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试验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生态学实验设计

生态学测量不仅必须具备足够的精度和准确性,而且应该在一个好的一般性实验设计框架下进行。因为随着野外实验的增加,工作中的困难和陷井也开始出现。

第一节、生态学实验与实验设计

1、生态学实验的3个阶段

●实验设计

●实验的实施

●实验结果分析

2、概念:实验与实验设计

2.1 实验:实验是对一个假设的检验。

2.2 假设:就生态学来讲,假设是对生态格局与过程的一种解释。

2.3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对实验的逻辑结构的描述。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经济、科学地安排实验的一项技术,主要内容是讨论如何合理地安排实验和正确地分析数据,从而尽快获得优化方案。

2.4实验单元:

实验单元是生态学实验设计中的基本操作单元。它是实验材料的最小划分,因而不同的单元可能采取不同的处理,但实验单元不同于研究单元。下列研究实例中实验单元是什么?

●在一个火生态研究中,一块10ha的草地将被火烧,而另一块10ha的草地不加处理。生

态学家将在两块草地中分别测量50个1m2的样方。因此在该实验中,实验单元是?

●在一个植物种植实验中,要在上述两块草地中对50个1m2的小样方随机进行4种施肥处

理(无, N, N+P, N+P+K)。

●为了检验树木的生长速度是否随海拔而降低,生态学家设计了一项沿海拔高度监测树木

生长的实验。

2.5 重复

重复即指在每一种处理中的实验单元数。实验统计中出现的假重复是指实验测量之间不独立,往往就是没有正确地确定实验单元所至。

2.6 实验指标

一组被测量用来反映实验单元状态特征的等级或定量指标。

2.7 实验因素——对实验指标值可能有影响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类:

●可控因素:实验研究主要的调查对象;

●标示因素:一般不能轻易改变或选择的因素,即维持环境与使用条件的水平,但不

能选择水平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它们与可控因素交互

作用的关系。包括不同的时间、品种、设备、人员等;

●区组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可设置几个水平的因素;

●信号因素:对实验目标的取值具有控制作用的可调整水平的关键因素;

●误差因素: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2.8 水平

实验中采用对实验因素变化采用的各种状态和条件,各水平之间通常是等间隔的。

3、生态学实验的两种基本类型

3.1 测量性实验(Measurative experiments):涉及对生态学单元的一些测量。无需对有机

体或样方进行任何处理,而只是测量现存的事实。

∙优点在于:

1)取样在空间尺度和对象的选择上有较大余地,减轻了管理和实验成本的限制;

2)实验时间的约束较小,可避免因实验和观测时间不足而得出错误结论;

3)实验条件受人为操控影响小,对自然状况有最好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4)对于一些大尺度、的频率现象和过程来说,对比观测实验也许是目前唯一可行的研究途径,如森林火烧干扰状况(disturbance regime)的景观生态效应

∙致命缺陷是:

1)缺乏处理前观测和空间上可靠的对照;

2)由于受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而难以重复;

3)非观测因子的影响及多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难以排除。

这些不足降低了基于野外观测实验结果的统计推断的可靠性。

3.2操作性实验(Manipulative experiments):涉及对实验单元或样方的一些处理;并且至

少需要两个以上的处理。

∙优点在于:

1)要求实验单元的均质性和一致性,实验结果的差异可直接归因于处理的效果;

2)不同实验单元接受不同处理;每一种处理的实验单元有足够重复;

3)安排时、空对照来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

4)处理对实验单元的操作是随机或分散安排的;

5)实验设计的景观大小适合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

6)处理后的取样时间足够长,以确保观测到实验的滞后效应。

∙野外实验操作的限制:

1)实验单元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空间异质性难以保证真正的重复;

2)在野外很难控制多个独立的变量;

3)研究对象的大尺度可能给实验操作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

4、实验设计的意义

●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减少实验次数,缩短实验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型,达到分清影响因素的主次、了解因素间交互作用的目的;

●可以帮助选择优化的实验方案;

5、实验设计与分析的几个常用统计量

●和与平均值:S、x

●偏差(或离差):x-x0或x-x

●偏差平方和与自由度:S T=∑(x i-x)2; f=n-1

●方差与标准差:V=S T/f;√V

●极差:R=x max-x min

●变异系数:CV=√V/x

6、实验设计的发展简史

●问世于1920年代,由英国生物物理学家R.A. Fisher首创,发展成为统计数学的一个

重要分支

●早期应用于农业、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中

●30~40年代在英美各国发展推广,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革新,产生了巨大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49年,日本研究人员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正交实验设计法。

●50年代后期,信噪比设计法和三次设计法的提出使得实验设计理论方法走向成熟。

第二节、实验设计的一般原理

通常存在至少6种变化的来源会干扰实验的解释,这些混乱可以通过3种统计途径加以澄清:随机化、重复和实验控制。

表1、实验误差的来源及其消除方法

混淆的来源减少或消除混淆的实验设计的特点

1、时间变化控制处理

2、程序影响控制处理

3、实验偏差不同处理之间实验单元的随机分配;

其它程序操作的随机化;盲程序

4、实验者造成的可变性处理的重复

5、实验单元之间的内在或内禀变异重复处理;分散处理;同步观察

6、偶然事故对实验的侵扰重复处理;分散处理

所有科学实验的一个基本要求:每一个实验都必须有一个控制对比。如果没有控制,从实验中将得不到任何确定性的结论。对于生态学实验,由于系统年际的变化,必须采用更为严格的规则:每一个生态学野外实验必须有一个同时的控制对比。因此,野外实验必须有至少两个控制或实验单元,而且多多益善;前后比较在统计学上是非常有力的,因为每一个实验单元都可以作为自己的控制。生态学中问题重重的自然均衡模型时时被证明是无效的。生态学过程在时空维度同时发生变化,需要复杂的控制,大多数实验都推荐这一途径(表1)。

生态学实验的BACI设计包括时间控制和空间控制两方面,即时间上的控制可以检验实验操作前后同一实验单元的变化;空间上的控制点与实验点并存可以检验不同地点的条件对操作前后系统状态的影响,从而得以排除系统自生的时变和空间差异的影响,提取单纯实验操作的效应。这一方法在资料上仅以上述图解体现。图中的小桶代表实验操作的作用,Flow 代表时间的流逝。方框中的小点代表系统的状态。

1、随机化

即对实验的顺序、步骤和对象的分配等按照随机性原则来安排。绝大多数统计检验假设观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这如同绝大多数统计假设一样只是一种理想状况。观察之间不相互独立,则不能得到真实的α值,即I类统计误差的概率(I类误差即应当接受的假设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