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农业总产值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布日期2000-8-22 15:15:00 )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世纪即将过去,在20世纪的后50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古老的农业又将迎来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

2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世纪,也将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村全面走向繁荣的世纪。

展望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面临种种挑战,因此应认真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

农业发展是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选取以下七个方面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

一、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实践表明,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对农业发展会产生正、负双向作用和影响。

当经济体制的安排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相协调,经济政策适当时,可以调动农业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并促进农业的发展;反之,经济体制的构造超越或滞后于农业生产力的实际状态,经济政策失误时,则难以激发农业经济活动主体的潜能和发展冲动,从而可能使农业垦迟滞运转状况。

新中国农业的发展,以1978年党的十一周三中全会为界,前20年是人民公社的历史,后20年是改革开放时期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历史。

这两个20年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特点鲜明的历史阶段。

后者的成功与前者的失误正是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对农业发展双向效应的真实写照。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光辉历程,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包括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口决策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林牧渔并举;实施科教兴农,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业保护、加强农业的宏观调控等等。

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及实证研究

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及实证研究

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及实证研究中国农业生产率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追求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从而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本文旨在对中国农业生产率进行测算及实证研究,探究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中国农业生产率概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国农业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率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劳动力投入下的产量,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率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二、中国农业生产率测算方法1.总产值法总产值法是通过测算农业总产值与投入资源之比来评价农业生产率的方法。

通过统计数据和调查问卷,可以计算出不同地区和农场的农业生产率水平,从而了解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贡献。

2.边际产量法边际产量法是通过测算单位投入资源所能增加的产量来评价农业生产率的方法。

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和边际分析模型,可以分析不同农业生产要素的效率和配置,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

3.全要素生产率法全要素生产率法是综合考虑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来评价农业生产率的方法。

通过建立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可以计算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并找出影响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因素。

三、中国农业生产率实证研究1.农业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影响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实证研究表明,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农业人力素质对生产率的影响农业人力素质是影响农业生产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培训技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实证研究表明,农业人力素质的提高对农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业对生产率的影响农业是推动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基础,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措施,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优化。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完整版)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完整版)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引言201X年至201X年,中共中央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始终未变。

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分析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农业经济问题成为了国内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国内的许多学者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分析,希望从理论方面研究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从目前国内对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研究分析状况来看,影响因素有:信息化、农村金融、科学技术、人力资本、国内政策、农业进出口等。

李向阳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认为信息化对农业具有正向的影响,应该加强农业信息化普及教育,并建立农业信息化金融平台,促进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董鸿鹏则一辽宁省为例,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信息化的贡献进行量化,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出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新型动力资源。

而曾祯、杨帆等人通过构建层级模型和结构等价模型对我国的涉农信息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整体围绕信息权利和行政权利较高节点呈中性化,而较低的节点信息化程度较低。

而万众、朱哲翼通过投入产出函数和拓模型展分析了我国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七个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性影响,但有地区差异。

田杰、陶建平采取了我国1883个县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研究,得出农村金融密度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处于倒U型左边,可以通过增加农村的金融贷款数量和贷款配置效率提高农村经济增长。

禹越军、王菁华运用RAV模型,用1978-201X年的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

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国年度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

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国年度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

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国年度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一、背景介绍我国是13多亿人口的大国。

如果我国的农作物歉收了,任何国家都没有能力帮助我国解决人民的吃穿问题。

农业稳定发展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温家宝总理讲:“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只有提高作物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确保粮、棉、油、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才能避免世界粮荒的不利影响,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尽快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

二、变量的选取、来源及解释模型分析主要从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农作物播种三、模型分析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关系如下:由上图可知4个解释变量基本呈线性异方差不存在1.预估出模型y=b1x2+b2x3+b3x4+b4x5+c 用eviews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果从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R方值很大,F检验通过拟合优度很高。

但有重要变量的p值均过高,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2.接下来进行自相关性检验自相关性检验发现x2 x3 x4之间有很高的相关度。

说明存在共线性问题。

3.逐步回归法分析选取最高的x2作为第一个解释变量接下来选取第二个解释变量选取X5作为第二解释变量在加入第三个变量后,无论x4,x3 p值均高于0.05故舍弃第三解释变量。

以上是x2,x5 作为解释变量的残差图。

所以最终确定的模型为+.0-=x547989xy55.120335667116.02四、结果分析根据最终的模型分析整个中国农业产值的影响因素在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反之化肥农药的在单位面积农田上的使用已经很充分,再增加供应。

也很难达到增产。

“三农”政策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三农”政策对中国农业经济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民、农业 3 方面问题,因 历史因素以及经济发展的曲折性, 我国农业发展在 “三农”方面具有滞后、矛盾、不协调特征,这些问题在 客观层面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1.2.2 “三农”问题历史渊源
经长达两千年封建剥削制度的统治,我国农业制 度逐渐腐朽,农业发展停滞不前。在建国前,国内权势 斗争激烈,农业发展与进步受阻碍。建国后,集中化管
通过调动各地区部门的积极性,不断实施优惠政策、改革农业经济体制,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自 2004 年
发布以来,“三农”政策对我国的农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本研究将用实证分析的方式对此作出探讨,希望
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 三农”政策;农业经济;实证分析
文章编号:1004-7026(2021)21-0034-03
尽管我国教育逐渐普及,但对一些贫困地区而言 仍有不足。 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 民教育观念落后,持读书无用论,因此该地区文盲较 多,大多数农民的下一代仍是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劳动力素质水平 低下[4]。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不断推进,过于低下的劳 动力水平难以跟进时代步伐,同时也将会阻碍我国农 业经济进步,所以要加强教育普及,不断提高农村劳 动力水平。 1.2 “三农”问题 1.2.1 “三农”问题的含义
. A最ll高增R速ig。hts Reserved.
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三农”问题
1.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1.1.1 人地矛盾突出
自古以来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农业经济作为 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支柱,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 支撑作用[1]。据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 8 亿农村户口, 农村户口占据全国总人数 57%。然而,随着我国现代 工业化与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日益 缩小的可耕用面积逐渐与数量庞大的农村户口产生 矛盾,用地紧张、人均占有量低成为了我国现代农业 发展主要矛盾。其中,生产效率低、有效使用面积小也 是导致人地矛盾日益激烈的主要原因。人地矛盾一方 面会使我国农业发展受阻, 不利于现代化农业开展,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协调好农民与土地间的生产关系, 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1.1.2 农业投入力度不够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作为第一产业,农业对于整体国民经济起着无可替代的基本作用和保障作用。

本文使用stata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农业总产值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粮食产品的组成部分、水果产品的组成部分、油料作物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各个市的农产品产出特点,分析总也总产值与各主要农作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STATA、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在这种大背景下对我国的农业进行研究,不论是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还是对于充分发挥农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的作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数据(一)变量选择本文采用的数据为我国各省市2018年农产品的相关数据,数据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8》。

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为回归分析,研究农业总产值与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粮食产品的组成部分、水果产品的组成部分、油料作物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各市的农产品产出特点,分析农业总产值与各主要农作物之间的关系。

1.数据整理本文共设置了13个变量,分别是城市、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受灾面积(千公顷)、成灾面积(千公顷),把这13个变量分别定义为V1~V13,并分别给这些变量加标签说明。

样本是我国分地区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的相关数据。

图1 录入完成后数据三、回归分析以农业总产值为因变量,以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受灾面积(千公顷)、成灾面积(千公顷)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

建立线性模型:Var2=a*Var3+b*Var4+c*Var5+d*Var6+e*Var7+f*Var8+g*Var9+h*Var10+i*Var11+u图2是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农业总产值为因变量,以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麻类产量、甘蔗产量、甜菜产量、烟叶产量、茶叶产量、水果产量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结果。

中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董 小 菁: 中 国 农 业 总 产 值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资源 ・ 环 境
中国农业总产值 影响因素分析
董 小 菁 ( 石 河子 大 学 经 济 与 管理 学 院 , 新 疆 石 河 子 8 3 2 O 0 0 )
[ 摘 要】 根据 1 9 9 2 0 1 3年 中 国农 业 总 产 值及 相 关 指 标 , 主 要 运 用农 作 物 播 种 面积 、 耕 地 受 灾面 积 、 化肥使 用量、 机 械 用量的数据构建理论模型 , 通过 计 量 经 济 学 分 析 模 型 , 从 而 了解 影 响 中 国农 业 总产 值 的 主要 因素 , 并根 据 模 型 的 分 析
2 中国农 业 总产值 影 响 因素实 证分 析
2 . 1 数 据 收 集 与 整 理
农 业总产值 农 作物播种
农作物 受灾 化 肥施用 机械用 量
( 亿元 ) 面积 ( 千 ) 面积 ( 干h 如 2 ) 量 ( 万 t ) ( 台)
本文搜 集整理 了我 国从 1 9 9 5 2 0 1 3年 农 业 发 展 状 况 的 数
2 . 3 模 型 估 计 结 果 与 检 验 对模型进行初 步估计 , 运用 O L S估 计 法 对 模 型 中参 数 进 行
估计 :
= 一
7 9 4 3 . 9 1 7 0. + 0 2 0 7  ̄I 一 0 . 2 5 6 7 X 2 + 8 . 5 1 8 姣3 + 0 . 0 0 9 6 4
值就增 加 8 . 5 1 8 4亿 元 ; 在假定其他 变量不 变的情 况下 , 当机 械
资源 ・ 环 境
用量增加 1 台, 农 业 总产 值 就 增 加 O . 0 O 9 6 亿元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单位(包括企业、政府、个人)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经济发展趋势、指导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为主题,从宏观经济层面对我国GDP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一、回归模型的建立回归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来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影响因素时,通常可以建立如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 = β0 + β1X1 + β2X2 + β3X3 + ε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X1、X2、X3分别表示各种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如投资、消费、出口等。

β0表示截距,β1、β2、β3表示回归系数,ε表示误差项。

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各个影响因素对GDP的影响程度及方向,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投资对GDP的影响投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我国历年来投资与GDP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投资对GDP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投资对GDP的回归系数为正值,且具有显著性,说明投资的增加对GDP的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投资的结构和质量也会对GDP的增长产生影响。

基础设施投资、科技创新投资等对GDP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而房地产等非生产性投资对GDP的增长影响较小。

在制定投资政策时,需要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率、高附加值的领域,以提高投资对GDP的促进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消费的增长速度和结构对GDP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消费的拉动作用也会有所差异。

在经济增速较快时,居民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而在经济增速放缓时,需要通过调整消费结构,引导消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发展,以提高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资产投 资 , P为耕 地 , s为制度变化 , H为人力资本 , T为技术 进步 , R为农业结 构调整 , G为农业 投人 , ~ a a1 8为各要素
的产 出弹 性 , 即各 要 素对 农 业 增 长 的 贡献 率 。 也 对 ( ) 两边 取 自然 对 数 得 到 回归 模 型 : 1式


引 言
二 、 于 时 间序 列数据 和截 面数 据 的实证 分 析 基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 数 的一般形式为 : = L K QA
式 中 Q 代 表 产 出 , 为技 术 进 步 系 数 , 、 分 别 为 劳 动 A 1K 力 和 资本 投 入 , 为 参 数 , a 中 0 a< 1 a 分 别 表 示 劳 动 < , 力 和 资 本 在 生 产 过 程 巾 的相 酣 雨 要 , , 即增 长 贡献 率 。 本 文 把 中 国 农 业 生 产 函数 定 为 一 个 不 受 约 束 的 拓 展 的 c D生 产 函 数拓 展 形 式 ,把 影 响 农 业 增 长 的 因 素 基 本 估 计 — 设 计 为 劳 动力 投 入 、 有 耕 地 面 积 、 术 进 步 、 本 投 入 , 实 技 资 人
l Y= n n lA+a ln +a2 n l L I K+a3 n +a4 N +a5 n +a 6n 1P IS 1i l 1T
量实证分析 r 基本上侧重 于时间序列数据 的分 析 , 遍忽视 普 截面数据 的分析 , 更没有把时 间序 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结合起
来 考 虑 。 一 般 而 言 , 进 农 业 经 济 增 长 的 现 阶 段 冈素 和 历 史 促
因素有可能是 不一致 的。时间序列数据 的分析帮助我们 了解 长期 以来 促进农业 增长 的r 素 , 大 I 而截 面数据 的分析 , 则更 能

农业发展的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分析

农业发展的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分析

农业发展的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分析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决定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评估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一、农业总产值的概念与影响因素农业总产值简单来说就是农业生产中所有可量化的产品的总和。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资源配置、科技水平、农民素质等。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定义与计算方式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农业劳动者创造的农产品价值。

计算方式通常是将农业总产值除以农业劳动人口数量得出。

三、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农业总产值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能促进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四、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互作用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农业总产值的增加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会促进农业总产值的增长。

五、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及农业投入等都是决定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六、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较好,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农业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普遍较高;而北方地区则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农业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七、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策略提高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管理,加大农业投入等。

八、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机制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都是农业总产值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积极影响。

农业产出增长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农业产出增长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性, 从而酿造了农业危机。文贯 中 贝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的四大弊端 :1 没有提供内在的储 JⅡ ()
蓄和投资机制 ;2 增加农产品的成本 , () 从而使农产品的供应价格越来越高 ;3 无 法使人与土地 () 达到最佳配置 ;4 有可能使 中国的最大 比较优势难 以实现 。他建议 : () 承包 的土地归农 民所有 , 农 民对承包的土地有永久使用权和把土地分成“ 口粮 田” 责任田” 和“ 三个对策。
中国农业 生产效 率 的变化 作 了实 证 分析 , 研究 土地 产 权 制 度对 农 业 经 济增 长 的 影 响 , 出 了如 下 得
结论 : 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 , 首先其对生产要素投入 的激励不 同会导致农业总产 出不 同, 其次, 即 使 生产要 素 和政策要 素投 入相 同 , 业 产 出也 有 不 同 。此 研究 认 为 , 所 有权 农 民私 有 、 作 或 适 农 “ 合 度统一经营” 是相对较好的制度 , 因为在这种制度下 , 能较大程度地激励各生产要素的投人和提高
金 ( 62 84 0 05 0 )
作者简介 : 王
升 (9 5 ) 男, 1 6一 , 海南澄迈人 , 南农业大 学经 济管理学 院副教授 , 华 主要研 究方 向为金 融、 D 、 F I动
力 系统 、 量 经 济 . 计
第 2期

升 , 婧琳 , 伍 符少玲 : 业产出增长决定 因素 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其测算了这三种因素的相对贡献率, 认为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增长的重要原因, 传统要素投入的贡献还相当明显 , 再次是技术进步的贡献。 对制度因素带来 的负面影响 , 也有学者进行了探讨 。林毅夫 研究 了我国 15 年到 16 年 儿 99 91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产值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产值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典型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
y=A K" S e “
社会发展水平
农 业生产气候
区域 内农业生 区域 内 G D P 产 总值 占 G D P 农业 生产 区域气候及种植作物差异 比较 的比重
地区
省份
较大
较小
较高
较低
亚热 带 及 热 带 地 温弗地区 。以 区 。以种植水稻 和 种植小麦 、玉 热带瓜果为主 米为主
响 ,且 i x  ̄l < 。
对拓展模型作对数变换 , 得 到对参数而言 的对数线性生产函数模 型
l n Y=l n A +a l n K +f l l n L+T i n S+
以Y 代表 l n Y ,k 代表 l n K ,f 代表 l n l , s 代表 l n S , c= l n A,考 虑到 本文将采 用面板数据建模 ,因此将 对数线性生产 函数模型表示 为面板数 据模型的方式,即
我 国农 业基 础 设 施投 入 对 农 业 产 值 增 长 作 用 的 实证 研 究
— —
基于东、 中、西部典 型省份 的面板 数据分析
王 柱 张沛键 王 军
摘 要 : 本 文 运 用扩 展 的 C—D 函数 ,通 过 对 作 为 东、 中 、 西部 典 型 省 份 的 农 业 生 产 数 据 建 立 面 板 数 据 模 型 。对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投 入 在 农业产值增长方面的促进作 用进行 了相 关的 实证分析 ,得 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对农业产值的促进作 用明显 ,且产 出弹性 系数普遍较大 ,并 结 合 我 国农 业 基 础 设施 的 实 际状 况提 出 了继 续 加 大政 府 财政 支农 支 出 、重 点 建 设 农 田 水 利 工 程 、加 大 农 业 流 通 设 施 、尝 试 建 立 大 半 径 农 业 科技服务设施等建议。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C—D函数扩展 ;面板数 据模 型;政府财政 支农支 出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概述本文是关于中国农业增长进程中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实证研究。

农业TFP的提高既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又是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关键所在。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中国农业TFP 水平较低,但对农业TFP增长缓慢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国农业TFP的增长?研究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把握农业TFP增长的变动规律和演进趋势二是弄清农业TFP的增长源泉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农业TFP增长的决定性影响因素。

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和TFP理论的基础上,以农业TFP为研究对象,以其在中国农业增长中的重要地位为研究起点。

在确定农业TFP增长是中国农业增长的重要源泉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的实证方法,系统测度19782008年全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和29个省区市的农业TFP增长,并深入分析农业TFP增长的变化规律和波动趋势。

采用改进的DEA经济增长分析框架考察农业TFP增长在全国、三大区域和29个省区市的农业增长中的贡献效应及其变化规律。

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揭示中国农业TFP增长的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并提出提高农业TFP的政策建议。

1. 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显著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的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技术进步、管理改进等因素导致的产出增加。

它反映了经济增长中除去劳动、资本等传统要素投入的贡献之外的部分,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受到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市场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TFP的增长呈现出波动性和区域性差异。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选取我国1978-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粮食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建国后,在经历人民公社运动、大跃进以及文革的浩劫后,农业发展严重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的需要。

1978年改革开放也首先在农村地区开展,实行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粮食产量也不断上升。

可是农村人口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也制约着粮食产量的进一步增加。

到底是哪些因素制约着粮食产量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1978年到2011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且在通过分析知道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后,提出了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途径。

二、数据收集本文选取了1978年至2011年的34组数据,从数据个数来看完全满足多元回归模型的设定需要。

选取1978年以后的数据主要是因为1978年之前,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农业数据的浮夸形象,以及文革期间农业生产的停滞等非正常社会现象会影响模型的分析,故从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开始选取数据。

1978年-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与相关投入的数据表年份粮食产量(万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万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受灾面积(千公顷)Y X1 X2 X3 X4 X5 1978 30476.50 11749.90 44965.00 884.00 120587.20 50807 1979 33211.50 13379.50 45003.13 1086.30 119262.70 39367 1980 32055.50 14745.75 44888.07 1269.40 117234.27 50025 1981 32502.00 15680.10 44573.80 1334.90 114957.67 39786 1982 35450.00 16614.21 44176.87 1513.40 113462.40 33133 1983 38727.50 18021.90 44644.07 1659.80 114047.20 347131984 40730.50 19497.22 44453.00 1739.80 112883.93 31887 1985 37910.80 20912.55 44035.93 1775.80 108845.13 44365 1986 39151.20 22950.00 44225.80 1930.60 110932.60 471351987 40297.70 24836.0044403.00 1999.30 111267.77420861988 39408.10 26575.00 44375.91 2141.50 110122.60 50874 1989 40754.90 28067.00 44917.20 2357.10 112204.67 46991 1990 44624.30 28707.70 47403.07 2590.30 113465.87 38474 1991 43529.30 29388.60 47822.07 2805.10 112313.60 55472 1992 44265.80 30308.40 48590.10 2930.20 110559.70 51332 1993 45648.80 31816.60 48727.90 3151.80 110508.70 48827 1994 44510.10 33802.50 48759.10 3317.90 109543.70 55046 1995 46661.80 36118.05 49281.60 3593.70 110060.40 45824 1996 50453.50 38546.90 50381.60 3827.90 112547.92 46991 1997 49417.10 42015.60 51238.50 3980.70 112912.10 53427 1998 51229.53 45207.71 52295.60 4083.69 113787.40 50145 1999 50838.58 48996.12 53158.41 4124.32 113160.98 49980 2000 46217.52 52573.61 53820.33 4146.41 108462.54 54688 2001 45263.67 55172.10 54249.39 4253.76 106080.03 52215 2002 45705.75 57929.85 54354.85 4339.39 103890.83 46946 2003 43069.53 60386.54 54014.23 4411.56 99410.37 54506 2004 46946.95 64027.91 54478.42 4636.58 101606.03 37106 2005 48402.19 68397.85 55029.34 4766.22 104278.38 38818 2006 49804.23 72522.12 55750.50 4927.69 104957.70 41091 2007 50160.28 76589.56 56518.34 5107.83 105638.36 48992 2008 52870.92 82190.41 58471.68 5239.02 106792.65 39990 2009 53082.08 87496.10 59261.45 5404.35 108985.75 47214 2010 54647.71 92780.48 60347.70 5561.68 109876.09 37426 2011 57120.85 97734.66 61681.56 5704.24 110573.02 32471三、模型设定1、分别做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1、X2、X3、X4、X5)的散点图,结果如下:由散点图可知,解释变量与别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并不明确,故对原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建立新的回归方程3、为了方便计算,对变量进行重新定义,在eviews对话框中输入genr y=log(y)genr x1=log(x1)genr x2=log(x2)genr x3=log(x3)genr x4=log(x4)genr x5=log(x5)建立新的回归模型,结果如下图由上图可知新的多元回归模型为54321128441.0461565.1401626.0603457.0078124.0408078.2X X X X X Y -++-+-=四、模型的检验与调整(一)经济意义检验由经济分析可知,粮食产量(Y )与农业机械总动力(X1)、有效灌溉面积(X2)、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X3)、粮食作物播种面积(X4)应成正相关关系,与受灾面积(X5)应成负相关关系。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三、理论模型的构建
( )模 型构 建 的依据 一
要 素 投 入 量 的增 加 和 要 素 生 产 率 的提 高是 经 济
决定力 量 ,而且对 促进 农 民增收 、加快 现代 农业 发展
增 长 的源 动 力 , 而 生产 函数 反 映 了生 产 过程 中投 入 要 素 与 产 出量之 间 的技 术 关 系 ,所 以本文 亦 采 用 生 产 函数 模 型对 影 响农 业 经 济 增 长 的 因素进 行 分 析 。


引言
我 国是 一个 农 业 大 国 ,确 保农 业 经 济 快 速稳 定 地 增 长不 仅 是解 决 “ 农 ” 三 问题 的突 破 口,更 是 关 系 到 国计 民生 的 大 事 。改革 开 放 以前 ,农业 生 产 发展 缓 慢 ,15 一 17 年 的2 年 间 ,农 业 总产 9O 98 9
希 刚 等众 多 学者 使用 时 间序 列 、截 面
或 面 板数 据 ,运用 不 同 的分 析方 法 ,研
究 了农业 资 本 、农 业财 政 支 持 、农 村 金 融 、农业 贸 易 、人 力 资 本投 资 、制 度 变 迁 、技术 进 步 等 因素对 我 国农业 经 济 增
长 的影 响 。
值年增长在 1 以上 的有5 ,负增长 0 年
的有 5 ,增长 速 度低 于 2 、基 本上 处 年 %
于 停滞 的有 3 年 。改革开 放 以来 ,家庭
本 文 旨在 借 鉴 吸 收 前 人 研 究 成 果
的基础之上 ,通过对 我 国17— 2 0 98 O9
联 产 承包 责 任 制 的推 行 以及农 业科 技 的
可 赫 续 发 展
摘 要 :本文运 用农 业生产 函数模

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2

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2

❖ 3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
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 大量的过去农产品生产者变成了 现在农产品消费者。 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外出务工 农民兼营农业,每年 都在农忙季节回乡务农。一般 每次回乡务农时间为两周到一个月;农业劳动时间 投入不足, 农业生产经营粗放;松散的小规模农业 生产严重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提 高
❖4
据农业部统计,虽然我国在2005年全面取消了 农
业税,农民负担理应减轻,但是由于柴油、化肥、
农药等农资成本的增加,导致了我国水 稻、小麦和玉
米的生产成本每年都以6%~8%

外,影响农业总产值提高的因素还有农业制度的合
理性、农业的资金投入、农业的基础设 施水平、农
业机械化水平、农田水利、农业交通运输情况以及
目前制约我国农业总产值提高的主要因素有:
❖1
到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已到了1.2亿hm2的警戒 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耕地逐年减少; 人口逐年 增加,人均粮食占比下降;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 土地的需求加大,农业总产值增 加困难。
❖ 2 自然灾害增加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气候明显增 多。水灾、旱灾、雨雪冰雹灾害频繁,病虫 害防治 压力加大。2007年,我国气候异常,降雨严重不均, 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局部地区雨 情、汛情、旱情、 灾情超历史记录,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363亿元,农 作物受灾面积达0.06 3亿hm 2。虽然2007年我国 粮食产量超过5 000亿kg,但依然满足不了国内需 求。2007年我 国人均粮食供应量只有378kg,低于 1996年人均的412kg。
❖ 农村也应该精简机构。政府应下大力气提高农业劳 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农机设备的操作技能。并且我们 的决策者应该制定进一步的激励促进农业劳动生产 率的政策。

计量经济学——影响农业产值的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影响农业产值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业产值的因素分析[内容摘要]:本文是根据我国农业的现状,想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验证一下是否存在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以及农村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根据经济学原理,在模型中我们引入了三个变量: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农民自己的投入以及农业的从业人员。

从我们所做的回归结果看,我国农村中确实存在这些状况,我们根据模型的回归结果得到了一些结论,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但是,鉴于水平有限,文中难免出现一些错误,另外还存在一些我们难以解决的问题,请老师同学们多多包涵![关键词]:农业产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基础性建设投资居民的投入农业从业人员人数发生在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使人类敲开了文明之门,人类从此由非历史走向历史。

在整个古代社会,农业既是基础部门,同时也是决定性部门,它不仅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业是古代文明的根柢。

工业革命后,农业部门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并同其他部门结成了新的关系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是古代文明的根柢。

总的来说,由于工业化的兴起和纵深发展,农业的份额在持续下降,因而逐渐丧失了过去的决定性地位,但它仍然在新的结构中发挥着新的作用,并且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出不能完全为其他产业部门所替代的性质,同时也显现出这种性质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所及,说明了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农业仍然是全部社会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特别是在中国,农业曾经是,并将继续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状况。

一、导论1、农业的重要作用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其最表层的同时也是最深层的原因就在于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满足了人类的第一需要。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的未开化的民族一样,必须先保证自己的食物,然后才能顾及其它事情”。

进而言之,如果缺少了农业的养育之功,人类就谈不上生存、发展和创造。

我国农业产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业产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值 分 别 增 加 00 0 9 %、 . 0 9 % 、 . 0 9 % 、 . 0 9 %。 . 5 3 00 5 3 0 0 5 3 00 5 3 0 0 0 0
四、 结束 语
1 农 业 物力 投 入 指 标 : 械 总 动 力 ( ) 化肥 施 用 量 ( 3 、 机 X1 和 X )
d= t 20 3 O, 为 0 3年 以 前 ; 3 , 为 2 0 d =1 t 0 3年 及 以后 。
【 刘继展. 3 】 江苏省农业 系 统能值投入产出分析及预测[] 童 D. 镇
江 : 苏 大学 , 0 . 江 2 5 0 岂
[ 孔 朝莉. 业投入 产 出统计模 型建 模方 法 的研 究I】 4 ] 农 D. 署 大
连: 辽宁师范大学,0 4 20. 吾
( 辑: 编 YH)
由上 面 的分 析 ຫໍສະໝຸດ 果 可 建 立 如 下 回 归模 型 :
ly c [ n l  ̄ 1x - 02 4 2 l  ̄ 1x - 05 9 3* 2 n = + 1lx + 2 ( l 1.6 9)d + 3 ( l 1 . 6 )d + 3 n n 5
度 上 可 以说 极 大 地促 进 了农 民 问题 、 业 问题 的解 决 。 对 我 国 农 这
加 强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的工 程 而 言 无 疑 意 义 深 远 。于 是 分 析 农 业 产 出 的影 响 因素 就 显 得 意 义 非 凡 。
投 入 产 出分 析 是 研 究 经 济 系统 中 表 现 为 投 入 与 产 出 的各 个
参考文献 :
由x 2与 Y的 时 序 图 看 出 , 对 于 Y而 言 ,2的 变 化 不 大 , 相 x 并 且 没 有 明 显 得 上 升 或 下 降 的趋 势 , 一 定 范 围 内 随 机 波 动 。 见 在 可 x 2对 y的影 响不 大 , 其 剔 除 掉 。 将 在 L y和 x n 2的 散 点 图 中 有 几 个 拐 点 ,于 是 引 入 虚 拟 变 量

中国农业总产值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

中国农业总产值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

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农业的现状,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来检验哪些因素对于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影响。

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本文在模型中引入了三个变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并收集了中国31个省2003年的各项指标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其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最后对所得的分析结果进行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意见。

研究发现,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因素对于农业生产总值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 - 考试资料一、引言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

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我国的工业和城镇的快速发展;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但我国是一个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只有研究农业总产值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才能投入相应的对策,将基础产业发展上去。

选此模型的目的就在于分析决定农业生产总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对生产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文献综述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学术界历来重视对三农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林毅夫(1994)、黄少安(2005)等,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研究了我国农业问题,他们认为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农业总产出的增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郝利等(2010)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对北京市1990-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得出的结论是北京市1990-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78.32%。

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8 年第 4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5财经◎农业经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周延文农业经济是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加强对农村经济的建设,可以有效保证我国农民的经济利益,可以以此降低城乡差距,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下面,笔者将针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1 影响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1.1 资金因素我国农业经济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近些年来,为了能够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对于资金的需求,我国的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来支持我国农村金融行业的发展。

我国农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部门的拨款和银行贷款,其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较大。

随着我国商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资金扶植政策也不具备优势,这就使得农村经济的增长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2 消费因素消费是带动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我国的农村人口一直很多,这些农民的消费观念却还是比较老旧的,也就无法充分发挥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所起到的作用,进而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

与农村居民消费情况不同,随着我国的城镇居民自身的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对农业副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1.3 出口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我国的农产品虽然不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但是对于这方面,各国在关税减让方面却采取着谨慎的态度。

在出口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纠纷问题也是比较多的,目前阶段,我国的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

对此,要及时地抓住机遇,积极地面对挑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我国的农业竞争力,以此来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向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1.4 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有着关键的影响,其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步伐。

提升农业行业的科技含量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也同样是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我国农业总产值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姓名:XXX院系:商学院班级:09国贸班学号:XXXXXXXX目录一、摘要 (2)二、关键字 (2)三、问题提出 (3)四、经济理论综述 (3)(一)相关数据定义 (4)(二)宏观经济理论 (4)三、实证分析 (5)(一)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5)(二)相关数据收集 (6)(三)模型检验 (7)1、参数估计 (7)2、多重共线性检验 (8)3、异方差检验 (9)4、自相关检验 (10)5、确定模型 (11)四、实证分析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12)(一)实证分析结论 (12)(二)相关政策建议 (13)五、参考文献 (14)影响我国农业总产值的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即农业从业人员、农业化肥施肥量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运用了宏观经济中的理论观点,进而简历理论模型。

然后收集了2010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精心了参数估计和建议,并加以修正。

最后,对所得分析结果做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字农业生产总值农业从业人员农业施肥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一、问题提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程度直接制约着我过的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工业品的原材料市场。

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提供劳动阵地。

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重要的出口产品。

目前,我过70%的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目标的实现。

弄产品在城乡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所以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的提供,物价稳定,社会安定。

我国农业相对落后,是国民经济比较薄弱的环节,会影响到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

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否能实现现代化战略的关键。

二、经济理论综述(一)相关数据的定义1.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农业全部产品的总量。

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规模和成果。

2.农业从业人员:指乡村人口中劳动年龄在16周岁以上,世纪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失误或货币收入的人员,包括劳动年龄内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员,但不包括糊口在家的在外学生、现役军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不报考待业在家人员和家务劳动者。

从业人员按从事主业时间最长(时间相同按收入)分为农业从业人员、工业从业人员、建筑从业人员、交替仓储邮电业从业人员、批零贸易及餐饮业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3.农业施肥量:指本年内时间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化肥使用量要求按折纯量计算数量。

折纯量是指把氮肥、磷肥、钾肥分班按含氮、含五氯化二磷、含氯化钾的百分之百成分进行折算后的数量。

复合肥按其所含主要成分这算。

公式为:折纯量=实物量×某种化肥有效成分含量的百分比。

4.农业机械总动力:主要指各种农力机械的动力总和。

包括耕种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农业运输机械、植物保护机械等其他农用机械(内燃机按引擎马力折成瓦特计算、电力按功率折成瓦特计算)。

不包括专门用于乡、镇、村、组办工业、基本建设、非农业运输、科学试验和教学等非农业生产方面用的动力机械与作业机械。

这个指标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农机部门。

5.农作物播种面积:至实际播种或移植播种农作物的面积。

凡是实际种植面积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种植在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耕种面积中。

在播种季节基本结束后,因遭灾而重新改种和补种的农作物面积,也包括在内。

该指标可以反映我过耕地面积的利用情况。

(二)宏观理论研究1.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

Yt=ƒ(Lt,Kt)式中。

Yt,Lt和K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

但是,由于资本收益递减及收益递减,产出的增长会越来越少。

也就是说,产出增长不能永远依靠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的增加来提高。

因此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

宏观生产可以表示为:Yt=At F(Lt,Kt)式中,Yt、Lt和K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t 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增长率之间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结束,即:GY=GA+αGL+βGK式中,GY为产出的增长率;G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L和G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α和β为参数,他们分别是劳动和技术的生产弹性。

从增长率分解式中知,产出的增加可以有三种力量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

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2.这个理论可以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在这里Yt、Lt和Kt顺次为t时期的农业生产总值、农业从业人员以及农业资本论(包括农业灌溉面积、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每千公顷化肥使用量等),At 代表t时期的每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即农业技术状况。

也就是说,资本和劳动的增加可以使得农业总产值增加。

但是农业总产值不能永远依靠有效灌溉面积或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乡村从业人员的增加。

要使得农业总长处在长期也保持增长状态,需要引入At,在本例中是农业机械总动力。

技术进步能够在资本和劳动力一定的条件下增加总产出。

三、实证分析(一)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根据生产函数的定义,Q=AKаLβ在做E-VIEWS分析时我们采取对数形式,即LnY=C+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Ut其中:Y代表农业总产值(亿元)X1代表农业从业人员(万人)X2代表农用化肥施用量(万吨)X3代表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X4代表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二)相关数据收集表1 中国农业总产值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三)模型检验1、参数估计对模型进行初步估计,运用OLS估计法对模型中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如下:Dependent Variable:ln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06/11 Time: 20:18Sample: 1990 2009Included observations: 20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0991.37 23582.09 0.466090 0.6478lnX2 1.786726 0.933303 1.914411 0.0748lnX3 -0.585331 0.280579 -2.086159 0.0545lnX4 0.455499 0.118321 3.849685 0.0016lnX5 0.011405 0.059776 0.190799 0.8512 R-squared 0.879279 Mean dependent var 47449.75 Adjusted R-squared 0.847087 S.D. dependent var 2849.712 S.E. of regression 1114.35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7.08226 Sum squared resid 18626801 Schwarz criterion 17.33119Log likelihood -165.8226 F-statistic 27.31336 Durbin-Watson stat 1.682808 Prob(F-statistic) 0.000001 表2 回归结果将回归结果整理得:LnY=10991.37+1.786726LnX1+0.585331LnX2+0.455499LnX3+0.011405LnX4(0.466090)(1.914411)(3.086159)(2.849685)(0.190799)t=(0.466090)(1.914411)(3.086159)(2.849685)(0.190799)R²=0.879279 F=27.31336经济意义检验:R²=0.879279 表明方程拟合度较好,F统计量也明显显著表明总体是显著的。

β1=1.786726;β2=0.585331;β3=0.455499 ;β4=0.011405可以看出,模型符合经济意义。

2、多重共线性检验(1)查表得F=27.31336>F0.05(4,20)=2.87,表明模型从整体上看农业的总产值与解释变量间线性关系显著。

这里用简单相关叙述矩阵对其进行检验:从结果可知x1与x4之间存在高度相关。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剔除不显著的LnX4对剩余变了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ln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2/06/11 Time: 20:33Sample: 1990 2009Included observations: 20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4254.96 15737.47 0.905797 0.3785lnX2 1.890154 0.736507 2.566376 0.0207lnX3 -0.623560 0.190413 -3.274770 0.0048lnX4 0.439417 0.080502 5.458465 0.0001 R-squared 0.878986 Mean dependent var 47449.75 Adjusted R-squared 0.856296 S.D. dependent var 2849.712 S.E. of regression 1080.27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6.98468 Sum squared resid 18672007 Schwarz criterion 17.18383 Log likelihood -165.8468 F-statistic 38.73871 Durbin-Watson stat 1.311942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将回归结果调整如下:LnY=14254.96+1.890154LnX1-0.623560LnX2+0.439417LnX3(15737.47)(0.736507)(0.190413)(0.080502)t=(0.905797)(2.566376)(-3.274770)(5.458465)R²=0.878986 F=38.73871 DW=1.311942模型分析:①R²=0.878986表明方程拟合程度较好,F统计量也明显显著表明方程总体显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