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HIV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HIV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010年第30卷

有 机 化 学

V ol. 30, 2010 * E-mail: hliu@https://www.360docs.net/doc/1612526842.html,

Received April 16, 2009; revised August 6, 2009; accepted September 7, 200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No. Grant 2006AA020602)资助项目.

·综述与进展·

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郭涤亮a ,b 刘冠男a 周 宇a 李 建a 徐进宜b 蒋华良a

陈凯先a 柳 红*,a ,b

(a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设计和发现中心 上海 201203)

(b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南京210009)

摘要 HIV 整合酶是病毒DNA 复制所必需的3个基本酶之一, 是新批准上市的抗艾滋病药物Raltegravir (MK-0518, Isentress)的分子靶标. HIV 整合酶抑制剂已经成为新一类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药物. 对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为研究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整合酶抑制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整合酶抑制剂; 二酮酸类; Raltegravir

Research Progress in HIV Integrase Inhibitors

Guo, Diliang a ,b Liu, Guannan a Zhou, Yu a Li, Jian a Xu, Jinyi b

Jiang, Hualiang a Chen, Kaixian a Liu, Hong *,a ,b

(a Drug Discovery and Design Centre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Research ,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Shanghai 201203)

(b School of Pharmacy ,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09)

Abstract HIV integrase is one of the three essential enzymes for viral DNA replication and the molecular target of the newly approved anti-AIDS drug raltegravir (MK-0518, Isentress). HIV integrase inhibitors have emerged as a new class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AIDS. In this article, the recent progress of HIV inte-grase inhibitors is reviewed to provid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V integrase inhibitors.

Keywords HIV; integrase inhibitor; diketoacid; Raltegravir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AIDS)是目前人类所经历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截止2004年底, 全球已有400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 已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 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为490万,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 鉴于此, 研究和开发抗艾滋病的新药显得日益紧迫和重要. 随着人类对HIV 病毒及其感染过程的研究不断深入, 以及各国药物研发人员的不断努力, 抗HIV 药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尤其是全新作用机制的HIV 进入抑制剂和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出现, 为抗HIV 药物的研制带来了新的

发展方向, 也为艾滋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 抗艾滋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艾滋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HIV 复制周期的某个环节, 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根据HIV-1的生命周期, 目前抗艾滋病药物主要针对病毒复制过程的8个重要环节, 即HIV 对宿主细胞的依附(viral attachment)-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 辅受体相互作用(coreceptor interaction)-进入抑制剂; HIV 与

478有机化学V ol. 30, 2010

细胞的融合(fusion)-进入抑制剂; 病毒RNA的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NRTI)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s, NNRTIs); 前病毒DNA 的整合(integration)-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 IN); DNA的转录(transcription); 病毒蛋白质的表达(translation), 病毒的组装(viral as-sembly), 以及病毒粒子的发芽和成熟(budding and maturation of HIV virion)-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 PI)[1]. 抗艾滋病药物的靶标主要就是针对这些环节中所涉及到的酶和受体, 例如HIV逆转录酶, HIV蛋白酶, HIV整合酶等, 相应地分为: 进入抑制剂、细胞趋化因子受体5 (CCR5)拮抗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

2 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现状

目前,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HIV- 1感染者临床治疗的药物主要有5大类: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抗HIV药物主要是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 2.1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zidovudine)、扎西他滨(zalcitabine)作为第一类上市的抗艾滋病药物, 在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且现在仍是联合疗法组合单元, 但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会引起宿主细胞线粒体损坏, 毒副作用大, 而且长期单独用药促使病毒迅速产生抗药性[2].

2.2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奈韦拉平(nevimpine)、地拉韦定(delavirdine)等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 已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但这类药极易产生抗药性, 一旦形成抗药性, 就会影响整类药的应用. 此外, 尤其在有NRTI抗药性的情况下, NNRTI抗药株的出现增加了治疗的难度[3].

2.3 蛋白酶抑制剂(PI)

蛋白酶抑制剂大多是肽类似物, 使用时通常会出现高给药剂量、毒性和耐药性等方面的问题, 代表药物有沙奎那韦(saquinavir). 非肽蛋白酶抑制剂替拉那韦(tipranavir)和地瑞那韦(darunavir)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首次在美国上市. 尽管毒性仍然是这一类药物不可回避的问题, 但由于它们具有全新的分子结构, 能与蛋白酶的保守残基相结合, 因此可以将病毒耐药性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4].

2.4 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

2003年第一个进入抑制剂恩夫韦地(enfuvirtide)上市, 改变了长久以来抗艾滋病药物市场只有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局面. 2007年辉瑞公司Maraviroc被FDA批准上市, 它是特异性的细胞趋化因子受体5 (CCR5)拮抗剂, 是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药物. CCR5是HIV入侵机体细胞主要的辅助受体, HIV通过CCR5来入侵细胞, 而抑制CCR5, 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细胞.

3 整合酶抑制剂(integrase inhibitor)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 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是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但由于HIV的DNA复制缺乏保真性, 容易发生突变而产生对抗HIV药物的耐药性, 临床上迫切需要寻找更多作用于不同靶点的抗HIV药物. 正是由于作用靶点不一样, 整合酶抑制剂不受目前因化疗所产生的耐药性的影响. 近年来, 整合酶抑制剂作为一类有前途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为人们所关注, 对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异常活跃.

3.1 整合酶的作用机制

HIV整合酶是以HIV复制所必需的3个基本酶之一的整合酶作为靶标. HIV利用该酶将自己的遗传物质整合到受感染的细胞中, 这一整合过程包括两个步骤: 3'-加工(3'-processing)和链转移(Strand transfer, ST). 3'-加工指整合酶与在细胞质中病毒的双链DNA结合, 形成一个整合前复合物(pre-integration complex, PIC), 然后在3'末端切下两个核苷酸, 露出自由羟基3'-OH. 链转移指整合前复合物(PIC)被转运到细胞核中, 整合酶交错切除宿主细胞DNA的5'端的两个核苷酸, 产生间隔5个碱基的交错切口, 然后病毒DNA的3'端带自由羟基的碱基与宿主DNA 的5'端以共价键连接起来. 最后宿主细胞的酶修补病毒DNA与宿主DNA之间的裂隙, 病毒DNA和宿主DNA结合为一体, 这就完成了整个整合过程,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DNA(图1)[5].

这样病毒DNA在整合酶的催化下插入宿主染色体内, 利用宿主细胞基因复制的功能和原料完成HIV的复制和感染. 而且HIV整合酶以单一的活性部位与病毒和宿主两种不同构象的DNA底物作用, 有可能限制HIV 对整合酶抑制剂药物产生抗药性. 加之整合酶只存在于病毒中, 哺乳动物类均无对应酶, 因此整合酶成为十分有前景的抗HIV药物设计的新靶标[6]. 整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整合酶, 能有效地抑制HIV在体内地复制, 同时

N o. 4

郭涤亮等: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479

不伤害正常细胞, 因此具有较高地选择性和较低的毒性

.

图1 整合酶催化的两个过程(3'-加工和链转移)

Figure 1 Two integrase catalytic reactions (3'-processing and strand transfer)

3.2 整合酶的结构

HIV 整合酶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32k-Da 蛋白, 包括N 端区域(amino-terminal domain, NTD), 催化核心区域(catalytic core domain, CCD)和C 端区域(carboxy- terminal domain, CTD)(图2)[5]. 其中N 端区域是由第1至49位氨基酸残基组成, 具有四个关键且保守的氨基酸残基(H12, H16, C40, C43), 能与锌离子形成配合物, 对于酶与病毒DNA 形成稳定复合物方面起关键的作用. 催化核心区域由第50至212位氨基酸残基组成. 其中天冬氨酸D64, D116, 谷氨酸E152形成DDE 基序(DDE

motif), 可结合一个或两个二价金属阳离子(Mg 2+

/ Mn 2+

), 为酶的活性中心. C 端区域由213至288位氨基

酸残基组成, 形成的二聚体与DNA 非特异性结合[5]

.

图 2 整合酶的结构

Figure 2 HIV integrase structure

最成功的一类整合酶抑制剂二酮酸类化合物, 能与整合酶-DNA 复合物(PIC)的催化核心区域DDE 基序上的二价金属结合, 使其处于一个非活性的状态, 从而阻止了催化核心区域上的活性位点与宿主DNA 结合, 选择性抑制了链转移的过程(图3)[7]. 认识到这种作用机制以后, 人们就利用这一机制不断的寻找具有良好的抑制链转移活性的化合物, 而具有选择性抑制3'-加工活性的化合物并不多

.

图3 二酮酸类化合物与位于整合酶活性位点的金属离子结合

Figure 3 Diketo acids chelating the metal ions inside the inte-grase active site

3.3 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报道的整合酶抑制剂实际上可归纳为五大类: DNA 结合物, 核苷类化合物, 肽类化合物, 多羟基芳环化合物, 二酮酸类化合物[8]. 而在这些化合物中, 大多数都只在细胞外的酶实验中表现出活性, 而在细胞内没有活性或活性很小, 并且其作用机制缺乏特异性, 只有二酮酸类化合物展示出有效的细胞内抗病毒活性[9,10]. 实验表明, 该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抑制整合酶两个催化反应中的链转移过程而获得抗病毒活性的[11]. 目前虽然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结构很多, 但进入临床研究的HIV 整合

酶抑制剂以及上市的药物只有二酮酸类化合物. 3.3.1 DNA 结合物

早期的研究发现一些DNA 结合物能够抑制整合酶促进的整合过程, 进而发现了一些小分子结构的非核苷类整合酶抑制剂, 如阿霉素(doxorubicin)、米托蒽醌(mitoxantrone)、槲皮素(quercetin)等. 这一类化合物可能是由于能够非特异性的作用于整合酶的DNA 结合区域, 而整合酶抑制剂的活性并不是简单的取决于其与DNA 的结合能力, 因此这一类整合酶抑制剂选择性差, 毒性较大[12].

3.3.2 核苷类化合物

齐多夫定的单磷酸衍生物AZTMP 属于核苷类整合酶抑制剂, 是第一类与整合酶分子相互作用的抑制剂. 该化合物抑制HIV 整合酶催化的3'-加工和链转移过程,

480有机化学V ol. 30, 2010

其IC50(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0和6 μmol/L. 具有四聚鸟嘌呤核苷结构的整合酶抑制剂T30923 [(GGGT)4], T40215 [(GGGGGT)4], T40216 [(GGGGGGT)4], 主要是通过与整合酶活性催化区域的残基形成氢键而发挥抑制作用, 其抑制链转移的IC50为90, 80和60 nmol/L[13]. 2004年, Nair等[14]合成了核苷类整合酶抑制剂化合物5, 体外试验表明, 其抑制整合酶3'-加工和链转移过程, IC50分别为19和25 μmol/L.

3.3.3 肽类化合物

最初, Plasterk等通过组合肽库高通量筛选, 发现了一个六肽先导化合物(H2N-HCKFWW-CONH2), 其抑制整合酶的IC50为2 μmol/L[15]. 但这种线性多肽, 在人体内容易被蛋白酶降解, 缺乏成药性, 因此以其为先导化合物不断进行结构优化. 2002年, de Soultrait和Roques 等[16]发现了一种由3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I33, 其在体外实验中, 对HIV整合酶的3'-加工和链转移过程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通过进一步对I33的结构优化, 发现具有与I33的N端部分相同的12个氨基酸残基的短肽EBR28具有更好的抗HIV活性, 其抑制整合酶的3'-加工的IC50为5 μmol/L.

3.3.4 多羟基芳环化合物

这一类抑制剂的结构多种多样, 许多都是由天然产物的结构修饰而得到, 它们大都具有类似的结构特征: 一个中间链连接的两个芳香族单位, 且至少有一个芳香环上有相邻的两个羟基[17], 如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6其抑制整合酶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为7.5 μg/mL[18]. 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整合酶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 能抑制整合酶3'-加工和链转移过程, IC50分别为220和19 μmol/L[17]. Bushman和Siegel等[19]合成得到的邻苯二酚类化合物8具有较好的整合酶的抑制活性, 其对整合酶3'-加工和链转移过程的IC50分别为17和5 μmol/L.

3.3.5 二酮酸类化合物

二酮酸(diketoacid, DKAs)类化合物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芳香环, 1,3-二羰基结构, 酸性基团(图 4). 芳香环和酸性基团通过1,3-二羰基结构连接起来. 二酮酸结构被认为是产生酶抑制活性的关键药效基团, 而芳香基团主要是改善化合物的药效性质和选择性[20]

.

图 4 二酮酸类化合物的一般结构

Figure 4 General structure of diketo acids

由于认识到二酮酸结构是很有前景的药效团并且其抑制整合酶的机制明确, 美国默克公司通过对一个超过250000个具有二酮酸类似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库进行随机筛选, 得到了第一类分子量小于500的具有抑制HIV整合酶链转移活性的化合物L-731988和L-708906, 对链转移的IC50分别为133和300 nmol/L[21]. 几乎与此同时, 日本Shionogi制药公司报道5-CITEP也具有良好活性. 5-CITEP是Shionogi制药公司利用生物电子等排体的原理, 成功地用四氮唑基团来取代羧基, 保持了化合物原有的较高的生物活性, 所合成的化合物5-CITEP 与整合酶形成共结晶, 得到了第一个整合酶抑制剂与酶形成的复合物的X射线晶体结构图, 这为整合酶的作用机制以及抑制剂的合理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8].

N o. 4

郭涤亮等: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481

随后的研究中, 改造主要集中在芳基环和羧基的优化上, 为了提高生物相容性和代谢稳定性, 合成了大量结构多样的二酮酸生物电子等排体结构化合物[22]. 第一个进入临床研究的HIV 整合酶抑制剂S-1360就是用含氧的杂环取代了标准的芳香环, 用三氮唑基团来取代羧基得到的. S-1360在体外有很好的整合酶抑制活性, IC 50为20 nmol/L , 在细胞实验中的EC 50为140 nmol/L , 并进入二期临床研究, 但可能由于其三氮唑基团在人体内的关键代谢产物不稳定而产生毒性, 于2003年终止临床实验[23]

.

由于二酮酸类化合物结构中的1,3-二羰基对活性至关重要, 但羧基的存在一般使化合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不高, 羧基用三氮唑、四氮唑或含氧、硫、氮的杂环、以及酯类、酰胺类结构取代, 结果发现许多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Merck 公司的研究者试图用其它官能团来取代关键药效团, 设计了8-羟基-[1,6]-二氮杂萘(8-hydroxy-1,6-naphthyridine)作为1,3-二酮酸模块的生物等排体[24], 合成了系列具有8-羟基-[1,6]-二氮杂萘母核的化合物, 如L-870810和L-870812具有良好活性, 对链转移的IC 50分别为15和40 nmol/L [20], 结构修饰的工作还在继续

.

将二氮杂萘母核的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 分别朝两个方向进行: A 环向外扩环, 得到具有三环结构的化合物, 如化合物15和 16, 其中化合物 15在细胞实验中对整合酶链转移的IC 50为0.08 μmol/L, 而化合物16的EC 50为0.089 μmol/L, 化合物16的活性优

于化合物 15是由于去掉了6位的羰基使其酯溶性提高

更有利于透过细胞膜[20]; B 环去环得到一个单环结构的化合物, 进一步优化得到了嘧啶结构的化合物, 默克公司在对这一类结构化合物进行不断优化, 得到许多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图5). 二羟基嘧啶(dihydroxy- pyrimidine)结构的化合物 17对链转移的IC 50为0.05 μmol/L, 在人血清蛋白抗HIV 细胞实验中CIC 95(抑制95%的细胞株传播HIV-1感染的浓度)为78 nmol/L , 并且在鼠、狗、猴的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25]. 随后默克公司又发现具有N -甲基嘧啶(N -methylpyrimidone)结构的化合物 18对链转移的IC 50为0.06 μmol/L, 在人血清蛋白抗HIV 细胞实验中CIC 50 为65 nmol/L, 并且也在鼠、狗、猴三种物种的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已经有希望成为进入临床研究的抗病毒药物

[26].

图 5 8-羟基-[1,6]-二氮杂萘化合物的结构优化

Figure 5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8-hydroxy-1,6-naphthyri- dine

经过多年的努力, 从具有N -甲基嘧啶母核结构的化合物(如化合物18)不断进行结构优化最终得到Raltegravir (19). 2007年默克公司的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 (MK-0518, 商品名Isentress)获得FDA 的上市批准, 成为第一个上市的HIV 整合酶抑制剂药物, 作为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艾滋病新药, 它将显著改善现有的HIV 治疗效果, 并成为新的治疗途径和选择. 《自然》杂志在该药上市之前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7年将

482

有 机 化 学 V ol. 30, 2010

有两种抗HIV 新药上市, 这将成为鸡尾酒疗法出现10年之后抗艾滋病治疗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 辉瑞公司的CCR5拮抗剂Maraviroc 和默克公司的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 对于现有药物已产生耐药的患者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这两种药物属于两种全新抗HIV 机制的药物, 有望成为治疗艾滋病的新选择[27]. Raltegravir 对整合酶链转移的IC 50为2~7 nmol/L , 体外抗病毒活性实验在10%的牛血清和50%人血清中的IC 95分别为19 nmol/L 和33 nmol/L [28]. Raltegravir 对于初次治疗和接受过治疗的患者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 甚至对于一些不能接受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也能抑制其病毒的繁殖[29]. Raltegravir 可通过口服、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方式给药, 口服给药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给药剂量为每次100~600 mg, 每天2次[30]. 临床研究发现, 口服给药24 h 后基本代谢完全, 其中32%通过尿液代谢(9%为原药, 23%为原药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 51%以原药的形式通过粪便代谢[31]. Raltegravir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增加给药剂量时没有发现相关的不良反应[32]. 默克公司于2003年5月份申请了该药及系列化合物的世界专利(WO 2003035077), 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保护, 并于2006年6月份申请了Raltegravir 治疗作用及合成工艺的世界专利(WO 2006 060712)[33]

.

第一个整合酶抑制剂的上市, 使得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促使更多的力量投入这方面的研究. 对Raltegravir 的N -甲基嘧啶母核继续进行改造, 得到了一些有良好活性的化合物. 如具有二羟基吡啶并吡嗪(dihydroxypyridopyrazine)结构的化合物20, 在细胞中抑制HIV 复制的CIC 95为0.31 μmol/L [34]. 而化合物21的母核结构是由N -甲基嘧啶扩环得到的, 其抑制链转移的IC 50为12 nmol/L, 在MT4细胞中抑制HIV 复制的CIC 95为13 nmol/L

[35]

.

目前, 另一个由Gilead Scienses 公司开发的

Elvitegravir (22) (GS-9137, JTK303)也已处于II 期临床研究阶段, 极有望成为第二个上市的HIV 整合酶抑制剂. Elvitegravir 是由喹诺酮类抗菌药的结构发展而来, 更有可能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 在细胞实验中对整合酶链转移的IC 50为7.2 nmol/L, 体外抗HIV 实验的EC 50为0.9 nmol/L [36]. Elvitegravir 具有3-羧酸喹诺酮(quinolone 3-carboxylic acid)结构[37], 虽然不属于典型的二酮酸类结构, 但还是可以归纳为二酮酸的电子等排体. 所有的二酮酸结构的电子等排体都有三个功能部分: 一个类酮部分, 一个可烯醇化的酮部分, 一个羰基氧部分, 并且这三个部分处在一个共平面的构象上[36]. 我们尝试把重要的二酮酸类的整合酶抑制剂按这种方法归纳一下, 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图

6).

图6 二酮酸及其电子等排体的结构

Figure 6 Structures of the diketo acid and its bioisosters

化合物23结合了喹诺酮和典型二酮酸的结构特征, 是具有喹诺酮结构的二酮酸衍生物. 化合物23抑制HIV 复制的活性好且毒性小, 其EC 50为0.17 μmol/L, 治

N o. 4

郭涤亮等: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483

疗指数大于1176 (TI >1176)[38]

.

随着对这一领域的广泛研究, 许多具有二酮酸类似结构的化合物被设计合成出来, 如具有吡咯烷酮(pyrrolinone)结构的化合物24, 其抑制链转移的IC 50为18 nmol/L, 在MT4细胞中抑制HIV 复制的CIC 95为25 μmol/L [39]. 具有双环结构的化合物25和三环结构的化合物26也都具有典型二酮酸类衍生物的三个功能部分. 其中化合物 25抑制链转移的IC 50为74 nmol/L, 在50%人血清的细胞实验中抑制HIV 复制的IC 95为63 nmol/L [40], 化合物26抑制链转移的IC 50小于10 nmol/L, 在50%人血清的细胞实验中抑制HIV 复制的IC 95为35 nmol/L [41].

二酮酸类化合物具有的良好抑制HIV-1整合酶活性, 引起了世界上各大制药公司的极大关注, 他们发现了许多不同母核结构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申请了专利保护(图7). 尽管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各不相同, 但都具有明显的二酮酸电子等排体结构特征.

最近Charpentier 等[42]研究发现在所有服用Raltegravir 的病人体内病毒DNA 都发生了抗药性突变, 这有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 Pommier 等[43]具体比较了

Raltegravir 和Elvitegravir 对整合酶催化的各个反应特别是对3'-加工和链转移的抑制活性, 并考察了由于整合酶结构突变而引起的对这两种药物的抗药性. 他们发现Raltegravir 和Elvitegravir 选择性对链转移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 而Elvitegravir 活性更好. 他们还发现这两种药物对3'-加工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并且Elvitegravir 对3'-加工的的抑制活性比Raltegravir 略好. 但两种药物都表现出一定的抗药性, 而且也并不象以前所认为的Elvitegravir 能比Raltegravir 更好的克服由于整合酶结构突变而引起的抗药性. 以Raltegravir 和Elvitegravir 为代表的第一代HIV 整合酶抑制剂已经成为新一类充满希望的用于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更多的研究工作将致力于发现能良好抑制3'-加工、抗药性小的第二代HIV 整合酶抑制剂

.

图7 一些专利中的二酮酸类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结构

Figure 7 Structures of diketoacid-containing HIV integrase inhibitors in some patents

484有机化学V ol. 30, 2010

4 结语

二酮酸类化合物具有明确的抗病毒活性, 其作用机制将进一步明确, 将有一系列高效、低毒的二酮酸类整合酶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 相信随着对第一代HIV整合酶抑制剂临床结果的反馈信息的分析以及对其结构的不断优化, 将有更多更好的抗艾滋病药物出现. References

1 Reeves, J. D.; Piefer, A. J. Drugs2005, 65, 1747.

2 De Clercq, E. J. Med. Chem. 2005, 48, 1297.

3 Liu, H.-X.; Li, Z.-C.; Wu, H. Section Virology Foreign

Med. Sci. 2005, 12, 117 (in Chinese).

(刘海霞, 李在村, 吴昊,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5,

12, 117.)

4 Long, Y.-Q. Pharm. Care Res. 2007, 7, 401 (in Chinese).

(龙亚秋,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7, 7, 401.)

5 Pommier, Y.; Johnson, A. A.; Marchand, C. Nat. Rev. Drug

Discovery2005, 4, 236.

6 Young, S. D. Curr. Opin. Drug Discovery Dev. 2001, 4,

402.

7 Marchand, C.; Johnson, A. A.; Semenova, E.; Pommier, Y.

Drug Discovery Today: Disease Mechanisms2006, 3, 253.

8 Jiang, X.-H.; Long, Y.-Q. Chin. J. Org. Chem.2004, 24,

1380 (in Chinese).

(姜晓华, 龙亚秋, 有机化学, 2004, 24, 1380.)

9 Dayam, R.; Neamati, N. Curr. Pharm. Des. 2003, 9, 1789.

10 Dayam, R.; Deng, J.; Neamati, N. Med. Res. Rev. 2006, 26,

271.

11 Espeseth, A. S.; Felock, P.; Wolfe, A.; Witmer, M.; Grobler,

J.; Anthony, N.; Egbertson, M.; Melamed, J. Y.; Young, S.;

Hamill, T.; Cole, J. L.; Hazuda, D. 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0, 97, 11244.

12 Fesen, M. R.; Kohn, K. W.; Leteurtre, F.; Pommier, 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3, 90, 2399.

13 Jing, N. J.; Marehand, C.; Liu, J.; Mitra, R.; Hogan, M. E.;

Pommier, Y. J. Biol. Chem. 2000, 275, 21460.

14 Chi, G.; N eamati, N.; N air, V.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4, 14, 4815.

15 Puras Lutzke, R. A.; Eppens, N. A.; Weber, P. A.;

Houghten, R. A.; Plasterk, R. H.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5, 92, 11456.

16 de Soultrait, V. R.; Caumont, A.; Parissi, V.; Morellet, N.;

Ventura, M.; Lenoir, C.; Litvak, S.; Fournier, M.; Roques,

B. J. Mol. Biol. 2002, 318, 45.

17 Fesen, M. R.; Pommier, Y.; Leteurtre, F.; Hiroguchi, S.;

Yung, J.; Kohn, K. W. Biochem. Pharmacol. 1994, 48, 595.

18 Groweiss, A.; Cardellina, J. H.; Boyd, M. R. J. Nat. Prod.

2000, 63, 1537.

19 Molteni, V.; Rhodes, D.; Rubins, K.; Hansen, M.; Bushman,

F. D.; Siegel, J. S. J. Med. Chem. 2000, 43, 2031.

20 Zhao, G.; Wang, C.; Liu, C.; Lou, H. Mini. Rev. Med.

Chem. 2007, 7, 707.

21 Egbertson, M. S. Curr. Top. Med. Chem. 2007, 7, 1251.

22 Pommier, Y.; Johnson, A. A.; Marchand, C. Nat. Rev. Drug

Discovery2005, 4, 236.

23 Cotelle, P. Recent Pat. Antiinfect. Drug. Discovery 2006, 1,

1.

24 Zhuang, L.; Wai, J. S.; Embrey, M. W.; Fisher, T. E.;

Egbertson, M. S.; Payne, L. S.; Guare, J. P. Jr.; Vacca, J. P.;

Hazuda, D. J.; Felock, P. J.; Wolfe, A. L.; Stillmock, K. A.;

Witmer, M. V.; Moyer, G.; Schleif, W. A.; Gabryelski, L.

J.; Leonard, Y. M.; Lynch, J. J. Jr.; Michelson, S. R.;

Young, S. D. J. Med. Chem. 2003, 46, 453.

25 Pace, P.; Di Francesco, M. E.; Gardelli, C.; Harper, S.;

Muraglia, E.; Nizi, E.; Orvieto, F.; Petrocchi, A.; Poma, M.;

Rowley, M.; Scarpelli, R.; Laufer, R.; Gonzalez, P. O.;

Monteagudo, E.; Bonelli, F.; Hazuda, D.; Stillmock, K. A.;

Summa, V. J. Med. Chem. 2007, 50, 2225.

26 Gardelli, C.; Nizi, E.; Muraglia, E.; Crescenzi, B.; Ferrara,

M.; Orvieto, F.; Pace, P.; Pescatore, G.; Poma, M.; Ferreira,

Mdel. R.; Scarpelli, R.; Homnick, C. F.; Ikemoto, N.;

Alfieri, A.; Verdirame, M.; Bonelli, F.; Paz, O. G.; Taliani,

M.; Monteagudo, E.; Pesci, S.; Laufer, R.; Felock, P.;

Stillmock, K. A.; Hazuda, D.; Rowley, M.; Summa, V. J.

Med. Chem. 2007, 50, 4953.

27 Opar, A. Nat. Rev. Drug Discovery2007, 6, 258.

28 Dubey, S.; Satyanarayana, T. D.; Lavania, H. Eur.J. Med.

Chem. 2007, 42, 1159.

29 Belyk, K. M.; Morrison, H. G.; Jones, P.; Summa, V. WO

2006060712, 2006 [Chem. Abstr. 2006, 145, 28009].

30 Josephson, F.; Albert, J.; Flamholc, L.; Gisslén, M.; Karl-

str?m, O.; Lindgren, S. R.; Navér, L.; Sandstr?m, E.; Sved-

hem-Johansson, V.; Svennerholm, B.; S?nnerborg, A.

Scand. J. Infect. Dis. 2007, 39, 486.

31 Grinsatejn, B.; N guyen, B. Y.; Katlama, C.; Gatell, J. M.;

Lazzarin, A.; Vittecoq, D.; Gonzalez, C. J.; Chen, J.;

Harvey, C. M.; Isaacs, R. D. Lancet2007, 369, 1261.

32 Kassahun, K.; Mclntosh, L.; Cui, D.; Hreniuk, D.;

Merschman, S.; Lasseter, K.; Azrolan, N.; Iwamoto, M.;

Wagner, J. A.; Wenning, L. A. Drug Metab. Dispos. 2007,

35, 1657.

33 Leng, L.-Y.; Sun, T.-M. Chin. J. Med. Chem.2008, 18, 239

(in Chinese).

(冷玲颖, 孙铁民,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8, 18, 239.)

34 Wai, J. S.; Kim, B. Y.; Fisher, T. E.; Zhuang, L.; Embrey,

M. W.; Williams, P. D.; Staas, D. D.; Culberson, C.; Lyle,

T. A.; Vacca, J. P.; Hazuda, D. J.; Felock, P. J.; Schleif, W.

A.; Gabryelski, L. J.; Jin, L.; Chen, I. W.; Ellis, J. D.;

Mallai, R.; Young, S. D.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7, 17,

5595.

35 Muraglia, E.; Kinzel, O.; Gardelli, C.; Crescenzi, B.;

Donghi, M.; Ferrara, M.; N izi, E.; Orvieto, F.; Pescatore,

G.; Laufer, R.; Gonzalez-Paz, O.; Di Marco, A.; Fiore, F.;

Monteagudo, E.; Fonsi, M.; Felock, P. J.; Rowley, M.;

Summa, V. J. Med. Chem. 2008, 51, 861.

N o. 4 郭涤亮等:HIV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485

36 Sato, M.; Motomura, T.; Aramaki, H.; Matsuda, T.;

Yamashita, M.; Ito, Y.; Kawakami, H.; Matsuzaki, Y.;

Watanabe, W.; Yamataka, K.; Ikeda, S.; Kodama, E.;

Matsuoka, M.; Shinkai, H. J. Med. Chem. 2006, 49, 1506.

37 Dayam, R.; Al-Mawsawi, L. Q.; Zawahir, Z.; Witvrouw,

M.; Debyser, Z.; N eamati, N. J. Med. Chem. 2008, 51,

1136.

38 Santo, R. D.; Costi, R.; Roux, A.; Miele, G.; Crucitti, G. C.;

Iacovo, A.; Rosi, F.; Lavecchia, A.; Marinelli, L.; Di Giovanni, C.; N ovellino, E.; Palmisano, L.; Andreotti, M.;

Amici, R.; Galluzzo, C. M.; Nencioni, L.; Palamara, A. T.;

Pommier, Y.; Marchand, C. J. Med. Chem. 2008, 51, 4744. 39 Pace, P.; Spieser, S. A.; Summa, V.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 18, 3865.

40 Langford, H. M.; Williams, P. D.; Homnick, C. F.; Vacca, J.

P.; Felock, P. J.; Stillmock, K. A.; Witmer, M. V.; Hazuda,

D. J.; Gabryelski, L. J.; Schleif, W. A.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 18, 721.

41 Wiscount, C. M.; Williams, P. D.; Tran, L. O.; Embrey, M.

W.; Fisher, T. E.; Sherman, V.; Homnick, C. F.; Donnette,

Staas. D.; Lyle, T. A.; Wai, J. S.; Vacca, J. P.; Wang, Z.;

Felock, P. J.; Stillmock, K. A.; Witmer, M. V.; Miller, M.

D.; Hazuda, D. J.; Day, A. M.; Gabryelski, L. J.; Ecto, L. T.;

Schleif, W. A.; DiStefano, D. J.; Kochansky, C. J.; Anari,

M. R.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8, 18, 4581.

42 Charpentier, C.; Karmochkine, M.; Laureillard, D.;

Tisserand, P.; Bélec, L.; Weiss, L.; Si-Mohamed, A.;

Piketty, C. HIV Med. 2008, 9, 765.

43 Marinello, J.; Marchand, C.; Mott, B. T.; Bain, A.; Thomas,

C. J.; Pommier, Y. Biochemistry2008, 47, 9345.

(Y0904162 Zhao, X.)

艾滋病研究进展论文综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 论文综述 免疫系统研究进展 ——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Advance in the Research of immune system ——Advance in the research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专业:2012针推班 学号:12211037 姓名:申博 完成时间:2013年6月20日

免疫系统研究进展 ——艾滋病的研究进展Advance in the Research of immune system ——Advance in the research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作者:申博(ShenBo) 摘要: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又译: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1981年在美病毒”(又称艾滋病病毒)而引起的免疫系统全面崩溃为特征的传染病。艾滋病己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经过传入期、扩散期,目前己进入快速增长期,处于全国低流行和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高流行并存的态势。本文介绍的是有关HIV药物治疗的一些近期研究进展。 关键词:免疫系统;艾滋病病毒;抑制剂;药物治疗 Abstract:AIDS i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lso translated: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1 virus "(also known as the AIDS virus) and the immune system caused by the collapse of infectious disease. AIDS has become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and social problems harm to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China's AIDS epidemic through afferent phase, diffusion stage,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growth, in the trend of high prevalence in both national and local area and the low prevalence of specific population. This is the HIV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som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Key word:immune system; The AIDS virus;inhibitor;medication 前言: 自1981 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 (AIDS) 患者以来,全球累计感染者总数已达 6 900 万,死亡者总数超过 2 000 万。我国在1985年6月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后,患艾滋病的

艾滋病最新治疗研究论文

专业:************ 姓名:****学号:********** 艾滋病最新治疗研究 2012年5月2日

艾滋病治疗研究 自1970年人类出现首例爱滋病感染以来,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传播,人类正受到艾滋病病毒的严峻挑战,对人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科学家自始至终从没有放弃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找出治疗爱滋病的有效途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将战胜这个“世纪之病”。 一、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患者的细胞内,赋予患者新的抗病机能,它包括目的基因的选择与克隆、载体的构建与包装及受体的选择与转入等。 (1)抗HIV基因 现研究最多的抗-HIV基因是反义核酸和核酶,其中反义核酸反义核酸是互补于mRNA的RNA或DNA,在细胞内形成部分双链,阻碍mRNA的剪接、运送和翻译,降低mRNA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基因的构成。有一些科学家做了相关抑制HIV实验,但由于受调控水平的限制或者由于反义RNA量的不足,而导致失败,但现最需解决的问题是反义核酸的专一性和进入靶细胞之前的降解。核酶是一种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RNA分子,可特异性地切割靶RNA序列。它

最初由Haseloff在研究烟草病毒时发现的,迄今,人们发现的核酶有六种类型,但从结构上看主要分为" 两大类:锤头状核酶和发夹状核酶。核酶的优点是序列特异性;不编码蛋白质,无免疫原性;可以重复使用。使其在基因治疗领域中倍受青睐,其研究进展也相当迅速。但核酶的稳定性较低,生理条件下反应速度缓慢是其用于抗-HIV的不足之处,同时对它在机体内是怎样被转录的和转录后抗RNase的能力还需做进一步的探索。 (2)基因疫苗 与传统疫苗相比,DNA疫苗具有制备简单、可塑性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疫苗抗原可以在人体靶细胞内天然表达。科学家曾经用人猿做过试验,方法是肌内接种100μg质粒pm160,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该抗体在体外能中和HIV-1的感染。接种后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证明了类人猿能通过接种质粒pm160产生非常强的特异性CTL应答,所有的类人猿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感染能力,其中一组取得了100%的抗感染力。此结果说明DNA 疫苗接种技术不仅可预防艾滋病,同时可产生T杀伤细胞清除体内的感染病毒细胞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但目前DNA疫苗的出现才在近几年出现,出现的问题还需进一步观察 二、中医治疗艾滋病 (1)研究发现,一些中药能够以HIV复制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为靶点而干扰HIV复制,包括吸附、融合、逆转录、整合、转录、翻译、

HIV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2010年第30卷 有 机 化 学 V ol. 30, 2010 * E-mail: hliu@https://www.360docs.net/doc/1612526842.html, Received April 16, 2009; revised August 6, 2009; accepted September 7, 200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No. Grant 2006AA020602)资助项目. ·综述与进展· 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郭涤亮a ,b 刘冠男a 周 宇a 李 建a 徐进宜b 蒋华良a 陈凯先a 柳 红*,a ,b (a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设计和发现中心 上海 201203) (b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南京210009) 摘要 HIV 整合酶是病毒DNA 复制所必需的3个基本酶之一, 是新批准上市的抗艾滋病药物Raltegravir (MK-0518, Isentress)的分子靶标. HIV 整合酶抑制剂已经成为新一类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药物. 对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为研究新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整合酶抑制剂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整合酶抑制剂; 二酮酸类; Raltegravir Research Progress in HIV Integrase Inhibitors Guo, Diliang a ,b Liu, Guannan a Zhou, Yu a Li, Jian a Xu, Jinyi b Jiang, Hualiang a Chen, Kaixian a Liu, Hong *,a ,b (a Drug Discovery and Design Centre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rug Research , Shangha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Shanghai 201203) (b School of Pharmacy ,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09) Abstract HIV integrase is one of the three essential enzymes for viral DNA replication and the molecular target of the newly approved anti-AIDS drug raltegravir (MK-0518, Isentress). HIV integrase inhibitors have emerged as a new class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AIDS. In this article, the recent progress of HIV inte-grase inhibitors is reviewed to provide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V integrase inhibitors. Keywords HIV; integrase inhibitor; diketoacid; Raltegravir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艾滋病(AIDS)是目前人类所经历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截止2004年底, 全球已有400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 已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 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为490万,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 鉴于此, 研究和开发抗艾滋病的新药显得日益紧迫和重要. 随着人类对HIV 病毒及其感染过程的研究不断深入, 以及各国药物研发人员的不断努力, 抗HIV 药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尤其是全新作用机制的HIV 进入抑制剂和HIV 整合酶抑制剂的出现, 为抗HIV 药物的研制带来了新的 发展方向, 也为艾滋病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 抗艾滋病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抗艾滋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HIV 复制周期的某个环节, 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根据HIV-1的生命周期, 目前抗艾滋病药物主要针对病毒复制过程的8个重要环节, 即HIV 对宿主细胞的依附(viral attachment)-进入抑制剂(entry inhibitor); 辅受体相互作用(coreceptor interaction)-进入抑制剂; HIV 与

浅谈当今国内艾滋病研究与防治现状

浅谈当今国内艾滋病研究与防治现状 曹译文 (西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学院,成都,610225) 摘要通过对已有艾滋病相关文献的检索与分析,探究在艾滋病领域存在的相关心理学研究,以艾滋病污名和社会支持两方面进行阐释,并从心理学与医学两个领域探讨艾滋病的防治现状。本文旨在了解当前社会艾滋病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艾滋病研究方向的新思考。 关键词艾滋病;社会态度;防治现状 1引言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有艾滋病病毒是(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T细胞免疫力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疾病。[1] 1985年,我国发现了首例HIV感染者,此后AIDS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截至2011年10月,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3万例。据中外机构联合组成的专家组权威评估指出,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DIS, PLHIV)78 万。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存活34.6万,即目前约56%的感染者尚不知情。[2]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为准确掌握疫情、科学指导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病例报告数与实际感染数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估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成为了解人群实际感染情况的重要手段。艾滋病被普遍认为具有高度致死性,因此导致人们对它产生本能上的恐惧。 艾滋病以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的两大特点引起了整个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国均加大对艾滋病的相关研究的投入,从预防方法、健康教育等多方面预防艾滋病,也从有效疫苗、治疗方法等方面试图解决艾滋病这一难题。在艾滋病研究与防治这一方面,我国也从未停止努力的步伐。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关于我国艾滋病防治状况的论文新发表数量和累积数量越来越多。[3] 2艾滋病相关研究 在HIV感染者数量逐年增长的当今社会,因HIV的高致死率以及感染途径,使民众对艾滋病产生了心理上的恐惧与排斥。伴随着HIV感染者数量的提升,其心理健康情况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0年刘颖等人发表的《艾滋病污名的形成机制、负面影响与干预》中探讨了艾滋病污名形成的相关理论及社会影响因素,试图探究其污名形成的心理学原因。同时就污名对艾滋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包括其个人的发展影响与对家庭的影响,最后提出其干预措施,建议增加非感染者与感染者的积极接触以便包容与理解,除此外也加大知识传播的力度给予公众对艾滋病广泛正确的认识。 耿柳娜等人采用实验法探讨正念在吸毒人群对艾滋病污名的干预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吸毒者存在内隐艾滋病污名;内隐艾滋病污名和外显艾滋病污名相关不显著,而正念干预对内隐艾滋病污名和外显艾滋病污名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研究最终得出正念

艾滋病流行新趋势及相关研究报告进展培训测试题

艾滋病流行新趋势及相关研究进展培训测试题姓名: A.吸毒 B.非法卖血 C.性途径 D.医院感染 A.全国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状态,但部分地区流行程度较高 B.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经注射吸毒和母婴途径降至较低水平 C.经性途径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传播式复杂 D.各地流行模式差异大,重点人群疫情上升明显 E.以上均是

A.检测量、发现人数和报告发现率逐年增加 B.经输血传播基本阻断 C.经静脉吸毒传播逐年减低 D.以上都是 A.疫情形势仍然峻 B.社会环境变化增加难度 C.国外双重动力压力 D.以上均是 A.加强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B.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早期治疗 C.强化对感染者的随访管理和关怀救助,提高抗病毒治疗依从性

D.阻断经母婴及静脉吸毒传播 E.以上均是 6.早期治疗艾滋病有好处? A.延缓肝脏疾病进展 B.降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风险 C.改善痴呆及外神经病变 D.以上均是 7.当-,ART预期寿命接近正常 A.CD4〈40 B.CD4〉40 C. CD4〈150 D. CD4〉150 8.各种非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包括: A.糖尿病 B.心脑血管疾病 C. 肿瘤 D. 以上均是 9.关于50岁以上的老年HIV感染者,指南推荐: A.如CD4〈500个∕ul,推荐进行ART B.如合并HIV相关肾病\艾滋病指征\HIV∕HBC共同感染,应启动ART

C. CD4在12个月下降〉100个∕ul,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等D. 以上均是 10美国的HIV职业暴露指南第一次把――作为首选: A.艾生特 B.DTG C. 青霉素 D. 以上均是 A.危险行为评估和初步诊断 B.追踪HIV疾病治疗状况及降低危害的计划 C.整合资源、服务与后续追踪 D.以上均是 A.真诚关怀及不批判的态度 B.熟练的咨询技巧 C.更新艾滋病治疗及医学知识

艾滋病研究新进展

艾滋病研究最新进展:利用干细胞治愈艾滋病将成为可能 国际在线消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再生医学研究所2012年11日发布消息称,以澳大利亚科学家艾伦·创森博士(Alan Trounson)为首的科研团队在艾滋病临床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利用干细胞治愈艾滋病将成为可能。

据了解,该项技术是医生在给一个美国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该患者不幸患有艾滋病和白血病两大病症。为了进行白血病治疗,他进行了骨髓移植,而骨髓捐助者恰好对艾滋病病毒具有免疫能力。后来,医生们无意间发现,那位患者的艾滋病不治而愈了。因此专家们推测通过干细胞能有效治疗艾滋病。 艾伦·创森解释道,此前的研究显示,有少数人群对艾滋病病毒具有免疫力,他们的身体发生了基因突变。而这项研究技术正是要利用造血干细胞来模拟和完成这一基因突变过

程。目前,该技术即将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据8月18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消息,西班牙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心脏病常用药statin能够降低艾滋病病人体内HIV病毒水平,同时增加免疫细胞数量。这将为治疗艾滋病提供新的途径。statin

statin是一种降胆固醇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心脏病。此前已有研究显示,细胞膜胆固醇含量较低的细胞感染HIV病毒的几率也相对较小。西班牙科学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对6位艾滋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在使用statin一个月后,这些病人体内的HIV病毒水平下降多达220倍。但停药后,HIV病毒水平又开始上升。研究人员同时利用老鼠进行了实验。他们在老鼠身上注射感染了HIV病毒的人类细胞,然后使用statin,结果老鼠体内HIV病毒均有下降,有些甚至降至无法测知的水平。研究小组负责人卡洛斯?马丁内兹认为,目前通用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由于抗药性越来越明显因而疗效不佳。statin能够阻止HIV病毒进入人体健康细胞,对于人类艾滋病具有一定疗效。此外,研究还显示,使用statin的病人体内白细胞对HIV病毒的抵抗力增强,这表明statin也可作为一种艾滋病预防药物来使用。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相比,statin副作用较小,不会引起肝脏损伤,使用更安全。

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郭川 微生物专业,200326031 摘要:自然界共发现四大类蛋白酶抑制剂: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巯基蛋白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和酸性蛋白酶抑制剂,本文就各大类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特点,活性部位的研究概况及其在各领域应用的原理及进展。 关键词:蛋白酶抑制剂;结构;应用 天然的蛋白酶抑制剂(PI)是对蛋白水解酶有抑制活性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由于其分子量较小,所以在生物中普遍存在。它能与蛋白酶的活性部位和变构部位结合,抑制酶的催化活性或阻止酶原转化有活性的酶。在一系列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如凝血、纤溶、补体活化、感染、细胞迁移等,PI发挥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是生物体内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Kunitz等最早分离纯化出一种PI至今,已有多种PI被发现,根据其作用的蛋白酶主要分以下几类:抑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的巯基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胃蛋白酶、组织蛋白酶D等的羧基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胶原酶、氨肽酶等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而根据作用于酶的活性基团不同及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可将自然界发现的PI分为四大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巯基蛋白酶抑制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和酸性蛋白酶抑制剂[1]。 1 结构与功能 1.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一族由古代抑制剂趋异进化5亿年演变而来的结构序列同源的蛋白酶抑制剂。Sepin为单一肽链蛋白质。各种serpin大约有30%的同源序列,疏水区同源性高达70%。血浆中的serpin多被糖基化,糖链经天东酰胺的酰胺基与主链相连。位于抑制性serpin表面、距C端30~40个氨基酸处的环状结构区RSL(reactive site loop)中,存在能被靶酶的底物识别位点识别的氨基酸P1[2];近C端与P1相邻的氨基酸为P1’,依此类推,即肽链结构表示为N端-P15~P9~P1-P1’~P9’~P15’-C端。在对靶酶的抑制中。Serpin 以RSL中的类底物反应活性位点与靶酶形成紧密的不易解离的酶-抑制剂复合物,同时P1-P1’间的反应活性位点断裂。几种perpin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serpins各成员的抑制专一性是由P1决定的,且被抑制的酶特异性切点一致。如抗凝血酶,抑制以Arg羧基端为敏感部位的丝氨酸蛋白酶,其中P1为Arg[2]。 1.2巯基蛋白酶抑制剂(Cytsteine Proteinase Inhiitor,CPI) 对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PI)已有大量研究,巯基蛋白酶抑制剂(CPI)的研究则相对要晚一些。而动物和微生物来源的CPI已有一些研究,发现它们在结构上具有同源性,Barrett等将CPI统称为胱蛋白超家族,并按分子内二硫键的有无与数量,分子量大小等将此家族分为3个成员(F1、F2、F3)。在3个家族中,大多数F1和F3的CPI中都有Glu53-Val54-Val55-Ala56-Gly57保守序列,其同源序列在其它CPI中也被发现,如F2中的Gln-X-Val-Y-Gly和CHα-ras基因产物中的Gln-Val-Val肽段。人工合成的Glu-Val-Val-Ala-Gly 短肽也显示对木瓜蛋白酶有抑制活性,因此可以认为这一保守区段在抑制活性中起着全部或部分的关键作用[3]。对植物来源的CPI研究的不多,已有报道的有水稻、鳄梨和大豆。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Oryzacystatin,OC) 具有102个氨基酸残基,有典型的Glu-Val-Val-Ala-Gly保守序列,应与动物CPI同源进化而来。从OCI没有二硫键来看,它应归为F1成员,但从序列比较看,则更接近F3。对OCIGlu---Gly保守序列进行点突变试验表明,突变使其抑制活性大幅度下降,其中当Glu被Pro替代时则活性全无,由此说明,这一段保守序列在OCI的抑制活性中,同动物CPI一样必不可少。除Glu---Gly保守区域外,OCI序列中其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解析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研究生课程(论文类)试卷 2 014 / 2 015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新药研发与申报 课程代码:NX0702016 论文题目: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王震 专业﹑学号:化工1班,146061114 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课程(论文)成绩: 课程(论文)评分依据(必填): 1.论文结构规范,检索的文献资料经认真的综合分析整理,选材精简得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版面整洁美观。得分为90-100分。 2.论文结构较规范,检索的文献资料经分析整理,材料组织得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得分为 80-89分。 3.论文结构基本规范,内容有小问题,检索的文献资料经一般性分类整理,条理较清晰,得分为 70-79分。 4.论文结构基本规范,内容未经认真整理,一般性罗列所检索的文献资料。得分为60-69分。 5.达不到上述第4点要求的论文,得分为0-59分。 任课教师签字: 日期:年月日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2009年高致病性的H1N1流感大爆发,再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随着毒株变异性的加强,流感疫苗已无力完全遏制疫情的传播[1]。我们知道,流感病毒在感染和传播过程中,作为其四大活性位点之一(其他三个是血凝素、M2离子通道和部分RNA聚合酶)的神经氨酸酶(NA)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设计与合成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s)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神经氨酸酶;变异;抑制剂;合成

The development of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Abstract: The pandemic of influenza virus in 2009 to human beings sounded the alarm: the influenza vaccine was feeling powerless to suppress the transmission of epidemic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strain’s variability. As we know, in the process of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 and propagation, the neuraminidase, one of four neuraminiric active site (another active site,ie,Hemagglutinin,M2 ion channels and RNA polymerase), played a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the designing and synthesis of anti-influenza virus neuramnidase inhibitors are imperative. And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influenza-resistant virus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Keywords: neuraminidase; variation; inhibitors; synthesis

艾滋病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艾滋病治疗研究最新进展 钟勇 摘要:自1970年人类出现首例爱滋病感染以来,艾滋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的迅速蔓延传播,,人类正受到艾滋病病毒的严峻挑战,对人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科学家自始至终从没有放弃对艾滋病治疗的研究,并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包括抗病毒疗法、治疗性疫苗和基因治疗,还有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疗,都很有可能成为治疗爱滋病的有效手段,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将战胜这个“世纪之病”。 关键词:爱滋病,抗病毒、疫苗、基因和中医治疗 这篇文章通过对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详细介绍,来让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爱滋病病毒是通过什么方法和手段来侵入人体T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以及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和手段来阻止艾滋病病毒的侵入,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爱滋病的目的。 1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法又叫“鸡尾酒疗法”,现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包括“逆转录酶抑制”、“蛋白酶抑制”以及“融合酶抑制”这三种疗法。 下面将作详细介绍。 1.1 逆转录酶抑制剂[1、2、3] 逆转录酶抑制剂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其中NRTIs通过对阻断病毒RNA基因的逆转录,即阻断病毒的双股DNA的形成,使病毒失去复制的模板。此类药物首先进入被感染的细胞,然后结合到病毒DNA链的3ˊ末端,则病毒不能再进行5ˊ到3ˊ磷酸二酯键的结合,竞争性抑制艾滋病病毒逆转录酶活性,可导致未成熟的DNA链合成终结,从而使病毒复制受到抑制。这些药物包括齐多夫定、去羟肌苷、扎西他滨、司坦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等,但这些药物也有一定的耐药性,主要包括逆转录酶对底物的识别机制及对核苷(酸)类抑制剂的切除反应,并且核糖核酸酶氨活性对耐药性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而NNRTIs 是一类在结构上差异很大,但作用机制相似的化合物。NNRTIs能与HIV-1 RT特异性结合,结合位点与底物结合位点不在同一位置,因此NNRTIs对RT的抑制为非竞争性抑制。NNRTIs对细胞的毒性很小,而且在极低的浓度时也能抑制HIV-1的复制。这些天然药物主要包括nevirapine,delavirdine 和efavirenz,但这些药物容易使HIV 1RT 产生突变,因为HIV-1 RT的NNRTIs结合部位周围氨基酸残基很容易产生突变,形成抗性,因而限制了NNRTIs抗病毒潜力的发挥。 1.2 蛋白酶抑制[4] 蛋白酶根据其作用机制不同分为4种: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金属蛋白酶和天冬氨酰基蛋白酶。而HIV蛋白酶属于天冬氨酰基蛋白酶,是由含99个氨基酸的多肽链形成的C 2 对称的均二聚体,其天然产物包括浅蓝菌素、锌和利用体外药物模型筛选的天然产物, 利用体外药物模型筛选的天然产物一直是药物或其前导物的主要来源,其以短肽为底物作酶促反应,然后根据底物的有无标记和标记物的特点分别进行HPLC、放射性、荧光分析或ELISA检测,从而可以得到一些有抑制HIV蛋白酶活性的

艾滋病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艾滋病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摘要:艾滋病是一种难以治愈的传染性疾病,随着HIV病毒的传播,感染人数逐渐增多。艾滋病已经成为最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流行性疾病之一。本文收集了近期以来的一些文献进行整理,对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艾滋病抑制剂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981年在临床诊断中被发现,我国1985年出现首例报道[1],1983年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是其病原体,人体感染此病毒后,使患者以CD4+T淋巴细胞减少,免疫机能缺陷[2],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诸多机会性感染。抵抗力降低加上机会性感染,成为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4]。AIDS传播速度惊人,死亡率极高,传播速率稳定[5],然而迄今为止,艾滋病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致命性传染性疾病。所以治愈艾滋病是世界医药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 随着人类对病毒及其感染过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药物研发技术的不断创新, 抗HIV的药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被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迄今为止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已发展到31个品种[6]。 本文通针对艾滋病的治疗药物研究作一综述。 1. HIV 及其感染机制及危害 HIV 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7],参与HIV进入CD4 T淋巴细胞的主要病毒表面蛋白gp120和gp41 ,使病毒与宿主细胞膜接近,导致病毒包膜与细胞膜最终融合,病毒RNA进入细胞。HI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形成的二倍体,两条链的5' 端借氢键形成二聚体,包含了编码多种病毒蛋白的开放读码框区。其中pol 区编码HIV-1 复制过程中所必需的三种酶:整合酶、逆转录酶和蛋白酶,分别在病毒整合进入宿主细胞基因组、HIV RNA 转录成cDNA 和多聚蛋白的翻译后加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目前药物主要作用靶点。HIV 又分为HIV-1 型和HIV-2 型。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艾滋病患者是被HIV-1 病毒所感染。[8,9] HIV感染后能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对各种病毒抗原产生相应抗体。最终致使CD4+T淋巴细胞减少,还可造成其他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组织的损伤。另外周淋巴组织(包括淋巴结和脾脏)是HIV不断复制的场所,所以淋巴组织受到不断破坏。HIV感染时,嗜神经性HIV毒株对大脑的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HIV感染人体后还会破坏胃肠道系统,吸收不良、营养不良和腹泻等结果[10]。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3-03-05T13:38:11.2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9期供稿作者:秦小超[导读] 从1995年Ho D.D.最先报道HIV抗病毒治疗成功案例,以后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临床疗效得到了肯定。秦小超(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感染病科广西玉林 537000)从1995年Ho D.D.最先报道HIV抗病毒治疗成功案例,以后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临床疗效得到了肯定。目前,人类已经有约30种抗逆转录药物构成的有效疗法,尽管迄今为止仍未能成功研究出彻底清除患者体内HIV 的方法及其治疗药物,也未获得有效预防HIV 感染的疫苗,但如果联合用药,它们能够挽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命,使病毒感染者活得更健康,更有品质。但现实情况是, 开始接受治疗时患者免疫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机会感染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病毒耐药性等等问题往往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成为影响HAART实施和抗病毒治疗成效的主要原因。因此,除致力于研发新型抗病毒治疗药物外,探索适合的治疗管理模式、寻求开始抗病毒治疗最佳时机、使用便于应用的药物剂型、最佳药物组合方案、预防或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抗病毒药物耐药性的发生等方面问题还有待解决。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新进展回顾如下: 1 抗HIV药物研究 1.1回顾齐多夫定(zidovudine 或AZT)是第一个有效的抗HIV 药物,于1987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该药属于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能显著地减低病毒载量和恢复CD4+淋巴细胞的数量。但是,在临床应用中,由于HIV极易出现耐药病毒株,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AIDS患者的生命未能显著延长。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非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如奈韦拉平、依非韦伦)和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研发成功,以及“鸡尾酒”疗法的应用,AIDS 的治疗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1.2分类按照针对HIV复制周期的不同阶段常用的抗HIV 药物有: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病毒入胞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和合剂类等类型。 1.2.1逆转录酶抑制剂 HIV是逆转录病毒,抗逆转录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其分类可分为核苷类和非核苷类两类。 1.2.1.1核苷类目前临床常用的有齐多夫定(zidovudine)、司他夫定(stavudine)、拉米夫定(lamivudine)、阿巴卡韦(abacavir)、扎西他滨(zalcitabine)、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地丹诺辛(didanosine)、和富马酸替诺福韦(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其中Zidovudine是治疗AIDS 的首选药。Zidovudine 和Stavudine 是病毒核酸复制天然底物脱氧胸苷的类似物;Zalcitabine、Lamivudine 和Emtricitabine 是脱氧胞苷的类似物;Didanosine 和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可视为脱氧腺苷的类似物;Abacavir 可转换成鸟嘌呤类似物的三磷酸盐,是脱氧鸟苷的类似物。此类药物比天然底物更好地与逆转录酶结合,因而可以阻止HIV 双链DNA合成,使HIV 失去复制能力。Lamivudine与Emtricitabine 相似,同为脱氧胞苷的类似物。 1.2.1.2非核苷类此类药物有依非韦伦(efavirenz)、奈韦拉平(nevirapine)、依曲韦润(etravirine)和最新获得FDA 批准的立匹韦润(rilpivirine),是特异性抑制HIV逆转录酶的化合物。它们直接与逆转录酶活性位点结合,造成酶蛋白构象改变,导致其失活。Rilpivirine和Etravirine同属第二代非核苷类药物,其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更强,半衰期更长,而ADR 较轻。 1.2.2蛋白酶抑制剂 HIV蛋白在翻译合成以后需要蛋白酶切割以形成具有功能的蛋白质,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阻止病毒前体蛋白的进一步加工处理,从而抑制HIV子代病毒的合成。目前用于临床的此类药物有茚地那韦(indinavir)、利托那韦(ritonavir)、洛匹那韦(lopinavir)、奈非那韦(nelfinavir)、沙奎那韦(saquinavir)和达如那韦(darunavir)等。当HIV 基因开始翻译时,首先合成Gag-Pol 前体蛋白,蛋白酶将Gag-Pol 前体蛋白切割分离,使之成为结构蛋白Gag 和功能酶Pol。蛋白酶受抑制时,则无法形成有功能的蛋白,因而无法合成新的具有感染性的HIV 颗粒。 1.2.3病毒入胞抑制剂该类抑制剂有两类,即CCR5 辅助受体拟似物和融合抑制剂。入胞抑制剂可有效控制HIV包膜蛋白gp120 与CD4+ 细胞膜上CD4+ 受体和辅助受体(CCR5 或CXCR4)结合,达到阻止感染靶细胞的目的。目前用于临床的融合抑制剂为恩夫韦肽(enfuvirtide),CCR5 辅助受体拟似物为麦瑞韦若克(maraviroc)。Maraviroc 为小分子CCR5 拮抗剂,可阻断HIV gp120 和辅助受体CCR5 结合,阻断HIV 的侵染。2007 年8 月,FDA 批准Maraviroc 用于临床应用,其耐受性良好,未发现有负面影响。 1.2.4 整合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是插入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整合前复合物的关键成分,能阻断HIV 整合酶的正常功能,使HIV前病毒基因组DNA不能插入宿主细胞基因内。代表药物有雷特格韦(raltegravir),该药于2007年10月获FDA批准进入临床用于出现多重耐药的患者;2009年7月被批准用于未曾用过抗病毒药物的患者。患者对该药的耐受性良好。 1.2.5 合剂类此类药品包括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合剂——双汰芝(combivir,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三协唯(trizivir,拉米夫定+齐多夫定+阿巴卡韦)、曲凡达(truvada,富马酸替诺福韦+恩去他滨)和依帕徐康(epzicom,阿巴卡韦+拉米夫定);非核苷类抗逆转录酶抑制剂合剂——阿曲派拉(atripla,依非韦伦+富马酸替诺福韦+恩去他滨),以及蛋白酶抑制剂合剂—— 克拉曲拉(kaletra,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然而,尽管用于临床抗HIV药物已有30余种,由于HIV的高突变率和整合性,始终无法从感染者体内彻底清除HIV,患者必须终身服药,而且为了避免产生耐药性,常常至少选用 3 种不同药剂同时治疗。 我国艾滋病药物主要来自仿制。2002年中国的东北制药集团开始仿制艾滋病药物齐多夫定(AZT),国家医药管理部门随之颁发了该仿制药品的销售许可证,并于当年9月份在国内上市给医院。目前,国家免费提供的抗反转录酶药物目录中,NRTIs类有齐多夫定、去羟肌苷、司他夫定、拉米夫定、阿巴卡韦(ABC)和替诺福韦(tenofovir)。NNRTIs类有奈韦拉平、依非韦仑,PIs类有茚地那韦(darunavir, DRV)、利托那韦(ritonavir)、和洛匹那韦(lopinavir)等。 2 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 一开始对于所有HIV感染患者在确诊后是否立即接受抗病毒治疗有争论,不支持者认为,HIV感染人体后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机体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高,机体免疫功能尚可,此时治疗带来的益处有限,而药物不良反应可能超过疾病进展所带来的风险,对早期抗病毒治疗尚有疑惑。通过临床观察对此问题进行研究,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最早的建议是,AIDS抗病毒治疗开始时机在进入AIDS期(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mm3)的患者应尽快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以及存在 HIV 相关性肾病、妊娠或有多种疾病的患者也建议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对免疫功能进行性恶化的患者同样建议治疗。上述共识还是偏向于保守。

SortaseA酶抑制剂的进展

提 要:Sortase A 酶是一种介导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与表面蛋白共价结合的蛋白酶。近年来研究表明Sortase A 酶在变形链球菌黏附于牙面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而口腔变形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之一,通过对Sortase A 酶的研究有望开辟新型抗菌药物的筛选途径和新的治疗方法。目前,有关用Sortase A 酶作为靶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抑制剂的方面,尤其集中在对天然产物及其来源衍生物的研究,本文就该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SrtA ;抑制剂;变形链球菌;天然产物;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 7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057(2012)02-0208-03DOI: 10.3969/j.issn.1005-4057.2012.02..037 Sortase A 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王敬雯(综述),陈 坤、姜 颖(审校)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广东湛江 524001)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项目 (No.9452402301002065) 收稿日期:2012-01-16;修订日期:2010-03-23作者简介:王敬雯(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 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 S. mutans)是人类龋病肽,C 末端信号肽部分被称之为细胞壁锚定信号(cell wall 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在牙面黏附定植是致龋的首要条件。sorting signal, cwss),由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括一个保守在变形链球菌中,作为细菌黏结素的表面蛋白通过转肽酶的SrtA 酶识别序列,通常称为LPXTGX 基因序列区,为一段[1] Sortase A 酶(SrtA) 的羧基末端共价结合于细胞表面,因此疏水氨基酸区域和一个带正电荷的尾部。SrtA 酶催化的表[3]SrtA 酶在变形链球菌黏附、致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面蛋白的锚定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的:第一步,表面现,除分支杆菌属外所有革兰氏阳性细菌均有一个保守的转蛋白前体通过其氨基末端的信号肽进入细菌的分泌系统,肽酶SrtA 酶,SrtA 酶的编码基因srtA 基因的突变常常产生多C 末端的疏水区域和正电荷尾部使蛋白保留在胞膜内,这就种影响,包括细菌表面连接蛋白变化和细菌毒力改变。近年使得膜内的SrtA 酶可识别蛋白前体的LPXTG 结构域。第二来,关于用SrtA 酶作为靶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天然产物中步:SrtA 酶催化LPXTG 区的苏氨酸和甘氨酸残基之间发生蛋抑制剂的研究,本文就这方面做一综述。白水解反应,释放C 末端的疏水区域和正电荷尾部,同时,SrtA 酶中保守的半胱氨酸与LPXT 基序的苏氨酸形成硫醚连1 SrtA 酶与变形链球菌的关系及致龋的作用机制 接。第三步苏氨酸的羟基端与细胞壁前体(脂质Ⅱ)交联桥结[1] 口腔变形链球菌是龋病重要的致病菌之一,Igarashi 等 构上的甘氨酸基团形成酰胺连接。第四步:脂质Ⅱ与蛋白前首先发现变形链球菌中的SrtA 酶并对其编码基因srtA 的序列体连接后,经过转糖基反应和转肽反应形成成熟的肽聚糖,进行测定。在这项研究中,确定srtA 基因存在于变形链球菌细胞壁达到成熟,表面蛋白即被共价连接到细胞壁上。 细胞壁中,同时完成了其完整的核苷酸序列测序。结果发SrtA 酶在变形链球菌致龋作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现,变形链球菌的srtA 基因由741 bp 组成,该基因编码分子表明,无论是在有无唾液与蔗糖的环境下,SrtA 酶在牙面生[4] [5]量为27 489,由246个氨基酸组成的转肽酶蛋白,即SrtA 酶,物膜的形成中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Lee 等通过动物实验它可以介导细菌表面蛋白的锚定。SrtA 酶的三维结构显示其发现,变形链球菌SrtA 酶的基因突变株的致龋性要明显低于由8条β-折叠、1条α-螺旋卷曲形成,其中有2条带有3个转亲代株,这提示srtA 基因与变形链球菌的致龋性密切相关。角的螺旋连接到β-折叠上,Cys184、Arg197和His120为2 以SrtA 酶作为靶点的抑制剂研究 SrtA 酶活性中心。此后,他们发现SrtA 中含有一种Cbz-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细菌越来越易产生耐药LPAT 的氨基酸序列,其中Cbz 是一种苄氧羰基的保护组,性,传统的微生物来源的抗生素或其衍生物逐渐失效,而植T 部分是一种苏氨酸衍生物,可以替换羰基群-CH2-SH ,该物来源以及天然产物来源的抗生素越来越被医药界所接受,酶通过T 部分形成一种双硫键连接于活性位点Cys184的硫醇因此天然产物药物将成为抗菌药物的重要来源。由于SrtA 酶基,形成一种共价的SrtA ΔN59-LPAT 复合物,即苏氨酸介导[2] 在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以产生催化作用的结构模型。 SrtA 酶作为靶点的抑制剂研究也被广泛关注。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A 的N 末端和C 末端都含有特征信号[6] 汉城国立大学的Kim 等最先在80种植物中筛选出SrtA 酶的抑制剂。SrtA 酶在pH 7.5条件下活性最强,在20~45℃时活性最稳定。在此pH 值与温度下测试80种植物对SrtA 酶裂解抑制活性,其中木防己、漆树、阔叶麦冬和黄花贝母,尤其是这些植物的根茎提取物乙酸乙酯,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 208 第 30 卷第 2 期2012 年 4 月广东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V ol. 30 No. 2Apr. 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