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国戏曲教案及反思大班

中国戏曲教案及反思大班

中国戏曲教案及反思大班教案标题:中国戏曲教案及反思大班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史。

2. 能够通过观看和参与戏曲表演,体验戏曲的艺术魅力。

3. 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4.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段精彩的中国戏曲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讨论自己对戏曲的认识和感受。

知识讲解:2. 介绍中国戏曲的基本特点,如唱腔、表演形式、服饰和道具等。

3.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讲解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和不同剧种的代表作品。

实践体验: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戏曲剧种,自行编排一段简短的戏曲表演。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服饰和道具,并自行分配角色。

5. 学生表演: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和建议。

教师在每个表演结束后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反思总结:6. 学生和教师共同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讨论学生在表演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反思和改进意见。

7.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进一步深化学习的建议。

教学资源:- 中国戏曲表演视频- 图片和视频展示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 戏曲服饰和道具图片- 小组表演所需的道具和服饰教案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活动、知识讲解、实践体验和反思总结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和理解,并通过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并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资源和活动安排,以提高教学效果。

古代戏曲鉴赏课程教案

古代戏曲鉴赏课程教案

古代戏曲鉴赏课程教案教案标题:古代戏曲鉴赏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古代戏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

2. 学习古代戏曲的基本形式和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戏曲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古代戏曲的概述:历史背景、发展演变。

2. 古代戏曲的基本形式:京剧、评剧、黄梅戏等。

3. 古代戏曲的表演技巧:唱、念、做、打的基本功训练。

4. 古代戏曲的鉴赏要点:剧情、角色、唱腔、舞台美术等。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素材引起学生对古代戏曲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你对古代戏曲有什么了解?你喜欢哪种古代戏曲?知识讲授:3. 介绍古代戏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包括不同地区的戏曲类型和代表作品。

4. 分析古代戏曲的基本形式和表演技巧,比如京剧的四大行当、评剧的唱念做打等。

示范演练:5. 选择一段经典的古代戏曲剧目,进行现场或录播的表演示范。

6. 引导学生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特别注意唱腔、动作和面部表情等要素。

讨论与分析:7. 分组讨论学生对所观赏的古代戏曲表演的感受和理解。

8. 引导学生分析古代戏曲的剧情、角色等要素,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意义。

创作与表达:9.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代戏曲剧目,进行小组或个人的创作表演。

10. 学生通过表演和口头表达展示自己对古代戏曲的理解和欣赏。

总结与评价:1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给予教师反馈。

1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2. 图片、视频或音频素材:展示古代戏曲的形式和表演技巧。

3. 经典古代戏曲剧目的录播或现场表演。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对古代戏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创作表演的质量和创造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戏曲演出或戏曲博物馆。

2. 邀请专业戏曲演员进行讲座或表演。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戏曲”和外国戏剧形式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掌握“戏曲”的独特性。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课后小结: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宋杂剧形成的背景及其内容与体制的发展,南北宋杂剧的不同,从而进一步把握“戏曲”的形成时期的特点。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作业、讨论题、思考题:金院本形成的背景、发展脉络,熟悉金院本的内容与体制特点,杂剧与院本的异同课后小结: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金院本形成的背景、发展脉络,通过对比理清杂剧与院本的异同,从而进一步把握时势变化对“戏曲”的形成的影响。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论基础。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课后小结: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全面了解关汉卿的创作概况,掌握代表性作品的成就,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作业、讨论题、思考题:作品细读。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艺术成就,以及关汉卿的创作对后世杂剧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课后小结: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全面了解关汉卿的杂剧创作艺术成就,掌握其影响和启示,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汤显祖的地位和影响有全面的把握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课后小结: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了解明代戏曲的演出状况,掌握明代戏曲的舞台艺术的特点和成就,通过课后思考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教授内容的理解,从而对明代的戏曲艺术有全面的把握。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汤沈之争”《曲律》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影响、意义,对今天的借鉴课后小结:通过理论讲授使学生了解明代戏曲理论的发展状况,掌握“汤沈之争”、《曲律》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影响、意义,通过课后思考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教授内容的理解,从而对明代的戏曲理论有全面的把握。

《中国戏剧史》教案 第一章 戏曲的起源与古剧

《中国戏剧史》教案 第一章  戏曲的起源与古剧

第一章戏曲的起源与古剧一、诗乐(上古歌舞——百戏、角抵、歌舞戏)二、仪式(蜡祭、巫觋、傩仪——傀儡)三、俳优(科诨、优戏、杂剧)四、唱叙艺术(民间说唱)一、诗乐(上古歌舞—百戏、角抵、歌舞戏)演艺史1、上古歌舞狩猎舞、战争舞例如:《尚书·舜典》:“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图7)《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2、先秦歌舞《大武》(P21.)《九歌》於皇武王!无竞维烈。

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诗经·周颂·武》《九歌》闻一多把《楚辞·九歌》说成是“雏形的歌舞剧”。

《九歌古歌舞剧悬解》3、秦汉百戏与角抵戏临沂汉墓帛画角抵图《东海黄公》人虎相斗汉代画像拓片《东海黄公》:晋葛洪《西京杂记》有记载,演秦朝末年东海郡一个能施法术的黄公去降服白虎,可惜法术失灵,自己被虎打杀的故事。

表演中有人虎相斗、人被虎杀的固定情节。

表演中的两个人,都有与扮演对象相适应的装扮:黄公头裹红绸、身佩赤金刀;白虎是人装成的虎形。

《东海黄公》这个故事在表演中人物、情节、冲突、结局,都是排定了的,这显然已不属于两两相角、以力的强弱裁定胜负的角抵竞技,而是衍化为表演既定的故事内容的戏剧表演。

4、南北朝隋唐歌舞(1)钵头《乐府杂录》、《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有胡人因其父被猛虎咬死,故身着白色丧服,披头散发,满面哀容,上山寻找父尸。

他边走边唱,山有八道弯,歌曲也就有八叠。

后来找到那只猛虎,便与虎格斗,终于把虎杀死。

(2)大(代)面代面出于北齐。

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

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

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杜佑《通典》今净称“大面”,其以粉墨丹黄涂于面以代刻木,而有是称耶?然戏中亦间用假面。

——焦循《剧说》(3)踏谣娘《踏谣娘》:北齐有人姓苏,疱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

嗜饮,酗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

《国之瑰宝-京剧》教案

《国之瑰宝-京剧》教案

《国之瑰宝-京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在中国戏曲文化中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行当和脸谱含义。

3.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和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唱、做、念、打)3. 京剧的行当(生、旦、净、末、丑)4. 京剧脸谱的分类和象征意义5. 经典京剧选段欣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表演技巧、行当和脸谱含义。

2. 教学难点:京剧唱腔的韵味和脸谱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表演技巧、行当和脸谱含义。

2. 示范法:展示京剧表演和脸谱绘制技巧。

3. 欣赏法:组织学生观看经典京剧选段。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京剧唱腔练习和脸谱绘制活动。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国之瑰宝-京剧》2. 视频资料:经典京剧选段3. 脸谱绘制材料:毛笔、水彩颜料、画纸4. 音响设备5. 投影仪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京剧选段,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艺术,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环节一:讲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京剧在我国戏曲文化中的地位。

3. 教学环节二:讲解京剧的基本表演技巧(唱、做、念、打),并通过示范法展示技巧。

4. 教学环节三:介绍京剧的行当(生、旦、净、末、丑),并通过图片展示各行当的特点。

5. 教学环节四:讲解京剧脸谱的分类和象征意义,展示不同脸谱的绘制方法。

6. 教学环节五:组织学生观看经典京剧选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7. 教学环节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京剧唱腔练习,感受京剧的韵味。

8. 教学环节七: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绘制京剧脸谱,加深对脸谱的认识和理解。

10.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更多关于京剧的资料,了解京剧的代表性剧目和著名演员。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京剧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初中课文戏曲教案

初中课文戏曲教案

初中课文戏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戏曲》的基本内容,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戏曲的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对戏曲进行简单的评价和欣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通过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戏曲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3)通过观摩戏曲表演、分组讨论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认识和欣赏,提高审美素养。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戏曲》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2)戏曲的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

(3)戏曲的评价和欣赏。

2. 教学难点:(1)戏曲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2)戏曲表演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

(3)戏曲的现代发展和创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戏曲表演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课题《戏曲》。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戏曲》,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共同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4.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对戏曲的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进行探究,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5.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课堂讲解,详细解析戏曲的历史演变、艺术特点、专业术语等。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摩戏曲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的魅力;或者分组讨论戏曲的创新与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

8.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课文《戏曲》,做好笔记,并对戏曲进行评价和欣赏。

大学戏曲教学教案

大学戏曲教学教案

教案标题:大学戏曲教学课时安排:24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

2. 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舞台实践经验。

教学内容:1. 戏曲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2. 主要戏曲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3. 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唱、做、念、打)4. 舞台实践经验(化妆、服饰、道具、布景)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戏曲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4课时)1. 介绍戏曲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包括唱、做、念、打等多种表演手段。

2. 讲解戏曲的历史发展,让学生了解戏曲起源于民间,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

3. 介绍主要戏曲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

第二阶段: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唱、做、念、打)(8课时)1. 讲解唱腔的分类和演唱技巧,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的唱腔特点和演唱方法。

2. 教授做功的基本技巧,如身段、手势、眼神等,让学生掌握戏曲表演的身段语言。

3. 讲解念白的分类和发音技巧,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的念白特点和发音方法。

4. 教授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如锣鼓、笛子、二胡等,让学生了解戏曲乐队的基本演奏技巧。

第三阶段:舞台实践经验(化妆、服饰、道具、布景)(8课时)1. 介绍戏曲化妆的基本技巧,如脸谱的绘制、妆容的勾勒等,让学生掌握戏曲化妆的方法。

2. 讲解戏曲服饰的分类和穿戴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服饰特点和穿戴技巧。

3. 介绍道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不同道具的象征意义和表演功能。

4. 讲解布景的设计和布置技巧,让学生了解戏曲舞台布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四阶段:综合实践和演出(4课时)1. 组织学生进行戏曲表演的综合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的唱、做、念、打等技巧运用到实际表演中。

2. 指导学生进行戏曲演出的筹备工作,如选剧、排练、化妆、服饰等。

戏曲史教案

戏曲史教案

戏曲史教案教案主题:戏曲史教学教学目标:1.了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分类和特点;3.能够辨别不同类型的戏曲,并了解其代表作品和演唱形式;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戏曲的起源和发展a.戏曲的定义及特点;b.戏曲的起源;c.戏曲的发展历程。

2.中国传统戏曲的分类和特点a.三大类戏曲的分类:京剧、评剧、黄梅戏;b.不同戏曲类型的特点和发展历程;c.具有代表性的戏曲作品和表演形式。

3.戏曲艺术的学习与欣赏a.学习戏曲艺术的基本功:唱、念、做、打;b.了解不同类型的戏曲表演形式;c.欣赏戏曲表演,并讨论其演唱技巧和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戏曲的起源和发展(40分钟)1.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幅戏曲演出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戏曲的了解。

2.戏曲的定义及特点(10分钟)a.讲解戏曲的定义和特点,如高度的舞台化、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等。

b.引导学生回答:你认为戏曲有哪些特点?你对戏曲的印象是什么?3.戏曲的起源(10分钟)a.介绍戏曲的起源,包括它的起源地和起源时间。

b.讲解戏曲起源的两种说法:一是源自神话传说,二是起源于古代祭祀仪式。

c.引导学生思考:戏曲与祭祀仪式的关系是什么?4.戏曲的发展历程(15分钟)a.介绍戏曲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朝代对戏曲的发展影响。

b.重点讲解元曲和明清时期的戏曲发展。

c.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戏曲是如何在不同朝代中发展的?第二课时:中国传统戏曲的分类和特点(40分钟)1.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忆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三大类戏曲的分类(10分钟)a.介绍三大类戏曲的分类:京剧、评剧、黄梅戏。

b.引导学生回答:你知道京剧、评剧和黄梅戏分别有什么特点?3.不同戏曲类型的特点和发展历程(15分钟)a.分别介绍京剧、评剧和黄梅戏的特点、表演形式和发展历程。

b.引导学生思考:你对不同类型的戏曲有什么了解?4.具有代表性的戏曲作品和表演形式(10分钟)a.介绍各类戏曲的代表作品,如《白蛇传》、《赵氏孤儿》、《西门记》等。

中国戏曲详细教案

中国戏曲详细教案

中国戏曲详细教案第一章:戏曲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戏曲的定义与发展历程掌握戏曲的基本构成要素理解戏曲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1.2 教学内容戏曲的定义与发展历程:介绍戏曲的起源、发展阶段及流派戏曲的基本构成要素:唱、做、念、打、舞戏曲与我国文化:强调戏曲在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价值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戏曲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案例分析法:欣赏经典戏曲片段,分析戏曲构成要素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戏曲定义与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戏曲构成要素的理解第二章:戏曲剧种介绍2.1 教学目标了解主要戏曲剧种及其特点掌握不同剧种的表演风格与代表剧目分析戏曲剧种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2.2 教学内容主要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等各剧种特点:唱腔、表演、服饰、道具等代表剧目:举例介绍各剧种的经典剧目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各戏曲剧种的基本特点与代表剧目比较法:分析不同剧种之间的异同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戏曲剧种及其特点的掌握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戏曲剧种代表剧目的了解第三章:戏曲表演艺术3.1 教学目标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与方法了解戏曲角色的分类与表演特点欣赏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3.2 教学内容戏曲表演基本技巧:唱、做、念、打、舞角色分类与表演特点:生、旦、净、末、丑戏曲表演艺术欣赏:欣赏经典戏曲表演片段3.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分组练习戏曲表演基本技巧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角色表演特点3.4 教学评价课堂表演:评估学生对戏曲表演技巧的掌握程度小组互评:检验学生对角色表演特点的理解第四章:戏曲音乐4.1 教学目标了解戏曲音乐的基本特点与分类掌握戏曲唱腔与曲牌的作用与运用感受戏曲音乐的艺术魅力4.2 教学内容戏曲音乐基本特点:旋律、节奏、和声等戏曲唱腔与曲牌:介绍各种唱腔与曲牌的分类及运用戏曲音乐欣赏:欣赏经典戏曲音乐片段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戏曲音乐的基本特点与分类实践教学法:分组练习戏曲唱腔与曲牌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戏曲音乐特点的掌握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戏曲唱腔与曲牌的理解第五章:戏曲舞台与服饰5.1 教学目标了解戏曲舞台的布局与设计掌握戏曲服饰的分类与特点感受戏曲舞台与服饰的艺术魅力戏曲舞台布局与设计:介绍舞台构造、布景、灯光等戏曲服饰分类与特点:介绍各个时期的服饰特点及代表人物戏曲舞台与服饰欣赏:欣赏经典戏曲舞台与服饰片段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戏曲舞台与服饰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实践教学法:分组练习戏曲服饰的穿戴与搭配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戏曲舞台与服饰的掌握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戏曲舞台与服饰的理解第六章:戏曲化妆与面具6.1 教学目标了解戏曲化妆的基本技巧与方法掌握戏曲面具的分类与作用感受戏曲化妆与面具的艺术魅力6.2 教学内容戏曲化妆基本技巧:介绍化妆的步骤、方法及色彩搭配戏曲面具分类与作用:介绍不同面具的寓意及在戏曲中的运用戏曲化妆与面具欣赏:欣赏经典戏曲化妆与面具片段6.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分组练习戏曲化妆的技巧与方法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面具的佩戴与运用课堂表演:评估学生对戏曲化妆技巧的掌握程度小组互评:检验学生对戏曲面具的理解与运用第七章:戏曲道具与布景7.1 教学目标了解戏曲道具的分类与作用掌握戏曲布景的基本技巧与方法感受戏曲道具与布景的艺术魅力7.2 教学内容戏曲道具分类与作用:介绍各种道具的象征意义及在戏曲中的运用戏曲布景基本技巧与方法:介绍布景的设计、布置及变化戏曲道具与布景欣赏:欣赏经典戏曲道具与布景片段7.3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分组练习道具的使用与布景的布置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道具与布景的运用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戏曲道具与布景的掌握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戏曲道具与布景的理解与运用第八章:戏曲文学与历史8.1 教学目标了解戏曲文学的基本特点与形式掌握戏曲与历史的关联感受戏曲文学与历史的艺术魅力8.2 教学内容戏曲文学基本特点与形式:介绍戏曲小说的结构、情节及表达方式戏曲与历史的关联:强调戏曲在历史事件、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反映戏曲文学与历史欣赏:欣赏经典戏曲文学与历史片段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戏曲文学的基本特点与形式及戏曲与历史的关联案例分析法:欣赏经典戏曲文学与历史片段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戏曲文学特点与形式的掌握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戏曲与历史的理解第九章:戏曲传承与保护9.1 教学目标了解戏曲传承的重要性掌握戏曲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感受戏曲传承与保护的责任9.2 教学内容戏曲传承的重要性:强调戏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戏曲保护的方法与措施:介绍政府、社会各界及戏曲从业者的保护举措戏曲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激发学生对戏曲传承与保护的认同感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戏曲传承的重要性及保护的方法与措施案例分析法:分析successful case studies of opera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戏曲传承与保护的掌握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戏曲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感第十章:戏曲的未来与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戏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掌握戏曲创新的方法与方向感受戏曲未来与发展的前景10.2 教学内容戏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析现代社会对戏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戏曲创新的方法与方向:介绍戏曲在表演形式、题材等方面的创新尝试戏曲未来与发展的前景:探讨戏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戏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创新的方法与方向案例分析法:分析successful case studies of opera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10.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验学生对戏曲未来与发展前景的掌握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戏曲创新与发展的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戏曲的基本构成要素解析:戏曲的唱、做、念、打、舞是其基本构成要素,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每个要素的含义和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戏曲课教案

戏曲课教案

戏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戏曲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戏曲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表演技巧;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戏曲文化素养;4.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戏曲的概念和种类- 介绍戏曲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戏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分类介绍常见的戏曲种类,如京剧、豫剧、评剧等,并简要介绍各种戏曲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2.戏曲表演基本技巧- 教授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呼吸方法,以保证演员的身体素质和表演效果;- 引导学生掌握戏曲唱腔、念白和动作表演的基本要求,包括咬字清晰、节奏准确、眼神表情生动等;- 练习学生的声线训练和唱腔技巧,提高学生的声音表达和演唱水平。

3.戏曲剧本欣赏- 选择一部经典的戏曲剧本进行欣赏,在观看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剧情发展、角色性格和情感表达;- 解读剧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戏曲表演实践-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小型戏曲表演,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剧本和角色,并进行排练和演出;-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戏曲的魅力和艺术韵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小组表演结束后,进行全班观摩和互动分享,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经典戏曲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戏曲的欲望。

2.讲解:向学生介绍戏曲的概念和种类,并进行简要的分类和特点介绍。

3.实践:带领学生进行戏曲基本技巧的练习,如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呼吸法、声线训练和唱腔技巧训练等。

4.欣赏:选择一部经典的戏曲剧本进行欣赏,解读剧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5.实践: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戏曲表演,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剧本和角色,并进行排练和演出。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反思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课堂讨论、实践练习和表演等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表现水平。

初中戏曲教案

初中戏曲教案

初中戏曲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发展及其主要剧种。

2. 使学生认识到戏曲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我国主要剧种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3. 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戏曲的认知和印象。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学生总结我国主要剧种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2. 教师介绍我国主要剧种的特点及代表作品,如京剧、越剧、黄梅戏等。

3. 教师通过举例,使学生了解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四、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剧种进行角色分配和表演练习。

2. 各组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表演成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戏曲艺术的审美特点,如唱腔、表演、服饰等。

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戏曲艺术的文化内涵。

三、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剧种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2. 各组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3. 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喜爱和热爱程度。

戏曲教案(知识讲座)

戏曲教案(知识讲座)

1、活动《走进京剧大世界》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揭示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听京剧选段,提问:1、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2、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二、教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假设干个问题。

三、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认真学习专题。

四、学习本节课专题——京剧的历史1、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产生。

2、教师导学。

3、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舞台演变。

五、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3、在小组学习中,“我”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小伙伴心中的位置。

4、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承担的部分。

2、欣赏《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

3、激发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对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的认识。

教具准备:1、电脑多媒体课件。

2、京剧脸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超级联想超级联想,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

西皮二簧沙家浜国粹梅兰芳2、京剧知识知多少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

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二、京剧的形成1、师总结:刚刚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中国戏曲详细教案

中国戏曲详细教案

中国戏曲详细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戏曲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戏曲的历史、表演形式、代表剧目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各类戏曲的特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1.3 教学内容1.3.1 戏曲的起源和发展1.3.2 戏曲的分类和特点1.3.3 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互动讨论法、观看视频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

第二章:京剧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京剧的起源、发展历程、表演特点、代表剧目等,欣赏京剧的艺术魅力。

2.2 教学内容2.2.1 京剧的起源和发展2.2.2 京剧的表演特点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观看京剧视频、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

第三章:越剧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越剧的起源、发展历程、表演特点、代表剧目等,欣赏越剧的艺术魅力。

3.2 教学内容3.2.1 越剧的起源和发展3.2.2 越剧的表演特点3.2.3 越剧的代表剧目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观看越剧视频、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越剧的艺术特点。

第四章:黄梅戏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黄梅戏的起源、发展历程、表演特点、代表剧目等,欣赏黄梅戏的艺术魅力。

4.2 教学内容4.2.1 黄梅戏的起源和发展4.2.2 黄梅戏的表演特点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观看黄梅戏视频、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梅戏的艺术特点。

第五章:豫剧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豫剧的起源、发展历程、表演特点、代表剧目等,欣赏豫剧的艺术魅力。

5.2 教学内容5.2.1 豫剧的起源和发展5.2.2 豫剧的表演特点5.2.3 豫剧的代表剧目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观看豫剧视频、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豫剧的艺术特点。

幼儿园中国戏曲课程教案

幼儿园中国戏曲课程教案

幼儿园中国戏曲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通过开展中国戏曲课程,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目标1.培养幼儿对中国戏曲的基本认知和理解;2.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4.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戏曲基本知识介绍:–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了解中国戏曲的剧种和表演形式;–了解中国戏曲的服装和道具。

2.戏曲表演基本技巧:–学习基本站姿和走位;–学习基本手势和面部表情;–学习基本动作和舞蹈。

3.戏曲剧目学习:–选择适合幼儿的经典戏曲剧目;–学习剧目的基本情节和角色;–进行剧本表演和小剧场演练。

四、教学方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观摩学习法:观看戏曲表演视频或到戏曲剧场进行实地观摩,帮助幼儿感受艺术魅力;3.体验式学习法:组织幼儿亲身参与戏曲表演,体验戏曲的表演艺术;4.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在表演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课程开端:–通过唱歌、跳舞等活动引发幼儿兴趣;–提问幼儿对中国戏曲的认知,激发幼儿的思考。

2.戏曲基本知识介绍:–使用幻灯片或图表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中国戏曲的历史、剧种和表演形式;–展示戏曲的服装和道具,让幼儿了解戏曲的文化特色。

3.戏曲表演基本技巧训练:–带领幼儿进行基本的体态训练,包括站姿和走位;–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教授基本的动作和舞蹈动作,让幼儿体验戏曲的独特魅力。

4.戏曲剧目学习:–挑选适合幼儿的经典戏曲剧目,让幼儿了解剧目的基本情节和角色;–将剧本进行删减和简化,组织幼儿进行小剧场演练;–鼓励幼儿进行背台词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

5.课程总结:–组织幼儿进行课程总结,回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为幼儿颁发戏曲课程结业证书,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传承中国戏曲文化。

戏曲史教案

戏曲史教案

戏曲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时期戏曲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尊重传统艺术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发展(1)戏曲的起源:戏曲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歌舞等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周朝。

(2)戏曲的发展:经过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戏曲剧种。

2. 中国戏曲的四大剧种(1)京剧:起源于北京,是清朝中叶以后逐渐形成的,以唱腔优美、表演技艺高超著称。

(2)越剧:起源于浙江绍兴,流行于江浙一带,以婉约柔美、清新脱俗著称。

(3)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流行于长江流域,以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浓厚著称。

(4)豫剧:起源于河南,流行于华北地区,以豪放激越、表现力强烈著称。

3. 中国戏曲的艺术特点(1)综合性:戏曲是一种集歌唱、舞蹈、表演、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2)象征性:戏曲表演通过唱腔、动作、服饰等手段,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社会地位。

(3)程式化:戏曲表演有一定的规范和程式,如唱腔的板式、身段的动作等。

(4)虚拟性:戏曲表演通过象征性的手法,表现出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剧种和艺术特点等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各个时期戏曲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观看法:观看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戏曲表演视频,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国戏曲的起源、发展、剧种和艺术特点等内容。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各个时期戏曲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4. 观看:观看一段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戏曲艺术的独特价值。

大班科学教案中国戏曲

大班科学教案中国戏曲

大班科学教案中国戏曲大班科学教案:中国戏曲一、引言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通过歌唱、说白、做功、舞蹈、杂技等表演形式来传达故事情节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本篇教案旨在通过科学的角度引导大班儿童了解中国戏曲,掌握相关知识,激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和类型;2.理解戏曲的表演形式和特点;3.通过互动体验,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不同类型的戏曲形象和表演场景;2.道具和服装:准备简易的戏曲服装和道具,以便儿童体验。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部分:了解中国戏曲】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播放一段戏曲的视频或演唱戏曲片段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观察片段中的角色形象和舞台布景,并提问:- 你看到了哪些人物形象?- 舞台上有哪些道具和布景?- 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有何特点?2. 学习戏曲的历史与类型向学生介绍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戏曲的主要类型(京剧、黄梅戏、豫剧等)。

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文字说明,让学生了解每个类型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互动体验:角色扮演将戏曲服装和道具分发给学生,让他们选择合适的服装和道具扮演不同戏曲角色。

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根据老师的指导学习一些基本唱腔。

【第二部分:戏曲的表演形式和特点】1. 观看精彩的戏曲表演片段展示一些精彩的戏曲表演片段,让学生观看,并引导他们关注以下内容:- 角色的服装、化妆和发型;- 角色的动作和表情;- 舞台布景的设计。

2. 分析戏曲的表演技巧和特点通过观看片段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戏曲的表演技巧和特点:- 唱腔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动作的优美和规范性;- 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情感;- 舞台上道具和布景的精心设计。

3. 制作戏曲小舞台让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戏曲小舞台,可以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舞台背景、道具和人物形象。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初中历史教案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初中历史教案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初中历史教案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一、引言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不仅承载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情感与智慧,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戏曲的起源、类型、表演方式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戏曲的起源戏曲艺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祭祀活动,其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当时,戏曲被用来祭祀神明,以期望能够获得来自神灵的保佑与指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戏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表演形式,并开始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传播与欣赏。

三、戏曲的类型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包含丰富多样的类型,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等。

每种戏曲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音乐曲调和道具布景,代表了不同地区与民族的文化传统。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复杂的唱腔造诣使其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珍品。

四、戏曲的表演方式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而闻名,其中最为重要的表演方式包括唱、念、做、打。

唱指的是演员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与剧情,念则是指演员用念白的形式将角色的台词表达出来。

做是指演员通过身段、动作与表情来表现角色的形象与情绪,打则是指演员通过舞蹈和武术动作来表达戏曲中的打斗场面。

五、戏曲对社会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它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戏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通过戏曲表演,人们能够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

其次,戏曲也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一种途径,很多古代的文献资料和历史事迹都通过戏曲的形式得以保存和传承。

此外,戏曲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交流,使得不同地域与民族的文化能够相互交融和学习借鉴。

六、结论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并通过独特的表演方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后世。

戏曲艺术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不仅给人们带去欢乐与娱乐,还为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中国戏曲史 课程教案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关汉卿杂剧创作的艺术成就:
1、激烈壮阔的美学风格
2.艺术成就:
体制、人物、结构、语言等
理论讲授
引导讨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作品细读。关汉卿的杂剧创作艺术成就,以及关汉卿的创作对后世杂剧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全面了解关汉卿的杂剧创作艺术成就,掌握其影响和启示,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南北曲的交融以及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了解元杂剧发展过程的演化,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12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五章元代杂剧的演进(四)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关汉卿的创作以及《窦娥冤》的成就。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概述
二、关汉卿
1.生平与创作
2.《窦娥冤》
理论讲授
引导讨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作品细读。关汉卿的创作以及《窦娥冤》的成就。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关汉卿的创作概况,掌握《窦娥冤》的成就,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金代院本概况
1.金院本产生的背景
2.金院本的特点
五、金院本与宋杂剧的异同

大班的戏曲的教案和反思

大班的戏曲的教案和反思

大班的戏曲的教案和反思教案标题:探索中国戏曲文化——大班戏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戏曲音乐和视频资源。

2. 戏曲服饰和道具。

3. 彩色纸、颜料、画笔等艺术材料。

4. 幼儿故事书籍和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些戏曲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对戏曲的兴趣。

2. 与幼儿讨论他们对戏曲的了解和感受。

活动一:了解戏曲基本知识1. 向幼儿简要介绍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分享一些著名的戏曲剧种和角色,如京剧、豫剧、花旦、老生等。

3. 通过观看戏曲视频,让幼儿感受戏曲的音乐、唱腔和舞台表演。

活动二:体验戏曲表演1. 分组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戏曲剧种,并分配角色。

2. 引导幼儿学习角色台词和动作,练习表演。

3. 提供戏曲服饰和道具,让幼儿穿戴并进行小型表演。

活动三:创作戏曲艺术品1. 给幼儿提供彩色纸、颜料、画笔等艺术材料。

2. 引导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戏曲角色或场景。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单的艺术展示。

活动四:戏曲故事阅读与讨论1. 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戏曲故事书籍。

2. 与幼儿一起阅读戏曲故事,讨论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3. 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改编。

活动五:戏曲展示与反思1. 组织幼儿进行戏曲表演展示。

2. 观看和欣赏其他小组的表演,给予肯定和建议。

3. 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幼儿对戏曲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是否提高?2. 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如何?3. 幼儿对戏曲文化的认知和创作能力有何进步?4. 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教学方法、资源准备等?通过以上教案,旨在帮助大班幼儿了解中国戏曲文化,培养他们对戏曲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表演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注重引导幼儿参与互动、体验和创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全面感知和体验戏曲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南北曲的交融以及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了解元杂剧发展过程的演化,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12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五章元代杂剧的演进(四)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五章元代杂剧的演进(二)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特点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北杂剧的体制
1.音乐结构
2.演出结构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1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戏曲是世界最古老的戏剧形态之一,通过比较讨论重点掌握戏曲的特征。
教学重点及难点:
“戏曲”的含义和特征。
教学基本内容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5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唐五代的戏剧(一)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唐五代戏剧专门机构出现的意义,歌舞戏的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及难点:
唐五代戏剧专门机构出现的意义,歌舞戏的发展状况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倡优与俳优
1.倡优来源
2.优戏状况
二、宴乐百戏结构
1.百戏内容结构
2.宴乐
3.百戏演出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优戏与百戏的发展状况、意义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优戏与百戏的发展状况、意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戏曲”的起源特点。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秦汉六朝的戏剧(二)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角抵戏产生的意义,掌握魏晋南北朝歌舞戏和优戏的发展。
教学重点及难点:
角抵戏产生的意义,魏晋南北朝歌舞戏和优戏的发展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方法及手段
一、“戏曲”含义
引用代表性观点进行解析探讨
二、戏曲的特征
1、综合性、写意性、程式性等。
2、外国戏剧形式的对比解析
三、戏曲史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
引导讨论
理论讲授
对比分析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戏曲”的含义和特征,中外戏剧形式主要特征的比较
课后小结:
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明确“戏曲”的含义,通过对比分析和理论讲授使学生认识“戏曲”和外国戏剧形式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掌握“戏曲”的独特性。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16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六章元代杂剧的创作(三)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关汉卿的杂剧创作艺术成就,以及关汉卿的创作对后世杂剧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2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中国戏曲的萌芽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原始戏剧形态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原始戏剧形态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方法及手段
一、概述
二、北宋杂剧
1.商业演出环境的形成
2.北宋杂剧的内容
3.北宋杂剧的体制
三、南宋杂剧
南宋杂剧的内容
2.南宋杂剧的体制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宋杂剧形成的背景及其内容与体制的发展,南北宋杂剧的不同。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宋杂剧形成的背景及其内容与体制的发展,南北宋杂剧的不同,从而进一步把握“戏曲”的形成时期的特点。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参军戏
1.参军戏
2.陆参军
二、五代优戏的承启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参军戏的具体种类、特点、意义及其与五代优戏的比较。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参军戏的具体种类及其与五代优戏的比较,从而进一步把握“戏曲”的成长过程和特点。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7
授课方式
(请打√)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关汉卿的其他杂剧创作:
1、公案剧作品
2、婚恋剧作品
3、历史剧作品
理论讲授
引导讨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作品细读。关汉卿的其他杂剧创作及其成就。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全面了解关汉卿的创作概况,掌握代表性作品的成就,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一、仪式拟态
1、交感巫仪模仿
2、图腾拟态
3、驱傩仿生
二、人化拟神
1、巫祭
2、葛天氏之乐
3、《九歌》
三、史诗型祭祀乐舞
1、部族乐舞
2、《大武》
3、宴飨乐舞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原始戏剧形态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使学生明确原始戏剧形态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从而进一步掌握“戏曲”的起源。
3.北杂剧的分类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特点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以及发展特点,了解元杂剧发展的基础阶段,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11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一、角抵戏
1.角抵戏来源
2.角抵戏与百戏
3.角抵戏的戏剧性展开
4.《东海黄公》
5.歌舞小戏
四、魏晋南北朝的歌舞戏和优戏
1.歌舞戏
2.优戏的演进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角抵戏产生的意义,魏晋南北朝歌舞戏和优戏的发展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角抵戏、魏晋南北朝歌舞戏和优戏的发展状况、意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戏曲”的成长过程和特点。
方法及手段
一、北杂剧的形成
1.北曲体系
2.北杂剧形成的时间
3.前后期发展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以及发展特点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北杂剧形成的背景、体制以及发展特点,了解元杂剧发展的基础阶段,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理论基础。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10
授课方式
(请打√)
使学生了解戏曲舞台艺术的进一步成熟的特点和意义,熟悉戏曲演进过程的状况。
教学重点及难点:
戏曲舞台艺术的进一步成熟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舞台艺术的成熟
1.表演的发展
2.创演活动
3.剧场的繁盛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戏曲舞台艺术的进一步成熟的特点和意义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戏曲舞台艺术的进一步成熟的特点和意义,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储备舞台理论基础。
第五章元代杂剧的演进(三)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使学生了解南北曲的交融以及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
教学重点及难点:
南北曲的交融以及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南戏的演进
1.概述
2.南北交融
3.南戏与北杂剧的比较
理论讲授
引导讨论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南北曲的交融以及南戏与北杂剧的差异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宫廷乐部机构
1.唐初宫廷乐部机构
2.教坊与梨园
3.地方与民间演出活动
二、歌舞戏
1.概述
2.大面(《兰陵王》)
3.《钵头》
4.《踏摇娘》
理论讲授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唐五代戏剧专门机构出现的意义,歌舞戏的发展状况
课后小结:
通过讲授分析使学生了解唐五代戏剧专门机构出现的意义、歌舞戏的发展状况,从而进一步把握“戏曲”的成长过程和特点。
中国戏曲史课程教案
课次
14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六章元代杂剧的创作(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