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时期医书方剂剂型概况

合集下载

古代针灸处方的形式与发展

古代针灸处方的形式与发展

古代针灸处方的形成与发展郑康华针灸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在生产和劳动中,为了防治疾病引起的疼痛不适,尝试使用一些最简单的劳动工具,如砭石、竹片、动物骨头,按压病患处及相关的反应点。

伴随着人类对的火应用,使用热熨治疗疾病也应运而生。

到了战国以后,随着炼铁技术的进步,金属制造的针刺工具得到了推广,逐渐代替了砭石,从而扩大了针刺的实用范围,针灸也从实践到理论,从低级到高级,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推动针灸医学理论向纵深发展。

一、前秦至两汉时期-针灸处方形成萌芽时期春秋战国以来,频繁的战争,人口的流动,推动了当时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也推动针灸理论萌芽的诞生,针灸开始由最初的经验总结逐渐升华到理论形成阶段。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针灸理论的形成。

同时也诞生了针灸处方,记载了400余首针灸处方,而后出现的《难经》、《伤寒论》等也记载有与针灸处方的内容,为针灸处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时期的针灸处方有如下特点:1、以循经取穴为主。

针灸处方以经络辩证为原则,以循经取穴为规律的特点。

如厥头痛《灵枢厥病》云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间、太冲。

这种以经络辨证原则及循经取穴的特点,成了后世医家所倡导的“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取穴原则。

2、针灸处方多为单穴。

针灸处方用穴少而精,多以单穴为主或仅刺某经而无具体腧穴名称。

《黄帝内经》中绝大部分针灸用穴数量很少,所记载的病证仅选用1-2个穴位。

3、注重特定穴的应用。

特定穴位是十四经中具有特殊功能和主治作用,并有特定名称的腧穴,也是临床中最常用、最有效的穴位。

这一时期特别重视五输穴,原穴和络穴的应用。

例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云:“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荣;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五输穴理论,而《难经》则对五输穴的定位,穴位属性及主治疾病等进行全面论述,完善了五输穴的理论,提出了具体主治病证。

方剂学文档详解

方剂学文档详解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一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战国晚期,内容多,而且保存较好,最古老的方书;二、两汉时期《黄帝内经》基本理论,奠定基础;《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备急方》东晋著名葛洪所写《小品方》陈延之,对伤寒杂病论以来的经验方进行了系统整理;《刘涓子鬼遗方》晋仁刘涓子,主要收录和论述金创、痈疽等外科防己,反应了魏晋南北朝朝时期的外科的成就,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四、隋唐时期《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外台秘要》则基本上代表了唐代方剂学的真实水平;《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代医药孙思邈的力作,为综合类医学巨作,首列妇人方。

《外台秘要》唐代又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学著作。

整理并保存了一大批唐代及唐以前的医学。

五、宋元时期嘉佑二年,集贤院设立校正医书局,成为我国最早的国家医书编撰出版机构。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宋代成为本草和方书校刊汇纂的时期;《证类本草》北宋唐慎微收录单方3000余个,首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例;北宋政府官办太平惠民和剂局的简历,使大量成方制剂的生产规范化,标志着我国制剂和成药的销售、管理进入新的阶段。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伤寒明理论》金人成无己系统阐述了张仲景《伤寒论》常用方20首的组方原理及方药间的配伍关系,开方论之先河,拓展了方剂学的学术领域;六、明清时期《普济方》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又有集约的袖珍良方;《医方考》吴昆,第一部方论专著;清代的实用性方书主要是《医方集解》和《成方切用》;《医方集解》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先例。

七、近现代时期第二章方剂与治法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方剂: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的;常用治法:1、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学完整整理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

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着,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着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着《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着《濡门事亲》;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着《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着《丹溪心法》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医学心悟》(程钟龄)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中医学方剂学发展简史与主要内容

中医学方剂学发展简史与主要内容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
❖ 1、定义: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 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 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 2、适应病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如感冒;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 消法与下法在适应病证方面的区别。
❖ 3、常用分类: ❖ 4、使用注意:
(1)治宜缓图,难以速效。 (2)常与补法等结合运用。
❖ 1、定义:
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 证候的一类治法。
❖ 2、适应病证:
(1)虚证。 (2)正虚感邪。
❖ 3、分类:
补气、补血、气血双补、 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 遣药组方阶段必须重视的两个重要环节:
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 熟练的药物配伍技巧。
❖ 4、使用注意:
(1)不可滥用,注意顾护正气。 (2)“真寒假热”证,不可误用。
❖ 1、定义:
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 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 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 的一类治法。
❖ 2、适应病证:
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 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疮疡 痈肿。
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 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
❖ 3、分类:
依据:病邪之性质、种类、正气之强弱。 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 4、使用注意: (1)辨清病情之属性。 (2)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 1、定义:
和法是通过和解和调和的方法,使 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 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2)“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方剂学发展史

方剂学发展史

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方书,根据《全国中基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仅从晋、唐至今已多达1950种,至于与方剂有关的医籍就更多。

方剂学正是通过这些书籍的相继问世,反映着这门学科不断发发展的轨迹,了解方剂学发展的概要过程,熟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书的特点及期价值,对于学好方剂学这门主要课程并对今后的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兹以历史发展的前后为序,略述方剂学发展的简史。

一、先秦时期先民们在长期人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

随着意识利用药物的不断发展,自然涉及到药物的选择、配合和调剂,逐渐产生了方剂。

可见,方剂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形式。

早期的方剂,多数是单方,或仅由二三味药组成,十分简单。

将两种或两种以的药物组成复方加以利用,可以增强作用、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和毒性,无疑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周礼》中已有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还有“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食医掌和王之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等内容。

《史记》中还提到:“战国时扁鹊治虢太子之暴厥,曾用八减之齐”。

上述所称的“齐”,即后世之“剂”,显然是指和合、调配不同的药物组成方剂可以应用。

西汉初年,淳于意的《诊籍》中,提到“火之汤”等四个方剂,惜于年代久远,其具体组成药物已无从考证。

1977年,在安徽阜阳出土汉初残简130余片,名曰《万物》,其中有用商陆、羊头治鼓胀,理石、茱萸治劳损,这是迄今通过考古获得的最早的复方文献资料。

由此不难看出,方剂产生的上限年代已无法确定,而复方的出现,最迟应在春秋战国时期。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和竹、木简,其中有《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等方书尤其《五十二病方》卷帙大,内容多,而且保存较好。

该书成书于战国晚期,原书未见书名,整理者依据其内容分52题而定此名,堪称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方剂学重点方(歌功主辩)

方剂学重点方(歌功主辩)

总论一、发展史先秦、两汉时期1、《五十二病方》战国记载52病,药物247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方著作2、《黄帝内经》成书西汉中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3、《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张仲景(机)载方314首,创造性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被后世尊为“方书之祖”。

晋唐时期1、《肘后备用急方》晋•葛洪2、《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孙思邈著共载方7900余首宋元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发的成药药典。

2、《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开辟方解之先河3、《太平圣惠方》,我国历史上由国家编写的第一部方书,我国第一部详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创了方论的先河。

明清1、《普济方》朱棣载方61739首,我国最大的一部古方书。

2、《医方集解》汪昂,以治法为纲创立了方剂的综合分类法二、常用治法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1、汗法: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以促进发汗,使邪气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表证,麻疹初起,疮疡初起/痢疾初起有寒热表证者。

2、吐法: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病位居上,病势急躁,内蓄实邪,体质壮实。

3、下法: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淤血、结痰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邪在胃肠而致的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证俱实者4、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使少阳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5、温法: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适应证:里寒证。

或寒邪直中于里,或阳气受损,或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6、清法: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适应证:里热证。

7、消法:通过消食导滞和消坚散结等作用,消除体内因气、血、痰、水、虫、食等久积而成的有形之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发展简史先秦、两汉时期《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的方书书中记载的比较完整的189首方中,单味药方达110首,显示了方剂的组成由单味药到数味药配合的历史过程。

西汉中期《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有汤、丸、散、丹、膏、酒,其对治则与治法的总结,对方剂分类方法及组方结构等理论的阐述,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汉《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载方314首,被尊为“方书之祖”,该书创造性的融合理、法、方、药于一体,且剂型丰富,煎服有法,为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临床基础。

晋唐时期东晋《肘后备急方》葛洪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其中的要方法“皆已试而后录之”,用药力求“单行径易,约而有验;篱陌之间,顾眄皆药”,“简、便、廉、效”是该书的显著特点。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载方7900余首,涉及内、外、妇、儿科,专辑“食治”。

《外台秘要》载方6800余首,整理并保存了大批唐代及以前的医方,如《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深师方》、《崔氏方》、《集验方》,清人徐大椿称“纂集自汉以来诸方,荟萃成书,而历代之方于焉大备……唐以前方赖此以存,其功亦不可泯。

”宋元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政府组织编撰,前者载方16834首,后者近2万,许叔微《普济本事方》、陈言《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严用和《济生方》、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由北宋政府官办药局将所藏医方经校订编纂而成,是成方制剂的生产规范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

金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分析了《伤寒论》,开后世方论之先河。

金元时期刘完素“寒凉派”《黄帝素问宣明方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张从正“攻下派”《儒门事亲》汗、吐、下病由邪生,邪去而正安李杲“补土派”《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朱震亨“滋阴派”《丹溪心法》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明清时期方书卷帙浩繁,方剂数目巨大,在医方义理、方剂分类、治法等方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方剂学》总论

《方剂学》总论

• 佐药:1,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 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
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 (十枣汤中的大枣)。
• 3,反佐药:即根据病情的需要,用与君药性 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芍药汤中的肉桂,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初起, 以芩连黄寒清热燥湿止痢,加肉桂防止冰伏湿 遏),
方剂学
<绪言>
• 方剂(处方) 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 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 照组方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的。
•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 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 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 方剂学的任务:1,分析运用

2,临证组方
• 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
• 学习方剂学的方法:1,理解
《济生方》《苏沈良方》
• 金元四大家的方剂学代表作。
六,明清时期
• 《普济方》61739首方, • 是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 《医方考》第一部方论专著 • 《证治准绳》 •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 《本草纲目》单方11000首 • 《医方集解》 • 《成方切用》 • 《古今名医方论》
• 七,近现代时期 • 《中医方剂大辞典》96592首
• 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 特性,故适用于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 用。
• 6,丹剂 • 7,茶剂 • 8,露剂 • 9,锭剂 • 10,条剂 • 11,线剂 • 12,栓剂
• 13,冲剂 • 14,片剂 • 15,糖浆剂 • 16,口服液 • 17,注射液
第六章,方剂的服法
• 1,服药时间: 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 在下焦,宜食前服。补益药与泻下药宜 空腹服,安神剂宜临睡服。

秦汉时期中医药的发展完整版

秦汉时期中医药的发展完整版

该书汇集了东汉前历代医家的临症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与临症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我国临症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秦汉时期中医药的发展
秦汉时期,本草学已处具规模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 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也被 认为是世界第一部药学文献。该书总结了我 国汉代以前药物学成就,奠定了中药学的理 论基础,在药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书名冠之以“神农”,除了古代曾有“神农 尝百草”发现药物的传说之外,也与汉代盛 行尊古托古之风有关。至于称之为“本草”, 是因其所载药物虽源于植、动、矿物等各类, 但以草木类植物为主。
3.药学理论
(1)四气五味及有毒无毒:“药有酸、咸、 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及有毒无毒。”其中“四气五味”迄今仍是 中药最重要、最核心的药物性能,而“有毒 无毒”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药 物的初步认识。即:“毒”是“药”最早的 代称,又通过“毒”的“有”与“无”说明 药物是否具有攻邪作用 (2)用药原则:“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毒药,臃肿 疮瘤以疮药,风湿以风湿药。各随其所宜。”
其次,该书对药物的炮制也非常重视,书中 载有多 种炮制方法。所用剂型之多,远远超 过了以往医籍和简帛的记载。书中对于药物 的煎服方法,亦多有论述。 从整部《伤寒杂病论》来看,实际上已经概 括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 里、寒热、虚实八纲,以及汗、下、吐、和、 清、温、补、消(利)8种治疗方法。该书理、 法、方、药齐备,正式确立了辨证治论法则, 为我国临症医学和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5)剂型:“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 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 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 (6)治病求本:“欲疗病,先查其源,先候病 机。……” (7)用药尺度:“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 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8)服药时间:“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 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 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 满而在夜。” (9)采药、制药宜有法度:“阴干、暴干,采 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沉新,并各有 法。”

中医综合考研方剂学趣味记忆

中医综合考研方剂学趣味记忆

中医综合方剂学趣味记忆1、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药物,配伍成一定的剂型,用于临床治疗。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方剂学在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方剂学发展简史:先秦《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方书。

两汉时期,《黄帝内经》是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被推崇为方书之祖,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陈延之《小品方》,晋人刘娟子《刘娟子鬼遗方》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书。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外台秘药》是继孙氏二书之后,唐代有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学著作。

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首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金人成无己之《伤寒明理论》开方论之先河。

明《普济方》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明吴昆《医方考》是第一部方论专著。

近代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历代方剂96592首。

几本具有代表的著作《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内经》:最早记载治法及组成原则的医书《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集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而成的药典,第一部中成药典《普济方》:载方最多的古代医书《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第一部剖析组方原则之书《医学心悟》:首先归纳“八法"之书2、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法是方剂的理论依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运用.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3、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十剂:燥湿滑涩重,宣泄轻补通;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4、配伍的目的:①增强药力;②产生协同作用;③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④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⑤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中药方剂大全[1]

中药方剂大全[1]

绪言历代主要代表著作及其意义1、秦汉:(1)《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

(2)《黄帝内经》,论述了治则、治法、组方原则和配伍宜忌等,并记载了13首方剂,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3)《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2、晋唐:(1)《肘后备急方》(晋·葛洪),载方验、便、廉,反映晋以前民间疗法的成就。

(2)《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

(3)《外台秘要》(唐·王焘),所选之方均注明出处。

上二书均为集唐以前方剂大成之著。

3、宋:(1)《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圣济总录》(载方2万),集宋以前方剂之大成;(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近8百),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中成药典;(3)《小儿药证直诀》(钱乙)、《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言)、《济生方》(严用和)等所载之方注重实用,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成就。

4、金元:《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金·成无己),第一部研究方剂配伍理论的专著。

5、明清:(1)《普济方》(明·朱橚),我国古代载方最多的一部方书(61739方);(2)《医方考》(明·吴昆)、《医方集解》(清·汪昂)、《古今名医方论》(清·罗美),均为著名的方论专著;(3)《新方八阵》(明·张景岳)、《祖方》(清·张路玉)、《伤寒类方》(清·徐洄溪)等,采取不同分类法对方剂进行归类。

(4)《汤头歌诀》(清·汪昂),易读易记,为初学者启蒙必读医书,流传甚广。

总论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治法来源于方剂;(2)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3)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2、常用的治法: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将常用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和、下、消、吐、清、温、补。

体现各法的代表方剂如下:(1)汗法——解表剂(2)和法——和解剂(3)下法——泻下剂(4)消法——行气、活血祛瘀、祛湿、祛痰、消导化积、驱虫剂等(5)吐法——涌吐剂(6)清法——清热剂(7)温法——温里剂(8)补法——补益剂二、方剂的分类1、“七方”说始于《内经》,即大、小、缓、急、奇、偶、复(重)。

讲座-2.方剂的起源与发展学习文档

讲座-2.方剂的起源与发展学习文档

《伤寒杂病论》 汉 • 张仲景著
《金匮要略》 载方262首
合计载方314首 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
东晋•葛洪著
三、魏晋南北朝 1.《肘后备急方》
约2000余首 简、便、廉、效
2.《小品方》亡佚 东晋-陈延之
唐 • 孙思邈
四、隋唐时期 《备急千金要方》
载方5000余首
《千金翼方》 载方2900余首
《圣济总录》 宋 • 赵佶著 载方近20000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载方788首 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
宋 • 钱乙
• 《小儿药证直决》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
著。 • 载方122首
金·成无己
• 《伤寒明理论》开方论先河 • 首次以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 • 提出佐药的概念 • 提出“七方”分类说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 寒凉派、攻下派、补土派、滋阴派
六、明清时期
明 •朱橚编
《普济方》 载方61739首 现存古籍最大的一部方书
明 •李时珍编
载有方11096个.
七、近现代
《中医方剂大辞典》
南京中医学院 96500余首
总结
最早的方书——《五十二病方》 奠定中医理论基础——《黄帝内经》 融理法方药为一体——《伤寒杂病论》 第一部国家编写的方剂全书——《太平圣惠方》 第一部国家成药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开中医方剂之先河——《伤寒明理论》 现存古籍最大的一部方书——《普济方》
总论
第一章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
《五十二病方》 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52种病 载方283首
二、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
成书约在春秋战国 1、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 2、最早提出君、臣、使概念 3、记载比较完整的方剂13首 4、最早提出方剂分类 (七类:大、小、缓、急、奇、偶、重)

2.6总论第四章方剂的剂型

2.6总论第四章方剂的剂型
• 特点:崩解快、溶散快、起效快,易于吞服。
• 适用范围:适用于多种疾病。
③糊丸
• 制法: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等
粘合剂制成的小丸,如舟车丸、犀黄丸。
• 特点:①崩解慢、溶散慢、可延长药效 ;
②减轻有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道的刺激。
④ 浓缩 丸 • 制法: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
成膏,再与其它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 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如牛黄解毒 浓缩丸等。
特点:用法简单,携带、贮藏方便。常温 下呈固态,加温后软化贴于患处或穴位上
适用范围:多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和 疮疡等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风湿跌 打止痛膏、狗皮膏等。
• 特点:体积小,有效成分高,服用量少。
• 适用范围:适用于多种疾病。
4.膏 剂
分类
内服:流浸膏、浸膏、煎膏
外用:软膏药、硬膏药
内服:煎膏(又称膏滋)
• 制法: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 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
• 特点:体积小,含量高,口味甜美,便于服 用,吸收快,一般用于慢性虚弱病人,有利 于较长时间用药,如参芪膏、枇杷膏等。
①蜜 丸
• 制法:将药物细粉用炼制的蜂蜜为粘合剂制 成的丸剂。又可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 如补中益气丸、石斛夜光丸等。
• 特点:性质柔润,作用缓和而持久,有补益 和矫味作用
• 适用范围:常用于慢性病及虚弱病的治疗, 需长期服用。
②水 丸(水泛丸) • 制法:将药物细粉用冷开水或蒸馏水、酒、
醋、蜜水、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如 六神丸,保和丸等。
外用:①软膏②硬膏
• ①软膏:又称药膏 • 制法:用适当的基质与药物细粉混合制成
的一种半固体的外用制剂。 • 特点:常温下呈半固体,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粘稠性,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补益剂”

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补益剂”

世界中医药2220年9月第15卷第17期-2653-先秦两汉简帛医书“补益剂”熊益亮张烁王群马焰瑾段晓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摘要医方是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重要组成,而养生方又是简帛医方的重要內容。

养生方主要涉及补益、延年、养颜、房中等,其中补益剂占养生方的一半以上,是养生方最主要的內容。

由于出土文献破损严重,这些內容亟待系统整理。

现通过对简帛医方中补益剂的整理,按现代方剂学进行分类,将其分为补气方、补阳方、阴阳双补方、补阴方四类。

同时对补益剂特色进行总结,从而有助于梳理早期中医养生学的理论渊源,并为现代中医养生方剂提供借鉴。

关键词先秦两汉;简帛医书;养生方;补益剂;分类;补气方;补阳方;阴阳双补方;补阴方;特色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Buyi Prescriptions in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Booksin Pre-Qin and Two Han DynastiscXIONG Yiliang,ZHANG Shuo,WANG Qun,MA yanjin,DUAN Xiaohua(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cine,Beijing100029,C加g)Abstract Medical prescription in an important part of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boohs in the pre-Qin and Han Dynasties,and Yan-gsheeg Formulk ie an importani part of bamboo and silk medical prescription Health preservation prescription mainly involves tor-ic,macrohiosis,nourish shin,Fannzhohn,in which the Buyi Prescription accounts for more than halt of the Yangyan Prescriptiori,is the most importani content of Yangyan Prescription Due to the seriors damage of unearthed doccments,these cortents need to be sorted ort systematically.By sorting ort the BuyC Prescriptions in bamboo and silk meaicai books,we hassity them8001x11-ta morern prescription and divide them in。

中药方剂的剂型

中药方剂的剂型

中药方剂的剂型剂型——中药方剂的制剂形式。

由于治疗经验的积累和临床证治的需要,长期以来,中医方剂已发展有汤、酒、茶、露、丸、散、膏、丹、片、锭,以及条剂、线剂、针剂等多种内服、外服剂型。

据说有人统计了有17种之多,汉代以前的剂型相对少一些无非有丸、散、膏、丹、酒、栓、汤,是根据不同病证的需要而定。

如丸药,便于存放携带并有‘丸者缓也’药势和缓的特点。

散剂是将药材打成细分末直接服用,有‘散者散也’的说法,即驱散之意。

汤药有制作简单快捷、药效迅速并有‘汤者荡也’的说法,意为药效迅猛、祛邪彻底。

有剔荡之势。

膏——即膏方也叫膏滋。

《山海经》中曾说:“言味好皆滑为膏”,在内容指物之精粹,在作用指以滋养膏润为长,在质指滑润爽口。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

唐代《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

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后来又称为膏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广泛地使用于内、外、妇、儿、伤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

如后世的‘国老膏’,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

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

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膏方有“龟鹿二仙膏”、“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

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收录膏滋方近30首。

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方剂绪论知识总结

方剂绪论知识总结

方剂绪论知识总结绪论A.方剂的起源与发展1.先秦时期产生与发展时期“五十二病方”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2.两汉时期形成与理论基础的奠定阶段“黄帝内经”对方剂学形成起到奠基作用治则+治法理论+内经十三方+方剂配伍组织结构“伤寒杂病论”奠定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是方书之祖3.魏晋南北朝实用性方书涌现,理论探讨减少“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刘涓子鬼遗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外科的专科方书4.隋唐时期方书大量涌现,大部头巨著相继问世“千金方”孙思邈历史上较早的相当于集大成的方书“外台秘要”王焘收方六千多,包括海外传来的药5.宋金元方剂学全面发展时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制定的成药典“小儿药证直诀”钱乙代表个体医家对方剂学的贡献“伤寒明理药方论”成无己开方论先河,但不是方论专著6.明清侧重方药共同发展“普济方”朱橚我国历史上现存载方最多的方书“本草纲目”李时珍研究本草为主的专著,其收了大量的方剂,将方药密切联系“医方考”吴昆“温热论”叶天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体系“温病条辨”吴鞠通创立了三焦辨证体系“医方集解”“汤头歌诀”汪昂是比较典型的早期方剂学教材7.近现代“中医方剂大辞典”填补“普济方”后缺少大型方书的空白B.方剂与治法1.关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2.医门八法汗吐下消温清补和汗: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吐:涌吐痰涎,宿食毒物下:荡涤肠胃,通泄大便和:和解少阳,表里双解,调和脏腑,调节寒热表证外感初起,疹出不透,疮疡初起,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有表证者。

中风痰壅,宿食或毒物停留胃脘,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干霍乱等。

病位在上、病情紧急而有急需吐出之证者大便不通,热结便燥,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虫积,结痰停饮等。

有形实邪,病势较急,发病部位偏下邪犯少阳,表里同病,肝脾不和,寒热错杂清: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清虚热。

里热证热在气分,热入营血,热在脏腑,热毒疮疡,暑热,暑温,以及虚热等温:温脏祛寒,温经通络,回阳救逆脾胃虚寒,肺寒留饮,肝肾虚寒,血寒凝滞,阳虚失血,阳衰阴盛等里寒证消:消食导滞,行气活血,祛湿利水,化痰驱虫病势较缓,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逐渐消散食积,虫积,气滞血瘀,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等补:益气养血,滋阴补阳虚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C.方剂煎服法1.煎药法用具:砂锅,不锈钢器皿;忌铁器、铜器煎药用水:洁净自来水、井水、蒸馏水加水量:一般高于饮片平面3-5cm;视情况而定煎药火候:武火沸腾后,改用文火煎药方法:煎药前先浸泡20-30min,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特殊煎法:先煎、后下、包煎、单煎、溶化、冲服2.服药法时间:空腹服、食后服、睡前服方法:一般汤剂,日一剂,分2-3次温服;反佐的服药法药后护理:饮食宜忌D.组方原则与变化1.配伍目的:增效减毒关键:辨证论治2.配伍原则七情3.组方原则君臣佐使主病之谓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君:针对主病+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臣: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佐:佐助——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佐制——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反佐——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与君药性味相反却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调和药——调和诸药,T也带有一定的缓和引经药——“引经报使”①君药不可缺,且药力强、药味少、药量偏重。

方剂学发展简史5

方剂学发展简史5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 《温病条辨》(吴瑭)
方剂学发展简史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
(1)治法(功效)分类方剂 《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2)综合分类方剂 《医方集解》
方剂学发展简史
5、治法研究,已成体系
(1)《黄帝内经》提出治疗原则 (2)《医学心悟》形成治疗大法 (3)《温病条辨》《时病论》提出具体治法 《温病条辨》凉血散血 《时病论》辛温解表法
第一部由政府编制 的成药典
方剂学发展简史
2.方书由博返约 • 博:量大而博。大型方书 • 约:简要而约。小型方书
方剂学发展简史
3.专科方书问世 《小儿药证直诀》(钱乙) 《妇人良方大全》(陈自明) 4.首开医方理论探讨 《伤寒明理论》(成无已)
开方论之先河 方剂学发展简史
5 .学术争鸣,流派产生
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
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配伍严密,药变方殊
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
剂型丰富,煎服有法
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方书之祖”
方剂学发展简史
二、汇集繁荣期
(魏晋南北朝唐宗金元,公元220~1368年)
方剂临床运用 已初具规模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
载方13首 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甜酒) 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 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提出制方理论: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发展简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