频电路在通信系统及其它电子系统里均有
① 对振荡器输出进行倍频, 得到更高的所 需振荡频率。 这样, 一则可以降低主振的振荡频 率, 有利于提高频率稳定度; 二则可以大大提高晶 振的实际输出频率, 因为晶体受条件的限制不可 能做到很高频率。
本次您浏览到是第二十五页,共三十页。
同样可定义变频功率增益为输出中频信号
功率PI与输入高频信号功率Ps之比,即
本次您浏览到是第九页,共三十页。
混频电路与倍频器
K pc
P1 Ps
通常用分贝数表示变频增益,有
K
vc
2 0 lg
U U
1 s
(d B
)
K
pc
10
lg
U U
1 s
(d B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尽管混频器输出按LC回路调谐在fI,但由于通带具有一定范围, ∴pf0-qfs、–pf0+qfs组合频率若落在通带以内: •(即fI-f0.7≤pf0-qfs≤fI+f0.7 或 fI-f0.7≤qfs- pf0≤fI+ f0.7) 时,就会形成干扰产生啸叫.
将上两式合并(取等号)有:
fs
p 1 q p
1、中频干扰:
P=0 q=1时:fn= fI
原因:混频器输入端选择性不好,fn 漏入混频级,fn被放
大,形成较强干扰。
抑制方法:①提高混频器多级选择性。
②前级增加中频陷波器。
2、镜像干拢:
•由于 :
fn
1 q
( pfo
fI
)
•若q=p=1, fn= fo+ fI= fs+2fI
fI fI
fs f0 fn
fI
f 0.7 q p
p 1 q p
fI
(∵fI>> f0.7)
上式说明:
1)当输入信号频率等于或近似等于 fI 的整数倍或分数倍时, 就有可能产生啸叫。
2)接收系统只有对落在其频带内的 fs 才可能产生啸叫; •其中 p=0 、q=1(即fs=fI)时,干扰啸叫最强; •为避免最强的啸叫,应将中频选在接收频段以外。
2、选择性 : 混频输出应只有中频信号,但实际有很多干扰,为抑制干扰, 要求输入、输出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希望 k0.1 →1
3、非线性干扰:混频同时,还会在中频附近产生许多非线性 干扰。如组合f干扰、交调干扰……要求混频器件最好工作在 曲线的平方项区域,以抑制各种干扰。
4、混频噪声:混频器处于接收机前端,它的噪声大小会影响 整机的噪声指标。
1 2
f''
(Eb
uo
)us2
f(Eb uo ) f'(Eb uo )us
Ic (t) gm (t)us
二、晶体三极管混频器的实际电路:
1、电路组态:常用的有 CE 混频电路和 CB 混频电路 两种组态,它是由 Us 所在位置决定的。如图:
uS
u0
uS u0
CE
CB
•CE混频电路的优点:混频增益高。
第二节 晶体管混频器
电路如图:
用泰勒级
数展开
S L1 C1uS
一、工作原理:
设: u s COS s t u0 U0COS 0t u0 Eb
C2 IL2 uI
Ec
ic f (ube ) f (Eb us uo )
f(Eb uo ) f'(Eb uo )us
由于us小, 忽高次项略。
•经混频后→中放→检波,造成的后果:
①啸叫,影响通信质量。 ②有用信号被淹没,无法接收。
一、目标信号和本振信号产生的组合频率干扰:
•由于ic中除含有fo和fs以外,还包括直流分量及其它组 合频率分量,如:fo+fs,2fo+fs,fo+2fs…… •表示成一个通式:
fd=±pf0±qfs •p.q是正整数,代表谐波次数. 当p=q=1时,有中频分量 : fI=f0-fs
f
•fn、fs对称于fo,有镜像关系。即: fI = fn -fo形成干扰。
例:fs=639KHz fI=465KHz 则fo=639+465=1104KHz 若fn= fs+2fI = 639+2×465=1569KHz, 则fn- fo=1569-1104=465KHz,形成干扰。
解决方法:①提高前级选择性,滤除fn; ②提高fI,fI越高,fn离信号频率fs越远,越易滤除。
fI
f 0.7 q p
p 1 q p
fI
(∵fI>> f0.7)
上式说明:
1)当输入信号频率等于或近似等于 fI 的整数倍或分数倍时, 就有可能产生啸叫。
2)接收系统只有对落在其频带内的 fs 才可能产生啸叫; •其中 p=0 、q=1(即fs=fI)时,干扰啸叫最强; •为避免最强的啸叫,应将中频选在接收频段以外。
第四节 混频器的干扰
•混频器中采用非线性器件 ,因此存在非线性失真和干扰问题。 •实际上,除了有用信号 us和本振信号uo以外,混频级还有以下 一些干扰:
①干扰un与干扰un之间的组合频率干扰。 ②干扰un与本振信号uo之间的组合频率干扰。 ③干扰un与目标信号us之间的组合频率干扰。 ④目标信号us和本振信号uo之间的组合频率干扰。
二、外来干扰信号和本振信号产生的组合频率干扰
•un与u0组合频率干扰——又称副波道干扰。
•设干扰信号为fn,作用于混频器输入,如果干扰fn和
本振fo形成组合频率满足下式:
fd=±pf0±qfs
fd=±pf0±qfn
若满足:
Pfo-qfn=fI
qfn=pfo-fI
- Pfo+ qfn=fI
qfn=p外,还构成产生本振信号的自激 振荡器,这种电路称作变频电路。 •具体电路见P146图7—16,它是中波调频收音机中的变频电路。 •组成 : 混频、本振均由同一个管子完成,R1~R3偏置电路,L4 C4 C18 C6杨成互感耦合的选频回路(调谐在f0);Ls Cs构成混频后的 滤波器(调节器谐在fI). 变频器与混频器相比:
解决方法:①提高高放前输入回路与混频级前各级电 路选择性。 ②适当选择最高的工作点电流,使之工作 在二次方最大区域(避免产生四次以上项)。 ③采用平衡电路抵消高次谐波。
四、互调干扰
起因: •两干扰信号同时加至混频输入端,由于管子非线性,混频后 fd~fI,(它不是f0、fs产生的)形成干扰。
解决方法:①选择合适的工作点。 ②提高前级选择性。 ③采用平衡电路,提高抗干扰性能。
2、分类:(据所用非线性器件分为)
1)、晶体三极管混频器:有一定混频增益。 2)、场效应管混频器:高频互调干扰小。 3)、平衡混频器、环形混频器:动态范围大 组合f干扰少。 4)、集成混频器:组合 f 干扰少 有一定混频增益。
三、混频器质量指标:
1、混频增益Auc: 定义:Auc= 输出中频电压振幅/输入高频电压振幅=UI/Us ( Auc大,有利于提高灵敏度 ,但Auc↑非线性干扰↑。)
U
U
Us
U0
UI
s s
I I
c
0
I
I
混频前
混频后
4. 混频的作用
1)、将输入高频 AM 波变为一固定中频的AM波;便于后 级放大处理。 如: fs = 639KHZ~1605KHZ fI=465KHZ。
2)、可较好地解决Av高、B适合、K0.1↓ 的矛盾。 因用一个中频,所以灵敏度高。
3)、fI 、本振f0 ,外接目标频率fs各不相同, 不易自激,放大器工作稳定。
归并为:
fn
1 q
( pfo
fI
)
•如图(P143)只有对应p , q较小的频率才能产生副波道干扰。
由于干扰信号fn 会通过中放造成干扰。
fn
1 q ( pfo
fI )
•若已知fs和fI,可求出干扰信号的频率;
•若已知fn,也可求知该频率的干扰会影响那些接收频率。
•这类干扰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干扰形式:
优点:电路简单,节省元件 缺点:易受信号频率牵引,工作频率不高,很难兼顾混频 和振荡同时最佳。
本章小结
1、何谓混频及混频作用。 2、混频器的质量指标。 3、各类混频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4、混频干扰起因抑制办法。
二、混频器的组成和原理
1、混频器的组成(三部分) 如图:fI= f0- fs
混频器
us
非线性 器件
多f
滤波器
U0 f0 混频器
uI
本振
fI=f0-fs
例:中波段收音机 fs=535KHZ ~ 1605 KHZ 。接收机中频fI=465 KHZ 则本振频率 f0= 535+465~ 1606+465=1000 KHZ~2070KHZ •本振的频率覆盖系数: k=2070/1000=2.07
•CB混频电路的优点:工作频率高。
二、MOSFET混频器
•MOSFET混频的工作原理:电路和与JFET混频器基本相同, 不再赘述。
•区别: MOSFET混频器具有更高的 Auc。
(∵MOS管的gm > JFET的gm )
集成混频器:
1、其框图如图:
us
I
uI
2、具体实现电路见P139图7-10
uo
•如收音机的接受频段为535~1605KHZ ;特选fI=465KHZ 。
例如:fs=931KHZ ; fI=465KHZ, p=1 , q=2 ;f0=1396KHZ。 •某组合分量的频率 ∶
fd=±pf0±qfs=2fs-f0=466KHZ fI
可见:与中频 fI 相差 1KHZ 难以滤除。 造成干扰原因:fs=2fI 解决方法:避免fs等于fI的整数或近似整数倍。
3.混频过程实质:是频谱搬移的过程。如 :
AM: u U c (1 ma cos t) cos ct
混频后 u U c (1 ma cos t ) cos I t
FM: u U c cos(Ct m f t 0 )
混频后 u U c cos( I t m f t 0 )
其中, I o
第七章 混 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混频的作用 第三节 场效应管混频器 第四节 混频器的干扰
第一节 概述
一、混频器的作用:
1.问题: •高频放大器中增益、带宽和选择性三个指标是相互矛盾的。 •接收机在高频段要从干扰和信号中选出有用信号,并高倍放大, 有许多困难。 2.解决办法:(利用混频) 混频:将已调信号的载频变成一中频信号。 但调制类型(AM、FM)、调制参数(m、Ω、ΔΩ)、频谱 结构均不变,只改变载频(不含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