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社会共同体就是指由若干个人、群体和组织依据一定的方式和 规范结合而成的集合体。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研究社会共同体的 科学方法
二、“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
1、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虚假共同体”
“真实共同体”
2、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共同体的两面性 3、社会共同体分析方法的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本讲主要内容: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主要内容:
“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 点 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的尺度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 点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二)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的含义:
概念
理解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的作用:
3、人民群众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1、个人及其划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的学说的基本观点 及其主要缺陷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探究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探究作者:吴云云来源:《山东青年》2017年第10期摘要:社会历史的发展延续,离不开社会主体,研究社会主体是十分有必要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
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体本质的前提下,坚持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
社会主体不仅能够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也能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
本文通过深刻理解社会主体的内涵,并分析社会主体的研究方法,从而进一步揭示研究社会主体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探究一、社会主体的内涵(一)一般意义上我们理解的社会主体内涵提到社会主体,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就是人,一般我们把人等同为社会主体。
当然,这是狭义的理解。
从广义上来说,社会主体包含的范围多,大到国家、民族,小到每光大人民群众,都是社会主体涵盖的范围之内。
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努力为提高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心力。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现实的人”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文中强调“现实的个人”是我們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这里现实的个人,是指真实存在的、从事实际活动的、非口头上、非臆想出来的。
这些现实的个人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创造物质、精神、文化生产。
同时,社会不是一个一个“现实的人”简单累加,而是由这里面所有的“现实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之间的联系组成、依托自然环境和物质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交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
人的社会属性也就从中产生。
二、社会主体的研究方法(一)正确理解社会主体的本质本质,是指根本的、唯一的特征。
自然属性不能称之为本质,社会主体的本质即他的社会属性。
人在从事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意无意都在作出主观能动反应,这是动植物不具备的,人独有的属性。
在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同时,人们会有意无意结成各种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在实践的不断推动过程中,这些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社会主体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研究生课程2020
我们要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历史观:一方面要看到人类社会 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要增强对社会发展前景的信心,反对历史循环论和 历史倒退论;另一方面,要看到社会历史进程的暂时的曲折、停滞、倒 退,反对历史直线论。要坚持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历史辩证法,牢牢 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坚定意志,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一路前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一般的规律,但这种 规律总是通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发展的特 殊规律表现出来的。
人类社会的历史遵循着从低级到高级的顺 序发展,并且由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地域性发 展向世界历史性的发展转变,这是不可逆转 的趋势,这是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受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 水平,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历史 以及自然条件时代变迁和其他国家、民族的 影响,因而社会的发展又呈现出复杂性和多 样性。
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和主题 选择性
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
第一节 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都处于 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之中。人类社会的历 史发展过程,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前进性与曲折 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辨证统一。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人们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看法,与人类的认识与实践水平密切相关。在自然科 学与社会科学不发达的时候,存在着一种非历史的观点。如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 在自然领域,尽管承认自然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但又认为这种运动永远绕着一个圆 圈运动,没有前进、发展,总是产生同一个结果;在历史领域,中世纪被看做是千年 普遍野蛮状态造成的历史简单中断,而没有看到文化领域的扩大,一个富有生命力的 大民族的形成。 黑格尔以客观唯心主义的方式表达了世界是一个发展过程的辨证法思想。
浅谈对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认识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就是把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研究人的活动、人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人是社会的主体,要想研究社会就必须先研究社会的主体。
马克思在关于社会主体的研究中指出了三点,一是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二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现实的人”,它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是生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备不同的社会属性和特征的人;三是社会历史研究应当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
早在1844年,马克思在其《经济学哲学》的手稿中就提到整个世界历史无外乎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复活。
如果把社会历史的过程发展看做是一部历史剧的话,那么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既是这部历史剧的演员,也是这部历史剧的导演和编剧。
此外,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而人存在的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
现今,在我国政府所提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理念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建立在马克思所说的人存在的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的基础之上的。
也就是说应当以人的发展状态来衡量社会的发展,要突出人的发展状态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马克思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主体,但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它从社会中获得自己的存在,它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存在和发展会受到社会的制约。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发展,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人才能从片面发展到全面、从畸形发展到完整、从贫乏发展到丰富、从潜在发展到现实。
另外,人的才能的施展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制约人、塑造人,现代化社会塑造着现代化的人。
马克思主义与主体研究
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大人 物的历史”。 —卡莱尔 历史的意义在于“超人” 的诞生,“超人”具有 “决定一切的力量”, “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 生色” ;人民群众 “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 定形的材料,是一块需过程(与社会历史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
在《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以生产方式发展为基础,以人的发展 为侧重点,力求通过对人的发展和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特别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状况 的分析来全面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首次提出了“前资本主义—资本主 义—共产主义”三大社会形态说,认为依托三大社会形态的演进,人的发展经历 “人的依赖关系”下“原始的丰富” 、“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及工具性
与主体选择性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历史是合目的性与合规 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体性原则
1.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 察社会客体; 方法论意 义 2.要坚持事实判断和价值 判断即真理原则和价值原 则的统一;
3.对主体作用的评价要坚 持历史分析法和阶级(阶 层)分析法的结合。
主讲内容
一
从“现实的人”出发,是马克思主义 社会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前提
二 主体评价方法:历史分析法 和阶级(阶层)分析法 三 坚持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统一的方法
一、从“现实的人”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 研究的方法论前提
1.关于现实的人的本质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 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 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考察人的类本质:劳动(实践)性。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 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同时,强调“个人是社会存在物 ”,在对“人”的认识上,超越了费尔巴哈; 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考察人本质的社会性。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马克思揭示的 是人作为类区别于各类动物的类本质,不能把人与人区别开来。因此,深入到人与人 的社会关系角度探讨人的本质问题是必然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 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总和。” 《资本论》中:“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 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人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
201854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别
社会现象与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诸类自然现 象有很大的不同。概括地说,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至少 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区别:
? 第一,复杂程度不同。不能把研究自然现象的方 法直接搬进社会现象研究领域中来。
? 第二,因果联系方式不同。 ? 第三,受认识主体的影响程度不同。
? 第四,在自然界,其规律的表现有其齐一性、规 则性和重复性的特点,人们对它的研究不会影响其存 在的形态和性质,因此,在其科学认识的范围内 ,自 然科学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自然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
马克思主义 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学习的目的
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教育, 通过深入学习 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硕士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了解人文社会科学概况,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 究程序与研究设计,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研究 方法的使用,提高学习者的知识面、思考能力和 研究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 》: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 学(社会科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 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
?主要是关于人类思想、文化、价值和精神 表现的学科。它所研究的是一个精神与意 义的世界。
?最为古老: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伦 理学)、语言学、宗教学、考古学、艺术 、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美术
?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 气象学等基础科学和 农业科学、生物学 、医学、材料科学等实用科学。
李约瑟之谜
?英国生物化学家李约瑟编著15卷《中国科学技 术史》: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 那为什么像伽利略、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 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 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 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 欧洲人着了先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研究生5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案例:秦始皇不能用电脑、开明盛世和末代乱世 对人的影响、婚礼变成葬礼
2020/5/15
21
-
“真理最初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一是大多数人是无知无识的,他们对问题的看
法经常是错误的。而政治是专业人才的领域, 但专业人才永远是少数。 二是由于大多数人都是无知无识的,就很容易 受人蛊惑、摆布,特别是被无耻而又有野心的 鼓动家利用。
——马克思、恩格斯
注: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人是工具还是目的?
注:人的物化:工人物化为劳动力商品,资本家物化为人格化资本。 (劳动机器与挣钱机器)
2020/5/15
18
2、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原因: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
3、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按照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大小,个 人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2020/5/15
牛顿
孙中山
23
- “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不得志之人),
非知得也(智慧超群);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 通人(得志之人),非知失也(才能低落), 时势适然。”
——《庄子·秋水》
杰出历史人物作用:是一定历史事件的倡导者、发起者、 组织者与参与者,对历史进程有重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真实共同体”是指符合全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 -“虚假共同体”是指在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某一阶级
为自己本阶级的利益所建立的社会共同体。
-
3、“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 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是对未来社
会(共产主义)的社会共同体的制度特征的构想。其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三、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 范式 概念是由库首先提出来的,用来表达科学研究活动的一般特征和规律。 • 所谓范式,是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
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 在社会学发展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逻辑特征以及所采取模式的不同,社会学的
范式大体可概括为三大类型:实证范式; 解释范式; 批判范式。
•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 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1)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2)逻辑思 维方法原则;(3)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 第一,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关心的是变动中的尤其是现 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 问卷调查法是社会学研究中用于收集资料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 问卷调查法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
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文化价值观与社会成员的行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 问卷调查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调查总体、选择抽样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实施调查、汇总和录入数据、分析数据等等。
的。参与观察法是指观察者进入观察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所,参与他们的生活 和工作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观察研究对象的各种行为及其变化情况。 • 深度访谈也是田野调查中获得信息和资料的重要途径,只有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和沟通,才能了解当地人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当地文化的内在意义。
三、实验法
• 实验法,就是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为了控 制某些自变量可能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实验法常常在实验中将被试或实验对 象分为两个组: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控制组。通过对两组实验结果的比较, 检验某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重点
Yao 绪论:1、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答:1人类社会具有客观性即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社会现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去把握它的规律;2社会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各要素在相互联系中发挥为其作用,所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要用联系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或事物2、其他;这到底是个神马意思内可能就是这章还有其他考点吧第一章:1、如何理解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答:1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是否正确,在理论的范围内是不能解决;作为检验理论是非的标准,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应当辩证地加以理解;所谓确定性,就是只能以时间的结果论是非,不能以本本论是非,不能以圣人论是非,不能以权威论是非,不能以长官意志论是非,不能以自我感觉论是非;不确定性,是说任何实践是具体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它不可能完全证实或证伪一切认识,而且这种证实和证伪索道道的程度或边界也是相对的,因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凡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就毫不动摇地加以坚持;凡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认识,就坚决及时地加以纠正;凡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的东西,就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既防止主观盲目性,又要防止思想僵化;2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一方面不断为我们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认识工具,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和认识工具又总是有限的,从而有限制着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这种状况决定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只能是具体的历史统一,而不可能是绝对的统一;3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与迷信是对立的,坚持科学必须破除迷信;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否则就会丧失根本、迷失方向;同时又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从哪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在新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社会科学研究要尊重本本,但不能搞本本主义;要尊重别人的经验,但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尊重自己的经验,但不能固执己见;对一切都要加以分析,看它是不是真有道理、有几分道理,择其是者而从之,其不是者不从之;就是说,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最可宝贵的品质;2、其他;第二章:其他;第三章:1、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与本专业学科理论的基本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谈谈矛盾分析方法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意义;答:经济对人口起决定性作用;马克思认为,不同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规律,人口的运动、发展、变化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口规律;经济是决定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决定人口自然变动的主要因素;经济决定人口的社会构成,决定人口的各种社会规律性,如阶级的规定性、职业的规定性、部门的规定性等等,这也就是说,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且这个总体中的丰富的规定性,都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决定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家庭;人口对经济的反作用;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人口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指出,人口是社会生产力的要素,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生命实体;社会经济是由一定人口组成的,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也就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任何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因此,人口也必然影响生产力,影响生产关系,影响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全部经济活动;自从出现人类活动以来,人与自然这对矛盾就长期存在至今;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与经济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人类要发展经济就要依靠自然资源的使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就会造成资源的耗竭,反过来抑制人类的发展;因此,人类如果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关注这对矛盾,在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达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的永续发展;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类是环境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不是被动的适应自然环境,而是主动的改造自然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认了的任何行为都不许遵循自然规律;所以,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不可分的,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一个系统,将二者割裂开来,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非常有害的;同一性对立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国家应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指导我国在宏观经济调控上要实施的具体政策,还要正确把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和谐发展;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若使两个政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所以,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分别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措施,充分协调两个政策间的关系,使其最终的目标达到最优组合;2、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的,而对某一社会历史现象的正确把握是以人类社会历史整体的正确认识为前提的;请结合本专业理论的具体情况,谈谈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总体正确把握的哲学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的重要理论指导意义;答:仅供参考,还木有联系专业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第五章:1、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是什么答:“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社会是由“现实的人构成的,社会发展过程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过程,研究社会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所谓“现实的人”就是处于一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的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的人,而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了全部感性世界的基础;“现实的人”是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从人类总体角度说,有历史上的“历史的现实”的人,又处于当下社会活动中现实的人,有未来社会中的“未来的现实”的人;从个体角度说,有处于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人,有不同知识和经验背景、不同感性特征与理性特点的人;从个体成长史的角度说,有处于不同智力发育、情感状态和社会素质养成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的人;“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内容由现实的人的能动的历史活动构成;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是“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关系;如果说社会历史发展是一部长篇历史剧的话,那么,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既是社会历史剧的编剧和导演,又是社会历史剧的表演者;人类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长篇历史剧;离开“现实的人”这个出发点,用神、绝对观念、抽象的人性去解释历史,都不可能正确地说明历史;2、如何理解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答:社会历史过程是通过社会历史主体的活动实现的;研究社会历史过程,必须研究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首先,首先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1. “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社会是由“现实的人”构成的,社会发展过程是“现实的人”的活动过程,研究社会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现实的人”是处于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内容;离开“现实的人”这个出发点,不可能正确的说明历史;2. 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人民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存在方式,社会发展规律深深的存在于这些最基础的社会活动之中;3. 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内容,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中心环节和最高目标;其次,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 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只有在社会之中并通过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社会共同体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社会共同体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 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性质;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共同体,社会进步是社会共同体的虚假性逐步消除和真实性不断实现的过程;3.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实现“人的自由全民发展”的社会条件;最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在三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作用;杰出人物是在群众的时间活动中产生的,代表了群众的利益和要求,集中了群众的经验和智慧,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拥护;研究社会历史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同杰出人物的重大作用结合起来,给社会历史以全面、科学的解释;3.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有: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第六章:1、如何理解社会评价及其标准答:1 社会评价是指社会科学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评估、评定、把握;社会评价的方法既要体现一定的价值观,又要符合认识的逻辑;因而同样要坚持实事求是; 评价总是与认知一起进行的;即使人们在具体的研究之前,已经形成某种价值观念和评价结论,它也不能代替在具体的社会研究中,依据对象的事实发生和发展的逻辑所做的具体评价;具体的、实事求是的社会研究会呈现出对象自身的价值向度和逻辑,这种向度和逻辑会影响、矫正甚至改变既有的价值观念,使我们形成真正合理的评价尺度或标准;社会评价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和形式,但从根本上说是关于社会“进步”与否的评价;社会进步是社会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统一的基础,也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统一的最终旨归;2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A.人类是是靠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社会生产能力而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自己最大的财富,也是构建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社会进步的最核心内容,也构成了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是客观力量,评价任何现象、政策、制度和历史作用,都应当把社会生产力放在基础地位,作为根本标准;当然,并不否认社会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现象各自的评价标准;B.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幸福,是我们进行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以人为本”是人民利益标准的时代表达,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凡事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凡事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都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因而也是社会评价所必须坚持的标准;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之“根本”,在于社会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前提性、先决性条件;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之“最高”,则在于人民是社会发展和价值评价的目的所在;2、其他;第七章:1、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方法论解读全球化趋势答:“世界历史”不是一个历史编撰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哲学历史观的概念,它揭示的是各个国家和民族进入全面的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时代,结合成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有机联系的世界性系统整体的历史事实;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世界性整体特点的反映,也是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方法论原则;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包括资金、人员、商品、信息等全球性流动和经济活动国际合作的全球性展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扩展,使各个国家都处于世界范围的开放和竞争之中,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使得产业结构、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计算机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根本改变了人类传播方式和知识增长方式,使得每个人都能够直接面对人类文明的全部成果,实现个体与类的双向互动;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风险也需要全球合作才能解决;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积极开放、参与国际合作、融入世界潮流成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世界性眼光、开放性心态思考自身发展问题,深入研究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政治发展与政治多极化、文化交流与文化多元化等问题,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人文精神内涵答: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反思与考察,是立足于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个人,以生产实践为历史的基础;但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没有同人的解放与发展割裂开来,而是与人的解放与发展联系起来;因为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一部世界历史发展史实际上是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历史;离开人的解放与发展去谈世界历史,既不可能也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可以发现将人的解放和发展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联系起来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所讲的世界历史形成的两个条件即“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正是人获得解放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两个条件,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于普遍的交往,……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而这两个条件又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人的解放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条件的、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使自己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世界历史过程;因此,可以说,人的解放与发展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相一致的,世界历史的进程本质上是一个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的过程;可见,从实践观的思维方式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以现实的人的发展和解放为核心的;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问题一直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主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只有到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才有资格谈论自己的所谓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基本内容和标志的世界历史是使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成为一个现实问题的历史基础,是把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提到实践的高度的可靠根据;从生产力这一角度来看,“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既是人的实践本质力量对象化关系全面生成的结果,又是各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第一个基本条件;生产力既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尺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又是衡量人的发展的价值尺度,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原则;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内在一致的;人通过实践不停地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客观世界中,这种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发展得越广泛,越深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就越高,人的本质力量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只有充分发展生产力,积累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类的解放创造条件;中国作为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全球化过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历史的与现实的各种原因,我们仍然面临着艰巨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探讨中国现代化问题指明了道路和方向;首先,马克思世界历马克思世界历马克思世界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即一种“世界历史眼光”;其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深刻揭示,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针;再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世界历史尺度的确定,也深刻地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应始终把人的现代化摆在首要位置,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
6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首先,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在本质上 是一致的。人的物质生活状况和社会关系 状况,就是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内容。离 开了人的存在状态和发展状态就谈不上社 会的存在和发展。 其次,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和根本内容。人们通过追求自己的目的而 创造自己的历史。所以,确立人的发展状 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中心环节和最 高目标。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的一个根据 根据这个思想,我们来理解我们今天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不能完全摆脱物 的依赖,要发展生产力还要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要走向人的自由。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是如何研究人 的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地认识人 的本质,人的社会性及其社会共同体,以 及人的解放与发展等问题的方法论思想。
2、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1)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又 表现为具体的社会共同体,研究特定的人所生活 的特定的社会共同体,是认识特定的人的基本途 径。 (2)社会结构也表现为不同社会共同体组成的 复杂性体系。分析社会问题,就是分析这些不同 的社会共同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变化的趋 势和规律;研究社会管理,就是协调不同社会共 同体之间的关系。
3、“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简明地把社会主义 和共产主义称为“自由人联合体”,是比资本主义 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 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是对未来 社会的社会共同体的制度特征的构想。 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所 内涵的自由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 重大的实践意义。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第五章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圣才出品】
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概念题1.中层理论答:中层理论又称为中观理论。
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最早对中层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认为中层理论既不是具体研究中的操作性假设,也不是包罗一切的宏观巨型理论,而是针对某一方面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的分析框架,它由有限的几组假设或命题组成,并可通过逻辑推导产生可证实或证伪的具体的操作性假设。
比如,教育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理论、市场分配与再分配权力的理论等,就是中观理论。
2.信度与效度[华中农大2011年研]相关试题:信度[华中农大2010年研]答:(1)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社会现象的程度。
简言之就是测量的一致性。
若在同等条件下,对变量进行重复测量,其结果相同,那么测度是可信的。
(2)效度是指测量的内容是否同测量的要求(理论前提)相符合。
测量的效度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测量效度是指所测量的指标内涵正是概念内涵,二者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
②测量指标应该尽可能涵盖概念,二者在程度上应尽可能重合。
3.社会指标答:社会指标是指一定社会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是衡量社会状况的尺度,是预测社会后果的重要手段。
社会指标具有具体性、定量性、易于解释性、时间性、综合性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社会指标”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雷蒙德·鲍尔在其1966年发表的《社会指标》一书种提出,很快成为社会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二、简答题1.简述数据编码及其作用。
[人大2012年研]答:(1)数据编码的含义数据编码是指把需要加工处理的数据库信息,用特写的数字来表示的一种技术,是根据一定数据结构和目标的定性特征,将数据转换为代码或编码字符,在数据传输中表示数据组成,并作为传送、接受和处理的一组规则和约定。
(2)数据编码的作用①由于计算机要处理的数据信息十分庞杂,有些数据库所代表的含义又使人难以记忆。
为了便于使用,容易记忆,常常要对加工处理的对象进行编码,用一个编码符合代表一条信息或一串数据。
方法论第五章
2、历史分析的方法。历史人物都 是时代的产物。特定的历史条件为他 们提供了历史舞台,可以使他们有所 作为,也限制着他们的作为。我们评 价任何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都要把 他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既要肯定 其历史贡献,又不忽视其历史局限;既 不把他说成是超越时空的无所不能的 人,也不要用后世的标准去苛求前人。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 作用 1、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抹杀个人在 历史上的作用,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 史上的作用。对历史进程发挥比较重 大影响的历史人物,能够推动或阻碍、 加速或延缓历史进程,局部地改变历 史面貌。杰出人物是代表先进阶级、 阶层、集团的利益,能够反映时代要 求并在历史发展中起重大进步作用的 历史人物。
3、“自由人的联合体”阶段。在 这一阶段中,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高度提升,人们摆脱了 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对物的依赖关 系,成为自由的人或自由人的联合体。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反映了社会发展 的历史大趋势。我们应当把满足人的 全面发展的需求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 目的和价值尺度。
二、人的本质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在于 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强迫性 分工,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 财富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精神境界的极 大提高。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 的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 体”。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1、每一社会个体和群体在社会历 史发展中都有其作用,但作用的性质 和大小不同。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 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 量。研究社会历史必须坚持群众史观。
2、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集中表现在 三个方面: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 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旧的社会历史观的一个根本缺陷就 是 “忽视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 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 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 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方法论第五章
( 三)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发展状况 的尺度
1、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 根本内容。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们通过追 求自己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 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发展到什么程度, 社会就发展到什么程度。政治、经济、文 化的发展是人的发展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人 的生存状态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中心 环节和最高目标。
2、人们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 也同时生产着他们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 的、政治的和思想的关系。其中经济关系 是最基本的关系。人为满足新的需要不断 地进行新的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地生产出 新的社会关系。 人们的社会意识的本质只能从这些最基 本的社会活动中得到说明,社会历史的发 展规律深深地存在于这些最基础的社会活 动之中。
3、辩证分析的方法。每个人都是 复杂的多面体。评价历史人物,既要 看到其主要方面,又要看到其次要方 面;既要看到其前半生,又要看到其后 半生;既要看到其长处,又要看到其短 处。不要简单化、脸谱化,不要肯定 一切或否定一切。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在于 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强迫性 分工,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 财富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精神境界的极 大提高。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 的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 体”。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1、每一社会个体和群体在社会历 史发展中都有其作用,但作用的性质 和大小不同。从社会发展的总体看, 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 量。研究社会历史必须坚持群众史观。
(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1、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 中的人。认识人的本质,必须科学地 认识个人的存在、发展同社会的辩证 关系,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 机统一起来,把个人的社会作用与社 会历史环境有机统一起来。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整理)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整理)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就是把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研究人的活动、人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揭示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一、社会主体——“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是社会历史的初始发起者;人是社会历史过程的建构者;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二)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是“现实的人”1、“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人2、“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人3、“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4、“现实的人”是具有不同社会属性和特征的人三)社会历史研究应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客观依据: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人1、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社会糊口的根本内容3、人的保存状态是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尺度1)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三种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2)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社会发展的五个形态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差别:划分的尺度不同。
二者的统一性:一是立足点是一样的,这个立足点就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产力是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4、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统一的:人民群众需要杰出人物的组织和引导;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其作用需要借助于人民群众才能实现。
5、社会历史规律是经由过程人的自觉活动施展阐发出来的二)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1、人在社会中获得自己的存在2、人的本质由社会来规定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3、社会共同体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1)人在共同体获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社会共同体”是人类基于共同的好处而结成的、共同糊口于其中的群体。
6第五章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二,人的存在状态,不仅表现为人自 身的存在状态,更重要、更本质的是人存 在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状态。而社会关系 的性质的变化依赖于社会矛盾运动过程。
第三,人的发展状态的三阶段是一种人的状态 的一个根本划分。社会发展五形态是人所结成的 社会关系形式的具体类型,这些具体类型可以归 属于三阶段划分的范式。具体地说,资本主义社 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处在“物的依赖的阶段”。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是“物的依赖”不断强化的 阶段,但也有人的某方面的自由有所进步的现象; 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社会是“物的依赖”逐步 减弱的阶段,人的自由不断实现的阶段;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是对“物的依赖”不能完全摆脱,甚 至还会发展,但其历史趋势是人的自由不断发展, 不断走向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阶段。
(1)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有重大作用。
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 文学家、伟大的发明家、伟大的艺术家等 等,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无可争议的英雄, 他们对历史和人类的贡献也是无可争议的。 即使其中有些人可能在个人品质上有些微 瑕,但无损他们的伟大。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 仑能够成就举世瞻目的业绩么? 拿破仑虽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着领导核心 的作用,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 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就是广 大人民争得的。
2012.5
(2)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 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 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这 一概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
第一方面,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的国家或各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具有
不同的内涵,对其具体含义,需要作历史
分析。其中包括劳动阶级,也包括某些剥
主体性研究方法
第一节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 1.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地位:
• 从人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中看作为主体 的人的历史地位: • 人是社会历史的初始发起者; • 人是社会历史过程建构者; •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1.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社会:历史大剧: • 导演=演员=编剧 • 在社会历史领域,人的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 系是“剧中人”和“剧作者”的关系。 • 如果说社会历史发展是一长篇历史剧的话,那么, 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既是社会历史剧的 表演者,又是社会历史剧的编剧和导演。人类自 编、自演、自导了一部长篇社会历史剧。 • 社会主体人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社会主体方法应用之问题讨论
• 主体人是什么?
• 如何评价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 论”?
(2)社会主体活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 是社会历史发展基础
• 首先要确认“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的 思想方法。 • 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 • 第一:生产维持自己生命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 第二:为了满足新需要所进行的再生产活动; • 第三: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 第四:人民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 费尔巴哈“感性的人”;人本主义唯物论:人是感性自然、
直观、本能的存在,即使是社会的人,也是“理性、爱、 意志力单个人固有的纯粹自然地联系的共同性”。 • 马克思“现实的人”;社会实践的人;社会关系的总和;
几个要点:
• “现实的人”的含义 •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具体的、变化 发展的人 ; • “现实的人”是不同社会科学研究中关 于人的假说形成的现实原型;
• 一般社会科学是有不同门类和不同学科组成的。
第五讲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研究社会历史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同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结合起来,给社会 历史以全面、科学的解释。杰出人物是代 表先进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能够反 映时代要求并在历史发展中起重大进步作 用的历史人物。他们或者是重大历史活动 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或者是科学技术和艺 术领域的重大发明、发现的创造者。杰出 人物是在群众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代表 了群众的利益和要求,集中了群众的经验 和智慧,收到人民群众的热爱和拥护。
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二)社会共同体具有不同的性质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的社会共同体
(一)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中的人。 人只有在社会之中并通过社会 才能存在和 发展。 社会共同体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人 的社会性通过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表 现出来。 社会共同体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二)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 用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正确认识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
(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揭示社会历史发 展奥秘的钥匙
“现实的人”首先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包括生 产维持自己生命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满足新 的需要所进行的再生产活动;人口的生产和再生 产活动;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并且, 人们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也同时生产着 他们的社会关系,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 关系。 上述四个方面的社会历史活动是人们最基本的社 会活动,它构成了人们的社会存在方式。人们的 社会意识的本质只能从这些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中 够得到说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深深地存在于 这些最基础的社会活动之中。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优质ppt]
• 我们要讨论社会共同体是人的存在和 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分析社会共同 体对人的意义和作用。
• 讨论社会共同体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 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揭示社会共同体 的历史性特点。
社会共同体的发展
• 最早的社会共同体是原始人 群。
• 社会共同体同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社会 共同体的特征和形式受着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状况 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某种程 度上也受着社会共同体的影响和制约。
• (二)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 和发展。
• 需要注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框架下, 人的本质才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他 哲学流派可不是这么认为的。
• 例如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先于本质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当然, 他的“人”是指“公民”) 。
• 社会共同体是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表现。
专题: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 第一个问题,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 体,这是社会主体的内容,也是要阐 明人作为社会主体是社会历史规律的 物质承担者,是从人的主体性活动角度 出发,研究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
• 第二个问题,“人的本质是社会关 系的总和”,这是关于社会主体的 本质规定,主要是要科学地理解人 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思想。
•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 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 会关系的总和。”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一)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
• 正是由于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进行 劳动,类人猿才变成人,人才和猿区别开 来。劳动是人的活动,劳动把人和猿区别 开来,但不是人的本质。决定劳动的是一 定的社会关系,人一产生就是社会关系中 的人,人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说,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浅析社会主体的研究方法
浅析社会主体的研究方法作者:张艺媛赵永健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3期摘要:马克思两大理论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思想,而在唯物史观中明确主体性问题是马克思关于讨论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前提。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人的历史活动的过程,是通过社会主体活动实现的。
因此,马克思坚持从人的主体性出发研究社会的历史发展,肯定人的主体性,坚持群众史观。
关键词:社会主体性群众史观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31-011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在马克思之前,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都在不同视域上探讨过人的主体性问题;而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尤其是批判和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主体性思想:前者是“绝对精神”的一部分;后者是旧唯物主义的一部分。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就是从主体性方面入手的。
高度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道:“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1]马克思首先肯定了人的主体性。
社会发展就是“现实的人”的发展历程,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就要研究“现实的人”的发展。
所谓“现实的人”就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从事物质生产、社会政治、艺术科学实践的人,处于当下社会活动的人,其身体现状、情感智力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并且具有不同的学科社会知识背景,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人。
“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而“人”就是历史中的主角,如果说历史是一部宏篇巨作,那么出现在历史中的人,就都是导演、编剧和演员。
倘若离开“现实的人”来谈及历史,那么这部历史将是空壳。
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基础,而唯物史观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
(二)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1、人民群众的含义:
概念
理解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的作用:
3、人民群众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1、个人及其划分:
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主要内容: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是区分历史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要分水岭。 谁是历史创造者 —— 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 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1、“自由人的联合体”发展的不同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2、“自由人的联合体”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的社会条件。 3、“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实现的长期性
实现的重要条件和重要阶段
第三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研 究人的本质的科学方法
1、人的属性及其关系
人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 错误
2、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 方法论意义
(三)研究社会共同体的科学方法
1、社会共同体的含义
社会共同体就是指由若干个人、群体和组织依据一定的方式和 规范结合而成的集合体。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研究社会共同体的 科学方法
二、“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
1、社会共同体具Biblioteka 不同的性质:“虚假共同体”
“真实共同体”
2、阶级社会中的社会共同体的两面性 3、社会共同体分析方法的方法论意义
“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
二、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一)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二)人的生产活动的基本内容: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
三、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的关系
1、区别:
2、联系:
(二)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 (三)“五种形态”和“三个阶段”的区别与 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的学说的基本观点 及其主要缺陷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古希腊时期
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 德国古典哲学的人学理论
2、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学理论的主要缺陷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的基本观点
1、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的基本观点: 2、“现实的人”及其基本内涵
含义
第二节: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主要内容:
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
一、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的本质观
1、先天人性论:观点、表现形式
2、自然人性论:观点、表现形式
3、抽象人性论:观点、表现形式
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
2、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如何正确看待杰出人物的重要作用? 4、无产阶级领袖及其作用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1、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 辩证分析方法
2、问题讨论:
领袖人物的功过能抵消吗?
领袖人物仅是过?是否是罪?
第五章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
本讲主要内容: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节: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主要内容:
“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 点 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的尺度
一、“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