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部编版课文翻译注释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在我们上学期间,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刘禹锡《陋室铭》原文注释及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陋室铭(唐)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
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zài):在于,动词。
2、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
斯: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馨香。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7、鸿儒(hóng rú):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大。
8、白丁: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这里指佛经。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2、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陋室铭课文注释
陋室铭课文注释导语: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为著名的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全文语言质朴,展现了陋室主人的品质。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陋室铭》课文注释,欢迎阅读!《陋室铭》课文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金:珍贵的。
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陋室铭全文解释及译文
陋室铭全文解释及译文《陋室铭》全文解读1. 甲光向日金鳞开,角龙立马守横台。
甲光:明亮的阳光。
金鳞:古代用黄金制成的鳞片,形容光亮。
角龙:传说中的神话蛇,又称角蛇。
守横:横梁上坐,横梁是房屋顶部的承重结构,多用来比喻高位。
此句言唱自己的生活虽然简陋,但心境高远,志存高远。
2. 花雨蒋丝污后妆,凤辇五云横战场。
花雨:下着花瓣,指美丽的风景。
蒋丝:美人的名字。
污:人们翩翩起舞之后脏得已经无法保持美丽。
后妆:化妆之后。
凤辇:古代帝王出行所坐的车辇,这里为比喻美丽的景象。
五云:五色云彩。
战场:五彩缤纷的景象。
此句意为外表的美丽和繁华,都不可靠,自己宁愿清贫朴实。
3. 幽冥新下是橙香,冷更新作白牙长。
幽冥:寂静。
此指自己的居所。
橙香:佛教用橙子来熏香。
新下:初生。
白牙:象征着纯洁。
长:生长。
此句意为自己的生活虽然简陋,但纯洁无暇。
4. 瓦冷轻穿五绝皂,树深坏护四台王。
瓦冷:古居屋顶。
轻穿:系着。
五绝皂:带着五彩丝绳。
树深:树林深处。
坏护:天然的保护。
四台王:房屋四角的梁柱。
此句意为生活虽然清贫,却有自然的保护。
5. 疏烟或染或冬阳,一明将尽几荒忙。
疏烟:微薄的云烟。
或染:也或者被。
冬阳:寒冷的阳光。
一明:太阳一出。
几荒:多次溃荒,经济困境。
忙:快速变化。
此句意为光阴如梭,时间如流水般匆忙。
6. 知音无著一丝线,回首天涯孤桧傍。
知音:知己。
著:系着。
丝线:一丝的纽带。
孤桧:孤独的树。
傍:倚靠。
此句意为知音难觅,孤独是常态。
7. 宴羽旆可悲风颤,阿武爽为豪看狂。
宴:观看。
羽旆:古代车旗。
悲风颤:羽旆在风中颤动。
阿武爽:众多有好风采的人。
豪看狂:慷慨激昂地观看,挥舞相似狂人。
此句意为有志气的人看起来猛烈,行动大胆。
《陋室铭》译文光芒照耀着高悬的太阳,金色的鳞片映照出华丽的景象,神龙昂首挺立,守卫在宽广的梁柱上。
由于繁花捣满了地面,美人忙不迭地一边梳妆一边绽放笑颜,仙鸟战车在五彩云霞中翩翩起舞。
在幽静的住所中,橙香飘然而来,清晨的露珠洗刷着自然的面庞,使之更加神清气爽。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才是名山。
水不在于有多么的深,有了龙才会有灵气。
这个屋子虽然很简陋,但是因为住在这里的人,我的品德好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简陋。
碧绿的苔痕已经长到了台上,看着青色匆匆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在这里与人谈笑的多事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也没有知识浅薄的。
可以去弹不加任何装饰的素琴,也可以阅读经文。
没有什么奏乐杂乱的声音来搅乱我的耳朵,也没有什么官府的公文让我感觉到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赏析:这首<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可以说运用了多种技巧,像是对比、白描、用典、借代等等,之通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是非常强的。
而既然为<陋室铭>,其中的铭是指刻在金石上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来歌颂自己活着是警戒自己的。
因此,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对自己居住的简陋所描写,但其实是对于自己的品质所赞誉,更多的是表现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一种情趣。
文中上半段其实也是为下半段的歌颂所进行铺垫,一方面是对于势利小人的鞭挞,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气节。
因此,这一篇更像是对于现实不屈的一种宣言。
海棠苏轼〔宋代〕原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陋室铭文言文加翻译
吾庐虽陋,德馨矣。
地处郊外,邻山近水,四时之景,皆入吾眼帘。
闲步其间,心旷神怡,犹如置身仙境。
盖因陋室之中,有德行之人,共度时光,故而陋室不陋,反成胜地。
夫陋室者,非指房屋之大小、富丽与否,乃指人心之纯朴、道德之高尚。
故陋室之铭,非记房屋之美,乃记人心之美。
室虽陋,然吾心悦之。
晨曦初照,鸟语花香,吾闲卧榻上,品茗读书,心无旁骛。
夜幕降临,明月高悬,吾漫步于庭院,观星空璀璨,感宇宙之浩瀚。
此陋室之乐,岂非人间仙境?陋室之中,德行之人,相敬如宾。
吾与友共读圣贤之书,论道德之理,谈人生之趣。
虽室陋,然心胸宽广,思想深邃。
此陋室之美,岂非人间胜景?室虽陋,然吾志不卑。
古人云:“志当存高远。
”吾虽身处陋室,然心怀天下,立志为国家、民族、人民奋斗终身。
此陋室之志,岂非人间豪情?陋室铭者,非为陋室之荣,乃为德行之人点赞。
人生在世,应如陋室之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勿以房屋之陋为耻,而应以德行之美为荣。
吾庐虽陋,德馨矣。
处陋室之中,心无杂念,专心致志。
此陋室之美,非房屋之美,乃人心之美。
愿世人皆能如陋室之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译文:我的房子虽然简陋,但是德行却很美好。
位于郊外,靠近山和水源,四季的景色都进入我的眼帘。
在陋室中散步,心情愉悦,就像置身于仙境一样。
因为在陋室中,有道德的人一起度过时光,所以陋室并不简陋,反而成为了胜地。
陋室并不是指房屋的大小、豪华与否,而是指人的纯朴、道德的高尚。
所以陋室铭并不是记录房屋的美丽,而是记录人的美好。
我的房子虽然简陋,但我喜欢它。
清晨阳光初照,鸟鸣花香,我悠闲地躺在床上,品茶读书,心无杂念。
夜幕降临,明月高挂,我在庭院中漫步,观赏星空璀璨,感受到宇宙的浩瀚。
这种陋室的乐趣,难道不是人间的仙境吗?在陋室中,道德的人相互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我和朋友一起阅读圣贤的书籍,讨论道德的真理,谈论人生的乐趣。
虽然房子简陋,但心胸宽广,思想深邃。
这种陋室的美丽,难道不是人间的美景吗?我的房子虽然简陋,但我志向不低。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的译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的译文
《陋室铭》是唐朝刘禹锡所作。
译文如下: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陋室铭》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
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它单纯、简练、清新像一首精粹的诗,充满了哲理和情韵。
文言文陋室铭的翻译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很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闻名于世。
水不一定要很深,只要有龙居住,就会充满灵气。
这间陋室,只有我的品德美好。
苔痕爬满了台阶,绿意盎然;草色渗透了窗帘,青翠欲滴。
谈笑间,有博学多才的学者;来来往往,没有无知的平民。
可以弹奏简单的琴曲,阅读佛经。
没有丝竹乐器的嘈杂声,没有文书劳累的身心。
这里就像南阳的诸葛庐,西蜀的子云亭。
孔子说:“有什么陋的呢?”详细解读: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仙人的敬仰,认为只要有仙人居住,山就不必很高,也能闻名于世。
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与第一句相呼应,说明水也不必很深,只要有龙居住,就能充满灵气。
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追求。
陋室虽陋,但作者的品德却美好。
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句话描绘了陋室周围环境的美好,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与博学多才的学者交往,体现了作者对文化的追求。
6.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这句话说明作者在陋室中可以享受琴乐和阅读佛经的乐趣。
7.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纷繁世界的超然态度,认为陋室中无需丝竹乐器和文书劳累。
8.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这句话将陋室与古代名士的居所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陋室的价值。
9. 孔子云:“何陋之有?”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明作者认为陋室并无陋劣之处,反倒是自己的品德高尚。
总之,陋室铭通过陋室这一象征,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追求,以及对美好品德和文化的崇尚。
全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被誉为文言文的佳作。
《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
《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
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zài):在于,动词。
2. 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
斯: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馨香。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7. 鸿儒(hóng rú):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大。
8. 白丁: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这里指佛经。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2.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原文及注释
七年级下册语文陋室铭原文及注释《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在(zài):在于,动词。
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
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líng):形容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xīn):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hóngrú):指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金:珍贵的。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陋室铭文言文以及翻译
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它的高低,只要有仙人居住那么这座山就出了名。
水不在于它的深浅,只要有龙在水中潜伏,那么,这片水就有了灵气。
这是一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居室主人我,品德高尚,那这间屋子也就不显的简陋了。
这间房子,苔痕碧绿,长上台阶,草色碧绿,进入帘中。
与我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人,没有没学问的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弹琴,可以翻阅佛经。
没有弹奏乐器的声音扰乱我的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山之高,水之深,本非为人所求,而其名、其灵,皆因有仙、有龙。
此陋室虽简陋,然我之德行高尚,故而亦无陋室之感。
台阶上苔痕斑斑,绿意盎然;帘中草色青青,生机勃勃。
与鸿儒谈笑风生,交往无白丁之俗。
弹奏素琴,阅读金经,自得其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心境清静,悠然自得。
陋室虽陋,然吾心不陋。
诸葛庐、子云亭虽名士所居,然亦不过陋室而已。
孔子曰:“何陋之有?”意谓陋室虽简陋,然君子居于其中,有何陋之可言?此言道出陋室之真谛,亦道出君子之胸怀。
吾人处世,不必求华丽之居,华丽之饰,而应求心灵之丰富,品德之高尚。
如斯陋室,虽简陋,然能让人心旷神怡,自得其乐。
此陋室之美,非外在之美,乃内在之美。
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实乃点明陋室之美,在于其内在之美。
陋室铭,不仅是一篇描写陋室的文言文,更是一篇阐述人生哲理的佳作。
它告诉我们,人生不必追求奢华,而应追求内心的丰富与高尚。
陋室虽陋,然吾心不陋,此乃人生真谛。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翻译刘禹锡《陋室铭》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中的其中一篇课文。
以下整理了刘禹锡《陋室铭》的原文、翻译、词语注释及作者简介,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词语注释】1.陋室: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2.在(zài):在于,动词。
3.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4.灵(líng):神奇;灵异。
5.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6.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8.鸿儒(hóng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陋室铭》原文及注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注释翻译引导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原文及注释翻译,供大家学习,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
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
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
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富哦经。
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
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陋室铭 爱莲说的翻译(部编)
四、参考译文1.《陋室铭》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主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爱莲说》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的越远,就越轻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陋室铭》原文及注释译文
《陋室铭》原文及注释译文《陋室铭》原文及注释译文《陋室铭》除了表现了作者刘禹锡安贫乐道的人格之外,还体现刘禹锡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陋室铭》原文及注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作者: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
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形容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⑸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rú):指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金:珍贵的。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助词,不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篇骈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全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如下: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台阶上的苔痕碧绿,草色映入竹帘青葱。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多才的人,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可以弹奏简单的琴,阅读金色的经书。
没有丝竹乐器的嘈杂声音,没有官府文书的繁琐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原文及翻译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篇骈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全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如下: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
台阶上的苔痕碧绿,草色映入竹帘青葱。
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多才的人,没有不学无术的人。
可以弹奏简单的琴,阅读金色的经书。
没有丝竹乐器的嘈杂声音,没有官府文书的繁琐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刘禹锡的《陋室铭》以其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成为千古名篇。
他通过描绘陋室的环境,展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文章开篇即以山、水起兴,用“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来比喻陋室虽简陋,但因其主人的品德高尚而显得不凡。
接着,刘禹锡通过“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陋室的自然之美。
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则表现了陋室中的人情味和文雅氛围。
《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
《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
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zài):在于,动词。
2. 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
斯: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馨香。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7. 鸿儒(hóng rú):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大。
8. 白丁: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这里指佛经。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2.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
《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陋室铭》字词解释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题目:选自《全唐文》卷608。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
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在(zài):在于,动词。
2. 名(míng):出名,著名,这里指因...而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3.灵(líng):名词用作动词,有灵气。
4.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一间简陋的屋子。
斯:这。
是:表示判断。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5.惟吾德馨:好在我(室主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住屋的人自己。
德馨:德行馨香。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到台阶,苍翠碧绿;青草的颜色映入竹帘,一片青葱。
7. 鸿儒(hóng rú):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大。
8. 白丁:百姓,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9.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奏(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10.金经:这里指佛经。
11.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2.之:助词,不译。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3.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文言文《陋室铭》译文鉴赏及解说
文言文《陋室铭》译文鉴赏及解说文言文《陋室铭》译文鉴赏及解说《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陋室铭》注释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在于,动词。
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líng):名词作动词,显得有灵气。
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xīn):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
陋室铭原文的翻译及注释
陋室铭原文的翻译及注释陋室铭原文的翻译及注释导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各类的诗词歌赋,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的翻译及注释文章,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浏览(/wenxue)。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陋室铭(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了。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有灵性了。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品德高尚。
(就不感到简陋了)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蔓延上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来往的没有学识浅薄的人。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览佛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旧宅。
(9)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断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解题目:选自《全唐文》。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 在:在于,动词。
(2) 名:名词作动词,出名。
(3) 灵:神奇,灵验,这里作动词,显现灵验。
(4) 斯是陋室: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
(5) 惟:只。
(6) 惟吾德馨:只是我(陋室主人)的品德而声名远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第一课时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
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hóng rú),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翻译
山不在于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要深,有了龙就神异了。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可以在陋室里弹琴,浏览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来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二、注释
1、选自《刘禹锡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西蜀,今四川。
子云,即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西汉哲学家、文学家。
14、【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
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词类活用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四、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今义——样子,形状
五、作业
1、抄写原文和翻译;
2、熟读注释、翻译;
3、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