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汇报稿2019.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例“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在课堂设计中达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的一致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匹配程度)。它包括目标指引下的三层含义:一是教-学一致性;二是教-评一致性;三是评-学一致性,这三个因素两两存在一致性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构成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所有涵义。右边这个图形是教-学-评三因素理论模型。

“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期相关研究已经给课堂带来了相应的变革:学习目标从似有若无到走向核心引领,课堂设计从始于教学走向始于目标,课堂评价从随心所欲走向理性导航,教学活动从低效繁琐走向有序开放。所以,我们必须走到目标导引下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设计中来,以学习目标为导向,设计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简单的说,“教—学—评一致性”就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评价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的,即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教师的教,是为学习目标的教;学生的学,是为学习目标的学;课堂的评价,也是对学习目标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解决三个问题:(1)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2)怎样设计评价任务:我怎么知道他们已经到哪里?(3)如何根据目标和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安排学习让学生更容易更快更安全到那里?以上三个问题解决了,在边教、边学、边评价的过程中,对教与学的信息进行收集、判断并不断改进,是一个一体化的过程。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不论一课时,还是一单元,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课程标准是“目标确定”“评价设计”“教学展开”的基础;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学生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目标的确定要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再如

课程资源)三个方面来确定。

目标确定的依据1是:教材分析。同样,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位于七年级上册第七章第3节,是对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进一步深化,主要探究“移项”并如何应用“移项”、方程系数化为1等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同时也为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奠定相应基础,旨在引导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形成系统知识结构。本节的难点是对“移项”的探究和应用,重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具体步骤。教材分析的主要关注点有:(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发掘本节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2)理解教材中例题、习题等编排思路,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发生、应用过程,提炼教学方法、技巧。(3)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精析然后提炼加工,分析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目标确定的依据2是:学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简单的变形,同时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对方程有了初步的认识。要想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除了要熟练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将方程的系数化为1外,对“移项”的探究、理解及应用是关键,对初一学生来说并不简单,应针对“移项”的发生、生成和应用过程进行重点探究学习,同时应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行重点练习,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技巧并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学情分析的主要关注点有:(1)学生在此之前以学会了什么?(2)要想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做什么?(3)本节对学生来说困难点或障碍点是什么?

目标确定的依据3是: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叙写,首先要进行课标研读。比如,七年级“7.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一节,课标的基本要求是:能解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要分四步进行目标的叙写: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形成剖析图;写出学习目标。

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能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

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扩展可采用概念认知图展开、词汇意义展开、理论概念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教师可自行决定最佳的方式。如说出、分析、比较等.

“探究”:通过具体探究,理解移项法则和将方程的系数化1。

“训练”:通过典题训练,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并能应用。

第三步:形成剖析图

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

鉴于以上原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条陈述(或通过目标叙写)表述为以下三点:(1)通过对方程变形的探究和训练,理解移项法则,并能应用移项法则对方程进行变形。(2)通过具体的系数化1的专项训练,知道如何将方程的系数化1,明白其变形依据。(3)通过典题讲解与习题训练,知道解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体会解方程过程中方程的转化过程,运算时要细致、认真。

(二)评价任务的设计

学习目标的设计或确定对大家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教学评一致性”下的评价任务的设计却与我们通常教学设计的流程有所区别。传统的教学设计流程,是“先确定教学目标,再设计教学活动,最后进行评价”。而基于目标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教案的设计流程,为了确保证据的“有效”,它把评价任务前置,放在教学流程设计之前,即“先撰写学习目标,再围绕目标确定评价任务,最后设计教学过程”。所以我这里就如何设计评价任务做简要的解读。

评价任务是指为检测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检测性、评价性项目(学习任务)。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纸笔测试,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二是表现性评价,如师生问答、展示、表演、实验、调查等。评价任务的设计需要关注几个点:(一)明确设计顺序,它与通常的教学设计不同,它一般是将任务前置,放到教学流程的前面,即“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过程”,采用的是逆向设计的路径;(二)与目标的一致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评价任务,进而搜集评价信息,应用评价信息,它贯穿教学全程,甚至也可延伸到课后。(三)描述清晰可执行,评价任务不是学习目标,它描述的是“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以确保“做的怎样,设计时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要我做什么”“要我怎么做”。教师语言要清晰明白,不要用“学会”“能”之类的词语,教师可以提供样例或进行必要的示范。(四)任务方式多样性,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可以多角度设计不同评价任务,也可以设计不同层次或形式的评价任务,同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