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点思考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点思考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点思考摘要: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一要明确其教育目标,二要明确其主要内容,三要正确选择教学方式,四要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思考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教学的核心理论,而一种全新的人地关系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己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与必然选择。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并以其为主线贯穿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加强高中生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对手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新课改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分为三门必修课、七门选修课,加重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比重,缩小自然地理比重,使之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密切。
在未来的社会里,人地关系日益复杂,矛盾日趋尖锐化,可持续发展思想适应了未来地理教育的需要,所以一贯以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的人文地理教育又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人文地理教育的目标是面向二十一世纪育人,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树立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新地理观念,要让学生掌握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要通过人文地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迅速发展,不存在西方国家在工业初期所具备的资源丰富、市场宽松的优越环境,取而代之的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阻碍和谐发展的问题,所以实行新的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中国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能力目标上,要使学生在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技能和能力,能够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能够提出方案、措施和办法。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针对高中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人文地理教学,使学生端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态度,积极地推进人文地理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之我见
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之我见文人学者都公认,人类历史是一部发展史,在每一个历史进程中,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进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和深度就会不断扩大和加深,导致“发展”的内涵愈来愈加丰富。
而可持续发展呢?它是我们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内容的具体知识点,老师们在常规教学中也在跟学生讲述,本文根据笔者近些年来教学实践与积累,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教育教学发表肤浅之见解,与同行共话高中地理知识点的教育教学。
1 可持续发展的产生与含义可持续发展的产生。
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才将“发展”看作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过程。
80年代,人们进而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人口过多过快地增长,直接增加了环境压力;二是植根于社会经济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也称为布伦特兰委员会),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这是人类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90年代,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会议上,发表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初见端倪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我们中学教材都一致认可“里约宣言”对可持续发展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这一定义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维度,提醒人们注意: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主观要求和有目的的活动,不能削弱人类未来生存条件的基础,贻害后代人的生活质量。
如果说这一定义还有欠缺之处,那就是应当把空间维度也提到一定的高度上去把握。
所以,1995年1 1月2日国际保护联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等三组织在一份特别报告中又指出:“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努力,国际的、地区间的、国家级的、省级的以及最基层的。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ESD)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地理学作为一门涵盖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学科,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本文将探讨地理教学中如何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1.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背景在讨论地理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可持续发展教育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思维,使他们成为能够为未来建设可持续社会作出贡献的公民。
地理教育的跨学科特性使其成为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想选择。
2.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地理学科囊括了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是很自然的选择。
以下是一些例子:2.1 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地理教学可以教授学生关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知识。
通过学习各种生态系统的特征、威胁和保护方法,学生可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2.2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政策。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城市化、农业发展、能源利用和交通规划等内容,了解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2.3 生活方式与可持续发展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学生可以学习减少废物,节约能源和水资源,以及采用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等方法,从而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3.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方法除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方法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运用的方法:3.1 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环境和社会场景。
学生可以亲自观察和体验可持续发展项目,从而增加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兴趣。
3.2 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地理教学可以制定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思考。
浅析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浅析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理念。
它呼吁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以后的发展空间,以适应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恢复。
对于高中生而言,理解并且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塑造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至关重要。
因此,高中地理教材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极其重要。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浅析: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与公正。
1.生态环境保护。
现代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中地理教材中对此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例如,教材中介绍了一些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退化,以及它们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如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和生态修复等,以及它们的实施效果。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深刻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2.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
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资源的利用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高中地理教材中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资源开发的方式以及资源消耗的问题,让学生们了解到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并且认识到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负面影响。
教材也介绍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策略,如循环经济、替代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能源节约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社会公平与公正。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社会公平与公正。
高中地理教材通过介绍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的问题以及贫富差距的存在等内容,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社会公平与公正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教材也介绍了一些提升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措施,如教育公平、社会保障制度和扶贫政策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要性,并且在未来的实践中为社会公平与公正努力。
浅析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浅析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地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以中国高中地理教材为基础,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解析和相关案例的分析,探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具体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经济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消耗的可控制,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不会损害环境,确保当代的繁荣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上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上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保障固定群体的权益,推动公平和包容的社会发展,提高人的福祉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创新和协作的方法,促进合作、共同责任和义务。
(三)环境上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上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在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少产生污染物质和浪费资源,在经济模式、产业结构、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消费模式上优化资源使用和能源效率。
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中地理教材广泛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相关领域,从资源管理、城市化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以下我们将从教材内容切入,分析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体现。
(一)资源管理方面高中地理教材关注的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教材强调了生态空间、功能区和治理理念的建设,提供了以资源管理为核心的可持续社会发展的方案。
掌握基本的卡氏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其资源利用生态规律是可持续资源利用的基础。
教材中强调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劳务市场,引导学生从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角度考虑开发和利用土地、水利和自然资源等问题。
此外,在探讨资源利用的同时,高中地理教材也倡导以资源为基础,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的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推动资源的多方面利用,并创造了属于自己国家发展的资源生态系统。
浅析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浅析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泛关注和讨论。
对于高中地理教材来说,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核心概念、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对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浅析。
一、核心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需求而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可持续发展被视为核心概念之一。
地理学作为一门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通过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了解到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材内容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了各个章节的内容之中。
例如,在城市化过程中,教材强调了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系统、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内容。
在农业发展方面,教材重点介绍了有机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教材还介绍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包括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平衡的维护等方面。
三、教学方法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也有所体现。
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的社会问题,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总之,高中地理教材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维和能力。
因此,教师应重视对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素养,以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理学习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地理学习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地理学习在高中生的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学生地理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重要途径。
通过地理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地球上各个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情况,了解地球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本文将从地理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地理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意识。
一、地理学习内容的设置地理学习内容的设置是培养高中生地理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基础。
地理学习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部分可以涉及地球形状与运动、气候与气象、水资源与水环境、土壤与植被、自然灾害等内容;人文地理部分可以包括人口与城市、经济与区域发展、交通与通信、文化与旅游等内容。
通过设置合理的地理学习内容,让学生全面了解地球上的资源分布与利用现状,为培养他们地理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奠定基础。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地理学习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实地考察、课堂讨论、小组研究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学习。
例如,在讲授地球资源分布与利用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资源的分布图和利用案例,让学生了解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并引导他们探讨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组织实地考察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地理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有效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深化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三、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高中生地理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地理实践活动,如参观地质公园、生态保护区,参与社区环保行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球的奇妙之处,还可以让他们了解地球的脆弱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参与环保行动,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主动行动的能力。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摘要: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优势,促使学生产生清洁发展、节能环保等先进理念,能够促使学生具备“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认识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于自然环境的维护,从而使学生在当前的学习以及今后的长远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人地协调观念”的认同与运用。
具体在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应结合典型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本着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线,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站在地理学角度,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装进心中。
关键词: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当今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国家各地区正在补足发展短板,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建设。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中学习应有效树立“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可持续发展”思维。
我们基于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利用案例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在更加主动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加优质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帮助学生能够在地理学科的角度,去分析总结发展问题,从而为他们构建起了良好的地理应用能力。
以下结合具体教学情况,分别进行介绍。
一、利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介绍“可持续发展”案例“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教学案例的应用,为学生介绍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科学地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我们在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有效利用“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展现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或世界上的具体开展,帮助学生取得了更为突出的学习成果。
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们制作了一则长度为5分钟的教学导入视频,视频中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发展以及治理情况,有效引起了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重视。
地理教育中的地理思维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地理教育中的地理思维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教育中,地理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地理思维是一种通过地理概念和现象来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而可持续发展教育则强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本文将探讨地理思维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并介绍实施地理思维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
一、地理思维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重要性地理思维是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原理、分析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地理思维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地理思维,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
二、实施地理思维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法1. 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结合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案例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生态保护区,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工具和技术。
地理学科有着丰富的工具和技术,如地图、GIS技术等,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和分析地理数据,从而发展地理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这些工具和技术来研究环境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解决途径。
3.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环境保护活动。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和环境保护活动,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植树活动、垃圾分类等社区环境保护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4.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相关的地理背景知识,并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三、总结地理思维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环境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
地理教学中如何关注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教学中如何关注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资源匮乏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就地理教学中如何关注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论述。
一、地理教学内容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地理学科具有广泛的知识领域,而其中与可持续发展最为密切相关的内容在于环境问题、资源利用和人口发展等方面。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选取与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的知识点,通过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口增长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意识。
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关注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以及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环境问题的存在与解决方式,增强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等手段,使地理教育与现实中的环境保护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
三、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中的案例分析、问题导入等方式,启发学生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环境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环境保护讲座、参观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设置评价机制为了更好地关注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这样可以准确评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总结:地理教学中关注地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关注地理教学内容与可持续发展的关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地理教育如何助力学生发展可持续发展意识
地理教育如何助力学生发展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教育,尤其是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使其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视角,让他们深入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地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
通过学习地理,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资源等自然要素的分布和特征。
他们能够明白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例如,学生可以了解到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是如何维持平衡的,以及过度砍伐森林会对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怎样的破坏性影响。
这种对自然环境的深入理解是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基础,因为只有当学生清楚地知道我们所依赖的自然环境是如何运作的,他们才能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教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地理课堂上,学生可以学习到农业、工业、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水资源、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他们可以了解到过度开垦土地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可能造成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大规模的城市化可能引发交通拥堵、能源短缺等问题。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能够意识到人类活动必须在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地理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包括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可以了解到各种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他们能够明白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节约水电、减少浪费等实际行动来保护资源。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提高能源效率来减少能源的消耗。
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要点研究
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要点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地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破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强化对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尤为重要。
高中地理课程作为传授知识和思想的平台,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下面将探讨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教学要点。
一、培养学生立足当下,关注未来的意识在进行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时,首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全球环境的现状,这包括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等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等方式,让学生深刻地了解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培养出立足当下,关注未来的意识。
也要鼓励学生思考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面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理论实践的结合。
教师应该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脆弱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组织学生参与当地的环境保护活动,或者参观一些工厂、矿区等,让学生了解资源开采对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
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注重跨学科的整合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它应该和其他学科进行密切的配合和整合。
可以与生物学、化学、政治等学科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史和环境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而形成全面的、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
四、鼓励创新思维和行动教师在进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时,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行动。
可以开展一些调查研究、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等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等。
地理教学总结——促进学生对地理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04
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成果
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内涵及重要性
1 2
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定义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理解其在 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原则。
认识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学生了解到可持续发展对于全球及地区的长远影 响,以及个人在其中的责任和作用。
3
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学生掌握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如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知识。
学生具备初步可持续发展规划能力
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0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
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制定个人可持续发展计划
02
学生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个人可持续发展计划,体现出对未
来发展的规划和远见。
评估规划实施效果
03
学生能够对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进行实施效果评估,并根
强调地理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地理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 学生思考如何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0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
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未来地理教学发展趋势预测
20XX-01-29
地理教学总结——促进学生对地理 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汇报人:XX
目 录
• 引言 • 地理教学内容与方法回顾 • 学生地理变化认知提升情况 • 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成果 • 教学中存在问题与不足分析 • 改进措施与建议提出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地理教育与可持续未来
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地理教育与可持续未来地理学习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地理知识的学科,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可持续未来发展的认知和关注。
地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学科,涉及到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貌、气候、生态、资源等。
本文将论述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地理教育如何与可持续未来发展相结合,为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公民做出贡献。
1. 地理学习的目标与可持续未来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对可持续未来的意识和思维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地理学习可以通过教授地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环境与生态的关系以及地球的承载力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地理学习与全球变化全球变化是地理学习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它涵盖了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等诸多方面。
在地理学习中,学生将学习到全球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了解到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之间的联系。
这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激发起他们对可持续未来的思考和努力。
3. 地理学习与资源利用地理学习还将涉及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是可持续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到地球上各种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以及有效利用的方法。
地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理性、节约地使用资源,并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这将激发学生对可持续未来发展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4. 地理学习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可持续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学习将涉及到环境与生态的关系。
学生将了解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自身的责任,从而激发起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5. 地理学习与城市化当今社会面临着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进程,而地理学习将涉及到城市化与可持续未来的关系。
学生将学习到城市化的原因、影响以及可持续城市的建设。
地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城市化对土地利用、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并激发他们对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思考和努力。
高中地理学科可持续发展教育思考
高中地理学科可持续教育思考遵循可持续的精神内涵,在已经占据世界五分之一的我国,其实施标准要以人为本,要将教育手段增加可持续的因素,才能为我们民族整体素质的打下毫的奠基石,该因素的加入也为下一步全面实施可持续战略性措施作排头兵,激励国民素质全面性提高。
高中地理教材的调整方式应该将可持续因素考虑在内,结合高中生智力特点,高中生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对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义有着逐渐明晰的概念,可以承受可持续理念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式。
所以选取可持续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作用不可估量。
教师采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可持续观,从而可持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ﻭ1。
我国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教育现状ﻭ具有的可持续教育理论本质是将传统的教育内容中加入可持续性因素,如此一来才能为教育事业的科学打开大门。
通过新课改策的执行,地理课程已经逐渐显现出其在可持续性教育里并不是不可改变的。
当下我国高中地理教育课程一直沿袭着传统的二元论依据,将自然与人文进行明显区分,系统理论作为其重要授课内容,而相关与结合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中寥寥无几.经济逐渐飞跃的近二十年里,唯有高中地理教育固守着其老旧观念毫无变化,这直接造成了地理教育应该立即转变的现实状况。
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审视我们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体系和教材,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中地理教学中可持续观教育内容与目标高中地理教学在加入可持续因素之后,在其实际教学中的表现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变化,高中地理课程已经明显的将可持续观教育观点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传统的高中地理已经逐渐被可持续观教育性质的高中地理教材代替,这种教材中可以从文字内容方面、图标漫画素材、互动思考版块充分体现可持续观的特性。
总体看来,地理科目在于综合性地理常识以及区域内富有特点的地理详细描述.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向学生充分展示地理学这一物质系统的学科,以及这个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性,其本身的灵活多样性,该物质系统内包含的所有部分以及各个部分或者整体与人类能够产生影响、相互关联的作用,是我们应该深入挖掘的内容,地理学不仅是、顽固不变的,它是一种综合的内容,用一个资源丰富的流域做例子,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水利、矿产、气候、水产养殖等等)。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人口增长和城市规划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讨论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一、资源利用问题资源是指供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能源和信息等。
在地理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资源浪费和过度开发的问题。
例如,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导致许多地区缺水,甚至出现水资源紧缺的情况。
在地理课程中,学生应该学习如何合理节约用水,并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另一个重要的资源是能源。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传统能源日益匮乏,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地理课程应该教授学生关于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和能源效率的知识。
通过学习可持续能源的重要性,学生可以意识到传统能源的有限性,并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环境保护问题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地理课程应该帮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对策。
他们可以了解到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过度森林砍伐等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学习到如何减少排放和保护森林。
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以及其背后的原因。
他们可以学习到水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并思考如何改善和保护环境。
通过地理课程引导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可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人口增长和城市规划问题人口增长是一个持续影响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地理课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人口增长的原因、影响和管理方法。
他们可以了解到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以及如何通过合理规划和教育控制人口增长。
城市化是人口增长的必然结果之一。
然而,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可能导致交通拥堵、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了当前地理教学中的重要议题。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
一.课程内容地理课程应该融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引导学生对环境、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有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话题,例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利用与管理等。
通过这些话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重要性,意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起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其中,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理现象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例如,学生可以前往当地的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了解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项目,例如参与当地的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和实践能力。
三.评价方式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评价方式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作业评价外,还可以采用课堂报告、小组展示、项目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价。
比如,在学生进行环保项目的过程中,可以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项目的实施效果。
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结语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思维和实践能力。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理解,才能培养出具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新一代。
因此,教师们应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做出更多的贡献。
浅述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原大牧场的放牧业在优越 自然条件 下为促进牧牛业 发展所做的工作 , 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 以 美 国中部平原为代表的商品谷物农业 、澳大利亚东 部墨累——达令盆地小麦—— 牧羊 带 、中国珠江 三 角洲基塘农业为代表的混合农 业 ,其成 功都在 于符 合 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些 成功或者需要进一 步 发展 的案例在我们 国家各地区发展 中有着重要 的对 应和借鉴作用 , 如 内蒙古牧 区农牧业 的发展 、 东北平 原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等。 ② 工业 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是一个很迫切 的 问题 ,严重的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伴 随着工业化而来 的。 正是 由于在工业化 过程 中 , 人类 以牺牲 自然为代 价去积 累物质财富 才导 致人地关 系全面不协调 , 人 地矛盾激化 , 并在局部地 区形成环境公害 。 教材中分 别 以新兴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为例加以阐述 。 新兴工业区的成功发展是 可持续发展思想 的体 现 ,两类不同新兴工业区的成 功案例对我 国对应地 区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我 国以温州为代 表 的 中小 型 工 业 企 业 、工 业地 域 要 想 得 到更 好 的发 展, 意大利新兴工业 区的成功经验不可忽视 ; 美 国硅 谷 的经验值得我 国高新技术工业区借鉴 。传统工业 区在历史上 曾经蓬勃发展 , 之所 以衰落 , 从一定角度 讲 ,本质上是因为传统工业 区发展 时环境 的破坏 和 发展的不可持续 性 ,其综合整 治实 际上就是整治不 可持续 因素 以得到可持续 发展 。我 国东北老工业 区 振兴的过程 同样是整治不可持续 因素以得到可持续 发展的例子 ,其 中很多措 施都 在借鉴其他综合整治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人文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人文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在高中阶段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环境的理解与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然而,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学生对人文地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解困难、记忆淡忘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人文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记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起关键作用。
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 创设情境:在介绍人文地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之前,可以以一个情境或例子引起学生兴趣,如“你可以想象我们居住的城市没有电力、水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吗?”,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多媒体融合: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真实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激发学习兴趣。
二、强化实践应用人文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常常抽象且晦涩,学生对其难于理解和记忆。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实践应用教学,具体做法如下: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地考察,如参观城市规划展览、社区环境调查等,使学生亲身感受人文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记忆。
2. 项目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项目实践,如社区环境改善方案、可持续旅游规划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人文地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记忆。
三、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人文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几种可采用的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上的地理教学资源,如优质网站、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视频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案例以供学生学习参考。
2. 书籍与期刊:引导学生寻找和阅读相关地理类书籍和期刊,提供地理知识的深度拓展和扩展,从而加深对人文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点思
考
摘要: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一要明确其教育目标,二要明确其主要内容,三要正确选择教学方式,四要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可持续发展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69—02
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教学的核心理论,而一种全新的人地关系论一可持续发展理论,己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与必然选择。
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并以其为主线贯穿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加强高中生人文地理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对手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新课改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分为三门必修课、七门选修课,加重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比重,缩小自然地理比重,使之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密切。
在未来的社会里,人地关系日益复杂,矛盾日趋尖锐化,可持续发展思想适应了未来地理教育的需要,所以一贯以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的人文地理教育又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中负
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人文地理教育的目标是面向二十一世纪育人,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树立参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新地理观念,要让学生掌握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要通过人文地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迅速发展,不存在西方国家在工业初期所具备的资源丰富、市场宽松的优越环境,取而代之的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阻碍和谐发展的问题,所以实行新的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中国的一种必然选择。
在能力目标上,要使学生在人文地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技能和能力,能够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能够提出方案、措施和办法。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方面,针对高中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人文地理教学,使学生端正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态度,积极地推进人文地理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二、人文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要求,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现行的教学内容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述地理事实,把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积极联系起来,并正确面对和解决环境问题、有害性生产问题、贫困问题,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作
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般地说,可持续发展教育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 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
包括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消除贫困、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社会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掌握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包括农业和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工业、交通与通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能源生产和消费区域的开发教育,等等。
通过经济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能自觉地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 生态可持续发展教育
包括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教育,荒漠化防治与土地退化整治的教育,保护大气层、控制大气污染的教育,防治酸雨的教育等。
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恶化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应优先考虑的关键,从而能自觉执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三、人文地理教学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方式
1 问题式教学的方式
人文地理教学面对的是高中的学生,他们大部分求知欲强,有探究精神,而且具有极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在教学中,当讲授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之后,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人文要素,设计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命题。
比如,在人口与环境第一章,可围绕“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力资源如何开发”、“中国人口年龄构成”等命题进行设计、讨论,鼓励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进行画龙点睛的小结。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训练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同时也进行了爱国主义和民族责任感、使命感的教育。
2 社会实践的方式
社会实践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制订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自愿者活动、社会实习等活动,唤起学生的主动性。
比如可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与发展的信息活动,利用课堂和壁报发布消息,多渠道积累社会环境与发展的消息,开阔学生的眼界。
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为核心。
因此,代表新的人地关系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人文地理教学中的主线,并贯穿教学内容的始终。
3 案例教学的方式
案例教学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强化能力的培养和观念的形成。
高中学生是一个具有青春和活力的群体,有着积极的创新的意识。
高中教师的教学应该适应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尤其是在可
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多结合身边的案例,或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
通过充分的备课和案例选择、精彩的课堂设计来促进地理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顺利进行。
4 视频教学的方式
由于人文地理学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视频教学的手段,制作教学软件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在地球表面某一特定空间或区域,有由阳光、大气、水分、地势地貌、河湖、动植物、土壤、矿物资源等组成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人口数量、语言文字、艺术、饮食文化、民情民俗和宗教和建筑风格;有着工业和农业等生产活动、存在着地域联系、乡村和城市、环境问题等。
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将语言文字和艺术等扩散到其他区域和空间,也用不同的方式接受着其他区域和空间传播来的语言文字和文化艺术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
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知识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时,一定要始于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更要回归到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同时注意思维方式的教育,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多学习,深入实际多考察,能够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以区别于自然地理学的学习方法。
5 专题教学的方式
如对于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过程,可以采用专题教学的
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本质是在今天就设法优化工业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
当人们看到可供食用的生物数量显得不足时,人类发明了驯化动植物技术,出现了畜牧业和农业。
进入工业社会,人类生产的原料和能源大都来源于矿产。
另外,从狩猎采集向农业社会的转变、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都是技术变革的结果。
再如,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在必修二教材第四章有可持续发展的专题,专题谈到了从人地关系思想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转变,存在的环境问题到解决问题措施。
通过这一专题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6 专题讲座的方式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和难点。
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知识的核心即可持续发展教育。
针对这些教学和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打破班级课堂授课制的约束,组织高中学生集中专题讲座,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四、提高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素质,使其胜任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
由于年青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就应该多向资深老教师请教,多听课、多评课、多反思、多总结,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综合素质。
年青教师具有朝气和活力,对新的教学方法方式接受较快,应该扬长
避短,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老教师应承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
如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帮助青年教师认识学科本质特征是很重要的。
人文地理是以人口、经济和社会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区位、地域类型及可持续发展,而区位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该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突出,能够有效考查获取信息、分析并进行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人地关系问题是人文地
理学习的主要目标。
在人文地理类教材中有一条明显的线索贯穿其中,这就是“区位”。
从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到旅游景点、地缘政治区位,把人文地理各章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成为人文地理部分的“灵魂”。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而言,重在理清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达到知识的优化和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