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数学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2、教材简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整数四则运算系列中的一个重点概念。

学生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可以帮助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为解决相关的乘法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也是以后学习表内除法的基础,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

对学生来说“乘法”这个概念较难建立,因此需要在大量的具体情境中分析、理解、抽象、概括乘法的意义。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图中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乘法的意义做准备。

然后,例 1 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示学生用小棒摆出的作品。

这样编排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继续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订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4.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及新课改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爱好。

优秀的老师常常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特殊的授课技能,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2、教材简析:以往的教材特别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要求列出乘法算式,只能把每份数当做被乘数,把份数当做乘数,位置不能颠倒。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不管在内容还是出现情势上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

教材第一展现了一个热烈轻巧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爱好的场景,暗示诞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显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

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例1则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现小朋友们用小棒摆出的作品。

教材这样设计提示教师在进行乘法的教学时要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与活动中发觉并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出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形,然落后一步引导学生视察、分析、比较,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当中。

3、教学目标: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教材,属于基础课,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控,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进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进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摸索;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换、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本节课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第【1】篇〗第一课时【说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

【说教学目标】1、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体会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之间的没关系,知道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说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说教学难点】理解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知道乘法表示的意义是几个几相加。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复习旧知。

3+5=8这是一个什么算式?在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都有它自己的名称。

1+2+3=6这个连加算式的加数都是谁?10+10+10=30这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10,像这样的算式叫做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

二、导入新课,探索新知。

1、建立“几个几”的表象。

(1)观察。

师:请你仔细观察每架小飞机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有几架飞机?生:每架小飞机坐了3个小朋友,有5架小飞机。

师:你们观察的真全面。

(同时多媒体操作)(2)提问题。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谁能提一个问题吗?生:小飞机里面一共有几人?(3)思考。

师:要想知道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用什么方法解决?生:加法。

师:那该怎么列式呢?(4)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算式?生:3+3+3+3+3=15。

师:我们来读读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加数都是3。

师:这个3表示什么?生:每架小飞机上都是3个人。

师:几个3相加。

生:5个3相加。

师:为什么是5个3相加。

生:有5架小飞机,所以是5个3相加。

板书:5个3相加。

师:像这样几个加数都一样的加法我们就说是相同加数的加法。

师:我们已经解决了小飞机这个问题,想一想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先观察图,找到了两条信息,然后提出问题,再列出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研究其他项目吧。

2、充分体会“几个几”相加。

师:我们把小飞机这个问题解决了,按照计算小飞机上一共有多少人的方法利用观察(找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第【1】篇〗第一课时【说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说教学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游乐园玩。

(出示主题图)2、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啊?(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二、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解答。

(1)让学生看一架小飞机里有几个人,有几架?一共坐了多少人?(2)让学生看小火车一节车厢里有多少人,有几节车厢?一共坐了多少人?(3)让学生看一节过山车里坐了几个人,有几节?一共坐了多少人?2、组织学生交流。

(1)让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书写算式。

(书写时速度慢一点)(2)引导。

A、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太快,数字太多,老师只记得加数是2(或是其他),忘记有几个2,怎么办呢?B、组织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述。

板书:3+3+3+3+3=156+6+6+6=242+2+2+2+2+2+2=143、提问。

(1)让同学们观察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小组交流,组织学生汇报。

结论:都是加法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4、设疑。

如果是20个3相加,30给4相加,怎样列算式?揭示:用加法列算式,算式很长,写起来很麻烦。

引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方法——乘法。

(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5、以小飞机为例。

(1)出示小飞机的加法算式,让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个3相加?(2)引出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用我们的乘法来表示的?加法算式:3+3+3+3+3=15乘法算式:3×5或5×3读作:3乘5或5乘3。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乘法其实就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可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建立“乘法”概念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在学生已有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其次,又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使他们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牢固扎实地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一)目标设计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着新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5.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我们知道,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石,理解新的概念对后面的学习是重要的而且是有难度的,何况对二年级的孩子。

因此,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难点为:“在理解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基础上认识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理解乘法的意义”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课标》精神,我在使用教材时,注意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篇】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学习兴趣。

优秀的⽼师往往都有⾃⼰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种魅⼒。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师们: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版⼩学⼆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的说课内容。

⼀、学习⽬标的叙写 ⼆、评价任务 三、学习流程 四、板书设计。

⼀、学习⽬标的叙写 本节课我将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三⽅⾯来叙写学习⽬标。

1、基于课程标准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在《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要求的:结合具体⽣活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基于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学⽣进⼀步学习乘法⼝诀的直接基础,也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常重要的作⽤。

3、基于学情 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学⽣对乘法并不太陌⽣,甚⾄还有少部分学⽣能背出乘法⼝诀,但对于什么是乘法,乘法的作⽤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乘法和加法是否有关系,学⽣不太清楚。

这就需要给学⽣搭建认知的`桥梁,创设具体、形象、贴近学⽣⽣活的情境。

通过学⽣⾃⼰的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

学习⽬标的叙写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学习⽬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会列出同数连加算式,会把同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的意义。

(2)通过观察,认识乘号,会正确地读出乘法算式。

学习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难点:探究乘法的意义。

⼆、说评价任务 1、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把加法算式归纳为⼏个⼏,会⽤乘法算式表⽰,并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的意义。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接着,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小兔子一共能收获多少根胡萝卜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运算方法,帮助小兔子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逐步呈现以下知识点:
1.乘法的定义:通过小兔子种胡萝卜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乘法算式的读写:教授乘法算式的结构,如乘数、被乘数、乘号等,并指导学生正确书写乘法算式。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乘法口诀卡片、算式卡片、小道具等,用于直观展示乘法运算和口诀。
2.多媒体资源:PPT、教学动画、乘法歌曲等,丰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技术工具:电子白板、教学互动软件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概念的理解;2.设计有趣的口诀记忆游戏,提高学生的口诀掌握程度;3.在实际问题解决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1.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2.跟进学生对乘法知识的掌握程度;3.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3.课堂游戏: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如乘法口诀接龙、算式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氛围。
4.展示与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他人的展示进行评价,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采用故事情境导入新课。首先,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小兔子种胡萝卜的故事:小兔子有10个胡萝卜种子,每个种子可以长出3根胡萝卜,小兔子想知道一共能收获多少根胡萝卜。通过这个情境,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乘法运算的兴趣。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6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6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6篇)乘法的初步熟悉的优秀说课稿1教材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45-46练习九1-4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历乘法的意义的产生,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数学问题。

2、熟悉乘法中的乘号,知道乘号与加号之间的联系和区分。

3、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传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喜爱。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分。

数学小资料:1、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于1631年(距今三百多年)在其著作《数学之钥》(clavis mathematicae)中首次以“×”表示两数相乘,即现代的乘号。

2、在五百年前,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叫魏德曼.他在横线上加了一个竖,成为“+”,他用这个符号表示增加的意思;他又在加号上去掉一个竖,成为“-”,表示削减.兄弟两个就诞生了.但是“+”和“-”正式被大家所公认,用来作为加、减运算符号,是从1541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头的,以后渐渐普及,沿用到现在.教学策略:在比拟中熟悉新学问。

教学步骤:一、口算。

12+24=36+6=42+14=32+16=15+25=35+10=复习加法的学问。

+这个符号叫做什么号,它是怎么产生的。

加号前面的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也叫做加数,算出来的结果叫做和,表示两个加数的总数。

二、引入新课1、出示加法算法:2+2 表示什么意思,2个2相加2+2+2呢,3个2相加2+2+2+2呢4个2相加2+2+2+2+2呢5个2相加这组加法算式与一般的加法的算式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加数都是一样的,加数的个数有2个或者2个以上。

一样的地方呢,都是表示求总数的意思。

假如这样的2有50个呢,加法算式可以怎么写?全部写下来会很麻烦。

所以古代的数学家,想了个聪慧的方法,把这样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一种算式,哪个小朋友知道,你来介绍下。

2、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

把加号改成乘号“×”,把一样的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把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分重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会读写乘法算式。

(3)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3、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重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其中识别相同加数是本节课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学这一节课,我从四个方面入手: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3、合理练习,强化新知。

4、指导总结,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

因此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教科书第44页的游乐场情景挂图,目的是想通过这张图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图中每种游乐活动的人数,并算出小火车、过山车、观览车上各有多少人?学生看见这张图后兴致很高一下子就完成了老师交代的任务,回答出:小火车有3+3+3+3=12人,过山车上有2+2+2+2+2+2=12人,观览车上有4+4+4+4+4=20人。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教案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教案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乘法的概念,乘法算式的书写。

2.教学难点: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有若干个相同的物品,例如:5个苹果,6个橘子等。

(2)引导学生观察: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这些物品的总数吗?2.学习乘法(1)展示乘法算式:2×3=6,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讲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号(×),被乘数(2),乘数(3),积(6)。

(3)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前面图片中的物品总数。

3.练习乘法运算(1)教师展示一些乘法算式,如:3×4,4×5等,让学生口算并说出积。

(2)学生自主练习:用乘法算式表示一些物品的总数,如:4个5相加,5个6相加等。

4.解决问题(1)出示问题:小华有3个苹果,小明有4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3×4=12。

(3)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算式3×4表示的是3个4相加,即3+3+3+3=12。

(1)引导学生回顾:乘法是如何简化加法运算的?6.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乘法算式,让学生计算积。

(2)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解答。

7.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8.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乘法运算。

(2)观察生活中的物品,用乘法算式表示它们的总数。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学习乘法、解决问题等环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概念,掌握了乘法算式的书写。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含义理解不透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

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阐述。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乘法教学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的基础。

教材首先为学生安排了他们熟悉的反映校园环境和校园生活的情境图,一方面使学生有亲切感,更重要的是这幅图为学生提供了素材,显示出生活中有许多那样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同时也蕴涵了相同加数的因数。

教材例1的情境图是排列有序的树苗,问题是一共植了多少棵树?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之下,逐步明白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和儿童的认知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订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同一情境同一数学问题的不同的解决方法,使学生初步接触到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解决类似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1、乘法概念的导入。

通过相同加数连加和乘法在结果上的一致实现加法和乘法的对接。

2乘法算式中乘号的认识,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难点:乘法概念的导入。

三、说教法、学法。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同时注重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让学生采用观察法、探究法、总结法、模仿法来学习。

教具准备:依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我制作了多媒休课件一套四、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8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8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8篇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数学实验教课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也就是课本47页到48页的内容。

本节是乘法教学的第一节课,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暗示出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个方面制订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教学难点:1、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

结合学生年龄及新课改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

同时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等进行教学。

四、学法选用:结合本节教材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准备让学生采用“观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

因此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交流探索,解决问题(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所以在第一环节用3分钟,直接出示游乐园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我打算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乘法产生的过程。

学生理解了乘法含义后,安排形式多样,灵活有趣的练习那么第三环节估计要用15分钟。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4篇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4篇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该页是勤劳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法,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会读、写乘法算式。

2.学生在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学习过程中,把具体情境与乘法进行联系,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在用多种方式表达乘法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对应思想和简洁美。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学生能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正确理解乘法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情境:(出示公园的画面)仔细看看,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2.引入:红红想去玩哪个项目?我们就跟着红红先去坐摩天轮。

二、探索新知1.建立“几个几”的表象(1)观察:请你仔细观察每个吊舱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有几个吊舱?(2)提问题: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一个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3)思考:要想知道摩天轮里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吗?请你写一写。

(4)交流:谁来说说你的算式?(4+4+4+4+4)①谁来说说你的算式?②读读这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个加数都是4呀?2.充分体会“几个几”(1)大家看红红又来玩过山车,请按照研究摩天轮的方法独立研究,并且把算式写下来。

(2)交流:你观察到了什么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列出的算式是什么?(3)出示小火车画面①你观察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②提问题:看到3+3+3+3谁能提问题?③联想:如果增加1个车厢是几个3呀?再增加1个车厢呢?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有1个车厢就有1个3,2个车厢就有2个3……有几个车厢就有几个3.(4)考一考②对比:仔细观察,这个算式(3+3+3+2)与前两个算式(4+4+4+4+4及2+2+2+2+2+2+2)有什么不一样?3+3+3+2能用几个几相加表示吗?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几个几表示呢?3.认识乘法(出示过山车画面)(1)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①说说你是怎样研究的?②思考:如果是10个车厢,你还能列出算式吗?写出来会有多长?36个车厢呢?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那你想象一下你列出的加法算式会怎样啊?③尝试: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④同桌互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法较简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知到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并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图片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知识,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但是对乘法还没有明确的认识。

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借助直观的操作,来理解乘法的意义,从而建立起乘法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乘法是重复加法的运算,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乘法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结合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图片、教具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乘法的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事物,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展示一幅画有3只小鸟的图片,问学生:“如果有3只小鸟,每只小鸟都有一只脚,那么这些小鸟一共有几只脚呢?”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想到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即3只小鸟,每只小鸟有一只脚,那么就是3+3+3=9只脚。

在这个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求3个1相加的结果,也就是3的倍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8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8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通用8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乘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认知的内容,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意义湛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

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

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学生用所学的加法算出每种游乐项目的人数,从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在学生活动中由相同加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

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四、教法和学法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

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

小学数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和基本概念,会用乘法表示简单的分组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和概念,学会用乘法表示简单的分组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中发现乘法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科书、习题册、黑板、彩色粉笔、贴纸等。

2.教学流程表:用于指导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活动安排。

四、教学流程:1.导入(10分钟):a.找一组不同的物品放在桌上,如铅笔、橡皮、水杯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思考它们有哪些分组的方式。

b.引导学生用手拿两根铅笔,看看自己能够组成几组。

随后引导学生用口算的方式计算出结果,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表示分组的概念。

2.探究乘法的含义(20分钟):a.引导学生思考:“乘法是什么意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并提供一些例子,如蛋糕的包装上写着“4个装”,意思是每个包装里有4个蛋糕;租用操场的费用是40元/小时,表示每小时40元。

b.带领学生做小组活动,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品,然后用乘法表示出不同的分组方式,例如:10枚铅笔可以分成几组?每组有几枝铅笔?c.学生报告各组的分组情况,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出乘法中的乘数和积的关系。

3.进一步认识乘法(30分钟):a.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数一数:1、2、3…,注意观察规律。

b.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以下乘法公式:2×3=6,引导学生解释公式的含义和结果。

c.学生用手指数一数:2、4、6…,引导学生观察数的规律,发现乘法公式的规律。

d.引导学生练习口算两位数的乘法,通过多次实例让学生掌握口算技巧。

4.拓展应用(20分钟):a.回顾乘法的含义和概念,让学生分小组完成以下习题:(1)每个盒子里都有4只小鸟,有3个盒子,请问总共有几只小鸟?(2)一本书共有4页,有3本这样的书,请问总共有几页?b.学生报告答案并解释自己的思路,让其他学生帮助评估并给予鼓励。

二年级《乘法初步认识》教学实录计划

二年级《乘法初步认识》教学实录计划

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教课实录教课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课目的:59-62页“乘法的初步认识”。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经历从连加算式抽象成乘法算式的过程一、创建情境,采集算式师:同学们,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那就是“快乐谷”,想去看看吗?生:想!师:(出示主题图)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快乐谷”?生:快乐谷里喧闹极了,有的小朋友在玩碰碰车;有的小朋友在玩小火车;还有的小朋友在跳绳,他们玩的多高兴呀!师:依据这里的信息,你们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小组同学合作,提出问题并解决,组长注意组织记录,看哪一组解决的问题多,合作的最快乐!学生小组合作,提出并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报告?生1:玩小火车的有几人?教师板书:4+4+4+4+4=20有多少人在玩碰碰车?2+2+2+2=8有多少人在玩跳绳?3+3 =6生2:玩跳绳和小火车的一共有几人?6+20=26玩小火车和碰碰车的共有几人?20+8=28玩碰碰车和跳绳的一共有几人?8+6=14生3:游玩场里一共有多少人?20+8+6=34二、自主研究,学习新知1.将算式分类师:方才大家开动脑筋,提出并解决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下边请大家认真察看这些算式,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自己在本上试着分一分,有困难的能够和你的好朋友商议商议。

学生试分,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谁愿意谈谈你的分法?生1:我把这些算式分红两类:一类是连加的,有4+4+4+4+4=20 2+2+2+2=8和20+8+6=34;一类是不连加的,有3+3=6、6+20=26、20+8=28、8+6=14。

生2:我也把这些算式分红两类:一类是加数同样的,有4+4+4+4+4=20、2+2+2+2=8和3+3=6;另一类是加数不一样的,有 6+20=26、20+8=28、8+6=14和20+8+6=34。

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数学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_二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一、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三、教学重点:识别相同加数.四、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五、教法和学法1.正确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2.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教师在演示、看图列式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方法,再比较对照,从中进一步强化所学的新知识.3.创设思维的环境,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有序的思维,注意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六、教学过程()1.抓准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再现和再强化相同加数连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新课前可设计如下准备题:(1)出示:5+4+5,5+5+5(2)出示:5+5+5+5+5+5这些算式写起来比较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板书课题)通过准备题,使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相同加数的概念,掌握相同加数连加式题的特征,并能初步认识到: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从而为学习乘法做了孕伏.(2)加强直观,借助演示、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例题的处理要借助卡片(红花卡片、正方形卡片和圆形卡片)的直观演示、操作来达到初步理解乘法意义的目的.具体可采用以下程序:演示操作--列连加算式--找出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出乘法算式,并指导算式的写法、读法和定义,并认识“×”号.认识“乘法算式”要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实际操作、认真的观察分析来完成.2.教学新课(1)摆红花.新课一开始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在投影片上摆红花卡片,指名回答老师是怎样摆的?(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2朵?(板书:3个2)再让学生模仿老师在桌上摆3个2朵,最后让学生用算式来表示一共有多少朵红花?(板书:2+2+2=6)看算式教师问:①有几个相同加数连加?②可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板书2×3=6)③认识×号后,师问:乘号前表示连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乘号后表示什么数?提问后教师领读2乘以3,它表示3个2相加得6,叫学生自己再读两次.(2)摆正方形.教师在投影仪上摆,学生在桌上摆.3个摆一排,共摆4排.核对正误后,师问: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板书4个3)一共摆了多少个?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板书:3+3+3+3=12)能否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书写?说明理由.讨论后回答.(板书3×4=12).(3)出示摆好的圆片.教师直接出示在投影仪上摆好的圆片.然后提问学生:每份摆了几个圆片?摆了几份?一共摆了几个几?(板书4×5)5个4用加法怎样列式?(板书4+4+4+4+4=20)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列式?(学生写在作业本上,指名学生回答后,板书4×5=20)(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用加法算用乘法算2+2+2=62×3=63+3+3+3=123×4=124+4+4+4+4=204×5=20①横向比较:比较2+2+2和2×3,说一说2×3表示几个几相加?比较3+3+3+3和3×4,说一说3×4表示几个几相加?比较4+4+4+4+4和4×5说一说4×5表示什么?②纵向比较:比较2×3、3×4和4×5,说一说乘号前面的数表示什么?(板书:相同加数)乘号后面的数表示什么?(板书:相同加数的个数)③综合比较:这三个加法算式为什么都能写成乘法算式?(都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板书: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④乘、加比较:乘法与加法相比,哪种方法比较好?好在哪里?(乘法不仅读、写比加法方便,计算也比较简便)(板书: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注意设计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饶有趣味的练习,这样可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2.使学生初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除法.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竖式的计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计算结果积、商的对位及除法每步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例7挂图、学生用直尺.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表内乘、除法口算:7×3 8×5 20÷472÷9 8×736÷632÷463÷7 9×64×3 42÷65×62.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过程和应注意什么.二、探究新知.1.导入: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样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竖式计算乘、除法.板书课题:乘、除法竖式2.教学例6.【演示课件“竖式”】(1)出示例6横式:5×9=(2)教师启发:乘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有相同的地方,被乘数与乘数上下对齐数位写,乘号也与加、减法书写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画一横线,横线下写积,一定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最后向横式报告计算结果.(3)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学生可互相讨论.(4)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然后订正.请学生口述书写及计算过程.①先写被乘数5;②再写乘数9,注意相同数位对齐;③在乘数左边空一个字的位置写乘号“×”;④在乘号和乘数下画一横线,两边稍长一点,要用直尺画;⑤5乘以9的积是45,写在横线下面,注意把积的十位上的“4”写在十位的位置上,积的个位“5”要与9对齐;⑥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积45.(5)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乘法竖式计算的六个步骤,重点强调积的数位的写法,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其关键是积的个位与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对齐.(6)学生修正做错的题.(7)反馈练习(101页做一做):①独立完成;②集体订正:竖式中各部分名称,写积时注意什么?3.教学例7.【继续演示课件“竖式”】(1)出示例7挂图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理解题意:把8个苹果按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②明确属于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用除法计算.列式8÷2=(2)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乘法的竖式不一样.哪不一样呢?①先写“ ”,表示是除法计算,被除数写在“ ”里,除数写在“ ”的左边,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照写.②8除以2商是4,把4对着被除数8写在的上面.同时注明4是商.教师讲明,每2个是一份,可以分成4份,共分掉了(2×4=8)8个,就把2×4的积写在被除数8的下面,表示从原来的8里分掉8个,8-8=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竖式中这样写:在2×4=8,即分掉的8下面用直尺画一条横线,用被除数8减去2×4的积8,等于0,写在横线下面,写时注意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逐步写.板书:③引导学生总结写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4.教学例8.【继续演示课件“竖式”】(1)出示例8:,这个算式表示直接让我们求商.(2)被除数是63,除数9,商应是几?(7),商应写在什么置?因为(7)是7个1,所以要把7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3)下一步该怎样计算?把9和7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最后一步怎样算?用减法,63-63=0,画横线,在横线下把“0”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得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4)反馈练习.(101页例8下面的做一做)教师指导做对重点步骤要强调.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后订正.教师要加强计算步骤及书写格式的指导,书写必须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三、巩固发展.1.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步骤及写法.强调积、商的对位.6×5=8÷4=27÷9=2.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方法、书写格式、特别防止积、商数位对错现象的发生.四、全课小结.1.让学生观看板书,总结今天学的新知识,再次强调重点、难点.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五、布置作业.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5 63÷9 6×7 8×92.食堂运来24袋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几袋?(写出横式和竖式)六、板书设计.题一:8的乘法口诀(一)(B)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的例1及“做一做”的习题,练习二十二中的第1、2题。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初步认识乘法的符号和读法。

2. 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乘法运算的过程,感知乘法与加法之间的联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理解和把握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图片,如苹果、香蕉等,并提问:“如果我要买5个苹果,需要付多少钱?如果我们用加法来计算,应该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5+5+5+5=25”。

(二)探究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算式,提出问题:“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会回答:“都是相同的数字相加。

”2. 教师揭示乘法的概念:“像这样,相同加数连加,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表示。

例如,5个5相加,就可以写成5×5。

”3. 教师讲解乘法的读法:“5×5读作‘5乘5’。

”并让学生跟读。

(三)实践应用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如“4×3=?”,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2. 教师讲解乘法口诀表,如“一一得一,二二为四……”并让学生跟着念。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出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乘法的含义和基本运算规则,提醒学生注意乘法与加法的区别和联系。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自己编写几道乘法题,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教学实录)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设计
(教学实录)
一、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初步逻辑思维能力.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教学重点:识别相同加数.
四、教学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五、教法和学法
1.正确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注意以旧引新,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适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教师在演示、看图列式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方法,再比较对照,从中进一步强化所学的新知识.
3.创设思维的环境,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有序的思维,注意鼓励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连贯地表述思维过程.
六、教学过程
1.抓准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再现和再强化相同加数连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新课前可设计如下准备题:
(1)出示:5+4+5,5+5+5(2)出示:5+5+5+5+5+5这些算式写起来比较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它.(板书课题)通过准备题,使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相同加数的概念,掌握相同加数连加式题的特征,并能初步认识到:相同加数连加,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从而为学习乘法做了孕伏.(2)加强直观,借助演示、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
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例题的处理要借助卡片(红花卡片、正方形卡片和圆形卡片)的直观演示、操作来达到初步理解乘法意义的目的.具体可采用以下程序:演示操作--列连加算式--找出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出乘法算式,并指导算式的写法、读法和定义,并认识“×”号.认识“乘法算式”要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学生实际操作、认真的观察分析来完成.
2.教学新课
(1)摆红花.新课一开始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在投影片上摆红花卡片,指名回答老师是怎样摆的?(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摆了几个2朵?(板书:3个2)再让学生模仿老师在桌上摆3个2朵,最后让学生用算式来表示一共有多少朵红花?(板书:2+2+2=6)看算式教师问:
①有几个相同加数连加?
②可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吗?(板书2×3=6)
③认识"×"号后,师问:乘号前表示连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乘号后表示什么数?提问后教师领读2乘以3,它表示3个2相加
得6,叫学生自己再读两次.
(2)摆正方形.教师在投影仪上摆,学生在桌上摆.3个摆一排,共摆4排.核对正误后,师问: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板书4个3)一共摆了多少个?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板书:3+3+3+3=12)能否改写成乘法算式?
怎样书写?说明理由.讨论后回答.(板书3×4=12).(3)出示摆好的圆片.教师直接出示在投影仪上摆好的圆片.然后提问学生:每份摆了几个圆片?摆了几份?一共摆了几个几?(板书4×5)5个4用加法怎样列式?(板书4+4+4+4+4=20)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列式?(学生写在作业本上,指名学生回答后,板书4×5=20)(4)分析比较,揭示本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板书:用加法算用乘法算2+2+2=62×3=63+3+3+3=123×4=124+4+4+4+4=204×5=20
①横向比较:比较2+2+2和2×3,说一说2×3表示几个几相加?比较3+3+3+3和3×4,说一说3×4表示几个
几相加?比较4+4+4+4+4和4×5说一说4×5表示什么?
②纵向比较:比较2×3、3×4和4×5,说一说乘号前面的数表示什么?(板书:相同加数)乘号后面的数表示什么?(板书:相同加数的个数)
③综合比较:这三个加法算式为什么都能写成乘法算式?
(都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板书: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④乘、加比较:乘法与加法相比,哪种方法比较好?好在哪里?(乘法不仅读、写比加法方便,计算也比较简便)(板书: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这样通过分析比较,不仅揭示了本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注意设计出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饶有趣味的练习,这样可以巩固和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