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铁路选线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

铁路选线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

铁路选线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摘要】铁路建设是国家的基础建设,文章阐述了影响铁路设计的7个基本因素,在分析了影响因素后阐述了铁路设计时应该坚持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选线设计;影响因素;设计原则0引言英国于1825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并开始了运营,铁路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工具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同时铁路的大规模的载客能力和运输能力促进了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铁路建设是世界各国重要基础设施,其首要的任务是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仅要尽量满足运输市场对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同时还要充分顾及企业经营效益[1]。

铁路运输的发达程度,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

我国由于近代的社会原因,国家铁路建设进程比较缓慢,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使得我国当时铁路的选线也不是十分理想,而且解放前我国铁路线路设计的标准也比较低;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我国与1997年实行了5次的铁路大面积提速以后,我国铁路的网络规模和线路的设计标准不断地提升,同时由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使得铁路在选线和设计过程中需要顾及更多因素。

如何兼顾地方利益与运营利益,是铁路在选线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问题,而分析在选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是保证铁路选线正确性的关键环节,本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研究的。

1铁路选线的基本影响因素当前铁路建设速度目标值高、标准高,且随着高桥、长隧修建技术的提高,铁路选线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3]。

目前,我国铁路在选线设计的时候,更加注重选线对于当地环境、城镇发展、资源开发以及土地和相关农业设施的保护,不仅要实现铁路的基本价是同时还要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

因此,在新时期我国铁路的选线设计应该遵照如下的标准:1.1地质可靠性因素可靠性地质的选择是确保铁路安全运行的基础,建设单位在选线的过程中,严格杜绝铁路线路通过地质环境较差的地区,特别是工程地质灾害频发发生的地段,进而避免出现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避免在全新活动断裂或在断裂较窄处以大交角通过。

【交通运输】第六章 选线

【交通运输】第六章  选线

二、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the road line choosing
路线是道路的骨架,选线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道 路本身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在公路网中能否起到应 有的作用。选线要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 面的关系,其基本原则如下:
1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 的手段,对路线的各个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路线方 案。 2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 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效益好,并有 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和投资增加不大时,应 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 标,也不应不顾工程量的大小,而片面地追求高指 标。 3 、 选线应注意同农业基本建设相结合,做到 少占农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 过经济园林(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4 、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保 护其原有的自然状态,新修建的人工构造物应与周 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保护好重要的历史文物 遗址。 5、 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 地调查研究,弄清它们对道路的影响。尤其对严重 不良地质地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 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 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当必须穿过时,应选 择合理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 施。
3.具体定线 (Settle the line concretely)
经过上述两步工作之后,路线锥形已经明显勾 画出来了。定线就是根据初选的路线和有关技术标 准,进行路线带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综合设计, 并反复的调整和比选,最终准确定出道路的中心线。 本章主要讲解路线方案选择和路线布局两项主 要工作,具体定线则在第七章讲授。

铁路选线设计资料讲解

铁路选线设计资料讲解

铁路选线设计铁路选线设计第四章铁路定线第一节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铁路定线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并布置各种建筑物,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

一、影响铁路线路的自然条件二、铁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 在铁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线路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线路方案。

2. 线路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平顺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良田,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园林等。

1.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地区的铁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2.选线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察,弄清它们对铁路工程的影响。

3.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铁路修筑,运营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污染。

三、选线的步骤和方法1.走向选择2.带状范围选线3.详细定线第二节走向选择一、影响走向选择的因素1.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区其他建设的配合2.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求3.自然条件4.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二、线路走向选择要点1.经济定线的影响2.通过重要城镇的选定3.通过工矿企业点的选定4.交通走廊选择5.中间站站址的影响6.长大复杂桥址选定7.沿河越岭线位的选定8.地质条件的影响第三节接轨方案的选择接轨点的选择影响接轨点选择的主要因素:1.路网规划2.线路走向3.主要客货流方向4.既有区段站的分布及当地的接轨条件接轨方向的选择:1)主要客货流方向,应力求减少客货流的折角运输;2)城市规划与新线引入的条件。

第四节车站分布与选址铁路车站是完成运输生产兼经营的基层单位,为了保证铁路具有必要的通过能力并进行必要的技术作业,以及办理客货运业务,必须合理的分布车站。

为保证铁路线路有一定的通过能力,沿铁路线划分若干区间,每一区间只允许一列车占用。

第二章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20
2003
煤炭 钢铁 木材 其他
20 40 + A站 + 25 10 20 125 45 100 10 100 50 200 50 80 140 10 10 5 50 + C站 + 15 10 140 55 90 10 190 40 75 190 15 5 00
上行(万t)
175 35 65 20 + D站 + 00 5 150 60 80 15 210 00 5 15 20 + B站 + 20 10
直通吸引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
18
直通吸引范围
直通吸引范围是路网中客货运量通过本设计线运 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以运距最短来 划分范围
19
地方吸引范围
地方吸引范围是在设计线经行地区内,客货运量 要由设计线运送有利的区域范围。 按运量由设计线运送 运价最低的原则来确定(含 水运、公路运输的比较)。
(二)货运量的调查和预测 直通货运量可根据国家计划部门制定的地区间物资交流规 划,分析直通吸引范围内的物资供求情况,分上、下行汇总得 到。
24
(三)货运密度 货运密度CM是设计线(或区段)每km的平均货 物周转量:
CM
=
CHZ L
[104t· km/(km· a)]
(2-4)
式中 L——设计线(或区段)的长度(km)。
(四)货流比
设计线上、下行方向的货运量不均衡时,应 区分为轻车方向和重车方向。货流比λQZ是轻车方 向货运量CQ与重车方向货运量CZ的比值,即
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设备设计原则、重大桥隧和
站场方案、重大过渡方案、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护方案、 主要工程数量、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等 。 3.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是项目建设的主要 依据,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采用定测资料编制。

5-铁路定线1

5-铁路定线1

3)山岭地区 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峡谷、深沟等。 地形变他复杂,自然坡度>20‰,线路平、纵、横面大部 分受地形限制。 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 高地,地面自然纵坡多在20‰以上的地形,也属于山岭地形。 2.气候 影响着地表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大气降水量及其 强度和形态、路基水温情况、泥泞期、冬季积雪和冰冻延续 期。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施工期限和条件。 3.水文 决定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大小,水文地质情况决定了含 水层的厚度和位置、地基或路基岩层坍塌的可能性。Biblioteka 地方线——靠近城镇、工矿企业
2)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求
运量 组成
直通运量大— —干线、平直短、成本低,效益高
地方运量大— —扩大吸引范围
3)自然条件 4)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
二、线路走向选择要点
铁路线路走向是一条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点的折线。 关键是选定各级重要控制点。地形、江河跨越点,也会影响 线路走向的选择。
1.经济定线
经济定线:从技术经济观点概略地确定设计线的方向。 从技术经济角度确定设计线的走向时,设计线的运输性 质对线路走向的确定有重要影响。 直达运输为主:线路力求短直; 地方运量为主:尽量通过客、运量的各个基地; 客运量大:满足客运需要和提高行车速度; 货运量大:选择运输成本低的平、值、短线路方案。
4)京沪高速天津至济南 经临邑方案:线路短直、平面条件好,跨既有铁路和 公路少,线路短20.891km,节约投资14亿元。 经德州方案:对吸引客流及德州等城市的经济发展有 利;预测2015年为48万人,2020年为510万人。线位符合 德州市的城市规划,有利换乘,对德州等城市的经济发展 有利;因此,推荐经德州方案。
2)京沪高速徐州至南京段 取直方案:线路缩短23.8km,节省投资9亿元。 绕行蚌埠:现有到发旅客达800多万人/年,预测年 度运量达1 800万人/年。其衔接水家湖方向的线路进出 客流500多万人/年。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一、铁路建设区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1、合理布局交通网(填补空白、分担压力、活跃路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3、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4、有利于加快*区脱贫速度;5、有利于社会稳定;6、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7、有利于巩固国防;8、科学技术保障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建设的困难:自然:1、地形:高原、丘陵广布,地形复杂、起伏大;2、地貌:卡斯特地貌广布,施工难度大;3地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4、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诱发地质灾害;人文: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资金不足;2、技术条件要求高;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

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

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10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1/3分布在本区,1997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度下降。

铁路选线的制约因素和解决对策研究

铁路选线的制约因素和解决对策研究

铁路选线的制约因素和解决对策研究摘要:铁路选线工作是铁路工程中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在铁路建设初期即对铁路选线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并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保证铁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首先分析了铁路选线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次提出了针对铁路选线工作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铁路选线,制约因素,解决对策铁路选线工作是铁路工程中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涉及学科内容广泛,综合性非常强,是复杂而艰苦的工作。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对于铁路建设的要求已提高很多,技术标准要求新,线路繁多复杂,面临着协调难等问题。

如果在建设初期,不认真研究铁路选线的各种情况,就会容易出现建设过程中的质量下降、来回返工、资金不足等问题。

因此,必须在铁路建设初期即对铁路选线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并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保证铁路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1 铁路选线主要制约因素分析1.1 铁路选线受多种客观因素限制铁路选线工作容易受多种客观条件限制,比如铁路线的政治价值、经济意义和军事价值,所承担的主要交通需求和载客量,沿用的铁路技术标准和不同线路之间的互相协调,所经过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等,这些客观条件的因素都将影响着铁路选线工作的决策。

而铁路选线工作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技术要求很高,设计方案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稳定情况。

如果在进行选线工作时没有进行细致地实地考察、设计研究,没能设计出合理方案和科学的线路,将对后续铁路工程建设工作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引起经济损失。

1.2 铁路建设与地方利益矛盾影响选线方案稳定性在铁路选线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地方城市、乡镇同铁路线规划互相干扰的情况。

有时中央同地方政府的意见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会影响线路设计方案的稳定性。

铁路的建设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时难免会损害部分地区的经济利益,给选线工作增加了难度。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选线研究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选线研究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选线研究宋文祥【摘要】Hangzhou-Ningbo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Delta,a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nd high urbanization level region.Besides the common route methods,in view of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Hangzhou-Ningbo corridor,this paper has made detailed study on satisfaction of the local planning,the project investment reduction,better use of existing channel resources,reduction of the adverse impact on local,and the realization of intensive and economical use of land.Through research and practice,the case of the route alignment meets the local need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railway route of the similar regions.%杭甬铁路客运专线地处长三角南翼,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

在铁路选线时,除了正常的选线手段外,针对杭甬通道的特殊情况,如何满足地方规划、节省工程投资、充分利用既有的通道资源,减少对地方的影响,集约和节约用地作了详尽的研究,线路走向满足了地方的需要,可为今后经济较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选线提供借鉴意义。

第二章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原则

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设备设计原则、重大桥隧和
站场方案、重大过渡方案、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护方案、 主要工程数量、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等 。 3.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文件是项目建设的主要 依据,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采用定测资料编制。
其内容和深度主要包括:局部方案比选、特殊 工点技术措施、工程数量、主要设备数量、主要材 料数量、用地及拆迁数量、防火设施、节能措施、
线路修理、保证线路质量、科学管理、确保铁路运输安
全生产。
此外,还有铁道部颁布的车站、信号、桥涵、隧道、
路基工程等设计规范,以及《列车牵引计算规程》(简称 《牵规》),《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简称《站 规》)在设计工作中均应遵守。
第二节
一、客货运量的意义
铁路运量
新建与改建铁路,设计前必须进行经济调查,以明确 设计线的政治、国防和经济意义,确定设计线在铁路网中
(五)铁路设计中应遵循的规程与规范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是为铁路各部 门和各工种安全、迅速、难确、协调地进行生产活动而
制定的基本法规。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简称《线规》)属于国家标准 (现行标准为GB50090-2006)《线规》是线路设计的依据, 与本课程有密切关系,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 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车站分布、铁路与道路的交叉等。
20
2003
煤炭 钢铁 木材 其他
20 40 + A站 + 25 10 20 125 45 100 10 100 50 200 50 80 140 10 10 5 50 + C站 + 15 10 140 55 90 10 190 40 75 190 15 5 00
上行(万t)

浅谈客运专线选线原则及其控制因素

浅谈客运专线选线原则及其控制因素

投资 与效 益是 失和 得 的关 系 。线 路走 向方 案 和车 站布 点要 谋求 失小 而 得大 , 应进 行经 济分 析 。 客运 专线 的线 路 在效益 原 则下 , 仍应 追求 顺直 、 短
为保证高 速铁 路 的舒 适 性 要 求 , 了线 路 及 有关 除 专业设计应 满 足各项 舒适 度 要求 和 车辆制 造应具
减 少不 同刚 度 的变化 。不 同刚度 之间应 设置 过渡 段, 避免 突变 。要 提高 路 基 的刚度 和稳定 性 , 控制
路 基沉 降 、 形 和 不 均匀 沉 落 , 持 良好 线型 , 变 保 造
就 轮轨 间 的 良好 结合 , 以使 高速列 车平稳 运行 , 接
近 理论 轨迹 。
1 3 速度原 则 . 速 度 目标值 是展 现 客运专 线 技术 水平 的最重 要 标志 。为了 达 到 高速 铁 路 的速 度 效 果 , 其平 对
全、 舒适 为 原则 。根 据 京 沪 、 广 、 武 郑武 、 郑西 等客
运专线 及 国外高 速 铁 路 的研 究 和建 设 经验 , 客运 专线选 线 原 则 除 了要 遵 循 普 速 铁 路 的 选 线 原 则 外, 还应重 点考虑 客运 专线 选线 的一些 特殊 原则 , 并找 出影 响选线 的 主要 因素口 。 ]
维普资讯
总第 23 2 期 20 0 7年第 4 期
交 通


Trn p ra in S in e& Te h oo y a s o tt ce c o c n lg
Se i lN o 2 ra .2 3 No. u 2 7 4 A g. 00
1 选 线 的 基 本 原 则 1 1 安 全 原 则 .

铁路综合选线原则思考

铁路综合选线原则思考

铁路综合选线原则思考乐重【摘要】The railway route select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important in design, which control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a railway line. The quality of the route selection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ntities, investment volume,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and eve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ve route selection is discussed in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oute selection as possib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jor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route selec-tion, including politics, economy, national defense, local planning, environment sensitive spot, topographic condition, topographic condition and hydrology etc. , and corresponding principles on planning, geologi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afety are put forward. When the different principles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the comprehensive optimal principle shall be determined based on main restraining factor.%铁路选线是铁路设计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工作,是影响全局性的总体设计,选线质量的高低对项目的工程量、投资、建设难度甚至运营维护都将产生直接影响。

选线的一般原则

选线的一般原则

选线的一般原则
选线是指在规划建设交通、电力等设施工程时,通过调查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确定合理的线路。

选线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选线时必须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如地形地貌、土质、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影响、经济社会因素等,以确定最佳的线路方案。

2. 遵循自然地理条件。

选线时应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尽量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3. 科学合理规划。

选线应遵循科学合理规划的原则,以确保建设的设施符合城乡规划、环保、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4. 全面评估各方面利弊。

选线时应全面评估各种方案的利弊,对环保、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全面考虑,以便做出最佳的决策。

5. 保障工程安全。

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工程的安全性,保证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的安全性,以确保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没有意外事故的发生。

以上就是选线的一般原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1 -。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选线原则

一、铁路建设区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1、合理布局交通网(填补空白、分担压力、活跃路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利于矿产资源开发、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3、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流;4、有利于加快*区脱贫速度;5、有利于社会稳定;6、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7、有利于巩固国防;8、科学技术保障了铁路的建设。

南昆铁路建设的困难:自然:1、地形:高原、丘陵广布,地形复杂、起伏大;2、地貌:卡斯特地貌广布,施工难度大;3地质: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4、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诱发地质灾害;人文: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资金不足;2、技术条件要求高;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

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治意义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

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10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1/3分布在本区,1997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度下降。

浅析不同地区道路选线问题

浅析不同地区道路选线问题

浅析不同地区道路选线问题选线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根据自然条件或工程经济决定路线应该通过哪些据点,避开那些控制点尤为重要。

一定的控制点和据点决定了选线的基本方向。

因此,道路选线首先要明确其作用和位置以及所承担的任务。

如,对于经济中心点和整治点之间的道路,基本选择适当照顾沿线经济点以直达运输为主,为节省运营时间缩短路线长度,地方公路选线一般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为主。

同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地址水纹特征。

文章以不同地区道路选线特征为主,分析道路选线过程中的布线要点。

标签:道路选线;布线要点;路线特征分析作为公路设计的重要环节,选线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公路造价及公路寿命。

因此,分析区域环境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线路对于公路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1 山坡选线与山脊选线1.1 山坡选线(1)路线特征。

山坡线又被称为山腰线,高度在山脊线之下、沿溪线之上,在山腰布设的道路选线。

地质环境好的平缓坡往往线性好,对布线有利且工程施工量较小。

但遇到鸡爪地形或沟谷密集的区域时,就会使得路线出现陡坡急弯,在多雨地区还要增加大量的桥涵构造及防护工程。

因此,在山坡地形选线时,首先要查明要布线的山坡是全部布线还是局部布线,同时做好地质勘测工作,衔接山坡线两端线形[2]。

(2)道路选线要点。

首先,在不影响耕地且山坡下部比较平缓时,要选择平缓地带布线。

当出现阴坡与阳坡时,冰雪地区要选择在阳坡布线,有利于道路养护和行车安全,在冰冻地区布线时要选择路基稳定的阴坡。

其次,当山坡坡度大于45°角时,要避免岩层松散的不良地形,确保不影响路基稳定性。

注意线形质量,减少填挖方数且按照地形布线。

再次,过程中不宜过于迁就地形影响线路。

最后,当山坡横坡大于20°时,应该选择半挖半填的方式,从考虑路基稳定性能入手,创建防护工程,防止路基沿坡下滑。

同时,考虑护面墙以及挡土墙位置,合理确定中线位置科学化布线。

1.2 山脊布线(1)路线特征。

铁路选线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

铁路选线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

铁路选线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摘要:铁路选线是铁路工程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涉及到多个学科,受众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地方利益、地质可靠性、文物和动物保护三个方面,对铁路选线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对策,希望对铁路选线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铁路选线;制约因素;对策引言在铁路工程设计与建设中,铁路选线是关系到全局的总体性工作,综合性强,牵涉面广,科学性高,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面对当前铁路建设标准新、要求高,线路选线方案反复多,协调工作困难的局面,若在铁路建设前期阶段,不统筹考虑选线的各种因素,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对项目的正常进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为了保证铁路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就需要对制约铁路选线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据此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制定更为科学、可行的铁路选线方案。

1铁路选线的主要制约因素在铁路的设计环节之中,线路选线是一个最为基础而且最为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综合性相对而言比较强,也会牵扯到很多的方面,同样也需要用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因此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

在进行铁路选线工作时,常常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如图1所示。

1.1地方利益的影响在铁路选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线路规划与地方城镇互相干扰的问题,由于地方与中央的意见不一致,就会对铁路选线方案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铁路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在铁路选线与建设的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对地方政府的利益产生影响,进而增大了选线的难度,特别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铁路选线的难度会更大。

例如,随着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政策的推行,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地方政府意见的作用越来越大,其要求及意见不一致,使选线方案不稳定因素增多。

1.2地质可靠性因素地质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铁路能否安全运行。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在铁路选线的过程中,应避免在地质环境较差的地区进行铁路选线,尤其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以避免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潜在风险,避免在全新活动断裂或在断裂较窄处以大交角通过。

浅谈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

浅谈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

浅谈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
韩金秀
【期刊名称】《中国铁路》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通过对秦沈、京沪、石太、武广等客运专线及国外高速铁路的研究和建设经验的分析,结合石太客运专线的方案研究,对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证,确保客运专线线路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韩金秀
【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线路处,工程师,天津,3001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
【相关文献】
1.成贵客运专线采空区地质选线思路与实践 [J], 杨英
2.浅谈客运专线选线原则及其控制因素 [J], 张跃湘
3.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综合选线设计研究 [J], 樊志敏
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敦白客运专线铁路选线研究 [J], 高康
5.成渝客运专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地质选线 [J], 陈明浩; 王朋; 赵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

浅谈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

技术创新运专线技术标准高,工程投资大,影响线路走向的因素主要有沿线地形、不良地质以及枢纽总图和高等级公路等。

选线时,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以吸引客流的多少为方案取舍的重要依据,并力求线路短直。

客运站的设置,应以客流量的大小为依据,根据本线地形及经济据点分布特点进行设置。

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应以快捷、安全、舒适为原则,根据秦沈、京沪、石太、武广客运专线及国外高速铁路的研究和建设经验,客运专线选线除了要遵循常规铁路的选线原则外还应重点考虑客运专线选线的一些特殊原则,并找出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

1 选线的基本原则1.1 安全原则安全是铁路运行的首要保证。

客运专线的选线和工程措施都必须充分考虑行车安全,不能遗留安全隐患。

因此线路应尽量绕避塌陷、滑坡、活动断裂带和软弱地基等不良地质地带,个别工点不能绕避时,要采取保证安全的工程措施。

1.2 舒适原则列车高速运行时产生的颠簸和震动使旅客感到不适,各国对高速铁路的舒适性都十分重视。

为保证高速铁路的舒适性要求,除了线路及有关专业设计应满足各项舒适度要求和车辆制造应具有良好的减震、密闭性能外,更为重要的是高速线路的整体刚度。

线路的整体刚度直接影响列车纵、横向振动和滚动摇摆。

整体刚度主要体现在桥梁等结构物与路堤、路堤与路堑的协调,应避免频繁交替设置,减少不同刚度的变化。

不同刚度之间应设置过渡段,避免突变。

要提高路基的刚度和稳定性,控制路基沉降、变形和不均匀沉落,保持良好线型,造就轮轨间的良好结合,以使高速列车平稳运行,接近理论轨迹。

1.3 速度原则速度目标值是展现客运专线技术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为了达到高速铁路的速度效果,对其平均速度与最高速度的比值,应予合理控制。

参照国外经验,新建的高速铁路或客运专韩金秀: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线路处,工程师,天津,300142摘 要:通过对秦沈、京沪、石太、武广等客运专线及国外高速铁路的研究和建设经验的分析,结合石太客运专线的方案研究,对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证,确保客运专线线路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

客运专线选线主要设计原则和特点

客运专线选线主要设计原则和特点

客运专线选线主要设计原则和特点李秉涛【摘要】从满足旅客乘坐舒适度,力求使线路短直,做到系统最优,与城市规划结合,节约用地,环境保护,合理处理与军方关系、文物保护等几个方面,阐述客运专线选线设计原则和特点.【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5(000)004【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客运专线;选线设计;乘坐舒适度;系统优化;城市规划;节约用地;环境保护;文物保护【作者】李秉涛【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线路处,天津,3001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8《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描绘了至2020年客运专线建设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初步形成以京沪、京广、京哈、陇海、浙赣、青太客运专线及沪汉蓉、杭甬深客运通道为骨架,相关客货运混跑提速线路为连接线的快速客运网,其中客运专线里程约1万km。

建成环渤海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城际客运铁路总里程达2 000 km。

根据客运专线建设形势,铁道部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而客运专线的选线设计是建设一流的客运专线的基础,也最是体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京沪客运专线选线设计的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客运专线选线设计进行总结,希望对其他客运专线的选线设计有所指导和帮助。

1 客运专线选线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原则,满足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客运专线铁路列车运行速度高,使各种不利因素在列车高速运行时被放大。

当列车高速运行时,列车的竖向和横向加速度增大,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各种振动叠加在一起而产生更大的振动。

因此,客运专线设计必须满足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

客运专线选线采用的线路标准,要在满足经过比选后确定的速度目标值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标准。

京沪客运专线选线设计中,尽量采用了较大的曲线半径和较长的坡段长度,提高线路的平顺性,以尽可能降低列车的横向和竖向加速度,最小曲线半径只是在枢纽内、地形困难地段采用。

北京至徐州段线路全长670.24 km,7 000 m的最小曲线半径在天津枢纽采用2处,济南枢纽采用3处,济南至徐州受地形条件限制采用10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创新运专线技术标准高,工程投资大,影响线路走向的因素主要有沿线地形、不良地质以及枢纽总图和高等级公路等。

选线时,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以吸引客流的多少为方案取舍的重要依据,并力求线路短直。

客运站的设置,应以客流量的大小为依据,根据本线地形及经济据点分布特点进行设置。

客运专线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应以快捷、安全、舒适为原则,根据秦沈、京沪、石太、武广客运专线及国外高速铁路的研究和建设经验,客运专线选线除了要遵循常规铁路的选线原则外还应重点考虑客运专线选线的一些特殊原则,并找出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

1 选线的基本原则1.1 安全原则安全是铁路运行的首要保证。

客运专线的选线和工程措施都必须充分考虑行车安全,不能遗留安全隐患。

因此线路应尽量绕避塌陷、滑坡、活动断裂带和软弱地基等不良地质地带,个别工点不能绕避时,要采取保证安全的工程措施。

1.2 舒适原则列车高速运行时产生的颠簸和震动使旅客感到不适,各国对高速铁路的舒适性都十分重视。

为保证高速铁路的舒适性要求,除了线路及有关专业设计应满足各项舒适度要求和车辆制造应具有良好的减震、密闭性能外,更为重要的是高速线路的整体刚度。

线路的整体刚度直接影响列车纵、横向振动和滚动摇摆。

整体刚度主要体现在桥梁等结构物与路堤、路堤与路堑的协调,应避免频繁交替设置,减少不同刚度的变化。

不同刚度之间应设置过渡段,避免突变。

要提高路基的刚度和稳定性,控制路基沉降、变形和不均匀沉落,保持良好线型,造就轮轨间的良好结合,以使高速列车平稳运行,接近理论轨迹。

1.3 速度原则速度目标值是展现客运专线技术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为了达到高速铁路的速度效果,对其平均速度与最高速度的比值,应予合理控制。

参照国外经验,新建的高速铁路或客运专韩金秀: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线路处,工程师,天津,300142摘 要:通过对秦沈、京沪、石太、武广等客运专线及国外高速铁路的研究和建设经验的分析,结合石太客运专线的方案研究,对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论证,确保客运专线线路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

关键词:客运专线;选线;原则;影响因素客当轨道车运行速度高于限速3 km/h时监控装置实施常用停车,确保轨道车在关闭信号机前停车。

轨道车在关闭区间信号机前停车后,允许再度起车以低于20 km/h速度越过关闭信号机。

预留安全距离:区间300 m;站内200 m;关键站150 m。

(5)自停解锁。

常用停车后,显示器上自停灯亮,当轨道车速度减为0后,监控装置自动解锁,不需任何按键操作。

但因防溜启动引起的自停动作,需人工按压【警惕】键,监控装置才能解锁。

LKJ-93AP型轨道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是针对轨道车在运输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成功地将列车运行安全监控记录装置由原来只适用于机车安装环境,移植到现有的各种类型轨道车上,使其具有防止“两冒一超”行车事故的功能,在正线上运行步入有序可控的状态。

该系统经广铁(集团)公司、郑州铁路局运行考核,取得了较好效果。

随着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将从根本上杜绝轨道车运行领域行车责任事故的发生,为铁路部门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 赵向红收稿日期 2004-12-31浅谈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线,其平均速度与最高速度的比值应达到0.9以上,困难地段在0.85以上为宜。

如果只有少数区间达到最高速度,而大多数区间低于最高速度,那么确定的最高速度将失去意义。

主要技术标准依据最高速度而定。

如果多数区间达不到所确定的最高速度,将造成标准的不合理和工程投资的浪费。

因此,最高速度的确定必须综合研究地形条件和工程情况。

1.4 效益原则效益包括企业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是除国防和政治所需的特殊项目外的所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依据。

客运专线投资较大,线路走向、车站布点要有利于广泛吸引客流,便于旅客乘坐,以增加客票收入,保证企业有良好的财务评价,有偿还投资的能力。

同时还应考虑能尽量向社会提供快捷、方便的交通条件,以利于促进、激发沿线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减少依赖于能耗高和污染严重的客运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投资与效益是失和得的关系。

线路走向方案和车站布点要谋求失小而得大,应进行经济分析。

客运专线的线路在效益原则下,仍应追求顺直、短捷,车站的数量和站间距离,亦应按客运专线的特点控制,客运量较少的城镇,不宜设置车站。

1.5 兼容原则客运专线不是孤立的线路,应是融汇于整个铁路网中的线路,应与路网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速和中速的跨线旅客列车,都要驶离客运专线进入路网干线,或从路网干线驶入客运专线。

客运专线和路网干线是统一的整体,应具有兼容性。

因此,客运专线的线路走向宜靠近既有线,特别是与既有线上重要的客运站和必要的接轨客运站应尽量靠近,以便于修建客运专线与既有站间的联络线,沟通高速、中速客车在既有线与客运专线间的通路,便于旅客换乘。

2 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影响线路走向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沿线地形、主要政治经济据点、不良地质、铁路枢纽总图布局、高等级公路等五个方面,下面以石太客运专线为例进行论述。

石太客运专线东起河北省石家庄市,西至山西省太原市,线路穿越太行山,沿线地形困难。

线路走向主要受沿途地形控制,其次受主要政治经济据点、不良地质、铁路枢纽总图布局、高等级公路等因素影响。

2.1 沿线地形本段线路地处太行山区,沿线地形困难,石家庄—山尹为华北平原西缘,山尹—上寨为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上寨—阳泉为低山区,阳泉—寿阳至太原东山(沛霖)为中低山区,沛霖—岗头为山前倾斜平原,岗头—太原为晋中盆地。

地形对线路走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最大坡度和最小曲线半径的选择。

2.1.1 最大坡度的选择石家庄—太原航空线附近,由井陉沿绵河、桃河经阳泉至寿阳为越岭高程最低、经济据点最多的通道。

沿线高程石家庄最低为64 m,芹泉最高为1 074 m,太原高程为810 m。

自然坡度石家庄—上寨6‰,上寨—吴家窑18‰,吴家窑—阳泉6.5‰,阳泉—芹泉15‰,芹泉—太原4.5‰。

根据沿线自然坡度情况,研究比选了12‰、15‰、20‰三种最大坡度方案。

方案除上寨—吴家窑、阳泉—寿阳两越岭地段工程数量有明显减少外,其余地段工程数量变化不大。

在12‰方案中,用足最大坡度地段104.03 km,占线路长度的51.72%;在15‰方案中,用足最大坡度地段79.735 km,占线路长度的39.7%;在20‰方案中,用足最大坡度地段72.35 km ,占线路长度的36.15%。

12‰最大坡度方案较15‰、20‰最大坡度方案增加工程投资42 467.4万元、85 606.5万元,增幅为3.5%、7%,其年运营费分别减少729.7万元、1 393.8万元。

12‰最大坡度方案虽投资略高,但可减少运营支出。

由于石太客运专线为我国高速客运网“四纵、四横”的一部分,为了便于本线与其它线的交流,提高路网使用的灵活性、整体性,本次研究推荐采用12‰最大坡度方案。

2.1.2 最小曲线半径的选择最小曲线半径是客运专线主要设计标准之一,与铁路运营模式、速度目标值、旅客乘坐舒适度和列车运行平稳度等有关。

合适的欠超高可提高高速列车的旅客舒适度,减少维修工作量。

适宜的过超高可减少中速旅客列车对曲线内轨产生的磨耗和对线路的破坏,保证高、中速列车旅客舒适度。

高中速旅客列车不同速度匹配最小曲线半径计算结果见表1。

石太客运专线运输模式高、中速列车速度匹配为250 km/h与160 km/h,同时兼顾140 km/h中速车。

本次研究根据《时速200 km新建铁路线桥隧站设计暂行规定》附录E中“时速250表1 高中速旅客列车不同速度匹配最小曲线半径最大坡度12‰方案除阳泉—寿阳间适应地形稍差外,其余段落均能较好适应地形,15‰方案、20‰浅谈客运专线选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影响因素 韩金秀技术创新km新建客运铁路线桥隧站设计主要设计参数”之规定, 采用最小曲线半径4 500 m,个别3 500 m,推荐曲线半径5 000~7 000 m。

2.2 主要政治经济据点石家庄—太原间航空线附近主要经济据点有鹿泉市、井陉县、阳泉市、寿阳县,向北有盂县,向南有平定县、晋中市。

其中阳泉市总人口63万,城区18.3万,是全国最大无烟煤产地之一,也是沿途最主要的经济据点,对线路走向影响较大。

其次为晋中市,总人口300万人,其中所辖榆次区人口53万人,是晋中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晋中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沿途第二个主要经济据点,但考虑距本线终点太原仅23.9 km ,且两地间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对线路走向影响较小。

其余各县市人口均在3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更少,对线路走向的影响均不大。

2.3 不良地质线路经过地区主要为山区重丘、河谷阶地及山前冲积平原,沿途地势较陡,自然纵坡较大,局部有采空区、崩塌落石。

井陉矿区距线位较远,不影响线路方案;阳泉矿区均为国有煤矿,线路从桃河保护煤柱通过,且已避开采空区影响范围;盂县矿区采空边界距线位300 m,线路可以安全通过,局部地段有小煤窑,可以采取局部绕避或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线路除需绕避阳泉、平定、盂县大型煤矿采空区外,其余不良地质现象只需采取适当加固措施,不对线路走向产生大的影响。

2.4 铁路枢纽总图布局针对线路两端既有线情况及规划建设情况,结合客货流主要流向、车站能力及线路基本走向,综合研究比选各引入枢纽方案。

石太客运专线线路所经地区大部分地形困难,加上客运专线曲线半径大、技术标准高、展线困难。

针对这一特点,本次研究根据山区选线的基本原则,结合对石家庄枢纽总图、太原枢纽总图的总体规划研究,对石太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比选。

石家庄铁路枢纽总图综合考虑了铁路的规划建设及石家庄市政建设、规划等情况,对石家庄高速客运站综合研究、比选了利用既有石家庄站、新建石家庄西、新建石家庄东3个站位方案。

其中新建石家庄东站方案立足于城市的长远发展,为城市的飞速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

随着石家庄市城市东移进程加快,新建的石家庄东站必将加快开发区和主城区之间的相互融合。

而且车流量较大的的京广客运专线线路顺直,正线长度短,在工程投资、适应城市规划及施工过渡方面综合优势明显,因此枢纽客运系统方案推荐在京深高速公路东侧新建石家庄东站方案。

对于太原枢纽,结合既有枢纽总图的研究及太中线的引入,分别研究比选了客运系统集中太原站作业及分散至北营或小店作业两种作业模式。

其中集中太原站方案具有城市和铁路配套设施完备、充分利用既有设备、交通便利、旅客换乘方便、有利于吸引客流,增加运输收入,提高投资收益等优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研究推荐南端引入太原站南端设高速动车运用所的集中方案。

2.5 高等级公路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较快,规模较大,经常与铁路走在同一个通道之中,由于技术标准的不同,造成铁路和公路选线存在较多的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