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
摘要:《吴鼎昌与贵州》是何长凤先生近年来以贵州为中心的关于民国时期历
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该著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集知识性、史料性、学术性为
一体,具有多方面的特点。该著的出版与发行,为贵州乃至全国史学界如何深入
挖掘地方史料的当代价值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民国史;吴鼎昌;史料;长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界思想的大解放,史学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其中,特别是在民国时期近现代地方史研究领域,各地史学工作者充分发挥占有地方史
料的优势,出版了系列有关地方史研究的成果。我们以四川省为例,四川史学工
作者就先后编著出版了《四川近代史》、《四川现代史》等有关四川地方史研究
的成果。而地处西南的贵州省史学界,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编著出版了《贵州当代史》,让人们对当代贵州的历史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与了解。时光
流入到21世纪的初期,贵州省史学界更是编著出版了大型的有关贵州历史的丛书——《贵州通史》。《贵州通史》的编辑出版,让人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贵州的
古代史,同时对贵州的近现代史有了一个更为完整的认识与了解。
贵州自古以来,在世世代代贵州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与努力下,创造了极其
丰富的贵州史。这一现状,为贵州乃至全国史学界的专家与学者们提供了广阔的
研究天地。贵州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何长凤先生虽然退休多年,但其一直以来退
而不休,笔耕不辍,以研究民国时期贵州地方史为乐趣,从而在贵州地方史研究
领域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对此,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其与其
他史家联合主编的《贵州当代史》。近年来,何先生先后编著出版了《贵阳文通
书局》、《抗战时期贵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关民国时期贵州地方史的学术
专著。这些专著出版之后,曾引起史学界与出版界的强烈反响,专家们一致认为,何先生的研究填补了民国时期贵州地方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些空白,为推动民国时
期贵州地方史的研究作出了宝贵贡献。此后,何先生仍不停歇,依旧致力于民国
时期贵州地方史的研究工作。最终,何先生所著《吴鼎昌与贵州》于2010年11
月又一次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可谓民国时期贵州地方史研究的
又一部力作,同时也是有关吴鼎昌生平研究的重要补充。那么,该书到底有什么
特点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史料剖析的全面性
洋洋洒洒二十五万余字的《吴鼎昌与贵州》的出版发行,让我们进一步了解
吴鼎昌的生平事迹,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民国时期贵州那段特殊的历史,提供了不
可多得的全新的视野。此前,有关吴鼎昌与贵州的历史研究类成果其实并不多见。就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何先生所著的《抗战时期吴鼎昌创办贵州企业公
司的思想与实践》(发表于《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莫子纲所著《吴
鼎昌与抗战时期的贵州禁政(1938-1944年)》(发表于《抗日战争研究》2006
年第4期)。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从某一个方面对吴鼎昌与贵州进行研究。在
史料的把握上,难免存在片面性,不利于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来认识与了解吴
鼎昌对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而《吴鼎昌与贵州》相比之下,在史料的剖析与把握上显然具有全面性。其内容囊括政治、经济、文
化教育等诸方面。读后让读者对吴鼎昌在贵州的政绩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与
了解。
二、人物分析的鲜活性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曾经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有个性。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最忌讳的是,离开具体的时代背景与人物的具体事
例及言论来进行抽象空洞的研究。那么,《吴鼎昌与贵州》在其研究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历史人物的鲜活性。读者通过阅读该书之后,可以亲身感受到吴鼎昌作
为贵州省主要负责人,其个性特点与办事风格,当然包括其办事成效。譬如:吴
鼎昌作为国民政府派往贵州主持黔政的外地人,其到达贵州工作之后心境如何?
有何感想?这是其他人物研究者往往忽视的一个问题。但《吴鼎昌与贵州》一书
中对此却有着深入的研究,将吴鼎昌到达黔境之后的心态专门以“上任后的心境与思考”作为专章进行分析。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吴鼎昌明确表示,其“奉命赴黔”是“义不得辞”;另一方面,其当时的心境又是“惶恐心理,不堪言状”,“顿觉
两肩加重,不免临事而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任何人对其不能确定的事情均心存畏惧心理。作为国民政府的高官吴鼎昌,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高原省份贵州,
其矛盾、畏惧的心理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因此,作者将吴鼎昌当时刚刚主持黔
政时的心理活动在书中展示出来,这符合人的心理活动的常态,读后让人深切地
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鲜活性,增加了学术类著作的可读性与真实性。
三、人物行为的可鉴性
在历史人物的研究中,讲求的是客观性、公正性。通常来讲,就是应坚持历
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法,避免先入为主,切忌用有形的眼光来评判历史人物。吴鼎
昌作为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地方高官,其所作所为首先在于服务于国民政府的地方
统治。但就其工作作风及其为发展贵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种种
举措来讲,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应有其可借鉴性的一面。譬如:初到贵州的吴鼎昌,并不居高临下,以官位压人,而是倡导实地调查的工作作风。在掌握贵州本
省的实际情况之后,再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对策。书中指出:“初到贵州贵阳的吴鼎昌,深知自己将从零开始,故强调先要调查了解贵州情况,听取众人意见,然
后才可采取兴革举措。”“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春二月的一天,到职后不到两
个月的吴鼎昌,在贵阳召见二十余名士绅名流座谈,以了解社会民情,征询意见,与会者畅所欲言,使他获益不少。四月初,又偕贵州出生,长期在贵州工作的何
辑五委员出巡贵州东南一些县份,先后到了龙里、贵定、炉山(凯里)、施秉、
黄平、镇远、三穗、玉屏、都匀九县。考察农业生产、乡镇保甲制度、村寨民族
民俗风情等情况。通过看文字材料,听取官员汇报,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等方式,对当时城乡居民的生活,县、乡、保的教育问题,以及卫生医疗等方面的情况,
作了深入的了解、体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倡导实地调研是吴鼎昌主持黔政的主要工作方式。这一方式有其明显的历史借鉴意义。
四、教育举措的长效性
在《吴鼎昌与贵州》一书中,着重对吴鼎昌在贵州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举措
进行了大量篇幅的分析。吴鼎昌着力发展贵州教育,这体现出吴鼎昌作为一方行
政长官的长远眼光。从《吴鼎昌与贵州》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吴鼎昌发展贵
州的教育涉及到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高等教育及民众教育等方面。
从教育的层次来看,既包括基础教育、师范教育,也包括高等教育,同时还注重
民众素质的提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吴鼎昌发展贵州教育的种种举措,真可
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举措。其对贵州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我们以高等教育为例:吴鼎昌主持黔政之前,在周西成主持黔政期间,曾创办了
两所高等学堂:贵州崇武学校与贵州大学。其中,前者主要培养武官,后者培养
文官。后来,由于政治上的动乱与经济上的落后,这两所大学均先后停办。“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